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8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8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8篇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在学校外,同学们时常会去郊游、实践活动、游戏等,活动的空间更广阔,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了。

因此,这课告诉孩子们该怎样在校外注意安全,让孩子们能有所防范。

2、通过活动,初步知道交通安全知识,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形象。

3、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头饰(红绿灯、行人、汽车、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等)。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篇二防触电教育一、预防触电应注意事项1、要买合格的电器,不管是大件还是日常小电器,都要看是否有产品合格证,防止用假冒伪劣产品。

2、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

3、室内电灯或其它电器损坏要及时找人修补或更换小学主题班会教案--防触电防雷安全教育小学主题班会教案--防触电防雷安全教育。

4、不能随便触摸已经接通了电源的电线和破损处。

5、不要在宿舍乱接乱搭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将带电插座放置在床铺上6、禁止在潮湿的地板上修电器,发现有“霹雳”的火花声时,立即关闭电源,预防触电。

二、触电的急救原则1、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打“120”求援小学主题班会教案--防触电防雷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防雷电教育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篇三为切实做好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特制定夏小防台风安全应急预案:一、高度重视,强化和落实责任制防汛防台风工作以“以人为本”为中心思想。

各部门高度重视,在做好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安排好这项工作,明确责任制,制订学校的各项防汛防台的措施,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汛期安排专人值班,及时处理和解决汛期和台风期间的各类突发事件。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交通安全1. 学习交通规则,了解不同交通标志的含义。

2. 讨论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正确乘坐交通工具。

第二课时:防火安全1. 学习防火知识,了解火灾的危害。

2. 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如何在火灾中逃生。

第三课时:地震安全1. 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的危害。

2. 讨论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如何进行地震逃生。

第四课时:网络安全1.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陷阱的危害。

2. 讨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上网。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交通安全标志图片2. 防火安全知识资料3. 地震逃生视频4. 网络安全资料六、教学进度安排每课时40分钟,共四课时。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教育的氛围中得到提高。

3. 教师要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结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五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五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安全知识的掌握。

2. 安全行为的养成。

三、教学难点:1. 安全规则的遵守。

2. 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安全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安全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安全话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安全知识资料。

2. 安全事故案例。

3. 教学课件。

第一章:认识安全1. 导入: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安全隐患,提高防范意识。

3. 教学活动:分析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章:遵守交通规则1. 导入:讲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遵守意识。

第三章:防火防爆1. 导入:讲解防火防爆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掌握防火防爆的方法。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防火防爆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第四章:网络安全1. 导入: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五章:自我保护1. 导入: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地震逃生1. 导入:讲解地震逃生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特点,掌握地震逃生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七、游泳安全1. 导入:讲解游泳安全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大全.1.怎样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2.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能力3.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二.模拟体验1.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讨论提高1.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2.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四.拓展延伸.1.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2.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2.远离校园暴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个人言行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教学过程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师:从这些案例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远离校园暴力,正确处理暴力事件)二.掌握方法,反思自我1.展示“校园暴力”定义,阅读、理解: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外、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2.问题: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的(1)强拿着足球在操场上完,由高年级的学要抢他的球。

强灵机一动,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讨好的说教师里还有一个新买的足球,要把那个新的送给他们,学就放他走了(2)放学时,刚在校园一角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零花钱,刚说钱放在教室里,并劝他们不要这么做,然后趁他们不注意,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

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交通安全教育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学会正确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方法。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 教学内容: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和遵守方法。

过马路的正确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知识。

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安全骑行规范。

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

进行交通安全情景模拟。

讨论和分享交通安全经验。

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海报。

第二章:火灾安全教育1. 学习目标:学习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提高火灾时的冷静应对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教学内容:火灾的危害和常见原因。

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会使用灭火器和灭火设备。

家庭火灾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3. 教学活动:观看火灾安全教育视频。

模拟火场逃生演练。

学习使用灭火器和水枪进行灭火实践。

制作家庭火灾预防计划和应急预案。

第三章:地震安全教育1. 学习目标: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

学会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逃生技巧。

提高地震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2. 教学内容:地震的成因和发生原理。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技巧,如躲在桌子下、保护好头部等。

地震逃生方法和逃生路线规划。

地震后的行动和求助信号。

3. 教学活动:观看地震安全教育视频。

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学习制作地震应急包和制定逃生路线。

讨论和分享地震时的经历和应对方法。

第四章:溺水安全教育1. 学习目标:了解溺水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学会游泳和救生技能。

提高溺水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2. 教学内容:溺水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游泳的安全规则和救生技能。

溺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求助信号。

水域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教学活动:观看溺水安全教育视频。

进行游泳和救生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学习溺水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方法。

讨论和分享水域活动的安全经验。

第五章:网络安全教育1. 学习目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安全知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10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10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10篇教案1:小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目标:通过学习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及行人过马路的规则;2. 安全乘坐校车和公交车的方法;3. 安全骑行自行车的技巧;4. 如何安全过马路;5. 如何正确使用人行横道。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组讨论和口头回答问题。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教案2:小学生安全教育——火灾安全目标:通过学习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提高学生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教学内容:1. 火灾的成因和危害;2. 火灾发生时的正确逃生方法;3. 火灾中的自救技巧;4.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5. 遇到烟雾时的应对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地演练、小组讨论。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实地演练和小组讨论。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并强调火灾防范的重要性。

教案3:小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安全目标:通过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教学内容:1. 网络的危害和风险;2.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3. 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和聊天工具;4. 如何辨别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5. 如何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警示学生避免上网沉迷。

教案4:小学生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目标: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食品污染的危害;2. 如何正确选择和储存食品;3. 如何正确洗净食物;4. 如何避免食物中毒;5. 如何合理饮食和营养搭配。

教学方法:讲授、实地观察、小组讨论、游戏。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班会⽬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学习家庭⽣活安全知识,进⼀步增强学⽣的安全意识和⾃我保护意识;掌握⼀些⾃救⾃护的本领;珍惜⽣命,健康成长。

【班会准备】 1学⽣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家庭安全⽅⾯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板上⽤彩⾊粉笔书写“珍惜⽣命安全第⼀”⼋个美术字。

【班会程序】 ⼀谈话引⼊: 同学们⽣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受到⽗母和家⼈的关⼼、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对待,否则很容易发⽣危险,酿成事故。

下⾯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家居安全 1.⽤电安全 随着⽣活⽔平的不断提⾼,⽣活中⽤电的地⽅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些基本的⽤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湿⼿触摸电器,不⽤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即关掉电源开关,停⽌使⽤。

5)发现有⼈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燥的⽊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直接救⼈。

2.安全使⽤煤⽓ 1)燃⽓器具在⼯作时,⼈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浇灭,造成煤⽓⼤量泄露⽽发⽣⽕灾。

2)使⽤燃⽓器具(如煤⽓炉、燃⽓热⽔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够的氧⽓,防⽌煤⽓中毒。

三交通安全 1.⾏⾛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要⾛⼈⾏道,没有⼈⾏道的道路,要靠路边⾏⾛。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

一季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一季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防溺水规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遵守防溺水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溺水事故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溺水吗?溺水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什么是溺水?溺水是指人在水中因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的现象。

(2)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①不会游泳;②游泳时遇到意外情况;③游泳时嬉戏打闹;④游泳时身体疲劳;⑤游泳时水下有危险物等。

(3)如何预防溺水?①不私自下水游泳;②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③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④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⑤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⑥不熟悉水性的人不擅自下水施救。

2. 遵守防溺水规则的重要性(1)遵守防溺水规则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2)遵守防溺水规则可以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3)遵守防溺水规则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向家人、朋友宣传防溺水知识?3. 教师播放防溺水教育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总结视频中的防溺水要点。

四、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溺水知识;2. 学生向学校、社区提出防溺水宣传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杨燕2017.5)1、怎样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2.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3.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二.模拟体验1.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讨论提高1.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2.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四.拓展延伸1.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2.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

2、远离校园暴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教学过程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师:从这些案例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远离校园暴力,正确处理暴力事件)二.掌握方法,反思自我1.展示“校园暴力”定义,阅读、理解: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2. 问题: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的(1 刘强拿着足球在操场上完,由高年级的大同学要抢他的球。

刘强灵机一动,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讨好的说教师里还有一个新买的足球,要把那个新的送给他们,大同学就放他走了(2)放学时,李刚在校园一角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零花钱,李刚说钱放在教室里,并劝他们不要这么做,然后趁他们不注意,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

(3)课间,王园高兴地踢着毽子,高年级的同学向他要,她装出要跟她们一起玩的样子,然后用眼神暗示旁边的同伴同学,让同学赶快去告诉老师。

结果,老师及时赶到解决了问题。

问:这几位同学的处理方法得当吗?谈谈自己的看法3. 怎样避免打架斗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1)不要帮同学出气打架(2)不要“以牙还牙”(3)懂得谦让4.什么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会给人带来哪些伤害?(1)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或者使用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使他人的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2)讨论:语言暴力的危害师总结:丧失生活的勇气、厌学、逃学、犯罪、自杀等师:请同学们自我反思,有没有发生过语言暴力的情况?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读读下面两个案例,想想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将你的看法写出来1. 杨岳是个非常要强的孩子,家庭条件也很好,学习成绩始终是年纪里的前几名,唯一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给在很矮,班里的同学总是以此取消他“小不点儿”。

为此,他很生气2. 张小力将同学王天刚新买的MP3借去一个多星期,王天刚要求张小力还。

张小力说:让我再听一周吧。

王天刚不同意。

无奈之下张小力只好归还了MP3,心理却很不痛快。

放学后,张小力叫来几个人,强行扭住王天刚,把他推进了女厕所。

王天刚急了,同张小力打起来。

3、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一定的饮食卫生常识2.引导学生检查在积极的饮食习惯,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伤害,掌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3.在调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树立关注饮食健康、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 故事导入1. 谈话(课件提供故事图片、教师讲述、学生观察):南太平洋到过——瑙鲁,面积仅十几平方千米,人口仅6000人左右,这座岛上有取之不尽的鸟粪,这些上等有机肥,每年出口可赚取上亿美元的外汇。

丰厚的收入使到过居民过着富裕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吃穿无忧的国家里,高血压、心血管、中风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居世界首位,人的寿命平均不到50岁2. 提问:同学们猜一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 学生交流4. 教师小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瑙鲁人没有好的饮食习惯。

看来饮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饮食与健康》二.探究学习活动一:交流自己的饮食习惯,探究习惯的优劣1. 谈话:我们都知道,食物我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也是健康的保证,你能说一说平时你都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哪些食物?为什么?2. 学生交流3.小组讨论(1)如果你喜欢吃的食物就天天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这种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2)你认为周围朋友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4.教师小结:不错,人的生长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由各种营养物质提供的,它们就存在我们日常的各种食物中,所以不能偏食、挑食,也不能暴饮暴食四.课外实践课后围绕今天学到的饮食卫生常识办一份宣传报,让更多的人了解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4、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教学目的:1、使学生懂得吸烟、喝酒危害严重,让他们从小就应杜绝烟酒。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吸烟、喝酒的严重危害。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小就应懂得杜绝烟酒。

教学形式:辩论式。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师:给学生看几张有关吸烟、喝酒的图片,问:“你们看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师:下面,老师来做一下调查:家里有人吸烟、喝酒的同学请举手。

看来,会吸烟、喝酒真不是件稀罕事,吸烟、喝酒有没有危害呢?今天的这节课会给同学们带来明确的答案。

二、分析调查,明确辩题师:你们认为吸烟、喝酒是好是坏呢?看来,同学们对吸烟、喝酒行为是好是坏的意见不太一致,那就让我们一起到“小小辩论台”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吧!(大屏幕出示:小小辩论台——正方观点:吸烟、喝酒没什么,觉得很酷!反方观点:吸烟、喝酒有严重危害!)师:正反两方你赞成哪一方呢?请赞成正方的同学坐到一、二组,赞成反方的同学坐到三、四组。

(摆出“正方”“反方”辩论牌,学生做出选择,迅速调整座位。

)师:好,彼此观点非常明确,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辩论规则(大屏幕出示:尊重对方意见,注意倾听)下面请分组讨论,准备展开辩论。

三展开辩论,认清危害师:时间到了,都准备好了吗?辩论正式开始!哪一方先说?师:刚才,正反双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正方同学坚持认为吸烟、喝酒很酷,理由是:酷劲十足、休闲放松、增进友谊。

而反方同学则认为吸烟喝酒坏处多,理由是:危害健康,引发事故,诱发犯罪。

四转换视角,重建认识师: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很难说服对方,现在让我们听听专家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出示:吸烟、喝酒危害多:1、吸烟、喝酒影响身体健康。

2、吸烟、喝酒降低人的免疫力。

3、吸烟、喝酒导致学习退步。

4、吸烟、喝酒引发事故、诱发违法犯罪。

)师:吸烟、喝酒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危害呢?烟中、酒中到底有什么东西会伤害人体呢?让我们再来听听白衣天使的看法。

出示:1、香烟在燃烧时,释放出二、三十种有害物质,不但害已还害人,吸烟等于慢性自杀。

2、酒精极易损害神经系统,使脑细胞受到损伤并直接危害身体健康。

)五、特别提示,温馨关怀《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第57页“班主任总结”“班主任提示”和第58页“特别提示”几个内容。

有书的同学读书,没书的同学看大屏幕,老师找学生朗读。

六、课堂小结,畅所欲言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了吗?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那么你该怎么做呢?七当堂检测,加深认识每人写一段告诫青少年杜绝烟酒的公益广告语,用上今日所学知识。

5、安全伴随我成长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自己。

2.通过表演,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通过活动,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时间:1课时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1、师:亲爱的同学们,美丽的夏天到了,大家想不想到郊外去郊游呢?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去郊游,我们最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假如有同学在郊游的时候不小心擦伤了,怎么办呢?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最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摔伤了,可先用盐水冲洗伤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然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

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清毒纱布包扎,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绷带的尾端对半剪开,而后打结。

今天的这节安全教育活动课,我们将一起来讨论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让同学们学会自我保护。

(二)安全知识抢答,学会自我保护1、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

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2、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有哪些?(有红、黄、绿三色的交通灯,红灯表示停止,黄灯表示准备,绿灯则表示通行。

)3、自护小常识:如果你不小心烫伤了手,该这么处理?(处理方法:对轻度的烫伤,可用清洁的油类、酱油或牙膏,涂抹在伤面上。

)4、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着,你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5、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在你面前放有三种东西:锅盖、灭火器和水,你采用哪种方法处理?6、刚吃过晚饭,亮亮就吵着要爸爸带他去游泳,这样对吗?为什么?(三)情景表演,巩固拓展能力片断1: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发生中暑。

救护方法: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片断2:回到家中,小刚发现奶奶因煤气中毒而躺在地上,他连忙用学校学到的急救办法对奶奶进行急救。

抢救方法:将病人立即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打开门窗,解开衣服的扣子,再给病人喝点醋,最后拨打急救电话“120”。

片断3:一群快乐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碰到一根带电的电线,怎么办呢?在这危急关头,孩子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了问题,保护了自己。

急救办法:用木棍将触电者挑开。

特别提示: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的身体,以免传电。

(四)结束语时代召唤跨世纪人才,而跨世纪人才首先要学会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