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当前中国经济形
势看法
我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法
《罗马帝国兴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在论及人们解释罗马帝国衰亡的诸多不同观点时,曾慨叹道:“我们对于人类事物的理解,走极端易,持中庸难。
然而,真理似乎总是蕴涵于中庸之道。
人类社会从属于我们赖以存在的大自然,那么其必然也得遵循于自然的规律和法则。
什么是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呢,天有阴必然有晴,有黑夜必然有白天,有生必然有死,这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故此我个人认为,经济有繁荣,那么必然有萧条,有上涨也必然会下跌。
如果一个社会其经济有好有坏,有繁荣有萧条,我们认为这充分的说明了它是依循自然规律运行的,是正常的。
反之,我们才应该视之为非正常。
同理,我们可以大胆放言的是,这个世界不会存在只升不跌的房地产市场。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想当然的认为中国的房价将会下跌这也是一个极端愚蠢的念头。
马克思教导我们: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
我们姑且抛开迷信GDP的中国政府对房地产依赖这一要素,单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就可告诉我们,中国的房价15年内的大趋势只会看涨。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四个条件:资本、市场、技术、管理。
首先,中国现在资本充足,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正在寻找出路;政府投资保持相当大的比重,外商看中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前景是看好的。
第二,中国有最广大的国内市场。
中国产品价格低廉,有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机电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是有销路的。
在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中,有不少生活用品,销量不会大变。
第三,中国正在鼓励自主创新,同时从国外继续引进技术。
最后是管
理,这是中国的弱点,但近年来也有很大改进。
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家虽然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已有较快增加。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
”至于加速朝好的一面发展还是朝坏的方向发展,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的是否采取了正确而有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譬如社会收入更公平的分配,譬如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譬如引进韩国的一户一制度或新加坡的组屋制度等等。
2009年,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出成就。
回顾今年走过的历程,我们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从年初到年底,国民经济实现了V型的复苏,在全球经济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一至三季度下降了2.4%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可以保持8.3%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实现这样一个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
一是体现了中国经济对国际的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抗击能力和应变能力。
特别是在今年我们出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经济8%以上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做不到。
前三季度我们出口下降了20%,过去连续的五六年时间内我们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出口一上一下,波动的幅度就在40%以上,40%以上相当于多大的数字呢?相当于我们GDP的13%左右的总需求。
没有扩大内需的政策,没有投资的快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可能会下降到1%、2%的水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中央及时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通过财政的投入、引导贷款的增加,通过扩大内需,弥补了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
所以,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特别是我们通过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就业的大体稳定,保持了社会的大体稳定,改善了民生,因为我们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里面相当大一部分投入用于保障房的建设,保障房是用于社会最困难的那部分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城市里的棚户、矿区煤炭塌陷区的职工的住房、林区的棚户的住房,以及草原上游牧民的定居住房,中国将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来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这部分人居住条件还没有改善,现在通过我们扩大内需,帮他们把房子建起来,使他们也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符合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
另外,扩大消费实行了一系列刺激政策,这也有利于改善民生,特别是住房、汽车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局面。
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为我们留下一笔优良资产,如果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扩大内需,建成了我国高速公路的框架体系,从1997年开始我们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现在我们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经居世界第二位,我们现在出行很方便了,高速公
路的建设把我们全国各个地区的市场紧紧连在了一起,这是上一次扩大内需取得的最大成果。
这次扩大内需,我们重点建设高速铁路的客运体系,这轮投资完成之后,我们将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速铁路的客运体系,到那个时候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况将成为历史。
现在铁路建设加足了马力,有多大施工能力就给多少投资,所以全国高速铁路客运体系正在开足马力进行建设。
我们实现投资平稳增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现在看来,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恶化了,本来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第一个转变,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结构,要适当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这是我们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个转变的要求。
但是今年投资前三季度增长33%,11月份投资还比去年增长30%以上,这是城镇的投资。
有人估计今年投资率可能要达到51%,创造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没有这么多投资的增长,经济增长8%从何而来呢?第一个代价就是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更恶化了。
第二个代价,工业生产能力特别是高耗能的产业能力过快增长,生产能力富余这种情况更严峻。
钢铁的生产能力,8月份我们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480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49.1%,9月份又创造历史新高,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拉动,现在钢铁生产能力充分开动起来了。
本来我们想高耗能的产业增长得慢一点。
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服务业,这些产业发展得快一些,这样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但是今年由于我们拉动内需的投资,主要还是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拉动钢铁、水泥这些高耗能行业的迅速增长,这个结构也是恶化的。
我们钢铁、水泥的产量基本上占到全世界的二分之一。
第三,贷款的增长过猛,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原来我们年初定的贷款新增达到5万亿,但是我们上半年新增了7万多亿,到11月份,我们新增贷款达到9.1万亿。
我估计12月再增加3千亿,今年将会达到9.5万亿,贷款规模增长过快,带来了好多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
根据现在调查,贷款绝大部分用到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上,据调查,贷款大概有10%左右转变成企业的存款,没有弄出去,还有5%左右挪作其他方面去了。
原来我们尽量防止贷款流向股市来抬升资产价格,现在看来我们贷款投向基本上符合我们宏观政策的要求。
但是一年之内贷款增加这么多,给今后货币总量的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
当前,我们说要进入一个稳定的经济回升通道,依然还处在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
我们主要由内生动力,而不是由外生经济增长平稳态势,现有的平稳态势还要保持相当的力度。
所以,中央明确了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们要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障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政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来抑制通胀预期的上涨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
这就是我们政策应该着力的方面。
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们怎么在保持合理的政府规模投入的时候,怎么样更有效的处理民间投入的回升。
这是我们处理非常有效的关键问题。
一是要从以发挥政府投资的直接推动作用,逐步转变为用税收政策和支付政策对民间投资消费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
所以,我们要适当控制政府直接投资规模,要稳定民生的支出,要扩大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入,要扩大财政政策对市场性投资和消费的支持力度。
我们也可以说是“一控”、“一稳”、“两控”,按照这个方式继续推进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二是要继续增大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在培育经济增长内生性的动力机制。
比如能不能更多的用一些直接投资转向税收的手段,包括适当降低就业性和内销性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对企业研发和设备更新的补贴。
我们刺激计划里面设备更新有过200亿的贴息,实际上还可以研究能不能这方面再进行扩大。
三是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改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对家电和汽车的消费优惠政策。
国务院开会宣布了,这个政策明年继续延续。
我们甚至还可以再研究进一步的相关政策,包括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的补贴政策,这些还可以再继续研究。
四是调整对住房新的优惠政策,调整新的产能过剩的财税优惠政策。
最近,也已经做了相应的调整。
二、后危机时期的调整和转型。
今后一个时期,过去支撑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的内在条件,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以这次金融危机为标志,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再往前看一点,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着两个基本的课题,这是我们必须去解决的。
一是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比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情况下,怎么样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命题,就是怎么样解决它,这就需要调整和转型。
二是在生产能力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怎么样提高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经济增长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依赖性。
这次我们走向未来,必然要去面对的两个基本课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去解决这两个课题,要推进调整和转型,我们中国经济必然要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要进入一个调整期。
这个调整期可能在时间上取决于全球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我们化解矛盾的能力,我想总是要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
企业发展和竞争战略一定是要根据这些国际上的产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我们发展思路,重新审视和评估发展思路,重新界定企业的自身优势在哪里,实现这种优势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第一,实现企业发展思路的创新。
第二,要优化我们的产品结构。
创新我们的产销模式,增强我们的研发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加强核心业务。
现在很多企业是多元化企业,危机以后怎么增强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怎么积累人力资本?最后怎么样在这个基础上,来培育我们的品牌优势。
的
最后,危机蕴含着重大的战略机会。
这次危机甚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会,而调整和转型则会孕育着中国经济的新一轮的繁荣。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是什么时候?实际上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如果我们调整和转型能够到位,今后几年也许多可能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最最黄金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