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地层高切坡稳定性评价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控制
结合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 地质、环境、工程等因素,对
边坡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
评价流程与步骤
资料整理与分析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分析,为后续评价提供基础 数据。
实施评价
按照所选评价方法进行边坡稳 定性评价,得出评价结果。
现场调查
收集边坡的地质资料、气象资 料、工程资料等,进行现场踏 勘。
结论
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加强 地质勘察、优化开采方案、完善排水 系统等,以保障矿山开采过程中的边 坡稳定性。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发 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边 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
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值模型,模拟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 变形和失稳过程,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新型加固技术
研发和应用新型的加固材料和工艺,提高边坡的抗滑 能力和稳定性。
管理政策展望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监管措施,确 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矿山开采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发
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高效、准确的边坡稳 定性监测和预警系统。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产生 不利影响。
植被破坏
开采过程中对边坡植被的破坏加剧 了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的风险。
怎样客观地评价煤层的稳定性
怎样客观地评价煤层的稳定性煤层稳定性是影响煤矿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煤层发生分叉、增厚、变薄等变化,直接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仅以传统的定性方式评价会因人而异,难以区分界限,所以应当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对可采煤层的稳定性评价,使煤层稳定性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煤层稳定性一般采用传统的定性方式进行评价,即根据井田内煤层成煤期的不均衡沉降、后生地质构造和岩浆侵入等。
这些传统的评价方法对煤层稳定性评价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不足之处是该方法较为模糊。
煤层的稳定性可运用煤层厚度的变化、煤层的可采性、煤层结构等指标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煤炭开发生产中,煤层稳定性评价尤为重要。
国家地质勘查规范中,根据煤层稳定性决定勘探工程网度,从而决定储量级别比例。
评定煤层稳定性,首先因素是煤层厚度变化,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发生尖灭、增厚、变薄、分叉等,直接影响煤层的稳定性。
进行煤层稳定性评价时,应详细统计区域内见煤点的煤层厚度变化,确定煤层的空间展布形态。
其次是煤层结构的复杂程度,根据见煤点的煤层含夹矸情况,确定其结构是简单、较简单,或是复杂、极复杂煤层。
最后是考虑煤层的可采性,要按见煤点的可采性确定。
煤层稳定性通常以煤层的变化规律和煤层可采性进行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
一、煤层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定性标准:稳定煤层:煤层的厚度变化小,有一定变化规律,结构简单、较简单;煤类单一。
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
较稳定煤层:煤层的厚度有变化,规律性较明显,结构简单-复杂;有2 个煤类。
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
可采区域内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
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有3 个或3 个以上煤类。
极不稳定煤层:煤层的厚度变化很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变化规律,可采范围零星分布;很难进行煤分层对比,层组对比有困难的复合煤层。
二、煤层稳定性的定量评价。
1、主要有两个评价指标:煤层可采性指数Km 和煤厚变异系数γ。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第一节矿田工程地质条件一、矿田位置及自然条件(一)煤田概况及矿田位置神伊露天煤矿(原神伊露天煤矿(原小柳塔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详查区的西缘。
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
具体位置在乌兰木伦河东岸、紧邻包神铁路巴图塔站。
本矿田长1.581km,宽0.762km,面积1.0888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4′25″~110°05′30″;北纬:39°27′58″~ 39°28′50″。
2008年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500000730534,批准的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184m~1169m。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319号),煤层实际赋存标高为1146m~1063m。
《采矿许可证》中批准的开采深度有误,建议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调整开采标高。
矿田境界拐点坐标表表1-1-1(二)交通矿田位于包神铁路巴图塔站南约1.5km,北距乌兰木伦煤矿生活区1.2km,南距乌兰木伦镇约30km。
从本矿向南2km 可至巴苏公路,经巴苏公路12.3km与包府公路相接;向西可经阿大公路至伊旗政府所在地阿镇。
交通较为便利。
矿区交通位置见图1-1-1。
二、矿田开发历史及现状神伊露天煤矿(原小柳塔煤矿)始建于1993年,1994年正式投产,建有一对主副井。
主副井落入2-2中煤层底板后建井底车场。
原计划先采2-1中煤层,因掘进中发现煤层厚度仅1.20m,且第四系散松冲积层厚度超过22m,含水极易坍塌,2-1中顶板及上覆直罗组厚度小于20m,其中砂岩为泥质胶结也较疏松,泥岩遇水易软化,考虑到安全生产,2-1中煤层一直未开采,将井筒直接送至2-2中煤层。
现2-2中煤层矿田东部采空,其上部2-2中煤层煤层只进行了小范围的开采,现位于2-2中煤层采空区上部的2-2上煤层因处于蹬空而不能进行开采。
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02
地质条件:地质 条件是影响边坡 稳定性的重要因 素,包括岩土类 型、结构、地下 水等
03
环境因素:环 境因素对边坡 稳定性也有影 响,包括降雨、 地震、风化等
04
工程措施:工程 措施是提高边坡 稳定性的重要手 段,包括支护、 排水、监测等
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专家经验判断、安全检查表、
01
谢谢
混合边坡:由岩土混合构成,稳定性介 于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之间
4
人工边坡:由人工开挖或填筑形成,稳 定性受施工质量、设计等因素影响较大
稳定性分析方法
极限平衡法:通过计算边坡的稳定 系数,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边坡的 变形和破坏过程,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经验法:根据经验公式和图表,判 断边坡的稳定性
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 评价
演讲人
目录
01. 边坡稳定性分析 02. 安全评价 03. 矿山排土场管理 04. 矿山排土场事故预防
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类型及特点
1
岩质边坡:主要由岩石构成,稳定性较 好,但易受风化、侵蚀等影响
2
土质边坡:主要由土体构成,稳定性较 差,易受降雨、地震等影响
3
02
排土场布局:合理规划排土 场的布局,包括道路、排水 设施等
04
排土场安全设施设计:设计 排土场的安全设施,包括监 测、预警等
06
排土场维护管理:制定排土 场的维护管理方案,确保排 土场的安全稳定
排土场监测与维护
01
监测内容:边 坡位移、变形、 地下水位、降 雨量等
02
监测方法:人 工监测、自动 化监测、遥感 监测等
监测法:通过监测边坡的变形和应 力变化,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
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露天煤矿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
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非传统的采矿方式,其开采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尤为关键。
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开采条件的限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露天煤矿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涉及到地质、工程、环境等多个领域,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边坡失稳可能导致矿井生产中断,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边坡失稳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研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 研究背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煤炭开采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如断层、顺倾边坡等。
这些地质条件对露天煤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露天煤矿的开采效率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持续增长,煤炭开采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我国不断加大对煤炭开采的投入,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煤炭开采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如断层、顺倾边坡等。
这些地质条件对露天煤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露天煤矿的开采效率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马朗一号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新疆马朗一号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由于我国独特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及社会发展需求,滑坡和高边坡的稳定性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大工程问题。
露天矿边坡作为大型人工边坡,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地质开采防治一、工程地质岩组特征井田内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及石炭系地层。
(一)松散岩组(A)全区分布,由风积、残积亚砂土和地表砾石组成。
近地表处发育有盐碱胶结的盐碱壳,胶结较好,坚硬,遇水即散,平均厚度3.92m左右。
该岩组一般无胶结,为散体结构,结构体呈颗粒碎屑状,遇水塌陷,伴有地基沉降、边坡坍塌位移,属极不稳固型。
(二)风化岩组(B)古近系安集海组、白垩系及侏罗系浅部风化层,风化深度一般 50m。
该组地层岩石完整程度遭受破坏,成碎块状、薄饼状及短柱状,近散体结构(Ⅳ),风化裂隙较发育,一般岩石结构未发生改变。
经风化后岩石力学性质有所降低,略低于新鲜岩石,属不稳固型。
(三)无煤岩组(C):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地层、未风化的古近系安集海组、未风化的白垩系下统土谷里克群和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地层为无煤岩组,该岩组不含煤。
为湖泊相沉积,底部为灰色、黄绿色砾岩夹粗砂岩细砂岩,中上部为灰、灰绿、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细砂岩、迭锥灰岩和炭质泥岩的薄层,常见水平纹理及微波状层理,与下伏的八道湾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局部区域与石炭系呈不整合接触。
三工河组地层厚16.65-54.27m,平均厚34.95m。
Ⅲ、Ⅳ、Ⅴ级结构面均发育,彼此交切的结构面多被充填,或为泥夹碎屑、或为泥膜。
结构面光滑度不等,形态不一。
结构体形态为碎屑和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岩块。
易形成小型岩层滑动,易软化泥化。
结构面摩擦系数一般 0.20-0.40。
岩石的机械强度低于同类岩石的正常范围,属不稳固型。
(四)含煤岩组(D)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和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地层为含煤岩组。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11-11T08:02:44.72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张伟[导读] 排土场边坡稳定是确保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
为确定露天矿北排土场的滑坡模式,通过分析北排土场建设情况、经济因素及环境条件,对北排土场边坡滑坡采取排土压脚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 214,使边坡达到了稳定状态,为同类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性依据。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东露天矿山西朔州 036800摘要:排土场边坡安全与否关系着矿山安全生产以及排土场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
随着生产的进行,排土场不断增高无疑增加了边坡失稳的风险。
许多专家学者针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均有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
露天采场的持续生产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废石,排土场不断增高是必然趋势,其边坡失稳的风险亦逐渐增加。
关键词: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治理技术排土场边坡稳定是确保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
为确定露天矿北排土场的滑坡模式,通过分析北排土场建设情况、经济因素及环境条件,对北排土场边坡滑坡采取排土压脚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 214,使边坡达到了稳定状态,为同类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性依据。
一、露天矿边坡特征1.露天矿边坡一般较高,从几十米到几百米,走向从几百米到数千米,其揭露的岩层多,边坡各部分地质条件差异大,变化复杂,岩体暴露时间长、破碎、完整性差,岩体的强度低。
2.露天矿最终边坡是由上而下逐步形成的,上部边坡服务年限长,下部边坡服务年限短,因此上下部边坡的稳定性也不相同,具有时效性。
3.露天矿场每天频繁的穿孔、爆破作业和车辆行走,使边坡岩体受到经常性的震动影响。
4.边坡是随着露天矿开采作业而形成的,其稳定性不断发生变化。
边坡的类型按坡体成分可分为岩石边坡、泥土边坡、沉积物边坡、构筑堆坡和尾矿坝;按几何形状可分为倾斜边坡、内陷边坡和外鼓边坡。
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与评价
计算方法
类比/有限元/极 限平衡/有限差分 类比/有限元/有 限差分/离散元 有限元/有限差分 /极限平衡/
滑坡
软弱层 (黄土基底等)
抗剪强度降低;;黄土地基中可能产生演化弱层
工程类比/有限元 /有限差分
多种 外力 综合 作用
流固 流体导致岩土软化、细颗粒流失,同时岩土的 耦合 力学和结构变化又改变流体运移通道
任意形状
满足所有所有平衡条件的方法给出的最小安
√
√
√
条间水平与切向力比 值存在函数关系
任意形状
全系数差别不会超过正负5%,可以认为在所 有情况下都是正确的[10]
七.计算分析的要点
方法
有限 元法
离散 单元 法
有限 差分 法
原理
优点
将连续求解域离散为一组单元,以每个单元内的近似 函数来分片表示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近似函 数通常由未知场函数及其导数在单元各节点的数值插
5 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行分析 5.2.5采用折线滑动法时,边坡稳定性系数按照传递系数法计算 (并未直接指明,但公式说明中出现了剩余下滑力、传递系数) 5.2.6对存在地下水渗流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应按下列方法考 虑地下水的作用:
1. 水下部分岩土体重度取浮重度; 2. 提供了动水压力的计算公式
固结 压实 软化
重力 超载 地震
边界条 件
地形 涌泉 降雨
固结
三.排土场的失效模式识别与计算方法
图5. 降雨控制的排土场地基变形超限影响因素分布图
三.排土场的失效模式识别与计算方法
失效 模地貌、 排弃方式
排土场下垫面承载力不一,排弃岩土空间分 布很不均匀,造成排土场不同部位的非均匀 沉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高切坡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源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可视化 三峡库区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高切坡 超前支护桩 缓倾坡内 稳定性分析 潜在滑移面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数值模拟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热词 高切坡 数值模拟 稳定性评价 有限元 隧道工程 阻滑桩 超前支护桩 超前支护 赤平极射投影 突变 煤系地层 滑行距离 法向应力 拱效应 失稳 半隧道结构 动力机理 作用机制
推荐指数 5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11年 科研热词 高切坡 超前支护桩 预应力锚索 顺层岩体边坡 非线性强度准则 静动稳定性 道路工程 空间分析 模糊物元 模型试验 极限分析 数值模拟 开挖 岩质高切坡 山区公路 屈服加速度 安全评价 可视化 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 上限定理 三维gis 一体化建模 eps材料 推荐指数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科研热词 高切坡 悬臂桩 边坡工程加固 超前支护锚杆 蚁群聚类算法 聚类 稳定性评价 稳定性系数 稳定性 稳定分析 破坏模式 物元可拓模型 燃气管道 有限元法 斜坡推力 斜坡 岩石边坡 尺度效应 安全间距 安全评价 基坑 土钉 土拱效应 土压力 受力机制 卸荷区 卸荷 公路 临界高度
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应用
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应用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应用摘要:边坡稳定性评价是边坡研究中的最终结果。
由于边坡的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对边坡的稳定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还难以实现。
本文采用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对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析摩根斯坦―普瑞斯法白音华一号露天矿根据?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标准?的要求,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应遵循以定性分析为根底,以定量计算为重要手段,进行综合评价的原那么,因此,根据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赋存特征,对可能出现的边坡破坏模式做出定性判断,对其稳定性趋势做出估计,在此根底上建立分析模型,并定量计算出边坡角和稳定性系数。
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通常采用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包括瑞典法、简化比肖普法、陆军工程师团法、罗厄法、不平衡推力法、Spencer法、Sarma法将任意形状边坡的地表线、浸润线、推力线及滑裂线分别以函数y=g 将1-2式整理化简,略去高阶微量,就得到每一微分条块满足力矩平衡的微分方程:Tdx=d[Eft 再取条底法线方向力的平衡,得dN=dTcosα-dEsinα+dWcosα-KsdWsinα+dQsin 同时取平行条底方向力的平衡,可得:dS=dEcosα+dTsinα+dWsinα+KsdWcosα-dQsin 又根据平安系数定义及Mohr-Coulmb强度准那么,得:KdS=c′dxsecα+ 又根据孔隙压力比的定义,得:dU=rudWsecα 综合以上各式,消去dT及dN,得到每一微分条块满足力平衡的微分方程:dE[1+s′ 式中cm′=c′/K ,tanφm′=tanφ′/Fs。
一般来说,y=g 式中:λ―任意选择的一个常数;f E=Ei 对方程式这样就可以从上到下,逐条求出法向条间力E,然后根据式现在取条块两侧的边界条件为:E=Ei-1 E=Ei 对方程式这样就可以从上到下,逐条求出法向条间力E,然后根据式同时条块侧面的力矩可以用微分方程积分求出:Mi=Mi-1+M0 式中:Mi=Ei[ft Mi-1= Ei-1[ft M0=∫xi-1xi{T-Eft′ 最后也必须满足平衡条件:Mn=0 各条间力合理作用点位置ft可由式求出。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露天煤矿是一种传统的开采方式,由于其开采方式特殊,一些地质条件不利于煤炭开采的地方,采矿的技术水平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常常出现煤炭开采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对采煤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非常重要。
一、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影响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地质构造和地层组合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2、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变化会引起边坡的变形和破坏。
3、荷载。
荷载是导致煤矿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
二、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1、数值模拟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分析较为真实的地质条件,并定量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2、实地观测法。
实地观测法就是利用仪器观测边坡变形的方式来评价其稳定性。
3、模拟实验法。
通过对不同条件的模拟实验来探究边坡的稳定性。
三、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1、基本的分析方法。
要对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采用物理模型、理论分析的方法。
2、实验分析法。
通常需要在露天煤矿附近建立实验场地,打缩模泥样、边坡模型进行研究,以确定边坡破坏机理,进一步加深对其稳定性的了解。
3、监测分析法。
对边坡的变形膨胀与位移进行全面的监测,同时利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稳定性。
四、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报告的编写1、报告的开头应清晰地说明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
2、交代评估的范围,定义研究的地质条件,分析影响因素以及边坡稳定性。
3、利用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4、分析结果应具体表述,包括各个影响因素的评估、边坡等级和安全系数等。
5、总结评估结果,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如加强支撑、降低坡度等。
综上所述,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保障煤炭开采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煤矿边坡稳定性,以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
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
四、稳定性评价 包括:
塌陷体稳定性评价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1、塌陷体稳定性评价
地面塌陷体的稳定性评价以定性的方法评价,参照中国地质环境监
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关于塌陷
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最大深度613m,坑口东西长600m,南北宽420m,
Hm= 100 M 2.2
4.7 M 19
HHmm==6.21200.11M0M03M2
M
1.5
16
2.5
Hm= 100 M 1.2
Hm= 100 M 2.2 7.0 M 63
4.7M 19
Hm= 100M 1.5 6.2M 32
Hm=7.0100MM 63 1.2
急倾斜煤层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倾角55~90°)
采
1、底板移动角、边界角大于煤层倾角时平面及倾向剖面示意图
空
区
Ⅱ
地
L2
面
Ⅰ
塌
L1
S1 S2 Ⅰ'
L
陷
稳
Ⅱ'
定 性
Ⅱ
L2
L1
地表
L
Ⅱ'
评
M=H Li
价
β0 β
α
采 空 区 地 面 塌 陷 稳 定 性 评 价
2、底板移动角大于煤层倾角、边界角小于煤层倾角时平面及倾向剖面示意图
Ⅲ
L2
Ⅰ
L1
S1 S2
Ⅰ'
2、开采情况
开采历史、现状和将来 包括:建井时间、闭矿时间、主井深度(开采水平)、倾 向宽度、走向长度、采矿方式、顶板管理方式、开采煤层、
煤矿井下岩层稳定性评估与控制技术
煤矿井下岩层稳定性评估与控制技术煤矿井下岩层稳定性评估与控制技术在煤矿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以及保障煤矿的正常运营,岩层稳定性的评估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煤矿井下岩层稳定性评估与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岩层稳定性评估的意义煤矿井下岩层的稳定性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岩层是否能够承受来自地表和井下作业的各种荷载和应力,以保持相对的静力平衡状态。
岩层稳定性的评估对于防止煤层事故和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岩层稳定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岩层的破坏状态和破坏机理,为煤矿的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岩层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可以预测矿井开采中可能存在的岩层变形和破坏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井下作业的持续进行。
二、岩层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岩层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地质勘查方法:通过对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岩性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煤层和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情况,确定岩层的稳定性。
2. 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或离散元模拟等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和边界条件,模拟岩层的力学行为,分析其稳定性。
这种方法具有较为准确的数值计算和结果预测。
3. 模拟试验方法: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模拟真实开采过程中的工况,测量和观测岩层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以此评估岩层的稳定性。
模拟试验方法能够直接获取物理实验数据,对于理解岩层破坏机理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岩层稳定性控制技术除了对岩层稳定性进行评估,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岩层的稳定性,以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岩层稳定性控制技术:1. 支护技术:采用钢支撑、锚杆支护、注浆等方式对岩层进行加固和支撑,增加岩层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以减少岩层变形和破坏。
2. 岩爆防治技术:对于容易发生岩爆的岩层地段,可以采用减振爆破、包护锚杆等技术手段进行控制,以减少岩爆事故的发生。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46页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二〇二一年三月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报告编写:审核:技术负责:总经理:提交单位:二〇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一、任务来源 (1)二、目的任务 (1)三、分析评价依据 (1)(一)任务依据 (1)(二)主要技术标准依据 (2)(三)资料依据 (2)四、矿山基本情况 (3)(一)露天矿概述 (3)(二)资源储量 (3)(三)露天开采主要技术方案 (4)五、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 (7)(一)技术路线 (7)(二)工作布置、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8)六、完成主要工作量 (9)第一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0)一、工作区地理位置 (10)二、自然地理条件 (10)(一)气象 (10)(二)水文 (10)(三)土壤 (11)(四)植被 (11)(五)土地类型 (11)三、地形地貌 (12)(一)构造侵蚀中山 (12)(二)侵蚀堆积沟谷 (13)四、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3)(一)地层 (13)(二)构造 (16)五、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16)六、水文地质条件 (17)(一)含水层 (17)(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18)(三)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18)七、工程地质条件 (19)(一)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9)(二)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19)(三)露天采场工程地质条件 (20)八、矿体地质特征 (20)(一)含煤性 (20)(二)矿区可采煤层 (21)九、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 (21)第二章边坡特征 (22)一、边坡特征 (22)(一)边坡形态特征 (22)(二)边坡岩性组合及变形特征 (25)(三)边坡使用年限 (26)(四)边坡安全等级 (26)三、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27)(一)地形条件 (27)(二)地层岩性 (27)(三)降水 (27)(四)人类活动 (28)第三章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9)一、定性评价 (29)二、定量评价 (33)三、稳定性综合评价 (39)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0)一、结论 (40)二、建议 (41)前言一、任务来源受甲方委托,我公司承担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第一章绪言一、任务来源2009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编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25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9-11号煤层,矿田面积5.2554km2,生产规模为60万t /a。
2010年5月31日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10]38号文《关于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方案调整的批复》批准,山西某某永煤业有限公司开采方式由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矿井能力由6 0万t/a提升到90万t/a。
该矿重组整合后特委托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该矿的地质报告,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编制完成了《山西某某县某某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露天煤矿地质报告》。
经过对地质报告所提供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比较,我院认为该矿地质、煤层赋存等条件基本可以满足露天开发的条件,且采用露天方式开发矿田内煤炭资源具有安全性高、煤炭回收率高等优势,因此该矿特委托我院进行《山西某某县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
二、目的任务通过广泛搜集、研究已有资料,根据露天矿实际采掘情况和外排土场情况,结合已有勘察、设计成果和资料,外围调查与重点勘察相结合,室内研究与野外勘察相结合,认真做好边坡地质原型的勘察研究,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研究边坡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预测。
具体任务如下:1、收集有关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等相关资料;2、对边坡及周边进行1:5000地形测绘;3、对边坡及周边进行1:5000工程地质填图及调查;4、在采掘场边坡范围内布设探井不少于6个,并进行描述、取样,所取样品具代表性并进行室内试验;5、通过收集和勘查后查明边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准东煤田五彩湾矿区露天煤矿首采区(非工作帮)边坡稳定性勘查评价
准东煤田五彩湾矿区露天煤矿首采区(非工作帮)边坡稳定性勘查评价摘要:在对准东煤田五彩湾矿区露天煤矿工程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对采场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软弱层(面)分布特征等研究。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边坡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评价,由此确定非工作帮的稳定性,为露天煤矿后续开采提供依据。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评价:软弱结构面五彩湾煤田位于吉木萨尔县城北110千米处,露天矿位于区域性褶曲构造一帐篷沟背斜的西翼,其中的侏罗系地层呈西北向倾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倾向270°~295°,倾角4°~31°,未见岩浆岩分布及断距大于20米的断层,构造属简单型。
主要的B煤组赋存于西山窑组地层中,露天矿内可采煤层1-5层为Bm及其分叉煤层,平均可采总厚65.83米。
非工作帮岩层呈顺倾赋存,且上部是露天矿的北外排土场,形成了由外排土场边坡和矿坑边坡所组成的顺倾复合边坡,该区为稳定性敏感区域。
一、边坡地质条件1.地层构成非工作帮位于五彩湾矿区露天煤矿首采区矿坑东侧,由于东侧北外排土场的存在和采矿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台阶坡状体,同时形成了高达200多米的复合边坡。
非工作帮边坡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共施工完成六个剖面16个勘探钻孔,总进尺1844.8m。
首采区边坡赋存的岩土层主要有排弃物、第四系松散层组、白垩系下统吐谷鲁群组、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侏羅统三工河组。
2.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露天煤矿边坡岩土体成岩作用好,为硬岩边坡。
由于其煤层赋存变化较大,开挖会形成较深的矿坑和高边坡,并且高边坡上还将建设一些大型的采矿运输等设备,因此其边坡稳定问题尤为重要,是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的关键。
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是进行边坡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依据,通过露天煤矿边坡岩土体地层勘查和岩土试验所取得的成果,经综合分析给出推荐的物理力学参数。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露天煤矿是指煤矿露在地表或地表以下浅层煤矿,是一种开采方式,常见于山区或者深层煤矿无法开采的地方。
然而,露天煤矿的开采方式对于矿区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首先,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
从边坡材料的角度,边坡主要由岩土体构成,岩土体主要包括矿石、碎石、泥土等材料。
从边坡结构的角度,边坡主要包括矿坑坑壁、矿堆堆角。
其次,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主要考虑边坡的失稳机理,包括岩体结构、地形地貌、岩石力学参数、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开采方式和煤场排水等因素。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解算是本文的重点。
数值分析结果是评估边坡稳定性的基础。
此外,可通过GPS、遥感和人工监测等手段,定期对矿坑边坡进行实地监测,并分析监测数据。
最后,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价矿区边坡的稳定性。
评价结果可以分为有风险、风险较大、风险较小、基本稳定和稳定等级五个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我们可以提出建议和措施。
对于有风险和风险较大的矿坑边坡,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排水和减少开采量等。
对于风险较小、基本稳定和稳定等级较高的边坡,应加强日常巡视和监测,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对于矿区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矿区的安全生产,我们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矿坑边坡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评价矿区边坡的稳定性,并对评价结果提出建议和措施,以实现安全稳定的目标。
(14)排土场边坡形成和发展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边坡稳定设计与监测第一节露天矿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概况一、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属半沙漠、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阳光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春季少雨多风。
年平均降水量350mm,且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2492.1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7倍。
最大冻土深度2.04m。
矿区内无地表水系,矿区边界外北部为奎洞沟,南部为蔓茎沟,均为季节性沟谷,旱季干涸无水,雨季暴雨过后可形成短暂的洪流,自西向东流入束会川,向东南流入勃牛川,向南与乌兰木伦河在陕西省境内汇入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矿区内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以裂隙为主,孔隙次之,属孔隙、裂隙充水矿床。
最下一层可采煤层6-2煤层位于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q<0.1L/s·m),其补给源以贫乏的大气降水为主,火烧岩体含水层的富水性在局部地段虽然较强,但其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仅发生在局部,据此将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第一~二类第一型,即孔隙--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工程地质概况本区各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多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构成直接顶底。
地质报告对各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均采取了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泥岩单向抗压强度均小于300kg/cm2,属软弱岩石;粉砂岩单向抗压强度400~600kg/cm2,多为500kg/cm2左右,属于半坚硬岩石;砂岩类岩石抗压强度变化范围较大,胶结不好的砂岩,抗压强度一般小于300 kg/cm2,属软弱岩石;胶结好的砂岩,抗压强度介于400~600 kg/cm2,属半坚硬岩石。
从以上测试结果看,该矿区煤层顶底板均为软弱——半坚硬岩石,岩石抗压强度低,稳固性差。
因此,本区工程地质类型属第一类第二型,即以软弱岩层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三、构造概况兰家塔煤矿位于东胜煤田东南部,基本构造形态与东胜煤田一致,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1°~3°,区内无断层及较大褶皱,亦无岩浆岩侵入,地质构造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系地层高切坡稳定性评价
摘要:在山区修建公路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高切深挖,往往会形成大量的高切坡,边坡岩体原有应力平衡被打破,为高切坡的失稳创造了地质条件。
本文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恩施段)k199+520~k199+580段煤系高切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有限元ansys法对高切坡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做出了评价。
研究表明,坡体主控结构面对岩质高切坡的整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煤夹层对岩质高切坡的局部稳定性起控制作用。
建议采用锚杆喷射砼—挂网来加固坡体整体,用锚索-格构梁和劈裂注浆联合法来加固坡体局部。
关键词:煤系地层;高切坡;赤平极射投影;有限元;稳定性评价
1 前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南、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要穿越崇山峻岭,会经常遇到高填深挖工程,这样,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道路需要穿过煤系地层等含软弱夹层的地段时,开挖形成的高切坡其稳定性是难以确定的。
为了使高切坡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保持稳定,科研工作者一般采用了增大安全系数法来加固坡体,但是此法使工程材料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怎样来优化加固煤系地层高切坡,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致力解决的问题[1~4]。
建设中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恩施段)将穿过湖北省恩施,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型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岩石和土体的类型多种多样,岩体节理十分发育,给工程设计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该公路k199+520~k199+580段将通过煤系地层,最高反倾高切坡达64m,本文以此段高切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高切坡稳定性评价。
2 高切坡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所在地山体发育,属侵蚀低山斜坡地貌。
地势总体上南西高北东低,地面高程439.00~517.00m,相对高差78m,地形起伏较大,斜坡灌木发育,无地表水体出露。
本区属朝阳-官阳背斜南翼,以单斜构造为主,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
场地基岩岩层产状181~215 o∠19~22o。
斜坡岩体内主要发育4组裂隙:①组:产状42~48o∠65~85o,延展2.50~4.00m;②组:产状71~78o∠70~81o,延展3.00~4.00m;③组:产状313~324o∠62~81o,延展3.00~4.20m;④组:产状13~15o∠81~84o,延展3.00~4.00m。
4组裂隙间距0.30~0.50m,张开,裂面平直,粘性土充填。
从地勘资料[5]可知,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筑土(q4me)、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 (q4el+dl)和下伏基岩组成,下伏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砂岩(t3xj)、泥岩互层夹煤层和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泥灰岩、碳质角砾岩组成。
其中煤夹层
呈黑色,一般厚度较小,以薄夹层或透镜体型式出现(图1)。
3 煤系地层高切坡变形机制
该段高切坡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含有煤夹层,且其厚度不均,从钻孔资料来分析,该高切坡主要含有两个煤夹层,导致煤系地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进一步弱化, 致使坡体因强度不足而产生坍滑变形, 从而引起整个高切坡的变形破坏。
图1 k199+550剖面地质结构
4 高切坡稳定性评价
目前,此段高切坡尚未大面积开挖,设计坡角线呈弧形,线路设计高程427.99~429.38m,地面高程为438.20~463.55m,线路高程远低于原地面高程,线路埋深11.00~34.00m。
则根据此开挖坡率,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高切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4.1赤平极射投影法分析结构面对高切坡整体稳定
赤平极射投影法是工程实际中常用来分析岩质高切坡整体稳定性的图解法之一[6~7]。
它能反映高切坡岩体中的结构面分布规律和相互组合状况,能表示岩体中结构面数量、产状及其相互的组合关系。
该方法可以进行岩质高切坡破坏体形态、失稳滑动方向和稳定程度的分析评价[8~9]。
从地勘资料统计分析得到k199+520~k199+580左线高切坡岩体中4组主控结构面为lx1 、lx2 、lx3、lx4 ,分别采用赤平极射投
影法进行主控结构面与高切坡面、层理面进行组合,以此组合关系和特征为依据,对k199+520~k199+580左线高切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评价。
根据切坡面及坡体内岩体主控结构面产状,以k199+550和
k199+570两个典型剖面为例,作赤平极射投影图(图2~图3)。
图2k199+550剖面高切坡赤平投影图
图3k199+550剖面高切坡赤平投影图
由图2可知:岩层产状较缓,反倾,对高切坡稳定性影响小,若按1:0.50坡率放坡之后,裂隙倾角陡于坡脚,对高切坡的稳定性影响小;lx2和lx3裂隙切割成楔型体,交线产状为:14o∠63o,与高切坡呈小角度相交,若按1:0.50坡率放坡开挖后基本上与交线倾角一致,可能发生楔型滑动。
由图3可知,岩层产状较缓,反倾,对高切坡稳定性影响较小,lx1裂隙与高切坡呈小角度相交为顺层结构面,但裂隙倾角较陡,若按1:0.5坡率放坡之后,裂隙倾角陡于坡角,对高切坡的稳定性影响小;lx2和lx4可能在高切坡上形成楔型体。
4.2 用有限元ansys 分析高切坡稳定性
有限单元法(fem)是岩质高切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计算法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应用和经验都比较成熟。
因此,采用有限元法(fem)对k199+520~k199+580段反倾
岩质高切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是适宜的。
本文利用美国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来进行分析。
4.2.1 计算模型
本次计算是以此段高切坡典型剖面k199+570为例,根据钻探资料可知,岩层从表及里分别为:细砂岩(3.80m)、煤层(0.50m)、细砂岩(3.20m)、粉砂质泥岩(0.70m)、细砂岩(5.60m)、煤层(1.50m)、细砂岩(3.70m)、粉质泥岩(2.33m)、细砂岩(20.12m)碳质角砾岩(7.26±m)(图1)。
计算模型与实际比例为1:1,其计算模型见图4,x方向(垂直与道路中心线)范围为225.28m,y 向(垂直于公路)范围为199.38m,总节点数为2762个,四边形单元数为2596个。
图4k199+570剖面计算模型
4.2.2计算边界条件及特征参数
本文计算所采用的是理想弹塑性模型,ansys程序中是采用广义mises屈服准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rucker-prager准则[10],计算时模型底部为全部约束,左右为法向约束。
所用岩体力学参数均来自《勘察报告》[5]的建议值和工程类比值(表1)。
表1 数值模拟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岩体 (kg/m3)
(mpa)
(kpa)
岩体特征
残坡积碎石土2100 200 0.30 25 20 土黄色,松散~稍密状
细砂岩2540 5000 0.18 860 41 黄褐色,岩体较破碎煤层2200 200 0.32 20 17 黑色,呈薄夹层、透镜体状粉砂质泥岩2300 1500 0.24 150 27 青灰色,粉砂、碎石状
碳质角砾岩2400 2000 0.25 200 28 黑色,呈粉砂状
4.2.3开挖方式及结果分析
利用ansys软件中的杀死单元法,根据施工顺序分2个阶段来开挖,计算分3次来完成,第1次计算拟开挖路段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和应力,作为初始状态;第2次是计算第1阶段开挖高切坡的应力调整和位移变化情况;第3次是计算高切坡形成后但未加支护的情况下坡体的应力、位移最终形成情况,以来分析坡体的稳定性。
从第2阶段开挖情况来看,最大的塑性变形区出现在含煤夹层位置。
从塑性区来看该高切坡不会出现从坡脚出现剪切破坏情况,但由于开挖后,煤夹层出现压裂破坏,能使坡体后沿岩体出现拉—裂破坏。
同时高切坡第3~5级台阶可能出现剪切破坏。
5 结论与建议
(1)根据采样试验结果统计,砂岩抗剪强度中的
内摩擦角 =0.84,理论破裂角(45 o+ )为65 o;因此建议按1:0.50(64 o)坡率分阶放坡开挖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可采用锚杆喷射砼—挂网来加固高切坡,以满足整体稳定性。
(2)从有限元分析可知由于煤夹层的存在,开挖卸荷之后,高切坡第3~5级将出现压裂破坏,为了保证高切坡的稳定,须在用锚喷挂网防护整个高切坡的同时,并通过劈裂注浆法压密煤夹层并充填裂缝,以增加煤夹层岩土体强度。
(3)开挖过程中,应控制爆破,分段分阶开挖,宜边开挖边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加强坡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应采取信息法施工和动态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吉东.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5):86~88.
[2] 卿三惠,黄润秋.西南煤系地层软岩地区坡麓相斜坡软土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2):53~57.
[3] 姜静,江小霞.广清高速公路煤系土路堑边坡设计[j].中外公路,2005,25(5):27~29.
[4] 苏少青,李应顺.浅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特殊岩土路堑边坡的防护与加固[j].广东公路交通,2001(3):52~54.
[5] 湖北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
(宜昌—恩施段)k199+520~k199+580段左侧高边坡地质勘察报告[r],2004
[6] 詹志雄.赤平极射投影分析和楔形体稳定计算[j].铁道勘察,2005(4):51~54.
[7] 陈洪凯,唐红梅,叶四桥,等.危岩防治原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