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数据库基本知识,数据模型三种基本类型

合集下载

第1章数据库基础

第1章数据库基础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ship Model)
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称为非关系模型,它是按照图论中
图的观点来研究和表示的数据模型。
Visual basic与SQL Server 20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逻辑模型
层次模型,若用图来表示,层次模型是一棵倒立的树。
是兄弟结点,R2、R4和R5
是叶结点。
Visual basic与SQL Server 20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逻辑模型
网状模型,若用图来表示, 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模型。
在数据库中,将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1)允许有一个以上的结点双亲结点。 (2)一个结点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双亲结点。 在网状模型中,由于子结点与双亲结点的联系不是唯一的。因此,网络中的每个联 系都要命名以示区别,并指出与该联系有关的双亲结点和子结点。 右图给出了一个抽象的网状模型。 在图中,R1和 R4之间有两种联系, 分别命名为L1 、L2;R1、R2无双 亲结点,而R3、R5有两个双亲结点。
另一类模型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 型等,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
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
Visual basic与SQL Server 20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所以 深受用户的喜爱。
Visual basic与SQL Server 20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1.4 关系数据模型
基本概念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

《VFP》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VFP》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VFP》第一章知识点整理1.1VFP的工作环境一、VFP的特点1.发展历史:dbase-Foxbase-foxpro-visualFoxPro2.特点:①基本功能简单易学②用户界面友好美观③运行速度快④编程工具直观易用⑤具有真翻译功能3.VFP是可运行于Windows平台上的32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VFP的窗口:1.默认两个窗口:主窗口和命令窗口(当前窗口)2.窗口的组成:窗口控制图标,标题栏,窗口控制按钮,菜单栏,“常用”工具栏,窗口工作区,状态栏3.命令窗口:打开:Ctrl+F2 关闭:Ctrl+F4二、VFP的运行环境1.软件环境:Windows95/98,WindowsNT4.0或更高级的Windows操作系统。

2.硬件环境:①CPU为intel489/66MHZ ②16MB内存③至少有85MB可用磁盘空间④VGB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⑤鼠标3.安装:关闭杀毒软件四、启动与退出VFP1.启动:①使用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②如果桌面上有快捷方式图标,需要双击2.退出①鼠标单击主窗口上的“关闭”按钮②单击“文件”菜单,打开后再单击“退出”③先在命令窗口新一行输入QUIT再按Enter键④Alt+F41.2数据库基础知识一、数据和数据处理1.数据:数据是指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反应客观事物的符号2.数据处理:3个阶段:①人工管理数据阶段②文件系统管理数据阶段③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阶段二、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1.数据库(DB)(1)概念: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2)特点:①较小的冗余度②较高的独立性③可为多种用户共享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概念: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2)功能:管理维护数据(3)特点:完整性、唯一性、安全性、共享性3.数据库系统(DBS)(1)概念:引进数据库技术中的计算机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2)组成: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应用程序,计算机硬件组成 三者的关系:DBS 包括DB 和DBMS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实体和实体集1.实体: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1.3 数据库系统模型
定义

数据库系统模型即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 •
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3 数据库系统模型
两类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
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www,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作者:王龙葛 QQ: 294706448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1.1 数据库管理系统 1.2 数据库技术 1.3 数据库系统模式 1.4 关系数据库 1.5 网络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的地位
数据库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在计算机的科学计算、过程控制和 数据处理三大主要应用领域中,数据处理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 要方面; •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数据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中,成为存储、使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是信息化运作 的基石。
1.3 数据库系统模型
信息世界中的几个术语
•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 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 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码。
外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 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 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 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内模式
内模式也称为存
储模式,它是数据物 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 描述,是数据在数据 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 内模式。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库模型基础知识及数据库基础知识总结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数据模型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分类第一类: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

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学号是学生的码➢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

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

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物理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

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模式的地位: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模式定义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库和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系统的逻辑表示。

第1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第1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1.2
数据模型
1.2.1 三个不同世界中事物的描述 1.现实世界:人们通常所指的客观世界,事物及其联系就处在 这个世界中. 2析后,在 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与概念.涉及的概念有: a.实体:信息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b.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某些特征; c.联系:实体之间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 多联系). 3.实体的联系种类: (1)一对一联系(1:1) :若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 集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与B具有一对一的联系,反过 来亦此.一对一的联系记作1:1.
2.关系模型的基本特点: a. 关系中的每一个数据项是原子项; b.同一关系中不能出现完全相同的属性名; c.关系的每一列上,属性值应取自同一值域; d.同一关系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元组; f. 行,列位置无关; g.关系运算结果仍为关系.
3. 关系模型支持的三种基本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选择,投影, 选择 根据给定的条件,从一个关系中选出一个或多个元组(表 中的行)组成一个新关系的运算. 投影 一个关系中选择某些特定的属性(表中的列)重新排列组 成一个新关系的运算. 连接 从两个或多个关系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组 成一个新关系的运算.
关系完整性
一,什么是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某种约束条件. 二,关系模型中的三种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规则比较容易理解,它 可以表述为: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 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往往存在某种联 系,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描述 的.这样就自然存在着关系与关系间的引用.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 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个具体应用 所设计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27
Access 2010 的系统结构是指其包含的数据库对象,不同的数据库对象可以实现不同的数据库 功能。Access 包含的数据库对象有以下6种。

查询
窗体
报表

模块
1.4.1 Access 2010的系统结构
28
1.表
表是 Access 数据库的核心和基础,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源。在表中,数据以二维表的形式 保存,表中的列称为字段,字段是数据信息的最基本载体,是数据的属性体现 ;表中的行称为记录, 一条记录就是 一个完整的信息
1.1.2 数据库系统
9
3.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 据字典、用 户数据、存取路径等,确定以哪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组织这些数据,如 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以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库的数据载入、转换、转储、数 据库的重组 合重构及性能监控等,这些功能分别由各个程序来完成。
指表 A 中的一条记录在表 B 中可以对应多条记录,而表 B 中的一条记录在 表 A 中也可 对应多条记录。
1.1.3 数据模型
12
3.数据模型的类型
层次数据模型
网状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结构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2 关系数据库 1.3 数据库设计基础 1.4 Access 2010 概述
1.2.1 关系模型
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 字,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1.2.1 关系模型
2.关系的特点
关系必须规范化
A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及解答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及解答

第 1 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1复习纲要本章介绍的主要内容:·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1.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数据管理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从事计算工作,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由程序员考虑与安排。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数据不长期保存;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系统中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

2.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系统中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其主要特点: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可长期存储在磁盘上,供相应的程序多次存取;数据文件可脱离程序而独立存在,使得数据与程序之间具有设备独立性。

如果数据文件结构发生变化时,则对应的操作程序必须修改。

即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缺乏数据独立性,并且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之间联系弱,无法实施数据统一管理标准。

这些都是文件系统管理的主要缺陷。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70年代初开始,计算机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大量数据,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主要特点:·采用数据模型组织和管理数据,不仅有效地描述了数据本身的特性,而且描述了之间的联系。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即数据格式、大小等发生了改变,使得应用程序不受影响。

·数据共享程度更高,冗余度比较小。

·由DBMS软件提供了对数据统一控制功能,如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恢复功能。

·由DBMS软件提供了用户方便使用的接口。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是目前计算机管理数据的高级阶段,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1.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构建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在构建时要经历从概念模型设计到DB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转换过程。

因此,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类共4种,两类为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又分为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和内部模型三种。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3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实体的属性及其值
属性名称 属性值
学号 05001 05002 05003
姓名 张建国 李天明 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春
性别 男 男 女
出生年月 1981.6 1980.3 1981.5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3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3)实体型、实体值和实体集 属性的集合可以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实体型,通 常使用实体名和试题属性名的集合来描述。同类型的实体 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实体值是实体的具体实例。 例如,对学生实体的描述: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 生年月)。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05001,张建国, 男,1981.6)是实体集中的一个具体的学生或者是一个实体 值。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3 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
(4)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间的对应关系,它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 系。例如,一个教师可能教几门不同的课程,而每一门 课程又有可能有若干个不同的学生选修。 实体间的联系: ① 一对一的联系 简记为1:1。含义:如果实体A中的任一 实体最多与实体B的一个实体相对应(相联系),反之, 若实体B中的任一实体也最多与实体A中的一个实体相 对应,则称A与B是一对一的关系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2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史
2、文件系统阶段
优点: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 优点: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 与程序独立,且可多次存取。 与程序独立,且可多次存取。 缺点: 缺点: 数据文件是无结构的数据集合, 存在, 数据文件是无结构的数据集合,只能反映客观事物的 存在, 不能反映各事物间的联系。 不能反映各事物间的联系。 数据和应用程序互相依赖,数据文件由程序生成, 数据和应用程序互相依赖,数据文件由程序生成,数 据存取 由程序完成, 意义。 由程序完成,离开所依赖的程序则失去 意义。 服务与不同程序的数据文件互相独立, 共享。 服务与不同程序的数据文件互相独立,无法实现数据 共享。 一个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数据文件不能为另 一个 程序使 数据冗余大。 用。数据冗余大。 应用程序编制较繁烦,缺乏对数据正确性、安全性、 应用程序编制较繁烦,缺乏对数据正确性、安全性、 保密性 的有效控制手段。 的有效控制手段。

数据库原理课件完整版PDF

数据库原理课件完整版PDF

(2) 数据共享性好。可为多个不同的用户共同使用
(3) 数据冗余少,易扩充
主 (4) 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高 物理独立性: 存储结构变,逻辑结构可以不变,从

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

逻辑独立性: 总体逻辑结构变,局部逻辑结构可以 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

好处:简化应用程序的编写和维护
(5)数据控制统一 安全性控制:防止泄密和破坏 完整性控制:正确、有效、相容 并发控制: 多用户并发操作的协调控制 故障恢复:发生故障时,将数据库恢复到正确状态
数据库系统
15
第一章
绪论
如: 车牌号 名称 车主
豫A00001 丰田 张三
(3)几点说明 • 区分型与值的实质 • DBS中讨论的重点是型 • 通常只说实体、记录,含义根据上下文自明
3、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内部的联系(属性间的联系): 反映在数据上就是记录内部数据项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 反映在数据上就是记录之间的联系
2012/8/7
数据库系统
11
第一章
绪论
4、各个阶段的比较:
从四个方面
人工管理
文件系统
谁管理数据 程序员 操作系统提供存取方法
面向谁 特定应用 基本上是特定用户
共享性 不能 数据独立性 没有
共享很弱 一定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 系统集中管理
面向系统 充分共享 较高的独立性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本质区别:
1、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
称作非关系模型,是下 列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
2012/8/7
Ri
Ri,Rj是实体型(记录型)
Lij Lij是从Ri到Rj的1:1或1:n联系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9
1.2 数据库系统
1.2.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及其描述机构、数据 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整体。 1.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数据库系统的物质基础,是存储数据库及运 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存储 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环境。
3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它包括对 数据的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和传 输等一系列活动。 计算机是一个具有程序执行能力的数据处理工具, 如图所示。
4
1.1.2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管理是以人工管理方式进行的。 数据管理的特点如下。 (1)数据不保存 (2)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3)数据有冗余,无法实现共享 (4)数据对应用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23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对数据库中的各 种数据所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 则。数据库主要有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和修改等)两 大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 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及实现操作的语言。
24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数据模型应 该反映和规定数据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约束。 此外,数据模型还应该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 反映具体所涉及的数据必须遵守的、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
27
2.观念世界中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的特征是按用户需求观点对数据进行建模,表 达了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是系统用户对整个应用项目涉 及的数据的全面描述。概念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它 独立于实现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目前较常用的是E-R模型。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显示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 √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 1.2 数据描述 • 1.3 数据模型 • 1.4 数据库系统 • 1.5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 1.6 E-R模型的设计 • 1.7 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 1.8 关系代数 • 1.9 关系规范化
• 数据描述
–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 数据联系的描述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什么是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 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 元数。例:一元联系、二元联系、三元联 系。
• 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
– 一对一 – 一对多 – 多对多
数据联系的描述
两个实体型间的联系:
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学生,
组成
每个学生只在一个班级中学习 n
学生
1:n联系
数据联系的描述
• 多对多联系(m: n):若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和
实体集B中的多个实体有联系,反过来,实体集B
Hale Waihona Puke 中的每个实体也可以与实体集A中的多个实体有
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的联系,
记作m: n。
课程
• 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实体型1
实体型1
实体型1
1
1
m
联系名
联系名
联系名
1 实体型2 1:1联系
n 实体型2 1:n联系
n 实体型2 m:n联系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一对一:若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实
体集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与B具有
一对一的联系,反过来亦此。一对一的联
系记作1:1。
班级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串讲笔记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属于基础知识,主要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没有难点,相对的重点是数据模型的四个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的全局结构。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识记)1.2数据描述的术语(领会)1.3数据抽象的级别(领会)1.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领会)1.5数据库系统(DBS)(领会)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几个数据库的基本术语: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处理:是指从某些已知的数据出发,推导加工出一些新的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又表示了新的信息。

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这部分操作是数据处理业务的基本环节,而且是任何数据处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共有部分。

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检索、传送等操作,基本目的就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筛选出有意义的数据。

数据处理是与数据管理相联系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2)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4)数据面向程序。

2.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与缺陷(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3)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5)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文件系统三个缺陷:1)数据冗余性2)数据不一致性3)数据联系弱3.数据库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至今)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三件大事:1)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2)1969年美国CODASYL组织发布了DBTG报告。

总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尔后于1971年4月正式通过。

Access的基本知识点.

Access的基本知识点.

Access基本知识点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 Microsoft Access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 数据是值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数位特性的数据内容;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其中使用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章数据。

3 数据的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计算机在数据管理方面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4人工管理特点:(1)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

(2)数据不长期保存。

(3)程序与程序子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也叫数据冗余5 文件系统特点:(1)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2)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在外存储器上被多次存取.(3)数据的冗余大。

6 数据库系统特点:(1)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

(2)减小了数据的冗余。

(3)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7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1)客服了传统数据库的局限性。

(2)提高了数据库管理效率、降低了用户使用的复杂性。

8 文件系统已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形象需求,这是数据库及时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数据库系统产生的背景。

9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和同意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它以操作系统提供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文件访问功能为基础。

目前关系数据库系统已经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10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之前,数据库系统多数是集中式的.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分为紧密结合与松散结合两大类。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又分为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和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两种.11 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access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3)数据独立性强。
(4)以关系代数为基础,数据库的研究更加科学化。
在关系操作的完备性、规范化及查询优化等方面,为数据库 技术的成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11页,共63页。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 的文章,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1)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以支持
的。在此之前,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
6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其主要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转移到数
据事务处理,从而出现了数据库技术,它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 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短短的三十几年 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第 二代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目前,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技术、并行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成为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据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扩展性。
第4页,共63页。
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属于系统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数据库 系统具有数据共享、并发访问、数据独立等特性的根本保证,主要 提供以下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及查询优化。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有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 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知识点

数据库知识点

第一章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的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数据处理: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三个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安全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1)、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系统静态特性);(2)、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主要有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和修改)(系统动态特性);(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要求: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数据库复习题

数据库复习题

课后巩固练习一、单选题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DBS是( A )的简写。

A. 数据库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D. 操作系统2. ORDBS的中文意思是 ( C )A.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D.关系数据库系统3.DB是( D )的简写A. 数据库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D. 数据库4.DBMS是( D )的简写A. 数据库系统B. 数据库C. 数据D. 数据库管理系统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B )A. 外模式B. 模式C. 内模式D. 存储模式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模式有( A )个A. 1B. 2C. 3D. 任意7.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独立性是指( C )。

A)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独立性 B)数据库与计算机的独立性C)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D)用户与数据库的独立性8.要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B )。

A.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D.内模式9.( B)的映像技术提供了模式变化而应用程序不变的方法,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A. 模式/内模式B.外模式/模式C. 外模式/内模式D.数据库/操作系统10.( B )的映像技术提供了内模式变化而应用程序不变的方法,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A.外模式/模式B. 模式/内模式C. 外模式/内模式D.数据库/操作系统11.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A.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D.内模式12. 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 C ) 。

A.DBSB.DBC.DBMSD.MIS13. 数据视图属于三级模式中的 ( A )A. 外模式B. 模式C. 内模式D. 存储模式14.基本表属于三级模式中的 ( B )A. 外模式B. 模式C. 内模式D. 存储模式15.在数据操纵语言(DML)的基本功能中,不包括的是( B )。

计算机基础第一讲_数据库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第一讲_数据库基础知识

6.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DBMS要对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和存取路径等信 息进行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
7.数据通信
提供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分时处理和远程作 业传输接口。
1.1 数据库的概念
1.1.4 实体及其联系
1
23
实体的相关术语
实际— 教师,教材
抽象— 一门课程,
一次借阅图书
实体
实体属性
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事物的特性。 是实体属性的具体化表示,属性值 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实体。
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行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1.2 关系数据库
1.2.2 关系运算
41
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查询时, 需要找到用户感兴趣的数据, 这就需要对关系进行一定的 关系运算。关系的基本运算 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 运算,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 运算。
1.1 数据库的概念
1.1.3 数据库系统
4
19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数据库,其功能包括
1.数据定义 利用DBMS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LL)可以定义数据库、数据库表、 视图和索引等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
1.1 数据库的概念
1.1.3 数据库系统
以上术语和前面的其他概念的对应关系如表1.1所示。 现实世界 实体 实体集 实体属性 关系模型 元组 关系 属性 数据库文件 记录
数据库文件或数据 表文件 字段
1.2 关系数据库
1.2.1 关系模型
2
40
关系模型的特点
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 个域。 不同的列可以来源于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 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有不同的属性名。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基础知识

2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 称DBMS)是一个介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用于对数据库 进行集中管理的软件系统。
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 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大量经过加工整 理而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为 多个不同的应用共同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即成为数据库 系统。它主要由数据、硬件、软件和用户四部分构成。1源自班长-班级1 班级
(a)
•一对多联系(1:n)
若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一方的一 个实体对应另一方若干个实体,而另一 方的一个实只对应本方一个实体,称这 种联系为一对多联系。如班长与学生的 联系,一个班长对应多个学生,而本班 每个学生只对应一个班长。
班长 1
班长-学生
n 学生
•多对多联系(m:n) 若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两实体集 中任一实体均与另一实体集中若干个实 体对应,称这种联系为多对多联系。如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一位教师为多个学 生授课,每个学生也有多位任课教师。
关系模型结构与示例
学号
20050005 20050010 20050015
姓名
张广田 蜂雪燕 何芳
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1987-10-11 1987-7-2 1987-5-6
班级
1班 1班 1班
1.4
1.4.1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术语及特点
1. 关系术语
(1)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 关系名。每个关系(数据库表)用一个文件来存 储,扩展名为.DBF,
例如:一门课程同时有若干个学生选修,而一个学生同时 可以选多门课程,则课程与学生之间具有多对多联系,如前 面提到的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程序员
内部视图 物理级数据库
三级结构之间的联系通过两级映射来实现,具体的实 现过程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完成。参考P4图1.1
1.2.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进数据库技术 后的整个系统构成,包括:数据库、软件、硬件和数据库 系统用户。
硬件 操作系统 DBMS
1.4.1 E-R图的基本图素
实体
属性名
联系名
连线
具体画法:把有联系的实体通过联系连接起来, 并注明联系方式,实体的属性连到相应实体上。图1.7.
1.4.2 设计E-R图的方法
1.实体间联系的几种基本形式:设计E-R图重在实体间 的联系,联系方式可归为几种基本形式.
①两实体间的二元联系,有三种联系方式,如图A。 ②两实体间的两种以上不同的联系,如图B。 ③同一实体集内部个体间的二元联系,如图C。 ④两个实体以上的多元联系,如图D所示。
1.5 关系的几个术语和关系的性质
1.5.1 关系的几个术语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格,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并存储在一个文件中,也称为数据表文件,其扩展名为.DBF。
2.元组:二维表格或关系中的每一行,对应着.DBF文件中的一个 记录。
3.属性:表格中的列,每列有一个属性名。
4.域:具有相同属性的值的集合。一般用实体的属性来命名。
课程简介
• 教材
– 《Visual FoxPro6.0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第三版, 陈富贵主编;
–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第3版。
• 学时64学时(理论教学44+课内上机20)
要求自主安排课外上机16学时以上。
• 学分 4.0 • 考核方式
– 闭卷; – 卷面成绩x80%+上机、作业、考勤成绩x20%
1.6.2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1.选择运算:将满足条件的元组抽出来构成新的关系。 在VFP中,利用任选短语FOR 条件、WHILE 条件和设置过滤器 筛选记录来实现。
例1-7
2.投影运算:选择所需要属性重新排列,得到新的关系。 在VFP中,利用任选短语FIELDS 字段名表 和设置过滤器筛选 字段来实现。
(3)保持整体概念的一致性,不能产生相互矛盾。
例1-1
1.4.3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将E-R图中的每个实体及其属性用一个关系框架来表示,关系框架的 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必要时实体间的联系也要用一 个关系框架来表示,所有的关系框架构成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数据模型。一 个关系数据模型一般包括多个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一般对应关系数据 库中的一个关系(表格)。
1.需求分析:详细了解用户要求,生成需求分析说 明书。
2.概念设计:按照需求分析说明书的要求, 设计出满足应用要求的信息结构(概念模型), 并用E-R图描述出来。
N 学生
属于
1 专业
M
选修
成绩
N
课程
M
讲授
N 教师
3.逻辑设计:将E-R图转换为一个特定的DBMS支持的数据库 逻辑结构,本例中转换为七张表。
系1
系2
系3
课程1
课程2
课程3
课程4
教师1
教师2 网状模型示意图
教师3
(3)关系模型 用表格来描述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模
型。关系模型是一张二维表格,表格的全部栏目称为关系 框架,也称为关系模式,其中的每一栏目称为属性,属性 的第一行称为属性名,其它行称为属性值,表格的所有栏 目及全部数据称为关系,如表1.3所示课程信息表则是一 个关系。
课程要求
• 上课时请关闭手机铃声。 • 课中适当做笔记,适当选看参考书,不懂就问。 •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 • 重视课内、课外上机实践,掌握操作方法。 • 课内上机地点、时间统一安排后另行通知。 • 课内上机考勤3次缺席,取消考试资格。
• 答疑邮箱:myask2001@ • 答疑电话:8067760
应用软件
数据库系统构成图
1.2.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实现数据库三级之间的转换,包括:数据库的定义、数 据库操纵和控制功能、数据库维护功能、数据通信功能等。 2.DBMS的组成 1)语言翻译处理程序 2)系统运行控制程序 3)各种实用程序
1.3 数据模型
1.3.1 实体及其属性的概念 1.实体:客观存在的并可相互区别的任何事物。 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些方面的特征。 3.型与值:型指的是结构,值指的是在结构约束下具 体的取值。(实体型、实体值、属性型、属性值) 表1.1、表1.2。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能为多个 用户所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 集合。
数据库的主要优点: 1)数据的共享性好。 2)数据的独立性好。 3)数据的完整性好。 4)数据库中冗余数据少。
1.2.2 数据库的三级结构
视图
用户
外部视图
用户级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员
概念视图 概念级数据库
学校
院系
研究所
教研室 班级
科研室
教师 学生
科研人员
学校行政机构层次模型图
部处 科室
工作人员
(2)网状模型
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在结构上较层 次模型好,不像层次模型那样要满足严格的条件。网状模型具有以 下特点:(下图为网状模型示意图)
(1)有一个以上结点无双亲; (2)一个双亲允许有多个子女。 (3)允许且至少有一个结点有多于一个双亲;
第一章作业
思考题 1、2、3、4、5、7、8、9; 书面作业: 习题 6、10、11 。
第二章 VFP6.0概述
2.1 Visual FoxPro 6.0主要功能特点
VFP6.0的安装
2.2 VFP 6.0的用户界面
2.2.1 VFP 6.0的启动与退出 1.启动:1)使用“开始”菜单; 2)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 2.退出:1)关闭VFP6.0主窗口; 2)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QUIT并回车。
第一章 数据库基本知识
1.1 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技术
1.数据:数字、文字、图形、符号等的统称。
2.信息:泛指各种消息、情报或知识。
3.数据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维护加工和 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4.数据管理技术:人工管理 管理。
文件管理
数据库
1.2 数据库及其组织结构
1.2.1 什么是数据库
例1-8
3.连接运算 1)条件连接:将两个关系以一切可能的组合方式拼接起 来,并选择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得到新的关系。例1-9 2)自然连接:在条件连接的基础上去掉重复属性,得到 新的关系。
1.7 关系模型实例
本小节介绍一个名为“教学管理”的数据库的设计 过程。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 辑设计、物理设计。
在关系模式中,对于关键属性一般加注下画线标示。 转换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如下: 1.若两实体存在1:1的联系,而且联系无属性,转换时只需将一方的 关键字作为属性项加入另一方即可。例1-2 2.若两实体间存在1:n联系,则将一方关键字纳入“n”方实体对应的 关系中作为外部关键字,同时将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n”方对应的关 系中。例1-3 3.若两实体间是m:n的联系,除每个实体要建立一个关系之外,还应 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用来联系双方实体,该关系的属性中至少应包 括被它所联系的双方实体的关键字,并且如果联系有属性,应把该属性归 入这个关系中。(实际形成两个一对多关系)例1-4
2.2.2 VFP6.0的用户界面 标题栏
工 作
菜单栏

命令窗口
状态栏
工具栏
2.2.3 菜单系统
“文件”菜单、“编辑”菜单、“显示”菜单、 “格式”菜单、“工具”菜单、“程序”菜单、“窗 口”菜单、“帮助”菜单。
2.2.4 工具栏
工具栏可以浮动在窗口中,可以根据需要拖放在 主窗口的任意位置。
1.通过“显示”菜单来显示或隐藏工具栏。
A
A
A1 A2
A3
B
BC D
B1 B2 B3
B4
2.数据模型三种基本类型
数据库组织结构的模型化表示,即数据库的框架。层次 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具有下列特性: (1)有且仅有一个无双亲结点,称为根(root)。 (2)树中除根外所有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如图所示的学校行政机 构图就是一个层次模型。
1.3.3 数据库的种类
根据采用的数据模型的不同,数据库分为层次型数据库、 网状型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目前流行的是关系数据库管 理系统(RDBMS)有Oracle、Visual FoxPro、Access、 SQL-Server等。
1.4 E-R方法
E-R(Entity relationship Approach)方法指的是实体联系方法,常用“E-R图”表示。
1)学1(学号,姓名,性别,生日,专业,四级过关,照片, 简历)
2)学2(学号,身份证,身高,特长,奖励,处分) 3)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生日,职称) 4)课程(课程代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 5)专业(专业,负责人,系部名称) 6)成绩(学号,课程代号,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 绩) 7)任课(教师代号,课程代号) 说明:在实际数据库系统中,通常可以把两个一对一关系 合并为一个关系,也可以把一个关系分解为两个一对一关系。 本例中将“学生”关系分解为“学1”与“学2”两个关系。 4.物理设计:在具体的DBMS支持下,在计算机中创建数据 库。
5.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它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或记录。 联合关键字:两个或多个属性的组合形成的关键字。 候选关键字:可以作为关键字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主关键字:作为现行关键字使用的关键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