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0845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5.png)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教育旨在培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的教科版科学课本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全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阳光、空气和水本单元主要介绍太阳的作用、阳光的变化、空气的存在以及水的重要性。
1. 太阳的作用:太阳是地球的能源之源,提供光和热能。
太阳还能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2. 阳光的变化:太阳光可以照射到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
这使得我们在一天中能感受到阳光的变化,例如早晨的阳光较为柔和而晚上的阳光则较为强烈。
3. 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形的物质,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空气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生存。
4.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水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利用水进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第二单元:天地万物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圆形的球体,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个重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的变化,而公转则使得我们能感受到四季的交替。
3. 天空中的星星:夜晚,我们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天空。
星星是遥远的太阳,它们会发出光亮。
4. 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
月亮的形状在一个月内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月相变化。
第三单元:春夏秋冬本单元主要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还有与四季相关的活动。
1. 春天:春天是四季中温暖而有希望的季节。
春天气温逐渐回暖,百花争艳。
2. 夏天: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气温较高。
夏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也是游泳和野餐的好时机。
3. 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作物成熟,天空湛蓝,气温适宜。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f8d38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7.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归纳1.1-1《运动和位置》2.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3.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4.1-2《各种各样的运动》5.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6.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7.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8.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9.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10.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1.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2.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13.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4.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6.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17.用时(长),运动(慢)18.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9.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20.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21.距离(短),运动(慢)。
22.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23.1-7《我们的“过山车”》24.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5.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26.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02e2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0.png)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与物体1. 物质的性质- 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颜色、形状、温度、硬度等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 物质能否溶解、能否燃烧、能否导电等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2. 物体的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物体运动的状态可以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
- 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二、植物的生长与变化1. 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土壤等。
- 植物的生长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器官。
-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
2. 植物的变化- 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变化。
- 植物会进行开花、结果、落叶等周期性的变化。
-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生命过程。
三、人体与健康1. 人体- 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部位组成。
- 人体有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八大系统。
- 人体需要运动、饮食、睡眠等来维持健康。
2. 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交、道德等各方面的良好状态。
-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
- 健康问题包括疾病、受伤、营养不良等。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 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等结构。
- 地球上有大气层、水圈、陆地等环境。
2. 宇宙- 宇宙是由物质、能量、空间、时间等组成的。
- 宇宙中有恒星、行星、星系等天体。
- 宇宙的探索包括对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大爆炸等的探索。
以上就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eb322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c.png)
202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学问点归纳与解析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学问清单1.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
3.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我们四周有很多斜坡,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或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
5.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6.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
7.在一样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8.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9.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10.利用秒表、软尺、细绳,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其次单元《动物的一生》学问清单1.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受诞生、成长、生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得动物种族得以连续。
2.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3.像蚕一样,很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生殖后代的。
4.蚕卵巳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5.不能用手触摸蚕,由于它们格外柔弱。
6.蚕生长到确定阶段,会长出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似乎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皮4 次皮。
8.蚕吐丝了,蚕房中的很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9.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构造的动物是昆虫。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学问清单1.太阳诞生之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继形成。
它们严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有几十亿年了。
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视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刺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光明的月球。
3.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4.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最重要的礼物。
5.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
6.我们还可以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
7.日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e3722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b.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以地面为参照物,石块是(静止)的,鱼是(运动)的,被鱼搅动的水是(运动)的。
以道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站牌是(静止)的,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4.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照运动类型分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指尖陀螺是(转动),弹拨后的钢尺是(振动)。
3.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4.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上下的弹跳是(振动)。
5.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线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3.运动员在操场上跑800米,跑在直道上是(直线运动),跑在弯道上是(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一般情况下,把乒乓球放在斜面上,乒乓球会(滚动)下来。
4.把立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可能会(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通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说明运动(快);用时长说明运动(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7d08b22883c4bb4cf7ecd1c7.png)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b6df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3.png)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9b57d0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6.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复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活动有平抛活动、斜抛活动、匀速圆周活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活动速度是指单元时间内通过的间隔。
15.应用测量的办法能准确比较物体活动的快慢。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3cf40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c.png)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知识点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跨栏比赛,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的物体是滑动,有的物体是滚动。
改变斜面一端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
13.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14.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56e3d04c1c708a1284a44de.png)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知识要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 ) (东北) (东)(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
(2)滚动: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
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5、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的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b426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8.png)
最新改版三下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知识点目录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 (4)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5)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7)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 (7)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 (8)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 (8)第8课《测试“过山车”》 (9)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0)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1)第3课《蚕长大了》 (12)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 (13)第5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4)第6课《蚕的一生》 (15)第7课《动物的繁殖》 (16)第8课《动物的一生》 (17)第三单元太阳、地球第1课《仰望天空》 (18)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9)第3课《影子的秘密》 (20)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21)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22)第6课《地球的形状》 (23)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 (24)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 (24)最新改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标准物)相比。
3.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相对于地面(标准物)来说,图中老鹰是运动的,蒙古包、马和白云是静止的。
4.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6.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东北东南北南东西西南西北(1)首先选择标准物。
(2)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方向和距离。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70c77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1.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生物1. 植物•植物的种类和特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苗裔生长、开花结果;•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植物的生活习性: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的要求。
2. 动物•动物的种类和特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的分类:按食性分类、按生活环境分类;•动物的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进食、睡觉、运动、繁殖等。
3. 人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感等;•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住所、衣物等;•人体的卫生保健: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人体的生长发育: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
二、物质1.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固体的性质:有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液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气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体积、有质量等。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变化:溶解、熔化、凝固、蒸发、沉淀等;•物质的化学变化:燃烧、发生氧化、酸碱反应等;•物质的循环利用:水循环、空气循环、光合作用等。
3. 声音与光线•声的来源和传播: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路径;•光的来源和传播:太阳光、灯光的产生、光的传播路径;•声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三、力与能1. 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动摩擦力;•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弹力的作用:弹簧的形变、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2. 能的转化和传递•机械能的转化: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热能的传递: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热的辐射;•光能的转化:电能和光能之间的转化。
3. 节约能源•能源的种类和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的方法:合理使用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节约能源的意义: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概况•地球的特点:有陆地和海洋、大气层的存在等;•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的倾斜度;•地球的气候:热带、温带、寒带。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94dd9e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8.png)
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旳生命旳。
2、植物在它们旳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旳过程。
3、不一样旳植物种子,它们旳(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似。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旳观测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5、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芽和叶),植物旳根向(下)生长,根旳生长速度(快)。
6、植物旳根可以吸取土壤中旳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旳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旳绿叶依托阳光提供能量运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旳。
8、植物中旳叶绿素可以运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旳光合作用。
9、植物旳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助于接受更多旳阳光。
10、植物旳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送水分和养料旳作用。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旳,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旳毕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成果)。
13、绿色植物在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绿色植物旳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合适旳水分)和(温度)。
15、任何植物旳茎上均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旳特性。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旳位置,由于叶是生长在节上旳。
16、凤仙花等植物旳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立径。
牵牛花旳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缠绕茎。
葡萄旳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
红薯旳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第二单元17、蚕旳生命是从(卵)开始旳,一种蚕卵就是一种小生命。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8、蚂蚁、蜻蜓、蚕、蛾旳身体同样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觉。
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膀,因此它们都是昆虫。
19、蚕旳毕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是蚕旳幼虫、蚕蛾是蚕旳成虫。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e3582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1.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运动和位置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8.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d534d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8.png)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知识要点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做比较,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认为物体运动了。
3.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1.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目的是明确观察的对象。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
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面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距离相同时,时间越短,说明速度越快。
2.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be9222f5335a8102d220d0.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数学表达式)★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1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
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的一生总共要蜕6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幼虫期指的是蚁蚕到结茧前要蜕4次皮。
4、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4对腹足,1对尾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5、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6、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蚕做蚕茧是为了保护蛹。
★7、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比如:蜻蜓、蚂蚁、蝴蝶、天牛、蚕蛾它们都是昆虫。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8、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蚕羽化成蛾的目的就是为了交尾和产卵。
9、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蚕的生命周期是56天。
10、蚕蛾、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这些动物生命的开始。
★11、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 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12、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13、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14、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完全变态:蚊子、蜻蜓、苍蝇、青蛙、蚕不完全变态:蝗虫、鱼、鸡、狗、猫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29岁称青年,30岁至49岁称中年,50岁以上称老年。
★在人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
脑的生长在(第一个生长发育期)最快,出生前后--胎儿出生到1岁后。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呢?答: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第三章温度与水的变化1、水按手的感觉分类:可分为烫水、热水、温水和凉水。
但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够准确,不一定可靠,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
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
★4、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5、冰跟水的不同点:冰的特点:1、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2、比较硬、很光滑;3、温度低、易融化;4、冰块会浮在水上面,冰是固体。
水的特点:1、会流动的;2、没有固定形状;3、是液体。
冰和水共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6、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加快冰的融化:1、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块放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块焐热★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9、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露:水蒸气受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10、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11、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
12、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 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13、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温度越低,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温度越高,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4、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1、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2、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
3、有风吹,水蒸发得快。
第四章磁铁★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2、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磁铁有各种形状,常见的有条形、环形、马蹄形,圆形等。
它们用途有教学磁贴、门吸、磁悬浮列车等。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4、条形磁铁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5、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异极相吸的性质来检测、判断磁铁的南北极。
6、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确切的证据;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7、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
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他们的磁力也不一定相同。
★8、把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强,把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一般的磁铁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
10、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
1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
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制成了“司南”。
12、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13、★指南针或指北针的名称视其指针尖端之朝向而定。
14、指针的尖端(或是红色那端)朝向北方,称为指北针;指针的尖端(或是红色那端)朝向南方,称为指南针。
15、做指南针可以用钢针、铁钉等物。
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或铁钉)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次—30次。
然后要标明南、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