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论文:重视数学文本阅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它离不开阅读。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生应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作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脑动手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数学阅读”也是达成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

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做法。一、改变观念方式,引领数学阅读进入课堂一直以来,提到阅读,人们就自然就会想到语文或者英语,很多学生都没有看数学书的习惯。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看书,也只是把书上的定理,例题看一看。平时学生对于数学课本的阅读很缺乏,一是数学文本的内容比较平淡枯燥,学生不爱读不爱看,它不比童话故事、科幻小说来得生动有趣,吸引人。二是教师的引导不够,或者说重视不够,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造成学生很少进行数学阅读,很少与数学文本进行对话。从多年教学实践及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困难上,其实就是数学阅读能力较差。因此,数学

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训练。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数学阅读,认识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再次要激发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兴趣。

二、重视阅读指导,形成数学阅读的策略于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练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很多学生不会把读数学文本当做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在与文本对话中,学生常常“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所以,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逐步形成阅读策略,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最后到“乐读”。从数学文本出发,我们不妨指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1 1、读教材例题。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益处。特别是目前的新课改提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材料,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使用一些有别于课本例题的例子。因此,学生阅读教材例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阅读例题时,

不能只是让学生读读、看看、念念,要注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2、读教材插图。数学课本的插图是具有形象直观、内容简明、主题突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文字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领会其中的道理。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理、想象等的过程,把插图与文字、实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读阅读能力得到补充、矫正,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书上有一幅插图,呈现的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容积与圆柱容积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看插图,明确实验的方法、过程、步骤之后,用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这样通过把插图的实验过程还原而获得对知识深刻的理解,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读教材结语。数学课本上的结语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要读懂结语,完全领会结语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咀嚼结语的内涵,使之理解到位、准确、深刻。另外,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名词、符号,要引导学生一方面结合生活经验借助于想象帮助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要结合书中的具体例子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阅读文本。如“互质数”的定义是“只有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必须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只有”的用词准确性,如果去掉“只”就错了。4、读课外材料。新课程一般设计有“你知道吗”、“读一读”综合应用等课后阅读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也紧密联系,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后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的书,如《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数学课外读物》等等,通过阅读让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通过阅读

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有效的阅读必须做到“四到”,即“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眼到”--要细看,一字一句的看,从整体上对某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手到”--边读边记:边读边把重点字词划出来,把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或做上记号,对书上的例题解题过程要亲自做一遍,去亲身经历和体验,产生问题,再带着问题上课;“口到”--边读边说:边读边复述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结论,同桌或小组可相互交流“读后感”;“心到”--边读边想:概念如何产生?结语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把握阅读时机,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1、课前预习时阅读。让学生先阅读课本,旨在把独立的学习引进教学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

实验、探索中获得真知。这样的效果会更佳。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若有必要,还要设计相应的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有了预习提示, 学生预习起来,就觉得有章可循,也为以后其它内容的预习提供参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2、学习新知时阅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或思维方向的偏差产生思维阻滞,此时引导阅读教材,常常能使学生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在认识了圆锥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教师提出求圆锥体积的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快认识到应该设法把圆锥转化为熟悉的形体,从而得到求体积的方法,但怎样才能把圆锥体转化为圆柱体,学生一筹莫展。此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从阅读中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