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及预防
场(厂)专用机动车辆安全常识和事故介绍

场(厂)专用机动车辆安全常识和事故介绍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场(厂)专用机动车辆逐渐成为工厂内物流运输的必备设备。
然而,由于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设备老化等原因,场(厂)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也屡见不鲜。
本文将就场(厂)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常识和事故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应的避免事故方式。
一、场(厂)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问题1. 二次发动问题在操作场(厂)专用机动车辆时,有些车辆存在二次发动的问题。
即在车辆启动后,不断按油门,以致在运行过程中因节气门无法闭合在加油,以致车速不受控制,容易发生事故。
2. 标志标识问题在场(厂)专用机动车辆运行时,很容易出现路权重合等门级标志标识不鲜明的问题。
这往往导致了车辆行驶在禁止通行的路段上,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交通违法。
3. 解锁设备问题场(厂)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在开启车辆前需要进行解锁操作,然而,由于使用时间长或者设备老化等原因,解锁设备失效或者解锁不彻底是十分常见的。
4. 盲点问题当场(厂)专用机动车辆调头时,往往无法看到盲点内的障碍物,容易引发事故。
因此,监控及辅助设备的提供也至关重要。
二、场(厂)专用机动车辆的事故介绍1. 车辆侧翻由于车速过快或超载等问题,场(厂)专用机动车辆易发生侧翻事故。
这种事故往往导致车上人员受伤或生命危及。
2. 车辆撞人由于行车路线的设计缺陷或者监控盲点等问题,场(厂)专用机动车辆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撞伤人员,这种事故通常致人伤亡。
3. 车辆碰撞由于解锁设备失效等问题,场(厂)专用机动车辆在行驶中,会发生与其他车辆的碰撞。
这种事故通常是车辆及设备的损伤为主。
三、场(厂)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的避免方法1.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场(厂)专用机动车辆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基本操作。
2. 人车分离原则在工厂内加宽道路,规范交通标志,实施人车分离原则,降低车辆与人员发生事故的风险。
3. 安全提示加强对车辆的安全提示,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保证员工了解场(厂)专用机动车辆的基本操作和保养知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

(1)取得营业执照;
(2) 对其区域内使用场车的安全负责; (3)根据场车的用途、使用环境,选择适应使用条件要求的场车,并且对所购买场车的选型负责;
(5)场车首次投入使用前,向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首次检验;
(6)检验有效期届满的 1 个月以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接受检验,并且做好定期检验
严禁带病出车。 • 起步时要查看周围情况,确定没有人员、障碍物后再起步。行驶时遇不良条件,应
减速慢行。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叉车操作“五个必须”
1.作业现场其他人员没有与叉车保持安全距离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2.交叉路口行车必须减速、鸣笛、进行KY确认。 3.叉车停止作业下车时,必须熄火、拔钥匙、拉手刹。 4.每日始业前,必须按照点检内容进行仔细点检方可作业。 5.叉车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遵守“停呼等”的原则。
2.未戴安全帽,超速行驶,拐弯时急转弯。 1.站在升起的托盘上进行卸货作业。 3.叉车钥匙未拔下,管理缺失。
场(厂)内专用 机动车辆安全知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知识
场(厂)专用内机动车辆
• 定义: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 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由动力装置牵引或驱动,设计最大行驶速度大于每小 时5公里或具有起升、回转、翻转等工作装置的机动车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叉车刹车失灵正确操作
1.鸣笛示警让周围人员避让。 2.拉手刹制动刹车并将铲齿放到最低,利用铲齿与地面摩擦减缓行驶速度。(避免急打方向) 3.将档位置于与叉车行驶方向相反的档位上,缓加油门。 4.上述措施仍不能制动时:就近碰擦固定设施,以促使车辆强行停止。(此动作时必须紧握方向盘, 且仅限于在上述2、3方法不能使车辆停下的危急情况下使用)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发表时间:2020-09-09T15:55:15.73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作者:赵俊江[导读] 与普通机动车不同的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只在特定的厂区中使赵俊江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与普通机动车不同的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只在特定的厂区中使用,便于现场作业,其使用范围相对固定。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也没有普通机动车快,它的行驶速度一般较为缓慢,以安全为主。
正是由于特种车辆在这一领域的特点,人们降低了对该领域特种车辆安全问题的防范,降低了其警惕性和事故预防能力,导致特种车辆常见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常见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场(厂)内专用机动车;事故分析;预防措施1事故统计分析1.1事故基本情况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定义和分级,根据某地区公开的统计数据,该地区特种设备总数量为44万台(套),其中场内车辆数量5.9万台,2010年~2013年发生场内车辆事故36起,占据全部特种设备事故的 1/3 左右,造成30人死亡,7人受伤。
从“万台设备事故率”和“万台设备死亡率”两个指标来看,4年特种设备“万台设备事故率”和“万台事故死亡率”平均为0.59和0.46,同期场内车辆的“万台设备事故率”和“万台死亡率”平均为1.74和1.42,是前者的3倍,表明场内车辆是特种设备中事故多发的一类设备。
数据统计的36起场内车辆事故中,按照车辆类别和品种划分,35起为叉车事故,1起为内燃观光车事故。
这些事故都发生在设备的使用环节,从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性质和规模来看,主要为物流和机械加工等需要频繁使用移动搬运设备的行业和企业,并且事故比较集中的发生在中小规模的企业,其中小企业发生场内车辆事故占全部事故总数的71.4%。
(完整版)场(厂)内机动车最新事故案例及分析

场(厂)内机动车事故案例及分析(初稿)目录一、叉车事故举例 (4)叉车事故举例一 (4)事故举例二 (5)事故举例三 (6)事故举例四 (7)事故举例五 (9)二、叉车事故相关案例 (11)案例一叉车撞人事故之一 (11)案例一叉车撞人事故之二 (11)案例三造纸公司叉车左转弯碾人事故 (13)案例三叉车侧翻事故之一 (16)案例四叉车侧翻事故之二 (17)案例七、奉贤仓库3.21叉车侧翻事故 (22)案例八、奉贤5.11叉车事故。
(24)案例九、5号库备货员工摔伤事故 (24)案例十二广州公司“8.16”叉车撞人致死事故 (26)案例十三叉车转弯引发的事故 (27)案例十四叉车倒车时引发的事故 (30)案例十五货车误启动造成叉车倾翻事故 (31)案例十六叉车违规作业挤压操作人员事故 (33)案例十七小青矿“1995.1.24”场内机动车事故 (35)案例十八、载物高度遮挡视线引发的事故 (37)案例十九叉车侧翻事故之三 (39)案例二十观光车转弯处车厢侧翻事故 (41)一、叉车事故举例叉车事故举例一驾驶前移式叉车在倒退行驶时,脚被夹在叉车和货架中间造成受伤。
图1.1 叉车事故示意图事故状况受害人装载着货物倒退行驶时,只顾注意装载货物,结果撞到后方的货架上。
由于一只脚伸到了脚踏板外边,因此脚被夹在货架和前移式叉车中间。
事故原因以不良驾驶姿势(单脚伸到脚踏板外边)驾驶前移式叉车。
事故对策1.驾驶前移式叉车时,应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
2.驾驶员务必充分注意行驶方向。
事故举例二人站在叉车上以平衡重量,摔落。
图2.1 叉车事故示意图事故状况叉车叉起堆有货物的托盘(3.39吨)欲行驶时,因货物超重,车体后部翘起。
为了保持平衡,附件的3名作业人员站到车体后部。
行驶了一会后停下来升起货物时,后部突然翘起,3人摔落。
货物从失去平衡的叉车上落下,恢复平衡的叉车左后轮压到1人的胸膛上,造成死亡。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中,机动车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与此同时,机动车辆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不仅会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类型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碰撞事故这是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包括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碰撞、车辆与建筑物、设备、行人等的碰撞。
例如,在狭窄的通道内两车相向行驶时,如果驾驶员操作不当,就容易发生碰撞;或者车辆在倒车时,未观察到后方的行人或障碍物,也会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2、碾压事故主要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行人或其他物体的碾压。
比如,在工厂车间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未注意到周围的行人,从而导致碾压事故。
3、翻车事故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过快、转弯半径过小、装载货物不平衡等原因,可能导致车辆翻车。
这种事故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对车辆造成损坏,还可能导致驾驶员和乘客受伤。
4、火灾爆炸事故车辆的燃油泄漏、电气故障、违规动火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因素(1)驾驶员的违规操作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违反交通规则、操作规程,如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驾驶员的疏忽大意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未观察到周围的情况,如未注意到行人、障碍物等,也容易引发事故。
(3)行人的违规行为行人在企业内行走时违反交通规则,如在车辆行驶区域内随意穿行、逗留等,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2、车辆的因素(1)车辆的技术状况不良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等出现故障,会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驾驶员应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 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类型、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优先救助原则
优先救助伤员
在事故发生后,应优先救助受伤人员,包括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 等紧急救治措施。
保护现场
在救助伤员的同时,应尽可能保护事故现场,以便后续的事故调查和处理。
安全第一原则
事故的能力。
某物流中心叉车碰撞事故应对案例
01
事故描述
一辆叉车在物流中心作业时与另一辆叉车发生碰撞,导致人员受伤和货
物损坏。
02
紧急处置措施
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同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
调查事故原因,加强叉车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03
经验教训
加强叉车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定期对
03
紧急处置措施细分
现场警戒与疏散
现场警戒事故现场,确保现场秩序 。
疏散人员
迅速疏散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的人员,确保人员安全,避免事态扩大。
伤员急救与转运
急救措施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如止 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为后续医疗 救治争取时间。
转运伤员
确保安全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应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如设置警戒线、疏散人群等,以防止事故扩大或 造成二次伤害。
避免盲目施救
在施救过程中,应避免盲目施救导致次生事故或造成更多的 人员伤亡。
处置流程图解
• 处置流程图: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紧急处置流程,可以绘制 一张处置流程图,标明各个步骤的顺序和要点,以便驾驶 员和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恢复生产
在设备抢修完成后,逐步恢复生产秩序,降低事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特点、产生原因及应急措施

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特点、产生原因及应急措施一、事故特点1. 事故类型多样化: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主要包括碰撞、侧翻、坠落、火灾、爆炸等类型,多样化的事故类型导致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2. 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场(厂)内机动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操作灵活,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不当,事故往往发生得突然,给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失。
3. 事故损失较大:场(厂)内机动车辆通常用于物流、生产等领域,事故发生时,往往涉及到人员、设备、物料等多方面的损失,损失较大。
4. 事故原因复杂: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车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使得事故预防和管理面临较大挑战。
二、产生原因1.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
例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
2. 车辆因素:主要包括车辆设备故障、车辆性能不达标、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例如,刹车系统故障、轮胎磨损严重、灯光设备不齐全等。
3.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道路条件不良、天气条件恶劣、现场环境复杂等。
例如,道路拥堵、雨雪天气、施工现场等。
4.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等。
例如,缺乏安全操作规程、未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对车辆安全性能监管不力等。
三、应急措施1. 预防措施:加强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驾驶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达标,避免因车辆故障引发事故。
2. 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驾驶员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刹车、避让等措施,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如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拨打报警电话,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企业内机动车辆虽然只是在厂院内进行运输作业,但如果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违章驾驶,以及管理不善,车辆带病运行等,就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还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为此,本章着重对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常见事故形式与预防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广大驾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
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事故的种类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表明,发生死亡事故最多的是企业内运输事故,约占全部工伤事故的25%,其中,坠落事故占17.1%,物体坠落的事故占8.7%。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车辆伤害事故与时间有关,每天7时到15时半的事故最多,占全部事故的59%。
其次,和驾驶员年龄有关,一般发生在,18~40岁的人中居多,其中18~25岁的占25%,25~40:岁的占32.5%。
人的各个部位受伤情况下不同,头部受伤约占12.5%,手臂受伤占23.49%,躯体受伤占19%,腿、脚受伤占45.1%。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分类:1.按车辆事故的事态分: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
2.按厂区道路分:有交叉路口、弯道、直行、坡道、铁路道口、狭窄路面、仓库、车间等行车事故。
3.按伤害程度分:有车损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二、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涉及人(驾驶员、行人、装卸工)、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路环境这三个综合因奉。
在这三者中,人是最为重要的,据有关资料分析,千般情况下,驾驶员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负直接责任的占统计的70%以上。
大量的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事故主要发生在车辆行驶、装卸作业、车辆检修及非驾驶员驾车等过程中。
从各类事故所占比例看,车辆行驶中发生事故占44%,车辆装卸作业中发生的占23%,车辆检修中发生的占7.9%,非驾驶员开车肇事占16.5%,其他类型的事故占8.5%。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概述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是指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与机动车辆有关的意外伤害事件。
这种事故可能导致员工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企业声誉受损。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利益,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二、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1. 人为因素:包括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反交通规则、未经许可驾驶等。
2. 技术因素:包括车辆故障、制动系统失灵、轮胎爆胎等。
3. 环境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不良等。
三、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员工培训: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2. 制定严格的驾驶政策:明确企业内部驾驶规范,包括禁止酒后驾驶、禁止使用手机等,严格执行。
3. 定期车辆检查和维护:对企业内部的机动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正常运行。
4. 安装车辆监控系统:通过安装车辆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 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在企业内部配备急救包、灭火器等紧急救援设备,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6. 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标准、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和处理等,确保安全管理的全面实施。
7. 激励安全行为:通过奖励制度激励员工遵守安全规定,鼓励他们积极参预安全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四、机动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效果的评估和改进1. 评估方法:通过对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统计分析,包括事故发生率、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2.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强化培训、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等,以进一步提高事故预防效果。
3. 经验分享:定期组织企业间的经验分享会,分享成功的事故预防经验和做法,促进企业之间的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结语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预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工厂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工厂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企业内机动车辆虽然只是在厂院内进行运输作业,但假如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熟悉不足,思想麻痹,违章驾驶,以及管理不善,车辆带病运行等,就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还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为此,本章着重对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常见事故形式与预防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广阔驾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
一、企业内机动车辆事故的种类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表明,发生死亡事故最多的是企业内运输事故,约占全部工伤事故的25%,其中,坠落事故占17.1%,物体坠落的事故占8.7%。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车辆伤害事故与时间有关,每天7时到15时半的事故最多,占全部事故的59%。
其次,和驾驶员年龄有关,一般发生在,18~40岁的人中居多,其中18~25岁的占25%,25~40:岁的占32.5%。
人的各个部位受伤状况下不同,头部受伤约占12.5%,手臂受伤占23.49%,躯体受伤占19%,腿、脚受伤占45.1%。
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分类:1.按车辆事故的事态分: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
2.按厂区道路分:有交叉路口、弯道、直行、坡道、铁路道口、狭窄路面、仓库、车间等行车事故。
3.按伤害程度分:有车损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二、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涉及人(驾驶员、行人、装卸工)、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路环境这三个综合因奉。
在这三者中,人是最为重要的,据有关资料分析,千般状况下,驾驶员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负直接责任的占统计的70%以上。
大量的企业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事故主要发生在车辆行驶、装卸作业、车辆检修及非驾驶员驾车等过程中。
从各类事故所占比例看,车辆行驶:中发生事故占44%,车辆装卸作业中发生的占23%,车辆检修中发生的占7.9%,非驾驶员开车肇事占16.5%,其他类型的事故占8.5%。
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预防

常见的有过中线行驶撞车、追尾、偏左行驶事故,如图7-10、图7-11、图7-12所示。
绕障碍物过中线行驶事故,通常是在右侧出现了停放车辆、设备、堆放物以及行人等,驾驶员驾车绕过障碍物行驶,正好与迎面驶来的车辆、行人相撞。有时两车交会,由于两个驾驶员都想先绕过障碍后再会车,所以都加速抢行,谁也不礼让,结果两车在绕行中相撞。
02
照明不适。厂内机动车辆经常在夜间作业,由于厂房、库房内的照明装置普遍照度不够,尤其是装卸场地缺乏足够的照明装置,这就使车辆装卸作业和道路行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管理不善
厂内交通安全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类别看,多年来车辆伤害一直处于机械、触电等二十种伤害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是十分严重的。但是,有些企业,特别是企业内的基层用车单位,只知用车不知管车。厂内交通安全管理混乱,致使车辆伤害事故时常发生。
第七章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预防
厂内机动车辆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少车辆发生了事故,给企业、职工造成了不可弥补重大损失。为此,本章将对厂内机动车辆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常见事故的形式与预防和典型事故进行分析,以提高驾驶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一节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视线不良。厂区内,厂房、库房、大型设备、各种建筑设施等比比皆是,致使操纵车辆在道路上直走横穿、左拐右行的驾驶员的视距、视野大大受限,视线盲区太多。
这在客上就给驾驶员造成了被动局面,对突然出现的意外情况,往往由于发现过晚而造成措手不及,危及行车安全。同样,过往人员也不便观察掌握车辆动态,主动避让车辆。
厂内交通安全管理不善,具体表现主要有: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或鲤全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行车安全奖惩制度等,就会造成无章可循的局面或安全管理的湍洞,使驾驶员思想上和车辆设备、作业环境上的事故隐患得不到发现或及时解决,从而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厂内机动车辆事故防范方案

厂内机动车辆事故防范方案前言厂内机动车辆事故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这类事故可能导致员工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问题,对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预防和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机动车辆事故防范方案。
机动车辆管理第一步是要对厂区机动车辆进行管理。
企业应制定机动车辆管理规定,并设置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来厂的各类车辆进行登记和监管。
同时,应该建立机动车辆台帐,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在使用期间状态良好。
操作人员管理除了车辆本身维护和管理外,司机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也很重要。
企业应该制定司机管理规定,并设立专门的车辆驾驶员培训计划,确保司机掌握驾驶技能、熟悉路况、了解车辆结构和性能等技术知识,并具备安全意识及紧急处理能力。
厂区道路建设和管理厂内道路建设和管理是防范机动车辆事故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按照标准建设和维护道路,保证通车畅通、弯道平稳、路面平整、路面干燥等。
另外,应设置标志牌、道路标线等指示标志,以引导车辆合理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全措施为了增加机动车辆的安全性,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例如:车速限制在厂区内界定车辆行驶速度范围,并通过标志、标线等方式明确告知司机速度限制。
一般车速限制应当控制在20公里/小时以下。
跨越行人道桥派车在跨越行人道桥时应停车走下车检查行人道桥是否损坏、是否固定牢靠。
行人道桥的负荷是有限度的,超载行驶容易导致行人道桥的塌陷。
负重载若一辆汽车太重,久或不扶稳定就粘上了一个压载较轻的汽车,则以上车后就有可能造成侧翻事故。
安全反光衣和安全帽行车过程中工人必须穿反光衣与安全帽,可防止进入车辆工作环境的驾驶人员或里面工作的员工受到打伤。
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机动车辆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在应急预案中应包括救援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以保障当事故发生时快速且有效的处理措施。
结束语机动车辆事故的防范需要企业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合作,除以上措施外还需要对其他的安全隐患进行防范和管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完整详细版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应急专项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下简称场车)伤害事故主要有机械挤压、人员坠落、货物坠落、横向倾覆、纵向倾翻、超速行车碰撞、倒车碰撞、货物超载、超宽等,占全部场车伤害事故的大多数,尤其以货物超载、坠落、横向倾覆、纵向倾翻、挤压碰撞事故最为突出。
1.1货物或货叉坠落事故(1)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地面不是很平整,货物容易从货叉或托盘上滚落伤人。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粗心省事,未把货物稳固放在货叉或托盘上或绑挂方法不当。
二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转弯运行中速度过快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货物掉下。
(2)在维修场车作业中被货叉、货叉架砸伤,即作业人员在维修场车的门架未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人员被坠落的货叉、货叉架砸伤。
1.2横向倾翻事故场车转弯运行中,由于速度过快,造成较大的离心力,导致场车横向倾翻的事故。
1.3纵向倾翻事故场车叉取货物时超过规定的载荷中心距和超过所规定叉取的货物重量,造成车辆重心不稳,导致纵向倾翻事故的发生。
1.4挤压碰撞事故挤压碰撞事故主要有:机械挤压、超速行车碰撞、倒车碰撞、行车倾翻、货物超高、超宽的碰撞等事故。
(1)机械挤压事故。
机械挤压主要有门架前后倾挤压、车身正面、侧面挤压及运动回转部件伤害等。
事故的原因主要:一是有作业人员未对车辆作业环境做充分了解,造成其他人员的人手被门架挤压或人的身体被挤压。
二是在维修作业中未悬挂禁止启动或动作的警示标志,造成其他人员被运动部件或回转部件伤害的事故。
(2)超速行车碰撞事故。
发生碰撞事故主要原因有:一是厂区道路地形复杂,交叉路口很多,车辆通过时,由于厂房、货物堆垛或其它设施的影响,会使驾驶员视线受到障碍;二是由于交叉路口所形成的冲突点和交织点,更使道路安全状况复杂化。
(3)倒车碰撞事故。
厂内运输距离短,往返频率高、增多了车辆的起步与倒车次数。
车辆倒车实现盲区大、缺少或缺失后视镜,观察困难,很易发生事故。
(4)行车倾翻事故。
厂内机动车事故原因分析处理与预防

第一节
五、事故发生规律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五、事故发生规律 1.事故易发环节 事故主要发生在车辆行驶、装卸、工程作 业、车辆检修过程中。其中,车辆行驶中 发生的事故占居首位,车辆装卸作业中发 生的事故仅次之,包括吊运、土石方工程 在内的其他作业事故所占比例也很高,破 损车辆的拖带和车辆检修中发生的事故不 容忽视。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机动车辆事故原因的分析处理与预防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车辆事故的处理 第三节 车辆事故的预防 第四节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车辆事故定义
机动车辆在公共道路上或在厂区行驶过程 中,发生车辆碰撞、轧辗、刮擦、翻车、坠车、 爆炸、失火等事故,造成人畜伤亡、车辆损坏或 其他经济损失,称为车辆伤害事故。 厂内机动车辆除机动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 外,还会发生装卸、施工作业事故。 停车后装卸时发生的事故不属于车辆事故。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三、车辆事故分布状况
(二)车辆事故分布 3、车辆事故时间分布 车辆事故与季节、时间段关系很大。春、夏季节 事故较多,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人容易疲 劳、反应迟钝而引起事故。另外,每天7时至15时 半和凌晨时分的事故最多,占事故的59%。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四、事故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事故的原因分析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 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 据,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及预防第一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原因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很多,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概括起来有人、车、环境三个因素。
一、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原因(一)驾驶员操作技术不熟练或缺乏场(厂)内运输安全技术知识,违反安全操作规定,或者身体患有疾病及心理不适。
(二)运输设备和装载工具技术状况差,安全装置有缺陷、不完善或转向、制动操作失灵。
(三)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规定,如通道照明不足、场地狭窄、昏暗等。
(四)车辆装载不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桥梁、地下暗管等设施时车辆负重过大。
(五)违反国家“道路交通法”的规定,不按交通标志行驶,超速行驶或强行通过交会路口等。
二、影响安全行车的思想分析(一)无所谓的思想:有这种思想的驾驶员一般极不重视安全,他们无视安全制度,安全规定和安全措施,在思想上没有安全责任感。
例如驾驶制动不良的车辆行车;把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酒后开车等等。
(二)麻痹思想:有这种思想的驾驶员往往认为自己十这行熟门熟路,失去应有的警惕性C 驾驶时精力不集中,做与驾驶不相干的事,例如行车时与车上的人谈笑,吸烟等。
(三)侥幸思想:有这种思想的驾驶员明知违章操作会造成危险,但怕麻烦,不采取措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企图侥幸过关。
如人货混装,行车超速、超载、超高、超宽等。
三、对行人动态和心理因素分析(一)遇车惊慌:有些人远远看见车辆驶来就急忙闪到道路的一边,等到车辆接近时反而更加惊慌,认为自己虽已避让,但仍怕车到身边会有被撞卜的危险因而左右徘徊,犹豫不定,很有可能向路的另一边跑去。
如果同行的人多,则其他人也会跟着跑动,这样就很可能发生事故。
(二)麻痹大意:有的人认为车辆有人驾驶,不会撞到自己,往往在看到车辆驶来或听到喇叭声时,不但不迅速避让,反而慢慢吞吞;当车辆驶近时,又惊慌失措、犹豫不决,欲跑不跑,以致避让不及而出危险(三)顾前不顾后:当行人发现后面的车辆驶来,就向路旁避让,待车驶过后,马上又回到路中间来,不注意后面是否有车驶来。
此时虽有喇叭警告,但往往误认为是前面一辆发出的而不加理睬,仍然在路中间行走二还有横穿道路而行至路中的行人,如遇右前方来车,往往会后退避让,不顾后面有无车来,因而发生危险。
(四)躲避尘土和泥水:有些行人为了避免车辆扬起的尘土或溅起的泥水,在车辆临近时,从路的一边跑到另一边,出现危险。
(五)小孩和老人:小孩的特点一般是很灵活而又不懂道路管理条例及车辆交通常识,有时在道路上追逐玩耍,遇到车辆驶近就分散躲让,根本不顾其它车辆。
比较顽皮的还围着车辆玩,甚至还用手攀住刚起步的车辆。
老年人则因年老反应不够灵敏,动作也较迟钝,看到车辆驶来,躲躲闪闪、犹豫不决。
有的老人耳聋、眼花,听不到喇叭声或看不清车辆,不知避让,因此发生这类事故是常有的。
(六)顾物忘险:行人有时在路中掉落物件,或因风吹落帽子滚人路中,往往一心抢物件而不顾车辆驶来。
(七)沉思中的行人:有一种行人,因对某种事物的沉思,除两条腿本能移动外,对外界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听若无闻,车辆的一切声音都不能引起注意。
这种人往往是单独行走,头多半是低垂,走路的姿式与众不同,很容易分辨出来。
(八)风雨引起行人混乱:遇暴风阵雨时,行人秩序突然混乱,此时车辆在行驶中要随时注意掌握风向和行人避雨奔路的动态。
要特别注意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因其视线或两耳被遮蔽,不能及时避让,一旦发现车辆,会猛然惊慌乱闯。
复习题: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的原因?2、影响安全行车的思想分析有哪些内容?第二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预防每个驾驶员在行驶中都会遇到车辆和行人的动态变化,以及天气、季节和道路条件的变化,这些动态变化和条件变化给行车构成了不安全因素。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切事物的规律都是可知的。
所以,驾驶人员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行车规章制度,不断探索事物运动规律,从各类机动车辆事故中吸取教训,从行车中总结经验,就能达到提高预测预防事故的能力,保证安全行车。
一、场(厂)内道路上的行人规律一些企业中的个别职工不懂和不遵守交通管理规则,顺路走的不愿靠边,横过道路的争道抢行,尤其是临时工,协议工对道路交通管理规则更为陌生,常常是肩杠着工件或工具在机动车道上行走,有时还互开玩笑,当遇到机动车辆驶来时,其位置可能发生突变,这是行人的规律。
驾驶员发现同方向的行人时,必须先按喇叭,看行人有无反应和移动位置的表现。
如果行人有靠边动作,说明他们已知道后面有来车,这时就可以正常行驶通过。
若行人无反应,则说明他们是因为某种原因而不知道后面有来车,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当车辆驶近时,行人突然改变其原来的位置而发生碰撞事故。
工厂内的交叉路口多,许多车间大门紧临道路两侧,若遇刮风,下雨天气,行人不易听见机动车临近时的声音。
以及驾驶员鸣的喇叭声,可能会突然跑到机动车道上,如果驾驶员警惕性不高或预料不到,也会发生事故。
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行车规律由于场(厂)内道路上车辆种类很多,行驶路途短,减速、转向、停车多,往往给尾随在后的机动车辆行驶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后车要防止发生事故,就必须注意观察前车的动态有时行驶在前面的车辆虽然靠了右侧,但并非是给后车让路,而是在选择路面或其它原因。
所以,后车要想超越前车时,必须要等到前车确实让路后才能超越,切不可盲目超车。
三、铁路道口处的车辆运行规律大、中型企业的铁路、公路平交道口较多,由于机车速度快,制动距离长,所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机车不能采取紧急制动,即使紧急制动,在短距离内也难以停止运行。
因此,机动车在通过设有专人看守又有护栏和音号信号的铁路道口时.必须注意了望,待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机动车在通过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时,还要特别注意发动机熄火,为了避免这一点,就必须提前将行驶档换人低档,匀速通过道口,行驶中间绝对禁止踏离合器或将低速档换为高速档,以免使机动车在道口熄火停在机车轨道上。
一旦出现机动车发动机熄火停在轨道上时,驾驶员千万不能惊惶失措,可根据停车位置将行驶档位挂进倒档或一档,利用启动机使机动车驶出道口,或者请人将机动车推出道口。
另外,还可请道口看守人员协助,与机车驾驶员联系,采取紧急措施。
四、掌握车辆性能掌握所驾车辆构造、性能,了解车辆技术状况的变化是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
随着机动车使用时间的延长,各机件的配合间隙由于磨损而增大.以至丧失原来正确的几何尺寸和配合间隙,使其技术性能变化,从而危及到机动车的行驶安全,特别是转向和制动装置的技术性能变化对车辆的行驶安全影响最大。
(一)转向装置技术性能变坏的征兆主要有:转同沉重,转向蛇行,行驶跑偏等。
(二)制动装置技术性能变坏的征兆主要有:制动距离延长,制动跑偏,制动时侧滑等。
另外,行驶装置、灯光、喇叭、车轮及轮胎性能变坏也容易使机动车在行驶中发生事故。
车轮和轮胎的技术状况对安全行车有着直接影响,当在行车中轮胎发生爆裂(尤其是前轮爆裂), 就要使车辆急剧偏行;当轮胎表面磨损严重,其花纹变得平而光滑时,对路面附着力变差,行驶中的车辆容易出现车轮滑动或侧滑,使稳定性变差,制功距离增长。
复习题:l、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行车规律?2、如何掌握车辆的性能?第三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防火安全知识燃烧要有足够的温度和充分的空气,这是易燃油料进行燃烧必备条件。
汽油遇火星或明火即会燃烧,微小暂短的高温火源完全可能把微量汽油混合气点燃,因为这种火源虽然时间短和范围极小,但具有很高的温度此外金属碰击的火星.汽油与容器的摩擦产生的静电跳火等,都可以引起易燃油料的燃烧有些物质没有产生火焰,但有足够的温度,同样有点燃汽油等燃料的可能性。
即使有些“暗火”的温度达不到点燃油料的程度,但它的热量却能加速油料的扩散和蒸发,从而大大提高油料燃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一、车辆的防火技术要求(一)车辆失火的原因车辆失火是由易燃物品引起的。
车辆使用的燃油及部分防冻液,均是易燃烧的液体物质。
车辆的燃油或防冻液的失火又会引起车辆本身的可燃性物质—如轮胎、油漆、车厢及装载的货物的燃烧,从而造成车辆失火事故。
为了表明各种易燃油料易燃的程度,在油料化验上常用“闪点”来表示其物理特性见表6 - 1 。
闪点即油料在一定加热条件下,它的蒸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后,当接近火焰时,第一次发出火的温度。
表6 一2 是几种油料的闪点数值。
从表6 一2 中看出,闪点越低的油料,越易被点燃。
反之则不易点燃。
以上分析可知,易燃油料和火源的存在是引起车辆失火的内在因素。
(二)车辆防火和防化学伤害安全技术要求1 、车辆加注燃油时安全防火要求( 1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不准戴手套,周围禁止烟火。
( 2 )发动机熄火前,不得加注燃油。
( 3 )加注燃油时,不准检修和调试发动机,不准在注油容器附近进行锤击磨削。
( 4 )应用扳手旋拧油桶螺塞,不准用铁器敲击和刮擦汽油容器。
( 5 )禁止在雷雨天气及高压电源线下加注燃油。
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检修时,防火和防化学伤害的要求( 1 )搬运和安装蓄电池应平稳,以免电解液溅出。
( 2 )严禁在气缸外随意试火和“吊火” 。
( 3 )严禁用高压线“燃缸” 。
( 4 )严禁用划火法检查蓄电池电压的高低。
( 5 )严禁用短路法进行划火,检查电路导线通断情况。
( 6 )严禁用明火作照明检查油箱油量,在车辆周围应少用或不用各种火源。
( 7 )严禁使用各种容器或其它自流方式向发动机上的化油器内加注燃油。
( 8 )发动机上的化油器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停车检查调整,故障未排除之前不得行驶。
( 9 )严禁用汽油擦拭车辆、清洗零部件、烘烤车辆和烧热水。
清洗后的废油不准随意乱倒,应倒人指定回收地点。
( 10 )清洗发动机时,必须切断电瓶线路。
( 11 )发现油路管道或油箱渗漏,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锡焊暂时补漏,一般情况下应把油箱或油管拆下,在排尽和挥发尽或清洗残余汽油后进行焊接。
( 12 )严禁将各种盛装汽油的容器放人驾驶室内( 13 )坚持三级动火审批制。
( 14 )空气滤清器要紧固,防止脱落机油洒在进排气管处引起着火。
( 15 )车辆各种导线要保持横平竖直卡子化,不得随意拉线,以免绝缘破损引起着火。
( 16 )车辆电气设备用线,要采用标准规格合格产品线,防止导线过细,或其它质量问题,造成导线过热引起着火。
( 17 )发生车辆事故时,在抢救被困在车内人员的同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电瓶电源,以免产生火花引起车辆着火。
3、防静电的安全要求( l )严禁用丝绸和毛毯等物过滤油料。
( 2 )车辆行驶时和加注燃油时尽量减少油料冲击和摩擦。
二、车库的防火安全技术要求车库的防火安全技术要求是:1 、车库应通风良好。
2 、车库内禁止吸烟。
3、车库内严禁明火作业及明火照明,不得用明火沪直接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