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_塑造人格还是积累知识重要
辩论赛素材【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哪个更重要】
![辩论赛素材【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哪个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050e273e87c24028915fc395.png)
【主持人开场白】人格定义:所谓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秉承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比价稳定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是个人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辞海定义)。
在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人格基础上进行对人格完善的过程。
知识积累定义: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指大学生对知识更深更广地了解知道,是知识逐渐聚集人脑表层的过程。
两个辩题的判断标准:在社会现实条件下,经历高考而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们必将成为社会的中间力量,因此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应密切符合社会所需。
而目前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社会对大学生成长方式的定向要求,这种定向要求决定了大学生应进行的成长方式,而判断在校大学生应更注重知识积累还是人格塑造是哪种方式更符合大学生的成长方式,更符合社会所需,而决定的。
反过来也就是说哪个更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评委点评】作为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和塑造人格是双胞胎的关系,它们是同时存在的,是两者都不可忽略的,无论我们的思想仅仅是偏向哪一方都是矛盾的,对自身喝社会是有影响的。
如果你只注重积累知识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那么你的知识是片面的有缺陷的,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是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无论你的知识有多么的渊博都逃不过社会这个大家庭的考验,你必须实践才能展现你知识的价值,品行低劣的人是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的。
在校大学生如果只注重塑造人格而忽略了积累知识,这也是一个非常的错误,大学毕业以后你的知识仍然停留在高中阶段,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
你的素质再高,没有知识那么实践就成了一个问题,你只能靠体力去赚钱而不是脑力,而我们21世纪的人才已经不是体力能体现出来的了。
所以,我认为积累知识和塑造人格是同等重要的。
【正方】在校学生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1.古语有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就是说:想要捕鱼就先要结网,而我们在学校就是在做这件结网的事情!塑造人格固然重要,可是,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大字不识一个,那么就算再好再高尚的人格,又有谁去欣赏呢?我敢说,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他们的人格不一定比一些人高,但是我敢保证他们一定是有这渊博的知识,所以他们能够流芳百世。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一辩稿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df1a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f.png)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一辩稿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
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为重要。
开宗明义,在校大学生是指在高校就读的所有学生,积累知识则是指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建立全面广博的知识体系结构,而塑造人格是指健全人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形成包括爱心,宽容,乐观,守信,具有责任感等美德在内的健全人格。
所谓更重要则是指看重两者重要性的同时究竟何者是推动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方认为,塑造健全的人格比积累知识更容易推动在校大学生自身发展,而健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格作为每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决定了其人生观与世界观。
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基础科学的指导,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样也能为积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大一学生,首先接触的必定不是专业课程,而是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传播法规等在内的公众课程。
这些课程并不以积累知识为首要目的,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塑造大一新生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为优先二.在大学期间未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便难以立足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轻而易举地获取知识,一个有才华的人在社会并不罕见,反而缺少了德才兼备之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向来倡导以德育人,就连教育他的孩子也是从最基础的与人沟通和行为举止做起。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时间段,正是塑造培养自己独特人格的大好时机,而积累知识则是终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急于当下。
诚如大器晚成之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三,没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保障,知识积累得越丰富对社会反而会产生越大的危害2013年4月,上海研究生黄洋室友被投毒致死,其背后反应的正是当代大学生在积累知识过程中造成的人格缺失。
我国现阶段采用应试教育,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只用功读书而忽略对其人格的培养。
在进入大学之后,孩子的独立性受到考验,因而产生与他人种种矛盾,终究造成复旦投毒的惨案。
大学生是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赛材料[整理版]
![大学生是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赛材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dfcbd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正反两方可能切入点作为正方:1、大学的目的,大学的使命 2、国家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知识经济从这三个去阐述还不错!有一些不错的例子:邓亚萍,伏明霞等功成名就之后回学校说明什么问题。
作为反方:要稍微扩大一下人格,但不要太明显了,否则很多知识都受到了人格的包括,阐述人格与知识的关系,有很多好例子可以说。
分析一下现状,因为很多失败事例是因为人格,所以我们要调整一下我们的学习。
我方可利用点(学生身份,拓宽知识的范畴正面材料第一辩题讨论的前提是什么,是在校大学生。
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也认为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件事确不是在大学期间应该摆在首位的,当然了,不摆在首位,不代表我们应该忽视,甚至忽略它,可以把它摆在第二位吗。
我们说大学期间,与其说要塑造人格倒不如说是在完善人格。
大家想一想,大学生刚一入学的年龄大概是多少,大部分已经达到18岁的成人年龄了,有一些即使不到18岁也是接近18岁了。
而我们说人格塑造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呢?据权威学者解释,人格塑造的时期是在儿童期,甚至是幼儿期。
到了18岁的时候人格几经基本上定型了,这个时候只能是修正人格中的一些不足,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到了成人时期才塑造人格,只能说是人生的悲哀了。
第二:我们说什么样塑造人格呢?如果说幼儿期,儿童期的时候应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的话。
在青年期,我们就是应该通过自身知识的的学习,然后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来感受人生的真谛。
换句话说,在大学期间,积累知识是完善人格的前提。
大学生积累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道德观,礼仪,法律等社会知识的积累。
试问如果把完善人格放在积累知识之上,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你如何判断你你是在完善人格,而不是完恶人格呢。
到底哪种人格,哪类人格才是适应社会道德标准的人格?换句话说,积累知识根本是完善人格的必要条件,我方不否认,有些大学生积累了知识,却没有完善好人格。
知识积累和人格塑造何者更重要(正方)
![知识积累和人格塑造何者更重要(正方)](https://img.taocdn.com/s3/m/e45edf7227d3240c8447ef46.png)
反方攻击方向:(2)积累知识需要的是能力,能力属于人格,没有人格将他内化,知识将毫无用处积累不等于学习,想学习必须用人格。
驳论:我方并没有将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独立开来讨论,知识积累与人格塑造相辅相成,但是由于大学阶段的我们人格已经有了基本的形成,在智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的三重巅峰时期,在已经有了基本价值观的条件下,显然应该将知识积累放在当前更重要的位置上。
提问:高智商犯罪没有人格驾驭的知识是危险的知识不足人格弥补,人格不足知识不能弥补。
驳论:首先,高智商犯罪毕竟是个例,与社会对于高技术人才的大量渴求相比,我们不能因高智商犯罪存在而否认知识积累的地位。
因噎废食,以点概面,的行为不可取。
并且,我想提醒一下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在两者皆有的前提下,哪个更重要。
就这样一个积极的辩题而言,对于道德严重缺失的人显然不在我们讨论的话题之内,请对方辩友不要做缺失性比较。
提问(2)知识的积累靠的是人格这种能力;能力说驳论:对方辩友提到了能力,那让我们看看是什么让能力具体化了,不还是我们积累的知识吗?对方辩友还说能力是人格的一部分,我想提醒一下,现代汉语词典指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并不包含能力。
提问(3)我们只有更注重人格塑造才能内化我们积累的知识,,,没有人格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从社会上看,知识是力量,但是必须有好的人格才能正确驾驭。
一味学习书本知识的人不正是是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只管拿来,却不懂得筛选。
只有塑造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认识价值,社会价值。
反驳对方辩友真的看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吗?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当时社会的呼吁,本身就是有选择和取舍的拿来,还请对方辩友不要望文生义。
提问(4)古今中外的先哲告诉我们: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反驳我认为对方的论点略有偏颇。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由于他在物理学方面才华闻名于世,造福于人的,他的才华显然是胜过德行的,但是你能因此就说他是小人吗?才胜德代表德行败坏吗?另外,我必须提醒一下对方辩友,对方所说的才和德是名词,而我们本次辩论中的主题积累知识和塑造人格则是一个过程。
“人格塑造与知识积累更重要”辩词
![“人格塑造与知识积累更重要”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79b6d44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7.png)
“人格塑造与知识积累更重要”辩词《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
“意大利但丁也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一个人如果志大才疏,固然成不了才,但如果没有优秀的品格,则更难以成就事业。
古今中外的先哲告诉我们: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人的知识源于教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格,以使得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相统一。
知识的积累是教育的结果,故知识积累也是为了塑造人格。
知识积累是为塑造人格而服务的。
知识本身仅仅是由人类行使的工具。
它不会思考对与错,只有人才会。
而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唯一尺度则是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
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
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
面对当今社会的种种挑战,我们应该以什么为立足之本呢?我方认为是塑造人格比知识积累更重要。
1、健全人格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首先学会做一个好人,做人是基础,连人都做不好,其他事情就是空谈。
2、健全人格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如果是一个人人格健全,那他的各个方面都会趋向健全。
有着良好的心态,学习起来也会思路开拓,聚精会神,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的。
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没有私心杂念,所以其学术成就超群。
健全人格是积累知识的前提,积累知识只是健全人格的手段。
3、健全人格有利于个人全面的成长,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
看看,有人格缺陷的希特勒,不就是因为丧失人性才造成了人类的灾难吗?历史的教训是惨重的,对方辩友可要铭记这些惨重教训啊!4、塑造人格是百年树人的功业。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题分析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c541ffee06eff9aef807ce.png)
反方: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辩手 一辩:吴敏(大二)
二辩:刘阳(大二)
三辩:张丽(大一)
辩题分析
这是一个基于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比较性辩题,辩题具有侧重点,辩题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正反双方都能够基于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将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进行比较,产生交锋,有所侧重。因此,本辩题具有很强的可辨性。
3、从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的关联性来看,人格的塑造有赖于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是塑造人格的基础,人格的评判标准需要知识的积累,没有知识的积累,人格塑造无从谈起,因此,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相对塑造人格更重要。
对对方立场的分析
1、强调知识的正确运用需要人格;
2、现今大学生人格缺失,犯罪率不断上升;
3、推动个人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健全的人格。
2从塑造人格的阶段来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告诉我们人格发展是终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积累知识的突变性与塑造人格的稳定性使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可以产出更大的效益所以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相对塑造人格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还Fra bibliotek塑造人格更重要 辩题分析
湖北民族学院第十三届“启真杯”辩论赛复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辩题分析材料
对自己立场的理解
基于在校大学生这个大背景下,根据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的阶段性特点,强调大学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另外,根据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的关系说明,积累知识是塑造人格的基础,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逻辑框架设计
我方从积累知识的阶段性、塑造人格的阶段性和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的关联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主要论点
、
论据
1、从积累知识的阶段来看,大学阶段是形成知识体系的最佳时期,此时段积累知识可获得知识上质的飞跃,从而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显得更重要;
大学阶段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阶段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05567a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b.png)
大学阶段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一辩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一辩,就“大学阶段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这一命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大学阶段积累知识是更为重要的。
大学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学生们在这里接受系统的学科知识培训,掌握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只有通过积累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创新发展。
大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平,还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大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也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知识,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学术领域的发展,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的积累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最后,大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学阶段的知识积累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大学阶段积累知识是更为重要的。
知识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积累知识,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实现个人的价值。
因此,我坚信大学阶段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评委和观众能够支持正方的观点。
谢谢!正方二辩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二辩,就“大学阶段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这一命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要强调塑造人格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的积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塑造人格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学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人才。
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重要辩论赛 正方
![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重要辩论赛 正方](https://img.taocdn.com/s3/m/c94e2a48f18583d0496459d6.png)
鲁迅能在黑暗的世界中扬手呐喊,是因为他那优秀的人格;爱因斯坦建树颇丰,也是因为他那优秀的人格;周恩来让世界人民百般敬仰,还是因为他那优秀的人格。
人格的优劣差异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在国难当头的昨天,是做不畏强敌的杨靖宇,还是做叛国投敌的汪精卫;在百般美好的今天,是做一无是处的庸人,还是做精忠报国的优秀青年;在无限可能的明天,又是什么主导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纵览古今,历史告诉我们:塑造健全、优秀、高尚的人格吧!唯有这样,才能不负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优秀血脉,才能不负我们新世纪青年身上艰巨的使命。
最后,让我重申我方观点: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积累知识的作用只能通过运用它来体现,而运用知识,当然需要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去引导,否则,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智慧,你怎样与别人交流?你怎样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也许有人会说:人格的塑造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知识。
可是,如果你对高科技一点也不了解,如果你与现在的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如果你封建,你迷信,你愚昧,即使你善良,你诚实,可是,现在的这个社会,这个高科技的社会,你只能“靠边站”了。
你融不进这个社会,对吗?塑造人格不需要为了塑造而塑造,当你在积累知识的时候,当你在读书的时候,你不觉得你的情感在升华吗?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你的人格同时也得到了升华。
那还不是知识积累的功劳?现在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来看看到底谁室最后的赢家!---公辩环节:正方二辩李惠,你打算怎样塑造人格,怎样在没有学历的情况下去公司应聘,知识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慢慢培养。
引用周恩来、马克思等伟人的突出贡献,强调由于他们的伟大人格塑造了他们的成功,同时,引述马加爵、刘海洋等大学生的反面案例指出大学生人格塑造刻不容缓。
--你如何塑造你的人格?仅通过别人的言传身教吗?周围的人就一定是高尚人格的人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都明白。
辩论赛知识更重要还是人格更重要 反方:人格更重要 辩词
![辩论赛知识更重要还是人格更重要 反方:人格更重要 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d89b5808e87101f69e3195eb.png)
反方: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格1.培养坚强、乐观、克服困难等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容易的融入社会,如果看重积累知识,可能会因此缺乏锻炼。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起码的人格,那么又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2.我觉得是应该大学应该重点培养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趁大学时期,多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一定要让自己学会与各色人相处。
3.首先,你要分析辩题,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因为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往往都在接受高等教育。
那么我们来想一下,高等教育中我们需要学习哪些?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大学一般还开设了“思想道德”“马克思”等等的课程,这些课程就是着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
4.如果从塑造人格来讲,我们可以说:在小学,初中,高中,我们进过了10多年的知识积累,到了一个高等学府,难道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去积累知识吗?众说周知的是“知识是无限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用有限的时间去最求无限的知识,这到底符不符合现实意义呢?5.其实呀!大学是一个人转变的性格,就好像是蚕宝宝蜕变的时刻,有的经过大学这段宝贵的时刻历练,成为了强者,有的经过大学的磨砺却越变越颓废。
因此,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去培养一个良好的人格,这样不但有利于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积累了很多知识,但却不用于正途,相反用于妖魔邪道,这样的大学教育是我们追溯的吗?6.教育中,有良好的人格,可以避免很多惨剧,例如教师暴力时间;又例如美国校园枪击事件。
7.教育的宗旨是让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论是道德的感化、智力的引导、体育的锻炼、美的价值观的培养,都不仅仅是知识培训就能解决的了的,都需要教育者以身示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相比较来说,人格培养更重要。
8.。
辩论赛:【中学时代人格塑造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立论精选.
![辩论赛:【中学时代人格塑造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立论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697893481c758f5f71f6724.png)
中学时代人格塑造比知识积累更重要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学时代,人格塑造和指示剂了你那个更重要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气质、性格、能力、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是一个人道德的表现。
塑造人格就是不断地净化个人的心灵,陶冶个人的情操,培养个人的美德,创造自身美的过程。
我方观点一致的认为中学时代,人格塑造比知识积累更重要.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陈述我方观点.第一,从人格的功能来说.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宇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人格的功能在此时就得以充分体现了.第二,从塑造人格的重要性来说.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社会不是死记硬背的课本,是灵活变通的.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低,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说在中学时期塑造人格是尤为重要的.而知识是一生的积累,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时间去弥补.再者,塑造人格并不会影响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与人格塑造并不是对立的,第三,从教育的根本来说.教育首先是对人格的培养,其次才是对知识的积累,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今说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我们中学时代积累的许多知识,都是为了塑造更好的人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积累的每一点知识都是服务于人格的塑造的.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人格塑造在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吗?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中学时代,人格塑造比知识积累更重要!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word.。
辩论赛知识比人格重要范文「精」
![辩论赛知识比人格重要范文「精」](https://img.taocdn.com/s3/m/1e2f372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7.png)
辩论赛知识比人格重要范文「精」当今社会,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才走向犯罪的道路,这就引发大家对知识与人格谁更重要的辩论了。
下面是搜集的辩论赛知识比人格重要范文,欢迎阅读。
更多资讯辩论赛栏目!问:在当今这个社会,应试教育处于顶峰的社会,需要的是有广博知识的人,所以从清华北大出来的学生总是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工作,难道他们的人格就一定很好吗,难道我们这些高职出来的学生人格就一定很差吗,虽然我们知识比不上人家,比个人格也会输?驳:不过有更高的人格有什么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知识的人,人家老总找人第一是看你知识,而不是看你人格~~两者看来都很重要,但是题目是要求在学校范围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人,不断增强我校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对来说,只要学校这方面的知识你学透彻了,人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问:如今学校开展思想道德培养课程驳:培养思想道德观念不用知识么?知识是什么,除了专业课别的就不算知识?我也问你,没有心理方面的知识,你考虑什么,用什么?没有个顺序的先后么?好的品格是坐那就有的?啥是好的品格,评判的标准从哪来?不用知识判断么?在大学塑造起来的人格经得住走入社会得冲击么?没有自己头脑得理论理性化所支撑得人格是不稳定得,是脆弱得,假设人格培养更重要些,你怎么表现这个更重要,多抽时间培养人格么?怎么培养?实际行动是什么?看思想道德书?扶老大娘过马路?一天能扶多少个?驳:对方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一个人的知识你能看到吗?知识一旦被你拥有,他还会跑吗,而人格是多变的,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善转恶,也可以由恶转善,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日之工,他要一生的努力,而大学是人积累知识的最正确时期,不要把时间白白浪费哦.问:很多人说刘海洋和马家爵的事情来说道德很重要,那么我倒要问问你的道德是怎么来的?驳:是在大学4年里才培养的么?那么对方的便有是不是认为那些还没有上大学的人道德低下呢?众所周知,我们的品德是从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的。
辩论赛 一辩 大学积累知识重要还是塑造人格重要
![辩论赛 一辩 大学积累知识重要还是塑造人格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34680a054431b90d6c85c782.png)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对方辩友共同探讨在校大学生更应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
首先声明,我方不会否认塑造人格的重要性。
但是,就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我方认为,我们更应该积累的是知识。
首先,我们特别提醒对方辩友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第一,何谓大学,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而胡适也曾对大学的主要任务特别指出,大学是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场所,更注重哪个,显而易见。
再者,何谓知识,根据最新定义,知识是指人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那么我们在校大学生既可以积累学术知识,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
同样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但是,我方在此先明确指出,今天我方讨论的前提是在两者皆有的前提下,哪个更重要。
对于道德严重缺失的人显然不再我们讨论话题之内。
还请对方辩友万万不要做缺失性比较。
基于以上概念,我方更有理由坚信,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具体理由有三:第一:因为大学这个特殊时期。
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大学毕竟是一个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与社会联系的轨道,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越来越重要的资源,有效的积累知识,有效的管理知识,有效的共享知识,是对现代大学生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因此,对于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刻苦的学习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如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校大学生更应注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第二:从生理上来讲,当代医学表明:20岁之前人格已渐趋巩固,显然大学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讲已是塑造人格的过去完成式。
然而人类20-25岁正是智力成熟期,一个人对知识的认知和接受都是黄金时期,此阶段积累知识如顺水行舟,可以比单纯完善人格得来更大收益。
所以,大学,积累知识更重要!第三:从硬件条件上讲,大学里学术氛围自由而广泛,课余时间充裕,图书、网络等公共设施随处可见,内、外环境都表明,大学期间积累知识将满足你收获知识充实自我的现实要求,也符合了家长殷切的期待,积极应对社会对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
在校大学生知识积累or人格塑造更重要 反方立论
![在校大学生知识积累or人格塑造更重要 反方立论](https://img.taocdn.com/s3/m/0405c516cc7931b765ce1586.png)
谢谢主席!在场的各位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首先来明确这样几个概念,所谓在校大学生就是在高等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在此期间也正是身心发展从青年期向成熟期的过渡的。
再说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模式,大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中到一个人的能力道德,小到一个人的个性习惯。
而塑造人格是指对人格的培养与完善。
积累知识是指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建立全面广阔的知识体系结构。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固然都重要,但今天我方在此基础上比较何者更重要的标准即为:哪者更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下面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人格对积累知识起指引性作用。
意大利但丁曾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
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将拥有良好的心态,各个方面也都将趋于健全。
良好的人格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同时也将指引着我们更好地运用知识,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大学期间所塑造的人格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整个人生都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给予我们一种相对更自由的环境,让我们体会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交融,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发展与完善。
同时也因其的半开放模式,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全稳定,更有利于我们塑造人格,更好的经历由青年期向成熟期的过渡。
最重要的是,这种时期所塑造的人格,正是我们大学教育所要求的,既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当走向社会时,又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最后,大学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
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
在对方辩友陈述在校大学应注重积累知识时,让我不得不思索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种种现象。
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人格缺陷问题正在向大学生伸出可怕的魔掌。
我们来看一组调查数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三辩稿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三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f986610c22590103029d9e.png)
三辩讲稿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和在场观众,大家下午好!刚才聆听了反方三辩的总结陈词,可谓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但是针对反方辩友的陈词,我想强调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是主要任务。
纵观各大名校校训,复旦大学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而斯坦福大学也以校训表达了“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的美好愿望。
它们作为影响世界的名校,都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对大学生以积累知识为主的美好诉求,敦促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徜徉知识之海,树立报国之志,奉献绵薄之力,完善自我人格!大学时期,也是人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精神最为充沛的时期。
积累知识,在这一时期,天时地利,事半功倍!而美妙的意识交流,璀璨的思维撞击,若有丰富的知识为后盾,这种精神的发散交流将会不断推陈出新,去伪存真,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储备。
如此种种,这些,难道不能说明积累知识才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吗?第二、我们不否认高科技犯罪的存在及其影响恶劣,但是纵观全球,高科技犯罪毕竟是少数。
并且,知识积累的不足也是高科技犯罪的诱因之一。
试问,那些高科技犯罪者诸如马加爵朱海洋郭力维,倘若他们从小充分积累名家先贤思想精华,学会宽以待人,与人为善,那么他们还能向朋友爱人举起屠刀吗?第三、塑造人格在人的一生中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以积累知识为主不但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建设和进步,更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完善。
因此,与塑造人格相比,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第四、知识是塑造人格的基础。
《大学》中庸中谈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可见自古以来知识就是修身立人塑造人格的基础。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灿若繁星,德智过人的先贤志士无不以其丰富的学识,厚重的经验,深刻的思考,不断塑造完善自我人格,在渺渺历史尘烟中,以其巨大人格魅力,光耀万世!谢安,这一著名的魏晋贤士,从小博览群书,涉猎古今,博物多闻,以儒素显。
中学阶段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稿
![中学阶段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dcbc73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f.png)
中学阶段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辩论稿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所持的观点是: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所谓积累,就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
而知识并不单单只我们所学过的,书本上所体现的文字信息,报过了社会生活,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必须强调的是,今天的辩题是在积累知识和塑造人格人两者都存在并且重要的前提下,讨论哪个更重要。
我们从不否认人格的必要性,所以希望对方辩友接下来不要说如果缺乏人格的情况下,再多的知识也没什么用这样的话还有例子!一、就大学校园的特点来说,大学具有社会化、学习资源丰富、高端知识集中且更新快等特点,大学的种种特点都更有利于我们积累知识,而且人格在积累知识过程中也会提高,可是大学毕竟不是社会,无法全面塑造我们的人格。
就像温室里培养出的花朵,是无法经受大自然的考验的。
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也说过,“大学是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换言之,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积累知识!二、就大学生的特点来说,根据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乐于接触新鲜事物,智力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所以此时期积累知识相当重要。
但是发展心理学也说明婴幼儿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且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塑造人格也相当重,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
三、就社会需求来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社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源于那些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假设在校大学生更注重塑造人格,那么大家的知识对未来社会来说只是基础知识,那又何来高深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呢?当然不能排除现在一些高素质人才的犯罪为社会带来损失,但这些损失和贡献来比是小巫见大巫的,而那些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的人格只要符合社会基本要求,他对社会的贡献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积累知识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大学生塑造人格重要还是学习知识重要 辩词
![大学生塑造人格重要还是学习知识重要 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ab77f219c281e53a5802ff2f.png)
大学生塑造人格重要还是学习知识重要(一)从大学的特性和根本任务来看:根据国务院下达的指示,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虽然说学习知识和塑造人格都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但大学阶段恐怕是我们能集中大量时间进行学习的阶段,努力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自我价值,更能最大化地实现对人格的塑造,而且是对健全的人格的塑造。
(二)阶段不同决定了大学阶段学习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
人格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研究证明,人格在20岁前已基本定型,若无重大事件或震撼造成人格突变,此后的发展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并在一生中保持稳定。
而大学之前我的学习的知识非常零散,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黄金阶段正是大学阶段,此时学习知识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和人和,何乐而不为?(三)大学以学习知识为重,更有利于人格的塑造。
众所周知,一个人刚出生时没有任何的思想和认识,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的逐步认识积累起一定的知识,人格对婴儿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他要拥有一定的人格首先必须认识人格,理解人格的意义。
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从何谈起完善人格?人格的完善要以学习知识为前提。
社会上出现高知识低人格的大学生危害社会只是事物发展的支流,我们不能因为一棵树木而放弃整片森林啊!纵观古今中外,推动社会发展的人物,有多少是学识渊博从而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我方不否认在人生中人格塑造比知识更重要,但是就单单我们所讨论指在大学生涯这一段时间内,学习知识更重要。
1、人格的多变性。
,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善转恶,也可以由恶转善,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日之工,他要一生的努力,而知识具有永恒性,一旦拥有绝不丢失改变。
大学是人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所以不要把时间白白浪费。
假如大学的主要作用是朔造人格的话,那么他们完全没必要再来大学。
来到大学,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什么?知识的积累。
情感、自我、工作、专业、社会地位2、据权威调查,人的智力在20岁到25岁发展到了巅峰,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一一正方是想要据此论证:大学期间学习效率高,成果好,积累知识更重要。
辩论:学习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
![辩论:学习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17d75fafdd3383c4bb4cd2b2.png)
反方观点尊敬的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电子商务系的正方一辩徐国涛,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在校塑造人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我想从两个方便来论证我方的观点。
其一:从人格的含义上来讲,人格是个显著的思想、性格、特征、态度和习惯的有机结合。
它包含特质、认知和倾向三个单元。
而认知这个单元就包含了学习知识这三个方面。
其二:从人格的作用来讲,我认为一个人不管有多高的知识,都必须是以拥有驾驭他知识的人格作为前提,否则他的知识的作用对全人类来说就会是个反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
我方认为人格比知识列重要,虽然人格和知识都属于人的内在东西,但是相比而言,知识似乎表象一些,人格则更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知识可以用语言表现出来,但是人格只能用行为来表现,一个人如果人格高尚,但是知识欠缺一些,可以为人们所接受,而一个知识非常渊博、但人格却十分委琐,这样的人只会遭人唾弃。
例如在“红楼案”中倒下的高干们、他们知识不丰富吗?他们中有不少都是大学文凭的,但是成为阶下囚,原因何在?人格有缺陷!面对金钱与美女的诱惑,他们无法把持自己的良心!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商品大潮的冲击愈演愈烈,在一片“出国热”中,我们不强调人格,不久的将来,人将不人,国将不国了!所以天之骄子们,在学习知识,丰富头脑的同时,不要忘了提升你们的人格,培养你们的良知更重要。
在今年初烧熊的刘海洋事件中,杀死自己寝室的四个室友的马加爵,曾经是广西南宁总分么二名的学生,成绩如此优秀,只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导致了今天的悲剧,等等,以上两个观点我方认为大学生在校,塑造人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2. 2上大学期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阶段。
知识什么时候学都行,但人的品格一旦成型了,就不容易改变,会影响一辈子,包括影响知识的积累。
知识本身,是双刃剑。
在道德修养高的人手中,是创造价值的,而在素质低劣的人手中,却是相反的。
例如,常常看到“某某少年黑客盗窃帐号”之类的新闻,姑且不论少年是否真的是黑客,但显然知识在他手中,是用于破坏,而不是建设。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一辩稿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4eca9e65b307e87100f6960e.png)
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还是塑造人格更重要。
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为重要。
开宗明义,在校大学生是指在高校就读的所有学生,积累知识则是指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建立全面广博的知识体系结构,而塑造人格是指健全人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形成包括爱心,宽容,乐观,守信,具有责任感等美德在内的健全人格。
所谓更重要则是指看重两者重要性的同时究竟何者是推动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方认为,塑造健全的人格比积累知识更容易推动在校大学生自身发展,而健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格作为每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决定了其人生观与世界观。
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基础科学的指导,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样也能为积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大一学生,首先接触的必定不是专业课程,而是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传播法规等在内的公众课程。
这些课程并不以积累知识为首要目的,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塑造大一新生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为优先二.在大学期间未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便难以立足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轻而易举地获取知识,一个有才华的人在社会并不罕见,反而缺少了德才兼备之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向来倡导以德育人,就连教育他的孩子也是从最基础的与人沟通和行为举止做起。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时间段,正是塑造培养自己独特人格的大好时机,而积累知识则是终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急于当下。
诚如大器晚成之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三,没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保障,知识积累得越丰富对社会反而会产生越大的危害2013年4月,上海研究生黄洋室友被投毒致死,其背后反应的正是当代大学生在积累知识过程中造成的人格缺失。
我国现阶段采用应试教育,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只用功读书而忽略对其人格的培养。
在进入大学之后,孩子的独立性受到考验,因而产生与他人种种矛盾,终究造成复旦投毒的惨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攻辩:4.反方二辩于杰:人没有不健全的人格怎样走向社会?怎样为人类造福?人格是无形的,人格要学习才能得来。
正方三辩高春杰:知识在完善人格上起主要的作用反方三辩李姝婷:刘海洋,马加爵等人的实例证明培养人格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犯罪率的提高是因为人格的缺乏。
引用周恩来、马克思等伟人的突出贡献,强调由于他们的伟大人格塑造了他们的成功,同时,引述马加爵、刘海洋等大学生的反面案例指出大学生人格塑造刻不容缓。
--你如何塑造你的人格?仅通过别人的言传身教吗?周围的人就一定是高尚人格的人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都明白。
其实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渣滓大部分都是没有知识的人。
对方辩友也许会问那还有好多有知识的人走上歧途呢!我告诉你,那是应为他们只获得了片面的知识的原因,所以他们的思想才会变得极端。
对方辩友在一辩陈词中提到了刘海洋和马加爵请对方辩友不要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中国有几个这样的大学生?你们举他能说明问题吗?那么和他一个学校的大学生怎么没都像他那么做呢?换个方向说:他们这种人在大学期间就真的是塑造人格更重要吗?他们处于病态心理的人应该看医生,我们怎么能去塑造他呢?对方辩友还提到了高学历犯罪高学历犯罪的确很多,但是那些高学历犯罪的在高学历者中的比例又是多少呢?而那些没有做出人格很低劣事情的高学历者就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塑造人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吗???或者请理智的想想看看,高学历犯罪者占所有犯罪者的人数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在当今由于欠缺法律知识而犯罪的占相当的比例,这难道不能说明学习知识更重要。
健全人格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如果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那他的各个方面都会趋向健全的,有着良好的心态,就有良好的态度,学习起来也会思开拓,聚精会神。
学习的效率也会高的。
如果一个心存芥蒂的人,就会事事烦心,处处耿耿于怀,那还有经历学习呢难道我们的教育体制有问题吗?对方辩友的观点如果是正确的,我们中国教育界怎么会看不到呢?他们怎么没有把“人格塑造”定为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呢?为什么没有安排每天上、下午都要进行思想政治课呢?(大一新生一周一节思想政治课)且不谈中国的教育制度,请问又有哪个国家是这么做的呢?所以我重申我方观点,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我们要珍惜这宝贵的四年光阴,珍惜国家给我们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才是更重要的这一真知,把握今天,把握现在,去吸取能够改变命运,进步人类科技的知识吧我完全赞同对方友的,我们大学生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要使命,一定要努力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为富国兴民作好充分准备。
那你又做如何解答,高科技犯罪呢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不谈标准,只谈重要,可是没有标准,何来重要啊?健全人格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如果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那他的各个方面都会趋向健全的,有着良好的心态,就有良好的态度,学习起来也会思路开拓,聚精会神。
学习的效率也会高的。
如果一个心存芥蒂的人,就会事事烦心,处处耿耿于怀,那还有经历学习呢?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没有私心杂念,是个很专注的人。
健全人格是积累知识的的前提,积累知识是健全人格的必然高学历犯罪占事业犯罪这的比例不高,但是其危害又是普通犯罪者的多少倍呢~心理病~知道自己有人格缺陷才去,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请问对方辩友你是先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还是在犯罪后再去补救?专家认为:教育首先是对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的灌输。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韩愈就曾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或也。
”也是把“传道”放在首位。
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演变,对培养“人”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的观念始终如一。
从未改变,由此说“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
而人格的形成又是其中的核心。
请问那不就是应该人格的塑造这样吗?我们在大学期间只能是完善人格,而不能是塑造人格,因为我们来大学时已经具备了一些人格,我们只能是修改,完善人格塑造人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短大学4年能塑造怎样的人格?只有在大学里积累好足够用的知识才可以为塑造人格打好基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人格也不是在某个时期塑造出来的,而是你的大半生时间,从你接受教育的第一天起,随着一个人生理上达到成熟,他的人格也已定型。
从你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的那一刻,人格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你阅历的增加,经验的累计,你的人格也在不断的被重塑。
大学里的重要性到底占多大比例呢?对方辩友能给出有说服力的科学的论证吗?对方辩友是在诡辩吧?大学生在校学习知识最重要,有了知识才能塑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其科技成果屡屡创新并引起社会青睐的事实是实实在在的。
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李玲玲与经济、机械、计算机、管理等专业五名同学组成创业互助小组,发明了“高杆喷雾器,新防撬锁”,得到了社会认可,并以此首获创业风险金。
这便是一例。
请问对方辩友有哪些大学生因为人格美丽而产生了经济效益呢?大学生教材《思想政治》上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的地位、尊严、和作用的统一体,是做人的资格和权利。
“人格是一定文化在人身上的烙印和凝结”,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程度的表现。
”所以说就连人格本身的塑造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
所以——大学生在校学习知识最重要,有了知识才能塑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正确的选择积累知识的过程就是塑造人格的过程,当人格偏离知识时,通常都是出在对知识的选择不当上。
所以关键是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能否正确选择知识的问题,选择正确了,人格塑造就不会偏离。
知识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出在选用知识结构的体制身上我们曾经付出过12年才走进了大学这“知识的殿堂”难道我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我们的人格吗?人格固然重要,但是,这短暂而珍贵的四年的主要目标就可以是塑造美丽的人格吗?我们对得起父母吗?我们对得起国家给的学习机会吗?我们甚至对不起那学费。
发展才是硬道理阿,不把学习知识放在第一位的人格塑造只是一座空中楼阁吗人格不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人格虽然支配知识的运用,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人格又支配什么呢?人好比一部“车”,知识好比“油”,人格好比“方向盘”,试问没有足够的油的车方向盘能让他向前行使多远?而油本身就算不用于使车前进,也可以燃烧掉供我们取暖不对吗?曾经的人类就算人格再高,面对冬天他也会冷,而只要懂得了“钻木取火”的知识后我们就不会再怕冬天的来临重申一遍,大学生在校学习知识更重要,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对知识的积累比塑造人格更重要,但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不塑造人格。
因为像“不积累知识”或“不塑造人格”这样的辩题是无从辩起的。
知识和人格是分不开的,两者都是必要的,只能谈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地点”的重要与次重要问题。
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一个很有人格的人,会不会因为是“法盲”而犯法呢?(据我所知,有很多人“为民除害”、“行侠仗义”的方式都存在问题,毋庸质疑——根本原因在于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对方辩友曾说:一个人连人格都没有了。
这是什么意思呀?难道大学生都会把人格扔了吗我们所说的是人格重要,但知识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最重要的!任何一名考取大学的有志之士从没动摇的一个意念就是“求知”。
没有人单单冲着来塑造完美人格而上大学的。
他们渴望着扩大知识面,目标就是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上大学之前,父母便会警告自己的孩子学不到知识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意味着挨饿,养活不了自己当然就更不用提光宗耀祖这样神圣的事业了。
学生心里自有古训为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见于这个目标——事实上最浅显的道理就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外,都会再学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位,甚至学三门以至更多,以求适应这需要复合人才的社会。
也有只学本专业的,而这些学生瞄准的是硕士、博士。
这刻苦学习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正是懂得“在校期间学习更重要”!在大学里,更重要的是为踏上社会做准备,还有就是要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将要在这个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己身上的责任.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来达成的。
到大学,我们的人格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我们应作的是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在大学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人格基础,我们在学习必修课时,还有选修课,这是为什么呢?人格塑造是需要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但是,人格塑造并不是在人的一生中永远占最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塑造人格,象牙塔中没有成熟的环境(大学生上课放学,交作业,或者你参加什么社会实践,那只是你认识世界的很少的一部分)。
其次,大学生在学习时就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塑造人格不是上大学的目的。
我们的社会是靠什么维系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强调的是“法制社会”,试问我们的社会能只单靠道德来维系吗??“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不仅包括课本上的,更多的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维系我们社会正常发展的法律知识。
难道学习这些不重要吗?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
如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重要性更加突出。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学习知识放在第一位?我们需要全面而科学地来认识知识的作用,需要从人类的整体性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来考究知识的价值。
◆对方辩友说:人格是最高学历。
那么请问我国教育部承认吗?有明文规定吗?能一眼就看出一个人的所受教育程度和驾御当今先进科技的能力吗?◆每个人都该意识到在当今这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想要生存就必须有爆炸性的知识存量为底子,知识的储备量及知识的运用能力才是一个人实际能力的凭证。
学习知识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高等教育直接进行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评价。
它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和研究活动,保证人类各个知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探究活动能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国的文字是门博大深远的艺术,甚至每一个符号都有它深远的涵义,素有中国最高学府之称的清华大学的校训必是经过反复斟酌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没把“厚德载物”这四字放在“自强不息”的前边呢?这正是因为我们今天所要证明的事实:大学生在校自强不息地学习知识更重要!!!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都有理啊大家好!对方辩友很善于语言文字的调整,但是真理并不是修饰出来的。
首先,重申一下今天的辩题,大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塑造人格哪个更重要。
在这里我想指出对方辩友观点里的几点偏颇之处:其一、我们没有否认人格的必要性,对方提到了刘海洋等问题,他们主要是心理的扭曲,或者说有心理疾病,应该看医生,难道在大学塑造人格就可以救药吗?对方犯了以偏概全一点盖面的错误。
中国有几个刘海洋其二、对方辩友夸大了人格的作用,对方也承认了人格的塑造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然而人格其的是指导作用,并非主体。
其三、成为社会的精英,就需要足够的之事务长自己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