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序级断层的成因类型特征与地质意义_罗群
07断层-1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 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
下盘下降
上盘上升
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水平错动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作水平位移.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作水平位移. 平移断层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作水平位移 走向滑动断层——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 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 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
断层是一种面状构造,断层的空间位置由其走向 倾向和 走向、 ●断层面 断层是一种面状构造,断层的空间位置由其走向、倾向和 倾角来加以确定 来加以确定. 断层面往往不是一个简单平直的面, 倾角来加以确定. 断层面往往不是一个简单平直的面,而是在走 倾向甚至倾角都会发生变化的曲面 曲面. 向、倾向甚至倾角都会发生变化的曲面.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 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2.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F1)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直交(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直交(F2)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直交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斜交(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斜交(F3)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斜交
●断层面:将岩块或岩层断开成两 断层面: 部分, 部分,断开岩块或岩层顺着它滑动 的破裂面。 的破裂面。 断层带: 断层带:断层面一般不是一个 单一的面, 单一的面,而是由一系列断裂面 和次级破裂面组成的具有一定宽 和次级破裂面组成的具有一定宽 断裂带。 度断裂带。
5水文地质学-地质基础知识-断层
T P C D 向斜 S O 背斜 C D
整合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C D O D C D
断层 背斜核部地层 向斜核部地层 K J O D C D C D O O D C T
课后自学内容 断层的要素。 断层的要素。 断层的组合型式。 断层的组合型式。 复习思考题 断层的基本概念? 断层的基本概念? 断层的基本类型? 断层的基本类型? 断层的组合型式? 断层的组合型式? 如何在地质图上识别断层? 如何在地质图上识别断层?
平推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压扭性断层
逆断层
平推断层 张扭性断层
左行平推断层
右行平推断层
断层组合型式 地垒:两组走向相同、倾向相背的 正断层。 地堑:两组走向相同、倾向相对的 正断层。
地堑
地垒
断层组合型式 阶梯状断层:一组产状相同的正断层。
断层组合型式 叠瓦式构造:一组产状相同的逆断层。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断层作用促使岩石破碎、风化加强、地下水发育 等,从而导致地基强度降低与失稳、滑坡等种种 不良地质现象,不利于工程建设。因此,公路工 程建设中,线路布局、隧道定位与展线、桥梁选 址应尽量避开断层,尤其是较大的断层破碎带。 线路穿越河流时,应特别注意河谷与断层的走向 关系,线路应避免与断层走向平行,桥基要避开 断层带。 在断层发育地带建隧道往往出现整体破坏、塌落、 透顶、突水、岩爆等事故。隧道轴线应避免与断 层走向平行。当隧道轴线垂直于断层走向时,又 可能发生隧道横向错开、移位等现象。 在断层带上临坡开挖时,尤其是大爆破施工,可 能触发滑坡。 不讲
不讲
断层 具有明显位移的断 裂,即断裂两侧的 地层或岩体发生明 显相互错动。
上盘【上升盘】 上盘【下降盘】
断层要素
中国地貌三大阶梯对喀斯特发育的若干影响——以中国西南岩溶区为例
中国地貌三大阶梯对喀斯特发育的若干影响——以中国西南岩溶区为例左俊辉;罗群;郭喜梅【期刊名称】《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18【摘要】中国大面积岩溶或喀斯特地形分布在西南和南方几省,统称西南岩溶区或南部喀斯特.通过对中国地貌三大阶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喀斯特发育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量的喀斯特景观集中分布于中阶梯前缘和中、低阶梯之间的陡坡带上;第二,喀斯特的发育和新构造应力场有极大相关关系,新构造应力场不仅制约着大型岩溶盆地的形成和发育,而且对盆地内峰林(丛)、洼地、洞穴及地下河的展布方向及其排列,起着明显控制作用;第三,三大阶梯面上喀斯特地貌的表现有很大差异: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华南地区,随着地形的梯级下降,裸露型喀斯特完全剥蚀—大部分剥蚀—大部分保留,覆盖型喀斯特完全剥露—半剥露完全覆盖,红色风化壳仅保留根部—局部连续—厚层,反映了上述三地区喀斯特成因上的同源性及构造运动的同期性.【总页数】3页(P210-211,213)【作者】左俊辉;罗群;郭喜梅【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09-2010年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情分析与减灾对策——以广西岩溶区为例 [J], 郭纯青;潘林艳;周蕊;符秋菊2.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宇涛;谢世友3.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岩溶地貌类型划分——以1:50000西南岩溶区地质填图试点为例 [J], 山克强4.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西南喀斯特地貌解译 [J], 程中玲;徐刚;田永中;吴文戬5.中国西南典型岩溶洼地旱涝灾害演变规律——以西南块所岩溶区为例 [J], 郭纯青;胡君春;潘林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部湾盆地徐闻探区构造解释及构造特征
摘要徐闻探区位于北部湾盆地中北部,探区内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地震资料品质也较差,致使圈闭落实和目标评价难度大。
本课题针对该区两大研究难点,积极攻关构造精细解释方法,深入研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不断总结油气富集规律,系统评价有利钻探目标,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认识:(1)依据海、陆重磁电及主干地震剖面等资料,对探区内各凹陷盆地结构、海陆过渡关系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凹陷的凹陷结构、构造单元区划及盆地地层充填特征。
(2)通过对区内三级以上断层活动性的分析,明确了各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盆地的构造格局,并结合构造恢复结果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的分析,将徐闻探区构造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断陷、强烈断陷、晚期断陷及坳陷四个演化阶段。
(3)据断裂切割深度、延伸长度及对沉积控制作用的强弱,对区内断层进行了系统分析。
分析断层平面和剖面上的组合搭接关系,开展了构造样式研究,明确了区内主要构造样式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4)以构造样式为指导,充分运用各种解释新技术新方法,在迈陈凹陷层位标定和速度研究基础上,开展涠洲组、流沙港组两期断裂体系的精细解释和组合规律研究,强化四级控圈断层的解释和认识,落实了迈西、迈东、迈陈东等三级圈闭,发现了一批有利的钻探目标。
(5)在亚段划分的基础上,从物源、岩心相、单井相、剖面相、平面相分析入手,对区内迈陈凹陷流沙港组、涠洲组沉积体系及乌石、纪家凹陷涠洲组沉积体系开展了系统的分析。
运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对迈陈凹陷涠三段沉积微相进行了刻画,明确了有利储盖相带发育区。
(6)针对迈陈凹陷涠洲组及流沙港组成藏主控因素的差异性,在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预测、泥岩盖层评价,明确了流三段有利“甜点”发育区及涠洲组有利储盖组合分布区。
(7)对新解释成果开展评价,明确了各凹陷的有利勘探区带和突破目标。
提交了徐闻X6、徐闻X7、徐闻X8三口井位,徐闻X6实现了涠三段、流三段工业油流的重大突破,推动了徐闻探区的勘探步伐。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之迟辟智美创作压性断层1.断裂面往往呈舒缓波状,沿走向方向尤其明显2.断裂面上常有较多的擦痕、阶步、磨光面.并呈现动力蜕变的新生片状物(如云母、滑石、绿泥石)及被压扁或拉长的柱状矿物、片状矿物、砾石、鲕粒、石英、方解石晶片和晶块等,并沿断裂面及两侧作近于平行断裂面走向排列3.断层中的构造岩,以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为主,有时还可见到构造透镜体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挤压而破碎、牵引、冲断,从而发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型分之构造(包括断层和褶曲),小旋卷构造等5.断裂面常成群呈现,彼此平行,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常构成迭瓦式6.逆断层(包括冲断层、逆掩断层辗掩断层)属压性断层张性断层1,断裂面粗拙不服,形状不规则.擦痕较少,很少呈现年夜批擦痕,断层倾角一般较陡2,当张性断裂发生在砾岩中时,断裂面常绕砾石而过,无切割或压扁现象3,断裂面两侧岩层产状无明显变动4,构造岩以角砾岩为主,糜棱岩、断层泥较少见.角砾岩年夜小悬殊,无显著定向排列5,张性断裂常成群分布,形成张性断裂带.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在剖面上常组成地垒,阶梯等构造.凡追踪“×”形断裂的张性断裂,均成锯齿状,称“之”字形断裂6,正断层属张性断裂扭性断层1.断裂面常较光滑、平整,有时呈镜面呈现,常有年夜量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划痕阶步.断层产状平稳,断层线平直2.断裂面上有时有新生的硅质、方解石、绿泥石等动力蜕变矿物,但不如压性结构面罕见3.构造岩常被碾磨很细,有角砾岩与糜棱岩,并具有片理化的窄带.构造岩常成斜列分布与扭性断裂带中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的扭动而常伴生一些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及小旋卷构造5.扭性断裂常成群呈现,两组平行,且呈“×”形(常将岩石切成菱形),有时成雁行式排列6.平移断层属扭性断层压扭性断层1.即具有压性特征,有具有扭性特征.上述的压性、扭性断裂的特征均可借鉴2.断裂面上常可见到显示上盘斜冲的擦痕、阶步.两盘岩石可能发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牵引、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分支及旋卷构造.这些伴生构造的轴面、断裂面与主断裂面的交线和旋轴,既不与主断裂面走向线平行,也不与其倾向线平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是压扭性断裂的一个特点3.压扭性断裂常成群呈现,成雁行式、平形式排列4.平移逆断层、逆平移断层均属于压扭性断层节理的分类及特征张节理1.力学成因:由张应力发生,节理面与张应力方向垂直.火成岩由冷凝收发生的原生节理2.节理面特征:裂口微张开或较年夜张开,节理面粗拙,面上无划痕,产状不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不年夜,在砾岩或粗粒碎屑岩中,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碎屑颗粒,张开而不切断砾石等颗粒,在剖面上常呈楔形,上宽下窄,常被粘土、岩矿脉充填3.节理的组合特征:常成群呈现,并排列成雁行式、平形式,在褶曲轴部常形成与褶曲轴平行的二次纵张节理,当与断层伴生时,常组成边幕式和羽状张节理剪切节理1.力学成因:由剪应力发生,常沿两个最年夜剪切面发生两组共轭剪节理,通常它们所夹锐角的平分线即为主压应力作用方向,但也有钝角平分线为主压应力方向的2.节理面特征:裂口通常闭合,节理面光滑平直,上常有划痕,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较稳定的延伸很远,常切断砾石和粗颗粒,一条裂痕往往由许多小的成雁行排列的次一级的切面组成,这些小剪切面彼此靠近,几乎首位衔接3.节理的组合特征:同一力学成因的两组剪节理,常组成共轭剪节理.由断层的挤压错动引起的两组共轭节理,一组与断层面平行(一般不发育),一组与断层面斜交,岩层受挤压发生褶皱,常陪伴发生纵向与斜向的“×”剪节理。
《断层的分类》课件
03
断层线附近常出现羽毛 状裂隙或阶梯状断层。
04
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方向 与岩层或构造线方向大 致垂直。
平移断层的应用
地壳运动分析
平移断层是地壳水平拉张或挤压 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平移断层的 分析,可以了解地壳运动的方向
和强度。
矿产资源勘查
平移断层常常控制着某些矿产资 源的分布,通过研究平移断层的 走向和分布规律,有助于矿产资
复合断层的应用
复合断层在地质学和地球物理 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 地壳运动、构造变形和矿产资
源的重要基础。
通过研究复合断层的几何形态 、产状、规模和分布规律,可 以推断地壳的运动方式和构造
应力场的分布特征。
复合断层也是油、气、水等矿 产资源的重要储集和运移通道 ,对于油气勘探和地下水资源 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断层的定义
01
逆断层的定义
逆断层是指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在地质构造中,由于地壳
的挤压或拉伸作用,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或拉伸力超过其承受能力时,
岩层就会发生断裂,形成逆断层。
02
逆断层的形成
逆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当地壳受到挤压或拉伸作用时,岩
层会受到挤压或拉伸力,当这种力超过岩层的强度时,岩层就会发生断
正断层在地貌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常形成断裂谷、地垒等构造地貌 。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正断层可以作为 矿体赋存的标志之一,有助于矿床的 预测和勘探。
正断层的发育程度和方向可以影响地 下水系的分布和流向。
正断层的形成和演化还可以为研究地 壳运动和地质历史提供重要的线索和 依据。
04
平移断层
平移断层的定义
复合断层的特征
复合断层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可以表现为多条小断层 的相互交织和切割,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地质断层分析
地质断层分析地质断层是地壳中的线性地质体,通常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导致地层发生断裂而形成。
地质断层不仅对陆地和海洋的地质构造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地震活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断层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断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壳构造,预测地震活动,以及对地震灾害进行评估和防范。
地质断层的分类地质断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断层的构造类型可以分为逆断层、正断层和走滑断层。
逆断层是断层面上缓慢聚积的应力导致岩石向上运动,正断层则是岩石向下移动,走滑断层则是岩石沿断层面平行滑动。
根据断层面的形状,地质断层还可以分为平面断层、斜倾断层和褶皱断层。
地质断层的性质及其演化地质断层的性质与其构造类型有关。
逆断层常见于造山带,是由于板块间的挤压导致岩层的向上位移,形成山脉。
正断层则常见于地堑区,由于板块间的拉伸导致岩层的向下位移,形成盆地。
走滑断层则对地震活动有重要影响,它们是两个地壳板块之间相对滑动产生的结果。
地质断层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涉及到多种地质作用,例如构造力、岩浆活动和地壳变形。
在岩石受到应力作用时,岩石中的断裂带发生破裂,并沿着断层面发生滑动。
这种滑动会导致地表的变形,形成山脊、断崖和地震断层。
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地质断层可能会发生再活化,导致新的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
地质断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地质断层是地震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地壳板块由于强大的构造力而发生移动时,断层面上的岩石会发生滑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的规模和强度与地质断层的长度、滑动位移和滑动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地质断层的分析,可以预测地震活动的发生,并评估地震灾害的风险。
地质断层在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质断层的存在对地质资源的分布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地质断层是地壳中岩石层的错动面,通过对地质断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壳中的岩石运动和变形,从而找出地下矿藏的位置和规模。
地质断层还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运动和储集,因此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也离不开地质断层的分析。
断层的知识点总结
断层的知识点总结一、断层的类型1. 按滑动方向分类根据断层面上的滑动方向,可以将断层分为水平断层、倾斜断层和冲断层三大类。
水平断层是指断层面的滑动方向与地表完全平行的断层,即断层面平盘。
倾斜断层是指断层面的滑动方向与地表呈角度的断层,即断层面倾斜。
冲断层是指断层面的滑动方向与地层倾角小于45度的断层,即断层面沿倾角方向下冲。
2. 按形成方式分类根据断层的形成方式,可以将断层分为构造断层、地震断层和滑塌断层三大类。
构造断层是指地壳板块滑动、挤压和撕裂产生的断层,主要是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引起的。
地震断层是指地震引起的断层,主要是由于地震的地震活动引起的。
滑塌断层是指地表滑塌导致的断层,主要是由于地表地质灾害引起的。
3. 按关系分类根据断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断层分为主断层、辅断层和备断层三大类。
主断层是指地壳构造活动中发育的主要断层,具有较大的位移量和滑动速率。
辅断层是指地壳构造活动中发育的次要断层,具有较小的位移量和滑动速率。
备断层是指地壳构造活动中发育的备用断层,不具有位移量和滑动速率。
二、断层的形成断层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构造活动引起的。
在地壳的板块构造中,断层是由于地壳板块相对位移和运动引起的。
断层的形成是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地壳构造活动主要有挤压、撕裂和滑动等形式。
1. 挤压挤压是地壳板块相对运动引起的一种地壳构造活动,是地壳板块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变形。
挤压是地壳构造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可以引起断层的形成。
地壳板块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到挤压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发生断层。
2. 撕裂撕裂是地壳板块相对运动引起的一种地壳构造活动,是地壳板块受到拉力作用而发生的变形。
撕裂是地壳构造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可以引起断层的形成。
地壳板块在撕裂作用下,岩层受到拉力产生较大的位移,容易发生断层。
3. 滑动滑动是地壳板块相对运动引起的一种地壳构造活动,是地壳板块受到剪切力作用而发生的变形。
滑动是地壳构造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可以引起断层的形成。
深度开发油藏低级序断层综合识别方法及应用
深度开发油藏低级序断层综合识别方法及应用赵红兵;严科【摘要】低级序断层对于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胜坨油田一区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断背斜油藏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以及开发动态分析技术建立了符合油藏开发实际的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资料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油藏开发后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更新对低级序断层分布的认识.受资料分辨率及断层规模限制,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适合于四级断层模型的识别和重建,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适合于五级断层模型的精细描述,开发动态分析是验证地震、地质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油藏开发;低级序断层;地震解释;地层对比;动态分析;胜坨油田【作者】赵红兵;严科【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5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营,257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7断层等级的划分目前尚无绝对尺度,等级的大小往往是相对的。
在含油气盆地中,通常按照规模和控制作用,将断层分为五级。
一级断层是控制含油气盆地形成和发育的主控断层,规模很大,落差数千米,延伸数十甚至数百千米。
二级断层是控制构造带形成和发展的主干断层,落差数百米。
三级断层是发育于局部构造内部的重要断层,落差一般在100 m以上。
四级断层规模较小,落差只有几十米,少数能超过100 m,是具有独立流体系统断块的边界断层。
五级断层位于断块内部,属于四级断层的派生小断层,规模小,断距仅几米至十几米[1]。
低级序断层主要是指断层级别中的四级、五级断层,在地震资料上一般难以识别,常与岩性变化所引起的反射层同相轴变化相混淆,而单纯利用井间地层对比解释的低级序断层受井网密度以及储层认识程度的影响较大,在平面组合上往往精度不高。
中国东北地区断裂系统及其控藏特征_罗群
文章编号:1001-6112(2010)03-0205-06中国东北地区断裂系统及其控藏特征罗 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摘要:由于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应力条件的不同,中国东北地区存在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特征不同的断裂系统,导致其成盆、成烃和成藏的巨大差异,控制了西部海)塔盆地、中部松辽盆地、东部佳)伊地堑及周边盆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通过剖析和比较海)塔盆地、松辽盆地和佳)伊地堑油气藏分布与断裂关系、断裂活动与油气藏成藏特征,指出了不同地区油气成藏与富集差异的原因是断裂系统及其控制作用不同,并提出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部署建议。
关键词:断裂系统;油气成藏;断裂控藏;东北地区;中国中图分类号:TE 121.2 文献标识码:AFAULT SYSTEMS AND CHARACTERIS TIC S OF THEIR C O NT RO LLING RES ER VO IR FO R MA TIO N IN TH E NO RT HEAS T C HIN ALuo Qun(State K ey L abor atory f or Bas in and R eser voir ,China Univ er sity of Petr oleum,Beij ing,102249,China)Abstract:T here are three fault sy stems w ith different features:the w est,middle and east fault system in the Northeast China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and str ess fields.T his causes a g reat differ -ence in the basin form ing ,hydro carbon accumulating and reservoir form ing in different regions.These fault system s control petroleum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reg io ns of the w est,middle and east fault sys -tem.By studying and contra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 n distr ibutio n and fault actio 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different reaso ns fo r the petr oleum accumulatio n are caused by fault system char acteristics and these contr olling facto rs.This paper also g ives us the ex plor ation pr opo -ses of No rtheast China acco rding to the synthesis analysis.Key words:fault system;reservoir formation;fault controlling reservoir formation;Northeast China 中国东北地区指阜新以北,大地构造上包括华北板块以北的额尔古纳)中蒙古地块、松辽地块、布亚列)佳木斯地块和兴凯地块[1-2],面积约90@104km 2。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演示教学
断层的类型及特征断层的类型及特征压性断层1.断裂面往往呈舒缓波状,沿走向方向尤其明显2.断裂面上常有较多的擦痕、阶步、磨光面。
并出现动力变质的新生片状物(如云母、滑石、绿泥石)及被压扁或拉长的柱状矿物、片状矿物、砾石、鲕粒、石英、方解石晶片和晶块等,并沿断裂面及两侧作近于平行断裂面走向排列3.断层中的构造岩,以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为主,有时还可见到构造透镜体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挤压而破碎、牵引、冲断,从而产生一些伴生构造,如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型分之构造(包括断层和褶曲),小旋卷构造等5.断裂面常成群出现,彼此平行,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常构成迭瓦式6.逆断层(包括冲断层、逆掩断层辗掩断层)属压性断层张性断层1,断裂面粗糙不平,形状不规则。
擦痕较少,很少出现大批擦痕,断层倾角一般较陡2,当张性断裂发生在砾岩中时,断裂面常绕砾石而过,无切割或压扁现象3,断裂面两侧岩层产状无明显变化4,构造岩以角砾岩为主,糜棱岩、断层泥较少见。
角砾岩大小悬殊,无显著定向排列5,张性断裂常成群分布,形成张性断裂带。
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在剖面上常组成地垒,阶梯等构造。
凡追踪“×”形断裂的张性断裂,均成锯齿状,称“之”字形断裂6,正断层属张性断裂扭性断层1.断裂面常较光滑、平整,有时呈镜面出现,常有大量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划痕阶步。
断层产状平稳,断层线平直2.断裂面上有时有新生的硅质、方解石、绿泥石等动力变质矿物,但不如压性结构面常见3.构造岩常被碾磨很细,有角砾岩与糜棱岩,并具有片理化的窄带。
构造岩常成斜列分布与扭性断裂带中4.断裂面两侧,岩石由于受强烈的扭动而常伴生一些羽状裂隙、劈理,“入”字形及小旋卷构造5.扭性断裂常成群出现,两组平行,且呈“×”形(常将岩石切成菱形),有时成雁行式排列6.平移断层属扭性断层压扭性断层1.即具有压性特征,有具有扭性特征。
上述的压性、扭性断裂的特征均可借鉴2.断裂面上常可见到显示上盘斜冲的擦痕、阶步。
低序级断层描述技术在老油田滚动挖潜中的应用
低序级断层描述技术在老油田滚动挖潜中的应用张慧源,王风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随着油田勘探的不断深入,准确识别低序级断层对于提高老油田滚动勘探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包括水平切片分析、相干分析、常规地震剖面叠合处理等技术,为老油田高效滚动勘探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低序级断层;水平切片;相干体;倾角扫描;蚂蚁追踪 中图分类号:TE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9)03—0087—02 通常意义上的低序级断层是指断层级别中的小于四级的微小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中一般难以识别,四级及以上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标准轴有明显的错动或断开,而四级以下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标准轴轻微扭曲或无明显错动,仅在非标准轴上有错动,在实际的地震剖面解释中,这种错动解释为断层还是由岩性变化所引起的常常困扰着地质研究人员,因此对于低序级断层需要借助地球物理手段来识别。
目前,中国东部很多老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构造复杂、断块破碎、油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制约着老区滚动勘探的进一步挖潜。
因此,必须加强构造精细研究,进行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及描述,进一步明确断层的产状及相互切割关系,明确复杂断块的构造特征,达到提高老油田滚动勘探成功率的目的。
1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及类型低序级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局部构造应力场的产物,可以由高序级断层派生形成,也可以由岩层弯曲变形派生形成[1]。
1.1 高序级断层末端的低序级断层断层末端是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也是低序级断层容易产生的部位。
根据格里菲斯破裂准则,低序级断层的延伸方向应该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
如果高序级断层末端位于构造高部位,则会出现多条低序级断层,呈树枝状向构造低部位发散延伸。
1.2 断层凸盘、凹盘产生的低序级断层单条生长正断层在平面上常呈弧形,具有中段倾角小而位移量大,两端倾角大而位移量小的特点。
济阳坳陷惠民地区低序级断层成因机制及组合样式
济阳坳陷惠民地区低序级断层成因机制及组合样式马玉歌,张 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济阳坳陷惠民地区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发育了丰富多样的断裂系统,根据断层的规模、性质等因素,可将断层划分出6个级别,其中四级及其以下级序的断层统称为低级序断层。
低级序断层是在走滑应力、伸展应力以及受主断层的牵引或在局部地区的拱升应力等作用下形成的。
在空间上,各种应力机制相互影响和改造,使低级序断层变得错综复杂。
通过对双断层组合的立体、平面和剖面样式与特征的综合分析,总结了惠民地区三类九种低序级断层与大断层的组合切割关系。
关键词:惠民地区;低序级断层;成因机制;组合样式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8)08—0027—03 济阳坳陷惠民地区位于济阳坳陷的西翼,在勘探阶段,已经查清了高级序断层的形态及分布,但对于密集而复杂的低级序断层尚未进行过系统研究。
根据地震、钻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探讨了济阳坳陷惠民地区低级序断层的成因机制、总结了研究区三类九种低序级断层与大断层组合切割关系,为构造解释合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据,为圈闭描述的准确度奠定了基础。
1 低序级断层的概念低级序断层主要是指断层级别中的四级、五级断层。
低级序断层在地震资料中一般难以识别,相对来说四级断层在地震剖面中可以断开标准反射层或者标准反射层有明显错动;五级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仅仅表现为标准反射层稍微扭曲或者仅在非标准反射层中有所错动[1]。
2 低级序断层的成因机制从成因上讲,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没有本质区别,其不同的是:高序级断层控制低序级断层的形成与演化[2],高序级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控制作用明显;低序级断层规模小,活动性弱,控制作用弱。
依据产生低序级断层应力场的特征,可将低序级断层划分为拉张—走滑断层、拱升、逆牵引和断层转换带4种成因类型[3],空间上各种应力机制相互影响和改造,使低级序断层错综复杂[4]。
《断层的分类》课件
逆断层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意 义,是研究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
的重要依据。
逆断层对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 水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在工程地质中,逆断层也被广泛 用于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和工程
稳定性问题。
03
正断层
正断层的定义
总结词
正断层是指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断裂,上盘地层相对下降,下盘地层相对上升 。பைடு நூலகம்
详细描述
正断层通常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拉伸作用形成的,地壳在拉伸力的作用下逐渐 开裂,形成断层。在正断层中,上盘地层向下倾斜,下盘地层则向上倾斜,断 层面倾角通常较大,有时甚至接近垂直。
正断层的识别特征
总结词
正断层的识别特征包括断层面呈直线状延伸、断层面 倾角较大、断层线附近的地层出现明显的位移、断层 带内岩层破碎和地层接触关系发生改变等。
叉断层的标志。
交叉断层的应用
交叉断层在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交叉断 层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运动的规律和机制。
交叉断层在矿产资源勘探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在石油、天然气和 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中,可以利用交叉断层的特征来寻找有利的地质条件
。
此外,交叉断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价值。
《断层的分类》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
• 断层的基本概念 • 逆断层 • 正断层 • 平移断层 • 交叉断层
01
断层的基本概念
断层的定义
断层是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 造。
断层是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 造。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 断层。
逆断层
复杂断块油藏低序级断层识别及组合技术与应用
复杂断块油藏低序级断层识别及组合技术与应用[摘要]低序级断层在复杂断块中对油气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开发阶段搞清低序级断层对于完善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钻录测井、井间地震、三维地震及动静态等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进行低序级断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探讨了适用于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与组合方法。
[关键词]低序级断层复杂断块油藏多体解释1引言低序级断层主要是指断层级别中的四级、五级断层。
虽然不控制油气的聚集,但控制剩余油富集,是高含水期挖掘剩余油描述的重点。
在复杂断裂构造带,三级断层是油气成藏的控制断层,四级断层控制着局部的油气富集和油水关系,五级小断层对断块油藏油水关系及剩余油的富集起控制作用。
低序级断层描述与组合是断块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
在一般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微小错开或是同相轴扭曲、振幅突然变弱等形式的一类断层,其在横向上的延伸短——延伸长度多半不超过500m,断距小——断距在20m左右,识别难,描述难。
为此,在充分利用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对低序级断层开展识别及组合技术研究,并在胜利油田K区块复杂断块区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2低序级断层识别及组合技术在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应用到的多尺度资料主要包括:钻井、测录井、井间地震、高精度三维地震等各种不同尺度资料。
不同的地球物理资料具有不同的纵向分辨能力,横向覆盖能力也不同,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技术,既发挥多种不同尺度资料的信息优势,在各自尺度上对油藏特征进行刻画,又通过高分辨率资料对低分辨率资料的标定和刻度以及确定性信息对井间不确定性信息约束匹配,减少多解性。
2.1井震结合断点解释在断层解释中,地震解释与钻井或测井解释结果符合程度大致有四种情况:(1)钻井、测井、地震解释结果相互吻合;(2)钻井和测井资料解释断点位置与地震剖面上断层位置有较大差别;(3)部分断层断点组合有误;(4)地震解释有断层,而钻井、测井解释没有断点。
低序级断层识别方法分析
低序级断层识别方法分析摘要:前人多是对主要断层进行精细刻画及研究,大断层的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各区仍发育有众多低序级断层,且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和勘探研究程度较低,因此,对低序级断层的识别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沿目的层及其附近强反射同相轴做层位自动追踪比较易于实现,而且能够得到较好的追踪结果,效果比较理想,对小断层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序级断层;识别方法0引言目前,识别低序级断层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震剖面直接识别法在地震剖面上大断层很容易辨认,主要表现为:反射同相轴或波组错位现象显著出现;断层处的反射同相轴具有波形转变、能量减弱等特点;剖面上高序级断层附近会出现断裂带;断层延伸一般较远,对区块或区带起着控制作用等一些很明显的特征。
低序级断层在断距和延伸长度上规模都比较小,在剖面上同相轴变化很微弱,特别是一些断距小于 10m 的低序级断层。
因此在地震剖面上,其特征可以总结为:(1)地震同相轴微小错位;(2)地震同相轴相位扭曲;(3)反射振幅突然变弱或变强;(4)上下相邻层位的错动;(5)同相轴相位突变和转换。
2)水平切片法根据水平切片上的同相轴强弱来判断反射波强弱程度,根据同相轴的宽窄程度来判断地层的倾斜程度,根据同相轴错开的大小来判断断距大小。
小规模断层在这类切片上特征反映十分明显,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夸大,这些特征可以总结为(1)同相轴错断现象比较显著;(2)同相轴发生位置的错开,但间断现象不显著;(3)振幅迅速变化,表现为地震同相轴的宽窄突然改变;(4)地震同相轴突然弯曲;(5)同相轴延伸方向改变。
3)相干切片法断层导致层位不再连续,利用相干体可以有效地突出这种异常特征。
通过改变相干步长,在相干切片上可以明显的识别大、小断层。
在相干切片上小断层处主要表现为:(1)当遇到断层时,地层会发生不连续,同时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振幅大小忽然变化,利用相干体能够有效地突出这种异常特征;(2)在相干切片上,深颜色为异常区,亮颜色代表正常区,在这类切片上,断层的走向和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一种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一种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张美玲;包燚n;张士奇;刘国振【摘要】低序级断层使含油断块的油水关系复杂化,尤其是对于单砂体空间分布连续性较差、砂体内部结构非均质性明显的区块,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对于寻找有利井位、解决注采矛盾非常有利.在卫星油田卫21区块为单一背斜构造基础上,采用葡萄花油层组密井网资料,考察分析同一井排井资料反映的葡顶构造位置的相对变化趋势,结合地震剖面,有效地实现了该区块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为加密井方案设计提供依据.%The low order faults lead the oil-water relationship of oil-bearing block reservoirs complicated, especially in those blocks that show poor continuity of single s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bvious heterogeneity of sand internal structure. The recognition of low order faul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nding favorable well location and solving injection contradictions. Based on a single anticlinal structure of Wei 21 Block in Weixing oil field, the relative variation trend of Putaohua top location reflected in the well information of named well line by using the dense well pattern material of Putaohua reservoir group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 and achieved the goal of low order fault recognition in this block effectively in conjunction with seismic profiles, so as to provide foundations in designing interspaced well project.【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1(011)020【总页数】6页(P4750-4755)【关键词】低序级断层;测井资料;地震剖面;识别【作者】张美玲;包燚n;张士奇;刘国振【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庆,163403;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2低序级断层指由高序级断层派生的,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如三维精细构造解释)难以识别的小、微断层(如断距<10 m,或延伸长度<100 m,断开层位少),具有较强的隐蔽性[1—3]。
断层成因分析
4、剥离断层(拆离断层)—因为地壳水平 伸展而造成垂向变薄旳犁状低角度正断层。
糜棱岩——韧性断层岩中旳经典断 层岩。系指在较高旳温度、压力及低应 变速率条件下晶体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旳 断层岩。
特点: 1、与原岩相比,粒度明显减小; 2、具有增强旳面理、线理;
3、发育于较窄旳强应变带内; 4、颗粒细小、致密坚实,具有纹层状; 5、镜下可见镶嵌构造,由残斑和基质 构成;在长英质糜棱岩中,残斑多为长石 和石英,基质以石英为主,体现为明显旳 塑性变形;
四、平移断层引起旳垂直运动
1、两条走向不同,旋向相反旳平移断层相交,必产 生升降运动;
2、平移断层剪切 中心附近旳升 降运动
以剪切运动 量最大旳地段 为中心,在剪 切中心旳后方 为拉伸、前方 为挤压;
3、平移断层斜列引起旳升降运动 当两条右行平移断层呈右行斜列时,其间
呈拉张状态(拉分盆地); 当两条右行平移断层呈左行斜列时,其间
6、层内紧闭小褶皱旳不对称发育(h);
第四节 伸展构造
伸展构造—由岩石圈水平引张作用造成 旳、以正断层为主体旳、具有全球范围分布 旳组合构造系列。
伸展构造旳主要类型有下列几种:
1、大型地堑、地垒
2、半地堑—由依次向一侧断落旳 台阶状正断层构成
3、裂谷—区域性岩石圈伸展隆起背 景上形成旳巨型断陷
由主断层剪 切运动派生出旳 次级应力场:
σ1与σa 联合作用, 最大主应力轴为C,
派生张节理(T、 T)与主断层交角 θ=45-90,
派生褶皱轴(D) 与主断层交角
γ=0-45
三、收敛平移断层作用和分散平移断层作用
因平移断层面旳不平直而引起局部挤压(A)拉伸 (B),前者为收敛平移断层作用;后者为分散平移 断层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类型特征与地质意义罗 群1,2,黄捍东2,王保华3,刘洪昌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2.北京石大博创复杂油气藏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2200;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由于利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因此依据产生低序级断层应力场的特征,可将低序级断层划分为拉张正断层、拉张—走滑断层、挤压逆断层、挤压—走滑断层和走滑断层5种成因类型;并且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或低序级断层之间常呈Y 型、反入型、地垒型、阶梯型和地堑型等多种断裂组合类型。
低序级断层的存在,使断块内油气水关系更加复杂,增大了注采矛盾;准确识别低序级断层,有利于解决注采矛盾,制定有效的开发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低序级断层;成因类型;分布模式;油田开发中图分类号:T E 3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7)03-0019-03 中国东部油区以复杂断块油田为主,不同级序的断裂极为发育。
断裂是控制含油气盆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分布的根本原因,不同级别的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有不同的控制作用[1],高序级断层控制油气的形成,低序级断层虽然控制不了油田的构造趋势和断块产状,但它的存在使得断块油田复杂化,导致油水关系变得很复杂,增大了注采矛盾。
因此,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和研究对于查清含油断块内油水关系,解决井间注采矛盾,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低序级断层及成因类型低序级断层指由高序级断层派生的,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小断层和微断层(如断距小于10m 或延伸长度小于100m ),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高序级断层指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能够识别的断层,如油田的一、二、三、四、五级断层[2]。
由五级以上断层派生的六级、七级断层等就属于低序级断层的范畴。
高、低序级断层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高序级断层控制了含油断块的构造趋势和断块的产状、形状,低序级断层进一步分割含油断块并使含油断块的油水关系复杂化。
低序级断层是由于高序级断层的活动而产生的分枝(次生、派生)断裂,其形成与控制它的高序级断层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局部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当这些局部应力场达到岩石的抗张、抗剪强度时,岩层的连续性被破坏,进而产生低序级断层(图1)。
图1 高序级断层与低序级断层关系示意从成因上讲,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没有本质区别,其不同的是:高序级断层控制低序级断层的形成与演化,高序级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控制作用明显;低序级断层规模小,活动性弱,控制作用弱。
依据产生低序级断层应力场的特征,可将低序级断层划分为拉张正断层、拉张—走滑断层、挤压逆断层、挤压—走滑断层和走滑断层5种成因类型(图2)。
1.1 拉张正断层在区域拉张应力环境下,由于高序级断层的活收稿日期2007-03-16;改回日期2007-04-20。
作者简介:罗群,男,副教授,博士后,1986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床地质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现从事盆地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的研究。
联系电话:(010)69743979,E-m a i l :l u o q u n 2002@263.n e t 。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中国叠合盆地油气富集特征”(G 19990433)的研究成果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7年5月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A N DR E C O V E R YE F F I C I E N C Y 第14卷 第3期动而在其下降盘产生局部拉张应力场,当拉张应力大于下降盘岩石的拉张强度时,下降盘地层发生破裂,形成低序级正断层。
这些低序级正断层往往与高序级断层近于平行,沿走向与高序级断层可合并,在剖面上向下收敛于高序级断层,可与高序级断层倾向相同或相反,形成Y 型、反入型、帚型、地堑型和地垒型等多种断裂组合形式。
图2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类型及其基本特征1.2 拉张—走滑断层在区域拉张—剪切应力作用下,由于高序级断层的产生或活动而导致下降盘地层连续性破坏,产生的次生(派生)分枝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正断层,与高序级断层可构成负花状断裂组合。
平面上与高序级断裂呈锐角斜交,收敛于高序级断裂,呈帚状排列,单个低序级断裂本身呈S 或反S 延伸,将各种构造线在平面上错开。
1.3 挤压逆断层在区域压应力作用下,高序级断层进一步逆冲活动,其上盘地层进一步褶皱变形,当挤压力超过岩层拉剪强度时上盘地层连续性被破坏,从而产生低序级逆断层。
它们在剖面上常与高序级断层构成Y 型、反入型或地垒型断裂组合;平面上与高序级断层近于平行延伸,或沿走向向高序级断层收敛合并。
1.4 挤压—走滑断层在区域挤压—剪切应力作用下,由于高序级断层的产生或活动在其上或下盘形成挤压—剪切局部应力,当这个局部应力大于岩石拉剪强度时,岩层破裂,所形成的派生分枝断裂。
它们在剖面上与高序级断裂构成正花状断裂组合。
主断层较直,并插入基底,低序级断层本身表现为逆断层的几何形态。
平面上低序级断裂呈S 或反S 延伸,并沿一侧可收敛于高序级断层,组成帚状等断裂组合。
1.5 走滑断裂(层)走滑断裂(层)是在区域剪切应力环境下产生的高序级断裂的派生分枝断裂。
这种低序级断裂往往产状很陡,近于直立,向下收敛于主(高序级)断裂,由于它们将不同部位的地层水平错动到一起,在断层上下盘的地层厚度常很不协调,主断裂插入基底,主(高序级)次(低序级)断裂构成树枝状。
平面上这类断裂延伸远且较直,倾向变化频繁,低序级断裂与高序级断裂呈锐角相交,呈斜列或羽状排列,并将各类地质界线水平错开。
由此可知,正断层、逆断层成因的低序级断层主要分布在控制它们的高序级断层的上盘,呈Y 型、反入型、地堑型及地垒型等断层组合,走滑型低序级断层常分布在高序级断层的两侧,多呈羽状、斜列型排列。
实际上,一条低序级断层往往具有多种成因特征的复合,可能以某一种为主。
高序级断层与低序级断层的关系可描述为: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高序级断层的活动导致其所影响区域内(如上盘或下盘)的局部应力超过岩石的拉张(拉剪)强度,岩层连续性被破坏,从而产生相应的低序级断层,这些低序级断层的性质、组合特征、产状和分布都有明显的规律性,与控制它的主断层(高序级断层)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和级次关系,这些规律性与区域应力、高序级断层的活动特征、其产生的局部应力场、上下盘的岩石物理性质及基底形状有密切关系,利用这些规律性和关系,可对低序级断层进行预测。
2 渤海湾盆地低序级断层的分布模式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是在拉张或张扭应力环境下完成的,形成的低序级断层均为正断层,·20·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7年5月 主要发育于各种构造背景下的局部断裂和断块发育区(图3)。
这些构造背景主要包括陡坡带、中央构造带及缓坡带,常见的局部构造背景有深洼带周边、滚动背斜(逆牵引背斜)、潜山披覆、底劈构造和顺(反)向断块构造带。
其共同特点是:①低序级断层是高序级断层的派生、次生分枝断层,与高序级断层相伴生;②低序级断层主要分布在高序级断层的下降盘;③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或低序级断层之间常呈Y 型(和多级Y 型)、反入型、地垒型、阶梯型和地堑型等断裂组合类型;④在各类背斜上总体形成放射状的低序级断层组合样式,在缓坡带断块区形成以Y 型、地堑型和阶梯型为主的低序级断层组合,在深洼区周边断裂带发育区主要形成地堑型、Y型和反入型低序级断层组合;⑤各级低序级断层的形成是局部拉张环境下地层以弥补多余空间而进行“补偿”作用的结果,即具有“补偿”断层的性质[3-5]。
图3 渤海湾盆地主要构造带局部构造背景下的低序级断层发育与分布模式3 低序级断层识别与应用在东辛油田辛-15区块北部,辛100-12井沙二段8砂组油藏的油水界面为-2380m ,而位于其正东方向1300m 的辛100-17井在同一砂组中产油量为5t /d ,含水率为23.6%,其所在油藏的油水界面为-2412m 。
多尺度边缘检测结果表明,在2口井之间存在一条北东东向延伸的低序级断层,表明2口井揭示的油藏是相对独立的,其油气富集程度、含水率和单井产量均不相同,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提高开发效果。
辛100-42井位于辛-15区块中部,在沙二段8砂组揭示9.1m 油层,而在其东北方向350m 的辛73-1井在该目的层仅出水,在旧构造图上2口井之间无断层,难以确定2口井的差异是由于储层变化造成的还是有断层存在,因此也难以确定油藏边界,滚动勘探面临巨大风险。
运用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结合地震精细解释,在2井之间识别出一个北西向延伸的低序级断层[6-8],不仅合理解释了2口井油气显示差异很大的原因,并且可确定辛100-42油藏的边界(低序级断层),可较准确落实油藏范围和含量规模,进而有利于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
4 结论低序级断层是由于高序级断层的产生或活动而派生出的次级分枝断裂,由于规模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其与高序级断层在成因上没有区别,存在拉张正断层、拉张—走滑断层、挤压逆断层、挤压—走滑断层和走滑断层5种类型。
低序级断层主要分布在高序级断层下降盘和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之间,低序级断层之间常呈Y 型(和多级Y 型)、反入型、地垒型、阶梯型和地堑型等断裂组合类型。
在不同构造背景下,低序级断层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的陡坡带、中央构造带和缓坡带的褶皱及断裂发育区,这些地区基底断裂发育且活动性强,导致滚动背斜、逆牵引构造、潜山披覆、掀斜断块、底劈刺穿构造及各类断裂活动带的形成和发育,是低序级断层的主要分布地带。
低序级断层的存在使得断块油田的油水关系变得很复杂,增大了开发风险,运用多尺度边缘检测方(下转第25页)·21· 第14卷 第3期 罗群等:低序级断层的成因类型特征与地质意义密切相关。
沉积相决定储层砂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
由于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于水下环境,沉积物经历了湖水的反复冲洗,分选极好,砂质纯净,渗透率高,孔隙度大,储集性能好。
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和远砂坝微相发育最理想的储层砂体,而席状砂砂体厚度较薄,前三角洲亚相砂体不发育。
由于地层埋藏浅,馆上段本身不具备生油条件,其油气来自于深部地层[15]。
埕东地区在构造上可分为北部斜坡带、埕东低凸起和埕南断裂带3个构造单元。
其中,埕南断裂带各断层提供了油气运移通道,埕东低凸起存在古潜山,易形成潜山披覆背斜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