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4、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5、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9、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政治学原理 复习要点

政治学原理 复习要点

政治学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a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体现。

b.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c.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及内容,争取和保持国家政治是政治核心。

d.政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古代中国政治学的特点是什么?a.强调维护政治统治秩序。

b.强调对人问题的研究,人文色彩浓厚。

c.政治伦理化和道德化。

d.强调对社会演变的研究。

e.思想体系较西方弱。

3.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论的内容。

阶级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下的一个具体的政治分析路径,其内容包括:1)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阶级分化,由此导致国家的产生。

2)阶级划分是政治划分的基础;3)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4)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作为一种政治学方法论,阶级分析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如何将阶级分析这个革命理论转为建设理论,则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4集体行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

公共选择理论:以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进而制定相应的规则,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集体行动理论:奥尔森认为,小集团的集团行动比大集团的更为有效,因为小集团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更接近,最优水平或增进集团利益。

在一个小集团,由于成员人数很少,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总收益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在这种场合,公共物品可通过集团成员自发,自利的行为来提供。

5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个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6权力和权威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需要服从,具有支配的性质,表现为宗教信仰、风格习惯、历史传统区别:1)对权威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力服从则是相对的2)权威不可更改,权力则不断根据形势进行分化组合3)对权威的服从不需要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需要武力作后盾。

政治学原理重点详细版

政治学原理重点详细版

导论1政治的含义H3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H17Z1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领域:政治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第一章1利益的概念H47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们对所需对象的欲求;人类的生产是联系人类需要与需要对象的中介)②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构成: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利益的内在矛盾H49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最基本的矛盾)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和手段性之间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3共同利益的特性H54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

在政治生活中经常发生作用的主要有集体、集团、阶层、阶级、民族及社会这些共同层次和范围内产生的共同利益。

4利益与政治权利的产生之间的内在联系H61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当特定社会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予以实现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利益关系包括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两个方面,它们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特性形成的基础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政治权利及其权威性强制方式来实现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不共同利益。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节概述: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

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1.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合法性基础与权利的制约结构。

2.政治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制度研究,对分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行为主义革命,后行为主义。

3.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精英理论,多元主义,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4.民主国家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

(1)城邦国家,(城邦是最早的国家形式。

)(2)封建国家及城市的兴起,(3)绝对君主制国家,(4)现代民族国家。

5.国家政体形式:(1)君主制【在专制君主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属于君主】(2)共和制6.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联邦制,帮联制,不同国家结构的趋中和融合。

7.公民社会理论的经历的发展阶段。

古典公民社会理论,进代公民社会理论,现代公民社会理论,当代公民社会理论。

8.中国属于哪种社会关系模式?——发展型国家9.最小国家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主张的国家模式。

10.代议民主制度的基本类型:议会制【英国是最早从等级会议制度中确立了近代的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总统制,半总统制。

11.当代各国议会的结构,从其内部行使立法权的实体数量上可分为:一院制,两院制【两院制议会源于英国的一个“历史的偶然”】。

12.议会党团:议会中同一政党的议员或政治倾向相近的政党的议员通常组成一个团体,统称为议会党团,作为党在议会内的基本组织。

13.行政监督权:质询,不信任投票【如何行使倒阁权:明示和暗示】,调查,14.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1)总统制的行政体制,总统一人同时兼任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是一种单头制或一元行政体制。

特征:1)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2)实行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

(2)议会制的行政体制,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分立,是一种双头制或二元行政体制。

特征:1)元首“虚位”;2)议会主权;3)责任内阁。

(3)半总统制的行政体制,特点:1)总统由议会制政体中的“虚位”元首变成了一个大权在握、凌驾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

2)与议会制政体相比较,议会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政治学原理: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强制、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面。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习惯等,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对于政治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4、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规范、规则和组织形式,它规定了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5、民主制度:是指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大众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1、请简述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和国际政治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础。

2、请简述政治权力的特点。

答: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引导性、控制性和支配性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他人服从,也可以通过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式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3、请简述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答: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社会群体的政治文化背景。

同时,政治文化也影响着社会群体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4、请简述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民主制度的优点包括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积极性等;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增加社会成本、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等。

5、请简述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

答: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格局、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方面都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同时,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也会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三、论述题1、请论述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答: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一、政治含义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道德说2)法律说3)神学说4)权力说5)管理说6)分配说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现象的新变化1)国家职能发生重大变化2)非阶级的社会矛盾突出3)利益集团兴起对社会的影响4)各种权力对政治的影响愈来愈显著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政治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1)、古希腊时期创立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中世纪神学政治奥古斯丁《神之都》奥古斯丁“双城论”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政治学形成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布丹《共和六论》4)17、18世纪近代政治学繁荣时期洛克、孟德斯鸠、汉密尔顿、天赋人权、分权制衡5)19世纪后期趋向庸俗6)20世纪形成独立学科7)20世纪50-7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盛行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和现状: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1848 《共产党宣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既有阶级职能又有社会管理职能民主和专政都是统治的形式;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到社会共和国再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实现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的必经之路。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经济分析方法3)阶级分析方法4)利益分析法2、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博弈论1)经典案例2)政治博弈的要素A 参加者:个人、团体、国家 B 资源:财富、威望、职位、人数、说服技巧C 对策(核心)D 规则: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习惯与传统E 目标:财富、权力、社会地位、民族利益、经济利益、宗教利益、公正、平等、自由3)政治博弈的类型A 零和博弈积极的非零和博弈B非零和博弈消极的非零和博弈第二章政治关系第一节利益与政治1、利益的含义: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好处2、利益的划分:按照不同的构成内容把利益划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按照不同的领域把利益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按照实现时间的远近把利益划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按照不同的范围把利益划分为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一般利益和根本利益。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又称公共权力或(狭义的政治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3、政体:政体是“政权构成形式”(或阶级统治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4、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理论主张和政治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取得、维护或参与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或习惯形式的统称。

6、政治团体:政治团体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7、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利益的主张行为,因此,政治参与实际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行为,是政治权利以公民政治行为为载体的体现。

8、政治社会化:是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9、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过程,它包括政治行为性质、方向和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政治体系基本性质、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完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认知情感、态度动机、思想理论的变化和演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和方式: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政治学原理要点

政治学原理要点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与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古典主义政治学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3、政治权力的类型根据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可以将政治权力划分为五种类型:1. 强制性权力:强制性权力是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它是以威胁为基础、如果无法达到目标就施以制裁的权力类型。

2. 功利性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相反,是权力主体通过提供某种好处而达到自身目的的权力类型。

3. 操纵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上,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改变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标的权力类型。

4. 人格型权力:人格型权力又称克里斯马型权力,是通过自身的个人品质、个人魅力等人格力量而达到目的的权力类型。

5、合法性权力:基于权力客体的心理认同与支持,被认为是正当合法,应予以自愿服从的权力类型。

4、政治合法性即是指基于民众的心理认同与支持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当性或正统性。

5、韦伯论权威根据其来源,得到服从的统治或者说合法化的权威包括三种类型:法理性权威:建立在相信统治者是根据被认定合法的制度和规则进行统治的基础上。

传统性权威:建立在相信统治者是基于历来适用的神圣传统进行统治的基础上。

魅力性权威:建立在对统治者所独有的超凡品质和天赋魅力的崇敬和信仰的基础上。

6、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7、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这是阿尔蒙德与维巴提出的一种分类框架。

狭隘型文化主要位于原始落后的社会政治系统中,这些地区尚未形成成熟的政治共同体,缺少政治角色分化。

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缺乏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更谈不上对体系内的决策及实施施加影响。

政治学原理重点掌握

政治学原理重点掌握

1、道德政治观:将政治等同或归于道德。

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只有道德高尚的有学问的贤人哲学家统治,才能实现政治目的。

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而非社会现实,忽视阶级性,片面。

2、权力政治观: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马基雅维利,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及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

某种程度涉及政治的核心内容,看到政治的黑暗面,但没有看到政治的全部,是片面的。

3、“管理众人之事”:即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政,众人之事;治,管理。

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抓住政治的公共性和管理性功能,有合理内核,但忽视其阶级性。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的根源是经济,实质是阶级关系,核心是政治权力,是科学,是艺术,具有公共性,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6、政治与法律的关系: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

政治是人们根据社会利益,通过政治权力进行政治权利分配的社会关系,而法律是特定的政治权力制定和认可的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范,它们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和集团的利益。

一方面,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法律由特定的政治机关制定和认可,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必须在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中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法律对政治文化又有作用的影响和作用,使统治者利益要求和权力地位合法化,保障权力运行。

7、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宗教是人们根据对于人为制造的神的信仰而形成的一整套的世界观、社会心理、感情等的总和。

宗教是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及其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现象。

宗教需要借助政治权力扩大宗教的影响,就统治者来说,宗教是被统治者的精神鸦片,是巩固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②政治的本质是阶级关系③核心是政治权利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2.政治的含义和本质①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本质是争取、维护、调整、分配不同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4.政治学的发展中国:①儒家:德治、礼治②法家:法治③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④1952京师大学堂,首设法律科西方:①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②马基雅维利《君主论》③孟德斯鸠和卢梭: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和分权制衡学说5.政治行为的产生①原始社会末: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分配—财产私有②封建社会:租赁土地—奴隶主与佃农的剥削关系③资产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④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理想纲领6.政治学的任务①阶级阶层与利益集团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及决策体制③中央政府与地方、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④政党关系、政党不分、政企不分⑤民间表达与社会舆论⑥政治文化革新⑦廉政问题⑧民主建设7.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传统:①历史研究法②制度③比较④规范⑤法律⑥机构-功能研究法现代:①心理学②社会学③阶级分析④经济分析⑤系统分析⑥理论联系实际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⑧从具体到一般,从一般到具体8.马克思主义的两个论断①国家是个历史现象,不是本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9.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是社会公共利益主体,具备公共权力10.国家权力及特性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以完成一定的公共职能为前提,所表达的国家意志本质上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2012年《政治学原理》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道德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持有道德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有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持有权力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有法家、马基雅弗利、马克思·韦伯、哈罗德·拉斯韦尔、摩根索等。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构成: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政治权力主体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它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包括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及其他要素。

社会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理论:政治权力主体关于社会和政治基本状况的分析把握,关于自己所主张和奉行的社会政治目标、实现途径及其相关条件的宏观分析和逻辑阐述,对于社会政治的战略性思考。

策略: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和贯彻自己战略意图的方式。

权利: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推荐文档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概念: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以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为核心。

政治学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3.政治学研究范围:(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4.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5.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3)理论联系实际。

(4)阶级分析。

(5)经济分析。

常用具体方法:(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6.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学习研究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7.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氏族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氏族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氏族,是具有血缘关、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8.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第一,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学原理重点(

政治学原理重点(

政治学原理重点(庞金友)一政治: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政治的基本要素◆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政治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科学,因此即是观念,又是制度,也是行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国家政权是根本问题四政治学研究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五政治学的研究意义◆提高公民意识◆增强政治分析与解决能力◆了解完整的人类社会◆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生活◆发展当代政治文化,完善政治体制◆促进民主化建设六共同利益处于同一社会关系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同利益七利益的表达方式对抗性表达●暴力●集会●游行●示威非对抗性表达●通过个人关系●通过政治党团●组织游说活动●通过社会舆论●立法和政策咨询●“信访”机制八利益综合政治主体(国家或政府)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利益的分配九利益平衡利益分配被保持在一个为各利益群体所能接受的限度内●利益平衡不是利益平均●利益平衡处于动态之中●利益平衡是政治平衡的本质●利益失衡表现为政治失衡●社会利益平衡而政治失衡,过度剥夺或制度问题●社会利益不平衡而政治平衡,现存政权的高压所致十政治权力权力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依靠一定的强制力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十一政治权力的类型与性质类型:(一)强制性权力(二)功利性权力(三)操纵性权力(四)合法性权力(五)人格型权力性质:●强制性●专业性●自主性●扩张性●排他性十二政治权力的要素和基础要素: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作用方式权力对比权力结构基础:(一)武力(二)财富(三)技能(四)动机(五)知识(六)制度十三利益的形成与本质形成:基于一定生产基础而获得的具有特定社会内容的需要本质: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特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十四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相对于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出发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出发点和条件◇其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关系的特性●相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政治行为的动因◇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建立的基础◇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政治发展的动力十五政治权利的功能●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公民参与●实现个人价值十六国家的本质国家实质就是阶级专政●国家的产生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国家权力始终用来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十七国家的能力和内容中央政府将国家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具体包括:●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强制能力●合法化能力十八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类型专制君主制君主制等级君主制立宪君主制二元制政体议会制古典共和制共和制议会制(内阁制)总统制混合型无产阶级共和制十九政府的概念与面临的问题政府是进行阶级统治、社会管理的机关,立法、行政、司法是政府机关的最本质部分。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一、基本概念: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与人民,为了实现与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与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与。

”2、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人民:人民就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与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与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与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

4、国家:就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的产物,就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5、所谓国体:就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6、所谓政体:则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就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7、政党实质上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就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与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8、所谓政党制度,就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与,主要就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就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

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就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就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

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就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

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

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

政治学原理复习提纲

政治学原理复习提纲

• • • • • • • • • •
12.政体的具体形式 13.现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14.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两大特色 15.国家机构的特点 16.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17.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权力 18.我国的主要国家机关 19.如何理解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 20.政党的特征 21.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 • • • • 1.政治 2.国家权力 3.政体 4.分权制衡 5.政党 6.政党制度 7.政治团体 8.政治参与 9.政治文化 10.政治社会化
二、重要问题
• • • • • • • • • • • 1.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概况 2.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基本观点 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5.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 6.国家的基本职能 7.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 8.政治革命和政治改良的区别 9.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10.国家形式的内容构成 1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 • • • • • • • • • •
22.政党制度的类型 2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24.政治团体的特征 25.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26.政治参与的类型和方式 27.政治参与的作用 28.扩展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29.政治文化的特点 30.政治文化的结构 31.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32.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或媒介
The end,thank you!

政治学原理重点

政治学原理重点

政治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1、国家国家是最复杂的政治现象,也是我们理解政治现象的入口国家是在确定的领土边界内建立最高管辖权,并通过一套永久性机构行使权威的政治结合体。

2、政治权力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经济权力、社会权力、道德权力)政治主体:最核心是国家或政府政治权力使政治生活得以可能,是政治生活的凝合剂。

3、专断性权力不用与社会商量,用非常规的专断方式使用的权力,常用于镇压或强制性的社会动员。

即强加于社会的权力(power over society)4、基础性权力基础性权力:国家渗透社会,在社会中合法地实施自己的政治决策的能力,它通过官僚系统,以常规化的方式运作。

即通过社会获得的权力(power through society)。

5、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可以被界定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力及其行使得到政治权力客体认可和自愿服从的能力和特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而创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形式。

7、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一定的机制获取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的过程。

8、政治文化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硬件”—“软件”)简答题1、三种类型的合法性传统型的合法性自古就流传下来的传统,尤其是从祖先继承下来的神圣规则。

人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既定的规则,常常被奉为不可改变的圭臬。

(长老制、家长制和世袭制:“历来如此”、“奉天承运”)魅力型的合法性依赖的是最高统治者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即从人格上皈依某个人的大彻大悟、大智大勇和其他一些领袖品质。

它来自于服从者作为信徒的虔诚态度,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统治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现有的政党制度包括有: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

5、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7、治理: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8、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1:政治投票、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

9、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10、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11、政治文化: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2、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13、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14、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15、政治社会化: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16政治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和变迁造成的社会政治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7、政治文明:指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

在这种良好的政治秩序中,人们的利益得到充分地表达和聚合,政治生活和谐而有序。

经济社会在政治秩序的稳定下健康发展,形成一种整体状态良性的社会秩序。

四、简答题1、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答: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

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

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如果说第一和第二代权利基本属于个人权利观念范畴,那么,第三代权利则过渡为团体权利观念。

2、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有哪些内容?答:(1)自由权。

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

(2)平等权。

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民主权。

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

3、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些?答: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1、政治正义观2、政治制度基础3、政治体系的效率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包括有:(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4、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5、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答: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普遍选举原则;二是平等选举原则;三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四是秘密投票原则。

6、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答: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

7、民主的价值是什么?答: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

-页脚--经验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第一,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

民主宪政趋向于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它来自公民中的多数。

8、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答:在政治学关于民主的诸多理论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直接参与民主理论、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和多元民主理论。

五、论述题1、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答: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2、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答:第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

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

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第二,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

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

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第三,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第四,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

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

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3、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

答:第一,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

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

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

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第二,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

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

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第三,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

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

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第四,组织政府的手段。

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

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4、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从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现代政治文明的实践来看,现代政-页脚--治文明有着其内在的一致性,它表现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1)秩序原则。

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是秩序。

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

法治是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的统一,它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2)自由原则。

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一是个人的自由权,二是有限政府。

(3)平等原则。

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民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提议复杂,体现着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

就此而言,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宽容和理性精神。

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它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