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

合集下载

日本国粹歌舞伎

日本国粹歌舞伎

日本国粹--歌舞伎歌舞伎是一种戏剧形式,是日本三大国剧之一,与艺伎、歌舞伎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它有点儿类似于京剧,都是源自民间的传统艺术,都有着华丽的视觉呈现、复杂的程式与讲究。

歌舞伎中既有着以武士、僧侣、公卿等上层社会为描绘对象的「时代物」,也有着取材于市井平民阶级的「世话物」,及女方专门领域的舞踊(舞蹈)剧「所作事」。

另外也有着义太夫狂言、纯歌舞伎与新歌舞伎等之分。

歌舞伎表演中,演员会穿上细緻的服装和花上吸引注目的化妆。

为了让观众可以明白故事,他们的动作都是经过配合和较为明显。

他们也会用日本的传统乐器作演奏,使得整场表演更为吸引。

歌舞伎过去只在日本一个主要地点表演,但现在也可以在一些小城市看得到。

在日本就有一些具历史的表演地点是供歌舞伎表演之用。

如果你是一个首次看歌舞伎的外国人而又不懂日语的话,可能就要依赖英文导览了。

导览人员会用英语告诉你有关表演的资讯,例如故事、歌词和内容的解说,以及舞蹈、音乐等等。

然而英文导览也不是所有表演都有提供。

这样的话你就可能要找以英语演出的表演了。

这也能让你明白表演的内容。

你可以事先查询剧场的日程。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歌舞伎中的舞台•道具•隈取•音乐•衣裳:歌舞伎舞台造景之华丽,道具、隈取(脸谱)、服装之繁杂炫美往往令观众们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舞台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定式幕、黑御簾、花道/假花道等组成;道具中仅小道具便有着乘物、气候专用物、发声物、出道具、持道具、本物、伪造物、可消除物、破坏物、构造物等之分;隈取(脸谱)以人物性格区分,按照颜色则主要为赤、蓝、茶三大类;音乐按照演出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所作音乐(位于舞台上观众可见)与下座音乐(在黑御簾中演奏),常用乐器有小鼓、大太鼓、三味线、能管等;衣裳则主要以不同纹样表示不同含义,如麻之叶纹样、龟甲纹样、役者纹样等。

—歌舞伎经典名作选—剧情+人物关系全解析:《义经千本樱》《假名手本忠臣藏》《京鹿子娘道成寺》《鸣神》《俊宽》《本朝二十四孝》《熊谷阵屋》《三人吉三》《鱼屋宗五郎》小编介绍了这么多,你喜欢日本国粹歌舞伎吗??。

浅谈日本艺伎文化

浅谈日本艺伎文化

浅谈日本艺伎文化[摘要]艺伎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艺伎集中了日本文化的某些精髓,成为了一种艳丽而又神秘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艺伎传统文化和服表演男权一、日本艺伎起源艺伎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当时声色业昌盛,妓馆从民间招收男子到妓馆内男扮女装,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歌舞助兴,或是招收一些女子经过训练后成为击鼓女郎,渐渐地发展成专门的妓种。

在东京等关东地区称为“芸者”,见习阶段称“半玉”;在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则称为“芸妓”,见习阶段称“舞妓”。

日本浮世绘中的艺伎在日语中,“妓”指的是女性艺术表演者,因为艺伎在原则上是艺术表演者,并不从事性交易。

日语中的“伎”原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多把“妓”字直觉关联到性交易方面,为了避讳这样的误解,我们用“艺伎”来代替“艺妓”。

二、艺伎的培养古时,十来岁的女孩子进入艺伎馆后先要在艺伎馆做女佣,服侍艺伎,同时开始学习艺伎艺术。

其中包括日本传统的三味线、击鼓、舞蹈、谣曲、茶道、花道、书道,以及鞠躬、斟酒等礼仪。

1十二三岁时,学艺的女孩成为艺伎学徒,可以进入茶屋为客人表演。

成为艺伎学徒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首先要认一个正式的艺伎为姐姐,姐姐既要教导她艺伎圈内待人接物的方法,同时还要为她介绍茶馆、客人。

在一个黄道吉日,举行敬酒仪式,艺伎向姐姐、妈妈和老师敬酒,表示正式进入艺伎业。

同时以艺伎馆的名称为姓,在姐姐的艺名中取一、二字组成艺名。

艺伎学徒首先要拜访茶馆,客人不能直接去艺伎馆,而要通过茶馆召请艺伎。

2到十六岁左右便可以正式担任艺伎,整个演艺历程长达五年。

而后才可以正式转为“艺伎”。

艺伎生涯一般到三十岁完结,在三十岁以后仍然继续当艺伎的话便降级,成为年轻貌美的名伎之陪衬。

现在,由于法律的限制,必须中学毕业(即14、15岁左右)才可以开始学艺。

三、艺伎的住所艺伎聚居在叫做“廓”的特定区域,也叫做“花街”。

她们平时生活在艺伎馆(日语称作“置屋”或“屋形”),所有日常琐事都有人料理,除了酒宴歌舞,她们几乎与世隔绝,把自己的生活深深地隐藏起来。

日本传统戏曲文化---歌舞伎

日本传统戏曲文化---歌舞伎

⽇本传统戏曲⽂化---歌舞伎⽇本的歌舞伎是其传统戏曲⽂化之⼀,起源于战国时代,其创始⼈就是出云⼤社的巫⼥阿国。

出云阿国、千两狂死郎等与歌舞伎有关的游戏⼈物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印象。

到底什么是歌舞伎呢?歌舞伎是后来才起的雅号,在此之前,歌舞伎称为“倾倚”。

后来⽇本⼈借⽤了汉字,将这种艺术正式命名为“歌舞伎”。

“歌舞伎”⼀词包含了三种意思,分别是歌艺、舞技和表演的技能。

这是对歌舞伎演员的基本要求。

说来奇怪,歌舞伎的发明者是⼀位美⼥,歌舞伎的始祖出云阿国⼩姐当年还反串过男性⾓⾊。

可是到了后来,歌舞伎的演员却变成清⼀⾊的男⼦汉,剧中的男觉⼥觉统统由男性来演出。

这是歌舞伎发展史上的⼀怪也。

歌舞伎主要演员的脸通常会涂得⽩⽩的,看上去⼗分滑稽、有趣。

据说⽇本语中⽤汉字“⾯⽩”来表⽰“有趣”就是来源于此。

第⼀次在⽇本观看歌舞伎演出是在东京,那是⼀部名叫《夏祭浪花鑑》歌舞伎剧。

主演的歌舞伎演员是当今⽇本歌舞伎界⼤名⿍⿍的“⼤⽼官”(借⽤粤剧的称呼)中村勘三郎。

《夏祭浪花鑑》是⼀部传统的歌舞伎剧⽬,讲述了江户时代⼀个杀害了⾃⼰义⽗的⼈,在逃脱捕快追捕的过程,打⽃丰富,剧情引⼈⼊胜。

歌舞伎剧的表现形式类似于我们的粤剧,观众⼀般是⽇本的中⽼年⼈和像我这样的外国⼈。

前者是真正的歌舞伎发烧友,后者则是为了开眼界⽽来的外国⼈。

夏祭浪花鑑的剧情正好弥补了歌舞伎剧⼜唱⼜跳舞的沉闷,打⽃的场⾯在歌舞伎剧中算是⾮常丰富的了。

可是演员的“打”戏却跟粤剧差不多,中看不中⽤,花拳绣腿的多,⼀拳还没有打到对⼿就会有“啪”⼀声的配⾳,然后在拳头距离⽬标还有⼏厘⽶时就会停住,对⼿则会表现出中拳后的痛苦被击倒。

其他的剑⽃和枪⽃(剧中是拿两块牌⼦代替长枪)也是差不多,武打场⾯不算精彩,我倒是觉得很滑稽,可以当喜剧⼀看。

这⾥还有⼀⼩段插曲,原来⽇本⼈也有醒狮的习惯,只是他们的“狮⼦”跟中国的不⼀样。

⽇本的醒狮不及中国的华丽,尤其是狮头部分更为粗糙,⼀个圆圆的狮头(拜托,怎么看也不像是狮⼦,不信你⾃⼰看看下⾯的插图),眼睛和嘴巴有点那种万圣节的南⽠头的感觉,醒狮由两个⼈躲在狮⾝⾥操控。

日本传统舞剧与表演艺术形式

日本传统舞剧与表演艺术形式

日本传统舞剧与表演艺术形式日本是一个充满着古老传统和独特文化的国家,而日本传统舞剧和表演艺术形式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日本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更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和传统。

日本传统舞剧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精致的服饰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为著名的舞蹈形式之一是日本舞。

日本舞是一种优雅、细腻的舞蹈形式,强调舞者的身体语言和姿势。

舞者通过精确而优雅的动作,展示出日本文化中的美学和情感。

在日本舞中,舞者通常会穿着传统的和服,并使用扇子、花鼓等道具,以增加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这些舞蹈动作和道具的运用,使得日本舞成为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表演艺术形式。

除了日本舞,日本传统剧场也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为著名的剧场形式是歌舞伎。

歌舞伎是一种结合了戏剧、音乐、舞蹈和化妆的综合艺术形式,起源于17世纪。

在歌舞伎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华丽的服装,将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歌舞伎的舞台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舞台上通常会有旋转舞台、移动舞台等特殊效果,以增加戏剧的视觉冲击力。

歌舞伎的演出通常需要多个演员共同合作,他们通过精确的配合和默契,将故事情节演绎得生动而感人。

歌舞伎不仅吸引了日本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除了日本舞和歌舞伎,日本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舞剧和表演艺术形式。

例如,能剧是一种由舞蹈、音乐和歌唱组成的艺术形式,起源于14世纪。

能剧通常以历史故事为主题,通过舞蹈和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能剧的舞蹈动作优美而独特,演员们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将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能剧的表演场地通常是一个小型的舞台,这种布置使得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演员的表演。

此外,日本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舞剧和表演艺术形式,如琴艺、箏艺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日本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赏这些传统舞剧和表演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日本的文化和艺术。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歌舞伎文化日本戏剧,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等演剧一起保留至今。

此剧包含了歌舞伎的主要元素——歌、舞、乐。

歌舞伎三字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

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技巧的意思。

它原以风流舞为基础,后发展成一种不戴面具、动作整齐划一,和中世舞蹈不同的舞台艺现在歌舞伎的演出内容以舞主,演员以女主角为中心,以台词对白为主,剧情则以男人对女人,好人对坏人的配剧,故事性较强。

可以说歌舞伎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个性化和艺术化。

现在的歌舞伎在古典和新作方面都有许多尝试,并以深厚的传统为基础,和能、文乐相同,在日本古典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深受市民喜爱。

同时这们艺术也成为日本最为传统的一种古典戏剧。

此剧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

剧目可分四种:“义大夫”狂言,通过舞蹈表演滑稽的故事剧;“时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二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

这回来京演出的两部《有钱人的妻子》《瀑布的白线》则反映了以上所提到的风格。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近几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剧本和制作。

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

晚清诗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赞美道:“玉萧声里锦屏舒,铁板停敲上舞初,多少痴情儿女泪,一齐弹与看芝居。

”他把歌舞伎看作“异乡境里遇故知”了。

此剧曾多次在海外演出,这次来京是首次以商业演出的面貌来面对我国观众。

相信这部话剧的特殊艺术效果(姿势、动作、眼神以及它的玩特技和夸张的出场、快速的换装、神奇的转变等),都将成为中国观众欣赏日本经典传统戏剧表演的乐趣所在。

日本的戏剧表演很象中国的京剧,是国宝级的文化节目。

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但又不缺乏艺术的共同魅力。

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七)歌舞伎的今天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古典化的歌舞伎已 年的历史演变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一些歌舞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至今在日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日本著名的歌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市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片冈仁左卫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这些歌舞伎演出世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能里面以言语来表现所有的剧情部分称为谣。也就 是说戯曲自身,戏曲的词章、科白被称为谣同时, 这些词章、科白里独特的调子或是抑扬变化的部分 也被称作谣。 能的戏曲里,登场人物的科白之外,还包含了被称 作地谣的齐唱表现手法。地谣不仅是舞的部分所使 用之背景唱曲,其使用的言语表现也还包含了登场 人物的心理描写或是情景描写,这种表现手法成为 了日本特有的演剧形式。故而能的戏曲无法等同于 一般西欧的对话剧,因为当中有很大的部分为使用 着独白或是叙述的手法。
(六)歌舞伎乐器
与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乐器也可大致分为打击乐 与其它国家一样, 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器、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多数的鼓是用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日本的小鼓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演奏者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歌舞伎中的歌唱伴奏根据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 种竹笛。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日本的传统音乐通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 琴长约1 用于歌舞伎、 性。琴长约1米,用于歌舞伎、文乐以及其它各种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拔一拔日本的传统文化

拔一拔日本的传统文化

拔一拔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日两国文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原因可以追随到唐朝时期中国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日本的传统文化。

歌舞伎一说到日本的传统文化,大家第一个一定想到的是歌舞伎。

是的,这是日本的代表文化之一,可以追随到江户时代(17世纪),至今400年历史了,创始人是传说当中的出云。

它的表演剧众多样,一般有描写贵珠、上流社会、武士阶层的历史剧,也有真实表现平民百姓生活的现代剧。

歌舞伎的“歌”即音乐,由日本传统乐器三弦、鼓、等配合演员的道白与动作,具有独特的节奏感,“舞”即舞蹈,“伎”即演技。

舞台也有特色,是旋转式的,演员演出也要画类似于中国京剧的脸谱。

最早的歌舞伎表演者均为女性,身着艳丽的服装,有时女扮男装,表演一些通俗、大众化的滑稽歌舞。

饰演女装角色的男性演员叫做“女形”。

到了元禄时代(18世纪),歌舞伎迅速发展,添加了不少反映江户时代、京坂风情、而且充满梦幻性的武打剧及侧重于写实的恋爱剧场面。

如果在日本,想要感受一下这个传统剧目,东京银座的“歌舞伎座”、大阪难波的“新歌舞伎”是不错的选择。

浮世绘刚才和大家谈到的是日本的音乐表演文化,如果问你你说知道的日本代表性的绘画艺术是哪一款呢?肯定是浮世绘了。

是的,浮世绘是日本最具代表的绘画艺术形式。

由武士及平民阶层所创造,集中描写和反映了妓楼、歌舞伎等庶民的生活风俗。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菱川师宣创作出单页版画被公认为浮世绘的起源。

随后怀月堂一派奠定了浮世绘的发展基础。

明和二年(1765年)由春信等人创作出多色版画。

天明宽政其(1789 — 1800)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如鸟居清长、胜川清章等,这个时期也被誉为浮世绘的黄金时代。

但是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社会动荡,这一艺术也就逐渐衰亡了。

歌舞伎全资料

歌舞伎全资料

歌舞伎全资料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舞蹈剧场艺术形式,追溯到17世纪,是日本最具代表性和受欢迎的戏剧艺术形式之一。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歌舞伎的起源、表演内容、演员特点以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歌舞伎的起源歌舞伎始于17世纪初,起初是由女性表演的,但由于被认为具有挑战性和煽动性,被禁止在公共场所表演。

因此,男歌手开始扮演女性角色,并在戏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二、表演内容1. 剧情题材:歌舞伎剧作通常选取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武士精神等为题材,通过精心编排的故事情节,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2. 艺术形式:歌舞伎表演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和服装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

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表演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和舞蹈。

3. 面具和化妆:歌舞伎中使用面具和精细的化妆来突出角色的特征,例如白色面具通常代表女性,红色面具象征勇敢等。

三、演员特点1. 扮演角色:歌舞伎的演员根据自己的性别扮演角色,男演员扮演男性和女性角色,女演员只能扮演女性角色。

在扮演女性角色时,男演员通常使用特殊的嗓音技巧,使其声音和举止更加女性化。

2. 训练与传承:成为一名歌舞伎演员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严格的传承。

演员们不仅要学习舞蹈和表演技巧,还要了解剧本的背景和意义,以便更好地传递故事的内涵。

3. 演出风格:歌舞伎的演出风格充满了夸张和戏剧性,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动作和表情展示角色的情感和意图,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四、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 美学影响:歌舞伎的服装和化妆艺术对后来的日本时尚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舞伎的华丽和独特的形象设计被广泛用于时装和娱乐产业。

2. 传统保护:歌舞伎被列为日本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各地的歌舞伎剧院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和学习传统艺术的场所。

3. 国际影响:歌舞伎艺术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关注。

许多国家的艺术家和观众都对歌舞伎的特色和魅力着迷,并模仿其表演风格和美学元素。

日本传统文化日本の艺妓PPT课件

日本传统文化日本の艺妓PPT课件
見習階段稱「半玉」、「雛 妓」。 關西-稱為「芸妓」(或寫為「芸 子」げいこ)」,見習階段 稱「舞妓(或寫為「舞子」 まいこ)」。 意義:「妓」字保留了傳統漢語的 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 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 者。而藝妓的「妓」是指前 者,因為藝妓在原則上是藝 術表演者,並不從事性交易。
5
與妓女的差別
最初最早是當時妓館人手不足所以對外招收男子到妓館內反串女裝歌舞助興後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插花彈三昧線跳舞等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處處體現高貴和日常生活深居簡出自理能力很差婚嫁丈夫稱為旦那褄
日本概况
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艺伎
1
11
表演藝術
場所 最初只限於藝館之中,後來由於要出 席達官貴人的筵席,藝妓便開始在茶 館酒樓及料亭出沒。隨著時代的變遷 和現代西方文化的衝擊,藝妓衰落壓 力增加,使藝妓藝術不得不一改傳統 ,藝妓從業者也被允許到茶館中特設 的酒吧間裡待客演出。
12
蹈為主的表演者 地方: 指演唱「長唄」、「清元」等
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 ,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妓的脖頸 全部外露。
8
表演藝術
化妝: 濃妝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藝妓會用 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 頸項,看起來猶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 般。
圖/日本新潟古町鍋茶屋的藝妓。
背後畫了一個, 稱之為『三足』的圖案
9
10
表演藝術
各類樂器、飾物;廣義上應當包括妓 館、歌舞伴奏者,甚至藝妓所學習的 所有知識。因為藝妓接待客人並不限 於歌舞表演,她們提供的是能為客人 宴席助興的眾多活動。
沒落及文化價值
文化價值 *作為京都的藝術象徵而存在,並被

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

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

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处募捐。

潇洒俊美,老板娘一见钟情,阿国表演时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演出引起轰动。

阿国创新的《念佛舞》,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人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歌舞伎渊源】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

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的技巧的意思。

阿国创建了歌舞伎后,在京都、大阪一带的“游女”受其影响组织了许多“游女歌舞伎”,她们除了演剧之外还从事卖淫活动。

并没有中断歌舞伎的发展,剧团变更办法,以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产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这种歌舞伎被称为“若众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员因为年轻貌美,深受武士的喜爱,演员生活作风糜烂,经常和观众发生同性恋情,时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发生。

幕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但难见效果,也就是现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

歌舞伎从此改变了侧重以美媚之貌蛊惑观众的做法,转而追求演技,逐渐发展成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演艺。

只能男人演歌舞伎,歌舞伎演员都是男人。

中日传统戏剧文化考察

中日传统戏剧文化考察

中日传统戏剧文化考察中日两国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戏剧文化,而这些传统戏剧文化不仅是两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人民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本文将结合考察日本的歌舞伎和中国的京剧,分析中日传统戏剧文化在表演形式、故事题材和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首先来看日本的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传统戏剧形式之一,起源于17世纪初江户时代。

歌舞伎的表演形式独特,一般由男性演员扮演男女角色,表演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和面部表情,以及特殊的音乐和歌舞。

歌舞伎的故事题材广泛,既有历史传奇,又有民间传说,涵盖了日本社会各个领域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面貌。

歌舞伎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表演形式和题材内容都体现了日本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而中国的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京剧的表演形式强调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方式,演员在表演中需要注意唱腔的抑扬顿挫、念白的语调节奏、动作的舒缓娴熟和武打的精湛表演。

京剧的故事题材多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传说和文学名著,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京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表演形式和题材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在表演形式上,歌舞伎和京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歌舞伎注重舞蹈和动作的表现,演员面部化妆浓艳,服装华丽繁复,以各种姿势和动作来表现角色的心情和性格。

而京剧则更注重歌唱和动作的结合,演员在表演中需要运用脸谱、服饰、动作等来表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在故事题材上,歌舞伎和京剧也有所不同。

歌舞伎的题材多为历史传奇和民间传说,如《義経千本桜》、《曽根崎心中》等,而京剧的题材则多为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和文学名著,如《白蛇传》、《三岔口》等。

在文化影响上,歌舞伎和京剧也分别对日本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歌舞伎作为日本传统戏剧的代表,影响了日本的文学、美术、服饰等方面,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

而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也对中国的文学、音乐、戏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歌舞伎文化日本的歌舞伎起源于一个叫阿国的女性。

她和当时的风流人物名古屋山三结成夫妻后,组织了一个剧团。

他们在表演舞蹈时加上音乐伴唱,同时还演一些幽默的活报剧。

到了1700年左右,歌舞伎已形成了六大派系,即:市川团十郎系,松本幸四郎系,中村歌右门系,尾上菊五郎系,片冈仁右卫门系,市川左团系。

1955年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师市川猿之助老先生曾率歌舞伎团来中国访问演出,即是市川系的代表,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日本歌舞伎到了今天,已把音乐、舞蹈和故事融汇成一体,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看日本歌舞伎都有这种感觉:即一开始似乎看不太懂,似乎比较平淡、缓慢,然后慢慢地为它所表现的人物、情节之豪爽正直、古朴纯厚、情感深藏、优美动人而感到赏心悦目,觉得它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的风格。

日本歌舞伎的经典之作有《忠臣藏》、《镜狮子》等。

《忠臣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从木偶剧移植过来的,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在日本元禄年间有一个千人所指的恶人吉良,它逼死了小诸侯浅野,后来浅野手下的浪土,在家老大石内藏助的率领下,杀死吉良,为主人报了仇。

现在剧中的晋人高师直是个引诱盐冶判官夫人颜世和接受贿赂的坏家伙。

他百般侮辱盐冶判官,逼得盐冶判官剖腹自杀。

盐冶判官手下的人大星由良之助等,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杀死了高师直,为主人报了仇。

这个剧表现了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

《镜狮子》是一个舞剧,它是从"能乐"移植过来的。

舞蹈中的狮子并非指现实生活中的实在动物,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美好的东西。

日本人传说这个狮子生活在中国的山西省五台山石桥附近。

这里终年盛开着牡丹花,蝴蝶在花中翩翩飞舞,是一个风景十分优美的地方。

剧中的狮子精由日本著名的歌舞伎演员尾上梅幸扮演。

演员在前半场扮演温柔美丽的姑娘,舞姿优美媚人。

后半场则以象征性装扮来表现传说中的狮子,舞蹈奔放有力。

少女以腰部为重点,将很长的白毛连续甩动几十次,这种少见的绝技和表演手法,实在是迷人,使观众得到满足。

歌舞伎简单概括

歌舞伎简单概括

歌舞伎简单概括一、歌舞伎的起源歌舞伎可是日本超级有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呢。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那时候它就像是一颗艺术的小种子开始发芽啦。

最初啊,是一些女性来表演的,她们穿着超级华丽的服饰,表演一些比较有故事性的小节目。

不过后来呢,因为一些社会原因,就不让女性表演歌舞伎啦,变成了男性来演女性角色,这也是歌舞伎很独特的地方哦。

二、歌舞伎的表演特色1. 妆容服饰歌舞伎演员的妆容那叫一个夸张又迷人。

脸涂得白白的,眼睛和嘴巴画得特别鲜艳,远远看去就特别有视觉冲击力。

服饰就更不用说啦,层层叠叠的,超级华丽,各种精美的刺绣、配饰,感觉每一件衣服都像是一件艺术品。

而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妆容和服饰搭配,从衣服上就能大概看出这个角色是个啥身份呢。

2. 表演动作他们的表演动作特别有讲究。

演员们的手势、走路姿势、身体的摆动都有固定的模式,这些动作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都是有含义的哦。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手势可能就代表着某个角色的心情或者想法。

而且歌舞伎的表演动作很注重节奏感,就像跳舞一样,一板一眼的,但是又充满了韵律。

3. 音乐和台词歌舞伎的音乐也是很独特的。

有传统的乐器演奏,像三味线之类的,那声音一出来,就感觉把人带到了古老的日本。

台词呢,是用一种很有韵味的腔调说出来的,虽然我们可能不太容易听懂,但是就光听那腔调就觉得很有艺术感。

而且演员们说台词的速度、语调的变化也都是有讲究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绪。

三、歌舞伎的主题和故事类型歌舞伎的故事种类可多啦。

有讲述历史故事的,像一些著名的战役或者历史人物的事迹,通过歌舞伎的形式把这些历史故事重新演绎出来,让大家对历史有更生动的了解。

还有一些是关于爱情的故事,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在歌舞伎演员的表演下显得特别动人。

还有神话故事之类的,各种神仙妖怪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特别有趣。

四、歌舞伎在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歌舞伎虽然是古老的传统艺术,但是也在努力适应现代的环境。

一方面呢,有很多歌舞伎剧团会到世界各地去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日本的这个独特艺术。

日本传统民族舞蹈与舞蹈剧场

日本传统民族舞蹈与舞蹈剧场

日本传统民族舞蹈与舞蹈剧场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传统民族舞蹈是一种独特而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

这些舞蹈通过优雅的动作、精致的服饰和富有情感的表演,展示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与传统民族舞蹈相比,舞蹈剧场则更加现代化,融合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日本传统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其中最著名的一种舞蹈是日本舞,它是一种以女性为主的舞蹈形式,强调优雅、柔美和内敛。

日本舞的动作细腻而精准,舞者通过身体的微小动作和手势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在表演中,舞者通常穿着传统的和服,配以精心设计的发饰和鞋子,使整个舞蹈更加华丽而具有仪式感。

另一种重要的传统民族舞蹈是日本扇舞。

扇舞是一种以扇子为道具的舞蹈形式,舞者通过扇子的开合、挥舞和旋转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扇舞动作独特而富有韵律感,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力和舞蹈技巧。

扇舞通常在庆典和节日等特殊场合上演,吸引了大量观众。

除了传统民族舞蹈,日本还有许多舞蹈剧场,这些剧场融合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剧场是歌舞伎。

歌舞伎是一种以戏剧、舞蹈和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它将传统的日本戏剧与舞蹈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服装和化妆来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歌舞伎的演员通常是男性,他们通过特殊的表演技巧来扮演女性角色,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和艺术享受。

此外,现代舞剧也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欣赏。

现代舞剧将传统舞蹈技巧与现代舞蹈风格相结合,通过独特的编舞和音乐来表达当代社会的主题和情感。

现代舞剧的舞者通常具有出色的身体控制力和舞蹈技巧,他们通过舞蹈的表现力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了深入思考和感悟的机会。

总的来说,日本传统民族舞蹈与舞蹈剧场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民族舞蹈通过优雅的动作和精致的表演,展示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舞蹈剧场则更加现代化,融合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岛国舞台——日本歌舞伎剧的发展历程

岛国舞台——日本歌舞伎剧的发展历程

岛国舞台——日本歌舞伎剧的发展历程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歌舞伎被誉为继和风、茶道、武士道之后日本文化的"第四美",也是日本最为著名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歌舞伎始于江户时代,是一种结合了舞蹈、歌唱和戏剧的表演艺术形式。

以其绚丽的服装、华丽的化妆和具有浓厚传统风格的表演,吸引了全球无数观众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历史渊源歌舞伎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此时, ",在日本 Edo 时代芝居的题材非常肮脏,戏中充满了暴力低俗的内容。

因此, 该时期的 Shogun 德川重建了一个叫做 "Kabuki" 的娱乐世界。

最初的 Kabuki 表演是由女性扮演男性角色。

这样的表演形式使得 Kabuki 在那个时代的日本引起了轰动和争议。

后来, 德川重建了 Kabuki 剧场,规定男性才能够扮演角色。

因为其节奏跳跃动感和精心设计悬念的引入,歌舞伎表演的风格是复杂而深奥的,同时有着极高的视觉效果。

很快它成为了一种受到清晨午夜不同阶层的广泛欢迎的娱乐和表演形式。

二、发展历程自从诞生以来,歌舞伎一直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到了19世纪初,歌舞伎这种表演形式经历了戏剧性的成长过程。

很多富有创意的扮相和灯光设计开始被采用,而舞蹈和音乐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人们开始意识到把歌舞伎变成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

在日本各地新兴的舞台上,他们试图向世界传达这一形式的独特性和经典价值。

在此时,许多经典的作品引入了一些具有现代色彩的元素和技术。

因此,歌舞伎也成为了一个多样化、有着大量追随者的全球性艺术品位。

其迷人的魅力越来越多地被认知到,并逐渐向更广大的观众开放。

三、表演风格歌舞伎剧团的表演风格以其严格的规范和经典的根源而闻名。

特别是其舞蹈和音乐表演都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准确度。

这种表演风格通常会被诠释成一种极富戏剧性的艺术表现方式,更多的是侧重于人物的构造和生动的性格刻画。

同时,歌舞伎剧的表演风格非常适合像背景音乐这样的元素,这使得视觉和音频元素的整合饱满有趣。

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

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

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歌舞伎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演剧之一,拥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介绍一、问题提出歌舞伎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演剧之一,拥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国内关于歌舞伎的研究自京剧大师梅兰芳以来,一直未曾中断,通过整理笔者发现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歌舞伎的发展史研究,包括歌舞伎的起源、形成等;(2)歌舞伎艺术要素的研究,包括服装、妆容、舞台、音乐、舞蹈等;(3)歌舞伎的剧本研究,即通过剧本探讨日本人的国民性;(4)比较研究,包括歌舞伎与中国戏剧京剧、昆曲、川剧等的比较。

而关于歌舞伎演员的考察,国内尚属空白。

笔者在对歌舞伎资料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注意到歌舞伎与其他戏剧不同,它是一个以演员为中心的剧种,而非以剧本为中心。

歌舞伎的演员对歌舞伎艺术形式的确立、发展、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要解析歌舞伎,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演员,而歌舞伎各剧场的当家演员在当时更是“超级明星”式的存在,受到当时观众的无限追捧,拥有人数众多的粉丝团。

那么在既没有大红传媒又没有广播电视的江户时代,歌舞伎领域是怎样完成这一个个“明星制造”的过程的呢?本文将以歌舞伎“荒事”剧的开创者———初代市川团十郎为例,以日文史料为主要依据,解析江户时代歌舞伎领域的“明星制造”的奥秘所在,并希冀通过此文丰富歌舞伎演员领域的研究,为歌舞伎的全面理解以及歌舞伎艺术元素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和资料的借鉴。

二、歌舞伎演员的生存状态与其他戏剧不同,歌舞伎从庆长八年(公元1603年)诞生到其艺术形式的真正确立,花费了近八十年的时间,在这近八十年的漫长时间内,歌舞伎经历了阿国歌舞伎、游女歌舞伎、若众歌舞伎、野郎歌舞伎的演变,在演出形式上完成了从风流舞到多幕剧的转变;而在歌舞伎飞速发展的元禄时期(公元1683—1703年),野郎歌舞伎兼容并蓄了能乐、文乐、狂言、净琉璃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精髓,并在元禄末期实现了其演剧性的获得,完成了从演员中心到剧情中心的转变,由重演员轻剧情走向演员、剧情齐头并进的道路。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歌舞伎文化

陈晓亭07081117 对外汉语日本歌舞伎文化一、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表演舞蹈和乐器为生。

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这种文化综合了很多种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舞台技术,包括一个从主舞台延伸到观众席的走道(花道),一个用于场景变换的旋转舞台,和一个大的地板门,可以将布景上升至舞台上。

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服装配有色彩鲜艳的化妆,最著名的是引人注目的化妆艳丽(隈取)的风格,在三昧线音乐的伴奏下,做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富有感染力的表演不论男女,艺伎在表演时会把自己的面部和颈部涂白,化上很重的妆,在头上梳起体积很大的古典盘头。

他们穿着的华丽和服均由手工缝制、价格不菲,并且衣领处开口很大,有意向后倾斜,露出白皙的脖颈,完全有别于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普通和服。

据说,这也是其中的女艺伎们最性感、迷人的地方,但也因此让这项纯粹的舞台艺术被人误读为带有色情成分。

最早作为音乐、舞蹈和故事融为一体的一项娱乐不断发展,从江户时代前后起广受庶民喜爱。

舞台的结构也较为大型,根据曲目进行各种演出。

在贯穿观众席的被称作“花道”的细长舞台、环形舞台等独特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剧本的源流,将歌舞伎的剧本分为四类。

第一类,竹本戏,又称为义太夫狂言。

这类戏的曲调为木偶戏大师竹本义太夫所作,因此得名。

这类剧目大多是从木偶净琉璃剧目中移植过来的。

其主要代表作为《假名手本忠臣藏》、《义经千本樱》、《国姓爷合战》。

这些都是日本歌舞伎中最优秀的剧目。

第二类,历史剧,又称时代狂言。

这类戏主要是从能乐移植过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代表作为《劝进帐》,根据能乐的剧目《安宅》改编第三类,世话剧,即社会剧。

这类戏多以当代市民阶层的人情义理、恋爱故事为题材。

它是和历史剧相对而言的。

日本的表演艺术

日本的表演艺术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徵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歌舞伎:具有节奏感的台词、色彩鲜艳的化妆、精雕细琢的舞台形象,最大特征是女性角色全部由男演员扮演。

木偶戏又叫做木偶净琉璃。

“人形”的意思就是木偶或者傀儡,“琉璃”的意思则是一种伴以三味线演奏的戏剧说唱。

能乐是以歌舞为中心的音乐剧。

是一种特别好笑的笑剧,穿插于能剧剧目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短的笑剧。

近世初期,时常举行御灵会以祭拜在战乱中死於非命的人,后来御灵会便发展成风行全国的风流舞。

而所谓的歌舞伎舞,则是以风流舞为基础,所发展成的一种不戴面具、动作整齐划一,和中世舞蹈不同的舞台艺能。

阿国歌舞伎歌舞伎舞最初起源於出云大社的女巫「阿国」,为劝募修复神殿的经费,来到京都所表演的一种叫做<念佛舞>的艺能。

当时在寺庙和神社中常举行酬神祭,「阿国」也以此名目开始表演歌舞伎舞,后来还借用「能」的舞台,而大受欢迎。

此时正值 17 世纪初,德川家康在 1603 年成为将军,之后德川 300 年的发展也奠定了歌舞伎的历史。

歌舞伎舞与女歌舞伎「歌舞伎舞」一词最早出现於史料的时间是1603年。

井少五在现在的汉字中写成歌、舞、伎,但它原先是由「井少仁」而来的,其意为「异於平常的新倾向」。

故名思义,歌舞伎舞是和传统的能的舞蹈大不相同的新风俗舞。

当时都市中设立了许多游里,并出现了大批的游女,她们以华丽的团体舞蹈在门口招揽顾客,后来这些游女便被称做「游女歌舞伎」。

此时不但伴奏中加入了三味线,她们也组成艺团不停地巡回表演。

此外,各地也都成立了游女歌舞伎座而风行全国。

但是宽永 6 年,幕府以伤风败俗为由,下令禁止了游女歌舞伎及所有的女性艺能。

男歌舞伎(从若众歌舞伎到野郎歌舞伎)女歌舞伎被禁后,代之而起的是「若众歌舞伎」,这些将浏海梳起的美少年们所表演的舞蹈和狂言艺能,在女歌舞伎的全盛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当时才展露头角。

日本歌舞伎戏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日本歌舞伎戏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日本歌舞伎戏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歌舞伎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传统戏剧形式。

它起源于江户时代(1603-1867),由歌、舞、演技和化妆等元素组成。

歌舞伎通过它精细的美学表现,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历史上,歌舞伎起源于京都的宗教仪式。

在京都的城市空间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相互交织,使得歌舞伎在集诸多文化元素于一身之余亦能自保。

大约在17世纪中期,歌舞伎演出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娱乐形式,也就是称为“武家歌舞伎”,并得到了上层社会的支持和推崇。

在这之后,歌舞伎的演出区别于之前宗教形式的歌舞表演,更多地强调了阐述日本社会现实的作用。

其中,演员首次背起了彩旗,打响了歌舞伎的标志性节目之一。

在江户时代,歌舞伎以固定的路线和节目经常在城市的不同地方演出。

这一举措意味着,不再只是上流社会的演出了,而成为全民娱乐活动,人们也通过歌舞伎了解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情况。

歌舞伎因此逐渐成为一种极具文化展示意义的艺术形式。

到了19世纪末,随着欧美文化的涌入,日本传统文化也开始发生变化。

然而,歌舞伎戏剧形式却未能因此被淘汰。

交融且独特的美学表现让歌舞伎在时代更迭和文化交借的过程中,始终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艺术存在。

如今,在不断变革的世界中,歌舞伎在经过历史悠久的传承之后,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文化特色,认识到更为广泛的文化展现可能性。

歌舞伎在文化上的意义是不可否认的,由来已久的历史使它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在艺术上,歌舞伎在表现手法上的独特性,更让它在日本文化中垂之千古。

歌舞伎舞台上表演者身上的造型与衣着,还有伴随表演情绪变化和节奏的音乐表现,这些元素组合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惠及更广泛的文化传承也使歌舞伎在日本文化中更有意义,也更存活于日常生活中。

不仅如此,歌舞伎在表现艺术与文化交流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观众们在观看歌舞伎演出时会沉浸在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经验之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中特有的情感表达与审美世界,也为理解、感受文化传承的多元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日本的艺伎文化是怎样的

日本的艺伎文化是怎样的

日本的艺伎文化是怎样的日本的艺伎属于文化人,是一种以文艺博悦客人的职业。

其区别于妓女。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的艺伎文化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的艺伎文化简介日本艺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

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

大约175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女艺妓。

18世纪中叶,艺伎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794年左右,艺妓文化开始出现萌芽。

艺妓的前身是“花魁”,也就是最顶级的妓女,既卖艺也卖身。

进入18世纪,艺妓真正出现。

二战期间,艺妓数量大幅减少。

战后,艺妓业一度走向没落,上世纪60年代才重新兴盛起来。

其实我个人觉得日本古代的艺妓跟现今的**差不多,都是为艺术献身。

只不过艺妓发展到后期就仅仅是卖艺的艺妓了。

而且在日本想成为艺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日本,担任艺伎的条件非常苛刻,学艺费用高昂,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担的。

而且学艺历程艰辛,不是所有艺伎都能坚持的。

古时艺伎一般从10岁开始学艺,在现代则因为《儿童福祉法》和《劳动基准法》的限制,必须中学毕业(即14、15岁左右)才可以开始学艺。

学**的内容繁多,过程十分艰苦。

其中包括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处处体现高贵和稳重。

比如训练中有一项的内容是吃热豆腐不能发出声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见要求之严格。

到16岁左右便可以正式担任艺伎,整个演艺历程长达5年。

初为艺伎者称为“舞伎(或舞子)”,而后才可以正式转为“艺伎”。

艺伎生涯一般到30岁完结,在30岁以后仍然继续当艺伎的话便降级,成为年轻貌美的名伎之陪衬。

艺伎中把前辈艺伎称为“姐姐(お姉さん)”。

怪不得男人们常说: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娶个日本老婆,雇个中国厨子,请个法国管家。

日本老婆居第一位啊,想想能娶个日本的妻子也是人生幸事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艺伎并非妓女。

她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舞伎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演剧之一,拥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歌舞伎传统文化介绍
一、问题提出
歌舞伎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演剧之一,拥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国内关于歌舞伎的研究自京剧大师梅兰芳以来,一直未曾中断,通过整理笔者发现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歌舞伎的发展史研究,包括歌舞伎的起源、形成等;(2)歌舞伎艺术要素的研究,包括服装、妆容、舞台、音乐、舞蹈等;(3)歌舞伎的剧本研究,即通过剧本探讨日本人的国民性;(4)比较研究,包括歌舞伎与中国戏剧京剧、昆曲、川剧等的比较。而关于歌舞伎演员的考察,国内尚属空白。笔者在对歌舞伎资料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注意到歌舞伎与其他戏剧不同,它是一个以演员为中心的剧种,而非以剧本为中心。歌舞伎的演员对歌舞伎艺术形式的确立、发展、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解析歌舞伎,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演员,而歌舞伎各剧场的当家演员在当时更是“超级明星”式的存在,受到当时观众的无限追捧,拥有人数众多的粉丝团。那么在既没有大红传媒又没有广播电视的江户时代,歌舞伎领域是怎样完成这一个个“明星制造”的过程的呢?本文将以歌舞伎“荒事”剧的开创者———初代市川团十郎为例,以日文史料为主要依据,解析江户时代歌舞伎领域的“明星制造”的奥秘所在,并希冀通过此文丰富歌舞伎演员领域的研究,为歌舞伎的全面理解以及歌舞伎艺术元素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和资料的借鉴。
三、初代市川团十郎的“明星制造”
作为歌舞伎“荒事”剧(即夸张剧)的创始人,初代市川团十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歌舞伎演员,还是一位优秀的歌舞伎狂言编剧,而这两种身份的兼备,对团十郎舞台形象的塑造、超级明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演员所持有的舞台经验,无疑为其创作狂言提供了经验借鉴;但更重要的是狂言编剧的身份,为其艺术形象的定位、艺术潜力的开发、艺术魅力的展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而根据资料显示,演员兼任编剧或演员参与编剧的情形,在江户时代的歌舞伎领域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二、歌舞伎演员的生存状态
与其他戏剧不同,歌舞伎从庆长八年(公元1603年)诞生到其艺术形式的真正确立,花费了近八十年的时间,在这近八十年的漫长时间内,歌舞伎经历了阿国歌舞伎、游女歌舞伎、若众歌舞伎、野郎歌舞伎的演变,在演出形式上完成了从风流舞到多幕剧的转变;而在歌舞伎飞速发展的元禄时期(公元1683—1703年),野郎歌舞伎兼容并蓄了能乐、文乐、狂言、净琉璃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精髓,并在元禄末期实现了其演剧性的获得,完成了从演员中心到剧情中心的转变,由重演员轻剧情走向演员、剧情齐头并进的道路。在这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演员的中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江户町众去看歌舞伎时,从不说“我去看歌舞伎”,也不说“我去看《劝进帐》或《忠臣藏》”之类,而是说“我去看团十郎的弁庆”或“我去看菊五郎的勘平”。即对于江户的町众而言,观赏歌舞伎并非观赏其内容,而是观赏他们所心仪的演员。因此,团十郎、菊五郎等当家演员所拥有的人气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观众们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和喜爱的方式也经常让人匪夷所思,留下了无数趣闻轶事。因此,对于每一个歌舞伎演员而言,成为当家演员、成为“超级明星”是他们一生的梦想。而歌舞伎演员生活的世界也因此无比残酷。在歌舞伎的世界外,所有演员都摆脱不了“贱民”的身份,在歌舞伎的世界内,演员们有着森严的等级秩序。首先分为主要演员和非主要演员两大类,而主要演员又从“上上吉”到“上”,到“中上上”、“中上”、“中”等,席位不等,而非主要演员又有着“名题下”、“相中山分”、“相中”、“新相中”、“稻荷町”等多个层级,且上级对于下级有着绝对的权威。演员通过考试可以晋级,而每一级的晋升中都充满残酷的竞争和不懈的努力。而这一切都意味着想通过考核成为主要演员中的“上上吉”,并进而变身“超级明星”,拥有绝对的人气和众多的粉丝,其难度犹如登天。下文中笔者将以初代市川团十郎为例,解析其“明星制造”的过程。
生活中的形象维系
在歌舞伎的舞台上,作为编剧的初代市川团十郎可以为作为演员的自己设计形象,那么在生活中又是如何呢?初代市川团十郎的私生活一直不为大众所关注,直到他在舞台上横死。宝永元年(公元1704年)二月,初代市川团十郎在演出中,被同一歌舞伎座的演员生岛半六刺死,享年四十五岁。在其横死后,人们将目光从他所扮演的角色转入他的私生活,关于其死因众说纷纭,但是通过对他私生活的探索,人们发现初代市川团十郎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十分率真的人,失意时仰天长叹,幸运时喜笑颜开,为了家人的幸福会不断祈求神佛庇佑,对于金钱会斤斤计较……这一发现,意味着作为编剧的初代市川团十郎不仅对舞台上的自己精心设计,不让自己越雷池半步,对于生活中的自己一样殚精竭虑,将生活作为舞台的延续,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形象。即舞台生活融为一体,处处、时时磨炼自己的演技。当然,这样磨炼自己演技的并非初代市川团十郎的独创,担任坂田藤十郎对手戏的歌舞伎演员芳泽菖蒲,既无傲人的容颜,也无出色的舞艺,但是却最终成为歌舞伎“女形”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原因就在于他不仅在舞台上,而且在生活中注意时时刻刻模仿女性的生活习惯、模仿女性的举手投足、体验女性的心理活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自己舞台上的“恋人”———坂田藤十郎时,也会自然流露出女性的娇羞的面容。正是得益于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包括初代市川团十郎、芳泽菖蒲在内的歌舞伎演员们才能取得超越前人的成果,成就自己的“明星制造”,并推动了歌舞伎事业的长足发展。
猜你感兴趣:
1.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例文
2.歌舞伎与艺伎有什么区别
3.日本的艺伎文化是怎样的
4.浅谈日本文化
5.日本艺伎为什么脸很白
6.日本关于茶道的文章3篇
舞台上的形象塑造
首先,初代团十郎在创作剧本时,首先考虑的并非故事情节的展开,而是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演技。他所创作的狂言总体来看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即围绕团十郎的舞台活动而展开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布局,在剧情的安排上,他总是让作为演员的自己在最受全场瞩目的那一刻,伴随着“等一下”的喊声而闪亮登场。其次,由于团十郎面容并不俊美、身段并不婀娜、声音也不够磁性,其最擅长的就是武术动作,因此在创作狂言时,他总是以自己最擅长的武戏为中心来设置剧情,以便自己最擅长的技艺在歌舞伎舞台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此外,作为狂言编剧的团十郎从不让作为演员的自己在舞台上有任何冒险性演出,不厌其烦地让作为演员的团十郎在舞台上表现出江户观众所熟悉、所期待的演技类型。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和反响,作为编剧的他让作为演员的自己甚至固定了角色类型,虽然在舞台上他扮演了竹纲、镰仓权五郎、丹前奴、鸣神上人等一系列角色,但是通过归类,可发现团十郎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都可归入三大类:第一类,武艺超群却单纯粗犷、缺乏分辨能力的“曾我五郎”式人物,《百合若大臣》中的百合若大臣、《景政雷问答》中的权五郎景政等都属于这一类角色;第二类,在第一类的基础上略显谋略和分辨能力的较为写实的性格,多数是作为正面一方家族中的旧臣登场,为遭遇不幸的主家尽忠职守,努力铲出奸恶势力,《龙女三十二相》中的镰田兵卫、《小栗十二段》中的大原后藤左卫门等都属于此类角色;第三类,加入反派演技色彩的人物,或邪恶无比,或无意犯罪,但暴毙后都化身为神佛,《参会名护屋》中的不破半左卫门、《源平雷传记》中的鸣神上、《成田山分身不动》中的大伴黑主等都属于此类角色。作为编剧的初代市川团十郎为作为演员的自己设定了以正面的夸张式演技为基础、融入写实和反派表演风格的角色,并通过歌舞伎的反复上演将这种形象根植于观众的脑海中,让观众对初代市川演技为中心、演员重于剧情的元禄歌舞伎时代,演员们凭借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不仅成就了自己的艺术梦想,还为推动歌舞伎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将着眼点从歌舞伎的艺术魅力转到了演员的艺术魅力,以初代市川团十郎为例,解析了在没有大众传媒、甚至没有电视没有广播的江户时代,歌舞伎领域的“明星制造”的手段,这对领略、探讨歌舞伎领域艺术魅力,丰富国内歌舞伎领域的研究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