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成语解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成语解析教案中职

成语解析教案中职

成语解析教案中职教案标题:《成语解析》中职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能够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运用成语,提升语言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成语及其意义。

2. 学会分析成语的构成和用法。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抽象含义。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成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PPT、课件、成语卡片、教学参考书籍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课本、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教学参考书籍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尝试猜测成语的意义。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选择几个常见的成语进行解析,并给出例句进行示范。

3. 引导学生分析成语的构成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成语的抽象含义。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成语卡片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进行成语解析游戏。

每组选择一张卡片,解释成语的意义,并用例句展示。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完成相关的填空、改错和造句练习,巩固所学的成语知识。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或故事,让他们根据图片或故事内容猜测成语的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成语,增加语言的表达力。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运用。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持续努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并分享更多的成语,扩展他们的成语知识。

2. 鼓励学生参加成语比赛或写作比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成语卡片2. 教学参考书籍3. PPT或教学参考书籍的图片资源4. 练习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拓展和总结等环节,全面提高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年级语文认识成语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认识成语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认识成语的教学设计一、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词语,它们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词序和固定的含义。

在语文教学中,认识成语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设计一节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成语的语文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学会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语文教材》;2. 辅助教具:PPT、黑板、挂图等;3. 教学素材: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小品、图片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5分钟)使用幽默的方式导入课堂,例如讲述一个与成语有关的故事或者给学生们展示一张包含多个成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认识成语 (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挂图的形式,呈现一个成语,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成语的含义。

让学生猜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并且给出自己的理解。

然后,教师给予正确的答案,并解释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3. 拓展成语 (20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一段富有成语的小品或者故事,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并且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成语?”、“成语在什么场合可以使用?”等。

4. 成语操练 (25分钟)通过游戏、口头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成语。

例如,设计一个对对碰游戏,在卡片上写上成语和对应的解释,让学生合作找出正确的配对。

还可以设计填空题、造句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掌握。

5. 运用成语 (2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品表演,或者让他们在班级内进行成语故事的讲述。

鼓励学生积极互动、展示才华。

6. 总结与反思 (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同时,提供一个反思的环节,让学生思考本节课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成语。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课堂练习的结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

初中成语解释加用法教案

初中成语解释加用法教案

初中成语解释加用法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学生能够辨别成语的错误用法并进行改正。

教学重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1. 成语解释与用法的相关资料。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让学生尝试解释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引入新的成语,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二、讲解成语解释与用法(20分钟)1. 讲解成语的意思:解释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讲解成语的用法:说明成语的语法功能、搭配关系和语境限制。

3. 通过例句展示成语的正确用法。

三、练习与运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成语进行解释和用法练习。

2. 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成语的解释和用法。

3.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已学的成语。

2. 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成语写一段话,展示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及其意思和用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成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成语意思和用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成语运用的正确性和流利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例句展示成语的正确用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巩固和拓展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成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成语解释》优秀教案

《成语解释》优秀教案

粗枝大叶---比喻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冥思苦想----苦苦地想,深深地思索。

坐卧不宁---坐也不是,卧也不是。

形容十分难受、忧虑、心烦的样子。

视死如归----把死看着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视,看待;归,回去。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筹,计策,办法。

展,施展。

自告奋勇—形容自己请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激情四溢---指充满流露着强烈、激动的感情。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爱。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不屈不挠---比喻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就像痛恨仇敌一样。

疾,恨;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

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恼,烦闷。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和恼怒。

如坐针毡----像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丧魂落魄---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生机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行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情景。

潜心研究—用心地研究、探索。

富甲一方---在这一带地方最富有(的人)。

甲,居第一位。

举目无亲---抬头张望,看不到一个亲人。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衣食无忧----指生活上很富裕,没什么忧虑。

衣食,衣服和食物,泛指基本生活资料。

百感交集---意思是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无比。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应运而生---多指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

毅然决然—毫无犹豫地;坚决地。

初中必考成语讲解教案

初中必考成语讲解教案

初中必考成语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教学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教学准备:1. 成语故事书籍或网络资源。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成语,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及其意思和用法。

2. 引入本课的主题:成语讲解。

二、成语讲解(20分钟)1. 讲解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和用法。

意思: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好。

用法:用于形容某人做了多余的事,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2. 讲解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和用法。

意思: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以为别人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

用法:用于形容某人自欺欺人,以为别人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

3. 讲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和用法。

意思: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用法:用于形容某人在出现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三、成语故事分享(15分钟)1. 分享成语“画蛇添足”的来源和故事。

2. 分享成语“掩耳盗铃”的来源和故事。

3. 分享成语“亡羊补牢”的来源和故事。

四、练习与运用(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造句或写段落。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及其意思和用法。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或“亡羊补牢”的经历,并进行分享。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书籍,了解更多成语及其来源和故事。

2. 让学生收集成语卡片,积累更多的成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和“亡羊补牢”,让学生掌握了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并了解了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享成语故事,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引言: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

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分析。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入成语和谚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掌握常见成语和谚语:学习并理解20个常见的成语和谚语,并能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成语和谚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运用,培养学生准确、流利、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通过讲解成语和谚语的寓意和道德准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成语教学:(1)学习成语的字面意思:通过讲解成语的组成及字面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

(2)成语的引申义和用法:通过例句和故事,讲解成语的引申义和典故,提升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成语的运用:引导学生在交流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谚语教学:(1)学习谚语的基本含义:通过图文、配对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谚语的基本含义。

(2)谚语的背景故事:通过讲解谚语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对谚语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谚语的运用: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谚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游戏、故事、视频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成语和谚语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具和互联网资源,向学生展示成语和谚语的形象和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成语和谚语的理解。

3.合作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成语和谚语的意义和用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互动。

4.巩固训练和拓展应用:通过课后的口头表达、写作练习和个性拓展活动,巩固学生对成语和谚语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现代成语理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现代成语理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和特点,认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成语的起源和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故事、成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成语,准备成语故事分享。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讲述成语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成语吗?成语有哪些特点?二、成语讲解1. 教师展示成语卡片,逐个讲解成语的意思、出处和用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成语,加深记忆。

三、成语故事分享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分享该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成语故事。

四、成语运用练习1. 教师出示情境,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头表达。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成语,强调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搜集自己喜欢的成语,了解其出处和故事。

2. 尝试运用所学成语,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起源、特点,让学生了解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在成语故事分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成语运用练习中,学生能够将所学成语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和特点,认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常见的成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常见的成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常见的成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掌握并准确理解常见的成语的含义;2. 运用成语积累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本、黑板、教学PPT、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将准备好的PPT展示在前面,上面显示着一个图片或者一句话,借此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老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1. 大家知道什么是成语吗?2. 你们都听说过哪些常见的成语?能够用它们造句吗?二、探究成语的含义(15分钟)1. 老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几个常见的成语,比如"井底之蛙"、"一箭双雕"等,并解释其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与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成语的内涵。

三、分组竞赛(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表演成语猜谜游戏。

2. 老师呈现一张卡片上面有一个成语的图画或部分字,代表需要猜测的成语。

学生可以通过手势、表情等方式来展示他们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解释。

3. 其他小组的学生通过观察代表的表演来猜测成语的含义,并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时间为1分钟。

4. 结束后,老师集中讨论每个成语的答案,解释并确保学生都理解了正确的含义。

四、成语故事分享(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并上台分享该成语的故事或使用场景。

2. 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演示类似场景等方式来展示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五、巩固练习(20分钟)1. 老师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答案进行批改。

3. 老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强调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学生应该在平时如何积累常见的成语。

2. 整理并展示学生完成的成果,比如整理的成语卡片、故事分享等。

二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教学设计【导言】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出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第一部分:初步认识成语】1. 熟悉成语的定义:通过例子或图片,向学生解释成语的定义,即由多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具有特定的意义。

2. 分析成语结构:指导学生分辨成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部分,并理解其在整个成语中的作用。

3. 探索意义:选择几个常见成语,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义,并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

【第二部分:学习常见成语】1. 通过快乐游戏学习成语:设计一系列游戏,如连连看、填空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温故知新,进一步掌握常见成语。

2. 成语故事分享:选取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结合图片或动画,向学生讲述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激发他们对成语的兴趣。

3. 制作成语卡片:请学生准备纸板、彩色笔等材料,让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成语卡片,既增加了亲子互动,又提高了学生对成语的记忆。

【第三部分:运用成语】1.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锻炼他们对成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2. 成语造句:给学生提供一些成语,要求他们用成语造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创作成语故事:鼓励学生动手创作成语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部分:巩固与评价】1. 小组合作:分小组让学生针对某个成语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整理并分享学习成果。

2. 画出成语: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并用绘画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鼓励他们把自己对成语的理解融入到艺术创作中。

3. 个人总结: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成语的方法和体会,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目标。

【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常见成语,培养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有趣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

三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解释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解释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解释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年级学习常见成语的解释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10个常见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 能够准确使用这些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成语卡片或成语搭配拼图的材料。

3. 与学生相关的图片、故事或宋词等。

三、教学流程: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或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常见成语的话题。

2. 概念解释与示范(10分钟)- 教师在课件或黑板上呈现一个成语,并给出其解释和用法示例。

- 教师解释成语的常见搭配和用法,并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成语互动游戏(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成语搭配拼图的小游戏,将成语切割成两部分,让学生互相配对合理的搭配。

通过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4. 分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常见成语。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个小故事,包含所分配的成语。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将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5. 规则游戏(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口头规则游戏,让学生通过成语解释和用法描述来猜出是哪一个成语。

该环节旨在检验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是否准确,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6. 创作活动(15分钟)- 要求学生结合刚刚学到的常见成语,自由发挥,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展示对成语理解的深度和应用能力。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鼓励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成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反思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1. 在分组活动和规则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回答来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对于学生的创作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短文或诗歌来评估他们对成语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认识常见的成语和谚语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认识常见的成语和谚语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认识常见的成语和谚语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成语和谚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和谚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或卡片所表达的意思。

二、学习常见的成语(10分钟)1. 呈现常见的成语,如:“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木已成舟”等。

2. 解释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3. 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并尝试使用这些成语。

三、学习常见的谚语(10分钟)1. 呈现常见的谚语,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知识改变命运”等。

2. 解释谚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谚语的含义和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谚语的幽默性和智慧性。

四、成语接龙游戏(15分钟)1. 分成小组进行游戏。

2. 每个小组轮流说一个成语,下一个小组要接着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说出一个新的成语。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成语,鼓励学生多思考,积极参与。

五、谚语填空活动(15分钟)1. 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谚语的前半部分,要求学生填写谚语的后半部分。

2. 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常识填写卡片上的谚语,加深对谚语的理解和记忆。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增加趣味性。

六、成语故事阅读(15分钟)1. 选择一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向学生朗读或进行小组分角色朗读。

2. 学生通过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具体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总结成语和谚语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和谚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成语和谚语进行教学,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的内容。

2. 教师应多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成语教学教案教授学生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教学教案教授学生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教学教案教授学生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成语教学教案:教授学生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一、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之一,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习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案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常用成语,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成语,提高语言水平。

二、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成语的基本意义;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成语来进行语言表达;3. 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教师先呈现几个常用成语,例如"一箭双雕"、"画蛇添足"等,并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意义。

2. 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进行讨论,然后逐个解释成语的意义。

3.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成语的特点,如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等。

步骤二:学习成语的用法1. 教师针对每个成语,提供一些例句来展示其用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2. 学生们通过模仿老师的例句,将成语用于日常语境中,加强对成语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下,分享并演示他们自己使用成语的句子。

步骤三:学习成语的意义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故事或历史背景。

2. 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和讨论,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对成语文化内涵的体验和理解。

步骤四:游戏巩固1. 教师设计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游戏,例如填词游戏、猜成语等。

2. 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掌握的成语,激发他们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3. 教师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从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们对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积累了丰富的词汇量。

同时,学生还能够体会到成语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使其成为他们语言表达的亮点之一。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

成语教案(最终五篇)第一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活动名称:由“头”字引出的成语活动目标:1、结合成语记忆图、记忆操理解成语含义,背诵成语。

2、重点识字:头、听、说、年3、结合每条成语,重点学习A、说一说图中的导游在干什么。

B、知道图中“金蛋”是没有根据的传闻。

C、推测小猴和小猫的对话。

D、了解鹅卵石的形成。

活动准备1、《毛驴拔刺》的故事2、教学挂图3、幼儿操作卡4、麦克风一个5、鸭蛋一个6、红包袋一个7、鹅卵石一个活动过程1、由故事导入提问:故事中有谁?发生什么事了?2、引出成语A、头头是道:学习含义及记忆操,出示麦克风。

B、道听途说:出示鸭蛋及挂图,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C、说来话长:出示红包袋,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D、长年累月:出示鹅卵石,学习含义及记忆操。

3、复习成语及记忆操。

4、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游戏名称:快乐旅行先把字宝宝放在椅子上,然后让幼儿找到相应的成语,然后进行快乐之旅。

5、带幼儿出活动室进行参观。

6、小结第二篇:成语教案成语教案(人教版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生自读三.讨论,归纳。

(一)成语特点汉语词汇极其丰富,四字结构的词语数不胜数。

而成语以四字结构为主,因此,有些同学经常将诸如“简明生动”、“洁白晶莹”等四字结构的词语也说成是成语。

其实,这些并不是成语。

要弄清什么是成语,就要先搞清楚成语的特点。

[矛头淅米剑为炊][百岁老翁攀枯枝][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般地说,汉语成语有以下特点:1.源远流长。

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成语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

如“有恃无恐”、“盲人瞎马”、“捕风捉影”等都是大家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

【打草惊蛇】2.定型不变。

定型不变指的是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

小学成语解释文案教案模板

小学成语解释文案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通过对成语的解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1. 成语的解释方法。

2. 成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或图片。

2. 成语故事或例句。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成语卡片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成语的来源和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如古代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等。

- 解释成语的特点,如简洁、生动、形象等。

2. 成语的解释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解释成语,如从字面意思入手,结合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解释。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释几个成语,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

3. 成语的故事和例句- 教师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如“刻舟求剑”的故事。

- 学生朗读成语例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新的成语,让学生进行解释。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进行解释。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运用,如如何将成语用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2. 学生分享自己运用成语的例子,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成语,加深记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成语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 拓展延伸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成语解释正确率:检查学生对成语的解释是否准确。

3. 成语运用能力:观察学生在实际语言表达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成语。

成语教学教案

成语教学教案

成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并能正确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3. 成语的故事来历和应用场景4. 成语的拓展延伸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一些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2. 能正确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3. 了解成语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四、教学过程Step 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15分钟)1. 引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成语。

2. 解释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特殊的词组,由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组成,具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

3. 介绍成语的特点: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的特点。

Step 2: 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0分钟)1. 呈现一些常用成语,并让学生尝试猜测其意义。

2. 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Step 3: 成语的故事来历和应用场景 (25分钟)1. 向学生讲解一些常用成语的故事来历,以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2. 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成语的故事,并找出成语在故事中的应用场景。

3.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展示他们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应用场景的发现。

Step 4: 成语的拓展延伸 (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灵活运用:成语可以作为修辞手法使用,让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更丰富多样。

2. 学生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成语的拓展应用。

3. 学生进行表演和分享,展示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教授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讲解成语的故事来历和应用场景,以及拓展成语的延伸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了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已学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写出一个句子来运用其中的成语。

成语的教学设计方案

成语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20个常用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起源与发展2. 成语的结构特点3. 常用成语及其含义4. 成语的运用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2. 成语结构特点讲解成语的结构特点,如:四字成语、五字成语等,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构成。

3. 常用成语及其含义(1)讲解20个常用成语,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等。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成语运用技巧(1)讲解成语的运用场合和语境,让学生了解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

(2)进行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5. 实践环节(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写作练习。

(2)组织成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语运用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成语的特点和运用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成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 实践环节:评估学生在成语演讲比赛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 课件:成语图片、实际案例、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3. 网络资源:成语故事、成语词典等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成语教学的效果。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成语。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的意思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的意思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常见的成语和谚语的意思成语和谚语是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加语言的韵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常见的成语和谚语及其意思,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三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常见成语和谚语及其意思。

1. 活到老,学到老:意思是人的学习永远不会停止,无论年龄多大。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告诉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为了方便日常生活而要移山的故事。

这个成语寓意着只要有毅力和努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3. 张冠李戴:比喻把一人的事情弄错了人。

教给学生不要弄混人物和事物,要认真辨别。

4.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人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故事。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教导学生谦逊待人,不要以小见大,莫自以为是。

5. 四面楚歌:形容被人孤立,四面受敌的困境。

这个成语可以教给学生要善于团结,形成集体力量。

6.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教导学生要开阔眼界,多了解世界。

7. 守株待兔:比喻不积极努力,只靠等待侥幸的心态。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告诉学生要主动努力,不能依赖运气。

8.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教导学生要量力而行,不要贪心。

9.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的好事。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教给学生要善于抓住机会,做到事半功倍。

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在工作或事业中竭尽全力,不惜付出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通过这个成语,可以教导学生要有目标、有激情并全力以赴。

以上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常见成语和谚语及其意思。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编小品、做手工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和谚语的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总结起来,教授学生常见的成语和谚语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成语教案教学设计

成语教案教学设计

成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成语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成语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运用。

2.教学难点:成语的正确使用和成语文化内涵的挖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讲解成语的概念: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结构紧凑、意义完整的词组或短语。

(2)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成语,如“画蛇添足”、“杯水车薪”等。

2.成语特点讲解(1)成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如“亡羊补牢”、“矫枉过正”。

(2)成语具有意义上的完整性,如“精卫填海”、“守株待兔”。

(3)成语具有修辞上的生动性,如“对牛弹琴”、“狼狈为奸”。

3.成语分类介绍(1)动物类成语:如“狼狈为奸”、“画蛇添足”。

(2)植物类成语:如“瓜熟蒂落”、“根深蒂固”。

(3)人物类成语:如“诸葛亮借箭”、“岳飞精忠报国”。

(4)历史故事类成语:如“指鹿为马”、“草木皆兵”。

4.成语运用实例分析(1)讲解成语在句子中的应用,如“一组词语搭配成语:一组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真是‘齐心协力’。

”(2)讲解成语在段落中的应用,如“一篇文章中描述一个人勤奋好学,可以用‘孜孜不倦’来形容。

”5.成语文化内涵挖掘(1)讲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如“守株待兔”的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所体现的价值观,如“精卫填海”所体现的坚韧不拔精神。

6.课堂互动(1)成语接龙游戏:教师出一个成语,学生接着说一个以该成语一个字开头的成语。

(2)成语猜谜游戏:教师出一个成语谜语,学生猜出成语。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2)让学生用所收集的成语写一篇短文,要求正确运用成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概念、特点、分类、运用及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了成语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

但在成语运用实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成语在句子和段落中的应用仍存在困惑,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中文成语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中文成语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成语“画龙点睛”的来源、意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成语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画龙点睛”的意义。

2. 掌握成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1. 成语“画龙点睛”的来源及故事背景。

2. 成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龙画,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缺少什么?”2. 学生回答:缺少眼睛。

3. 教师引入成语“画龙点睛”,并解释其含义。

二、成语讲解1. 教师讲解成语“画龙点睛”的来源及故事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三、成语运用1. 教师出示例句,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运用了成语“画龙点睛”。

2. 学生分组合作,编写含有成语“画龙点睛”的句子。

3. 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成语“画龙点睛”的意义及用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成语过程中的收获。

3. 教师拓展:介绍其他与“画”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画饼充饥”等。

五、作业布置1. 每天收集一个含有“画”字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 写一篇以“画龙点睛”为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画龙点睛”,让学生了解了成语的来源、意义及用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课堂氛围活跃。

3. 在成语运用环节,学生通过编写句子,加深了对成语的理解。

4.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成语解释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common idiom explanatio n常见的成语解释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注意:拼音的标调依次写为1、2、3、4。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

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

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

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

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

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

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

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

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

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

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

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

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曰影;隙,空隙。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

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

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

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

(注意读音)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

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

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

意思是要学得切实。

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辟,读bi(四声)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

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敝帚千金:敝,破旧。

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

注意“敝”的写法。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

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

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

比喻地势险要。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

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

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不孚众望:孚,信服。

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

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速之客:速,邀请。

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

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Xiao4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

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

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不虞之事:虞,预料。

没有料想到的事。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Hui4),嘴。

不许插嘴。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

没有腿而跑得很快。

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

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不易之论:易,更改。

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足为训:训,法则。

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

跟在别人后面走。

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

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

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

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

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

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

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

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

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诚惶诚恐:惶,害怕。

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

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

带有贬义。

充耳不闻:充,堵塞。

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

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

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

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

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大巧若拙。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读音zhuo1待价而沽:沽,出卖。

等待高价出售。

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

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读音si4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

古代指贫苦的生活。

读音si4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地步。

也写作升堂入室。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

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竭,用尽;虑,思索。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

事变很多的时期。

形容国家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

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

现在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

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豆蔻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

形容外貌严肃正经。

现多用贬义。

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

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

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

指小儿女的相爱。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浸渍。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指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

形容教诲殷切。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