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政策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政策解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长,造价管理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在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迅速发展的冲击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进行了简要解读。

关键词:工程造价;改革;概预算

工程造价与各方主体的经济利益、市场竞争的规范化、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远远落后于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如何控制好项目的工程造价,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项目建设主体单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4年11月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做出重要批示: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为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提供支撑。这一举措为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简述

纵观工程造价管理整个发展历程,大体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以前,政府定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很大作用;自1985年实行价格双轨制后,出现与过渡时期相适应的“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2003年我国推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计价模式。现阶段,在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定额和清单两种计价模式并存,随着社会经济和管理科学迅速发展的冲击,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改革还需进

一步深化。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法律体系不健全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各管理机构工作职能定位法律依据不足。工程价格管理缺乏上位法,招标霸王条款频出,不履行合同或随意修改合同条款,无限转嫁各类风险,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等现象时有发生,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2)计价依据不完善

1)收费标准不统一,压价竞争严重

全国无统一的收费标准,以压标压价方式确定项目价格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给委托方压价带来方便。

2)定额修订不及时,计价信息时效性差

随着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相应定额子目未得到及时更新和补充;市场人工工资增长较快,劳务价格波动较大,定额人工单价调整没有及时跟进;人工消耗量不够准确,定额子目人工单价涵盖的内容与市场人工工资涵盖的内容不同,从而导致计价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3)工程造价信息标准建设滞后

因缺乏制度保证和经费支持,工程造价信息更新较慢、渠道不畅、采集困难,造价信息的数据标准尚不完善,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3)管理体制不合理

1)招标管理不规范,压价现象严重

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招标控制价管理机制,部分地区在招标时没有明细,仅公布招标控制价总数。一些咨询企业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对施工措施方案考虑的不全面,招标人利用主体优势地位进行恶意压价,压价竞争和不合理的低价中标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2)地方保护严重,市场环境复杂

一些省市地方保护现象严重,政府出台文件,以各种保证金及服务费的形式收取费用,并要求外地企业承接属地项目必须在当地注册分支机构方可备案,加重企业负担。

3)进度款无保障,结算周期过长

在施工阶段,发包方故意拖延付款时限,进度款支付不及时,同时工程变更、索赔等费用未及时计入工程进度款,施工企业占用流动资金较多,资金压力大。一些项目因政府投资资金不到位、开发商资金压力大存在故意拖延工程竣工结算现象,结算周期在2-3年,同时质量保证金太高,压款周期较长。

4)协会作用不明显,行业前景无保障

政府机构立法和制订标准时,行业协会未充分发挥作用,在行业自律、诚信建设、税制改革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不明显,未能充分反映行业诉求。与工程设计、工程咨询、会计等行业相比,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同时业务与审计、会计等存在交叉,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吸引力下降。

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面对行业内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当前政策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完善工程计价规则

1)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计价依据体系

逐步统一各行业、各地区的工程计价依据,打破行业、地区分割,形成以清单计价规范和各专(行)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配套使用的清单规范体系,以及服务各专业、全过程的建设工程定额体系。

研究制定多层次的工程项目划分规则,建立多层级的清单,供市场主体自行选用,满足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复杂工程、不同承包方式以及不同管理需求的计价需要。研究制定工程定额编制规则,统一全国工程定额编码、子目设置、工作内容等编

制要求,并与工程量清单规范衔接。

理清全国统一、行业、地区定额专业划分和管理归属,补充完善各类工程定额,形成服务于从工程建设到维修养护全过程的工程定额体系。

2)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工程定额管理制度

明确工程定额定位,发挥其在国有资金投资工程编制估算、概算、最高投标限价中的依据作用,以及非国有投资工程的参考作用。

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社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工程定额编制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工程定额编制水平。鼓励企业编制企业定额。探索和改革全统定额发布机制,建立工程定额全面修订和局部修订相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修订不符合市场实际的内容,提高定额的时效性。

指导各地编制有关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工程定额,发挥定额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中的引导约束作用,促进提高建筑品质,支撑建筑业转型升级。

(2)优化工程造价公共服务

1)转化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方式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服务边界,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工料机信息目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

研究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编制工程造价数据交换标准,打破信息孤岛,奠定造价信息数据共享基础。

建立国家工程造价数据库,引导地方开展工程造价数据积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制定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编制标准,指导各地开展造价指标指数测算发布工作。鼓励各地开展工程计价依据电子化服务模式研究,探索计价定额信息化服务形式。

2)促进造价专业人才水平提升

研究制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发展战略,提升专业人才素质。

注重造价工程师考试和继续教育的实务操作和专业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