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型会议场馆使用申请表保卫与校园管理处制备注:所有室内场地申请需要单位负责人(正职或副职)签字并盖章附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型公共会议场馆使用管理办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型公共会议场馆使用管理办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型公共会议场馆是学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东区大礼堂、东区水上报告厅、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东区理化大楼东三报告厅、东区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大礼堂、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大型公共会议场馆的使用管理,规范预定流程,更好地为学校的各类会议会务、师生各类文化活动提供服务,拟定以下管理办法:一、管理部门学校大型公共会议场馆运行由保卫与校园管理处负责主管。

委托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对现场音响、灯光、视频及舞台设备的操作和保养,对场馆的卫生进行清洁、对配套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

二、服务对象1、学校的大型会议以及各类大型学术交流活动;2、学校组织的各类文艺演出和学校举办的其他大型活动;3、经学校党政部门批准的,校外单位组织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三、使用办法1、各类会议、文化、学术、演艺等活动必须坚持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学校规定,严禁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2、学校大型公共会议场馆的使用安排上遵循校内活动优先、兼顾校外;校级活动优先,兼顾学院、社团活动的原则。

3、学校大型公共会议场馆的使用遵循先申请后使用、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申请使用单位须至少提前一周,并以书面形式向管理单位提出申请,并填写“中国科大学校大型公共会议场馆使用登记表”(可在保卫与校园管理处网站主页报表下载栏下载),经管理单位审批后,办理使用手续。

4、校內各处(室)、院系、直属单位使用场地时,由各处(室)、院系、直属单位提出申请并由负责人核准签章;校內各学生社团活动应经由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核准签章后提出申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
杨寿保;顾雨民
【期刊名称】《中兴通讯技术》
【年(卷),期】1997(003)004
【摘要】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的建设目标,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为网络建设者提供了参考实例。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杨寿保;顾雨民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网DNS日常维护及相关策略 [J], 张焕杰
2."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在京验收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的数字鸿沟[J],
3.谢焕忠司长解读"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建设高校网络推动西部腾飞[J], 《中国教育网络》编辑部
4.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J], 戴英如
5.分析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方法 [J], 周朝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ustc研究生课开课指南

ustc研究生课开课指南

ustc研究生课开课指南
UST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课程开课指南如下:
一、选课
1. 必修课程:所有研究生都必须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特)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马),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设。

另外,研究生还需选择《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该课程为公共必修课,须选择通论和分论班级各1个,通论班级由公管学院开设,分论班级由本院系开设。

2. 选修课程: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需要注意的是,选修课程的选择应根据教室容量限选,先到先得。

另外,工程硕士还有特定的必修课程《工程伦理》,由工程学院组织,要求每位工硕选择1个通论班级和3个分论班级,不可跨学期修读。

二、上课时间
研究生课程的上课时间安排在秋季学期,具体时间视各个学院和课程的安排而定。

三、成绩评定
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具体比例视各个课程的要求而定。

期末考试一般为闭卷考试,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机试或面试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学生应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选课和上课,不得擅自更改课程安排。

2.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遵守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

3. 学生如遇到课程安排、考试时间等问题,应及时向导师或学院教务部门咨询。

以上是USTC研究生课程的开课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或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读者须知[教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读者须知[教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读者须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读者须知§总则一、全校教职员工、学生都是图书馆服务对象。

所有师生均可以多种方式使用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空间资源。

二、校内师生读者凭一卡通(或者学生证、工作证),经过门禁或门卫检查方可入馆。

三、外单位或者校外读者来馆检索资料、联系工作、参观访问,须携带介绍信或身份证明,经门卫核实,然后由相关部门安排接待,或去使用文献资源。

四、请讲究文明礼貌,注意衣冠整洁。

穿拖鞋、背心和酗酒等,谢绝入馆。

五、入馆后请按照要求将书包、公文包等物品放入存包柜内,并上锁,不要携带进入书库、阅览室内(自习室除外)。

离馆时请把物品带走,以便他人能够继续使用存包柜。

六、请保持馆内安静、整洁,做文明读者,以免影响他人。

同时,请爱护图书馆公共财物、设施,凡盗窃、损坏书刊(剪、撕、涂、画等),以及破坏公共财物者,按学校以及图书馆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处理。

七、各院系的图书馆、资料室,目前没有纳入图书馆统一调度管理,读者如要利用这部分文献,请与具体单位联系。

八、请读者注意经常浏览图书馆主页、以及BBS的Library版块,了解图书馆的一些相关规定以及动态信息,以便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读者注册规定一、我校所有的正式教职员工,以及正式录取的研究生、本科生、全日制成教学生,由学校有关部门提供录取名单,图书馆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注册后,即具有图书馆读者身份,凭一卡通可以到图书馆使用所有的文献资源。

二、科学院或其他国家部委委托我校代培的研究生,由研究生院提供名册,图书馆将按正常录取研究生一样对待。

三、博士后等需要到图书馆办理离校手续的流动人员,由学校相关部门证明,凭一卡通可以到图书馆办理注册读者身份。

四、校内各院系、部门自行接待来自国内外的短期工作和进修人员、开发部和课题组聘任的工作人员等,可以凭相关身份证明(学生证等)到图书馆查阅、复印资料,可以在校园网内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语言实践中心(EPC)建于2006年,位于科大东区新图书馆二楼东侧。

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下,经过七年的持续建设,英语语言实践中心已建成一个集英语语言实践、英语学习服务及英语应用为一体的立体、交叉平台,为研究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个性化、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EPC英语实践平台英语实践平台是专门为选修研究生日常交流英语与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的同学所搭建的英语口语实践场所。

请选修该课程的同学选修实践课前务必认真阅读以下选课须知,以免影响学分的获取。

1.学时要求选修研究生日常交流英语和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的同学在完成20学时课堂学习的同时,须在EPC实践平台修满20学时的实践课,方可获得“日常交流英语”或“学术交流英语”课程的成绩及相应学分。

每学期实践课堂持续开放15周左右,选课时显示的具体周次与研究生院的教学日历一致。

2.课程预约请同学们登录EPC主页(/)的实践平台(Practice Platform)预约课程。

该系统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就是研究生信息平台选课时用的学号和密码,无须注册。

预约所显示上课的周次以研究生院的教学日历为准。

每位同学每次最多可预约课时为5学时。

3.上课预约后必须按时到课,课前及课后须在EPC前台刷本人一卡通记录学时。

每节课课前25分钟内刷卡有效,迟到10分钟后刷卡无效,系统将无法录入学时。

为了更好地参与课堂实践,请同学们提前查看网站所提供的相应课件介绍并在课前对自己所选话题做好充分准备。

4.评价实践课堂结束前,任课老师会对每位同学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教员同时记录缺课同学的姓名。

若实践表现三次被测评为“差”,系统会发出邮件提醒。

收到邮件的同学,两周内须预约参加应用平台的英语口语能力测评,否则系统无法录入相应学时。

5.反馈请同学们在课后48小时内登录选课系统填写英文反馈,否则系统不记录该次学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焕杰IPv6在校园网的应用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焕杰IPv6在校园网的应用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焕杰IPv6在校园网的应用实践杨洁【期刊名称】《中国教育网络》【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20-21)【作者】杨洁【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张焕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在2018 ISC互联网安全大会——IPv6规模化部署与安全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焕杰在《中国科大IPv6应用实践》的演讲中,从校园网最终用户的管理员身份出发,介绍了中国科技大学校园网络和安徽省教育科研网的发展情况。

中国科大校园网简介中国科大校园网建设已经20多年了,目前覆盖了校园的各个角落。

同时在11年前开始建设超算设施,服务重点科研方向。

近年来学校的建设思路是加大平台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在校园网络方面,承载上网流量、一卡通、视频监控、能源监控等10余套业务;7×24小时保障全校师生的正常使用,保障谷歌学术一直可用;是大陆第一家全面开通eduroam学术无线网络漫游服务的高校;同时,也提供学术宽带,近代物理系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带宽使用在国内都是前列的;参与北京、上海、苏州校区以及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网络规划设计和对接。

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16个城市,连接教育厅、考试院和省内近80所高校;保障历年高招录取、视频会议等关键应用。

超算中心是“研究组-校级共享-国家级”三级超算服务模式,支持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发表在Nature等一流期刊。

初步统计全校约10%的高水平论文受超算平台支持。

一个学校的校园网结构可以很简单,也可以非常复杂。

中国科大校园网物理结构上非常简单,只有两三台核心设备,但是所有线路的逻辑连接并不简单。

中国科大校园网有充足的网络资源,拥有多样的网络出口和丰富的可用宽带。

2005年5月起全校(含OpenVPN用户)网络支持IPv4+IPv6双栈,稳定运行了13年,目前超过二分之一的用户使用IPv6。

从2000年起,就选择了2层为主的校园网,2层VLAN覆盖合肥校区和上海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推免生拟推荐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推免生拟推荐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推免生拟推荐名单院系姓名综合成绩备注少年班学院张云鹏93.08少年班学院谢天宇92.62少年班学院李琳90.62少年班学院贾强90.91少年班学院周圆90.88少年班学院万捷89.89少年班学院马若昱89.35少年班学院连少鹏88.8少年班学院孙小山88.44少年班学院黄楷88.32少年班学院陈俣翱88.28少年班学院张庆生88.24少年班学院张均备87.32少年班学院任方舟86.94少年班学院廖孟涵86.59少年班学院成枭将86.49少年班学院李孟然86.83少年班学院周娅85.47少年班学院刘一丁84.93少年班学院王奇85.18少年班学院胡欢欢85.83少年班学院阮家麟85.21少年班学院张悦84.93少年班学院文潇骋85.22少年班学院陈子涵85.02少年班学院杨丰瑞84.99少年班学院尚祥84.64少年班学院胡晨昱84.98少年班学院叶佳威84.38少年班学院赵品松84.18少年班学院聂佛辉83.87少年班学院薛浩83.75少年班学院罗翔83.88少年班学院郭人榛84.34少年班学院李梦俏83.89少年班学院王志豪83.61少年班学院胡九匀83.61少年班学院贾明皓83.46少年班学院黄高兴宇84.11少年班学院左鑫83.12少年班学院于会尧83.49少年班学院马聚83.19少年班学院蒲俊福82.45少年班学院刘艾82.52少年班学院杨阳81.88少年班学院孙瀚80.98少年班学院王宇键82.13少年班学院吴志岗81.4少年班学院柴诚哲80.83少年班学院张家睿81.61少年班学院朱丹阳80.53少年班学院李锦峰80.78少年班学院高雨80.32少年班学院钱万晖80.75少年班学院方舟80.03少年班学院周琛林79.87少年班学院朱双怡79.67少年班学院王文79.71少年班学院董智超79.65少年班学院赖君奇79.21少年班学院牛晨旭79.32少年班学院刘洋78.86少年班学院宋琎79.71少年班学院方子健78.81少年班学院程志豪78.66少年班学院王秉睿78.74少年班学院李进阳77.78少年班学院陈业兴77.56少年班学院谢天慈77.36少年班学院徐珮瑶77.29少年班学院张磊77.17少年班学院吴辰晨77.12少年班学院程序76.13少年班学院张博文75.84少年班学院黄建铭75.59少年班学院赵睿卓75.29少年班学院王宏瑞75.92少年班学院史明阳75.56少年班学院李安然76.26少年班学院崔建华75.45少年班学院徐洪鸣75.07少年班学院张旭74.62数学科学学院田思达90.5数学科学学院邓辛凝89.07数学科学学院陈炳光87.05数学科学学院彭博87.41数学科学学院付钟奇86.34数学科学学院周天星85.93数学科学学院方清86.93数学科学学院王星宇86.25数学科学学院郭宁85.45数学科学学院汪志浩85.45数学科学学院夏熙85.56数学科学学院李艺铮85.18数学科学学院江博艺84.88数学科学学院介梦迪84.68数学科学学院沈超83.66数学科学学院沈洋83.92数学科学学院陈卓见83.54数学科学学院陈典83.66数学科学学院沈旭枫83.64数学科学学院骆亦飞82.39数学科学学院朱冠铮81.59数学科学学院杨航81.94数学科学学院刘裴81.31数学科学学院邢华81.06数学科学学院李晓刚80.44数学科学学院郭松陶80.51数学科学学院胡静远80.57数学科学学院张志洋80.17数学科学学院黄豪南79.96数学科学学院崔天宇78.84数学科学学院郑建新77.86数学科学学院晋天元77.81数学科学学院庞博75.72数学科学学院程亦飞74.87物理学院邹继91.39物理学院韩中东91.35物理学院祝鹤龄90.69物理学院王文侠90.61物理学院江鲰怡90.07物理学院王融坤89.92物理学院刘文钊89.51物理学院郭宇翔89.78物理学院罗永双89.52物理学院曹启韬89.13物理学院韩坤霖88.71物理学院覃俭88.66物理学院王淑文88.12物理学院刘子豪87.45遗漏,19号增补物理学院陈一圣87.18物理学院王辉87物理学院李洪良88.42物理学院杨飞87.27物理学院马凯86.57物理学院张天昊86.54物理学院冯珂垚86.51物理学院陈丞86.92物理学院于兴洋86.42物理学院郭剑鸣86.15物理学院何洲86.33物理学院曹强86.35物理学院许定华85.67物理学院吕游85.43物理学院刘浪天84.93物理学院谢楚84.92物理学院王雪杨85.3物理学院赵申森84.82物理学院成伟帅84.51物理学院王鑫鑫84.77物理学院汪晓84.42物理学院刘京84.3物理学院夏俊84.23物理学院于海洋84.09物理学院罗曦宇83.96物理学院许含霖83.86物理学院李志远83.58物理学院洪骏远84.34物理学院黄明奇83.75物理学院马舒文83.71物理学院方啸天83.43物理学院库毓林82.84物理学院黄祎祎82.55物理学院郑大也83.09物理学院胡麟苗82.74物理学院张文豪82.36物理学院王俊森82.74物理学院唐骐杰82.69物理学院徐子龙82.63物理学院胡金童82.39物理学院牟一岑82.15物理学院郑开元82.58物理学院魏新宇82.55物理学院王玮韬82.49物理学院金红豆82.49物理学院李明茁81.77物理学院张鹏81.66物理学院汪景波81.32物理学院李明翰81.55物理学院闻馨81.41物理学院冯博81.31物理学院王翊龙81.22物理学院张永恒81.09物理学院曾孟彦81.2物理学院李晨晖80.83物理学院苏言80.88物理学院赵声贤80.95物理学院廖望80.69物理学院孟德铭80.57物理学院周挺80.67物理学院张庭80.29物理学院叶翔宇81.63物理学院黄佳伟80.75物理学院闫星廷80.52物理学院孙强80.43物理学院张立言79.99物理学院翟亚飞80.13物理学院胡任翔79.69物理学院张屹东79.54物理学院陈志伟79.48物理学院岳帅80.13物理学院朱成瑞79.57物理学院程瑞昌79.36物理学院白伟79.57物理学院吴康达79.61物理学院陈舜平79.11物理学院巨欣跃79.69物理学院涂焱阳79物理学院熊涛79.19物理学院姜逢欣79.04物理学院翁长风78.96物理学院邹灿文78.8物理学院张国威79物理学院童启夏80.22物理学院许诺78.54物理学院杨天书78.25物理学院苏圳煌78.13物理学院包涵78.15物理学院郑大农77.81物理学院方腾飞77.49物理学院刘传彬77.41物理学院赖一鸣77.35物理学院宋国锋77.33物理学院谢一进77.59去除(因前面遗漏,增补1人)工商管理系陈子扬86.42工商管理系郑博85.37工商管理系武琳82.37工商管理系陈摇星81.79工商管理系李争81.63工商管理系徐境80.6工商管理系翟秀志77.47工商管理系周章庆77.17管理科学系路锋88.22管理科学系马曼莉86.07管理科学系王军85.23管理科学系刘致远84.68管理科学系彭宝安83.38管理科学系张涵81.46管理科学系马驰79.31统计与金融系曹辉83.74统计与金融系彭俊菁82.1统计与金融系王舒艺81.71统计与金融系董梦皓77.29统计与金融系王澍89.95统计与金融系郭寿杰89.37统计与金融系杨继彬88.51统计与金融系邹林哲87.42统计与金融系金明87.08统计与金融系曾海歌86.45统计与金融系崔春婧文84.76统计与金融系陈松松82.52统计与金融系陈涛80.74统计与金融系曹树灿76.64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彬力59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韩韬58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范雨濛57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冯梦凯57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帧宜57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颖57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贾雨熹57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恒伟57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佩瑶56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周瑞55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沈伟55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饶建成55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彭展涛54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郭洋昆54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一诺54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乔婵54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崔雷54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梁陆军544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朝奭54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邓瑞显54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绪54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晨璇53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蒋华杰53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赵万鹏53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庆53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柳星辰53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文辉53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廖毽莹52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正茂52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崔晓玲52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孟庆磊52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冬51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仁立51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杰51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钟风靖515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廖家英51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娇51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胡敏51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杜宇翔51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吴炜鹏5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庄毅炜5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艺杰51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白炜琛50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力为474.3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可璇473.44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贺超472.8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廖玉丹471.2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朱哲圣468.3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向俊翔464.3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董宽460.2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冠459.5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吴筱然454.8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姜中雨453.6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文昭453.6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雒超飞451.6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朱慧451.5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葛雷451.3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文斌44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葛源源446.7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徐鹏平445.3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郑皓天444.8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赫444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雨宁432.8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孔娜432.78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袁庆盼432.67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姚奉奇432.44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施雨辰427.44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英杰427.2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胡晓423.11生命科学学院马丹宜88.21生命科学学院邢华岳87.29生命科学学院张衡87.08生命科学学院彭亚丽87.03生命科学学院陈钊熊86.05生命科学学院许佳慧85.25生命科学学院才源85.13生命科学学院韩莹莹84.74生命科学学院李明月84.62生命科学学院熊磊84.3生命科学学院马儒83.93生命科学学院吴年凤83.33生命科学学院陈昀82.25生命科学学院吴悦妮82.03生命科学学院程爱民81.42生命科学学院韩子维81.24生命科学学院刘一鸣81.06生命科学学院钱栎屾80.89生命科学学院覃肯80.65生命科学学院范思佳80.16生命科学学院沈晟齐79.89生命科学学院岳杨明79.67生命科学学院裴凯伦79.62生命科学学院宋丹枫79.49生命科学学院王连宇78.76生命科学学院张俊健78.21生命科学学院黄萌77.68生命科学学院王朱珺77.19生命科学学院高凡77.1生命科学学院闫琦76.42生命科学学院龙杰76.02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李文博90.54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乔垒89.71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文忠89.16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龙飞89.6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帆88.52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汪冲浪88.3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陈依伲87.4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喻静86.71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周旭86.96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程治勋86.95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单小彩85.17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马天83.59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李晓红83.51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戴古月82.85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方祥81.43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杨牧81.8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范仕东86.15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詹海聪84.63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周青波83.86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周陈8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李镇江86.8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英男85.6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严振宇83.7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梁文健81.9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朱豪81.1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潘云80.6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邵文程87.31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傅迪松87.19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陈桂万86.31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振宇83.75近代力学系李锡英90.88近代力学系王璐瑛90.31近代力学系张子健90.46近代力学系朱博闻89.7近代力学系裴雷89.59近代力学系马龙86.92近代力学系王晨87.22近代力学系陈科挺86.2近代力学系徐晨晖86.87近代力学系吴凤超86.6近代力学系吴万同86.28近代力学系李一鸣85.78近代力学系吕益行84.82近代力学系曹赛赛84.52近代力学系沈毅84.16近代力学系黄杰84.23近代力学系史增凯83.65近代力学系郜泽仁83.76近代力学系程赋82.81近代力学系袁金龙82.75近代力学系魏恒82.08近代力学系查政夷80.92近代力学系于汇洋80.46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景子君89.55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姜添曦89.16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陈天彤88.7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金国强87.99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蔡泽87.38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杨超宇87.3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丰穗87.3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戴超伦86.55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徐江川86.22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孔翰文86.08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曹龙轩85.31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魏文钊85.2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郭翔宇84.89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邓志新84.81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方涛84.38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廖昕昕84.21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钟斌83.71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王剑平83.14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姬生云83.11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王松子83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刘亚82.99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张旭92.53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黄成扬89.61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夏志恒89.96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张言88.48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廖汉东86.63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李立86.58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苏浩85.95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丁锐84.83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黄雯旭85.06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党赛超83.92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丁淼84.04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王晋东80.94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王向往80.68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刘建80.58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李路80.65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张楠80.66安全科学与工程系黄忠良90.3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林锦89.33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汤洁冬86.06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杜永健82.54安全科学与工程系郑荣81.56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邱钊凡90.15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朱锡洲89.1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张熠恒88.54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张建树86.95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钟方盛86.32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丁海松86.11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付登攀84.59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王国坤83.88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李陈圣83.28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朱思捷82.94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孙全影82.8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林剑新82.2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伍宏传81.01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应晨露79.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侍昌发78.8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张炳琦78.8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张云冲78.6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安淑敏78.37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徐开胜78.36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吴欣辉78.12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刘松林77.81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胡雨铭77.57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许崇健77.31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高丁力76.9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汪诒成75.85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姜斅达74.77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董孟雨74.7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王赵辉74.26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刘高正74.05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陈闪闪73.7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陈胜72.48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于千喻70.75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白逸飞69.59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朱泊洲67.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刘倍源66.23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汪子锐66.04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吴世强63.07自动化系李庆91.23自动化系刘畅87.2自动化系段云鹏86.61自动化系王陆洋86.44自动化系于彦鹏85.43自动化系游逸85.21自动化系王汉成85.13自动化系黄鑫84.1自动化系牛凯83.59自动化系赵敏达83.44自动化系陈劼博83.42自动化系吴向阳82.3自动化系胡学财81.53自动化系姚振81.28自动化系王志臻81.25自动化系施赛江80.95自动化系陈仁爱80.91自动化系方志惠80.83自动化系王科迪80.72自动化系张凯80.55自动化系李俊杰80.28自动化系邢志浩80.16自动化系王明青80.01自动化系计炜梁79.89自动化系江超79.8自动化系乔明起79.78自动化系王慧鑫79.4自动化系聂振邦77.86自动化系曾逸琪76.84自动化系李志刚75.87自动化系彭秋铭75.7自动化系贾袁骏75.37自动化系杨乐强75.13自动化系杨天杭73.88自动化系马皓72.9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王跃恒91.4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王培森85.27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缪子明84.3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解鑫82.97电子科学与技术系韦俞鸿81.58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王云峰80.48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李策80.47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余树文80.1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袁园80.1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游绩榕79.6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欧阳托日77.0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李敏76.79电子科学与技术系骆名治75.62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林典鹏74.32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林弘伟73.5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张添翼73.33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王子浩73.13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王峰71.12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苑福泉68.76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李宗阳66.9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卢国瑞66.75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杨迪昇64.39电子科学与技术系魏银63.74信息安全专业杨光80.81信息安全专业单双80.29信息安全专业曾泽华79.78信息安全专业莫建平79.04信息安全专业于冬松75.48信息安全专业李航75.2信息安全专业张祥74.59信息安全专业严彦阳73.22信息安全专业薛颖杰72.84信息安全专业马祎婷72.03信息安全专业金红兴70.64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丁敏90.84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彭佳88.83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朱梓强83.81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白浪81.51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李平金79.63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闫红心78.39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于欣民75.23核科学技术学院齐心成91.43核科学技术学院郭翌87.8核科学技术学院邓峻生87.53核科学技术学院徐世文87.47核科学技术学院闫占峰86.84核科学技术学院陈晓阳86.69核科学技术学院向俊光86.46核科学技术学院魏文彬85.92核科学技术学院梁艳霞85.11核科学技术学院尧俊84.63核科学技术学院陈铭84.05核科学技术学院蔡付成83.72核科学技术学院崔青蓝83.46核科学技术学院古可民83.29核科学技术学院刘伟83.28核科学技术学院董达谱83.01核科学技术学院齐飞鹏82.58核科学技术学院周小岚82.51核科学技术学院耿天如82.44核科学技术学院胡玥80.25核科学技术学院徐超80.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弘杰82.9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胡云斌82.8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吴鸣81.8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余卓隆81.5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志超81.4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佳欣81.3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世麟81.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寓卿80.8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蒋成堃79.9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俊彦79.8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赵振华79.7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昭79.6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宏伟79.3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一鸣79.3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章和夫78.6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蒋亮77.6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秦川77.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晨曦76.6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星75.3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邵曦煜74.4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欧阳文俊73.9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罗海钊73.6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吴桂宝73.6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潘振忠73.5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奕玮72.8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余洋72.7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石磊72.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魏弋翔71.7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姜韶峰70.33国防生王馨博89.82国防生郝俊磊85.4国防生蒋 敏83.14国防生霍艳坤81.69国防生张 颖79.26国防生裴崇志78.7国防生钟航世77.65国防生刘卧龙76.6国防生刘 帅73.34国防生王平平72.27国防生阚远志67.43国防生孙鹏越67.26国防生王伟东66.93国防生孟凡东63.63国防生王志亮63.61国防生陈冠宇62.49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陈仙辉79.8支教团招募指标自动化系韩颖60.62支教团招募指标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吴云飞66.45支教团招募指标信息安全郭越59.37支教团招募指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郭步云77.39支教团招募指标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暄80.45支教团招募指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叶仕凡81.67支教团招募指标自动化系李平66.76支教团招募指标信息安全吴 迪81.13国防科大补偿指标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李 松78.44国防科大补偿指标自动化系包莺迁74.43国防科大补偿指标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尹艳伟74.17国防科大补偿指标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张 淼70.77国防科大补偿指标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郭广军64.87国防科大补偿指标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栾 京64.66国防科大补偿指标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任泽平80.77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胡勃80.21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补偿指标近代物理系窦鹏程76.75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马帅83.78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岳松洁77.7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段智伟76.18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梁华77.6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韩旭76.1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李江峰81.0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核科学技术学院王瑞7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物理学院原曾年78.8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物理学院王乾鹏78.78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物理学院赵仰太76.8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雅婷417.78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工程科学学院袁飞洋79.6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吴让杰79.0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周琪森77.9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自动化系王睿72.0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补偿指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科研经费支出明细说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财务处

科研经费支出明细说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财务处

科研经费支出明细说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财务处背景科研经费是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

为了实现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财务处负责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和支出。

本文档旨在说明科研经费支出的具体明细,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科研经费支出明细1. 科研设备购置费科研设备购置费是用于购买科研实验室所需设备的经费。

具体支出明细包括设备种类、购买数量、单价及总金额。

科研设备购置费主要用于更新和完善实验设备设施,提高科研效率和实验条件。

2. 科研项目经费科研项目经费是用于支持科研项目的经费,包括项目启动费、研究经费和课题研究经费。

支出明细包括项目名称、经费用途、支出金额及具体支出内容。

科研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科研人员的薪酬、实验耗材、合作交流费用等。

3. 科研成果转化费科研成果转化费是用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经费。

支出明细包括转化项目名称、支出金额、转化方式等。

科研成果转化费用主要用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4. 科研人员培训费科研人员培训费是用于提高科研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费。

支出明细包括培训项目名称、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

科研人员培训费用主要用于组织和参加科研前沿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培训活动,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5. 其他科研支出其他科研支出包括科研维修费、科研差旅费、学术交流费和实验外包费等。

支出明细包括支出项目、支出金额及具体支出内容。

其他科研支出主要用于保障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提高科研效率。

结论科研经费支出明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通过明确科研经费支出明细,可以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上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财务处关于科研经费支出明细的说明,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
稳步发展 80年代末,科大制定大学生科研计划,设立专项科研经费,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使 用;大力发展新型工程技术学科。 1983年12月,邓小平在一份关于中国科大的报告上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 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扶持。” 1984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1992年,科大入选“211”工程。 1998年5月,科大入选“985”工程。 1999年12月,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崭新时期 自2000年至2012年,该校共有21项成果28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 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07年国家第三批重点学科评选中,入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理学6个。 2008年,理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工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率达到40%。 2012年、2013年,自然出版集团(NPG)发布《自然出版指数中国》报告,中国科 大获选为中国大陆高校第一名。
2、工学:9个学科类14个本科专业。
专业排名
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A 第9名/75。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C+ 第64名/214。 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A+ 第4名/126。 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A 第7名/102。
电气信息类:自动化:A++ 第4名/206;电子信息工程:A+ 第3名/256;通信工 程:A++ 第3名/17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第8名/415;电子科学与技术:B+ 第10名/83; 软件工程W:A++ 第1名/32。 环境与安全类:安全工程:A+ 第3名/46。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C/158。 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C/123。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A 第9名/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名单

姓名性别就读学校报名所在地报考学校王轶超男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洁然女济南市历城二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瑞山男贵港市高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益博男深圳市深圳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项梁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子越男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光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姜振伟男乌鲁木齐市八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丹青男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卓丹媛女潮阳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楚文男东营胜利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畅书尧男太原五中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泳舟男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浩栋男太原五中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史国帅男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一茗男贵阳一中贵州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占尧男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柯熹男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廷男临沂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家良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蔺广琛男寿光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俊宏男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佳健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郝一平男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志远男马鞍山二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家轩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昭伟男广饶县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宪男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薏女武平一中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玮琨男辽宁省实验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伏家伟男蚌埠市第二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铮儒男三明一中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睿智男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洋男湟川中学青海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照普男济南市历城二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齐炜祯男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翰文男长沙市一中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东昊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韬男长沙市一中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芮汐男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孔涛逸男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谭鹏男武汉市第二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鑫男吉安一中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翟唯童男淄博第四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嘉豪男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葛廉政男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邵立轩男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皓千男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昱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邬子晗男东北育才学校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荣超男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焦思邈男合肥八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安鹏男泰安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晓林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秦子棋女陕西省西安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刘皓男大连育明高中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乾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旭阳男洛阳理工学院附中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家桢男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昱峰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演鹏男厦门双十中学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蒋子航男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墨林男威海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蔡哲毅男潮阳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鹏超男天津市新华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夏炎男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辛晓硕男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瑞男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颖哲男兰州第一中学甘肃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啸洋男郑州一中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诗韵女屯溪一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叹辞男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海亮男泰安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家熙男吉林一中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龙恩泽男雅礼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奕斐男呼市二中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国豪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婧娴女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思锐男成都市树德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钊钰男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耀宗男深圳市深圳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嘉熹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殷晗男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银桥男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晋轩男安庆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毛东巍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国智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阚成章男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昊男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一航女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园女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宇明男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昊宸男东北育才学校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鑫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岩男公主岭一中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苑阳男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喆男菏泽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永祥男宿城一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泽芊男盘锦市高级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梓威男浏阳市一中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浩辰男天津市新华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云路男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明杰男长郡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施霁瑶女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兴玥女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席大为男江苏省镇江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培浡男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黑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同澍男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仕豪男兰州第一中学甘肃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郎元灏男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蓓男合肥一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一航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拟东女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一龙男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校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永博男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严若达男吉林油田实验中学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来兵男吉安一中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翊辉男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梓宁男齐市实验中学黑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颐勋男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施佳峰男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展男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卓航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虞浩磊男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禹男郑州市第一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凯峰男白鹭洲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言博男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哲成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粟文泽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苑昊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融尚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士博男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明水根男白鹭洲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思臣男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嘉敏男黄冈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鹏宇男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尧东男泉州第七中学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松征男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云棱男福安市第一中学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辛平男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泽宇男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婕茹女寿光现代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蒙男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泽昆男烟台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林鑫男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夏明康男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运生男天津市静海一中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隆坤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晨曦男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晨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元昕男太原五中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岳松男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诵弦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涛清男泉州第七中学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鑫男安徽省滁州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震霖男广州市第二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昊伦男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廖周应成男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宇霄男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秧荣凯男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宇宁男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天然女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达鹏男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育丞男遵义四中贵州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子鹏男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建宇男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万耀男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浩樟男潮阳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河男武汉市第二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郭钦男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戈飞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植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嘉政男新泰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佳奇男唐山市第一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志男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鸣良男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之远男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思远男琼海市加积中学海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沐华男大庆市铁人中学黑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万佳为男大连育明高中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一杰男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宝嘉男深圳市深圳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钦慈男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舒扬男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云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瑞涛男兰州第一中学甘肃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仁杰男长春市十一高中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董旭男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青海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富春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宗家睿男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钟志辉男长汀一中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白济源男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谭毅男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腾男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柯尧男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瀚章男郑州一中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星达男东营市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智鑫男合肥一六八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袁涛男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边学志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宸恺男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之遥男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群智男蚌埠市第二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麻继杰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升男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曹伏毅男福安市第一中学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丰远男绵阳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德宸男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克威男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付乐琪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云娟女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亮男大连育明高中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铭新男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翔男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郁大有男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一凡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啸男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端程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伯坤男绵阳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浩鹏男合肥市第八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泓樟男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宿小磊男合肥市第八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栗琪凯男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璟程男长郡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洁然男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森男武汉市第三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鹏飞男合肥一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明睿男精华学校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雨鸣男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新宇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学谦男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易通男太行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志晨男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煦男雅礼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沪吉男吉安一中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李平男济南市历城二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舒翔男安庆一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柳男德阳市第三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恒锐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孟雨桐女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振宇男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钟宇涛男武平一中福建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漠林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嘉琪男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凌梓涵男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夏星宇男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月祥男宿城一中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子豪男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文靖男花溪清华中学贵州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世泽男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理实男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阳男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洪岩男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洪磊男高安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缪雨纶男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凯男鹰潭市贵溪市第一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钟洋男锦州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利嘉女哈尔滨市三中黑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雨辰男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尹嘉男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嘉铭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瑞晨男大连育明高中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文正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志然男大连育明高中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子轩男武汉市第二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鹏男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奕超男琼海市加积中学海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思翀男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子淳男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新田男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彬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鉴恒男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伟昊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丙杰男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黑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铂达男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黑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闵远航男襄阳市第五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学士男泰安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方成煜男鹰潭市第一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秋硕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尚林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崔泽巍男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颜廷元男江苏省淮安中学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松寒男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云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浩男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禹珩男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子能男绵阳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洪铭男兰州第一中学甘肃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牛明辉男邯郸市第一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政霆男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沙童女临沂第一中学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宇轩男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瑶女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欢男贵阳市第一中学贵州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芃女鹰潭市余江县第一中学江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普男黄冈中学湖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中元男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戴维男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左楠男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吉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璁杰男长郡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邦亚男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邬翰诚男西安市铁一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致远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文男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贾佩京男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涵煦男衡水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程晖男长沙市雅礼中学湖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一帆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强笙男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韵豪男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佟凯锋男鞍山市第一中学辽宁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阳男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江苏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裕宽男富阳中学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姝颖女绵阳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正男重庆市南开中学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夏万渠男蚌埠市第二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宝星男莱芜一中山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昊男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南校区河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钶智男绵阳中学四川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语男郑州市第一中学河南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章程瑞东男铜陵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立夫男北重三中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澄男衢州二中浙江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明煜女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仰旗男滁州中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日一校 中国科技大学(985)

一日一校 中国科技大学(985)

一日一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一、学校简介。

中国科技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2014年在山东省理科计划招生专业(35人):理科实验班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地球物理学类、生物科学类、材料学、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工程类、经济管理实验班。

二、学校特色。

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教学改革试点班、科技英才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学校实行宽口径培养;重视数理基础;该校控制学生规模,保证充足的教学资源;重视本科生教育质量;利用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学生提前参与前沿科学研究的实践,真正做到“理实交融”。

三、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力学、科学技术史、核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地球化学、天体物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分别是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四、学科评估。

2012年度中国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地球物理学、物理全国第一,核科学、天文学、安全科学、科学技术史第二,数学第四,地质学、生物学第五,化学第六,统计学第八,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第九,软件工程第13,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第14,控制科学与工程第17,材料科学与工程23,生态学第2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33。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导语】从阳光⾼考平台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简章了解到,详细内容如下: 为全⾯贯彻全国教育⼤会精神,深⼊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制度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服务国家重⼤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才选拔培养,根据《关于在部分⾼校开展基础学科招⽣改⾰试点⼯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件,我校2022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改⾰试点(也称“中国科学技术⼤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进⾏专门培养,为国家重⼤战略领域输送后备⼈才。

⼀、招⽣对象及报名条件 符合2022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服务国家重⼤战略需求,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作的⾼中毕业⽣均可报名。

报名考⽣分为以下两类: 第⼀类:⾼考成绩优异的考⽣。

第⼆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须获得以下奖项之⼀:数学、物理、化学、⽣物、信息学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等奖(含)以上。

⼆、招⽣专业及⾼考综合改⾰试点省份选考科⽬要求 2022年我校强基计划招⽣专业包括:数学类(含数学与应⽤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物理学)、化学类(含化学)、⽣物科学类(含⽣物科学、⽣物技术)、⼒学类(含理论与应⽤⼒学)、核⼯程类(含核⼯程与核技术)。

各专业招⽣科类及选考科⽬要求如下: 三、报名⽅式与选拔程序 (⼀)报名时间和办法 4⽉8⽇⾄30⽇考⽣可登录中国科学技术⼤学强基计划站(https:///jcxkzs/sch/10358),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上报名,逾期报名⽆效。

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不能兼报其他⾼校的强基计划。

考⽣最少应填报1个专业志愿,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考⽣参加统⼀⾼考 (三)考⽣确认参加我校考核 考⽣须在⾼考后、出分前,登录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确认参加我校考核,未确认的考⽣不具备⼊围资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国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国情况

中科大的出国留学情况科大的出国留学情况科大学生出国留学不花钱科大统计的学生出国留学都是指考取国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简称全奖),即国外大学免除学费并提供非常充裕的生活费。

科大本科出国深造比例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第一,众所周知。

近来一些名牌大学为了招揽优秀学生,也开始宣传自己的出国人数如何多,比例如何高,学校如何好。

其常用的欺骗宣传手法如下:(1)把没有全额奖学金的大学录取通知算成出国人数。

中科大只计算国外大学全奖录取通知,国外大学免学费,并提供充裕的生活费。

(2)把研究生获得的国外大学全奖模糊处理,误导考生认为是本科生拿到的。

中科大只计算本科生获得的全奖。

(3)把与国外大学短期暂时性质的交换生算成出国人数。

中科大只计算本科毕业后永久性质的出国(当然,以后可以自愿回国)。

(4)把暂时性质的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公派留学人数算成出国人数。

同上,中科大只计算本科毕业后永久性质的出国。

(5)把一个学生拿到的N所大学全奖当成N个重复宣传。

中科大当然只算一个学生出国。

(6)把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计算成出国人数。

这部分人根本不是学生,中科大从来不加上这部分数字误导考生。

本科毕业生获美国博士学位者,科大总数第三,比例第一.c n/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561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学子走出国门,留学海外,掀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向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学习的浪潮。

从早期的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到现在以民间自觉自发留学为主、政府组织留学为辅,大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其他国家努力学习科学、工程、人文等现代文化和文明。

在科学、文化最发达的美国,这一点尤其明显。

近年来,美国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三分之二被美国人获得,三分之一被留学生获得。

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近十几年来第一位的都是中国。

这几年,每年有近四千名在中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学者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二名韩国的三倍!在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中,在中国大陆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每年有三千人左右,在中国台湾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每年有七百人左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ppt课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ppt课件
• 比较三种执行模式的性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hapter03.9
03/03-review 流水线技术要点
• 流水线技术并不能提高单个任务的执行效率,它可以 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
• 流水线中的瓶颈——最慢的那一段 • 多个任务同时执行,但使用不同的资源 • 其潜在的加速比=流水线的级数 • 流水段所需时间不均衡将降低加速比 • 流水线存在装入时间和排空时间,使得加速比降低 • 由于存在相关问题,会导致流水线停顿
加速比
加速比:完成同样一批任务,不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 与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之比。 假设:不使用流水线(即顺序执行)所用的间
为Ts,使用流水线后所用的时间为Tk,则该流
水线的加速比为
S Ts Tk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hapter03.22
1. 流水线各段时间相等(都是△t) – 一条k段流水线完成n个连续任务
JUMP end
0
56
Op
31
offset added to PC
(jump, jump and link, trap and return from exception)
▪所有指令相同长度 ▪在指令格式中寄存器位于同一位置 ▪只有Loads和Stores可以对存储器操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hapter3.34
• EX: 执行
– Load 、Store:计算有效地址 – Branch:计算转移地址并确定转移方向
• MEM: 存储器访问(仅Load和Store) • WB: 结果写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hapter03.6
流水线的可视化表示
• 多条指令执行多个时钟周期
– 指令按程序序从上到下排列 – 图中展示了每一时钟周期资源的使用情况 – 不同指令相邻阶段之间没有干扰

科大自动化系简介

科大自动化系简介

中科大自动化系简介一、整体概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1958 年,在国内首次使用“自动化系”的名称。

我系现有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

自动化系建立半个世纪以来,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科大信息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龚惠兴教授就是自动化系58 级学生。

自动化系还培养了六名IEEE Fellow。

目前在读博士生100余人、硕士生300 余人、本科生330余人。

已成为我国培养高新技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二、人才培养自动化系的本科专业为“自动化”,研究生培养不仅坚持了科大重视基础的一贯作风,更强调宽口径和多科学交叉培养,注重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引入。

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单位,我系承担了大量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与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信息获取与控制”七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自动化系坚持中国科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建校方针,聘请了科学院声学所、自动化所、合肥智能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自动化研究院、解放军总装备部、总参三部、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员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

根据规定,每个导师一年只能招收3个硕士研究生,每个博士生导师一年只能招收1个博士生,包括免试推荐、统考入学。

对导师招生数量的限制保证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本系毕业生大多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工作,如微软、IBM、雅虎、惠普、思科、中核集团、中移动、联通、电信、百度、腾讯、华为、中兴、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中科院研究所等,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班会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班会用)

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 护及环境保护
年份 2010
录取总人数 156
重点线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552 650 635 640
2011
2012 2013
131
119 141
582
540 505
675
661 645
662
645 628
666
649 632
生活设施完善
淮河以南唯一宿舍装有暖气的高校
宿舍装有空调
宿舍热水工程:2012年秋投入使用
ROBO GAME
科考协会
科星杯篮球赛
毕业see you晚会
优秀的学风
图 书 馆 满 座 以 后
学科名称
所含二级学科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 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 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
1958年在北京建校,隶属中国科学院 1970年迁至合肥。 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 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师们
中国科教战线的“排头兵”
在中国科教史上留下许多第一的足迹
2009 2008 2006 2004 2002 2000 1999 1997
… …
科大校训 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再次在全校范围内转系
全校范围内转系 可在全校范围内转系
2012年,全校本科毕业生总数为1680人,国内读研736人(比 例43.8%),出国留学497人(比例29.6%),选择工作、再联系 出国留学、考研究生及公务员等447人(比例2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