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考核大纲
《国际贸易单证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国贸、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单证实验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单证实训(英文名称:Internationa1tradedocumenttraining.)课程编号:04154019学分数: 2 (其中讲授学分:实践学分:2)学时:32 (其中讲授学时:实践学时:32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适用专业:国贸、经济学、电子商务开课学院:商学院课程网站:(选填)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经济与贸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先修课程,在了解并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际贸易交易的整个流程及这个过程中需要操作及注意的事项,实践性更强。
但本课程对国际贸易中货款的结算介绍得不够详细,同学们仍需学习其后续课程一一国际结算。
2、本课程为实践性教学,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配合课程,为了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课程的实践学时为28个学时,旨在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跟单训练,让学生具备缮制国际贸易单证的能力及外贸跟单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实验内容主要为进出口实务各个操作过程的单据练习,包括各类函电,同业务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外销合同的签订,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保险和索赔,进出口报检、报关,缮制单据,议付结汇,办理出口核销退税等内容。
通过本模拟实验,理解和掌握外贸业务中的各个单据的缮制。
(一)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中的各类单据的缮制,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外销合同的签订,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保险和索赔,进出口报检、报关,缮制单据,议付结汇,办理出口核销退税等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I. 考试性质与目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科目是普通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试的应考专业科目。
本科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检查学生是否具备进入插班本科学习应有的国际贸易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
主要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的掌握;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及政策措施的理解;对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及重要意义的认识;对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知识及相关规则的了解和应用。
同时适当考核学生应用基本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考试内容包括理论与实务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占50%,实务部分占50%;题型安排为客观题占35%,主观题占65%;具体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及案例分析题。
III. 试题命制的原则作为一项选拔考试,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因此该试题的命制应把握以下原则:1、本大纲根据董瑾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编写,但考核内容及试题命制不是单纯的教材考试,考核范围以本教材的框架为基础,包括一些相关的最新知识的了解。
2、考试命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而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对不同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为30%,理解40%,应用30%。
4、试题难易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IV. 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了解;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指标及分类的理解;对国际贸易发展简史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国际贸易研究的三大内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2022年“专升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大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2022年“专升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2022年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考生。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流程和操作技巧,懂得如何将所学的原理用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从而使学生在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贸易法规办事,成为外贸战线实用型人才。
二、考试方式、时间、题型及比例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00分钟3. 题型比例:总分值为100分。
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选题(40%)、多选题(10%)、判断题(10%)、简答题(20%)、案例分析题(20%)三、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一)导论1.考核知识点(1)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2)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3)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2.考核要求(1)了解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熟悉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
(2)掌握理解国际贸易方面的国内法、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适用性。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订立1.考核知识点(1)合同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2)发盘、还盘和接受(3)合同的订立(4)合同的履行2.考核要求(1)了解国际货物贸易进出口交易的业务流程,熟悉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磋商前的准备工作和合同磋商程序,熟悉有关公约、惯例对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规定;掌握合同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并能草拟合同。
(2)掌握发盘的定义、构成条件、撤销与撤回;接受的定义、构成条件和生效与撤回;合同的形式、内容及构成条件。
(三)国际贸易术语1.考核知识点(1)贸易术语的含义与作用(2)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3)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4)选用贸易术语的原则2.考核要求(1)了解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和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 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为以后的 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与掌握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内容, 弄清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内容
一、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 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二)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国际贸易课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 利益,揭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 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二、对外贸易与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节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居主 体地位 三、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产品、服务业发展 四、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力量 五、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六、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 七、国际电子商务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第三章
国际分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理论。 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 互关系。
第一节
国际分工概述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 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 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 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章
当代国际贸易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及其地位与作 用和二次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目的 在于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与现状、地位与作用。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国际贸易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综合营销管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三、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具体做法和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学会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按国际规则办事,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四、教学要求本课程通过阐述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国际惯例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洞察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通行惯例和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五、课程学时安排六、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4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外贸发展格局,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原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教学内容第一节世界及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内容:世界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重点讲授: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第二节国际贸易的性质及特点内容:国际贸易的性质;国际贸易的特点重点讲授:国际贸易的特点第三节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与惯例内容: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国际贸易适用的惯例重点讲授:国际贸易适用法律原则第四节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内容:进口贸易的程序;出口贸易的程序重点讲授:出口贸易的程序教学重点、难点国际贸易适用法律原则思考题:1、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3、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原则;第二章合同的标的6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等条款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意义,掌握条款内容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和运用各类包装标志;教学内容第一节商品的品名内容:品名的构成、命名的方法、商品命名的注意事项重点讲授:商品命名的注意事项第二节商品的品质内容:商品的品质的含义、凭实物买卖、凭样品买卖重点讲授:凭样品买卖第三节商品的数量内容:数量计量单位、毛重、净重、以毛作净、法定重量、溢短装条款重点讲授:商品的数量的表示方法、溢短装条款第四节商品的包装内容:运输包装、销售包装重点讲授:运输包装教学重点、难点凭样品买卖的注意事项、溢短装条款、运输标志唛头思考题:1、名词解释: 1质量以卖方样品为准2良好平均品质3毛重和净重2、怎样用文字说明在合同中表示进出口商品的品质3、订立品质条款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4、在进出口贸易中,常用的商品计量单位有哪些5、什么是“溢短装条款”在合同中怎样执行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8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贸易术语的重要性,贸易术语的作用和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掌握常用贸易术语的具体内容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作用内容: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重点讲授: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第二节常用六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内容:FOB、CFR、CIF、FCA、CPT、CIP重点讲授:FOB、CFR、CIF风险责任划分;六种主要贸易术语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其他五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内容:EXW、FAS、DAT、DAP、DDP重点讲授:EXW、DAT教学重点、难点货交承运人、象征性交货、六大术语风险责任划分、两组贸易术语之间的关系思考题:1、名词解释: 1 贸易术语 2 象征性交货2、为什么称“ CIF”为到岸价是错误的3、“老三种”与“新三种”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章货物的交付6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的各种运输方式,掌握海洋运输的基本知识,学会运费的计算及运输单据的填制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方式内容:海运、运费计算、铁路运输、空运、公路运输、管道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重点讲授:海运、运费计算、多式联运第二节装运条款内容:装运港、目的港、“滞期/速遣”条款重点讲授:装运港、目的港第三节运输单据内容:装货单、大副收据、海运提单、海运单重点讲授:海运提单教学重点、难点海运费的计算、海运提单的性质和种类思考题:1、班轮运输中,承托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是如何划分的2、租船合同中为什么订有“滞期/速遣”条款3、进出口业务中,在确定装运港地和目的港地时应注意那些问题4、何为国际多式联运它具有哪些特点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6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贸易运输保险的重要性及各种保险种类,了解中国保险条款和英国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的区别,掌握海洋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学会保险费的计算及保险单证的填制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的风险和损失内容:海上风险;海上损失;海上费用重点讲授:海上风险;推定全损第二节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内容: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各险别之间的区别与关系重点讲授:各险别之间的区别与关系第三节伦敦保险协会条款及保险实务内容:协会保险条款险别的解释;出口货物运输保险险别的选择;保险原则重点讲授:保险原则教学重点、难点海上风险的划分,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的承保范围,可保原则思考题:1、海上风险与外来风险分别包括哪几种2、何谓推定全损试举例说明3、试述我国进出口保险的基本做法;第六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6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价方法和价格条款的重要性,学会佣金和折扣的表示及计算方法,核算换汇成本;正确订立合同中的价格条款;教学内容第一节作价方法和币种选择内容:固定价、不固定价、半固定价、滑动价格、币种选择重点讲授:币种选择第二节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内容:出口盈亏率、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创汇率重点讲授:出口盈亏率、出口换汇成本第三节佣金与折扣内容:佣金的表示方法、折扣的表示方法、佣金的计算、折扣的计算重点讲授:佣金的计算第四节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与换算内容:FOB、CFR、CIF、FOBC、 CFRC、CIFC的价格构成及其之间的换算重点讲授:净价与含佣价的换算第五节买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内容:价格条款的内容、制定价格条款的注意事项重点讲授:制定价格条款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难点佣金的计算、净价与含佣价的换算、价格条款的内容思考题:1、名词解释:1佣金 2折扣 3含佣价2、怎样选择计价货币什么叫“硬币”和“软币”3、什么是换汇成本、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商品创汇率第七章国际货款的支付8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收付条款在合同中的重要意义,理解国际货款收付的大致程序,掌握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工具与支付方式,熟知支付条款的内容及相关单证的填制方法,学会开立审核及修改信用证;教学内容第一节支付工具内容:汇票;本票;支票重点讲授:汇票第二节汇付和托收内容:汇付的概念;信汇;票汇;电汇;托收的程序重点讲授:票汇;托收第三节信用证内容:信用证的含义;信用证的性质;信用证的种类;信用证支付的一般程序重点讲授:信用证的性质;信用证支付的一般程序教学重点、难点汇票的使用、托收的程序、信用证的性质和程序思考题:1、名词解释:1汇票 2本票 3背书 4票汇 5承兑交单 6不可撤销信用证2、托收分为哪几种出口采用托收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3、说明信用证的含义、性质与特点;第八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4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贸易交易磋商和合同签订的大概程序,掌握发盘与接受的法律或惯例规定理解公约对逾期承诺的规定;使学生了解出合同履行的重要意义及履约的大致过程,并熟练掌握信用证审核、修改的基本方法和外贸常见单证的缮制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交易磋商的程序内容:询盘;发盘;还盘;接受重点讲授:发盘成立的要件;接受成立的要点第二节出口合同的履行内容:催证;收证;备货;订舱发货;收款;交单重点讲授:审核信用证;订舱发货教学重点、难点发盘成立的要件、审核信用证原则思考题:1、如何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2、接受有效成立的条件是什么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出口企业如何审证4、出口时主要制作哪些单据七、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建议选用:刘秀玲,2011年,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本书为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在历届教学中反映良好,内容准确合理,结构合适,能够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2、参考书目:1 吴国新、郭凤艳,2012年,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 黎孝先,2011年,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或者考核,由任课教师任选其一;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1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考勤20%平时作业12%平时案例讨论、发言及课堂表现8%期末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60%,考试题目的设计上,尽可能避免片面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重点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考核考勤20%课堂表现10%作业20%国际贸易现状调查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50%;其中,平时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及提问、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为平时成绩,采取分散时间、分散项目考核方式,着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国际贸易现状调查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要求学生在课程学期期间,主要通过文献调查等形式了解世界贸易格局、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小组完成调查报告,并将报告制作成PPT上台阐述答辩,调查报告最后以课程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为期末成绩;。
《国际贸易》考试大纲 - 深圳大学

《国际贸易》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规则和主要政策措施,能运用国际贸易的知识进行外经贸形势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理论、政策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规则、主要政策,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规则、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 导论 一、考核知识点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国际贸易的主要类别 3、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2)进口与出口 (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4)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5)贸易条件 (6)贸易差额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8)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9)对外贸易依存度 (10)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 (11)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12)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 (13)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14)电子数据交换(EDI) 2、领会(1)国际贸易的产生(2)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贸易(4)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贸易3、应用(1)解释国际贸易基本概念所揭示的贸易现状(2)分析国际贸易发展阶段和形成某些贸易特征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1、比较优势理论 2、要素禀赋理论 3、产业内贸易理论 4、其他国际贸易理论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里昂惕夫之谜 (4)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重叠需求理论 (6)技术差距理论 (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领会(1)大卫?李嘉图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价值、局限(2)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理论要点(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4)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条件、表现形式(5)从技术进步角度如何解释国际贸易3、应用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一、考核知识点 1、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和历史演变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3、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 (2)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重要阶段 (3)管理贸易 (4)进口替代、出口替代 (5)重商主义 (6)保护关税论、保护幼稚工业论 (7)超保护贸易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8)战略性贸易论 2、领会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2)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 (3)发达国家外贸政策的发展趋势 (4)各种贸易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3、应用 评价各种贸易理论和政策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一、考核知识点 1、关税 2、非关税壁垒 3、新贸易壁垒 4、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2)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3)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 (4)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5)名义关税与有效关税 (6)海关税则 (7)进口配额 (8)"自动"出口配额 (9)进口许可证 (10)外汇管制 (11)通关环节壁垒 (12)其他非关税壁垒 (13)技术壁垒 (14)环境壁垒 (15)社会壁垒 (16)出口信贷 (17)出口补贴 (18)外汇倾销 (19)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20)出口管制的商品和形式 2、领会 (1)关税的含义、特点、作用和种类 (2)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和主要种类 (3)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特点、内容 (4)各种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的措施 3、应用 分析贸易措施的形成原因、特点、作用和效果 第五章 公平贸易制度 一、考核知识点 1、反倾销制度 2、反补贴制度 3、保障措施制度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倾销的定义 (2)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 (3)补贴的含义和种类 (4)反补贴调查和反补贴措施 (5)保障措施规则 (6)保障措施调查和保障措施的实施 2、领会 (1)构成倾销的条件和实施反倾销的程序 (2)中国频遭国外反倾销的特点和原因 (3)各国补贴政策的比较 (4)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比较 (5)中国出口遭遇保障措施的特点和原因 3、应用 (1)根据规则分析公平贸易制度的实施条件与合理性 (2)分析反倾销、保障措施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考核知识点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形式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4、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3)关税同盟理论 (4)大市场理论 (5)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6)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 2、领会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标准和基本类型 (2)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3)大市场理论与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的运用条件 (4)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水平 3、应用 运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 一、考核知识点 1、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2、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3、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4、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按服务提供方式划分的四类服务贸易 (2)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部门协议 2、领会 (1)服务贸易的特点 (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3)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4)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 3、应用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各国的应对 第八章 国际技术贸易 一、考核知识点 1、技术转让和技术引进 2、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 3、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4、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技术引进的定义和特点 (2)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著作权 (3)许可贸易、特许专营 (4)技术服务和咨询 (5)合作生产、国际承包工程 (6)主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2、领会 (1)技术贸易和商品贸易的区别 (2)各类知识产权的特点、内容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转让中的做法 (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3、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贸易的影响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考核方式及标准
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 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 果。
考核标准
明确各考核方式的评分标准,注重对 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运用和素质表现 的全面评价。
2024/3/26
7
02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Chapter
2024/3/26
8
国际贸易概念与分类
2024/3/26
合规经营
企业应按照政策法规要求开展合规经营,避免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 。
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和应 对等方面,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政策法规风险。
32
THANKS
感谢观看
税调整会影响企业进出口成本,进而影响产品 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会限制企业市场准入,影响企业销售规 模和盈利能力。
法规变化
法规变化会影响企业合规经营,企业需要密切关 注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024/3/26
31
如何应对政策法规风险
2024/3/26
了解政策法规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和掌 握相关信息。
16
收付汇及风险防范
收付汇方式
介绍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收付汇方式,如电汇、信汇、票汇等,以及各种收付汇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风险防范措施
阐述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汇率风险、运输风险等,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应采取的 防范措施。同时,介绍国际贸易欺诈的类型和识别方法,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024/3/26
2024/3/26
14
合同条款及履行流程
合同基本条款
介绍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检验、索赔、不可抗 力和仲裁等。
国际贸易实务 考核方式

考评方式与标准《国际贸易实务》经过多年的总结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的题库。
形成了文字版教科书、多媒体网络版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各种类型的习题库、中英文学习参考资料以及相关网络资源等一整套教学及其辅助教学资源。
考评的方式与标准,依据我们使用的结构记分法分为三种不同形式考核办法:第一、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为主。
试题随机从题库中选择,考试的题型包括: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辨别改错、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
期末考核成绩占期终总成绩的70%。
试题的特点是,紧密结合进出口业务操作中的现实问题,重点就国际货物交易中的操作技术重点与难点以及常用的国际贸易惯例、法规在国际货物交易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典型案例和使用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归纳成各种题型,考核同学们消化理解相关知识的程度,以便促进日常教学内容的改进与完善。
考核知识的覆盖面基本能达到全部教学内容的70%左右。
第二、课堂回答问题和随堂练习的成绩作为平时考核的成绩的一部分,占期终总成绩的5%。
我们根据教学中每一单元的课后习题与思考题以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归纳出课堂练习题与典型案例分析题,供同学们课上练习和讨论,这不仅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第三、作业是对每个单元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深入了解,它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期终总成绩的25%。
作业题的形式多是典型案例或疑难问题的分析,考核的是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疑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是衡量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还规定了课后辅导与答疑时间,安排助教利用网络答疑信箱和教师办公室答疑,随时了解同学们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与进度。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实训指导书编写说明一、课程性质及适用对象《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指导书》是“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训指导用书。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是明确指向外贸业务员职业岗位的专业实践课程,通过专业知识与贸易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及训练以进出口贸易工作流程为主的外贸业务职业岗位核心技能。
本指导书及其课程面向的学习(训练)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商务管理等与对外贸易业务相关联的其他专业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知识的学习后也可以选择适用本课程的实训项目及内容。
二、设计思路“国际贸易综合实训”针对外贸业务员职业岗位,以对外贸易工作环节为线索,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核心来设计实训任务与实训内容,对已具备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核心岗位模拟实训。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过程分出口流程实训、单项强化实训与TMT实训,三项实训相辅相承。
根据实训设计,先进行的是出口业务流程实训,通过建立公司→寻找客户→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业务善后等各项具体任务的系统实训,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流程。
其次,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特点进行单项强化实训,强化职业岗位必须的重要及关键技能,包括外贸英语、成本核算、单据缮制等七项内容。
最后,利用实训软件(TMT)完成工作流程的电子化模拟操作,作为流程实训的总结性训练。
三、实施建议以本指导书的总体设计思路为原则,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实施须从行业企业中不断收集案例,建立实训案例库,并根据外贸业务员职业岗位需要及发展状况及时更新案例。
实训开始前应由指导教师从案例库中选定具体(商品)案例,以实训任务卡方式制订并下达各项实训任务,同时准备好实训需要的各种单证资料。
实训开始时根据参加实训的人数将学生分组,建立课程实训小组并确定负责人(组长),每个小组人数建议4-5人左右。
小组内应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完成综合实训。
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根据实训过程需要及实际条件组织安排一定的现场实训教学。
商科大赛考试大纲

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知识赛考核大纲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一、学习目标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要求在于了解贸易术语的一般含义及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了解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的性质、作用和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次重点)理解:(1)贸易术语的概念(2)贸易术语的作用(3)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二)国际贸易惯例(次重点)识记:(1)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2)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和作用第二章《2000通则》中的E组、F组和C组术语一、学习目标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要求在于重点掌握在装运港交货的FOB CFR和CIF这三种贸易术语,通过对比了解熟悉其他的贸易术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FOB术语(重点)识记:(1 )含义(2)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理解:(1 )船舷为界的含义(2)船货衔接的问题(3)不同国家对FOB术语的不同解释(二)CFR术语(重点)识记:(1 )含义(2)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理解:(1)卖方的装运义务(2)装船通知的重要作用(三)CIF 术语(重点)识记:(1)含义(2)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理解:(1)保险险别的问题(2)租船订舱的问题(3)象征性交货(四)EXW、FCA、FAS、CPT、CIP 等其他贸易术语(次重点)理解:(1)含义(2)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3)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4)各贸易术语的异同点第三章《2000通则》中的 D 组贸易术语一、学习目标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要求在于掌握了解 D 组的贸易术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D组的贸易术语(次重点)理解:(1)含义(2)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3)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4)各贸易术语的异同点应用:归纳对比13 种贸易术语,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贸易术语第四章贸易术语的选用一、学习目标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要求在于学会如何在实际业务中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和各组术语的特点灵活适当地选用各种贸易术语及其变形。
国际贸易必考

国际贸易必考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各国之间经贸合作的重要方式。
对于即将参加国际贸易考试的学生来说,熟悉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成为了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定义、意义、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国际贸易是指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金的交换活动。
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差异,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
国际贸易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国际贸易有助于促进市场扩大化。
由于不同国家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不一样,通过国际贸易,企业可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规模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
其次,国际贸易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国际贸易还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通过与外国企业的交流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也是各国之间贸易规模最大的部分。
货物贸易涉及到各类商品的进出口,包括原材料、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等。
服务贸易是指各类服务的国际交流活动,包括旅游、教育、金融、保险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资本流动是指各国之间资金的跨境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形式。
资本流动有助于促进资源的配置和技术的传播,同时也存在着金融风险和资本波动的挑战。
国际贸易的运作过程通常包括贸易准备、贸易执行和贸易清算三个阶段。
贸易准备阶段是指双方商定交易条件,确定商品规格和数量,签订合同等工作。
贸易执行阶段是指商品的生产、运输和交付过程。
贸易清算阶段是指双方结算货款、汇款和外汇兑换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考虑到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款,以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规律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制定和影响。
熟悉国际贸易的各种方式和流程。
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实际贸易现象和问题。
具备制定和评估国际贸易政策的初步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和风险防范。
能够分析和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2、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关税措施(关税的种类、作用和影响)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鼓励出口和管制出口的政策措施4、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国际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6、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和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7、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8、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术语(FOB、CIF、CFR 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傅海龙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识记:(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含义;(2)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定义;(3)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定义;(4)对外贸易量的含义;(5)对外贸易差额的含义。
2、理解:(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2)国际贸易的分类;(3)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4)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的关系;(5)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3、运用:(1)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2)联系实际列分析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异同。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1、识记:(1)国际经济传递的概念;(2)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2、理解:(1)对外贸易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2)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3)国际贸易与国民福利。
3、运用:分析对外贸易给中国经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国际分工
1、识记:(1)国际分工的概念;(2)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的概念;(3)
里昂惕夫之谜;(4)协议型国际分工;(5)产业内贸易理论;(6)超保护贸易理论;(7)需求相似理论。
2、理解:(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二战以来国际分工的特点;(3)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4)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5)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6)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7)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容。
3、运用: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战略选择。
第四章世界市场
1、识记:(1)世界市场的含义;(2)贸易条件的含义;(3)包销的含义;(4)寄售的含义;(5)补偿贸易的含义;(6)加工贸易的含义;(7)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2、理解:(1)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3)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渠道类型;(4)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的发展阶段特点;(5)国家全球竞争战略。
第五章世界市场的价格
1、识记:(1)国际价值的概念;(2)贸易条件的含义;(3)净贸易条件指数的概念;(4)出口购买力指数;(5)单项因素贸易条件;(6)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2、理解:(1)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2)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3)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4)当代大类国家与地区的贸易条件。
3、运用:(1)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2)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其趋势。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
1、识记:(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2)重商主义;(3)贸易自由化;(4)新贸易保护主义;(5)当代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
2、理解:(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2)二战后贸易政策的演变;(3)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与政策;(4)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5)贸易自由化的原因与影响。
3、运用:结合实际讨论中国应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1、识记:(1)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类型;(2)国际商品协定的类型。
2、理解:(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
第八章国际贸易促进
1、识记:(1)出口促进的含义;(2)出口信贷的含义与种类;(3)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4)倾销与外汇倾销的概念;(5)出口管制的含义;(6)出口退税;(7)经济特区与保税区。
2、理解:(1)国家可以采取的出口促进的相关政策与措施;(2)倾销对一国市场的影响及对倾销行为的抵制。
3、运用:中国可以采取的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
第九章关税
1、识记:(1)关税的含义;(2)进口附加税;(3)反倾销税;(4)反补贴税;(5)海关税则;(6)有效保护度;(7)关税减让;(8)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
2、理解:(1)关税的作用;(2)关税的分类;(3)关税有效保护理论的政策意义;(4)关税减让谈判的基础与原则。
3、运用: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第十章非关税壁垒
1、识记:(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2)绝对配额;(3)关税配额;(4)进口许可证;(5)外汇管制;(6)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7)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8)“自动”出口配额制。
2、理解:(1)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作用;(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与发展趋势;(3)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与形式;(4)进口配额制的影响。
3、运用:讨论中国目前主要面临的非关税壁垒以及应对策略。
第十一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1、识记:(1)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2)国民待遇原则;(3)最惠国待遇原则;(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5)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理解:(1)知识产权的特点;(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当代世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4)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与手段。
3、运用: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应当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
第十二章国际服务贸易
1、识记:(1)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2)国际服务贸易的类别;(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概念;(4)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含义。
2、理解:(1)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2)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4)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5)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因;(6)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表现;(7)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
3、运用:结合实际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第十三章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1、识记:(1)国际投资的概念和种类;(2)国际投资的特点;(3)跨国公司的概念;(4)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5)垄断优势理论;(6)内部化理论;(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理解:(1)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2)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应考虑的因素;(3)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4)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影响;(5)战略联盟理论的背景与内容。
3、运用:分析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
第十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1、识记:(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2)关税同盟;(3)贸易创造效果;(4)贸易转移效果;(5)大市场理论的含义;(6)欧洲联盟;(7)亚太经合组织;(8)北美自由贸易区。
2、理解:(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2)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关税同盟的效果。
3、运用:讨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中的战略选择。
第十五章世界贸易组织
1、识记:(1)WTO的基础;(2)关贸总协定;(3)WTO的基本原则;(4)WTO 的作用。
2、理解:(1)WTO的基本原则;(2)WTO在世界经济贸易协调中的地位与作用;(3)多哈回合谈判的目标与面临的困难;(4)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与作用;(5)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作用。
3、运用:讨论中国如何应用WTO规则维护国际贸易中的自身利益。
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25%,理解约占35%,
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四种形式。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卷面成绩即为本课程成绩。
六、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傅海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参考书目
[1]周桂凤,郑文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6.
[2]冷柏军,张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张纬.《国际贸易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