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马淑然
写在课前的话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掌握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以及五行学说在人体中医藏象中的应用,以及其中相关联系。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是运动、变化的意思。

五行学说就是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抽象的属性来分析归纳认识自然界当中所有事物和现象当中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来说明物质世界变化根源的一种理论和学说。

(二)基本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木曰曲直,原义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火曰炎上,指火具有炎热升腾的作用,引申为自然界事物中凡是具有温热上升这样的特点事物或现象。

土曰稼穑,稼,播种。

穑,收获。

土曰稼穑是指的土的特点能播种又能收获,后引申为凡是具有收纳升华承载这样的特性事物现象。

因此说“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

金曰从革,革,变革,变化。

后世引申为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这样的特点事物和现象。

水曰润下,水的特点是滋润、向下,后延伸为寒冷、滋润、下降这个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我们是怎样将大自然中的万物,或者是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五行分类的呢?
(一)五行归类
用五行对自然界的万世万物进行归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取象比类方,另一种叫做推演络绎法。

取象比类法是指根据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所具有的不同属性与五行属性的相似性而划分不同类别的方法。

推演络绎法是指根据某事物与五行的相关性,间接推论另一些事物也与五行具有相关性的方法。

取象比类法,如日出东方和日落西方,日出东方是和木的升华条达的特点类似,所以东方属木,而日落于西方,这个日落于西方是和金的肃降特点相类似,所以西方属金。

而南方和北方这两个方位的五行属性正如水和火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的润下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温热升腾的特点类似,故归属于火。

这个方法就叫趋向比类法。

中医脏腑分属方法也采用五行取象比类方法,如肝气主升发,主条达,归属木;心阳主温煦,归属于火;脾主运化,承载,为气血生化之源,归属于土;肺气主降,主宣发宿降,通调水道,归属于金;肾主水,司二便,往下排泄,归属于水。

推演络绎法可推断脏腑相关性,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心主脉和心开窍于舌的“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脾主肉和脾开窍于口的“肉”和“口”亦属于土。

肾属于水,则肾主骨和肾开窍耳二阴的“骨”和“耳”、“二阴”属于水;肺属于金,则肺主皮和肺开窍于鼻的“皮”和“鼻”亦属于金。

如肌肉的强壮、消瘦和脾密切相关,脾虚四肢无力,口唇肌肉的厚薄
也和脾胃相关。

肾和膀胱的关系非常密切,肾虚出现骨骼的柔软无力,肾
虚又会脱发、头发发白表现,因此头发、骨骼、膀胱也都归属在水。

因此机体中除五脏和五行的配属可用取象比类法外,那么六腑五官五
体九窍这些脏腑组成器官它和五行的归类,可用推演络绎的方法。

通过推
演络绎法和取象比类法中医就把人体内部,人体和自然界构成一个五大功
能系统。

下为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归属表
自然
界五

人体
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

体>
情志五声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哭
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
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
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
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二)五行生克乘侮
1. 五行生克
相生: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

相克: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的作用。

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
母子关系指五行中的相生关系中“生我”与“我生”关系。

“生我”者“母”,“我生”者“子”。

如以木生火为例,“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我生”者为火——火为木之“子”。

“所不胜”和“所胜”关系即五行中的相克关系中“克我”和“我克”即“克我”者“所不胜”,“我克”者
为“所胜”。

如以火克金为例,“我克”者为金——金为火的“所胜”,“克我”
者为火——火为金的“所不胜”。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之中,相
克之中也寓有相生。

没有生,就不会存事物的发育和成长。

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争
物正常协调的发展与变化。

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别.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就称之为“制化”。

通过这种制化关系的调节,防止各行的太过与不及,从研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因此,五行的制化调节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其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调节作用。

而五行的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反常的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

2. 相乘相侮相乘:乘,即以强凌弱的意思。

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例如:木乘土,木土(虚)即木乘土虚。

相侮:侮,指“反侮”。

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所以“反侮”,亦称“反克”。

那么相乘和相侮这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一般来说某一行过亢,即可以乘所生这一行,又可以侮我所不生这一行。

所以古人曰,气有余则制其所乘而侮不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根据五行学说,可以联系人体各个器官的关系,以及和自然界万物的联系。

而我们怎么用五行学说指导我们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一)五脏生理功能和相关关系
肝喜条达,主升发疏泄特点和木升发而调达的特性类似,所以中医就用木的生发、调达舒畅等特点来说明肝脏的生发调达舒畅的特点,心主血脉,主藏神,心阳具有温煦的作用,那么心阳温煦作用在五行当中和火的特点类似,所
以中医就用火的温热,升腾的特点来说明心阳主血脉,主温煦的特点。

脾中医认为主运化,脾帮助我们消化吸收功能特点和五行当中土的稼
穑、收纳、承载特点相互类似,所以中医就用土的升华、承载的特点来类似
于说明脾的生理功能特点,脾为后天之本。

肾主水、主藏精,主发育生殖,肾纳气,肾主水这个特点就是和五行当
中的水的润下特点类似。

肾开窍于二阴,负责大小便的往下排泄,也是借助于五行水的润下特点提出来的,所以中医就用水润下特点来说明肾司二便,肾主水的这种功能的特点。

还有肾藏精也是类似于水的滋润特点。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的肃降可以清肃呼吸道的异物,有清洁的作用,这和金的清洁、肃降收敛特点相似,所以中医就用金的特点来说明肺的功能特点,所以肺的肃降特点是借助于五行金的特性来进行说明和阐发的。

同时根据五行特性,也可五脏的相关联系。

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阳可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肾(水)藏精以养肝。

另外五行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互相制约的关系也能够说明五脏之间互相制约的一些关系。

肝(木)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气的运化,可以制约肾水的泛滥,肾(水)阴的滋润上济,可以抑制心火亢逆,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二)说明五脏的病理传变和相关联系
通过五行相生关系可解释脏腑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协助的关系,而五行学说在病理上的应用,主要是说明五脏病理上的传变。

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相乘关系传变,相乘和相侮。

肝病乘脾是木乘土,脾病即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即心,母病及子。

肝病即肺,木侮金。

肝病即肾,子病及母。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疾病的诊断
中医学具有整体观念,我们内在脏腑的病变必然通过外在的征象表现出来。

通过面象、舌象、脉象、声音观察,可以表知里,了解内在脏腑的盛衰虚实,而面象、舌象、脉象、声音这些都和五行具有对应性,所以通过五行对这些外在的征象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推断内在脏腑的病变,或者脏腑之间相互的影响。

如面见青涩,脸色发青,口味上喜酸,口内有酸的感觉,脉象弦,那么这就说明病位在肝,因为弦脉是属于肝。

2. 疾病的治疗
五行学说在疾病的治疗上也有一定的应用,我们根据相生的关系确定治疗原则,就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那么这种补母主要适合于母子关系的虚症。

具体来说可以说母子两脏都虚,或者单纯的子脏虚,我们都可以用虚则补其母的原则,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又称补母与泻子。

补母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即通过补母以治疗母子两脏皆虚或子脏虚弱证。

例如,脾气虚弱,土不生金,肺气不足而脾肺两虚(母病及子),此时可补脾;肺气虚亏日久,影响脾的健运,而致肺脾气虚(子盗母气),可补脾。

这就是“虚则补其母”的含义。

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就是适合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症。

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肝病实证时,可采用实则泻其子,泻心之法。

肝木是母,心火是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

心火亢盛,子病犯母,心肝火旺证,需泻心火,泻其子。

因此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方法主要有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滋水涵木法:即滋肾阴以养肝阴,以制约肝阳上亢的方法。

适用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致的肝阳上亢证。

益火补土法:一般多指温肾阳而助脾阳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之证。

培土生金法: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不能资助肺脏的脾肺气虚证或主要因肺气虚而引起的肺脾两虚证。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肺阴虚无力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而致的肺肾阴虚证。

利用五行的相克关系,在临床上主要是确定治疗原则叫抑强扶弱法。

所谓的抑强适用于五行当中的某一行过亢引起的相乘或相侮的病变。

如肝气偏旺,横逆乘脾也可横逆犯胃,肝气偏旺时可表现是两胁胀痛,乘脾时会出现腹泻便塘,横逆犯胃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是由于木过亢造成脾胃功能的失调所致,在治疗上要疏肝行肝,可用柴胡来疏肝理气,抑制肝阳的偏亢,抑制肝气疏泄的失常。

所谓的扶弱适用于五行当中的某一行过弱而造成的病变。

如肝气虚致气滞,导致脾胃化功能的失常,在治疗上就应该补肝合肝兼健脾合胃。

这个方法叫扶弱法。

根据相克规律在临床上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法,具体主要有佐金平木、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壮水制火。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肃肺气以抑制肝的一种治疗方法。

有时又指通过抑制肝木以助肺气清肃,适用于肝火犯肺
证。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是以温运脾阳治疗水湿停蓄为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涨满之证。

壮水制火(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的心肾不交证。

心火偏亢为主者,重在泻南,肾阴不足为主者,重在补北。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基础理论,是基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而归纳出来的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特性归类。

学习中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物质背后的所反映出来的特
性。

知识拓展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在贯穿于中医学各个方面的根基理论,无论在诊断和治疗当中,我们都应该按照木火土金水的五种特性进行思考问题。

同时五行理论也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有部分人对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存在疑问,学员在课余时间,如感兴趣可以从哲学和文化的方面探讨中医的基础理论根基,从而更深刻认识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