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简本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266ed6d15abe23482f4db1.png)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8 996
4 498
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时,2020 年(左)和 2030 年(右)各风电基地的风电供应曲线。
0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3
0.4
0.5
0.6
段,到 2040 年基本达到饱和水平,风电 144 万人。
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07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基本情景 积极情景
表格 3 风电带来的社会环境效益
装机容量(亿千瓦) 发电量(万亿千瓦时) 二氧化碳减排(亿吨) 二氧化硫减排(万吨)
就业人数(万人) 装机容量(亿千瓦) 发电量(万亿千瓦时) 二氧化碳减排(万吨) 二氧化硫减排(万吨) 就业人数(万人)
2050 30000 9000 6000 6000 12000 10000 7000 15000 5000 100000
积极情景
四、环境效益
在基本情景基础上,2020 年前,针
按 照 上 述 2020、2030 和 2050 年
对内蒙古等地区靠近负荷中心和较多输 的风电发展目标和布局,在基本情景下,
0.7
0.8
0.9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01-我国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及光伏发展规划(终)-张佳丽
![01-我国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及光伏发展规划(终)-张佳丽](https://img.taocdn.com/s3/m/61542fbf79563c1ec4da71a0.png)
201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的25%;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 30%以上,占德国电力消费总量的 33%, 可再生能源已成为部分国家的主力电源之一。
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2、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水电 具备成熟的大型水电设计、施工和管理运行能力 自主制造投运了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掌握了500米级水头、35万千瓦级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制造技术 ——风电 整机制造企业由“十二五”初期的80多家逐步减少至20多家 风电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关键零部件基本国产化 5-6兆瓦大型风电设备已经试运行 低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广泛应用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
目录
01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0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0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04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
05
合作前景展望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发展新能源是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
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
100%
90%
80%
29
70%
%
60% 64 %
2030年 40% 20% 30% 27% 20%
2050年 80% 85% 80% 50% 60%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发展基础
1、可再生能源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2%,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5.0亿吨标准煤。
技术路线图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
![技术路线图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https://img.taocdn.com/s3/m/d87225105f0e7cd18425366f.png)
致谢
07
09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2050”研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与国际
10
12
能源署联合国内有关机构实施。本项研究得到英国驻华使馆和中丹可再 生能源发展项
13
目的资助,国际能源署专家为研究报告提供了诸多宝贵修改意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
13
15
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
08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2050
( 一 ) 能源需求
发 展 经 济 需 要 能 源 的 支 撑, 中 国 能源消费总量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一方面,分 析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今后 二十年仍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双快 速推进时期,以住房、汽车为主的消费 结构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 业化的持续发展将带动城市化的快速推 进,而 2030-2050 年经济仍将保持一定
● 未来风电布局的重点是:2020 年前, 积极有序开发陆上风电,开展近海风 电示范;2021-2030 年,陆上、近海 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 2031-2050 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 风电和近远海风电 的全面发展。
● 本路线图中设定的中国风电发展目标 是: 到 2020、2030 和 2050 年, 风 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 2 亿、4 亿和 10 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五大电源之一, 到 2050 年满足 17% 的电力需求。随 着风电和电力系统以及其他能源技术 的进步,实现路线图中提出的目标在 资源、产业、电力系统支撑等方面不 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06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2050
● 风电的大规模发展要求风电切实融入 到电力系统中。近期迫切需要 开展 的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风电分级和 跨省区消纳方案,协调风 电、其他电 源和电网建设和运行;推进智能电网 系统建设;推进和完成电力市场运行 机制改 革。2030 年后,储能、智能 电网以及其他先进电力系统技术普遍 应用,可望从根本上解决风电的并网 和消纳问题。
可持续发展路线图
![可持续发展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ce6151d880eb6294dd886c7b.png)
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可持续发展路线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能源路线和环境路线,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一)能源路线1.能源路线最主要坚持的原则是:开源节流。
2.能源路线的主要内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使用●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CCS)●智能电网的实现与构架●实现全面节约能源的方案3.能源路线的具体实施:●2020年前后,突破新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初步形成煤基能源与化工的工业体系;突破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纯电动汽车,初步实现地面交通电动化的商业应用;在充分开发水力能源和远距离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网技术的同时,突破太阳能热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初步形成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的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高度重视能源安全,重点提出必须搞好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2035年前后,突破生物质液体燃料先进技术并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突破大容量、低损耗的电力输送技术和分散、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以及分布式电网技术,电力装备安全技术和电网安全新技术比重将达到90%,初步形成以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等为主的分布式、独立微型电网的供电和输电系统;突破新一代核电技术和核废料处理技术,为形成中国特色核电工业提供科技支撑。
●2050年前,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海洋能发电等技术,基本形成化石能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等多元能源结构,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的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工业体系。
●碳捕捉和储存技术贯穿于技术发展的始末,实现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大气含量。
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在化石燃料使用比例较高的情景下将有助于减少32%的碳排放,在另一些情景下将有助于减少19%至24%的碳排放。
●大力提倡能源节约意识,制定配套的能源使用制度和奖惩措施,保证能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从目前的高燃料成本、低设施支出转向高设施支出、低燃料成本。
2050碳达峰碳中和
![2050碳达峰碳中和](https://img.taocdn.com/s3/m/c9a023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5.png)
2050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而提出的两项重要战略目标。
这两个目标的提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于气候变化的深刻认识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碳达峰是指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
碳中和是指中国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措施,实现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量为零。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等。
同时,中国还积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对于未来的重要规划之一,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碳中和“元年”启步
![碳中和“元年”启步](https://img.taocdn.com/s3/m/cc93cd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b.png)
碳中和“元年”启步作者:来源:《经济》2021年第02期“碳中和”是碳排放與碳治理达到平衡,而不是完全的“零碳”排放。
从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清晰描绘了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碳中和是《巴黎协定》的既定目标。
于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给世界划了两道“限定线”——到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低于2℃,最好不超过1.5℃”。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
气候变化问题已迫在眉睫。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立刻行动。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潘家华表示,碳中和这道关我们一定要过。
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国内的发展战略、发展进程高度吻合。
“我国提出的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绝不是简单地伸一伸手就能触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奋力向上跃起才能达到。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说。
不少发达国家已实现碳排放和经济脱钩。
但我国仍处于碳排放增加阶段,尚未达到峰值。
有专家表示,中国从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只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需要60年至70年的时间。
李高表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
有挑战,也有机遇。
在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看来,实现碳中和愿景有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
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0b52bdddd36a32d72758102.png)
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几点建议作者:暂无来源:《能源》 2016年第12期文l刘志刚刘冠池目前,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对新能源发电都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政府与市场在新能源发电中的职责也存在划分不清的问题。
从时间上看,我国新能源发电起步较早,但是自主核心技术却十分缺乏,许多关键技术、设备依然依赖国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较少。
比如,在光伏发电中,许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都引自法国,多晶硅生产提取的技术大部分是国外的,主要生产利润被国外占有,而环境污染却留在了我们国内。
眼下,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给新能源发电开辟了新的空间。
对于加快解决制约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的突出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一、确立新能源发电发展目标按照能源适度超前发展原则,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新能源发电发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逐步实现新能源电力对传统化石能源电力的替代,从而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
按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的目标可确立为:到2050年,电力占整个终端能源消费6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86%。
二、明确新能源发电功能定位当前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经济社会深度调整,经济正朝着信息化、低碳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的电力产业,是推动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机构的调整优化必然需要电力供给结构的调整优化,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
发展新能源发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改善能源供应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
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结构中,不管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都以是煤碳、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而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我国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储产比较低,可持续供应能力严重不足。
发展新能源发电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能源供给结构,开发利用资源丰富、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各国双碳目标
![各国双碳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9d5f03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b.png)
各国双碳目标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各国纷纷制定了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是指通过减少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增加吸收和储存这些气体的能力,以实现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的目标。
2. 各国双碳目标情况2.1 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双碳目标备受关注。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计划,中国将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工具等。
2.2 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在过去几年里曾退出《巴黎协定》。
然而,在2021年,美国重新加入了该协定,并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并加强对传统能源行业的监管。
2.3 欧盟欧盟是全球最积极的气候保护倡导者之一,其双碳目标更是雄心勃勃。
欧盟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5%。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欧盟将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监管,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并鼓励成员国采取更多的减排措施。
2.4 日本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和发达的国家,其双碳目标备受关注。
日本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6%。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并推广电动交通工具等。
3. 各国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虽然各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双碳目标,但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挑战是一个重要问题。
要实现碳中和或净零排放,需要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
然而,这些技术目前仍存在一些限制,如高成本、低效率等。
其次,经济挑战也是一个考验。
许多传统产业依赖于化石燃料,而转向清洁能源可能会对这些产业造成冲击。
此外,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金支持。
最后,政策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可再生能源现状和发展路线
![我国可再生能源现状和发展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759b8585cc22bcd126ff0c7e.png)
■蓄盈重
Exp t ers For m u
第2 4卷 第 4期 20 0 8年 l 0月 文章 编 号 :6 4 0 0 2 0 0 —0 10 17 -0 9( 0 8)4 0 0 - 4
电网与清洁能源
P w r y tm n l a n r y o e s S e a d C e n E eg
林业 生物质 、 业有 机废 弃物 、 市有 机 生活 垃圾 工 城
能源 总 量
风能
2 6 4. 001 . 2 O.6 1 O1 7 .l 15 .8 18 .5 3 . 5O 0.2 5 4 0.7 9
3o 0 .o
4 0 2. 11 0 .4 21 .4
Vo .4 No. 12 4 Oc.0o t 2 8
中 图分 类 号 : 3 2 X 8
文献 标 志 码 : A
我 国可 再 生 能源 现 状 和 发 展 路 线
黄 其 励
( 中国工程 院 北 京 10 8 ) 0 0 8
Ch na Re wa l i ne b eEne g iu to a d De eo r y S t a in n v lpm e tRo d a n a m p
风能
太 阳能光伏
表 1 可 再 生 能源 利 用 现状 和 发 展 目标
2 0 年 06 2 2 年 2 3 年 00 00 2 5年 00
)
0 4 k 1 4 k 5L W . L W . L W 8 S 4k
5 0 W 1 W 0 万k 亿k 8L W 4k
太 阳能热利用
积 10 m .如 果其 中2%安 装 太 阳能 热 水 器 . 0亿 0 则 2亿mz 阳能热 水 器 可替 代煤 炭 32 t :在包 括 O 太 .亿 c e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行业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评析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行业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d5dd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6.png)
—半以上的建筑符合 零排放建筑节能标
准;2045年全球一
半以上的取暖需求由 热泵满足
现存的90%以上的工
业设备达到投资设计 寿命井退出
年产4.35亿吨氢; 建设30亿千瓦电解水
产氢
85%以上的建筑符
合零排放建筑节能 标准
90%以上的工业生
产实现低碳化
每年捕集76亿吨二
氧化碳
02
V]视点» IEWPOINT
■俄罗斯 ■中东
2030
2050 年
■澳大利亚
■非洲
一步缓慢下跌至25美元/桶。
2.3电力将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核心 报告指出,2050年全球发电量将增长接近3
倍.电力将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核心,可再生能源 电力供应占主导地位。2050年全球发电量将达到 71.2万亿千瓦时,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66亿千 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88%,其中光伏和风电的 发电装机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68%以上,
Abstract: On May 18th, 2021,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released the report “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The report proposes first net-zero emissions roadmap for global energy sector by 2050 based on the 1.5°C temperature rise control target. It emphasiz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ssation of developing new oil and gas fields, and the rapid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It notes that electricity will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carbon emission technologies will be advanced. It also calls for a global zero-carbon pathway actions and widespread public participation. Current industrial and public opinions show the repor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low-carbon transition of energy sector with a clear development outline for innovativ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 However, some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port lack real-world basis due to the overly goal-oriented nature of the stud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il & gas companies should maintain their own low-carbon transition strategies, accelerate the explo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ies, vigorously carry out research on new low-carbon emission technology, and closely track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instability of oil & gas market.
科学院发布面向科技发展路线图完整版
![科学院发布面向科技发展路线图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760edccaaedd3382c4d3aa.png)
科学院发布面向科技发展路线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国科学院发布我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中国科学院10日在京发布《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为我国描绘了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这份300多名专家经过一年多研究形成的路线图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面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必须及早准备。
路线图提出,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我国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路线图同时提出必须着力解决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包括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中国地下4000米透明计划、新型核能系统、海洋能力拓展计划、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人造生命和合成生物学、纳米科技、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系列等。
据了解,中科院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形成了战略研究总报告和能源、人口健康、矿产资源、空间与海洋、信息、材料、生态与环境等17个分领域报告,将以中英文形式陆续出版。
中科院还将在此基础上每5年修订一次相关领域路线图,为国家宏观科技决策提供科学建议。
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解析中科院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了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这份路线图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有哪些重要内容在我国已提出面向2020年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情况下意义又是什么呢新科技革命先兆显现近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报告。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2021年版)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2021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dfbcc9c281e53a5902ff66.png)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版)序言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巴黎协定》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凸显了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决心。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强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
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清洁、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太阳能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突破核心技术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
我国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大国,应通过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引导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为此,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
《路线图》不仅提出了技术发展方向,也包含了产业、市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现阶段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
鉴于未来产业发展受到政策、技术、市场、企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光伏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将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其能客观反映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合理预测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真正起到行业引领作用,也希望《路线图》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全球能源转型:到2050年的路线图
![全球能源转型:到2050年的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31f31104cfc789eb162dc827.png)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2050》报告指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总量中的占比必须达到三分之二,累计碳排放量至少要比当前预测值减少4700亿吨,才能达到《巴黎气候协定》中承诺的能源结构低碳化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而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需求至少要提升六倍。
2015年,各国签订《巴黎气候协定》,承诺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相结合将是强有力的工具,因为两者结合可以贡献超过90%的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然而,当前的二氧化碳减排变化趋势尚未达到预期,因此亟需采取相关行动,加速能源转型。
为此,报告系统分析了能源转型的问题并提出六大战略建议。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1)实现平均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立即采取行动至关重要与当前和计划中的政策设定的碳减排量相比较,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50年累计排放量必须至少再减少4700亿吨(图1)。
把全球的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下,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速度下,在未来不到20年时间内就会耗尽剩余所有的碳预算。
(2)所有终端用能部门均需要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和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总量的份额必须从2015年的15%上升到2050年的三分之二左右。
为了实现气候目标,到2050年全球经济的能源强度需要下降约三分之二,这将使当年的一次能源供应总量降至略低于2015年的水平。
尽管有大量人口和经济增长,但通过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3)到2050年,所有国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都可以大幅增加IRENA在报告中建议,届时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终端能源消费(TFEC)中将占60%甚至更多。
例如,中国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7%提高到2050年的67%。
在欧盟,这一比例可能会从17%增长到70%以上。
而在印度和美国,这一比例则可能会增长至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fccb1976b7360b4c2e3f64ad.png)
水电:全球领先 风电:全球第一 太阳能:全球首位 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全 从2010年开始,风电 国水电累计装机3.2 装机容量连续6 年位 亿千瓦(其 中 抽水 居全球第一,成为仅 蓄能2181万千瓦), 次于火电、水电的第 占 全 国 装 机 容 量 的 三大电源。截至2015 21.2%。年发电量达 年底,风电并网容量 11143亿千瓦时,占 达到1.29亿千瓦,发 全国总发电量19.9%。 电量1863亿千瓦时。
• 到2020年,光伏 发电电价水平在 2015年基础上下 降50%以上
• 基本实现太阳能 光伏发电用户侧 平价上网
技术目标
• 先进晶体硅太阳 电池产业化效率 突 破 23% , 薄 膜 太阳电池产业化 效率显著提高
• 光伏发电系统效 率显著提升,实 现智能化运维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 重点任务-1、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应用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28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15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1.83万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项目投
资额占总投资额的17%,火电投资占7%。 2015年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额首次超过发达国家,中国投
多能互补外送消纳
鼓励风光火、风光水等建设方 式,实现多能互补,借助外送 输电扩大消纳范围,提高电力 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比重。
结合电力外送通道 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
实施光伏 “领跑者”计划
推进领跑者基地
统一规划有序建设,采取竞争方式 选择投资开发企业,全部采用达到 领跑者指标的光伏产品,引领光伏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国家组织建 设达到最先进技术水平的前沿技术 依托基地。
绿色能源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绿色能源的发展与政策支持](https://img.taocdn.com/s3/m/85e9f5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绿色能源的发展与政策支持近年来,随着对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绿色能源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为了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政策并提供政策支持。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绿色能源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能源的发展,并通过政策支持来鼓励投资和采用绿色能源。
首先是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可再生能源目标,例如欧洲各国在2020年前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目标,中国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等。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供补贴、优惠税收、购电政策等措施来刺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其次是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由于传统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例如,美国制定了清洁能源计划,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中国也实施了“煤改气”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
各国政府还加大对清洁能源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和科技人才支持等手段。
在国内层面,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绿色能源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是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中国政府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路线图,力争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以上。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基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运营。
政府还制定了风能、太阳能等产业的配套政策,提供优惠的电价和购电政策来支持绿色能源的发展。
其次是加强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以替代传统的火电厂。
政府还出台了“煤改气”政策,推动清洁能源在城市供暖领域的使用。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利用清洁能源,提供税收和财政资金的支持。
同时,为了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管理和监管,政府加强了对清洁能源企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督力度。
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及路径
![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a70eb7a5c77da26925c5b0e1.png)
18 世纪煤炭驱动的蒸汽机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为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时代 提供了强大动力。19 世纪末及 20 世纪,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共同驱动 了发电机和内燃机,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便捷、自由的电气化和汽车时代。在这 两次能源转型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在先后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时也形成 了化石能源资源高消耗模式。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步 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也呈持续增加态势。
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之路兼顾了未来与当前发展需求
为适应中国未来的能源转型形势,研究将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国家能源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过程中,应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国家 2020 年和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和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核心手段。在今后 出台的所有与能源相关的发展规划中,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都需要切实得到具 体体现。按照战略规划确定的方向、重点、目标和任务,将总目标分解成不同发展阶段的 具体目标,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条件、主要障碍、重点领域 和工作重点。
2000 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开启了探索西域的“凿空 之旅”。后续历经数百年亚欧人民不断的艰辛努力,最终探索出数条东方与西 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陆路及海上通道,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的开拓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成为世界各 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探索征程上,人类也同 样在持之以恒、不间断地书写社会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崭新历史篇章。
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之路强化了技术及制度支撑
要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我们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还面临着很多技术和制度上的 挑战。包括低需求阶段的管理,以及削减过剩发电量等。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与制度 措施,降低弃风、弃光、弃水幅度。为了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平的提高,需要配置更加 灵活的系统。额外的远距离电力输送能力也是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的一个重要特 征。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该研究也从技术和制度层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研究。包括采用充 足的灵活发电容量,使用储能装置和需求侧响应技术,扩展传输基础设施,提高常规发电 厂调节灵活性,包括增加火力发电机组的灵活性,以及电力市场的建立,可以对与高比例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关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适应性管理。
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
![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52f8db047cd184254b3535fc.png)
该发 展路线 具体 思路 为 : 22 0 0年 前后 ,突破 新型 煤炭 高效 清洁利 用技术 ,初 步形 成煤 基 能源与 化工 的工业 体 系 ;突破轨道 交通 技术 、纯 电动 汽车 ,初 步 实现地 面交 通 电动 化 的商业 应用 ;在 充分开 发水 力能 源和 远距离 超高 压
图纸 要求 。
次探伤合格 , 合格率达到 10 0 %。
6 结
语
通过 采 取顶 开加 大下环 间 隙 ,预 留焊接 收缩
・
信 . 1 皂・
中国至 2 5 0 0年能源科技发展 路 线
《 中国至 2 5 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 图》 00 报告凝练出了 1 个旨在引领我国能源科技发展 、 O 造就中国 特 色新 型能 源工 业 、满 足经 济社会 发 展需求 的重 要技 术方 向 ,包 括高 效非 化石燃 料 地面交 通技 术 、煤 的洁净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 、电网安全稳定技术 、可再生能源规模发 电技术 、生物质液体燃料和原材 料技 术 、深层 地热工 程化 技术 、氢能 利用 技术 、天然 气水 合物开 发 与利用 技术 、新 型核 电与 废料处 理 技术 、具有 潜在 发展 前景 的能源 技术 。
25 0 0年前后 ,突破天 然气水 合 物开发 与利用 技 术 、氢能 利用技 术 、燃料 电池汽 车技术 、深层 地热
工程 化技 术 、海洋 能发 电等技术 ,基 本形 成化 石能 源 、核 能 、新 能 源与 可再 生能源 等并 重 的低碳 型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8 996
4 498
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时,2020 年(左)和 2030 年(右)各风电基地的风电供应曲线。
0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3
0.4
0.5
0.6
l 在基本情景下,到 2050 年,风电累 计投资 12 万亿元(2010 年价); 在积极情景下,累计投资 24.5 万亿 元(2010 年价)。
l 实现上述目标,可带来巨大的环境和 社会效益。两个情景下,2050 年当 年二氧化碳减排量分别达到 15 亿吨 和 30 亿吨,风电带来的就业岗位分 别达到 72 万人和 144 万人。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22 490
0.7
0.8
0.9
1.0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图 2b 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的供应曲线
图 2a 不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的供应曲线
17 992
13 494
048 996
4 498
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80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22 490
17 992
13 494
2014 年 12 月 联系方式 电话: +86-10-63908022 传真: +86-10-63908024 网站: 邮件: editor@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 11 号国宏大厦 B 座 1915 室 邮编: 100038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瓦的装机水平。如果考虑风电技术进步, 二、三级风资源地区也可以开发利用,这 七个基地的风电经济可开发量将达 10 亿 千瓦以上。另外,基地之外的区域也具 有大规模风电开发潜力。
图 3 七大风电基地边际电价和平均电价
05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三、发展目标
l 基 本 情 景 下, 到 2020、2030 和 2050 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分别 达到 2 亿千瓦、4 亿千瓦和 10 亿千瓦, 风电发电量将分别达到 0.4 万亿千瓦 时、0.8 万亿千瓦时和 2 万亿千瓦时;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一、主要结论
l 本路线图中设定了两种中国风电发 展情景。在基本情景下,到 2020、 2030 和 2050 年,风电装机容量将 分别达到 2 亿、4 亿和 10 亿千瓦; 在积极情景下,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 达 到 3 亿、12 亿 和 20 亿 千 瓦, 成 为中国的五大电源之一。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 简本
在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的支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 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中国风能、太 阳能和生物质能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图研究。本报告是这三个发展路线图的缩写版,概 括了资源潜力、发展目标、环境效益和技术路线等要点。
l 风电技术研发和示范部署对于未来风 电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应进一步加快 在风能资源评价、风机设备研制、风 电开发建设和运行方面的技术进步。
l 近期,加快推进适应风电特点的电力 调度运行机制改革,释放电力系统灵 活性;制定和实施风电就地和跨区消 纳方案,协调风电、其他电源和电网 建设和运行;推进智能电网系统建设。 2030 年后,全面建成适应新能源波 动性特点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储能、 智能电网及其他先进电力系统技术普 遍应用,风电融入整个能源系统之中。
22 490
17 992
不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根据风电供
13 494
应8 9曲96 线,在目前的风资源评估、风电技术 水4 4平98 条件下,如果将最高上网电价水平控
0
制在 0.55 元 / 千瓦时以内,仅七大基地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的风电经济可开发量就可以达到 7 亿千
l 积 极 情 景 下, 到 2020、2030 和 2050 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分别 达 到 3 亿 千 瓦、12 亿 千 瓦 和 20 亿 千瓦,风电发电量将分别达到 0.6 万
l 随着风电和电力系统以及其他能源技 术的进步,实现路线图中提出的目标, 在资源、产业、电力系统支撑等方面 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l 2020 年前,积极有序开发陆上风电, 开展近海风电示范;2021-2030 年, 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 海 风 电 示 范;2031-2050 年, 实 现 在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的 全面发展。
22 490
17 992
图 1 我国风能13资494源分布
8 996
不考虑接入和输电成本,七大基地的 2020449年8 (左)和 2030 年(右)风电供应曲线。
0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2 490
17 992
13 494
8 996
4 498
0
0.3
0.4
0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2050
二、资源潜力
我国风能资源潜力在 30 亿千瓦以上,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其中陆上风电 70 米高度的潜在开发量在 26 亿千瓦,海上(5 ~ 50 米水深)100 米高度的潜在开 发量在 5 亿千瓦左右。在现有风电技术条件下,中国风能资源足够支撑 20 亿千瓦以 上风电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