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渊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渊源
笔
我国的书法和绘画是世界文化史上独具风格的优美艺术,而用来书写和绘画的工具——笔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古时候对笔的称呼,楚称“聿”,吴称“不律”,燕称“弗”。秦统一六国后,才统一称“笔”。
古代制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人类最初曾经利用过各种禽、畜毛来制笔,如鹅毛、鸡毛、雉毛、羊毛、羊须、鹿毛、猪毛、豹毛、虎毛,有的还用人须和胎发等。从长期实践中逐渐得出兔毛是最好的制笔原料,选用兔毫时,又以秋冬为上,取其健坚,春夏兔毛则不堪用。至魏晋又出现用鼠须制笔,世所谓鼠须栗尾者也,共锋健于兔毛,唐人制笔仍以兔毫为主,还出现紫毫名称,就是韧性较强的老兔毫。到宋代以后,吴兴的湖笔才大量用羊毫制作,吴兴的山羊毛,毛细,锋嫩、色白、质净,是极好的制笔原料,湖州除生产最负盛名的羊毫笔,同时开始生产狼毫、紫毫、兼毫笔。
我国制笔的历史悠久,一般地说,自有书契以来,便开始使用笔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新陶器,其表面所绘动物图案及几何纹样,笔触清晰流利,可见那时就已应用毛笔了。至商代,
在安阳殷墟发掘中,发现一片写有“祀”字的陶片,笔锋宛然,后来又出土过写有朱笔痕迹的陶器和一些先写后刻卜辞文字的甲骨片。并且在甲骨文中出现相当多的“聿”字,也就是笔字,以上说明,我国的毛笔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已经使用得较为普遍了。
墨
中国书画墨是我国民族传统特种工艺品——文房四宝珍品之一。是我国文化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之重要工具。墨是由碳素单质(烟、煤)与动物胶相调合,经和剂、蒸杵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退,舐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书画自如的特点,特别是桐油、脂油、漆烟墨等高级产品,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猪胆汁等十几种贵重原料制成,产品尤为称著。使用时,墨色能分浓淡层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因此成为历代艺术家们抒发聪明才智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上树立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墨还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之一,我国古代的典籍及拓片等也都靠着它流传于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内容。墨的造型中汇集了中国绘画、书法和雕刻技巧,所以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工艺品。
追溯墨的起源,可分为天然墨和人工墨两类,天然墨始于新石器时代,如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有石砚、研石、水盂和黑红色氧化铁矿石。使用时是用研石压住矿石在砚上兑水研磨,这块黑红色氧化铁矿石,就是天然墨。人工墨,从最早的文献记载看,《尚书·伊训》篇中说:“臣下不匡,其刑墨”。又《尚书·说命上》篇中说:“惟正从绳则正。”《礼记·玉藻》篇中说:“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以上墨刑、墨绳、墨龟三种不同的用途,都是以墨为主体,有着不同的用途,说明人工墨的起源,始于甲骨文时期,即商代。对甲骨上书写的红字和黑字,美国人曾在1937年的《工业及工程化学》(分析版)上作了颜料的微量化学分析,结果证明,在甲骨上书写文字的颜料,红色是朱砂,黑色是碳素单质(现在制墨的原料)。经过化验证实朱砂和墨创始于殷代,
即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已用于书写甲骨文字。
纸
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给中国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我国图书由“简牍”时代迅速发展到“卷轴”时代,更由“卷轴”时代迅速发展到“雕版”时代。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也同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号称“纸中之王”的宣纸,具有细薄、紧密、均匀、洁白、坚韧、耐久的特点。从它诞生时起就和我国书画艺术结合在一起,为历代书法家和画家表达艺术情趣提供了方便。同时,又由于它独领“纸寿千年”之誉,所以古代大量用宣纸所作的书画名迹和木版善本书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目前,对有关的考古发现成果,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西安灞桥纸不是纸,而是一种自然堆积的麻纤维在铜镜压力下压成的;至于内蒙居延地区的金关纸和陕西扶风县的中颜村纸虽具备纸的初步形态,但没有经过抄造的过程,纸质粗糙,不能书写。只能算是纸的雏形或原始纸,不是真正的纸。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蔡伦仍是发明造纸术的代表人物或发明者。另一种意见认为西安灞桥纸是中国最早的纸,他们认为灞桥纸是经过造纸基本工序造出来的,铜镜的重量是不可能把堆积的麻纤维压成薄片的,灞桥纸出土时可以分层揭开,灞桥纸是分散的单一纤维不规则异向交织的薄片,具有纸的典型结构。至于金关纸和扶风纸,经检验证明它们都经过全部造纸基本工序,而且纤维短细柔软,质量比灞桥纸还要好,经过试验,可以用毛笔在上面写字。根据上面的分析,有理由认为上述古纸都是真正的纸,说明蔡伦以前已能造纸。
砚
我国传统的书写所用的器具之一。汉刘熙《释名·释书契》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许慎《说文》云:“砚,石滑也。”“滑”训作“利”,与研磨同义。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砚解释为研磨的工具。一块精美的砚石,应该具备发墨而不损笔,贮墨而不易干,磨之无声等优点,同时又是将诗词、书法、绘画与雕刻艺术等结合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在我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上,砚台对传播文化起过重要作用。
砚的历史很早,据考古发现,在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等地都曾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研磨器。例如出土的磨盘上带着槽臼,槽臼内还残留着研磨过颜料的痕迹,说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研磨器具。1980年又在临潼姜寨遗址发现一套完整的彩绘陶器的工具〔其中包括石砚、石盖、磨棒、黑色颜料(氧化锰)以及陶质水盂等五件〕。这套姜塞石砚的发现,把砚的历史上推到五千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