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方案

饮用水源保护方案

饮用水源保护方案

1 水源涵养

水源涵养林的保护是养护水资源的举措,拟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水源涵养林达到控制土壤沙化、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根据辖区的立地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以及水土流失状况,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合理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流域内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且主要为面蚀,局部地区存在滑坡、崩塌。拟根据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采取因害设防的原则,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耕措施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将斗晏水库、转塘水库、礼亨水库等重要水库集雨区范围内的林地逐步纳入生态公益林范畴,加快推进退耕还林、林相改造,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

2 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建设

2.1 隔离防护措施

隔离防护是指通过在保护区边界设立物理或生物隔离设施,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干扰,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保护区。此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护栏、围网等物理隔离措施,天然或人工种植的水源林做为隐性生物隔离措施,另外还包括警示牌建设。隔离工程原则上沿着保护区的边界建设,并根据各水源地保护区的大小、周边污染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隔离工程的范围。其中,护栏的布设主要在大坝及跨库公路等地段;围网主要布设在库区周边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缓坡、库尾消落带、库岸人口聚居地带等区域;警示牌的建设主要分布在水库坝首、公路进入水库范围的出入口处、围网建设地、居民聚居区等地。对定南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对老城镇、龙塘镇、岭北镇、鹅公镇等镇饮用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