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换与人生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转换与人生选择

夏学銮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理论组负责人,《中华工

商时报》专栏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心理学、

群体动力论、社会政策分析、项目评估可行性分析、企业发展设计、

科学决策、战略规划等。学术经历:1970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88年12月至1990年9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1992年2

月至3月英国诺丁汉大学与香港理工学院学术考察;1993年2月至

3月英国诺丁汉大学考察。

北大团委的同志让我为同学们作一次讲座,题目由我自己定。我选择“角色转换与人生选择”这个题目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国庆节我回安徽萧县梅村中学参加六十周年校庆时,曾应邀在淮北市一中对高三文科班的学生作过一次讲演,题目就叫“选择”,虽然,他们所面临的选择与你们所面临的选择不完全一样,但是,作为年轻人的你们和他们一样,同处在人生的选择季节;二是作为社会学的老师,我想使这次讲座既有针对性,又有专业特色。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讲演题目。

大家经常听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说法,其实,这种对人生的感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特别是对涉世不深的、年轻的大一学生来说,应该说更缺乏这方面的体验。不过,我发现社会上一些小青年,经历缺乏却故作深沉,一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样子在那里扮酷。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社会心态正在变老,这是全社会都需要注意的。我们不需要世故和未老先衰,我们需要激情和燃烧!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也有人生如戏的类似看法,他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不过是演员:他们有他们的人口和出口,并且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许多角色。”(p.224)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他对人生社会角色的描写既形象又生动,同时他提出的人生的入口和出口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蕴。可以这样说,凡是好的文学家必然是好的社会学家。

再如曹雪芹——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既是伟大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伟大的社会学家。他的“护官符”或者说“关系网”,对中国封建腐朽社会关系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他对大观园众多人物的描写之所以能够做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是因为对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有着非常准确的把握。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今天我准备讲三个问题:(一)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二)运用自我监控,完善自我表现;(三)抵制外界诱惑,选择正确人生。

(一)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大家来到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经过一阵忙乱、紧张和激动之后,是否感到些许迷惆和愁怅?有,还是没有?我认对多少会有一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同学在原来的高中是number 1,是班级的中心,来到北大后,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不再是第一和中心了,这时你是否有某种挫折感?有的同学在中学阶段过惯了在学校有老师管,在家庭有父母管的生活,进入大学后,除了上课外很难再见到老师,加上离家又远,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感到好像没有人管了,这时你是否体验到一种为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摆脱自由”的渴望?迷惘也好,愁怅也罢,挫折也好,失落也罢,所有这些或长或短、或明或暗的情绪反应,都是因为大学新生一时尚不适应大学生活,还没有完成角色转换所造成的。我不愿意用什么“新生综合症”来标定它,因为这种适应性的反应是一种短暂的、健康的角色重塑过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不希望媒体介入炒作。

但是,大学新生的确有一个适应大学生活,重新调整角色的问

题。这是因为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中学教育的基础和应试性质,大学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性质,中学生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生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第二,中学教育给学生留下的自由发展空间很小,大学教育为学生留下了较为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

第三,中学生求知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大学生求知的主要途径,除了课堂外,还有图书馆、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中学校园文化相对缺乏,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第五,中学学生社团不够发展,大学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

第六,中学教育在教育体系结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属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在教育体系结构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属于高等教育。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性质不同,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角色也不相同。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虽然学生的身份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大学生在教育结构中的地位提高了,所以大学生的角色层次也提高了,大学生的角色内涵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角色行为也相应改变了。随着地位的转变,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必然有一个角色转换过程。

地位和角色是典型的社会学的概念。地位有以下特征:(1)客观性。地位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是社会结构中的关系结点;地位是一种结构安排,是独立于个人的,个人只能嵌入它而不能拥有它。

(2)对称性。作为社会结构中的关系结点,地位是对称出现的,例如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律师与当事人、服务员与顾客、丈夫与妻子、双亲与子女,等等。

角色是由与地位相伴随着的或者说由地位所决定的一套行为期待,更具体地说,角色是他人按照我们的身份地位对我们所提出的行为要求与评价。在这个意义上讲,角色也是客观的。地位是角色的基础,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由地位所决定的角色是理想化的纯粹角色,这种角色还要通过占据这种地位的个人来表现及实际完成它。从理想的角色到实际的角色,还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存在着

一种领悟的角色作为从此达彼的桥梁,它部分决定实际的角色完成情况。

为什么说“部分决定”,因为有些领悟的角色受主、客观的限制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讲,角色又是主观的。个人在角色扮演和角色塑造上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社会为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角色留有充分的余地,个人要善于发现这个创造性的空间。

社会学大师帕森斯从宏观上、从发展趋势上概括出5种角色范式变项:

(l)特殊性——普遍性

(2)扩散性——专一性

(3)感情性——中立性

(4)自赋性——表现性

(5)私利性——公利性

大体上说,左边一端的角色代表传统角色要求或传统社会所看重的角色范式,右边一端代表现代角色要求或现代社会所看重的角色范式。我们所说的角色转换,统而言之,包括从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换。当然,这是一个长过程,经过大学四年或许更长的时间,需要完成许多具体的角色转变之后才能最终达到现代人的目标。

我们所说的角色转换,具体而言,是指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当然包含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意蕴,但主要是从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角色行为区别上来立论的。

对大一学生来说,角色转换主要意味着在学习行为上的转变:第一,从以记忆式的学习为主转向以理解式的学习为立;

第二,从课堂灌输式的被动学习为主转向图书馆、互联网探究式的主动学习为主;

第三,从他人导向的行为为主转向自我导向的行为为主;

第四,从智商发展为主转向情商发展为主;

第五,从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转向以人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

第六,从以知识发展为主的学习转向以人格发展和角色发展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