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合集下载

肥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冷军主任2019.6.24残联培训课件

肥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冷军主任2019.6.24残联培训课件

糖尿病
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 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 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并且实验 发现,较胖者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较少,或是在接受 胰岛素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 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2—10倍)。若是体重减轻, 则会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
GI值食物,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 糖类(如谷类)和较高比重新鲜蔬菜、 水果的膳食。
即在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素需要并使之平 衡的基础上,减少总热量的摄人,让身 体中的部分脂肪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
减脂的原理:饮食减重法
3.改变饮食习惯
进餐要有规律,可少食多餐,增加进食次数: 一日可进餐4-6次但总热量须在限度以内。此外可使胃容积
授课教师 冷 军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从事针灸、中西医结合康复30余年。主要进行脊髓损 伤、中风等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主编及 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级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科研7项, 获国家发明1项、国家实用型专利3项
主要社会兼职:
山东省针灸学会外治委员会
肥胖与性功能
正常男子体内存在极少量的雌激素,其中大部分由雄激素转 化而来,极少部分由精囊直接分泌,它们对垂体的促性腺摄素分 泌和睾丸的睾丸酮分泌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肥胖男子体脂量 增加,使雄激素较多地转化为雌激素、血中浓度可增加一倍或以 上,较高的雌激素浓度可抑制垂体促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睾 丸的睾丸酮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到性功能甚至生育功能。
• 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 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正确的减肥是减脂,不是减重

肥胖症中医调理方案

肥胖症中医调理方案

西医病因:绝大多数与进食过多有关,喜欢吃甜食及油腻的肉类食物,运动少。

造成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形成肥胖。

中医病因:肥人多湿,肥人多痰,肥人多气虚。

其治法有化湿法,用于脾运不健,聚湿而成人之肥胖;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利水法,用于水潴留性肥胖;通腑法,用于嗜食肥甘厚味,胃肠实热,大便干结之肥胖;消导法,用于炊食自倍,食后胀满之肥胖;疏肝利胆法,用于肝郁气滞血瘀型肥胖;健脾法,用于脾虚型肥胖;温阳法,用于气虚阳虚肥胖。

如兼有其他疾病者,根据不同病症辨证论治。

症状:不仅体态臃肿,有失健美,同时有行动迟缓、体力下降、动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易疲劳、易打盹,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常可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高血压病、胆石症、糖尿病、多发性骨关节病、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疾病。

调理:蛋白质粉、卵鳞脂、螺旋藻,复合维生素,多饮弱碱矿溶水,多照频谱屋;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内关。

食疗:严格限制含脂肪和糖多的食品,多吃粗纤维食品,如蔬菜、水果;多吃易消化高蛋白白食品:瘦肉、牛奶、鱼肉和各种豆类食品;进食速度应比平时慢。

注意:少吃精米和精面粉,禁油炸食品,控制进食速度,加强有氧运动。

肥胖症(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肥胖症(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多有进食过多和(或)运动 不足病史。常有肥胖家族史。轻度肥胖症多无症状,中重度肥胖 症可有气急短、体力活动减少、肌肉酸痛表现。
二、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糖尿病,也容易伴发痛风和胆石 症,慢性消化不良、脂肪肝、轻至中度肝 功能异常也较常见,其他如癌症发生率也 较非肥胖者咼。
2.神经精神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影响能量消耗速率,调节与能 量贮存相关激素的分泌,在体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知人类 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调 节食欲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但在临床上单纯性肥胖病人不 一定有下丘脑病变。食欲也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当精神过度紧张 时,食欲受抑制,反之食欲亢进。
实主要在于胃热、痰湿,其中胃热是痰湿 之因,膏脂堆积而成痰湿是胃热多食之果。
虚主要是脾气亏虚,运化不足而水谷精微 积为痰湿。
病变过程中,常发生虚实之间、各种病理 产物之间的转化。另外,肥胖病变日久, 常变生他病,或合并他病,如常合并消渴、 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临床表现】
一、症状及体征
(二)病理
1.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
脂肪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仅可以贮存和释放能量,而 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能分泌数十种脂肪细胞因子、激素或其他 调节物,影响局部或远处组织器官,在机体代谢及内环境稳定中 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组织块的增大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增 生型)、体积增大(肥大型)或同时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增生 肥大型)。
第四节 肥胖症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 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2010年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报告显示,全球肥胖 症患者4.75亿,每年至少有260万人死于肥胖及其 相关疾病。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也迅速上升,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成人超 重率为32.1%,肥胖率为9.9%。

中医肥胖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肥胖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肥胖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肥胖症的临床表现包括肥胖本身的症状和并发症的症状。

肥胖症患者因体重增加,可引起下腰痛、关节痛、消化不良和气喘。

肥胖症的患者可因体型而引起自卑感、焦虑、抑郁等身心问题。

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和病死率也随之增加,肥胖症的并发症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静脉血栓等,并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

肥胖症患者因长期负重易患腰背痛、关节痛。

皮肤皱褶处易发生皮炎、破溃,并容易合并化脓菌和真菌感染。

二、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主穴】脾虚湿阻型: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三阴交;胃热湿蕴型:支沟、内庭、曲池、腹结、三阴交;冲任失调型:关元、带脉、血海、太溪、三阴交。

【操作】患者均应用灸法,用单头灸器,每穴5min,自上而下施灸,4周为1个疗程,前2周每周5次,后2周隔日1次,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进行下1个疗程。

2.耳穴压豆【主穴】胃、脾、交感、内分泌、饥点等。

【配穴】嗜睡者加耳穴神门、脑点;便秘者加便秘点、大肠点;血压高者加降压点等。

【操作】选用75%乙醇棉球消毒选定的耳穴,然后用胶布把王不留行贴压在耳穴各点处,每次贴压一侧耳穴,双耳交替进行,每3天更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

嘱患者每次饭前按压贴有中药的耳穴,每穴每次按压20~30下,每日3~4次。

3.推拿疗法【操作】①找准腹部的任脉经、肾经、胃经、脾经、肝经5条经脉,9条循环线路进行点穴推拿2~3min。

②环摩脐周,以两手掌搓热,趁热以一手掌置于脐上,顺、逆时针,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稍用力摩腹各2~3min。

③提拿腹肌,以一手提拿中脘穴肌肉组织,另一手提拿气海穴处肌肉组织,提拿时宜面积大,力量深沉。

拿起时可加捻压动作,放下时动作应缓慢,反复操作20~30次。

④推擦腹部,双掌自胁下向腹部用力推擦,以透热为度。

⑤拿胁肋,双手从胁下向胁肋部肌肉,一拿一放,拿起时亦应加力捻压,并由上向下操作,反复进行20~30次。

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

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

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肥胖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已成为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财富,在肥胖的调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养生经调理肥胖的方法。

一、养生方面中医药强调个体化的调理方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平衡气血阴阳,达到调整体内环境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养生方面,中医典籍提出了以下方法:1. 祛湿化痰湿气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湿气可以阻碍脾胃运化,导致食物积聚,进而形成肥胖。

中药材如茯苓、瓜蒌、薏苡仁等具有祛湿化痰的功效,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2. 活血化瘀中医理论认为肥胖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肥胖状况。

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材有红花、川芎等,可以通过中药膏方或中药浴来使用。

3. 调理脾胃中医养生强调脾胃的调理,促进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顺畅。

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平和、清热、理气等不同的中药调理方法。

例如,黄芩、白术等药材可以清热燥湿,陈皮、厚朴可以理气健脾。

二、饮食方面中医药养生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以下是中医药饮食调理肥胖的常见方法:1. 合理膳食中医养生倡导合理搭配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摄入,增加粗纤维、低脂肪、低糖分的食物。

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可帮助减肥。

2. 定时进食中医认为定时进食有助于维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

不吃早餐或熬夜进食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肥胖的风险。

因此,建议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表。

3. 饮食烹调方法中医饮食调理也注重烹调方法。

少用油炸、油煎等高热量的烹调方法,推荐清蒸、炖煮等低脂肪的烹调方式。

此外,可使用中药调料如花椒、八角等增添食物的风味。

三、运动方面中医药强调运动对于肥胖的调理至关重要。

根据个人体质和肥胖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1. 气功养生中医讲究气的调理,气功养生是一种能调理身体的传统运动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肥胖症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因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涵盖了中医药、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肥胖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治疗方法引言肥胖症是一种由于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的肥胖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症不仅使患者体重增加,还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严重疾病的发生。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因此寻求新的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医结合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在肥胖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在肥胖症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西医则侧重于肥胖症的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

本文将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为肥胖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特点是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1. 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理论研究中医药将肥胖症归类为“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病机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机类型与大肠菌群失调、炎性因子水平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药在治疗肥胖症中注重调整体质、调理脾胃功能,以达到调节菌群、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

2. 中药材的应用研究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药物被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如薏苡仁、山楂、荷叶等。

近年来,一些中医学者通过对中药材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等,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促进脂肪酸氧化代谢等,从而发挥治疗肥胖症的作用。

3. 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肥胖症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医辩证治疗肥胖症经验方

中医辩证治疗肥胖症经验方

中医辩证治疗肥胖症经验方病机概述: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当进食热量超过消耗量,而多余的营养物质主要转化为脂肪,储存于各组成及皮下,慢慢堆积形成肥胖,或因其他病理原因,增强了脂肪的储存,也可形成肥胖,或因食用药物而形成肥胖。

肥胖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痛风,结石,脂肪肝等疾病,各关节更容易退行性病变,女性容易内分泌失调,月经减少甚至闭经或不孕现象。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元气不足,饮食不节,生冷辛辣,致使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蕴生痰湿。

或情志失调,肝郁犯脾,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郁久为痰湿,阳虚气化失司,气血运行不力,导致血瘀阻滞,痰湿瘀交阻而致病。

(1)脾虚痰湿型:形体肥胖,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脘腹痞满,口淡泛恶,嗜睡,身体困重,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配方组成: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法半夏20g,陈皮15g,薏苡仁30g,生山楂20g,防己15g,荷叶30g,泽泻25g,冬瓜皮2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痰湿郁火型:形体肥胖,面目红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嘈杂易饥,食欲强,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配方组成:法半夏20g,枳实12g,陈皮10g,黄芩10g,栀子10g,生地20g,白术20g,茯苓15g,决明子30g,生山楂25g,生大黄(后下)1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痰瘀互阻型:形体肥胖,痰多胸闷,失眠多梦,头目眩晕,女性经少或闭,舌黯瘀点或瘀斑苔腻,脉弦涩。

配方组成:法半夏20g,浙贝母15g,胆南星15g,陈皮10g,茯苓15g,生山楂30g,桃仁15g,红花6g,水蛭10g,土元15g,酒大黄(后下)8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4)脾肾阳虚型:形体丰盛,神疲乏力,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稀溏,性欲低下,舌淡胖齿痕苔白滑,脉细弱。

配方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肉苁蓉15g,巴戟天15g,仙灵脾15g,仙茅15g,生山楂30g,何首乌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肥胖症的中医护理

肥胖症的中医护理
2 0 1 0 ,2 2 ( 1 2 ) : 1 5 5 6 —1 5 5 6 .
编辑/ 鬲小雅
肥 胖症 的中 医护理
李 明 娜
( 北京 市 顺 义 区中 医 医 院 , 北京 1 0 1 3 0 0 )
肥胖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 当人体原体位 不动 ,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②护 士巡 视 时, 要观察 电针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 强度大小是否合适 , 如有患者疼 痛时护士要及时调整电针 , 减轻患者的痛苦 。③随时检查神 灯距患 者使用距离是否适宜 , 以免因距离太近 引起火灾 。 ④ 医生拔针后 , 针 眼出现少量渗血 , 护士要及时给予处理 , 以免造成患者心理恐慌 。⑤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 4月第 2 6 卷第 4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方法 ,结果 显示 , 9 6例患者通 过有效 护理后 ,治疗 的总有效 率为
压。
2 . 2 . 3留罐 适 用于腹部拔罐 , 主要作用 : 温经通络 , 调节脾 胃。 护理要 点: ① 留罐 的力量要适 中, 力 量不 宜过大 , 以免患者产生疼痛感 。② 穴位要准要准确 , 以免影 响疗效 。③ 留罐 时间为 5 - 1 0 m i n , 以免损 伤 患者皮肤 。④ 火罐使用前要检查火罐是否完好 , 有无裂纹。 闪罐 适用 于背部拔罐 , 主要作用 : 温经通络 , 祛湿 除寒 , 行气 活 血 。 护理要点 : ①操作前要与患者沟通 , 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② 监察 罐口 有无破损 , 以免损伤皮肤 。③酒精棉球不宜过湿 , 避免酒精滴落 烧伤患者 。 ④闪罐时要轻 、 快, 取穴要准 , 避开瘢 痕或皮肤破溃 出。 ⑤ 闪罐 时要询 问患者的感受 , 局部皮肤 以轻微红晕 , 不留痧为度 。⑥ 留 罐时间不超过 1 0 a r i n 。 ⑦ 瞩患者拔罐后要保暖 , 避 风寒 , 且4 h 内禁止 洗澡。⑧火罐用后要及时消毒处理 , 避免交叉感染。

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营养干预

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营养干预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5, 4(3), 54-62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5 in Hans. /journal/tcm/10.12677/tcm.2015.43010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with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for Simple ObesityFanghua Ren*, Jun Cai#Department of Clinical Nutrition, 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Email: #caijun509@Received: Jul. 27th, 2015; accepted: Aug. 10th, 2015; published: Aug. 20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Simple obesity is a common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 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 which leads to the imbalance of energy metabolism, fat accumulation in the body and weight gain. Dieta-ry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simple obesity. Therefore,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s the basis for diet with mod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KeywordsSimple Obesit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营养干预任芳华*,蔡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上海Email: #caijun509@收稿日期:2015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15年8月10日;发布日期:2015年8月20日*第一作者。

肥胖症(单纯性肥胖)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肥胖症(单纯性肥胖)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附件3肥胖症(单纯性肥胖)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的疾病。

诊断标准:(I)BIM25~29.9kg∕m2诊断为I度肥胖,BIM≥30kg∕m2诊断为11度肥胖;(2)成年男性腰围290cm、女性腰围城85Cm或WHR>LO即称为腹型肥胖;(3)体脂量男性225%、女性230%作为肥胖的判定标准。

本方案干预的人群为符合以上2项或2项以上判定标准,并且排除其他原因(垂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肥胖者。

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在于由肥胖所致身体负担加重而出现的乏力、行动不便、心悸、怕热、多汗及腰腿疼痛等症状,并且肥胖常会引发多种病症,如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

《内经》中所记载的“脂人”“膏人”“肉人”“肥贵人”“肥美之人”等均属肥胖症范畴。

中医认为肥胖症系是饮食、年龄、先天禀赋、外部环境及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运化疏泄乏力、气机郁滞、升降失常、血行失畅,脂浊痰湿堆积体内日久而成,可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一、既病防变论治(一)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

肥胖主要病机为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司,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蓄积于内,日积月累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发为本病。

《丹溪心法》:“肥人多虚,肥人多湿多痰”,故“补益脏腑”与“祛湿化痰”为肥胖症治疗的基本原则。

以下脏腑推拿疗法和穴位埋线疗法为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适用于肥胖症的各类证型。

1.脏腑推拿疗法。

操作:第一步:摩运腹部。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以运腹法施术于腹部,顺时针6次、逆时针6次。

第二步:拿带脉。

术者以双手沿带脉循行路线交替拿腹部肌肉,往返8次。

第三步:点按脐周穴位。

以拇指逐一点按天枢穴、水道穴、滑肉门穴、中脱穴、关元穴,每穴30秒。

第四步:推腹部诸经。

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中的新方法与实践

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中的新方法与实践

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中的新方法与实践肥胖症,这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成为了常态,导致肥胖人群日益增多。

肥胖不仅影响外貌,更严重的是它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紧密相关,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因此,寻找有效、安全的减肥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疗肥胖症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肥胖多由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肥胖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新方法与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一、中医治疗肥胖症的理论依据1.1 脾胃功能与肥胖的关系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主管消化吸收和运化水湿。

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容易导致食物消化不良,形成痰湿堆积在体内,从而引发肥胖。

因此,调理脾胃功能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气血运行与肥胖的关系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肥胖。

中医通过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方法,可以改善气血运行状况,达到减肥的目的。

1.3 情志因素与肥胖的关系中医还认为,情志因素对肥胖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长期情绪低落、压力过大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和气血运行,最终导致肥胖。

因此,在治疗肥胖症时,中医也注重调节患者的情志状态。

二、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新方法2.1 中药疗法的创新应用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传统方法之一,近年来在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筛选出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材;另一方面,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成便于患者服用的剂型。

中医还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减肥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2.2 针灸疗法的精准施治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另一重要手段。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代谢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肥胖89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肥胖89例临床观察

1 资 料 与 方 法
(7.65±2.12)mg/L;瘦素 (23.98±6.32)g/L。2组 一 般
1.1 一 般 资 料 全 部 167例 均 为 我 院 妇 产 科 住 院 患 者 , 资 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具 有 可 比性 。
随 机 分为 2组 。治 疗 组 89例 ,年龄 2O一40岁 ,平 均 1.2 诊断及排除 标准 肥 胖 的诊 断标 准通 常用 BMI表
m ethod o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obesity on the basis of appropr iate diet with m oderate exercise.
【Key words】 Obesity;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产后肥胖 的人 数逐年 (30.25±4.45)岁 ;体质量指数 (BMI)(25.59±4.25);每
增加 。产后 肥胖 不仅严重影响 了产妇的身体健康 ,还给产 日摄人 总 能 量 :(2 514 ±33.62)J;脂 联 素 (7.83±
妇 带来 极大的心理压力 。2009—08—20l1—08,我们 在适 2.41)mg/L;瘦 素 (23.37±6.07)g/L。对 照 组 78例 ,年
bic exercise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Daily total energy intake,body mass index(BMI),adiponectin and leptin lev—
els chang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 roups.Results The levels of daily total energy intake, BMI and leptin after treatm ent in treatment gr oup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as com 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 ent in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esity ;Complications; Diabetes mellitus ; Type 2 ;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 2
ern medicine therapy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 , 糖尿 病的 发病 率逐年 上升 , 发病的年龄也日趋低龄化 。此外糖尿病人群中发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以下简称冠心病) 、 缺血性或 出血性脑血管病 、 失明 、 肢端坏 疽等严 重并发 症均明 显高 于非糖尿病人群 。因此 ,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的世界性公 共卫生 问题 。2005 - 01 — 2007 - 02 ,我 们运用 中西医 结合治疗 肥胖型 2 型糖尿 病 60 例 , 并与单 纯西医 治疗 60 例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
812
河北中医 2007 年 9 月第 29 卷第 9 期 Hebei J TC M ,September 2007 ,Vol 29 ,No. 9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
2 型 糖 尿 病 60 例 疗 效 观 察
童蓓丽 仇年芳 王瑞芳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 上海 200072)
Study of eff ect of integra ted tr a 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 n medicine on obese pa tients with type 2 dia be2 tes mellitus TONG Beili , QIU Nianfang , WA NG Ruifang Medical Department , Zhabei District Hospital of TCM , Shanghai 200072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策略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策略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策略及其作用机制探讨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口已经超过20亿,而在中国,肥胖率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障碍,导致体内湿浊和脂肪堆积而引起的。

因此,中医对肥胖症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气血,祛湿化痰,促进新陈代谢等方面,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中医治疗肥胖的内在机制1. 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认为,肥胖症多与脾胃失调有关。

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水湿停滞,水液代谢不畅,从而产生湿浊。

湿浊聚集在体内,易于发生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因此,中医治疗肥胖首先要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促进水谷代谢,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2. 疏通气血气血运行畅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血瘀、气滞,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使脂肪无法及时消耗,导致肥胖。

因此,中医治疗肥胖也重视疏通气血,促进气血流通,保持气血平衡,有助于减少肥胖的发生。

3. 祛湿化痰湿浊与痰液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湿浊聚集在人体内,易形成湿热,导致肥胖。

而痰液则是湿浊的延伸,也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肥胖。

中医治疗肥胖会采用祛湿化痰的方法,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浊和痰液,从而减少体重。

4. 促进新陈代谢中医认为,肥胖症多与新陈代谢异常有关。

新陈代谢旺盛,能够快速分解脂肪,维持体重平衡。

而新陈代谢减缓,会导致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因此,中医治疗肥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脂肪分解的速度,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二、中医治疗肥胖的常用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对于治疗肥胖也有一定效果。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改善肥胖症状。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食欲,改善代谢,帮助身体消耗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2.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热量,贴于特定穴位或经络上的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例

84・
C ne e o na1 hi s J ur of nf r I o mat o ol C in i T M
O . 1 V ct 20 1 o1 1 N . 0 8 o 1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肥 胖 一 通 气 综 合 征 1 低 例
金 在 艳, 刘志 国, 边永 君
(a 2 . % 碳酸氢根 3 . m l L S O) 9 3 , 6 1m o / 。全血细胞分析 :自细胞
4 6 ×l ̄ , 细胞 7 4 ×1 L 血 红 蛋 白 1 1 / , 细 胞 压 . 8 O/ 红 L .1 0/, 8 L 红 g
报道无创呼吸机 治疗 O S的有效性, H 通过改善通气状态纠正合 并存在的病理生理紊乱。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适 当的通气支持和治疗伴随的并发症, 该患者经过无创呼吸机配 合中西药物 口服治疗 3周 后精神状态好转, 水肿消退, 血气分
1 典型病例
患 者 , 5 , 因 “ 憋伴 双 下 肢 水 肿 1 , 重 1 ” 男, 4岁 主 喘 年 加 月
于 2 1 年 8月 4日 l 00 0时收入院。 患者于 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 现轻度喘 憋, 间断双 下肢 水肿, 予重视, 未 后因水肿逐渐加重到
某 医 院就 诊 , 诊 为 “ 吸 衰 竭 , 性 肺 源 性心 脏 病 ”, 氨 茶 被 呼 慢 予 碱 、头 孢 类 抗 生素 等 药 物 治疗 , 情 好 转 出 院 。1 个 月 前 患 者 病 双 下 肢 水 肿 再 次加 重 , 肿 累及 颜 面 、 肢 及 阴 囊, 某 医 院 诊 水 四 被
便 少 , 便 正 常 。 往 高 血 压 病 史 5年 , 高 血 压 2 0 1 0 m g 大 既 最 2/0 H m ( Il g 0 1 3 k a , 不 服 药 , 监测 , 压 控 制 不 详 。否 1 I = . 3 P ) 现 lH I T 未 血

中医关于“肥胖”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肥胖”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肥胖”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一、肥胖
1. 肥胖是由先天禀赋、年老体弱、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以及情志所伤等原因,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调,五脏失养,导致痰饮、水湿内停,气滞血瘀的本虚标实证。

2.本病早期以脾虚不运为主,久病可由脾及肾,导致脾肾两虚,或肝失疏泄,心肺失调,可见气滞、痰湿、瘀血相杂,导致病情复杂。

3.临床以胃火炽盛、痰湿内生、气郁血瘀、脾虚不运、脾肾阳虚为主。

4.应注意早期预防,治疗应配合生活调理,以补虚泻实为主要治疗原则,注重调理脾,向时结合消导通腑、行气利水、行气化痰或痰瘀同治等法,以标本兼治。

5.本病早期综合治疗,可获痊愈,但也易复发。

久胖者,常并见胸痹、消渴、眩晕、水肿等多种病证。

二、肥胖的日常防控措施
1.肥胖的预防非常重要。

饮食宜清淡,忌肥甘醇酒,膳食均衡,忌多食、暴饮暴食,忌食零食。

2.平素要积极主动锻炼,持之以恒。

3.肥胖的调护是治疗的有益补充,也是巩固治疗成果的关键。

4.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根据情况选择导引、散步、快走、
慢跑、骑车等运动方式。

5.运动不可太过,贵在持之以恒,勿中途中断。

6.减肥须循序渐进,使体重逐渐减轻,接近正常体重。

不宜骤减,以免损伤正气,降低体力。

可有针对性地配合药膳疗法。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诊治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诊治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
• 拓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本共识总结了目前中西医结合 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治疗方法,如探索新 的中药方剂、针灸穴位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 加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社会干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 与,未来研究应关注如何加强社会干预,提高公众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肥胖家族史是儿童单纯性肥胖 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饮食因素
过度喂养、过度饮食、饮食结 构不合理等均可导致儿童单纯 性肥胖症的发生。
运动不足
缺乏适当的运动和锻炼,能量 消耗不足,容易导致脂肪堆积 。
心理因素
心理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 也可能影响儿童的饮食习惯和 运动习惯,从而增加肥胖的风
肥胖症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肥胖症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 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与范围
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定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诊治 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为临床 医生提供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建 议。
增加运动
通过增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身体代 谢水平,消耗体内多余脂肪。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提高患者自信心和依从性。
综合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与评估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 结合治疗方案。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 行,达到减肥的目的。

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

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

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外貌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至关重要。

中西医在预防和控制肥胖症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为肥胖症的干预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策略。

一、肥胖症的成因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肥胖症,首先需要了解其成因。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饮食因素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现代人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多摄入油炸食品、甜食、饮料等高热量食物,而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

2、缺乏运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久坐不动。

工作时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业余时间又沉迷于电子设备,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肥胖症患者,个体患肥胖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4、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人们通过过度饮食来寻求安慰,从而引发肥胖。

5、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导致食欲增加,尤其是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同时也会影响新陈代谢,使能量消耗减少。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肥胖症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有关。

中医认为,肥胖多由痰湿、脾虚、肝郁等因素引起。

1、痰湿内阻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肥胖。

2、脾气虚弱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化为膏脂,蓄积体内,形成肥胖。

3、肝郁气滞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内生,形成肥胖。

二、中西医结合预防肥胖症的措施1、饮食调理(1)西医观点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中西医结合在肥胖症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在肥胖症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在肥胖症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肥胖症现状与挑战1.1 全球肥胖趋势分析哎,说起来这肥胖啊,现在真是个全球性的难题了。

你瞧瞧,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甚至是非洲的一些国家,肥胖率都在噌噌往上涨。

就拿美国来说吧,根据最新的数据,大约有42%的成年人都面临着肥胖的问题,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啊!而且更可怕的是,青少年的肥胖比例也在上升,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健康走向嘛。

再看看咱们中国,虽然情况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但肥胖人群的比例也是年年攀升,特别是城市里的“小胖墩”越来越多,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1.2 肥胖症的危害与挑战肥胖这事儿,真不是闹着玩的。

它不光让你身材走样,心里压力大,更重要的是对身体的伤害是全方位的。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这些慢性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就不说了,还可能引发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等一系列问题。

最让人揪心的是,肥胖还跟某些癌症有关系呢!想想都觉得可怕。

所以啊,怎么科学有效地管理肥胖,就成了咱们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西医治疗吧,虽然短期内能看到效果,但副作用也不少;中医呢,讲究整体调理,但见效又慢。

所以,把中西医的优点结合起来,或许能走出一条新路子来。

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框架2.1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说到中西医结合啊,那可是有深厚历史底蕴的。

早在古代,中医药学和西方医学就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交流。

到了近代以后,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西医结合的理念逐渐清晰起来。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啊,政府特别重视这件事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啦。

简单来说呢,就是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加上西医的微观分析和精准治疗技术,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这样一来啊,既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呢!2.2 肥胖症的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标准咱们先说说中医是怎么理解肥胖的吧。

中医认为啊,肥胖主要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