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报告2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我们开展了一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信仰,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我们选择了一家工厂作为实践活动的对象,通过与工人们的交流和观察,我们了解到工厂中存在着一些劳动条件不佳、工资待遇不公和工人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
我们深入了解了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组织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讨论会,邀请了专业的老师和学者为我们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收获。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理解。
我们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同时,通过与工人们的交流和讨论,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真正解决工人阶级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四、实践活动的启示和展望。
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将继续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践活动总结报告Ⅰ、前言___–___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上半学年即将结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活动亦圆满完成。
作为马克思实践活动参加者的一员,此时此刻,我们从中总结经验,反思过去,重塑未来,以免重蹈覆辙。
谷曼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老师,在谷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突破陈规,开拓创新,以话剧的形式代替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使得整个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充满乐趣和启发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从得到实践消息到组建团队,从选定话题到策划谋编,从彩排创剧到现场表演,每一步都需认真对待。
最后,总结反省的环节也是重要的最后一步。
学会总结才知道自己的弱点,会得反思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团队更是如此。
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把团队的力量集中起来则可以走的更远。
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使其发挥1+1>2的效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又有价值的话题。
团队基本信息:队名—sunshine专业—12物流管理成员—陈嘉琪、陈晓倩、陈瑶、刁振熙(组长)、古降生、___琪、黄晓婷、孔结群、梁远明、彭海洋、苏灿炜、萧婉君、叶晓芳(共___人;按姓名拼音排序)话剧主题:人,认识你自己Ⅱ、团队感言(1)苏灿炜–策划书马克思的社会实践告一段落了,在这段时间的,经过组员的努力,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样,在一件事情的过后,总会有总结的,下面就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还有我个人的一些感想:1、组长带给我们很多正能量,分工较明确,使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
2、表演的组员们都很给力,表演很用心,而且在很赶的时间里能做到这样,真的是很出色。
3、在整个活动中,我们都是开心并且忙碌,但是对我我自己来说,很惭愧,我只是协作而完成了策划书的一部分,而后,没有什么多大的帮忙,看到组员们都那么的给力,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有点惭愧。
(2)彭海洋–俄狄浦斯很庆幸能成为我们组的一员,在这里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荣誉,收获了自信。
我们的队伍让我明白了何谓一个团队。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马克思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封面分数2012-201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研报告题目: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负面因素调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1104小组成员:河南思政学院原理教研室前言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大学校园一直存在不和谐因素,因而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
正是由于这些不和谐因素以及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校园内屡屡发生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必须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才能确保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稳定安全。
因此,通过调查校园内存在的不和谐现象,进而推论出产生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促进校园和谐。
为此,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旨在推进校园和谐,共建和谐校园。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包括纸质问卷以及网上问卷)四、调查内容经过观察,发现在校园中诸多不和谐现象,因此我们决定针对这些不和谐现象深入调查阻碍校园和谐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因而去顶顶了主题。
在开展调查前,首先确定小组成员;然后,确定调查主题,设计问卷;再次,分发问卷,包括校内分发问卷以及网上调查;最后,交流心得体会,分析问卷,得出分析结果解决方案。
五、实践安排时间:2012年11月(学期第十四、五周)地点: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以及网络调查方式:1.调查我校大学生对于校园不和谐现象的认识2.以问卷调查我校学生心中不和谐现象的种类和认识。
3.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进行总结。
六、报告概要我们的主题是关于校园不和谐现象的调查,是为了帮助同学了解校园内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帮助他们自省,以及他们认为的和谐校园时怎么样的。
现在我国正在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使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进而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学习、工作,干事业、求发展,进而促使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教科研秩序呈现出一种平稳、持续、连贯的运行态势,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与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付诸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付诸行动一、前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首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一句非常不错的指导思想,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关系亦应该如此。
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完整的科学理论支撑,我们就无法发展各类实业,实业就没有指导方向。
所以系统性地掌握理论原理对于我们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给我们提供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论,是方向,由此我们才能不盲目蛮干。
实践活动中,我们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和理论差别很大,比如因为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无法实现通过复杂理论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有摩察力,而我们往往以理想状况来大致评估一下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
还有在工业活动中,考虑公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理想上可能是标准件,但是实际上会有误差,而正是那些误差造成了所谓不同的标准件之间存在着匹配性不一的问题。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去理解这种难处,要学会认识不同情况下,理论和实际可能存在什么区别,这些区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消除这种出入,怎么才能满足现实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之中要不断去提高的本领。
一切从实际出发,问题从实际中来,经过理论的分析,再到实际中去,我们就能够真正地把握实践的真理,才不会变成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马谡”,才能够真抓实干,干出一番事业来。
因此,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勇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关注社会现象,关心生活本身,以便更好地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完善自己,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二、活动内容随着社会注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关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其中尤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突出。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4篇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4篇Social practice report on introduction to Marx's basic principle s汇报人:JinTai College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4篇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2、篇章2: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3、篇章3: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4、篇章4: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篇章1: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鬼神的调查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从古至今,人们对鬼神的看法各不相同,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鬼神的看法,我们小组成员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旨在帮助更多的大学生端正对鬼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调查对象xxx学院在校大一学生(本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三、调查内容1、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A、相信B、不信C、半信半疑分析:有48%的人选择相信,33%选择半信半疑,仅有19%选择不信。
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鬼神的态度还是很不明确的。
2、你觉得鬼神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A、到夜晚会特别害怕B、相信恶有恶报,上天会惩罚坏人C、做坏事饱受折磨,推动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D、众生受苦享乐,都是自作自受,与鬼神无关分析:选A的人占51%,选B的人占36%,只有少部分人选了C、D。
这说明大学生对于鬼神有一定的畏惧感,鬼神对于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一定影响。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感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感想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的课程。
而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因此,使自己在学习中着重用学习领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自己对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思考的能力和方法。
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对现实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的认识。
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我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与总结,真正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以下几点:一、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
即使是对待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老师也丝毫不懈怠,对大家要求严谨,不时提问并纠正大家语言及思想上的错误,相比之下我们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有些同学甚至上课做其他门课的作业,这是需要改正的。
二、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程度适中。
原本厚厚的一本书,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PPT进行讲解,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三、讲课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
老师上课时经常举实例,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例子,能够更好的调动大家的兴趣,引导同学主动思考四、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主动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
上课时总是有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虽然不免有回答错误之处,但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现象五、课后习题的布置得当,注重让学生边学边理解。
单纯的被动接受理论是无用的,只有这样通过写下自己感想的方式,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因此,恰当的论文写作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
马原实践报告活动记录
马原实践报告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近年来,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马原的核心理论,我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次马原实践报告活动。
二、活动内容本次马原实践报告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个人实践和小组讨论。
1. 个人实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然后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撰写一份报告。
我选择了农民工队伍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访谈多位农民工和查阅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了他们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农民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在个人实践阶段结束后,我们将分成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每个小组由三到五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将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实践主题和心得体会。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互相倾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观点。
三、活动收获通过参加这次马原实践报告活动,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提高了思辨能力通过个人实践和小组讨论,我学会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往往有多个解决方案,而不能简单地以个人意见作为依据。
这种思辨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问题,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宽了视野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与不同领域的人进行交流,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
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我了解到了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
这种扩大知识边界的经历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我学会了与不同思维和观点的人合作。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进行报告如下:一、活动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命运,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决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
1. 实地考察,我们前往当地工业园区和农村,深入了解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农民的耕种和生活情况。
2. 走访调研,我们走访了一些工人和农民,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座谈交流,我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工农代表,就当前社会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三、活动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以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到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四、活动启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只有深入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更加关注工农群众的利益,为他们的权益发声,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五、活动建议。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也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报告2
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心得体会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吸收传统实践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的精华。
通过对以往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彰显了实践的价值维度,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把实践的价值维度作为逻辑主线而贯穿其中,从而奠定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唯物主义、哲学、实践、人的本质简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
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内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称为是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的形成,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
全文一共只有 11 条,形式上虽然相互独立,全文始终有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受动性和不彻底性,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
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社会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对于哲学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已经是有一个根本基点已经是其核心,既实践观点。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参与了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
通过参与这项活动,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践活动中,我首先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
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科学理论,它强调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参与了一些社会主义实践项目,包括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理念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建设更加公平、和谐和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报告,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主义实践,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四篇(最新)
这学期开设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启示。
我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适应环境的物种可以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存活下来,而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则会被残酷地淘汰,而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体采取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变异的方式获取新的新的形状以适应环境。
基因的突变和染色体的变异其实就是一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物种在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而获取新的性状的同时,又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其他形状,这充分说明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体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其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那一章节,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尽量地剥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要求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参观、访问、实际调查等社会实践形式,撰写一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相关的较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报告。
2、报告分为前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前言要求写明实践的背景、主要实践活动过程、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基本情况;主体要求具体阐述,通过实践活动对调研问题形成的具体认识、思想观点和基本结论;结尾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等。
3、正文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论据详实、结构完整。
禁止抄袭。
4、实践报告用A4纸打印,字数不少于3000字。
5、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2015.9.3前)将报告交老师。
(以下为附件:《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附件:《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一、封面格式要求社会实践报告书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题目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B130505指导老师张小云2014/2015学年第2学期二、正文格式要求(一)标题论文题目(居中,黑体小三号)(二)摘要摘要:摘要应反映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方法、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取得的主要成果。
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
摘要包括:(1)“摘要”字样(黑体5号);(2)摘要正文(200字左右,宋体5号);(3)关键词(3-5个,黑体5号);(三)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1.首先简要说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基本情况,然后再写正文内容。
2.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和观点的详细叙述。
注意要做到论述充分,有理有据。
3.各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顶格,三号黑体,一、二、三、二级标题:空两个字,四号黑体,(一)(二)(三)三级标题:空两个字,小四黑体,1. 2. 3.四级标题:空两个字,小四黑体,(1)(2)(3)正文内容均为小四号宋体(四)结束语(宋体小4号)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范本日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以及应对措施调查报告【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网络化作为这次革命的显著特征,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著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副米啊你效果、如网络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虚拟空间,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里诸多规范的约束,造成隐形角色失去规范,侵犯知识产权、制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违法行为以及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正文】;一、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557份,有效问卷472份。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
可见,虽然显示生活的多样化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发泄情绪、恶作剧的园地之一,但大学生对网络保持了理智清醒的认识态度,对网络环境的不良现象有着充分、足够的额认识,对整个网络环境在心理上也有较好的准备。
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认知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它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而有待于上升为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是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
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主题。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二、实践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对于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越发重要。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三、实践过程。
1. 参与社会调研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参与了一项社会调研活动,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通过调研了解了社会底层群体的真实情况,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2.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我们参与了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通过实际行动体会了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底层群体,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念。
3.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还参与了一次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通过实际行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收获。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
我们不仅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更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实际效果,对于指导我们未来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更加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实践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习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习实践报告范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习实践报告范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前言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精神,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改革精神,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环节的规范性,避免形式主义及随意性,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特设计、制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报告书》。
希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解、传播和践行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同时还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本《实践报告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著作选读二、社会调查三、热点讨论本《实践报告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请每位学生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安排,认真完成本《实践报告书》规定的内容。
要么由任课教师指定其中一项来完成,要么由学生自己在以上三个部分当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具体要求根据各课程情况来决定。
实践报告分数即实践课成绩。
《实践报告书》的填写须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一旦发现抄袭、剽窃、作弊等不诚信行为,该《实践报告书》涉及的考核成绩以零分计。
本《实践报告书》主要在每学期课程的最后两周左右集中完成,共计16学时。
一、原著选读基本要求:选取下面所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书目中的某1篇著作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包括其年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400份。
五,调查结果六,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指导教师李继友系别管理系班级11级工商管理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小组名单:姓名(学号)陶永朋(XX)卢安超(XX)魏名俊(XX 徐坤(XX 王成成(XX 赵宇豪(XX 韦良春(XX 时俊杰(XX 余兴(XX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弘扬中华美德,建设美丽中国——道德是盏灯一、实践报告学习背景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报告学习内容本小组成员在一起积极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学习并观看了历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以及全国道德模范感人事迹,通过学习,我们深受教育,立志要向他们学习。
(一)感动中国人物1、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我们的大学生涯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
马原社会实践是这门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旨在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验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我们的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主要涵盖了三个成功案例。
1. 社会调查:我们选择了一个知名的线上购物平台进行调查,调查的重点是打假。
我们发现,在购买一些不知名的商品时,很难分辨真假。
因此,消费者不得不相信商家所说的商品的质量和真实性。
我们调查发现,这个购物平台并没有严格的打假制度,商家可以随意从事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这让我们认识到,监督和制约市场行为的重要性。
只有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制,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 志愿者活动:我们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残疾人士完成日常家务。
这个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残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使他们能够吸纳到社会,我们需要帮助建立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并多方面地关注和帮助他们生活。
3. 文化交流:我们参加了一个外国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互动交流。
我们发现,学习各种不同文化和语言非常有益。
这让我们成为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人,更好地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总之,马原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好地了解现实社会。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参加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断探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通过马原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的教师和导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实践如何联系社会与理论,并成为更好的现代青年。
以下是我们从马原社会实践中得到的总结:1. 提高思想意识:参加马原社会实践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吸收传统实践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的精华。
通过对以往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彰显了实践的价值维度,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把实践的价值维度作为逻辑主线而贯穿其中,从而奠定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唯物主义、哲学、实践、人的本质
简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
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内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称为是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的形成,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
全文一共只有 11 条,形式上虽然相互独立,全文始终有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受动性和不彻底性,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
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人
的社会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对于哲学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已经是有一个根本基点已经是其核心,既实践观点。
马克思在草拟这份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实践观点。
在这一观点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实践”本身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发展;三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来解释人本质。
实践的观点: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
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
把动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类本质思想,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改变了先前对旧唯物主义的好感态度,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性”也就是思维的实践力量,指人类完全可以透过现象认清客观规律,即通过实践力量跨越康德所称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此岸”和“彼岸”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思维与真理、现象与本质统一于实践。
是否是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在告诉人们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同时,马克思又对传统上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以前的哲学家都远离实践,在思想的空中研究哲学。
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哲学研究方式,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哲学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
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
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
第三,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马克思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最后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强调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
《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唯物历史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
指出了旧唯物主义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已经是消极被动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已经是认识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已经是唯心主义,由于它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已经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提纲》在第一条中马克思就开门见山的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用锐利的笔锋直指旧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
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反复强调实践是“人的感性活
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撇开历史进程的、彼此孤立的抽象个体。
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
马克思从认识社会的,认识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
“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
事实上,“市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术语,用来表示当时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
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提纲》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
从阶级立场来看,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
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系,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
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
主义。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对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有重大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已经是一种创新事业,实践创新就已经是社会主义生命所在。
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指导下,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实践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导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又要总结经验教训,将在改革探索中取得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和用于指导实践,解决好首创性实践无经验教训可学习借鉴问题,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但提高实践可行性和效益性。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代表——法国唯物主义者所持有的环境决定论或教育决定论。
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致使人发生了改变,人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环境和教育。
“因此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部分高于社会之上”,即把整个社会分成两部分——环境和人,环境高于人之上,决定人的生活。
”深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之后我们不管面临情况多么复杂,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关系,立足于群众科学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的理想和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书目:《黑格尔的智慧》、《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理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