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宣讲课件PPT课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宣讲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86c57df705cc17552709dc.png)
三、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22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一)健全法制,呼唤“美丽环境”
2001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 了: 清洁生产促进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可再生能源促进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
23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世界森林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 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12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5
环
大气污染加剧
保
图
片
大气污染加剧
16
环
保 图
环保图片
片
土地生态恶化
17
环
保 图
水资源污染严重
片
18
环
保
森林草场减少
图
片
森林草场减少
19
全国200个贫困县87%分布 在水土流失地区
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
黑河源头草场退化害频繁
滇池蓝藻污染
巢湖蓝藻爆发
21
2020/3/27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 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 中就集中暴露出来。中国跨越式发展付出沉重代 价:资源匮乏之重前所未有,环境破坏之大前所未 有,家园毁坏之广前所未有。这些,都成为制约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瓶颈问题
13
生态系统退化 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 方公里。 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 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50%--60%天然草场 退化。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 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拥有的物种总数的 15%-20%。
第14课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
![第14课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0e93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5.png)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时时可做,处处可为, 同学们能从自身衣食住行等方面出发谈谈应如 何践行绿色生活吗?
课堂小结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共 建 共 享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绿 色 发 展
循环发展 低 碳 发 展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P141最后一段——142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途径有哪些?
(1)首先要Βιβλιοθήκη 持绿色发展的的价值取向。 绿水青山可以创造出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 美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2)其次要树立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坚持 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提倡环境友好型 消费。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结合书本P140“走进生活”小组讨论回答
(1)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
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包括哪些?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课堂小结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共 建 共 享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绿 色 发 展
循环发展 低 碳 发 展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P141最后一段——142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途径有哪些?
(1)首先要Βιβλιοθήκη 持绿色发展的的价值取向。 绿水青山可以创造出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 美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2)其次要树立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坚持 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提倡环境友好型 消费。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结合书本P140“走进生活”小组讨论回答
(1)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
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包括哪些?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0cced59b6648d7c0c74688.png)
思考:全面建立湖长制有什么现实意义
笔记平台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目标导学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材料呈现:经过十多年持续治理和国家草原补 奖政策的实施,如今内蒙古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 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草原明显恢复。图片是羊 群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的草 原上觅食的情景。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3、现在,骑共享单车出行已成为许多市民的习惯。手机 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提取一辆公共自行车,轻松自如地 在市区穿行。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一惠民措施 ①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排放 ②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③能够进- -步引导市民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 ④体现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2、近几年,我国的森林和植被在不断减少,每年风沙带来巨
大的经济损失。大自然的报复警告我们(
)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②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③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④建设生态文明,要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本 文 以 叙 述为铺 垫,以 议论为 主体。 其叙事 以作者 陆续了 解七门 堰历史 的过程 为线索 ,
笔记平台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 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 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 类。
笔记平台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目标导学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材料呈现:经过十多年持续治理和国家草原补 奖政策的实施,如今内蒙古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 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草原明显恢复。图片是羊 群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的草 原上觅食的情景。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3、现在,骑共享单车出行已成为许多市民的习惯。手机 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提取一辆公共自行车,轻松自如地 在市区穿行。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一惠民措施 ①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排放 ②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③能够进- -步引导市民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 ④体现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ppt完整版
2、近几年,我国的森林和植被在不断减少,每年风沙带来巨
大的经济损失。大自然的报复警告我们(
)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②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③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④建设生态文明,要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本 文 以 叙 述为铺 垫,以 议论为 主体。 其叙事 以作者 陆续了 解七门 堰历史 的过程 为线索 ,
笔记平台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 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 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 类。
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
![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05d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f.png)
目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一.坚持人与自. 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 其养以成。
03. 顺应自然—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共识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 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02. 尊重自然—首要态度 尊重自然界的创造 和存在,绝不能凌 驾于自然之上。
04. 保护自然—首要责任 要把人类活动控制 在自然能够承载的 限度之内。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把资源放在首位
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狠抓水资源和矿 产资源节约利用、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
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 发展生产力。
THANK YOU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环保工 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
新格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 模式和做法,走绿色发展之路和文明发展 之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
视频
—建设美丽中国
总结
总结
1. 建设美丽中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 现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持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
2.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 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一.坚持人与自. 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 其养以成。
03. 顺应自然—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共识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 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02. 尊重自然—首要态度 尊重自然界的创造 和存在,绝不能凌 驾于自然之上。
04. 保护自然—首要责任 要把人类活动控制 在自然能够承载的 限度之内。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把资源放在首位
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狠抓水资源和矿 产资源节约利用、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
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 发展生产力。
THANK YOU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环保工 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
新格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 模式和做法,走绿色发展之路和文明发展 之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
视频
—建设美丽中国
总结
总结
1. 建设美丽中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 现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持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
2.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 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与家园PPT(完美版)(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全
![《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与家园PPT(完美版)(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91c87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f.png)
生态危机
滋养
开发
补偿
(3)人与自然 ,共生共荣。这是一种 中的平衡、发展中的 、进取中的 、多元中的 、“纷乱”中的 。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相互依存
动态
协调
有度
一致
有序
自然规律
绿色
环境效益
生态环境
循环
节约优先
自然恢复
生产生活
细节
(4)必须严守 上限、环境质量底线、 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资源消耗
生态保护
友好
古文解读
《饮酒·其五》(教材P81)解读:作者陶渊明(魏晋)。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与我结伴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 能力为基础,以 为准则,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 和保护 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 、协调、 、开放、 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绿色发展已成乡村自信的新坐标”说明了什么?
[答案]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两条即可)
滋养
开发
补偿
(3)人与自然 ,共生共荣。这是一种 中的平衡、发展中的 、进取中的 、多元中的 、“纷乱”中的 。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相互依存
动态
协调
有度
一致
有序
自然规律
绿色
环境效益
生态环境
循环
节约优先
自然恢复
生产生活
细节
(4)必须严守 上限、环境质量底线、 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资源消耗
生态保护
友好
古文解读
《饮酒·其五》(教材P81)解读:作者陶渊明(魏晋)。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与我结伴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 能力为基础,以 为准则,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 和保护 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 、协调、 、开放、 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绿色发展已成乡村自信的新坐标”说明了什么?
[答案]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两条即可)
14课 建设美丽中国[优质PPT]
![14课 建设美丽中国[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4b638b0242a8956bece4dc.png)
第14课 建设美丽中国
01
C目ON录TENTS
02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美丽中国 共建共享一、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构成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构成。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 设是保障,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科 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只有高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够最大限 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 的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
二、美丽中国 共建共享
(一)美好生活的向往
13亿人有13亿个梦,美好憧憬,各个不同。吃得饱 饭、穿得暖衣、看得起病、读得起书、买台电脑、买 辆轿车、买套住房、找个工作、开个小铺、办个公司、 下煤井不胆战心惊、进城市不诚惶诚恐、干活不担心 薪酬“蒸发”…每一个梦想的实现,既需要个人的努 力,也需要社会的和谐。 ◆请你描绘一下你向往的美好生活。
2.中国特色高社举旗会帜主科义学发理展 论体系 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 的科学理论体系。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3.习近平新高时举旗代帜中科国学发特展 色社会主 义思想(十九大写入党章)展 是
01
C目ON录TENTS
02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美丽中国 共建共享一、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构成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构成。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 设是保障,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科 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只有高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够最大限 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 的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
二、美丽中国 共建共享
(一)美好生活的向往
13亿人有13亿个梦,美好憧憬,各个不同。吃得饱 饭、穿得暖衣、看得起病、读得起书、买台电脑、买 辆轿车、买套住房、找个工作、开个小铺、办个公司、 下煤井不胆战心惊、进城市不诚惶诚恐、干活不担心 薪酬“蒸发”…每一个梦想的实现,既需要个人的努 力,也需要社会的和谐。 ◆请你描绘一下你向往的美好生活。
2.中国特色高社举旗会帜主科义学发理展 论体系 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 的科学理论体系。
高举旗帜 全面发展
3.习近平新高时举旗代帜中科国学发特展 色社会主 义思想(十九大写入党章)展 是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0c8e238762caaedc33d42c.png)
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呈现: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 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 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 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 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 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 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新课讲解
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 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 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 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
材料呈现: 对两幅图表你有 什么认识?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
(1)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
探究与分享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注:当65岁以上老 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7%时,即意味着这 个国家或地区已处 于老龄化社会。
2.实行计划生育原因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 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 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 问题。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PPT(精)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PPT(精)](https://img.taocdn.com/s3/m/71ea8105a76e58fafab00328.png)
37
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工业 绿色农业 绿色交通 绿色能源 绿色建筑 绿色旅游 绿色服务 清洁生产
38
绿色产业的特点
•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 •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 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 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 • 尽可能回收利用各类废弃物,把废物变成 资源。
西日本泡沫聚苯乙烯再循环
每 户 收 集
计算机类 再生利用广场 家具类 修缮 罐、瓶资源化中心
透明瓶 茶色瓶 其他瓶 钢制罐 铝制罐 塑料饮料瓶
收 集
回 收 站
资源垃圾
(罐、瓶) (罐、塑料饮料瓶) 白塑料包装盒
有色塑料包装盒
基 地 回 收
超市、公民馆等 电器商店等 自治会等回收
集 回团 收
纸袋(牛奶等) 萤光管 电池(钮扣型、充电式) 废纸 废布
35
核能是绿色能源, 但必须十分关注安全问题
• 核废料安全处置 • 生产事故的严密预防 • 其他突发性事故
36
“绿色发展” 定义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 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 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 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及出现的必然性
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过程
1962年: <<寂静的春天>> 美国 (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 ) 1972年: <<增长的极限>> 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组织罗马俱乐部 给世界的第一个报告,给人类 社会的 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从 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
• 系统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认识的重大飞跃。
•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诞生 。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c457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3.png)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将加 速消费升级,推动内需增长,促进经 济转型。
绿色发展成为主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将更加注 重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 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
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将得到有效提升。
挑战。
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任务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法规,强化环境执法,建立健全生 态文明制度体系。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扩大森林、湖泊、湿 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覆盖面。
推进绿色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 术,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提高环境 监测和预警能力,保障环境安全。
03 建设美丽中国的 实践与案例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践
01
02
03
森林保护与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等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 ,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 物多样性。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加强水域保护,治理水污 染,恢复水生态,保障水 资源安全。
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 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 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的绿色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 遇,包括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农业等。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经济、社 会、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01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投
《建设美丽中国》(精品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PPT课件3
![《建设美丽中国》(精品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7a78fb2426fff705cd170a4a.png)
【答案】(1)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垃圾对人类的危害,符合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美丽城市建设。 (2)能够识别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具备正确投放的能力, 是学会垃圾分类的前提,并不意味着就做好了垃圾分类。 (3)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 作用。贯彻落实垃圾分类,重要的是做到法德并举,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 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4)落实垃圾分类, 初中生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识别各种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 惯,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规范垃圾分类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落实垃圾分类。
四、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 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 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制 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 幸福。
(5)爱护花草树木、河流湖泊,不乱扔垃圾,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 (4)落实垃圾分类, 初中生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识别各种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粮食,拒绝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课时6 建设美丽中国(第六课)
(4)回答题干:如何才能落实好呢?→做好垃圾分类的要求→分角度回答做法。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79fd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0.png)
美丽中国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力。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 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途 径。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保护、环境治 理、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这 些方面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美丽中国 的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美丽中国的概念和内涵 • 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和措施 • 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和案例 • 建设美丽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主题介绍
美丽中国:定义与内 涵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 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 背景和时代要求
背景介绍
中国环境现状与挑战 国内外环境保护经验与教训
03
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和措 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01
02
03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强化对森林、湿地、草原 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 性。
治理环境污染
加大大气、水、土壤等环 境污染治理力度,降低污 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
防治生态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等防治工作,降低灾害风 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
推进绿色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 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
推广清洁能源
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 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 能源的依赖。
促进绿色产业
支持节能环保、生态农业 等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倡导绿色生活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6.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6.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42106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a.png)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考点 二 资源环境问题
1. 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P77)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 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2.我国资源现状、形成原因、影响及警示各是什么?(P78) (1)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 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形成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 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 坏都很严重。 (3)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 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警示:中国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巩固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知识拓展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请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国家: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口政策;②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保障老有所养;③加强完善城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④积 极鼓励、扶持、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等。 (2)社会:弘扬孝敬老人的中华传统美德,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 社会氛围等。 (3)家庭:成年子女要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考点 一 人口问题 考点 二 资源环境问题 考点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考点 一 人口问题
★1. 我国人口现状及新特点是什么?(P75)
(1)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2)新的特点:①总人口增速趋缓;②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发展,就是 要解决好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家庭、绿色 学校、绿色社区和 绿色出行。
13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构建政府为主 导、企业为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 共同参与的环境 治理体系。积极 参与全球环境治 理,落实减排承 诺。
14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9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0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考核评 价体系
生态补 偿制度
制度 体系
责任追 究制度
保护管
理制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感谢聆听
制作人:曹张弛 演讲:高阔
17
然规律
5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保护自然
• 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 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 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
• 多还旧账——恢复元气 • 不欠新账——休养生息
6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4.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
生产空间 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 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 山清水秀
11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12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推进绿色发展
•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 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 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
4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顺应自然
• 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 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 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 • 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 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 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 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 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5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4.改革环境监管体制机制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 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3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尊重自然
• 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 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 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 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7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实现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节约。 ➢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
8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1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13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构建政府为主 导、企业为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 共同参与的环境 治理体系。积极 参与全球环境治 理,落实减排承 诺。
14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9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0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考核评 价体系
生态补 偿制度
制度 体系
责任追 究制度
保护管
理制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感谢聆听
制作人:曹张弛 演讲:高阔
17
然规律
5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保护自然
• 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 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 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
• 多还旧账——恢复元气 • 不欠新账——休养生息
6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4.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
生产空间 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 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 山清水秀
11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12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推进绿色发展
•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 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 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
4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顺应自然
• 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 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 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 • 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 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 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 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 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5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4.改革环境监管体制机制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 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3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尊重自然
• 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 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 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 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7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实现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节约。 ➢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
8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1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