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七《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庄子小学王洪波
一、教材分析:
“写读后感”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为完成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组习作──学写读后感,特意将“学写读后感”的作前指导课与作后讲评课,视为一个整体。
“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习作课中,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发现、亲自体验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成并将其当作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习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同时,注意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潜能,力求营造和谐、务实的课堂氛围。
二、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并没有学习过读后感的写法,在写读后感时无从入手,不是照抄原文,就是漫无目的写些感受,总之没有章法,不得要领。
因此特借本次作文的机会,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
2.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3.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4.在评价、分析读后感的初稿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1、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2、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引导,指导构思。
1、刚上课,我们就交流了一些阅读感受,怎样把这些感受写成习作呢?(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
第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第二、定标题,侧重“感”。
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
”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副标题表明题材。
在具体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详,有感而发。
第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即“感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3、例文引路,指导写法。
课本130面的《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就是非常好的例文,结合例文,帮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归纳为这五个字“点—引—议—联—结。
”
点——开篇点明所读文章题目及作者,概括自己的总体感受。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
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住“感点”)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点”的最佳方法。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互动讨论和例文引路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悦的接收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为下面个性化创造和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直抒胸臆,真情习作。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获一本书,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点和结、引、议、联”其中之一。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的坐姿和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允许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习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做习作练习。
最终让学生完成整篇习作,这种由易到难的训练,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四)、集体评改,完善习作。
1、借助“希沃授课助手”,使用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学生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2、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3、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4、再次展示修改成果,体会修改的效果。
5、课后作业及拓展延伸:完成自己的整篇习作,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到人人通班级空间里,请老师、同学、家长互动阅读评价。
设计意图:尝试自改或互改,既提高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布置课后上传展示自己的习作,增加了学生习作展示的平台和交流的渠道。
板书设计:
学写读后感
点——引——议——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