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 重点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把握重点感悟
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略读课文《乌塔》教学案例
厦门市故宫小学王碧玉一、教材分析:
《乌塔》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描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我国少年儿童努力增强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二、学情分析:
1、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

基于这种想法,学生必会以独特的思维,以赞扬或批评的态度来阅读这篇课文。

2、这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商讨解决。

三、设计意图:
纵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就安排了一定比例的略读课文:三年级的略读课文占总数的25%,四年级的略读课文占总数的44%。

并且随着年级升高不断增加略读课文的分量,五、六年级精读、略读的课文比例各占50%,可见编写者的良苦用心,这也体现了对小学生提高阅读要求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这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内宾不列入考试范围,在客观上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索,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也为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但是,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教师,下面我就以教学略读课文《乌塔》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四、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以及“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筋疲力尽、电话号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求“略”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调动了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

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快速默读,有的小组合作读。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读书声,大家读得兴致勃勃。

读完以后,我先表扬孩子,然后提出问题。

片断一:(课堂实录:)
师:大家读得好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挺大的。

课文主要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师:如果你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到欧洲旅游的事。

师:讲得好,你讲得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

师:讲得好,你讲得很完整。

【点评】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这是略读教学的‚底线‛,也是教学全程的‚基石‛,确实不可忽视。

教师在这里让学生以概括全文内容作为初读检查的反馈,必然会有很多的收获:这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复习生字,还能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学生在提炼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整体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简洁能力的表达,为学生今后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教学略读课文,首先要让学
生‚粗知大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重点感悟求“精”
课文的重点是:为什么说乌塔是一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小姑娘?
片断二:(课堂实录:)
师:为什么说乌塔是一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小姑娘?
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因为她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生: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生:她用了3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生: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生:我认为这句话也说明了她懂得自我保护。

能让爸爸妈妈放心。

师:你补充得真好!还有谁想说说,她旅游的费用是向爸爸妈妈拿的吗?
生:不是的,她自己打工挣钱,书上说了,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从而挣取旅游费。

师:我们外出旅游很疲劳,第二天早上要酒店服务员叫早,而乌塔是这样的吗?生:不,她是用闹钟提醒自己,这说明了她有很强的时间观念,顽强的意志。

生:我从:“丁零丁零”的闹钟惊醒了“我”,一直到“小姑娘已经起身,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外出。

”这句话看出了她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师:在异国他乡,面对的都是陌生人,乌塔很紧张吗?
生:乌塔主动大方地与陌生人打招呼。

生:我真佩服她,她一见作者,立即坐起来打招呼,还拿糖给作者吃,太可爱了。

师:乌塔不仅在生活上独立,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很独立自主。

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了?
生:她说:“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生:“为什么不能”也就是说“爱孩子,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生:看来她是反对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

师:乌塔说:中国孩子缺少很多乐趣,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她说得对,中国的孩子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了。

每天放学我要是没准时到家,妈妈总是刨根究底地问个不停。

要是我们也能像乌塔一样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众生笑着,议论着,附和着)
师:你赞同她说的“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种观点吗?
生:赞同,我觉得凡事只有亲身经历,亲自实践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师:所以说乌塔是一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德国小姑娘。

(板书并让学生齐读。


【点评】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

‛在学生细读课文时,教师特意用设疑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功能。

如:‚乌塔不仅在生活上独立,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也很独立自主。

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了?‛教师的设疑引导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也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使所讲知识溶解于学生思维的潮水之中了。

通过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研讨交流,师生间的思维产生了共振,课堂教学艺术取得较大的收效,学生争先恐后地从书中找出句子加以回答,有的找的是乌塔说的话,有的找的是乌塔做的事,还有的用自己的观点来表述,许多问题的答案都在学生的交流中解答了。

三、再读课文:拓展延伸求“活”
片断三:(课堂实录:)
师:当今在我们国家,许多孩子的事情还是由家长来操办。

老师曾经看到,上学路上还有不少同学的书包是爷爷奶奶帮忙背的,这样多不好。

让我们来看看外国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出示幻灯材料:)
日本孩子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

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


德国父母们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

譬如,在孩子一周岁左右,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

在德国,不仅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立能力,法律也有这样的要求。

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师: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

生:我们外出旅游时也要做充分准备。

生:我们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师:是的,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的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其实,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能力,只有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锻炼出来,老师希望大家从小就要克服依赖的思想,遇事多锻炼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独立起来。

【点评】
本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两则‚外国孩子是怎样生活的‛短文,然后让学生联系现实,谈谈自己从乌塔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这时学生无比踊跃,畅所欲言。

通过自己与乌塔的对比,学生真正从中明白了一个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的道理。

板书设计:
乌塔(德国小姑娘)
?↙↖!
独自一人游欧洲有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
【总评】
乌塔那热情大方、活泼机灵、胆大心细、富有主见和丰富生活经验的优秀品质,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读者,乌塔的这些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许许多多的中国少
年儿童所缺乏和急待学习的呀!这堂课教师让学生补上这了一课,在我们的学生从心灵深处种下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种子,让他们真正明白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一个人的独自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

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

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学生品读,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

这种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拓展延伸求‚活‛的教法,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加有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