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的造型

合集下载

磁州窑常见的纹饰

磁州窑常见的纹饰

磁州窑常见的纹饰磁州窑装饰内容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装饰图案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故事等。

在北宋神宗时期(1068一1085),以剔、划为主要装饰方法,还有文字。

北宋晚期,特别是在金代成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由于装饰材料和技法的改变,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艺术引用到瓷器装饰上,并影响了中国陶瓷装饰的审美趋向,增强了装饰技法的表现力。

一些新的纹样内容如吉祥图案、山水、书法、福寿以及人物故事均成为很受人们欢迎并十分流行的题材。

以下以图文并茂形式向大家展示其风采,以供各位参考:植物类图案纹样牡丹纹:此类纹样为磁州窑陶瓷使用最多最久的纹样,牡丹在中国传统装饰中被称为“富贵花”,自唐以来见诸于各类装饰。

牡丹寓意幸福美满,富贵昌盛。

唐宋之际牡丹曾被封为花中之王,牡丹花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绘工根据牡丹花生长规律,从多种不同角度描绘牡丹,尽力表现它的娇艳和雍容华贵。

仅牡丹花头形象的画法就不下几十种。

元代磁州窑缠枝牡丹纹,使用三瓣叶形,不画叶筋。

莲花纹:磁州窑陶瓷装饰主要纹样之一。

莲纹的出现和中国佛教盛行于民间有关。

佛教文化中,舒展的荷叶上配着盛开的莲花,缠枝莲纹也很常见。

在民间老百姓咏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含有神圣的意义。

莲纹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中被广泛地使用,更大意义在于取其吉祥的含义,莲花纶鱼取谐音“连年有余”、儿童戏莲寓意“连生贵子”。

菊花纹:中国传统花卉纹样。

菊深秋开花,不畏寒。

据传以其花泡水可以治病,朱孺子长饮用于菊和梧桐子泡的茶,以后成了神仙。

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

菊花还被看成是群花中的隐逸者,并赞它凤劲斋逾远,霜寒色更鲜。

故常喻为君子。

菊花是文人喜爱的花,将菊花纹样赋予多种含义,磁州窑陶瓷装饰中经常使用。

忍冬纹:古代寓意纹样,多作为佛教图案使用,可能取其“益寿”的涵义。

磁州窑常用做边饰。

忍冬是一种缠绕植物,俗称金银藤,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伴,凌冬不凋,所以称为忍冬。

磁州窑——精选推荐

磁州窑——精选推荐

磁州窑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

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

磁州窑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终于明。

品种繁多,主要烧⽩瓷和⿊瓷。

产品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

磁州窑产品胎有两种:⼀是胎质坚细,呈灰⽩⾊;另⼀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

⽩釉普遍带奶⽩⾊,不太透明。

均使⽤化装⼟,器内⼀般多挂釉。

碗、盘⼀类采⽤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烧痕。

在装饰⼯艺上除⿊、褐、绿彩绘外还有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等,所⽤装饰题材丰富,如马戏、熊戏、童⼦钓鱼、池塘赶鸭,跷球等等。

线条流畅,风格豪放,富有民间⽣活情趣。

同时还常见题写唐诗、宋词和民谚警句等,作为纹饰也颇具特⾊。

元代磁州窑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是⽩地⿊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艺结合在⼀起;其⼆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化遗产。

现藏于⼴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形枕,现藏于⼴东省博物馆的元代磁州窑⽩地赫彩“西游记”⽅型枕就是这⽅⾯的代表作。

磁州窑烧制瓷器历史悠久,影响很⼤,到唐、宋时已形成了⼀个庞⼤的窑系。

主要窑⼝包括有河北省磁县观台窑、河南省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窑、登封曲河窑、江西省吉州窑等。

这些窑⼝产品在装饰技法和⼯艺上都与磁州窑相似,或者说都在模仿磁州窑,但因各地的胎、釉、彩的原料不同⼜各具有⾃⼰的特点。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磁州窑是中国北⽅最⼤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

因其窑⼚主要位于古磁州⽽得名。

磁州窑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

古代磁州地域即今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磁县和武安等地,早在七千五百年前的新⽯器早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这⼀地区曾多有发现仰韶⽂化时期的彩陶、龙⼭⽂化时期的⿊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战国印纹硬陶;并已出现了制陶作坊,标志着制陶的⽣产已初具规模。

汉代磁州的釉陶臻于成熟,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转化,开始烧制⽩瓷。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磁州窑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地之一,在唐宋时期尤为著名。

磁州窑瓷器的鉴定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器型、胎体质地、釉色、纹饰以及款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

首先,磁州窑瓷器的器型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磁州窑主要生产青瓷和白瓷,其器型包括瓶、罐、盘、碗、杯等。

瓶类多呈各式斗笠形状,胎壁较厚重,以免釉水流失。

磁州窑的白瓷器型则多为简约粗朴的形式,如大肚瓶、六棱瓶等。

通过研究磁州窑瓷器的器型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的产地。

其次,胎体质地是判断磁州窑瓷器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磁州窑的胎体呈现坚硬均匀的特点,其中青瓷的胎体略为斗拙,肌理较精细;而白瓷的胎体质地较为细腻,呈现出均匀致密的特点。

此外,磁州窑的胎体质地还具有一定的呈现颗粒感和随手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凝练度和沉重感。

釉色也可以为鉴定磁州窑瓷器提供重要线索。

磁州青瓷的釉色通常为淡蓝灰色,釉面色泽柔和自然,呈现苔痕斑斓之美。

而磁州白瓷的釉色则通常为以淡蓝白为主,具有一定的光洁度和通透感。

在鉴定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已知真品相比较,观察和辨别磁州窑瓷器的釉色特点。

纹饰是磁州窑瓷器鉴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磁州窑的纹饰一般为简约、淡雅的风格,常见的有斗笠纹、箭竹纹、篦齿纹等。

磁州窑瓷器的纹饰通常精细而流畅,没有过度华丽的装饰。

另外,磁州窑瓷器的纹饰往往具有高度的造型和装饰的统一感,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

最后,款识也是鉴定磁州窑瓷器的一个重要因素。

磁州窑瓷器的款识多以篆书为主,笔画简练,线条流畅。

鉴定者可以通过阅读文献、与专家交流等途径,对磁州窑瓷器的款识进行认真研究,以了解其时代和起名人。

总结起来,鉴定磁州窑瓷器可以从器型、胎体质地、釉色、纹饰以及款识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综合考察这些方面的特征,可以对磁州窑瓷器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当然,在进行鉴定时还需结合实物的保存情况、年代背景以及其他辅助鉴定手段,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

20磁州窑陶瓷工艺简练流畅、挥洒自如、历史悠久、中外闻名,其典型代表是白釉瓷、黑釉瓷和白地黑花釉下彩瓷。

这种表现手法,一改过去以刀在瓷胎上刻画的奔放笔法,转而以娴熟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还是诗文书法都洗练潇洒、简洁明快,将古代制瓷工艺与传统绘画艺术高度结合,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绚烂多彩的奇葩。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一带,因地属磁州而得名。

磁州窑始烧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是宋代北方民间瓷窑之一,所烧瓷器均供邻近地区百姓实用。

多少年来,由于民间色彩浓郁,一直不为士大夫阶层赏识,因此宋代文献不曾见记载,直到明初《格古要论》一书才提到它。

此后记载磁州窑的文献逐渐增多,但多数带有文人雅士的偏见,对磁州窑陶瓷艺术品缺乏公允的评价。

翼云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征Ci zhou yao de Tao ci li shi jiYi shu biao xian Te zheng. All Rights Reserved.21上最早出现的釉上彩工艺。

到了元代器物造型变得硕大、浑圆、厚重、粗犷,以大型罐、盆、瓶类居多,其中白地黑花枕是主要产品之一,其枕面上绘满人物故事、花卉图案,或题以诗词,而且以“张家造”最为著名。

元代磁州窑装饰除白地黑花外,或加以棕色,或在黑花上罩以孔雀绿釉,色彩更显得丰富多彩。

磁州窑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千古民窑,虽说到了元代逐渐走向衰败,但也一直没有停止生产。

据《大明会典》记载:“在彭城镇设官窑四十余座,岁造瓷坛堆集官坛厂,舟运入京纳入光录寺。

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瓶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个。

”这段文字说明当时这一地区的窑场再次兴旺发达,上承宋、金、元民间工艺传统,下启清代粉彩装饰艺术。

特别是设立了官窑后,大批精美的瓶坛征用入宫,提高了磁州窑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更加稳定、秀气,无论是日用瓷的碗、盘、碟、罐,还是供皇家用的瓶、坛,都更加注重装饰,绘画娴熟,线条流畅,色彩艳丽。

论磁州窑的婴戏纹装饰

论磁州窑的婴戏纹装饰

长柄荷叶 , 正倚在坐墩旁酣睡 ; 童子头较大 , 留“ 囟毛”身着宽松花衣 , , 上下衣分开 , 右手 持莲 , 荷柄很长 , 荷叶着于地上 , 左臂放于坐 墩之上 , 脑袋倚着左臂 , 目紧闭 , 双 嘴角微上 翘 , 出些许童稚的笑意 。 露

窑口 都曾用婴戏纹作为装饰,其中 尤以磁州
窑釉 下彩 绘 的婴戏 纹最 富 表现 力 。北宋 后期
童子卧莲纹, 宋代耀州窑、 定窑、 磁州窑
的许 多产 品 中都 装饰 有此 图案 ,并 多 以印花 和 刻划 花 装饰 。在磁 州 窑观 台窑址 Y3中 出 土 了一 件 童 子 卧莲 纹 枕 前侧 墙 残 片 ( 图一 ,

2 1 . 0 16
论 磁 州 窑 的 婴 戏 纹 装 饰 I
支_.一 _
论 磁 州 窑的婴 戏 纹 装饰
林 海慧 姜 苑
拿 前 誓 的 妻 , 皇不高ຫໍສະໝຸດ 。一宋 时 、金 期
州窑 盛行 时代 … … … 一一 … ~ 一 ~
宋 代 以后 , 民文 化兴起 , 层文人 将 市 上
馆藏 北 宋 白地黑 花 持 荷娃 娃 腰 形枕 ( 图一 , 1 , 体 白釉 , 面 中心 黑绘 一 童 子 , )通 枕 手持 一
工匠们也把普通儿童 日常生活中平淡却真实 有趣的生活情节作为主题来表现 , 将儿童的 娇憨之态描绘得传神之至 ,为我们展现了他 们童真质朴 、 好玩爱动的可爱形象。 北宋一代 , 定窑 、 磁州窑 、 耀州窑等许 多
婴戏纹较多地应用在模 印花和白地黑绘花方 面 。 印花 由于纹 饰是 事先 刻 划好 了 的 , 模 因此
下笔 工整 , 条力 度均 匀 , 线 饱满 有力 。白地 黑 绘花 具有 明显 的水 墨 画效果 ,并发 展成 为磁 州窑 最具 特 色 的装 饰 风格 。 上 述 政 治 、 济 、 化 背 景 , 磁 州 窑婴 经 文 为 戏纹 的盛 行创 造 了充 分 的条件 。 ( ) 二 宋金 婴戏 纹所 表现 的儿童 活动 1童 子莲 花纹 、 在此 时期 磁 州窑 为数 不 多 的婴 戏纹 器物

游动在心底的生灵―――磁州窑鱼纹饰-文档

游动在心底的生灵―――磁州窑鱼纹饰-文档

游动在心底的生灵―――磁州窑鱼纹饰“?┯愠鲇未尤荩?是鱼之乐也。

”(《庄子?秋水篇》)鱼在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中几千年前就被定位成自由、快乐的象征,就其运用在图形之上,自人类文明产生之时就有所体现,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对于鱼的图形记载,在临潼姜寨、陕西庙底沟等遗址均有鱼纹问世,可以说鱼纹在先民们的图形思维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纹饰。

专家对其装饰所作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或曰部族的图腾符号①,或曰祈求捕鱼丰收②,或曰原始生殖崇拜③。

产生这些解释的原因,应是由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所生活的地区江河湖泊众多,尤其中华所有文明都建构于河流的基础之上。

因此,鱼和人民的生活就有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鱼图形被普遍的运用于一般造型艺术上,依据沈从文先生的观点,晚至10世纪才出现④,那时正是北宋时期,也正是磁州窑艺术兴起时期。

我们在研究民间纹样时会发现,民间纹样无外乎以几种形式出现:第一是民间艺术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物取象”。

《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具体指的实际是纹样组织过程中的象形方式。

第二是指民间艺术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的“寓意”方式。

鱼纹样形式相对于自然物象而言,本身就具备了天然的象征形象,当人们产生谐音、寓意的方式来规范鱼纹饰的趋向时,形式不仅有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因为内容与形式之间非直接联系,经过联想解释的环节装饰意义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第三是本身具有的吉祥主题方式。

这种吉祥主题起源很早,似乎可以追溯到先民对于生活和生存的热望之中。

纵观磁州窑历史上所创造的鱼纹装饰,也大多以此三种形式出现。

研究磁州窑鱼纹装饰,必先从磁州当地生产生活入手,因为任何一种图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不能够离开当地的世俗生活而独立产生和发展的。

河北南部磁州窑的两个中心窑场观台和彭城,观台在今天的漳河之滨,而彭城则居于滏阳河之源,这不是历史上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磁州窑

磁州窑

磁州窑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概况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

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的历史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山东德州出土的磁州临水窑红绿彩瓷器

山东德州出土的磁州临水窑红绿彩瓷器

⼭东德州出⼟的磁州临⽔窑红绿彩瓷器穆惠君2019-06-08 磁州窑因化妆⽩瓷、⽩地⿊绘和红绿彩⽽著称于世。

根据多年来考古挖掘、墓葬出⼟证明,红绿彩多出现在⾦代章宗年间,因此推测最早可能在⾦世宗时期诞⽣,于章宗时期成熟。

从全国出⼟和收藏红绿彩的情况看,德州尤为突出。

德州的红绿彩⾊彩艳丽,品种丰富,器型硕⼤,形象⽣动。

并且还发现了烧造瓷器和红绿彩的窑。

所以⼈们提出来了德州窑、德州红绿彩这种概念。

德州有没有红绿彩和烧造的窑,⾸先了解德州的地域⽂化。

⼀德州的地域⽂化⼀德州的地域⽂化1、德州是黄河淤积平原燕⼭⼭脉以南、太⾏⼭⼭脉以东和泰⼭⼭脉以北,远古时期属于渤海的⼀部分,由于地壳运动和黄河、海河⽔系携带泥沙不断淤积,逐渐形成⼴袤的平原,德州处于这⽚平原的东南部。

2、德州是因运河兴旺发达起来的城市古代交通运输主要是靠⽔运,所以富庶的地⽅都是在江河湖海⽔利运输发达的地⽅,德州就是随着运河⽽发达兴盛起来的城市。

据《隋书·炀帝纪》记载,隋炀帝⼤业四年(608)诏发河北诸郡男⼥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北京)。

永济渠基本上利⽤曹魏时旧渠青⽔和⽩沟修成。

永济渠依次经过今河南的新乡、汲县、滑县、内黄,河北的魏县、⼤名、馆陶、临西、清河,⼭东的武城、德州,河北的吴桥、东光、南⽪、沧县、青县,到达天津市,经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达涿郡(今北京)。

到了宋代称御河。

元末明初,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于天津卫,⽽名之⽈“卫河”。

隋代⼤运河 永济渠的开通成为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系的南北交通命脉,众多东西⾛向的河流通过汇⼊南北⾛向的运河,⼤⼤促进了中国物资交流、⽂化交流起。

经过唐代、五代,德州逐渐兴起。

到了宋辽时期,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四⼗多年敌对状况,进⼊和平共处时期,两国都在边境地区设置了互相交易的市场,贸易、⽂化往来⼗分频繁,运河成为主要运输通道,德州得其⽔运之利,迅速发展起来。

宋代磁州窑胎土特点

宋代磁州窑胎土特点

宋代磁州窑胎土特点
宋代磁州窑的胎土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其胎泥淘练不精,瓷化度不高,胎土中含有较高的铁和钛,因此胎色较深,多为灰色、灰黄色、灰褐色等,而且缺乏白度。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在胎、釉之间施一层化妆土,从而胎面更加洁白光滑,这也是磁州窑瓷器的基本特征。

此外,磁州窑的胎质坚硬,但并不细腻,有粗有细。

宋代早期磁州窑瓷器的造型主要有碗、盘、枕、香炉、水注、唾盂等,其中碗的造型十分丰富,多为白釉器,种类有草叶纹碗、刻莲瓣碗、侈口小碗、曲腹碗、折沿碗等;盘类器物多为白釉器,种类有敛口曲腹盘、花瓣口盘等;瓷枕的形制较为单一,仅见有元宝形枕;香炉见白釉器、黑釉器、白釉珍珠地划花器和白釉绿斑器等;水注主要是白釉器和青釉器;唾盂一般为撇口深腹,采用白釉剔花进行装饰。

磁州窑鉴定最简单方法

磁州窑鉴定最简单方法

磁州窑鉴定最简单方法磁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备受推崇。

对于许多收藏家和爱好者来说,鉴定磁州窑的年代和真伪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磁州窑鉴定最简单方法:一、观察器形磁州窑的器形多样,不同时期和类型的磁州窑器形有其独特的特点。

观察器形时,应特别注意口、颈、肩、腹、足等部位的特征。

例如,宋代磁州窑的瓶、罐等器物造型古朴,元代则显得较为粗犷。

如果器形与时代特征不符,应考虑其真伪。

二、查看胎质磁州窑的胎质有明显特点,可以通过观察胎质来鉴别真伪。

一般来说,宋代磁州窑的胎质较为细腻,颜色为灰白色或浅灰色;元代磁州窑的胎质则较为粗糙,颜色略显黄白。

如果发现胎质与时代特征不符,应保持警惕。

三、检查釉色釉色是磁州窑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时期和类型的磁州窑釉色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般来说,宋代磁州窑的釉色以白中带黄或灰白为主,元代则略显青白。

检查釉色时,应注意其是否与时代特征相符,并注意观察釉质的透明度、光泽度等特点。

四、查看纹饰磁州窑的纹饰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时期和类型的磁州窑纹饰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般来说,宋代磁州窑的纹饰以花卉、鱼禽、龙凤等为主,元代则增加了人物故事等题材。

查看纹饰时,应注意其是否符合时代特征,并注意观察纹饰的构图、线条等特点。

五、辨识款识款识是磁州窑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时期和类型的磁州窑款识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般来说,宋代磁州窑的款识多为刻款或印款,元代则多为书写款。

辨识款识时,应注意其字体、笔划、结构等特点,并与时代特征进行比对。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概况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

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的历史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磁州窑鉴定方法

磁州窑鉴定方法

磁州窑鉴定方法磁州窑是中国北方宋代的著名窑口之一,以其精美的瓷器而闻名于世。

对于磁州窑的鉴定方法,主要从瓷器的外观特征、胎质、釉质、绘画和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州窑的鉴定方法。

一、外观特征磁州窑的瓷器多为白胎或灰胎,釉面呈白色或青白色。

磁州窑的瓷器造型优美,器形多样,常见的有瓶、盘、碗、罐等。

在瓷器的外观特征方面,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造型、纹饰、器身比例等来判断是否为磁州窑的作品。

二、胎质磁州窑的瓷器胎质细腻,质地均匀,通体坚硬。

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断面来判断其胎质的优劣,磁州窑的瓷器断面细腻、均匀,质地致密。

三、釉质磁州窑的瓷器釉质晶莹剔透,釉面光滑如玉。

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釉面光泽、釉面的厚薄和均匀性来判断瓷器的釉质是否符合磁州窑的特点。

四、绘画磁州窑的瓷器绘画精美,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主要装饰手法。

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纹饰风格、线条流畅度、色彩鲜艳度等来判断是否为磁州窑的绘画风格。

五、烧制工艺磁州窑的瓷器烧制工艺精湛,窑变效果明显。

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釉面变化、胎质颜色变化等来判断其烧制工艺是否符合磁州窑的特点。

通过对瓷器的外观特征、胎质、釉质、绘画和烧制工艺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一个瓷器是否为磁州窑的作品。

然而,磁州窑的鉴定还需要综合考虑时代背景、历史文献、市场价值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在进行磁州窑的鉴定时,必须慎重对待,仔细比较和分析各种因素,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磁州窑的鉴定可能较为困难。

因此,在进行磁州窑的鉴定时,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检测,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磁州窑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对瓷器的外观特征、胎质、釉质、绘画和烧制工艺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为磁州窑的作品。

然而,为了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检测。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略谈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略谈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略谈磁州窑是中国宋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间窑系。

也是著名的民间磁窑,窑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磁县等地。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南宋、辽、元、明、清都各有生产。

磁州窑的主要装饰手法是釉下彩绘。

北宋末年,磁州窑工匠们将制瓷工艺技法与中国画技法相结合,在白釉上创造出了白地黑花的装饰技法,装饰后的器物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兼用刻、划、剔、填彩不同的技法,将图案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名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为古代中国瓷器装饰发展开辟的新的道路。

磁州窑梅瓶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贵品种,有人评价为:“磁州窑梅甁之美,独步瓷史”。

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甁(图1),便是一件非常典型的白地黑花作品。

梅瓶原称“经甁”,宋代广泛流行在南北各窑,是一种盛酒的器物。

磁州窑器物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其中酒器占的比重非常大,种类繁多,随着社会发展,有些酒器也从实用性逐渐转换,开始具有装饰品的作用,经甁便是典型代表。

作为盛酒器具的经甁,小口短颈便于加盖密封,酒液不易挥发或荡出,宽大的腹部与瓶口的处理能够控制倾倒酒液的流速与流量,下腹渐收的器型使得搬运过程中不易从手中滑脱又便于储运。

由于其小颈、环口,丰胸修腹的造型修长优美,并且“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称”,所以后被称作梅瓶。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高34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17.6厘米,底径11.2厘米。

短束颈梯形小口,丰肩,上腹略鼓,下腹渐收,平底。

甁身比例匀称,挺拔修长又不失稳重。

整体外部通体施白色化妆土,泛米黄色,以铁颜料绘折枝牡丹纹。

牡丹纹样不同于剔刻技法下的形式,吸收了国画中的意匠与笔法,中锋运笔、虚实相间。

游走缠绕的枝叶粗细变化,形态各异,表现出中国写意画中神似的意蕴,但又与国画不尽相同,匠人们在汲取国画精髓的同时也将装饰表现手法相结合,茂盛苍郁的枝叶环绕着牡丹花头,看上去很“满”但并不紧密,营造出一种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布局。

太震撼了!!元代磁州窑以及装饰技法

太震撼了!!元代磁州窑以及装饰技法

太震撼了!!元代磁州窑以及装饰技法元代磁州窑是北方地区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它始烧于晚唐,盛于宋金元,其规模和影响之大,使其成为中国制瓷业的重要家族之一。

白釉黑花是磁州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手法,它首先在器物坯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打底,然后再用毛笔蘸颜料绘画图形,最后施一层透明釉进行烧造。

在瓷器上直接题诗作词和绘画,是磁州窑系的一大特点,它充分抒发陶瓷艺人的创作激情、生活感受和审美情趣,故磁州窑所产瓷器在内容题材方面,也就更直接、更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市井文化思想,更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民间艺术色彩。

故宫博物院藏金代白釉黑绘诗文枕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瓷窑之一,其窑址主要分布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和峰峰矿区彭城镇一带。

北宋末到金代是磁州窑制瓷生产的繁荣期,产品以民间日用器为主,器物装饰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施加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利用绘、划、刻、剔、印、塑等多种技法来表现具有民间风俗、风情的装饰内容,有着质朴奔放的民间艺术风格。

元代磁州窑瓷业生产仍很兴旺,其产品造型和装饰风格在承继前代的同时亦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元磁州窑产品造型仍以民间使用的碗、盘、瓶、罐、盆、枕等为主,其中传世较多且造型时代特征突出的有罐、四系瓶和枕等。

元磁州窑罐的造型无论大小,器型基本相似,与同时期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等罐类器造型一致。

四系瓶是磁州窑典型器物之一,主要流行于金、元时期,为当时民间日用的酒瓶或水瓶。

元代四系瓶可分扁腹与圆腹两种,其中唇口,肩饰四系,腹部长圆的瓶式最为常见,与前代相比,元代四系瓶普遍更加高大,瓶体显得修长,系也更宽,外壁多施半截釉。

磁县博物馆元代藏相如题桥故事狮纹枕枕是历代磁州窑生产的大宗产品,其造型和装饰风格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元代磁州窑枕的造型基本都为长方体,枕的长度多在30至40厘米之间,有的则长达40厘米以上,枕面四边出檐,多呈两边微翘的弧形,也有的枕面稍向前倾斜。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铭文的考释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铭文的考释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铭文的考释鹤壁市文联 李建东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藏一方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长方形铭文枕(图1),是目前发现的古瓷枕中,书写汉字铭文最多的瓷枕,是研究瓷枕文化的重要实物,也是一件古枕之中的国宝级文物。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的概况 立面竖线左右绘喇叭锦地花卉纹;左右侧立面绘菱光开光纹,纹中绘荷花,另一个绘牡丹花,写有“官石”两字,立面四夹角绘一束花并填充细碎花卉纹。

枕底部无釉,钤方形“王氏寿明”窑戳款,字口不太清楚,枕后立面中央上部留有透气孔一个。

长方形枕定为宋代外,还有首都博物馆和大英维图1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长方形铭文枕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动物、诗文等装饰图案,枕侧立面通常以左莲花右牡丹居多。

笔者在磁州窑艺术馆看到一方白地黑花《懿德传家图》长方形枕,此枕五面绘人物画片,如五场大戏同时演出,枕面绘《贵妃出行图》,枕前立面绘《陶母剪发待宾》,枕后立面绘《疏者下舟》;枕左立面绘《曹娥泣江图》,枕右立面绘《绿珠坠楼图》,枕以富贵、贤良、忠义、孝道、贞节为主题,共绘有32个人物,图2 “彰滨逸人制” 河南鹤壁私人收藏升了自家产品强烈的推介意识,常常在各种瓷器上题写年款和字号(图7)。

如枕面上题写字号落款,在枕底部钤有方形、长方形、钟形等各种形状的姓氏大名和窑场家号记、造、制窑戳(图8),这些瓷器标本充分展示了元代瓷器的独特风貌和时代印记。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詹杭伦撰文《国学与文物:瓷枕上的赋文研究》对《枕赋》枕上的赋文进行校订,文中指出:“按照元代通行的韵书,《枕赋》的20个韵字是完全符合押韵规则。

这也可作为《枕赋》产生于元代的一个旁证。

”归纳起来,从瓷枕的时代风格特征和赋文中的韵字来考证,笔者认为,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白地黑花《枕赋》长方形铭文枕年代问题,应该为元代。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的赋文赋是我国古代的文体之一,班固《两都赋序》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写作制式,是一种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磁州窑鉴定方法

磁州窑鉴定方法

磁州窑鉴定方法磁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器窑口之一,产地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其瓷器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瓷器的瑰宝之一。

鉴定磁州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观特征鉴定法磁州窑的瓷器通常呈灰白色或米黄色,釉面光滑细腻,釉色均匀。

在釉面上常可见到痕迹明显的细纹,这是磁州窑的特征之一。

此外,磁州窑的瓷器造型多样,有瓶、罐、盘、碗等各种器型,鉴定时需注意与其他窑口的瓷器进行对比,以准确判断。

二、胎质鉴定法磁州窑的胎质坚硬致密,质地细腻,没有明显的杂质。

在磁州窑的瓷器胎质上可以看到一种细小的气孔,称为“鱼子眼”,这也是磁州窑的特征之一。

此外,磁州窑的瓷器胎质呈白色或灰白色,与其他窑口的瓷器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鉴定。

三、釉面鉴定法磁州窑的瓷器釉面通常呈白色或稍带青灰色,釉面质地光滑细腻。

在釉面上可以看到一种细微的裂纹,称为“鱼鳞裂纹”,这也是磁州窑的特征之一。

此外,磁州窑的瓷器釉面有一种类似于蜡油的光泽,与其他窑口的瓷器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鉴定。

四、装饰纹饰鉴定法磁州窑的瓷器装饰纹饰多样,常见的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

其中,花卉纹饰是磁州窑的特色之一。

在装饰纹饰上,磁州窑的瓷器常采用刻线、刻花等手法,线条流畅,纹饰清晰,刻画细致。

鉴定时需注意纹饰的风格和技法,与其他窑口的瓷器进行对比,以得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五、器型特征鉴定法磁州窑的瓷器器型多样,常见的有瓶、罐、盘、碗等各种器型。

在鉴定时,需注意器型的形状、比例和工艺等特征,与其他窑口的瓷器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为磁州窑的产品。

鉴定磁州窑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观特征鉴定法、胎质鉴定法、釉面鉴定法、装饰纹饰鉴定法和器型特征鉴定法。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对磁州窑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与其他窑口的瓷器进行对比,以准确判断。

同时,鉴定过程中需注意细节,综合各个方面的特征,以得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
磁州窑瓷器鉴定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瓷器外观:磁州窑以青花为主,但也有白釉和黑釉瓷器,外观清晰,图案精美,色彩鲜艳丰富,整体呈现出高雅精致的艺术风格。

2. 瓷器胎体:磁州窑的瓷胎细腻、坚硬、白皙,表面不见明显的气泡、坑洼等缺陷,手感平滑细腻。

3. 瓷器釉面:磁州窑的瓷器釉面质地比较坚硬,釉层均匀细腻,有一定的透明度,不见明显的斑点、流污、裂纹等缺陷。

4. 瓷器图案:磁州窑常见的图案有花卉、山水、人物等,通常绘制在瓷器表面的青花、黑釉或白釉上,绘画技巧精湛,线条流畅自然。

5. 瓷器底款:磁州窑瓷器底部通常刻有制作年代、制作工艺、制作人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判断瓷器的年代和作者。

磁州窑烧制艺术特色

磁州窑烧制艺术特色

制作流程与技术
拉坯成型
采用传统轮制技术,将瓷泥拉 坯成型,形成各种器型。
雕刻装饰
在坯体半干时进行雕刻、划花 、剔花等装饰手法,增加器物 的艺术美感。
上釉装饰
根据不同器型和装饰需求,采 用不同的上釉方式,如浸釉、 喷釉、涂釉等。
彩绘装饰
在釉面上进行彩绘,磁州窑的 彩绘技法独特,多采用黑、白 、红等色彩,线条流畅、构图
磁州窑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烧制技艺和艺术风格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磁州窑的瓷器上 ,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如吉祥图案、山水画、诗词等,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 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磁州窑的瓷器造型和装饰手法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瓷器的造型常常以仿生、仿自然为主 ,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装饰手法则以刻、划、剔、绘等多种方式为主,展现出中国传统 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
磁州窑的造型设计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既考虑了 使用功能,又注重造型的美观和艺术性,使得器物既具有 实用性又具有观赏价值。
地域特色
磁州窑的造型设计深受当地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具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 化传统。
装饰手法
白地黑绘
贴花
磁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手法是白地黑绘, 即在白色的瓷胎上用黑色的釉料进行 绘画,具有简洁明快、黑白对比鲜明 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技艺,磁州窑还注重在传统的基 础上进行创新,如引入新的装饰手法和材料 ,尝试新的烧成方式和技术,使得磁州窑的 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创新精神是磁州窑能够长久发展的关
键之一。
现代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磁州窑也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来提升其制作水平和效率。例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设计和制造陶瓷产品,减少手工制作的难度和误差。同时,引入现代化的烧成技术和设备,可以 更加高效地完成烧制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北宋磁州窑黑釉留白缠枝牡丹梅瓶 描述

北宋磁州窑黑釉留白缠枝牡丹梅瓶 描述

北宋磁州窑黑釉留白缠枝牡丹梅瓶描述北宋磁州窑黑釉留白缠枝牡丹梅瓶,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北宋时期磁州窑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件瓷瓶采用了黑釉留白的技法,使得整个瓷瓶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美感。

黑釉的运用使瓷瓶看起来非常典雅,同时也凸显了磁州窑工匠们对技艺的精湛掌握。

留白的部分则以精细的缠枝牡丹梅花纹饰为主,勾勒出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

缠枝牡丹梅花纹饰是磁州窑的特色之一。

枝条盘绕,牡丹梅花绽放,形成了一种繁花似锦的景象。

工匠们运用细腻的刻线和浑厚的线条,将花卉的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牡丹象征着富贵和荣华,梅花则寓意着坚韧和纯洁,两者的结合使得这件瓷瓶更具有象征意义。

整个瓷瓶的造型也非常独特。

瓶颈高挑修长,瓶腹丰满饱满,底座稳固。

瓶颈的高度和瓶腹的曲线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瓷瓶的底部采用了钝化处理,使得整个瓷瓶更加稳定,不易倾倒。

这件北宋磁州窑黑釉留白缠枝牡丹梅瓶不仅在艺术造型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展示了磁州窑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他们不仅在瓷瓶的制作过程中注重形态的美感,还追求细节的完美,力求将每一处纹饰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这件瓷瓶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北宋磁州窑的艺术形态,也为后世的陶瓷艺术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收藏和研究。

北宋磁州窑黑釉留白缠枝牡丹梅瓶是一件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

它以其独特的黑釉留白技法、精湛的缠枝牡丹梅花纹饰和优雅的造型,展现了北宋时期磁州窑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这件瓷瓶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州窑的造型
四、磁州窑瓷器的造型
宋代磁州窑瓷器的产量很大,造型也十分丰富,主要生产民间日常用瓷,还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娱乐用品及各种瓷塑等。

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瓷枕始见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

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开始把它做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

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种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侧重实用性。

磁州窑最突出特点是淳朴、粗犷,大件器皿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有气魄。

小件器皿制作精美,盘、碗、碟类注重灵巧实用,形体比例,轻重适度,线条干净利落,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磁州窑的历史
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
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

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

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黄色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
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

1975年又在临水发现了一处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

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

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

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

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

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
纪元。

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

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磁州窑由于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历代产品都成为国内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窑的装饰风格趋于简化。

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高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

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1973年,在彭城大路沟曾出土有“大元国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并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鱼藻盆残片。

其型制、装饰风格与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鱼藻盆极为相似。

近年来,在彭城的旧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规模地发现和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

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

《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

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清未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彭城镇仅剩缸磁窑130等座,瓷业工人千余名。

民国时期陶瓷产量一直稳据北方之首的彭城陶瓷寻求变革,根据市场变化积极创新,产品以薄利多销取胜。

并适时以民间青花与新彩装饰代替白地黑花,在产品器型与纹饰方面广泛吸收他人之长,有过许多新的创意与突破,留下“千里彭城,日进斗金、夜进斗银”的佳话。

彭城陶瓷的传统工艺技术和工匠队伍得到较多保存,这些为解放后邯郸陶瓷业的重新崛起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