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郑绍周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
![郑绍周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894dc21510a6f524ccbf85b0.png)
郑 绍周教授治疗 多发性硬化 的经验
蔡 浩烨
( 河 南 中 医学 院 2 0 1 1级研 究生 ,郑 州 4 5 0 0 4 6 )
关 键 词 : 郑绍 周 ; 多发 性 硬 化 病 ;经 验
2 辨 证 论治
法”治疗大法 ,现将郑绍周教授 经验介绍如下 。
1 病 因 病 机
1 . 1 正气存 内 邪不可干 中医学认为 ,任何疾病 的发 生 ,都在于正气与邪 气的相互作 用 ,正气是决定 发病 的
主导 因素 ,邪气是发 病的重要 条件 。郑绍周教 授认 为任
2 . 1 补 肾解毒通络法为本病的治疗大 法
为主,急性期 治疗 以祛 邪为主 ,重在清 热化湿 ,化瘀 除 痰 ,其在用药上重用 重楼 、六月雪 、莪术 、皂 角刺 等清 热化瘀药物 ,配合益气 补肾之药 物 ,祛 邪为主 ,补 益为
人体的阴 阳,全靠 肾的温煦及 滋养 ,肝 肾同源 ,肾阴亏
虚 ,不能涵木 ,不能滋养肝 脏 ,导致肝 肾亏虚 ,肝 肾亏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2 0 1 3 . 1 8 . 0 8 9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8 — 0 1 1 8 — 0 2
多发性硬化是 一种 中枢 神经脱髓 鞘疾病 ,属 于 自身
性硬化要 以补肾解毒通络法 为主 。肾气为人身元气之本 , 肾气足则脏腑充 ,病情 得 以控制 。郑老 在补 肾药 物常用
淫羊藿 、巴戟天 、肉苁 蓉 、菟 丝子等 补 。 肾阳药 ,寓在补 肾阳时阳中求 阴 ,达 到 阴阳互 补 ,亦 加用熟地 黄 、灸首
2024肝硬化的诊疗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2024肝硬化的诊疗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fa99a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0.png)
2024肝硬化的诊疗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及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等为特征的终末病理阶段。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对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建议。
关于肝硬化的西医治疗,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临床问题1:肝硬化如何进行病因治疗?推荐意见:明确诊断肝硬化病因后,应尽快采取病因治疗。
(证据等级:A 级;推荐强度:强推荐)临床问题2:肝硬化腹水如何治疗?推荐意见1:在针对病因治疗外,肝硬化腹水患者应合理限制盐摄入(4~6g/d),并合理应用常规利尿药物。
(证据等级:A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2:对于中、大量腹水、复发性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终末期肝病合并腹水或顽固性腹水患者,当常规利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推荐选择性血管升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作为治疗药物。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弱推荐)推荐意见3:腹腔穿刺放腹水是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治疗方法,大量放腹水后可应用人血白蛋白。
(证据等级:A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4:特利加压素可作为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药物。
(证据等级:B 级;推荐强度:弱推荐)推荐意见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可作为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式。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弱推荐)临床问题3:肝硬化并发症如何治疗?消化道出血推荐意见1: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为:禁食、去除诱因、止血、补充血容量、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治并发症。
(证据等级:A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2:推荐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血管升压素及其类似物均作为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线治疗药物。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意见3:建议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短期使用抗菌药物。
(证据等级:B级;推荐强度:弱推荐)推荐意见4:在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基础上,尽早行内镜下检查并治疗,或根据情况考虑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TIPS或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2366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a.png)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斑块形成。
由于M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与治疗存在诸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MS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提高我国MS的诊疗水平,我们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制定了《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规范我国MS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随访管理,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建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共识的推广与实施,提升我国MS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共识的内容涵盖了M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随访管理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MS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及针对M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本共识的发布,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MS诊疗参考,推动我国MS诊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MS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诊断方法的选择、治疗原则的制定、以及患者的长期管理等方面,以期为我国MS的诊疗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病变为特点。
其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较大,但多数患者具有以下典型症状。
肢体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不对称的肢体无力,如下肢重于上肢,可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视觉障碍: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
平衡失调:部分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蹒跚等。
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bca9cbd65ce0508763213b8.png)
多 发 性 硬 化 的 中 医 发 病 机 制
吴 林 李 鹏 徐 兴 华 。
1 .广 西 中 医 学 院 第 一 附属 医 院 南 宁 5 0 2 2 3 0 3 .广 西 中 医学 院
关键词 : 多发 性 硬 化 ; 腑 ; 脉 脏 督
中 图分 类 号 :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 R9 A
文 章 编 号 : 0 5 5 0 ( 0 0 0 - 1 90 1 0 — 5 9 2 1 ) 10 — 2 2
多 发 性 硬 化 ( lpeslrss MS 是 一 种 主 Mut l c o i, ) i e 要 累及 中枢神 经 系统 白质并 导 致 多部 位 髓鞘 脱 失 的 自身免 疫 性 疾 病 , 有 易 复 发 和 致 残 率 高 的 特 点 。 具
话 ・痿 论 》 “ 乃 正 气 本 虚 , 成怫 郁懈 惰 之 病 , :痿 致 为
柔 缓之 邪 , 以不 足名 之 。故 或 因 初感 湿 痹 , 久 成 当 郁 热 , 血渐 虚为痿 者 有 之 , 以拘 论 也 。关 于 内生 湿 气 难 ” 热, 主要 是 指 因饮 食 厚 味 等导 致 中焦 受损 , 胃亏 虚 脾
1 肾精 不足 , 髓海 失充
肾中精气 乃机 体 生命 活 动 之 本 , 育 就 健 全 , 能 充 分 发 挥 其 精 明 脑 就
内生湿 热而 致痿 。谢 仁 明 认 为 相 当一 部 分 病 人 活
居 湖 畔 海 滨 , 居 住 、 作 于 潮 湿 秽 浊 的环 境 之 中, 或 工
临床 表 现 为 瘫 痪 、 木 、 性 痉 挛 、 语 、 力 障碍 、 麻 痛 失 视
运用证素辨证理论探讨多发性硬化中医分型思路
![运用证素辨证理论探讨多发性硬化中医分型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95dfd42c850ad02df804100.png)
疗。 综 上 可 见 , 发 性 硬 化 中 医分 型 目前 缺 乏 统 多
一
1 多发 性硬 化 的诊 断和 辨证现 状
多 发性 硬化 ( ut l slrs , ) 一 种免 疫 m lpe ceoi MS 是 i s
、
公 认 、 观 的标 准 , 涉 及 证 型 多 而 繁 杂 , 客 所 治
硬 化 临 床 分 为 4型 : 发 缓 解 型 MS(ea s g 候 ” 症 状 、 征 等 临床 信 息 ) 复 rlpi n ( 体 的辨 识 , 以确 定 病 变本
rmiig MS R MS 、 继 发 进 展 型 MS(eo d r 质 , e tn , R ) t scn ay 它包 括 病位 证 素和 病性 证 素 。其 中病 位证 素 2 0 porsie rges MS S MS 、 原 发 进 展 型 MS(r r 项 : 神[ 、 、 、 、 、 、 、 、 肠 、 v ,P ) pi y ma 心 脑】心 肺 脾 肝 肾 胃 胆 小 大肠 、 porsie MS P MS 、 展 复 发 型 MS porsie 膀 胱 、 宫 、 室 、 rges ,P ) 进 v (rges v 胞 精 胸膈 [ 焦]少 腹 [ 焦] 表 、 表 上 、 下 、 半 rlpig MS P MS 。 ea s , R ) n
步。
以证 素为 核 心 的辨证 理 论 , 在原 有 中医辨 证 4 结 语 是 理 论 基 础 上 的 创新 . 比较 深 刻 、 体 地 揭 示 了 中医 具 综上所述 , 以证 素为 核 心 的辨 证 体 系 , 学 地 科
辨 证 的基本 规 律 和基 本原 理 。它 先 辨 有 限 、 固定 的 将 各种 疾 病分 为病 位 证素 和病 性 证 素 , 为辨 证 的 作 证素 , 再确 定 复 杂 、 多样 和 动态 的证 名 , 后 以 病位 基 本 单 元 , 示 出辨 证 思 维 的 内在 规 律 , 辨 证 方 然 揭 使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79c40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2.png)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类较为复杂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诊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中医在神经内科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实践证明,中医药对神经内科疾病的疗效显著,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的可能。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将不断创新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动中医在神经内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神经内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诊疗原则、疗效、发展前景。
1. 引言1.1 神经内科疾病的特点神经内科疾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引起的疾病,涉及到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等部位。
这类疾病通常表现为神经元的损伤或失常,导致患者出现头痛、昏迷、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神经内科疾病的特点主要包括疾病种类繁多、发病原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化、难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神经内科疾病涵盖了多种疾病类型,如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原因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并且互相交织影响,使得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神经内科疾病的症状表现千变万化,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失语、抽搐、运动障碍等不同症状,需要综合考虑进行诊断和治疗。
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难以透视性,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神经内科疾病的特点使得其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1.2 中医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意义神经内科疾病是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如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等。
詹文涛教授从虚损论治多发性硬化经验
![詹文涛教授从虚损论治多发性硬化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53ec69e0551810a6f52486e9.png)
・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名 医经验 ・
詹文涛教授从虚 损论治 多发性硬化经验
李 青,指 导:詹文涛 ( 昆明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云南 昆明 60 0) 5 10
关键词 : 文 涛 ; 詹 多发性硬 化 ; 医经验 名 中图分 类 号 : 5. R25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 2 4 (0 8 1一O 0 —0 10 - 39 20 ) 1 0 1 2
乃肾先天禀赋不足 、 后天失调 , 或外邪所伤 , 或内伤劳
倦、 情志 刺激 , 疾病 失治 误治 , 或 或病 后失 养 致脾 胃受
损, 肝肾不足累及五脏 以致精气血亏虚 , 筋脉失养 , 髓
海空虚 ,素问 ・ 《 通评虚实论 》 精气夺则虚” 虚致 谓“ , 痰、 、 湿 、 内生互 结阻滞 经络清窍 发为此病 。 瘀 风、 火 从本虚论 , 肾为先天之本 , 为生气之源, 为脏腑 阴阳之 根, 肾藏精, 精生髓 , 髓通于脑。脾 胃为后天之本 , 气
不足 , 肝开 窍 于 目, 不 养 目, 志 不 充 , 发 为 视 瞻 血 神 则
门的机构研究 MS 。吾师詹文涛教授是 国家级名 病 老中医、 云南省名中医, 全国第二批名老 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云南省首批省级 中医药 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 , 国首届 中医药中医学家特别 全
传承奖获得者。导师在多年 临床实践 中运用 中医辨
证论治 MS缓解期 , 通过扶正祛邪 , 标本兼顾 , 使邪除 正复 , 取得满意的疗效 , 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
1 MS病 因病 机
热蒙闭清窍, 阳不升, 清 浊阴不降, 发为眩晕 ; 气虚帅 血无力 , 血行涩滞致瘀 , 痰饮致瘀 , 故形成 因虚致 内生 痰、 、 湿、 瘀 风、 火互结阻滞脉络清窍而发为此病。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f6e6e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e.png)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髓鞘遭受破坏。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1.免疫抑制剂:对于初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PPMS)、次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SPMS)和复发缓解性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治疗方案中通常包括免疫抑制剂,如利妥昔单抗(Ocrelizumab)和纳利鲁魏(Natalizumab)等。
2.类固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可用于减轻急性发作时的炎症反应。
3.趋化因子抑制剂:包括法甲酰胺(Fingolimod)和女性酿酵向日葵油酸(Dimethyl fumarate)等,可以减少免疫细胞的转移,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物理疗法1.康复训练:对于MS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平衡力和协调能力,从而减轻症状。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伸展、热疗和冷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口服药物1.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2.纳豆激酶(Nattokinase):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栓塞的风险。
补充治疗1.饮食改变:一些研究表明,富含益生菌的饮食可以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症状。
同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也是重要的。
2.中草药:有些中草药被认为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症状。
不过在使用中草药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结语综上所述,多发性硬化的治疗需要结合多种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431ba8284ac850ad024288.png)
21 0 2年 1月 第 2 5卷 第 1期
T M R sJn ay2 1 o.5N . C e.au r 0 2V 12 o 1
由黄 连 、 半夏 、 蒌 3药 组 成 , 出 自《 瓜 方 伤寒 论 》 用 , 于伤 寒表 证 误下 、 热 内陷 与痰 热 结 于心 下 之 小 结 邪
( 0 2 4 . 3 岁 ; 程 平 均 ( . 1±1 2 ) 。对 4 .4-2 5 ) 病 - 33 .5 年 照组 3 例, 中男 1 0 其 3例 , 1 例 ; 龄 平 均 女 7 年 (2 3 4 . 1±1 2 ) ; . 4 岁 病程平 均 ( .6±1 0 ) 。所 有 32 .8 a
文 章 编 号 :0 1 9 0 2 1 ) 1 0 2 0 10 —6 1 (0 2 O — 02— 2
・
I 床 研 究 临Fra bibliotek・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多 发 性 硬 化 3 O例
李 倩 , 赵 铎
( 南 中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00
摘 要 目的 : 察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 多 发 性 硬 化 的 临 床 疗 效 。 观 方 法 : 本 院 脑 病 门诊 和 住 院 的 多 发 性 硬 化 患 者 6 将 O例 随 机 分 为 2组 , 照 组 3 对 0例 首 先 给 予 激 素 治 疗 , 甲基 去 氢 氢 化 以
胸症 , 具有 清 热化 痰 、 宽胸散 结 之功效 。笔者 将 2方
w t U s b n ia a d N T MI J . A C 2 0 , 6 i nt l A g n S E [ ] J C , 0 0 3 h ae n
( :7 8) 9 0—1 6 . 0 2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b305becc17552706220802.png)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白质。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
MS病理上表现为CNS多发髓鞘脱失,可伴有神经细胞及其轴索损伤,MRI上病灶分布、形态及信号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MS病变具有时间多发(DIT)和空间多发(DIS)的特点。
1 MS的临床分型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1.5-1:2。
CNS 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样。
其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临床分型如下:1.1 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此型疾病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均基本恢复,不留或仅留下轻微后遗症。
MS患者80%-85%最初病程中表现为本类型。
1.2 继发进展型MS(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SPMS):约50%的RRMS患者在患病10-15年后疾病不再有复发缓解,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1.3 原发进展型MS(pri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PPMS):此型病程大于1年,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过程。
约10%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1.4 其他类型:根据MS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有以下2种少见临床类型作为补充,其与前面国际通用临床病程分型存在一定交叉。
1.4.1 良性型MS(benign MS):少部分MS患者在发病15年内几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残留症状及体征,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目前对良性型MS无法做出早期预测。
1.4.2 恶性型MS(malignant MS):又名爆发型MS(fulminant MS)或Marburg变异型MS(Marburg variant MS),疾病呈爆发起病,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高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周德生教授辨治多发性硬化的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
![周德生教授辨治多发性硬化的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0de6d92e2f60ddccda38a0c0.png)
闭” “ 便 秘” “ 阳痿 ” ; 有精 神症状 及认 知功 能障 的属 “ 郁病 ” “ 痴呆” 。其病因病 机不外三端 : 1 ) 内因为主。 先天不足 , 禀赋虚弱 , 髓海空虚 , 气化不及兼气机紊乱 , 风毒 湿燥 痰瘀 诸 浊邪 内蕴 , 或 胎毒 内蕴 , 更 易与 浊邪 交 冱, 蓄势待发 。2 ) 外 因启动。凡外感六 淫、 疫毒 , 或不 洁食物 、 药物 、 毒物 、 疫苗 、 虫 咬等 , 无论从 口鼻或奏理 而入, 皆伤形气 , 引动邪伏 。3 ) 其他如妊娠分娩 、 外伤 动扰 、 七情内伤 、 劳逸过度 、 环境调适失 和等 皆为广义 外因 , 致气机紊乱 , 或产生浊邪 , 或 引动伏邪。明李延 《 医学入 门》 指 出: “ 诸髓 皆属 于脑 , 下至尾骶 , 皆精髓
虚邪裹结之地 , 故亦为痹。因此 ,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 名仿《 素问》 “ 脑风” “ 众痹” “ 脑髓消” 等, 周教授 以“ 脑 髓痹” 称之【 。周教授通过对 2 2 3 例 多发性硬化患者 的四诊资料统计分析, 发现其辨证分型以湿热阻络 、 气
血 亏虚 、 瘀 阻经 络为 多见 J 。
世界 中医药 2 0 1 4年 1 月第 9卷第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 德 生教 授 辨 治 多发 性 硬 化 的学 术 见解 及 临床 经 验
曾 荣 王 燕 胡 华 寇志 刚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神经 内科 , 长沙 , 4 1 0 0 0 7 )
关键 词
多发性硬化 ; 周德 生教授 ; 学术见解 ; 临床经验 文献标识码 : B
2 多发性 硬化 用药 特点
采用频数分析和 R型聚类分析对 4 2例多发性硬
谈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优势
![谈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2d01f72f4b35eefdc8d333df.png)
◇文献综述◇
谈 中医药 辨证 治 疗 多发 性 硬化 的优 势
郑 燕芳
( 河北 省唐 山市协 和 医院
关键 词 : 多发性硬化; 中医药; 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 号 :74 5 R 4 . 文 献标识 码 : C
030 ) 600
文章 编号 :080 0 (07 0-25 2 10 -85 20 )927 - 0
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 险性 , 减少发作次 数和发作严 重程度 。 用皮质激素者 肾上腺皮质 的结 构和功能 , 有利于加 强巩 固疗效 , 此外 , 根据 肾主骨生髓 , 髓汇于脊柱为脊髓 , 上汇于脑 为脑髓 和肝 减少副作用 。陆曦等 通过对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M 5例临床 观 S3 主疏泄 , 条畅情志的理论 , 借助中医药 的补 肾填精 , 智健脑 , 益 疏 察 , 认为肝 肾阴虚和脾 胃虚弱 为其基本证 型, 血淤 和湿热证多见 肝解郁 , 调和气血 , 起到补益脑髓 、 强肾壮督 、 愉悦情志 、 增进智力 于病程较长或长期应 用皮质 激 素者 , 中医 治疗 分别 选用左 归丸 的作用 , 这些 方面的作用正是西药所不能企及 的。中医药 的这些 ( 生地 、 熟地 、 枸杞 、 知母 、 丹参 、 白芍各 1 , 2g 山茱萸 、 女贞子 、 鹿角 作用很有 可能有效地减缓甚至阻止疾病 的进程 , 防止漫长病程 中 胶 、 龟版胶 、 川牛膝、 当归各 1 , 0g生甘草 5g , ) 六君子汤( 黄芪 、 丹 患者脑髓 的减少和脑容量急 剧下降。当然 , 欲取得这些疗 效 , 长 参各 1 , 5g党参 、 白术 、 茯苓各 1 , 0g法半夏 9g 陈皮 8g 大枣 1 , , 2 期坚持 中医药治疗是关键 。
多发性硬化 ( u il c rs , ) 一种 病 因未 明的 以中 响较大, M hpe l oi MS 是 Se s 导致病机错综 复杂 。在病机 的甄别方 面 , 最重要 的是 分 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 自身 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 , 清阴虚 与阳虚 , 湿热与痰热 。疾病的早期大多数是 因为肺热壅于 在世界范围内 M S发病 率不断 上升 , 引起 了医学界 的广泛关 注 。 上焦 , 五脏积 热而水亏致痿 , 结合本病是肝肾阴虚 , 邪阻于脑或 脊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2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2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dcf41213169a4517723a39e.png)
多发性硬化 ( S 是一种 中枢神经系统 炎性脱髓鞘性 疾 M )
体 无力 1 , 2例 感觉 障碍 9例 , 视力 障碍 7例 , 视 5例 。此 复 外, 还有眩晕 5例 , 睑下垂 4例 , 眼 痛性 痉挛 4例 , 智能减退 3 例 。观察组 2 6例 , 中男 8例 , 1 ; 其 女 8例 年龄 1 9岁 ~5 , 3岁
规及肝 、 肾功能检查 , 未发 现明显不 良反应 。 均
3 讨 论
静作用 。配合西药镇 静 、 镇痛 、 利尿 等治疗 , 其相 辅相 承 , 使 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 疗效显著 。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 [ . 6版、 M] 第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04:4 . 2 0 38
1g 郁金 1 g麦芽 1g 赤芍 8 。治疗 3个 月经周期 为 1 0、 0、 0、 g 个 疗程 , 1个疗程结束后评 定疗 效。
切, 因肝体 阴而用 阳, 妇女 以血为 主 , 前经血下 注血海 , 经 全
身阴血相对不足 , 以致 肝失 所养 , 肝气 易郁 为患。而女 子在 经、 、 、 孕 产 乳期 , 阴血下注冲任 , 肝血 相对不足 , 肝体失 养 , 肝 用难展 , 疏泄失职 , 易郁而为患 , 临床常见女性肝郁证 。 故
2 倪 百 善. 前期 综 合征 与 溴 隐停 [ ] 临 床 医学杂 志 ,9 8 2 经 J. 1 ,2 9
( :6 . 4)2 2
与肝 、 、 、 、 、 脾 肾 心 气 血有 关 , 尤其是 与肝脾 二脏 关 系尤为 密
《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6872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0.png)
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尿路感染处理
02
褥疮处理
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尿路通畅。
局部换药、清创,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进行治疗。
03
深静脉血栓处理
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或手术治疗 ,同时注意防止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的发生。在处理并发症时,需密切关 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 支持,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和生活质 量。
非药物治疗策略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专业 的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 等。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环境改善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避免诱发因素。
患者管理与教育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尿路感染
褥疮
深静脉血栓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因排尿障碍 需长期留置尿管,易发生尿路 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 痛等症状。危险因素包括长期 卧床、留置尿管、免疫力低下 等。
由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出现肢 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长 期卧床易导致皮肤受压、血液 循环不畅,从而发生褥疮。危 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营养不 良、皮肤清洁度差等。
多发性硬化患者因活动减少、 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易发生 深静脉血栓,表现为肢体肿胀 、疼痛等症状。危险因素包括 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液高 凝状态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尿路感染预防
定期更换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多 喝水等。
褥疮预防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增加营养摄入 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多发性硬化验案
![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多发性硬化验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eb4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d.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多发性硬化验案
张林挺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09(29)7
【摘要】本案之多发性硬化,中医认为属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正气无以抗邪,致使营卫不和。
加以内伤情志,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
内外因合而为病。
当以调和营卫,行气活血为治。
此病与《金匮要略》中的血痹病有相似之处,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活血之品常多温燥,易于化燥伤阴。
本病的发作,与阴液不濡密切相关。
所以,处理好温燥伤阴和顾护阴液这一矛盾,乃治疗本病之关键。
【总页数】1页(P644-644)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张仲景;经方
【作者】张林挺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16
【相关文献】
1.付于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雷诺氏综合征验案 [J], 刘宇婧;萧芳
2.厚姜半甘人参桂枝汤化裁治疗气胀验案3则 [J], 黄臻;许家俊;范荣荣;谢庆凤;温振麒;颜芳
3.李新民应用藿香正气散化裁治疗儿科疾病验案3则 [J], 王慧哲;王旭;王晓璇;陆
丘
4.王键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疑难病举验 [J], 叶铭钢
5.李惠林运用黄连阿胶汤化裁治疗杂病验案3则 [J], 方泽彬;赵恒侠;熊倪;钟淑贞;李惠林(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9091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d.png)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出版)。
(1)发病特点①具有感受外邪与内伤积损的病因。
有外感温热疫邪或涉水淋雨,居处湿地或接触、误食毒物;有饮食不洁或房劳、产后体虚或情志失调;有禀赋不足,家族遗传或劳役太过或跌仆损伤。
发病或缓或急。
②多以上肢或下肢,双侧或单侧出现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日久,肌肉萎缩为主症。
也可首先出现眼睑或舌肌等头面部位的肌肉萎缩。
③男女老幼均可罹患。
温热邪气致痿,发病多在春夏季节。
(2)临床表现肢体痿弱无力,甚则不能持物或行走。
肌肉萎缩,肢体瘦削,有时伴见肌肉瞤动、麻木、痒痛。
可出现睑肌、面部肌肉瘫痪或舌肌痿软,严重者可导致吞咽、尿便障碍,呼吸困难,肌力下降,肌肉萎缩或假性肥大。
必要时肌电图和酶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发布的《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
已有临床表现诊断 MS 必需的进一步证据≥2次临床发作;≥2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或1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并有1次先前发作的合理证据无≥2次临床发作;1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空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 MS4个CNS 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质、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区域有≥1个T2病灶·等待累及CNS 不同部位的再次临床发作1次临床发作;≥2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时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3项中的任何一项:·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随访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或钆增强病灶, 无论与基线MRI扫描的间隔时间长短·等待再次临床发作1次临床发作;1个病灶的客观临床证据(临床孤立综合征) 空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MS4个CNS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质、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区域有≥1个T2病灶·等待累及CNS不同部位的再次临床发作a时间的多发性需符合以下3项中的任何一项:·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随访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或钆增强病灶, 无论与基线MRI扫描的间隔时间长短·等待再次临床发作a提示MS的隐袭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PMS) 回顾性或前瞻性调查表明疾病进展持续1年并具备下列3项中的2项:·MS特征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层或幕下)有≥1个T2 病灶以证明脑内病灶的空间多发性·脊髓内有≥2个T2病灶以证明脊髓病灶的空间多发性·CSF阳性结果(等电聚焦电泳证据表明有寡克隆区带和/或IgG指数增高) (二)证候诊断1.湿热浸淫证:肢体痿软,身体困重,或有发热,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不利,虚烦不眠,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有力。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16f310fe240c844769eaeec1.png)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炎症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MRI的影像学表现为CNS白质广泛髓鞘脱失并伴有少突胶质细胞坏变,也可伴有神经细胞及其轴索坏变。
MS病变具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
MS的临床分型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1.5~1:2。
CNS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样。
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一、复发缓解型MS(RRMS)疾病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均基本恢复,不留或仅留下轻微后遗症。
80%~85%MS患者最初为本类型。
二、继发进展型MS(SPMS)约50%的RRMS患者在患病10~15年后疾病不再有复发缓解,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三、原发进展型MS(PPMS)病程大于1年,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过程。
约10%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四、进展复发型MS(PRMS)疾病最初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中偶尔出现较明显的复发及部分缓解过程,约5%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五、其他类型根据MS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有以下2种少见临床类型作为补充,其与前面国际通用临床病程分型存在一定交叉:1.良性型MS(benign MS):少部分MS患者在发病15年内几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残留症状及体征,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目前对良性型无法做出早期预测。
2.恶性型MS(malignant MS):又名爆发型MS(fulminant MS)或Marburg变异型MS(Marburg variant MS),疾病呈爆发起病,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高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MS的诊断一、诊断原则首先,应以客观病史和临床体征为基本依据;其次,应充分结合辅助检查特别是MRI特点,寻找病变的时间多发及空间多发证据;再次,还需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 损 : 天禀赋 不足 或 素体 阳虚 , 外 感寒 邪 , 先 或 阳气 受 损, 皆可 致 肾阳虚 损 。 “ 阳者 , 卫外 而为 固也 ” 《 问 (素
・
生气通天论》 。肾阳虚损, ) 卫外不 固, 则极易感受
肾虚封藏失职 , 肾精不足 , 精不生髓 , 影响脑髓生成 , 或 不能充养脑髓而发生病变。《 素问 ・ 五脏生成篇》 : 说 “ 诸髓 者 皆属 于 脑 。 《 枢 ・ 论 》 : 脑 为 髓 之 海 ”灵 海 说 “
1 M S中 医病 因病机
乏, 筋骨失养 , 则痿软无力 ; 肝开窍于 目, 阴虚亏 , 肝 目 失 阴精滋养 , 目不 明 ; 则 阴 虚 火 旺 , 则 甚 出现 眩晕 、 耳
鸣、 头痛 等症 ; 阴 虚 风 动 , 或 出现 痛 性 痉 挛 , 痫 发 作 癫 等 。MS反复发 作或 重症者 缠绵 不愈 、 病势 渐进和 晚期 C NE E ME C NE No e e . 0 , 16 No. RL HI S DI I v mb r 2 1 Vo . 1 6
,
多 发 性 硬 化 的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及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思 路
孙 怡 陈士奎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医院, 北京海淀区西苑操场 1号 ,0 0 1 109 )
患 者 , 累及肝 肾 , 致肝 肾虚 损 , 肾 阴虚 。2 肾 阳 多 遂 肝 )
中医学认 为 , 本病 与先 天禀 赋不足 相关 , 肾为先 而 天之 本 , 与 肾密 切 相 关 。《 枢 ・ 脉 》日: 人 始 故 灵 经 “
生, 先成精 , 精成而脑髓生。 《 ” 素问 ・ 金匮真言论》 : 说 “ 夫精 者 , 生之本 也 。 此谓 肾中精 气 , ” 是脑 髓 生 成 和机 体生命活动之本 , 肾精充足 , 只有 才能生成脑髓并保证 脑髓 的健康发育、 成长。先天禀赋不足之根本为肾虚 ,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筋骨失养 ; 或素体阳虚 , 肾阳虚亏 , 脾失温煦 , 气血生化
之源 亏乏 , 脑髓 、 四肢 、 肉失 养等 , 肌 为其病 因病 机之 根
多发性 硬化 ( lpeSl oi, ) Mu i ce s MS 是一种 最 常见 tl r s
的中枢神经系统 ( N ) C S 脱髓鞘性疾病 , 而且是原发性
脱髓鞘 病变 中最 常见 的 C S炎 性 脱髓 鞘 性 疾病 。M N S 在世 界各地 多有 发生 , 已成 为西方某 些 国家 的常见病 、
本。 ) 2 正气虚弱 , 外感风寒湿邪 , 阻痹经脉 ; 或外感风 寒湿 邪 , 里化 热 , 湿 化 热 , 热 内扰 , 入 痰 痰 阻痹 经脉 ; 或 久卧伤气 、 久病人络 , 气虚血瘀 , 阻痹经脉等 , 均可导致 气血 不畅 , 髓 、 脑 四肢 、 骨 、 肉失 养而发 病 。 筋 肌 由此 可见 , S属 正虚 为本 , 实 为标 , 虚标实 之 M 邪 本
转耳 鸣 , 酸 眩 冒 , 胫 目无 所 见 , 怠 安 卧 。 论述 了 肾精 懈 ” 不足 , 脑髓 失养 , 髓海 空虚 , 脑 转耳 鸣 , 生 “ 冒” 则 发 眩 ,
阳受损 , 脾失温煦 , 脾阳不振。《 素问 ・ 痿论》 脾主 说“ 身 之 肌 肉” 脾 主运 化 、 升 清 , 素 问 ・阴 阳 应 象 大 ; 主 《 论 》 “ 阳实 四肢 ” 脾 阳受损 , 化失 职 , 阳不 生 , 说 清 , 运 清
病证 , 本虚 以 肾精 不足 , 肾阴虚 , 肝 肾阳虚 损 , 血亏 虚 气 为 主 ; 实则 以风 、 、 、 、 、 常见 。正 邪 交争 , 标 寒 湿 热 痰 瘀 正胜缓 解 , 邪胜则 复 , 解 复 发 , 缓 缠绵 反 复 , 势 渐进 。 病 1 肝 肾 阴虚 : ) 肾藏 精 , 藏 血 , 血 相 生 , 肾 同 源 。 肝 精 肝 先 天禀赋 不足 , 素体 亏虚 , 或劳倦 伤 肾 , 肾精受 损 , 阴 真
气 血生化 乏源 , 气血 不荣 , 四肢 、 肉失气血 、 肌 水谷精 微
即眩晕 ; 胫酸、 怠安 卧” 则 为 四肢痿软 无力的表 “ 懈 , 现; 肾精不足, 精不生血, 肝血不足, 失所养 , 目无 目 “ 所见” 即视力 障碍 或失 明等, 如 M , 恰 S的 主要临 床
表现 。
不 足 , 不 涵 木 , 肾 阴虚 。肝 主 筋 , 主骨 , 津 亏 水 肝 肾 阴
多发病 。我 国目 尚无大样本的有关 M 发病率或患 前 S 病率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 但从 临床报道看发病也有 逐年 增多 的趋势 。MS在 中医 学 中属 于 不 同病 证 的范 畴, 如以肢体无力或瘫痪为主者 , 相当于“ 病 ; 痿” 痛性 痉挛发作者相当于“ 痿痹” 语言障碍伴有肢体无力或 ; 瘫痪 者 , 当于 “ 相 喑痱 ” 走 路不 稳 、 济 失 调 者 , 当 ; 共 相 于“ 骨繇” 以视力障碍为主者, ; 相当于“ 视瞻昏渺” 视 ; 神经 萎缩 失 明者 , 当于 “ 相 青盲 ” 范畴 等 。
… …
风 、 、 邪 之 外 袭 。a 寒 性 凝 滞 , 客血 脉 , 血 凝 寒 湿 . 寒 气 滞, 脑髓 失养 , 头 晕 , 则 头疼 ;. 性 收 引 , 人体 气 机 b寒 使 收敛 , 经络 、 脉 收缩 挛 急 ;. 为 阴邪 , 伤 阳气 , 筋 c寒 易 肾
髓海有余 , 则轻劲多力 , 自过其度 , 髓海不足 , 则脑
之充养及清阳之充实 , 则软弱无力 , 甚至痿弱不用而瘫
痪 。甚 则手 足厥冷 、 利 清 谷 、 神萎 靡 不 振 、 履 不 下 精 步
稳等 。 ) 胃虚弱 : 主运化 , 3脾 脾 主四肢肌肉, 为气血化 生之源和后天之本。素体虚弱 , 胃气虚 ; 脾 或外感 风 寒, 寒邪 伤 阳 , 阳受 损 ; 久病气 虚 , 脾 或 中气不 足等 均可 导致脾 胃虚 弱 , 运化 失常 。一则 水谷 精微运 化失 常 ,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