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高考预测
本节知识常以天文现象和航天工程为载体,考察地球的普通与特殊性。

重点放在利用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来分析问题。

二、自学自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组成、、、、等天体组成。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的现象,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
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太阳系图
(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2)运动特征:性、性、性。

(3)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有相同之处。

2.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1)外部条件:的宇宙环境,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适宜的、适合生物呼吸的、的存在。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及成因分析
(1)外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就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

在太阳系中,太阳及大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具体表现如下:
(2)自身条件: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四、堂内练习
1.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大多都是()
A.星空 B.恒星 C.行星D.彗星
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 .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已发射到宇宙中的人造卫星
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

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3~5题
3. “众星捧月”这一天文奇观中,能体现出______级天体系统。

()
A.1
B.2
C. 3
D. 4
4.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5.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6.近日,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合生命居住,与地球相比,该行星()
①质量与地球相似②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③有卫星环绕④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 下列对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没有规律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五、课后练习
1.地球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它的特殊性在于()
A.与太阳的距离合适 B.体积大小适中
C.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陨星②恒星③正常运行的人造卫星④蟹状星云
⑤哈雷彗星⑥狮子座流星雨⑦总星系
A.①④⑥⑦
B.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
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4~5题。

4.“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 )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主编:朱光红审核人:吕振华
一、高考预测
本节知识通过一些太阳最新的活动考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来考察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以及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就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自学自练
(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______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_____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____。

②煤、石油等矿化石能源由_______转化而成的。

③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和_______,周期大约为_______年。

(3)主要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____”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_________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_____、 ________等。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和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纬度因素
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全球年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如下图所示);因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2.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考点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类型 太阳外部圈层 现象
本质 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光球层
太阳光球上的黑斑点
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
(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现象,产
耀斑[来 色球层
太阳色球上的亮斑块 色球上的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
日珥
太阳色球上的红色火焰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太阳风日冕层日冕层上飞向宇宙间的带电粒子流生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 四、课堂练习
(2012届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1~2题。

1.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2.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而造成的是()
A. 气温异常升高
B.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C. 山体发生滑坡
D. 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2012届河南省豫南九校上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此完成4~5题。

4.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
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5.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
6.右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2011年6月7日,美国宇航局称观测到数年来最剧烈的太阳黑子活动,场面壮观,这波黑子活动引发的太阳风暴在6月8日抵达地球。

据此回答7~8题。

7.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五、课后练习
(2012·广东卷)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

A.卫星导航失败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人口迁移加快
(2012·北京东城期末)读图,完成2~3题。

2.④地所在的地形()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横断山区D.长江中下游平原
3.年太阳总辐射量③地小于①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云量大B.地势高,空气稀薄
C.纬度高,太阳高度小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

分析回答4~5题。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M地 6.0 6.4 7.1 7.4 7.9 7.3 5.9 7.2 7.3 7.1 6.3 5.9
N地 4.2 4.8 5.9 7.7 9.4 11.2 11.7 11.0 9.2 6.7 5.1 4.1
4.M地4、5月份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B.昼长夜短C.气温较高D.晴天多
5.N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011年美国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照片显示,太阳表面喷射出巨大的弧状太阳耀斑,这个“火环”的温度可达到数千万摄氏度。

据此回答6~7题。

6.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7.上题所述影响最强的时刻可能出现在当地()
A.黎明B.中午C.傍晚D.午夜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主编:朱光红审核人:吕振华
一、高考预测
本节知识主要考察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以及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自学自练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
(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变化。

(2)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3)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
①界面C :________,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界面D :___________,S 波传播速度完全消失,P 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_____:C 以上部分。

(2)_____:C 、D 之间部分。

(3)_____:D 以内部分(外核E 和内核F)。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外部圈层: A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 B :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圈层 C : :地球表层 及 的总称,占有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以上)。

2.三大类岩石的类型: 、 、 。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的分类:A 是_______;
B 是变质岩;
C 是_______。

(2)地质作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变质作用;④_________。

三、考点解读
考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 性
S 较慢 ————
P
较快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2.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厚度范围联系
地壳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
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岩石圈70~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
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考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上面的模式图:
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
②岩浆岩、变质岩和
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岩浆岩、沉积岩和
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
【学法指导】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这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了沉积岩。

堂内练习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
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4题。

4.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12届山东省济宁重点中学高三期中考试)5.地质学家
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 ) A.①B.②①C.③① D.④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6~7题。

6.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1)~(3)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A和B+C是,D是,C+D+E是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是。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艾青)
1.艾青描述的地理事物存在于()
A.沉积岩 B.岩浆岩C.变质岩D.岩浆
2.上题中选择的地理事物()
A.具有层理构造B.一定含有化石
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D.与其“前身”相比,结构和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2011·济南模拟)右图为某学生外出旅游时拍到的照片。

观察此照片回答3~4题。

3.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图中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在地球上是相互渗透和重叠的
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2011·全国文综,1~2)读右图,完成5~6题。

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012·湘潭质检)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
地震波的是() A.玉树B.成都C.上海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
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______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主备人:吕振华审核人:谢裕城
一、高考预测
1.考查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以等压线图、示意图等为载体,结合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防灾、体育锻炼等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保温效应及热力环流的形成、气压场中风向和风力的判读。

二、自学自练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图中的A 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 B 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最主要方式是。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的力。

该力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

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
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示图法认识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转换过程
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间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能的传递和转换具体表现如下:
如下图所示:
2.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考点二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
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较曲折:1月份大陆上的
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
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
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
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
比海洋气温高
海陆分布造成的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
阔,地表性质均一)
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
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
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
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
过处气温低,暖流经过处
气温高
地形(地势高低);洋

(2)气温的时间变化
考点三热力环流
1.用原理示意图动态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注意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热量差→大气上升或下降→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1)海陆风
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
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
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
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四、堂内练习
一、选择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请回答1~2题。

1. 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
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D.季风
4.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白天,乙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夜晚
B.甲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夜晚,乙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白天
C.甲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冬季,乙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夏季
D.甲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夏季,乙图表示的地理现象发生在冬季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7.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
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五、课后练习
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 .abcd B. abdc C. badc D. cbad
2.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A. a、d
B. c、d
C. a、c
D. b、d
(2012·广州调研)下图是某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