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合集下载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部件,了解其加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对机械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由店铺向你推荐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希望你满意。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1.零件图样分析图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

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2.确定毛坯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

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可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4.确定定位基准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Q、P、N、M)及轴肩面(H、G)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粗基准采用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

中心孔加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车端面、钻中心孔。

但必须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钻两端中心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出一端外圆;然后以已车过的外圆作基准,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有时在上工步已车外圆处搭中心架),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毕业设计《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实例》

毕业设计《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实例》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实例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前言1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 (5)1.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5)1.2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的确定 (9)1.3确定加工路线 (10)1.4所用刀具的选择 (10)2切削参数的确定 (11)2.1切削用量的选择 (11)2.2背吃刀量的选择 (11)2.3主轴转速的确定 (12)2.4进给速度的确定 (12)3工艺文件 (12)3.1工序的确定 (12)3.2加工工序卡的制定 (13)4.典型零件工艺及编程 (13)4.1零件图 (14)4.2零件图样分析 (14)4.3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4)4.4切削用量的选择 (14)4.5数控加工步骤 (15)4.6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15)结论 (18)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1)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例摘要:轴类零件为回转体零件,其长度远大于直径,其主要表面是同轴线的若干外园柱面,园锥面,孔和螺纹等。

轴类零件的功能多种多样,有的用来传递运动,扭矩,如传动轴:有的用来装配,如心轴。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滑轴,阶梯轴,空心轴和异形轴(如曲轴)等四大类。

光滑轴的毛胚一般用热轧圆钢;阶梯轴毛胚,根据各阶梯的直径差,可选用热轧,冷扎圆钢或锻件;对某些大型,结构复杂的轴,可采用铸件(球磨铸铁);当要求毛胚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时,应采用锻件。

关键词:轴类零件、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前言所谓数控加工工艺,就是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一种方法。

数控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在方法和内容上很相似,但加工过程的控制方式却大相径庭。

在机械加工中小批零件为例,在通用机床上加工,就某工序而言,其工步的安排,机床运动的先后次序,进给路线及相关切削参数的选择等,虽然也有工艺文件说明,但操作上往往是有操作者自行考虑和确定的,而且是用手工方式进行的。

在数控机床加工时,将记录在控制介质上,描述加工过程所需的全部工艺信息,即原先在通用机床上加工时需要操作者考虑和决定的内容及动作的数码信息输入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对输入信息进行运算和控制,并不断向伺服机构——使机床实现加工运动的机电功能转换部件发送脉冲信号,伺服机构对脉冲信号进行转换与放大处理,然后由传动机构驱动机床按所编程序进行运动,便可加工出我们所需要的零件。

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能通过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文选择了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这一课题,主要阐述了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表现在从毛坯到成品的的过程它分为零件的热处理,大部分采用的是常见的四把火和调制处理.对典型的轴比如机床主轴、汽车半轴、内燃机曲轴、阶梯轴和CA6140主轴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都有很明确的方案及选材。

对轴的加工工艺流程分为: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调质→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光整加工—终检。

对工件的装夹都采取一次性装夹满足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或者互为基准。

对不同的工件采取的加工工艺有所不同。

以上此法操作简便、工效提高、节省材料,能保证加工精度。

对它的工艺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关键词:热处理工艺轴加工工艺轴的装夹定位Through the us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urses in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roduction of learned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orrect solution to a part in the positioning process. Clamping and routing process. Process to determine issues such as size,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ing of parts qualityThis article has chose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axis of the subject, the main shaft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mainly in the finished product from rough to divide it into parts of the process of heat treatment, most commonly used is the four - to deal with fire and modulation. For example, a typical machine tool spindle axis, automotive axle,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rankshaft, stepped shaft and spindle CA6140 process of heat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of the program are very clear and material selection.Processing process of the axis is divided into: forging → → Cutting machining normalizing → → → Rough quenched - semi-refined car - Finish - coarse grinding - Grinding - Finishing - the end of the seizure. Clamping of the work piece clamping has been taken to meet the benchmark one-time overlap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or to benchmark thebenchmark reunificatio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taken to be different. Above this method is simple,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saving materials, can guarante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The performance of its technology has improv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long life.Key words: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rocessing shaft axis positioning of the clamping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轴类零件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2)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2)第二节主要技术要求 (3)第三节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3)第四节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4)第三章典型主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5)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 (5)第四章轴类零件选材及工艺设计 (7)第一节机床主轴 (7)第二节汽车半轴 (9)第三节内燃机曲轴 (10)第四节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10)第五节CA6140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11)第五章检验 (17)第一节加工中的检验 (17)第二节加工后的检验 (17)结束语 (18)谢辞 (19)参考文献 (20)[1]邱宣怀.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0)[2]范文慧谭建荣.基于图形单元技术的轴类零件的设计[J].机械设计2001 (20)[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0 [4]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册[M].北京:接写工业出版社2004 (20)第一章前言在机床、汽车、拖拉机等制造工业中,轴类零件是另一类用量很大,且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结构件。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与编程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与编程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与编程一、引言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非常常见的零件类型,其具有复杂的外形和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为了满足零件加工的需求,制定适当的加工工艺和编程方案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编程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的加工过程中。

二、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2.1 零件材料选择在选择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零件的材料选择。

常见的轴类零件材料包括铝合金、不锈钢和钢等。

根据零件的具体应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

2.2 加工工艺流程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零件装夹:根据零件的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进行装夹,确保零件的稳定和准确性。

2.设计刀具:根据零件的形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刀具进行加工。

常见的刀具有立铣刀、刨刀和车刀等。

3.粗加工:使用合适的刀具进行粗加工,根据零件的形状和要求,进行适当的切削操作,以去除多余的材料。

4.精加工:在粗加工的基础上,使用更小的切削量进行精细加工,以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5.修整工序:根据零件的要求,使用刮刀或砂纸等工具进行修整操作,以改善零件的表面质量。

6.检测与测量: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测和测量,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7.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漆、阳极氧化或镀铬等。

2.3 加工工艺参数在进行轴类零件加工时,需要确定适当的加工工艺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常见的加工工艺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切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每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常以毫米/分钟(mm/min)表示。

•切削速度:切削刀具相对于工件表面移动的速度,通常以米/分钟(m/min)表示。

•切削深度:每次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表示。

•刀具压力: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压力,通常以牛顿(N)表示。

•加工冷却液:加工中使用的冷却液,可降低加工温度,减少刀具磨损和工件变形。

(完整版)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完整版)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4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6.4.1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1)基本加工路线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对于一般常用材料,这是外圆表面加工采用的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②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零件需要淬硬时,其后续工序只能用磨削而采用的加工路线。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不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比较软,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多用精车和金刚石车。

④ 粗车—半精—粗磨—精磨—光整加工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2)典型加工工艺路线轴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也还有常见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对普通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1)轴类零件的预加工轴类零件的预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备工序,即车削外圆之前的工艺。

校直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及装夹可靠,一般冷态下在各种压力机或校值机上进行校值,(2)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1)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2)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四) 形位公差的选用
(1) 一般形状公差应比位置公差小: 同一要素上给定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如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该平面对基准的 平行度公差值。
(2) 表面粗糙度与形状公差的大概的比例关系: 通常,表面粗糙度的Ra值可取为形状公差值的 (20%~25%)。
1.2 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
要求被测实际要素与基准要素同轴。
同轴度公差带
4. 圆 跳 动
圆跳动是指零件上被测回转 表面相对于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 理论回转面的偏离度。
5. 对称度

对称度常用在具有对称结构的 沟或槽处,例如轴系传动中的轴径 与轴上零件的配合。例如当齿轮、 蜗轮、皮带轮安装在轴上时,需要 靠键实现连接和传递扭矩。此时轴 上的键槽和轮毂孔内的键槽必须对 中心线对称,否则很难装配。
对于性质很软、塑性很高的低碳钢,加工时不易断屑、容易硬化。 往往采用正火的办法,提高其强度和硬度、降低韧性,从而改善其切削加 工性。 对于硬度很高的高碳工具钢,加工时刀具极易磨损。可以采用球化退火的 办法,降低其硬度,从而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2.改变加工条件 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也是改善材料切削加 工性的有效措施。


(1)加工精度
1)尺寸精度 轴类零件的尺寸精度主要指轴的直径尺 寸精度和轴长尺寸精 度。 按使用要求,主要轴颈直径尺寸精度通常为IT6-IT9 级,精密的轴颈也可达IT5级。

2)几何精度 轴类零件一般是用两个轴颈支撑在轴承上, 这两个轴颈称为支撑轴颈,也是轴的装配基 准。 对于一般精度的轴颈,几何形状误差应限制 在直径公差范围内,要求高时,应在零件图 样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值。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和套筒)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和套筒)
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5
1)主要表面及其精度要求 ①支承轴颈
是两个锥度为1:12的圆锥面,分别与两个双列 短圆锥轴承相配合。
支承轴颈是主轴部件的装配基准,其精度直接 影响主轴部件的回转精度,尺寸精度一般为IT5。
主轴两支承轴颈的圆度允差和对其公共轴线的 斜向圆跳动允差均为0.005 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 大于0.63µm。
21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结构尺寸不大的中碳钢普通轴类锻件,一般在切削加工 前进行调质热处理。
对于重要的轴类零件(如机床主轴),则:
一般在毛坯锻造后安排正火处理,达到消除锻造应 力,改善切削性能的目的;
粗加工后安排调质处理,以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 能,并作为需要表面淬火或氮化处理的零件的预备热处 理;
5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1、轴类零件的常用毛坯:
①光轴、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常采用热轧或 冷拉的圆棒料;
②直径相差较大的阶梯轴和比较重要的轴大都 采用锻件。
③当轴的结构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时,也有采
用铸件的。
自由锻
中小批
毛坯锻造
模锻
大批大量
6
2、轴类零件的材料:
1)一般轴类零件:45钢应用最多,一般须经调
轴上有相对运动的轴颈和经常拆卸的表面,需要进
行表面淬火处理,安排在磨削前。或在粗磨后、精磨前
渗氮处理
22
四、 机床主轴加工工艺及其分析
23
24
(1)零件分析 对机床主轴的共同要求是必须满足机床
的工作性能:即回转精度、刚度、热变形、 抗振性、使用寿命等多方面的要求。
车床主轴是带有通孔的多阶台轴,普通 精度等级,材料为45钢。
9
顶尖的实施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一、概述当我们谈论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其实就是在说一种非常专业的制造过程。

那么什么是轴类零件呢?简单来说轴类零件就是形状像柱子一样的零件,有着各种各样的用途。

它们可能是机器的核心部分,支撑着整个机器的运行。

而数控加工呢,就是一种用计算机来控制机器进行加工的方式,精度高效率高。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主要就是分析如何更好地用数控加工技术来制作轴类零件。

这个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材料的选择、设计的考虑、加工的工具、加工的方法等等。

这个过程可不是简单的把材料切掉一部分就完事的,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材料特性,精心设计加工方案,精确控制每一个加工环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造出高质量、高精度的轴类零件。

可以说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是对细节的追求,也是对品质的追求。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工艺分析的过程。

1. 介绍轴类零件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轴类零件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应用广泛性上,从家庭电器到大型机械设备,甚至是我们仰望的宇宙飞船,几乎都有轴类零件的身影。

每当启动一台机器时,背后都是轴类零件在默默转动,驱动整个机器运行。

因此了解和掌握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样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机器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所以啊咱们接下来就好好聊聊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吧!2. 简述数控加工技术在轴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轴类零件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控加工技术为其加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数控加工技术在轴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在轴类零件加工中十分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的出现使得轴类零件的加工变得更加精确、高效。

利用数控机床,我们可以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精确地切削出轴类零件的各种形状和尺寸。

而且数控加工技术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轴类零件加工及工艺分析.docx

轴类零件加工及工艺分析.docx

前言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的加工技术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与高柔性特点的自动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复杂、精密、小批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充分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计算机、自动技术、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技术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内数控机床使用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数控加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控机床用户感到,数控加工工艺掌握的水平是制约手工编程与 CAD/CAM 集成化自动编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的前提条件,从数控加工的实用角度出发,以数控加工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为目标,在介绍数控加工切削基础,数控机床刀具的选用,数控加工的定位与装夹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

目前言第一章概要⋯⋯⋯⋯⋯⋯⋯⋯⋯⋯⋯⋯⋯⋯⋯⋯⋯.1第一目及目的⋯⋯⋯⋯⋯⋯⋯⋯⋯⋯⋯⋯⋯⋯⋯1第二用件⋯⋯⋯⋯⋯⋯⋯⋯⋯⋯⋯⋯⋯⋯⋯⋯.1第二章体⋯⋯⋯⋯⋯⋯⋯⋯⋯⋯⋯⋯⋯⋯⋯⋯. 2第一CAXA 平面的制⋯⋯⋯⋯⋯⋯⋯⋯⋯⋯⋯⋯⋯ .2第二零件体的构造⋯⋯⋯⋯⋯⋯⋯⋯⋯⋯⋯⋯⋯⋯ ..4第三章工分析⋯⋯⋯⋯⋯⋯⋯⋯⋯⋯⋯⋯⋯⋯⋯⋯. 7第一零件工分析⋯⋯⋯⋯⋯⋯⋯⋯⋯⋯⋯⋯⋯⋯⋯.. 8第二刀具的⋯⋯⋯⋯⋯⋯⋯⋯⋯⋯⋯⋯⋯⋯⋯⋯.. 9第三刀具卡片⋯⋯⋯⋯⋯⋯⋯⋯⋯⋯⋯⋯⋯⋯⋯⋯⋯..10第四确立工件的定位与具方案⋯⋯⋯⋯⋯⋯⋯⋯⋯..10第五确定走刀序和路⋯⋯⋯⋯⋯⋯⋯⋯⋯⋯⋯⋯..11第六切削用量的⋯⋯⋯⋯⋯⋯⋯⋯⋯⋯⋯⋯⋯⋯..15第七数控加工工文件的填写⋯⋯⋯⋯⋯⋯⋯⋯⋯⋯ ..16第八保加工精度的方法⋯⋯⋯⋯⋯⋯⋯⋯⋯⋯⋯⋯⋯ 17第四章数控加工程序⋯⋯⋯⋯⋯⋯⋯⋯⋯⋯⋯⋯⋯⋯18第五章零件仿真加工⋯⋯⋯⋯⋯⋯⋯⋯⋯⋯⋯⋯⋯⋯23第一仿真件介⋯⋯⋯⋯⋯⋯⋯⋯⋯⋯⋯⋯⋯⋯⋯ . 23第二仿真加工程⋯⋯⋯⋯⋯⋯⋯⋯⋯⋯⋯⋯⋯⋯⋯25⋯⋯⋯⋯⋯⋯⋯⋯⋯⋯⋯⋯⋯⋯⋯⋯⋯⋯⋯⋯⋯⋯⋯⋯30参考文献⋯⋯⋯⋯⋯⋯⋯⋯⋯⋯⋯⋯⋯⋯⋯⋯.. 31摘要: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毛坯选择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毛坯预处理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 选择合适的毛坯可以提高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减少废
• 对毛坯进行预处理,如去毛刺、去锈、去油等,可以提
品和返工
高加工质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 选择不合适的毛坯会影响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增加废
• 不进行毛坯预处理,可能会影响加工质量,增加加工过
品和返工
数控车床刀具的磨损及更换
数控车床刀具的磨损形式
• 前刀面磨损:刀具的前刀面与切削物接触,产生磨损
• 后刀面磨损:刀具的后刀面与工件表面接触,产生磨损
• 刀具磨损:刀具的前刀面和后刀面同时磨损,导致刀具失效
数控车床刀具的更换原则
• 当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如磨损量超过刀具直径的1/3时,需要进行更换
• 当刀具出现崩刃、裂纹等严重损坏时,需要进行更换
• 轴类零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导热性等因
素,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

根据轴类零件的制造工艺选择材料
•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加工性能,如切削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

• 选择适合数控车床加工的材料,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 选择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材料,可以保证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
• 降低其他成本,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等
轴类零件的成本控制策略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 成本控制策略可能会影响加工质量,需要注意平衡成本和质量的关系
• 成本控制策略需要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以保证产品的经济效益
轴类零件的智能化生产与工业4.0应用
智能化生产与工业4.0的概念
• 智能化生产是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资料分析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资料分析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绪论本课题主要研究轴类零件加工过程,加工工艺注意点及改进的方法,通过总结非标件的加工以及典型半成品轴类零件的加工实例来加以说明。

现在许多制造最终成品的工厂为了提高机器的某些性能或者降低成本,需要找机械加工厂定做的,常常会因为设备、技术或者工艺规程制定的不是很好,加工出来的部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以需要一次次的总结,改进加工工艺,从而完善产品。

经过总结了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写下了这篇论文。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

图轴的种类a)光轴 b)空心轴 c)半轴 d)阶梯轴 e)花键轴 f)十字轴 g)偏心轴h)曲轴 i) 凸轮轴1 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1.1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1.1.1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

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1.1.2轴类零件的材料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报告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报告

二单元 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和开关精度 2.位置精度 3.表面粗糙度
轴类零件的材料及毛坯
1.轴类零件的材料 2.轴类零件的毛坯
三单元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任务一 传动轴的主要技术分析
传动轴
(1)支承轴颈的技术要求 (2)配合轴颈的技术要求 (3)螺纹的技术要求 (4)轴向定位面的技术要求
(1)床身 (2)主轴箱 (3)进给箱 (4)溜板箱 (5)刀架部件 (6)尾座
2.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技术参数 3.CA6140型卧式车床传动系统
CA6140型车床的传动系统
(1)主运动 (2)车螺纹运动
1)车标准螺纹,表2-6列出了四种标准螺纹的螺 距参数及其与螺距、导程之间的换算关系。
正交平面参考系内的刀具标注角度
(1)基面 pr (2)切削平面 ps
(3)正交平面 p0 在正交平面 p0 内测量的角度
1)前角 0 23在))基后楔面角角内测 00量的角度有以下三个:
1)主偏角 2)副偏角 3)刀尖角
kr
k

r
r 180 (kr
kr)
3.车刀的工作角度
Lm=kPm=kπm
La

kPa

25.4k a
25.4k LDP kPDP DP π
注:表中k为螺纹线数。
表2-7 CA6140型车床的各种标准螺距参数
uj
Ub
螺纹种类
18 15 1 45 48 8
28 15 1 35 48 4
米 制
18 35 1 45 28 2
度根据其使用要求通常为IT6~9,精密轴颈可达IT5。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论文(2016届)题目: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姓名:张开诚学号: 2系部:数控技术系班级: 11高职数控6班指导教师:郁岩2016年5月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张开诚11高职数控6班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图1 零件图技术要求1 去除毛刺尖角倒钝2 未注倒角均为1*45°3 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一、工艺方案分析(一)零件图分析该零件属于抽油机里面的装配零件,表面由圆柱、顺圆弧、逆圆弧、圆锥、槽、螺纹等表面组成。

尺寸标注完整,对精度要求较高,我们选用毛坯为45#钢,Φ55mm×150mm。

(二)确定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要求等全面考虑。

图上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值较小,所以编程时没有取平均值,而取其基本尺寸。

在轮廓线上,有个锥度10度坐标P1、和一处圆弧切点P2,在编程时要求出其坐标,P1(,75) P2(35,)。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考虑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经济性,最理想的加工方式为车削,考虑该零件为大批量加工,故加工设备采用数控车床。

根据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CJK6032数控机床。

轴加工工艺(有全套图纸)

轴加工工艺(有全套图纸)

附录1轴加工工艺轴加工工艺摘要: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的主要零件之一,它通常被用于支撑传动件的传递扭矩。

轴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

加工表面通常由内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花键、横孔、沟槽等。

关键字:轴,精度,基准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以图所示的轴为例(1)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轴属于精度较高的零件,其轴颈的尺寸精度达IT5~IT6,支承轴颈的形状精度会直接影响轴的旋转精度,所以要求圆度0.005mm。

其余表面的尺寸精度一般为IT6~IT9,形状精度低于支承轴颈,或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2)位置精度保证配合轴颈相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是轴类零件位置精度的普遍要求。

为便于检验,常采用圆跳动公差,它既包含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的位置误差,也包含被测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

(3)表面粗糙度0.8~0.4μm,配合轴颈支承轴颈和重要工作表面的粗糙度要求最高,达Ra和其他重要表面一般为R1.6~0.8μm。

a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1)轴类零件的材料一般轴类零件常用45钢,并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的缺点是淬透性较差,淬火后易形成较大的内应力。

对于中等精度且转速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等合金结构钢。

这类钢淬火时拥有冷却,热处理后的内应力小,并且有良好的韧性。

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等,这类材料经调制和表面处理后,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缺点是韧性较差。

(2)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毛坯是圆棒料和锻件。

采用圆棒料时,毛坯的准备工作简单,但只适用于截面差异不大及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轴。

坯料在经过锻压后,金属的组织致密、均匀,并且形成沿表面呈流线型的内部纤维组织,能有效提高零件的多向力学性能。

对于中、小批量生产或结构不太复杂的轴,一般都采用自由锻造。

大批量生产时,采用模型锻造机和提高生产率,又可大大减少加工余量,以节省材料和减少后续加工。

(完整版)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毕业设计

(完整版)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院系机械制造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院系机械制造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大学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前两年专业知识的综合考验也是一次回顾,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来这样更能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更深一步的理解。

针对本课题总结目的三点如下:(1)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毕业设计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编程、专业软件等专业知识和数控机床的一次综合实训练习。

(3)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的一次总结。

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把三年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以巩固和提高所学过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知识综合应用、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及时做出应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争取与实际机械设备的生产相结合,完善各个环节的设计内容,要做到内容详实可靠,各环节正规严谨。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1.主要内容:(1)确定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2)确定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3)工步与工序的划分;(4)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5)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6)加工路线的确定;(7)编程误差及其控制;(8)通过编程及加工出满足题目所要求精度的零件。

2拟重点解决的问题(1)零件的装夹(2)刀具的对刀(3)工艺路线的制订(4)工序与工步的划分(5)刀具的选择(6)切削用量的确定三、毕业论文(设计)进程的安排序号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日期备注1 召开系部毕业设计运动大会2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流设计事宜3 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4 修改设计并将设计上交指导老师评阅5 毕业答辩四、任务执行日期:自起,至止学生(签字)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系主任(签字)__________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系部:机械制造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姓名设计(论文)总成绩: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指导教师评语评定成绩:签名:年日评阅人评语评定成绩:签名:年月日答辩小组评语答辩成绩:组长签名:年月日注:设计(论文)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成绩(40%)济南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姓名学号毕业届别应届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答辩日期、时间答辩组成员(签字):答辩记录:记录人(签字):年月日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系部盖章)目录封皮 (1)任务书 (2)成绩评定表 (6)答辩记录表 (7)摘要 (9)第一章设计概述 (11)第二章零件图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12)2.1数控加工工艺基本特点 (13)2.2设备选择 (14)2.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5)2.3.1粗基准选择原则 (15)2.3.2精基准选择原则 (15)2.3.3定位基准 (16)2.3.4装夹方式 (16)2.4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方案的确定 (18)2.4.1加工方法的选择 (18)2.4.2加工方案的确定 (18)2.5工序与工歩的划分 (18)2.5.1按工序划分 (18)2.5.2工歩的划分 (19)2.6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20)2.6.1零件加工必须遵守的安排原则 (20)2.6.2进给路线 (20)2.7刀具的选择 (22)2.8切削用量选择 (23)2.8.1背吃刀量的选择 (24)2.8.2主轴转速的选择 (24)2.8.3进给速度的选择 (24)2.9编程误差及其控制 (26)2.9.1编程误差 (26)2.9.2误差控制 (27)第三章.编程中工艺指令的处理 (27)3.1常用G指令代码功能表 (27)3.2常用M指令代码功能表 (28)第四章程序编制及模拟运行、零件加工或精度自检 (29)4.1程序编制 (29)4.2模拟运行 (30)4.3零件加工 (31)4.4精度自检 (31)致谢 (31)设计小结 (32)附录 (34)主要资料及参考文献 (35)摘要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摘要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发展的高技术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发展中期。

由于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具有高精度、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因此,采用数控加工手段,解决了机械制造中常规加工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单件,特别是复杂型面零件的加工,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制造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性的机器产品。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

关键词:轴类零件;毛坯;表面加工;工艺分析;加工方案、目录1轴类零件的毛坯2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特点2.1轴类零件的预备加工2.2轴类零部件定位基准的选择2.3外圆及细长轴的车削加工3提高车削外圆生产率的措施4外圆磨削加工5外圆表面的光整加工5.1研磨5.2超精加工5.3滚压加工5.4抛光5.5金属表面加工装置6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6.1尺寸精度6.2几何形状精度6.3相互位置精度6.4表面粗糙度7工艺方案分析7.1零件图7.2 零件图分析7. 3 确定加工方法7.4 确定加工方案8 工件的装夹8.1 定位基准的选择8.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8.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8.4 装夹方式的选择8.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8.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9 刀具及切削用量9.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9.2 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9.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10 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10.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0.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总结参考文献致谢1 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毛坯是圆钢材和锻件,只有某些大型、结构复杂的轴,才采用铸铁或铸钢件。

常用的光轴毛坯一般采用热轧圆钢和冷却圆钢;当要求毛坯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时应采用锻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4.1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1)基本加工路线
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
对于一般常用材料,这是外圆表面加工采用的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②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零件需要淬硬时,其后续工序只能用磨削而采用的加工路线。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不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比较软,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多用精车和金刚石车。

④ 粗车—半精—粗磨—精磨—光整加工
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2)典型加工工艺路线
轴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也还有常见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对普通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
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1)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备工序,即车削外圆之前的工艺。

校直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及装夹可靠,一般冷态下在各种压力机或校值机上进行校值,
(2) 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
1)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

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2)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

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

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3)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4)以带有中心孔的锥堵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空心轴的外圆表面时,往往还采用代中心孔的锥堵或锥套心轴作为定位基准,见图6.9所示。

锥堵或锥套心轴应具有较高的精度,锥堵和锥套心轴上的中心孔即是其本身制造的定位基准,又是空心轴外圆精加工的基准。

因此必须保证锥堵或锥套心轴上锥面与中心孔有较高的同轴度。

在装夹中应尽量减少锥堵的安装此书,减少重复安装误差。

实际生产中,锥堵安装后,中途加工一般不得拆下和更换,直至加工完毕。

图 6.9 锥堵和锥套心轴
a)锥堵 b)锥套心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