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的饲草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饲草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从饲草种植、饲草加工和饲草利用等方面来介绍中国饲草产业的现状。
饲草种植是中国饲草产业的基础。
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饲草的种植非常有利。
目前,中国广大农民种植饲草的积极性非常高,饲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牧草种植外,近年来,中国还在引进和培育一些新优良饲草品种,如苜蓿、红书、雪莲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饲草加工是中国饲草产业的关键环节。
饲草加工包括干燥、压块、切割等工艺。
干燥是最常见的饲草加工方式,目前中国使用的主要是晾晒和烘干两种方法。
晾晒是传统的饲草干燥方式,cost低,但易受天气条件影响。
烘干是利用机械设备对饲草进行热风干燥,速度快,效果好,但相应的设备投资较大。
压块是将饲草进行加温、压制成块状,便于储运和利用。
切割则是将饲草进行切碎,有利于动物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饲草利用是中国饲草产业的最终目的。
饲草作为畜牧业的主要饲料,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规模庞大,对饲草的需求量巨大。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于饲草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更加丰富、营养丰富的饲草。
因此,中国饲草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以提高饲草的品质和产量。
中国饲草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压力。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用地的转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使得饲草种植面临局限。
其次,饲草加工和利用环节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设备落后,影响了饲草的品质和利用效率。
再次,一些养殖户对于饲草的认识和利用还不够,存在浪费和低效利用的问题。
为了促进中国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首先,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专业化组织的建设,加强种植、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协调。
其次,加大对饲草种植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饲草品质和加工利用效率。
全国牧草行业现状调查
全国牧草行业现状调查牧草是畜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牲畜饲养水平、增加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全国牧草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牧草行业发展的情况,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牧草资源分布情况全国牧草资源分布广泛,以北方为主要产区。
牧草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豆草、苜蓿草、黄杨草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对牧草的适应性不同,北方地区以寒冷草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暖地草地为主。
二、牧草种植规模与技术水平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牧草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大型畜牧场和农户纷纷投资于牧草种植,以满足牲畜的饲养需求。
同时,农业科技的进步也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有效解决了牧草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抗逆性能。
三、牧草饲料利用情况牧草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之一,在畜牧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牧草饲料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一方面,部分畜牧场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牧草的利用率不高。
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合理使用牧草饲料的意识不够,导致饲料浪费和牧草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产业链发展现状牧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
目前,我国牧草产业链中的种植、收割、加工和销售环节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同合作。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低下。
而发达国家在牧草行业发展方面已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销售渠道。
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优化牧草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牧草行业的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地发展牧草行业,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2. 加强畜牧业和牧草行业的合作,提高牧草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3. 健全牧草产业链,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和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中国饲草种植面积、使用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饲草种植面积、使用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饲草产业背景饲草在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饲草的种类、高度、盖度、产量决定着草原的生态状况和发展畜牧业的能力。
我国有几千年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轮作、间作、套作的耕作习惯,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饲草产业发展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均间隔了十年时间:二、中国饲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9年,全国畜牧总站调度了23家饲草种植加工企业生产情况,据统计,2019年23家企业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为63.2万亩,同比增长28%,饲用燕麦种植面积为21.3万亩,同比增长15.7%,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为16.1万亩,同比增长8.7%。
使用量方面,据统计,23家饲草种植加工企业饲草甘草使用总量为37万吨,同比下降0.5%,青贮使用量为103.6万吨,同比增长39.6%。
从各品种使用量来看,据统计,2019年23家饲草种植加工企业苜蓿干草使用量为21.7万吨,同比下降24.7%,苜蓿青贮使用量为35.7万吨,同比增长147.9%,燕麦干草使用量为15.3万吨,同比增长82.1%,燕麦青贮使用量为5.8万吨,同比增长26.1%,玉米青贮使用量为62.1万吨,同比增长12.55,其中玉米制作青贮32.6万吨,同比下降40.9%。
紫苜蓿作为牧草引入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从我国紫苜蓿子进口情况来看,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紫苜蓿子进口量为3532.4吨,同比增长37.5%,进口金额为982.1万美元,同比增长34.4%。
从紫苜蓿粗粉及团粒进口情况来看,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紫苜蓿粗粉及团粒进口数量为2.84万吨,同比下降4.7%,进口金额为802.9万美元,同比增长0.7%。
三、饲草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饲草业是建立在饲草的基础之上再加工,促进生态经济以及社会型产业,是农业发展中重要部分。
饲草是畜牧业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畜牧产品安全生产的前提保证,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草是草原生态系统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草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以下从草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我国草产业发展的展望。
1.草产量增长近年来,我国草产量持续增长,由1982年的930亿斤增长到2018年的2658亿斤。
其中,天然草增长较快,人工草地逐渐增多,已超过1亿亩。
草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有饲料、草编、草茶、草药等。
2.草牧业规模扩大我国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牧业是农牧民生产和财富创造的重要产业。
草牧业正不断扩大规模,加强科技引导,不断提高生产效益。
截至2018年底,全国奶牛存栏数达到1626万头,肉羊数量为1.3亿只,毛绒羊数量为7500万只,马存栏为153万匹。
草地牧区的综合治理、退牧还草等措施不断加强,草地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3.草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草产业的独立性逐渐被削弱,将越来越多地与畜牧业等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生态畜牧业体系。
同时,新兴草业也逐步升级和发展,如草坪产业、草漆产业、草坐垫等。
二、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草地退化由于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草原退化现象十分普遍,约有1/3的草原已经严重退化。
草地的退化不仅降低了草地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技术不成熟草产业技术相对滞后,大多数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和产品附加值低。
加强技术创新和培训提高草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提高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市场规模较小目前,草产业市场规模较小,产量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低,草制品出口也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1.加强保护推行科学的草地生态保护体系,大力实施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修复工程,促进草地环境的恢复,防止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2.提高技术创新草产业的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推广以技术为导向的草地管理模式,加强草业科技创新,提高草业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推广和应用草地管理新技术,提高草地生产畜产品的效益。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引言苜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被广泛用于牧草和畜禽饲料的生产中。
随着全球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增加,苜蓿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国内外苜蓿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一、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苜蓿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是全球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总面积的30%以上。
目前,国内苜蓿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
苜蓿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苜蓿的生长。
国内苜蓿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和人们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良好的饲料质量是保证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苜蓿饲料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以及良好的消化性能,因此备受畜牧户和养殖业主的青睐。
二、国内苜蓿产业发展趋势1. 种植品种优化目前,国内种植的苜蓿品种多数来自国外,存在适应性差、抗逆性弱等问题。
因此,培育适应中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新品种对于苜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新品种可以提高苜蓿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
另一方面,新品种也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业主的收益。
2. 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技术是苜蓿产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内苜蓿种植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科学配方少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加强苜蓿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如精确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可以提高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工技术革新苜蓿作为饲料作物,其加工技术对于饲料品质的保留和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苜蓿加工业存在技术水平偏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苜蓿饲料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农区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农区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农区牧草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
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区牧草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种植技术不够先进:农区牧草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持,导致产量低、
品质差。
2. 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农区市场较为分散,牧草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导致供需不平衡。
3. 技术人才缺乏:农区缺乏专业的牧草种植技术人才,难以推进产业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牧草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
场需求。
2. 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提高牧草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 培养人才:加强对农区牧草种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4. 支持政策:加大对农区牧草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
积极参与产业发展。
牧草产业发展趋势
牧草产业发展趋势牧草产业发展趋势引言牧草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牧草的种植、管理和利用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牧草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牧草种植技术、牧草品种改良、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牧草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牧草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1.1 精细化管理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牧草种植技术也将朝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利用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牧草的生长、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可以精确施肥、浇水等,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1.2 绿色生态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牧草种植中,采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利用生物控制方法替代化学药剂,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牧草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对土地的开发压力,实现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水培技术水培技术是一种在水中培植作物的方法,它可以提高牧草的养分吸收效率,促进牧草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与传统土培相比,水培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水分、养分和温度等条件,使牧草的生长环境更加稳定和优良。
二、牧草品种改良的发展趋势2.1 耐旱适寒品种的培育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各异,不同地区的牧草种植面临着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因此,培育出耐旱适寒的牧草品种对于提高牧草产量和扩大牧业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手段,可以加速培育耐旱适寒品种的速度,提高选育效率。
2.2 高产种植型品种的选育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牧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选育高产种植型品种,提高牧草的产量是当务之急。
传统的选育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来获取稳定高产量的品种,而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加速选育进程,提高选育效果。
2.3 新品种的开发除了改良已有的牧草品种,开发新的牧草品种也是牧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开发新品种可以满足特定的养殖需求,提高牧草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2024年优质牧草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优质牧草市场发展现状概述优质牧草是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饲料资源,其市场发展对于提高畜牧业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2024年优质牧草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市场规模优质牧草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优质牧草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数据统计,全球优质牧草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XX 亿美元。
优质牧草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畜牧业产业化的推动。
2. 市场驱动因素优质牧草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驱动因素的影响。
2.1 饲料需求增加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优质牧草作为高效营养饲料,可以提高畜牧动物的生产性能,因此受到畜牧业主的青睐。
2.2 畜牧业产业化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产业化趋势加强,牧草饲料的需求也呈现增长态势。
大规模畜牧场的兴起以及现代化饲养技术的应用,都对优质牧草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3 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促使畜牧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优质牧草作为生态友好型饲料,具有低碳排放、提高土壤质量等优点,因此受到环保倡议的支持。
3. 市场发展阻碍因素虽然优质牧草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阻碍因素。
3.1 生产技术限制优质牧草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包括土壤改良、种植管理、收割技术等方面。
一些畜牧业主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限制了优质牧草的生产规模和质量。
3.2 市场准入壁垒一些地区和国家对于优质牧草的市场准入设置了一定的壁垒,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这可能包括进口关税、检验检疫等方面的限制。
3.3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不足优质牧草市场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尚不够完善,使得其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有限。
因此,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是促进市场发展的关键。
4. 市场竞争格局优质牧草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当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相关的种植企业、畜牧业主和饲料生产商。
这些参与者通过品质竞争、市场推广、价格竞争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牧草产业在国家西部大开辟、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005 年之后,由于受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国家政策、市场价格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起伏波动很大,特别是受粮食补贴政策影响,牧草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目前,我国牧草产业正处于逐步恢复发展阶段。
新时期发展发展牧草产业,是促进现代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升级发展的有效选择。
一、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现状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牧草产业,已初步形成为了集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贮运和销售等各环节联接的产业链条。
但自2004 年以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强有力实施,对牧草产业形成为了不小的冲击。
自国内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许多大型养殖企业,特殊是奶牛养殖场开始注重用苜蓿饲喂奶牛,以提高奶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拉动了苜蓿等主要草产品价格的快速回升,导致近两年我国牧草产业逐步趋向回升的势头。
(一) 我国牧草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产业体系,但产业规模较小。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受农业政策及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影响,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从事牧草生产,我国草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不少牧草种植和加工企业,并初步形成为了牧草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但牧草产业总体规模较小,远满足不了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全产品加工企业300 余家,其中年加工5 万吨以上的有33 家。
总设计生产能力为500 多万吨,总实际生产加工量惟独180 多万吨,占设计生产能力的36%。
2022 年累计人工种草面积999.8 万公顷,其中耕地种草面积342.3 万公顷。
2022 年产干草6039.5 万吨,不及国内正常需求量的1/10。
我国牧草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牧草产业发展趋势我国牧草产业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牧草产业作为畜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正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需求驱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拓展等方面,分析我国牧草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 引言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牧草作为畜牧业的饲料,对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牧草产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2. 需求驱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高质量的畜牧产品需要良好的饲料来支撑,而牧草作为主要饲料,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此外,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需求构成逐渐向优质高产、低污染的牧草转变。
因此,我国牧草产业将出现由数量扩大向品质提升、结构优化转变的趋势。
3. 技术进步牧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而技术进步也将推动牧草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通过基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不同类型和需求的畜牧业的需要。
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化施肥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牧草产业的竞争力。
4.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牧草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牧草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和企业发展牧草产业。
这些政策的推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牧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5. 市场拓展市场拓展是牧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牧草产业仍然存在着市场规模较小、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完善市场,提高牧草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畜牧业的产销对接,提高市场供求的匹配度。
牧草产业的发展趋势
牧草产业的发展趋势
牧草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越来越突出,牧草产业将更加注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牧草种植的密度和产量,实现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
2. 深度加工与品牌建设: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增加,牧草产业将趋于深度加工,开发出更多具有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牧草制品。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
3. 绿色生产与环保要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牧草产业将进一步强调绿色生产和环保要求。
加大有机牧草和环保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农药、化肥和抗生素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生产:牧草产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生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管理技术,实现种植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利用基因编辑和遗传改良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具抗逆性、高产量、高营养价值的牧草品种。
5. 国际市场拓展与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牧草产业将趋于国际化。
加强与国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和
影响力。
总体来说,牧草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高效利用资源、深度加工、绿色生产、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等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将带动牧草产业向着更加可持续、高效、环保和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饲草作为饲养牲畜的重要饲料,一直以来都在我国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生猪养殖、牛羊养殖等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饲草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导致饲草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为此,我国饲草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下面将从饲草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饲草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饲草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国作为畜牧大国,养殖业发展迅猛,对饲草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我国每年饲料用饲草需求量约为10亿吨以上。
然而,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加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饲草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饲草种植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导致我国饲草供应缺口巨大。
饲草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牧草、禾本科饲草、豆科饲草等,其中以牧草为主要种植品种。
不同地区根据气候条件和需求量的不同,选择种植适合的饲草品种。
目前,我国饲草产业以种植兼饲为主,以畜禽养殖业为主要消费市场。
虽然我国饲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三、我国饲草产业发展的趋势1. 规模化发展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牧场规模逐渐变大,对大规模饲草供应的需求也在增加。
规模化发展是饲草产业未来的主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推行牧场规模化种植,例如内蒙古、甘肃等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的草场,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如机械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科学施肥等,提高了饲草的产量和质量。
规模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饲草的供应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标准化生产目前,我国饲草的生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饲草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饲草的质量和安全性,标准化生产是饲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化生产要求从选种、种植、管理、收割到加工等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饲草的品质达到标准要求。
新疆牧草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疆牧草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拥有广阔的牧草资源和丰富的畜牧业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对畜牧业的重视和新疆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提高,新疆牧草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新疆牧草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牧草资源丰富新疆地处干旱少雨的大陆性气候区,常年阳光充足,适宜牧草生长。
据统计,新疆的牧业用地面积达数千万亩,其中包括高原草甸、荒漠草原等多种类型的牧草资源。
这种丰富的牧草资源为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畜牧业发展快速近年来,新疆地区政府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贴息贷款、农牧民培训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新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产值逐年增长。
3. 主要品种多样新疆的畜牧业主要以绵羊、牛羊混养、牛羊饲草养等为主。
绵羊是新疆重要的养殖品种,新疆产羊数量居全国首位。
此外,新疆还养殖牛、马等畜牧品种,不同品种对牧草的需求也不同。
4. 技术水平提升新疆地区加强了对牧草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
例如,新疆在牧草种植、畜禽养殖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农牧民的技术水平。
这些努力使得新疆的畜牧业产品质量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二、未来趋势分析1. 牧草种植规模扩大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牧草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为了满足畜牧业的需求,新疆将进一步扩大牧草种植规模。
政府将继续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鼓励农牧民投资牧草种植,增加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2. 提高牧草品种和品质新疆将加大对牧草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培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
同时,加强牧草种植管理,提高牧草的质量和产出效益。
通过推广高产、抗病虫害的优势品种,提高牧草资源的利用率,提升畜牧业的竞争力。
3. 推动畜牧业与牧草业的融合发展新疆将加强畜牧业与牧草业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畜牧业与牧草产业联动发展的机制,加强畜牧业与牧草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发展牧草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发展牧草业的优势1.倡导科学的膳食结构,支持了牧草产业发展我国有13.7亿人口,土地资源非常缺乏,粮食生产受其制约。
目前以高耗粮的养猪业为肉食生产主体,每年因此消耗粮食占总产的40%以上,形成了人畜争粮的局面。
再者猪肉的高脂肪等缺陷不利于人类的健康,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以牛羊肉、牛羊奶及其制品为人类食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将刺激草食畜牧业发展。
同时,为了恢复植被,建设秀美山川,畜牧业由放牧为主逐步转变为舍饲圈养。
草原植被开始恢复,产草量会大大提高。
第三,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战略会拉动牧草业发展。
今后将以农区的秸秆养畜和牧区的草原畜牧业为主。
我国商品草目前年产量仅有400万吨,缺口极大。
国际市场对高蛋白商品草年需求量为2500万吨,仅亚洲市场就达600~700万吨;亚洲目前主要从北美洲进口草产品,由于运输原因,费用昂贵。
第四,低碳经济观念将助推牧草产业快速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绿色的低碳经济时代,它不仅是本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环境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发展能力变革。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
据测算,以种草、围栏、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每保护建设15亩草原,投入约1000元,能固碳5t,平均每吨碳的成本约为200元;而人工造林每固定1t碳的成本约为450元,是草原的2.25倍。
草原植被所保护的地面,对于减少长波辐射、调控大气温度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在全球推行低碳经济的今天,具有吸碳、固碳优越性的牧草产业将具有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资源优势的支撑我国草原面积60多亿亩,覆盖着2/5的国土面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其中,草场面积3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3.1%,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草场和草业生产基地。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牧、人工种草工程获得巨大成效,约3亿多亩坡耕地还林种草。
2024年牧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牧草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牧草作为畜牧业重要的饲料资源,在养殖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牧草市场的分析对于畜牧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牧草市场的规模、需求与供应、市场竞争以及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牧草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牧草市场在国内畜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对牧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牧草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但是,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牧草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牧草产量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
其次,牧草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3. 需求与供应牧草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需求方面,畜牧业对于牧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牧草的种植面积也在扩大,供应量也有所增加。
然而,由于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着牧草的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牧草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因素、地理环境等。
4. 市场竞争牧草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首先,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牧草种类,消费者有多种选择,产品替代性较高。
其次,市场上的牧草供应商众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同时,新兴的牧草市场也对传统牧草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
例如,近年来,生态牧草等新品种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这对传统牧草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
5. 发展趋势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牧草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对牧草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其次,生态友好型牧草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对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牧草市场可能会朝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牧草种植技术的创新与提高也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
6. 结论牧草市场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牧草市场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大、竞争激烈等问题。
为了促进牧草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市场调控,推动牧草产业的升级发展。
2023年牧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牧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牧草是指适合牛、羊、鹿等草食性家畜和野生动物食用的草本植物,是牲畜养殖的重要饲料。
在我国,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牧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对草料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
消费者对牧草的新鲜度、品质、产地、含水量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牧草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原始采挖到人工种植再到规模化生产的过程。
目前,牧草种植、草地养殖、饲料加工等产业已逐渐形成,并且产业链不断延伸。
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整个行业的产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三、科技含量提高
科技是牧草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种植、育种、病虫防治、养护等各个方面,科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牧草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加速发展,牧草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传统的散养、散种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要求,牧草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资本的进入,带来了新的企业和产业者,这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总体而言,牧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多样化、产业化、科技化、竞争化等趋势,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行业参与者在探索和创新中迎接挑战。
牧草行业相关问题及状况
牧草行业相关问题及状况(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牧草行业相关问题及状况一.我国牧草行业不断兴起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一)农牧民认识不到位。
一是传统的草食畜牧业依靠无偿使用天然草原生存,农牧民对种草养畜的新增成本尚未完全接受;二是“以粮为纲”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上粮食政策调整,农区种草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三是将饲草给养殖业带来的增值全部归结于养殖效益,没有充分认识到饲草转化效益。
(二)区域布局不合理。
当前全国草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地方发展比较盲目。
一方面,草产品存在北方相对过剩和南方相对紧缺的矛盾,新增运输成本达总成本的20%~30%;另一方面,我国草产品加工总量不足草产量的10%,而加工能力只发挥了42%,主要是加工区与种植区布局不合理。
(三)市场管理薄弱,技术支持滞后。
管理依据不足,缺乏草产品和牧草种子经营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草产品和牧草种子经营市场管理力度不够,市场相对混乱;生产技术太落后,草产品和牧草种子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比较低,销售价格上也大打折扣。
二.南方牧草生产的重要问题(一)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少,优质植物蛋白饲料匮乏南方水热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同,同时,在南方广泛推广种植的牧草中,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豆科品种,特别是多年生豆科品种很少。
虽然某些白三叶、紫花苜蓿等品种通过农耕技术能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地上生长,但是难以发挥其高产潜力,其种植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某些热带豆科品种如圆叶决明,因为一年生,推广面积也不大;截叶胡枝子虽然能越冬越夏,但易老化、产量低,也难以大面积推广。
所以,目前南方广泛种植的牧草品种以热带禾本科牧草为主,辅以菊科、十字花科等科的少数牧草饲料。
(二)野生牧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虽有一定的自然灾害,但气候和土壤条件从南到北、从丘陵岗地到中高山有显著的变化,天然草地植被主要是草丛和灌草丛,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与政策建议
世纪年代以来,我国牧草产业在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年之后,由于受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国家政策、市场价格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起伏波动很大,尤其是受粮食补贴政策影响,牧草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目前,我国牧草产业正处于逐步恢复发展阶段。
新时期发展发展牧草产业,是促进现代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升级发展的有效选择。
一、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世纪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牧草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贮运和销售等各环节联接的产业链条。
但自年以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强有力实施,对牧草产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自国内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许多大型养殖企业,特别是奶牛养殖场开始注重用苜蓿饲喂奶牛,以提高奶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拉动了苜蓿等主要草产品价格的快速回升,导致近两年我国牧草产业逐步趋向回升的势头。
(一)我国牧草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产业体系,但产业规模较小。
世纪年代中后期,受农业政策及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影响,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从事牧草生产,我国草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很多牧草种植和加工企业,并初步形成了牧草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但牧草产业总体规模较小,远满足不了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全国草产品加工企业余家,其中年加工万吨以上的有家。
总设计生产能力为多万吨,总实际生产加工量只有多万吨,占设计生产能力的。
年累计人工种草面积万公顷,其中耕地种草面积万公顷。
年产干草万吨,不及国内正常需求量的。
(二)我国牧草产业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在畜牧业生产发达国家,牧草属于作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美国在世纪年代就将紫花苜蓿列入战略物资名录,草产业已成为美国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发展健康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改良中低产田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牧草产业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只是在世纪年代末,在牧草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内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牧草产业才出现了短暂的兴盛。
当前,我国牧草产业还非常落后,生产规模小,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所生产的大部分豆科牧草产品质量较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年产牧草万吨,但商品草仅万吨,且%为级以下。
年美国干草收获面积为万公顷,各类牧草总产量达到亿吨,紫花苜蓿和其他牧草干草总产量分别为和万吨,一级品苜蓿干草占到苜蓿干草产品的以上,粗蛋白含量以上,出口苜蓿草产品总值达亿美元。
(三)牧草产业区域化布局正在形成。
牧草生产“两带一区”正在形成,即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陕西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带,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带以及河北、山东和山西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区。
在牧草加工方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东北、华北和西北草产品加工优势产业带,青藏高原和南方草产品加工优势区。
随着牧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在海河低平原、黄河沿岸、黄河三角洲、苏北沿海平原和淮北平原区的盐碱地、滩涂地等区域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牧草生产。
(四)草产品结构单一,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很小,近年来呈净进口态势。
我国的草产品品种主要是紫花苜蓿和羊草,其中紫花苜蓿占以上。
产品结构中,为草捆,为草块,为草颗粒,为草粉,为其他草产品,以上的苜蓿草产品粗蛋白含量。
在国际草产品市场上,美国是最大的草产品出口国,日本是最大的草产品进口国。
年我国草产品出口万吨,只占世界贸易量的;进口量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
(五)草产品需求快速增加,国内供应难以满足需求。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传统的“秸秆+精料”的粗放型饲喂模式已难以为继,近年来频发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更为草食畜牧业的传统饲养方式敲响了警钟。
养殖业者和决策部门已经认识到牧草对于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如自奶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国家政策及奶业市场不断推动着奶牛业的转型,对苜蓿的需求量快速增加,苜蓿进口量迅速提高,年我国进口苜蓿干草万吨,同比增加;出口苜蓿干草万吨,同比减少。
随着奶业市场和其他畜产品市场的不断规范,我国对草产品的需求会快速增加,而国内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用于牧草生产的土地极其有限,因而国内草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日趋凸显。
二、牧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挤压了牧草种植。
我国牧草产业曾在年间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牧草种植、收获、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牧草产业化体系,成为当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和农民增收的新经济增长点。
特别是在一些农区和农牧交错地带,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新发展了规模较大的连片种植牧草的基地。
而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开的粮食直补政策,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反却挤压了牧草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毁草种粮”的现象。
以苜蓿种植为例,山东东营在苜蓿种植鼎盛时期达到万亩,目前只有万亩左右(盛亦兵,);河北沧州鼎盛时期达到万亩,目前只有万亩(刘忠宽,);北京在牧草鼎盛时期达到万亩,目前只有万亩(武菊英,)。
(二)牧草收割、贮存等手段的落后制约了种植面积的扩大。
牧草收获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即到了收获季节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割,这样才能保证牧草养分不致太多损失;另一方面,手工收割一般要比机械收获损失更多。
目前种植牧草的地区大多为经济落后地区,牧草的产后收储大多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导致牧草收割不及时,霉变、发黄的现象经常发生,失去了其应有的营养价值,甚至对牲畜造成毒害。
小规模分散种植同样制约了牧草收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