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

合集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的途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的途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的途径一、导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

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观念认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

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以及诗词、音乐、绘画、礼仪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文化元素贯穿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孝敬”、“忠诚”等价值观念,具有塑造良好人格和培育良好公民的作用。

2. 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基因,扎根于中国大地,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对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起到重要作用。

3. 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廉洁”、“忠诚”、“正直”等道德规范,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的融合途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政治课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 国学经典融入:将《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纳入高中政治教材,通过解读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

2. 传统文化故事讲解:在高中政治课上,适当讲解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如《管子》中的《以德报怨》、《荀子》中的《劝学》等,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道德规范。

3. 优秀诗词赏析:在政治课中,选取一些优秀的古代诗词,如《登鹳雀楼》、《泊船瓜洲》等,通过赏析这些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4. 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组建传统文化社团,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绘画、剪纸、打击乐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国学经典促进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以国学经典促进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以国学经典促进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学经典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讨论了国学经典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作用,指出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的重要资源。

其次探讨了国学经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支撑,以及在初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接着分析了国学经典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指出其传统智慧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启迪。

最后强调了国学经典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自信心方面的作用,认为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国学经典是促进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国学经典、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支撑、具体运用方式、当代社会联系、启示、传统文化自信心、资源。

1. 引言1.1 国学经典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国学经典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经典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

国学经典作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国学经典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上。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更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认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和意识。

将国学经典融入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认同,促进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正文2.1 国学经典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作用国学经典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作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观念。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和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分析案例,揭示了地方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教学改进策略,探讨了其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和价值。

研究发现,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地方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和方法,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更多创新元素和活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启示、实施路径、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改进策略、教学价值、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积淀,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融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广泛、难度较大。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探索。

通过借鉴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思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化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政治思想、理论知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治教育功能。

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道德底蕴和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而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内涵。

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仁、义、礼、智、信五德,这是传承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二者的融合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1.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培养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提高对社会的主动参与与贡献。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伦关系与道德规范,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如“格物致知”、“推己及人”等思想,强调发掘内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逻辑理路1. 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其中,构建符合教学实际的目标体系。

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改革: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故事,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

3. 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中体验和感受其中的思想价值。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较抽象的学科,稍不注意,其教学(尤其是哲学部分)就会陷入枯燥干瘪、形同嚼蜡的境地,不少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要么打瞌睡,要么看课外书籍。

因此,如何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为政治教师不得不深思与研讨的问题。

本人认为,灵活而恰当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精粹如成语典故、诗词对联、佳篇名句等进行教学,一则可以通过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仿佛一缕春风,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而纯净甚至可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真正使学生在回味和思考中流连忘返;真正使思想政治课达到知识性、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二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启迪学生思维,开发非智力因素,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下面是本人关于这方面的粗浅探索。

一、用于新课导入,激起学生兴趣巧用传统文化的精粹如诗词或诗歌导入新课,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朗读诗人艾青的《光的赞歌》:“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读毕,先让同学们找反义词,之后问:“这些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还是自相矛盾呢?又该怎样理解矛盾呢?”话音一落,学生立即来了劲头。

又如在讲“维护祖国统一”时用陆游的《示儿》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来激趣、在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用闻一多先生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诗句“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来导入。

因为这些爱国诗歌,渗透了诗人伟大的人格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摘要】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困难,急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实现再传承。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如何融入课程、对学生素养的影响、实践案例以及挑战与解决途径。

通过前瞻性展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前景,提出推动融合的建议,旨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

结语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助力培养具有独特国民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后代。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重要性,问题,必要性,作用,课程,影响,素养,实践案例,挑战,解决途径,前景,建议,结语。

1. 引言1.1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与联系。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对人们思维方式和政治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过程。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艺术和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和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思想。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1.2 当前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当前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逐渐淡化,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逐渐减弱;二是传统文化传承渠道不畅,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体系不完善,很多传统文化技艺和知识无人传承或传承人数稀少;三是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外来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了解;四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传播面临挑战,很多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并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有限,难以与当代社会相衔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问题与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问题与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问题与路径研究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政课堂有效融入是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和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实际融入过程中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融入内容层次浅显以及融入方式枯燥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立足教材发掘融入基点、改进融入方式实现两者有效融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思政课;有效融入;问题与路径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观与思政课育人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是增强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落实以文化人理念的必由之路。

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同时也是抵御错误文化思潮、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体系,但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单一的以教材上仅有的资源作为教学基点,很少拓展教材以外的优秀文化资源。

高中思政课教师对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主要表现在对互联网资源、本土资源和时政资源挖掘不深入。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倒逼着高中教师学习与使用网络资源,面对网络资源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应仔细甄别。

此外,教师对本土资源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当地传统习俗与传统建筑,对当地语言、名人轶事等资源知之甚少。

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才能使得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避免流于形式。

1.融入内容层次浅,片面单一在广度上,高中思政课程共包含四本必修教材,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只在对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进行融入,而对其余教材比如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融入很少,甚至是没有。

究其原因是《哲学与文化》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较为密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借鉴教材本身的资源,这也使得融入较为简单直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路径研究

218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路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文化自信尤为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重要基础。

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伦理道德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古为今用,德为育用,正是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凝心铸魂提供文化资源。

文化及其认同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稳定发展的纽带。

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将一个群体紧密团结起来,超越血缘、种族、地域的差异而构成稳固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

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发展,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供有效途径。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时代发展到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立德修业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德为先则互为融合。

爱国主义情怀则是思政课教师内在涵养,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效途径思政课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重要来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让思政课内容“活起来”,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成为学生终身获益的课程。

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意义与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意义与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意义与路径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更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小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并为其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滋养。

基于此,教师要从夯实思政教学基础、优化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实效。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思政;课程融合一、引言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融合,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

这就需要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而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

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要多了解、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化思政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正在形成,这一时期也是他们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教师要注意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意识。

首先,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由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教育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相似,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诚信”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选择“诚信”这一传统美德作为思政教学内容。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教师要让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而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以传统文化知识导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以传统文化知识导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导入环节的内容之一 , 以提高导人部 可
分 语 言 的艺 术 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 化 心 理 层 面 引 发 从
学生解决问题 的愿望 , 让学生思维从思 考和解决开始 , 为顺利理解新 的学习内 容创造有利条件 , 使新课一开始就激起
学 生思 维 的火 花 ,牢 牢地 吸 引住 学 生 。
如 : 运动绝对性 和静 止相对性 ” , 讲“ 时
在《 导入 用 全 面 的观 点 看 问题 ,坚 持 两 点论 、 如果导入 内容选择不当 , 出多媒体所 如 :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超 两
时 课 梅 含动画 、 图片 、 声音等预设的范围 , 师 环 节 ,选 择 这 样 一 则 事 例 :鲧 治 水 用 分 法 ” , 堂导 入 引 用 “ 须 逊 雪 三 分 教 堵 容易消极 回避 、 或者以话语 霸权 强行 导 “ ”的方法 ,而大 禹治水三过家 门不 白, 雪却输梅 一段香” 来说 明 ; 事物 讲“
以 自强 不 息 ” 为课 堂 导 入 , 以增 强 学 可

维和创造性 , 营造 出和谐 、 愉快 的教学
氛围。
生 对 自主创 业 、 自立 、 自强 、 贫 致 富 的 脱
目前 , 我们常用 的较好 的高 中政治
课 堂教 学 导 人 方 法 , 形 式 看 主 要 有 提 从
问导入 、 活动导人 、 多媒 体导入 、 调查导 没有好 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 成 , 很容易
坐 导入环节 。 三是利用多媒体等辅 助手段 传 统文化知识 中的典故 或故事导入 新 可 以在课 堂 导 入 时 引 用 “ 地 日行 八 万 课 ,将 学 生 的 好 奇 心转 化 为学 习兴 趣 。 里 , 巡天遥看一 千河” 这句古诗 ; “ 讲 要 导入新课 时,存在场景预设 这一程序 ,

如何把传统文化资源引入政治课堂

如何把传统文化资源引入政治课堂

如何把传统文化资源引入政治课堂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人就教学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我是如何把传统文化引入到政治课堂。

一、筛选思想品德相关古诗文的诵读和讨论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学诵读相关的古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

司空图说:诗“俯拾即是,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奇,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平。

薄言情语,悠悠天韵”。

优秀诗歌都具有脱口而出,自绕情味的特色,自会使学生“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如过水采平。

”仿佛看到古人风貌,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即:设置项目(必要的引领。

因为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总是有限的。

因此,政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而引领,是为了心灵的抵达,为了对传统文化真正的感知、感悟和感动。

例如:例如,孔子为了持守自己的信念,一生颠沛流离,忍饥熬难,用自己的苦行,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透彻观察,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的政治理想。

)—自主学习(所有的篇目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立足教材,拓宽思路)。

例如:教授《放飞理想》时,我会让大家朗诵柳禹锡的《陋室铭》,我会补充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中语言清丽,画面灵动的篇目;李白《渡荆门送别》,连带他的《秋思》《将进酒》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走近了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总之,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高效传递。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意义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意义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意义【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课程思政资源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两者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思政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层教师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发扬,充分利用好学校和思想政治课堂这个平台,提出新的见解,勇于继承、创新和发展,跟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对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一、目前思政课的短板问题急需注入传统文化的力量(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目前学校使用的思政教材基本上以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思政课程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工匠精神方面的引导,尤其是缺乏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人文精神模块指导。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巧妙的渗透其中,导致学生没有主动探索的动力,从而影响对思想政治精髓的理解。

思想政治教材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载体,思政课堂不但要学习时事政治,关心时政方针,国家大事,也应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学习古人的伟大思想,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要实现这两者的融合,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融入到思政教材,让思想政治的主要脉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辅助,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师在思政课堂上采用的常见教学模式是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单方面的理论知识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造成知识厌倦乏味,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政治思想的发展以及人们道德意识水平的提高,很多陈旧的政治理论已经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的思政教育要求,思政课本知识陈旧,出现课本教育内容与现实情况发展不同步的问题。

虽然很多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这方面的弊端,开始尝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可以提升的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点一、着力点一: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礼让、谦和、诚信等,这些传统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心灵。

可以通过讲授经典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书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尊重、责任、爱国等优秀品质。

二、着力点二:推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世界观启蒙,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推崇和传承,通过对经典的阅读、讲授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化经典,深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从而树立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着力点三:倡导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倡导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应该与当今社会相结合,通过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展现其活力和魅力。

可以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传统文化技艺和文化传承,引导学生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生活气息。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讲授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学习中。

四、着力点四:培养传统文化的研究意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需要学生从课堂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应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意识。

通过论文写作、课外读物推荐、学术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学政治课堂的几点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学政治课堂的几点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学政治课堂的几点思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学政治课堂,应该从根本上推动学生
在政治课堂软实力教育上的一个文化转化,让学生在政治课堂受到良
好的文化引导。

2.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到从“天人合一、大道
至简”的概念起,到“廉洁奉公、仁义崇德”的行为,可以将理论与
实际结合起来,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传统文化,在政治课堂中能够得到
更加衍生化的文化展示。

3. 丰富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从历
史上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出发,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研究
传统文化的形成,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4.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政治课堂的教学当中,体现出政治课堂既包
容接受传统文化,又兼收并蓄现代文化的特性。

立足传统文化对当代
的提振,从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精髓,以更加
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发展问题,有助于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政治课堂的教
学当中。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与历史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政治课堂中,可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政治课堂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
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

政治课堂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政治课堂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政治课堂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摘要: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有四个古老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国家文化没有延续下去,有的湮灭了,我国的文化是是唯一一个流传到当代的文化,在世代延续中影响着华夏儿女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各族人民奋勇前行的精神纽带。

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更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政治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不仅正值青春期还将面临高考,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中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冲击,而此时他们的理论学习能力在变强,但他们还没有真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使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高度文化自信,我们老师在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能够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我们先辈给华夏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

至今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基础和客观依据。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智慧,科学有效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政治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有效的落实这一根本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讨【摘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思政课教学有效结合,能够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修养,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体现思政课价值。

当前学校思政课教学普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政教育效果。

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原则和目标作了探讨,探究了在两者融合情况下的思政课教学举措。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教学路径前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传承传统文化的效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乐于奉献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设计教学安排,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学工作,努力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一、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重要文明成果,以深厚的文化内容和思想内涵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促使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的优秀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支柱,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

因此学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嵌入和传授,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持续教育和熏陶,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广大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自觉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不断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

2.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思想政治课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学生道德修养的主渠道。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教师往往局限于教材本身开展教学,这样的课堂存在内容单一枯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摘要: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从黄帝炎帝的氏族部落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王朝,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我们民族之根,更是民族之魂。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叶相连,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教育,则成为了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为了更好的贯彻并践行二十大精神,并同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应当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让学生汲取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他们的内心,身体力行,不负使命,积极承载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被发掘,其内容和形式也不断被创新。

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股“中国风”又刮了起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风靡全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想产生更深层次宽领域的影响,最主要还是应该依托于教育领域。

然而,在推进这一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阻碍该进程前行的问题,而产生的这些问题则成为开展中学思政教育工作的掣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教育界/ JIAOYUJIE2024年第6期(总第554期)中学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范玉梅【摘要】新课标指明高中政治教学少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要求政治教师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强化认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根据政治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用多样方法将其融入不同的教学环节,助力学生掌握政治内容,同时形成文化认知,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科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策略;文化自信作者简介:范玉梅(1970—),女,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是学生学习各学科内容的辅助,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政治教学的补充,起着重要作用,如:促使学生丰富文化储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传承意识;促使学生践行文化传承行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政治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精神财富,有助于学生理解政治内容,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文化自信[1]。

此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治课堂,可以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地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政治学习情况,生成相应的教学活动,使用多样的方式展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使用不同的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建立政治认知,丰富文化储备,锻炼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习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还能提升政治学科的育人效果。

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以此为基础,发挥教学智慧,应用多样策略,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拓展教材素材,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是融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于政治课堂的基础。

在实施政治教学时,教师要拓展教材素材,从不同角度入手,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做好融入准备。

以文化视角切入政治备课教案

以文化视角切入政治备课教案

以文化视角切入政治备课教案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思想和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的必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家运作等知识是必要的,但仅凭知识的传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如何将政治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以文化视角切入政治备课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将文化要素融入政治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教学中文化元素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

以我国的民主制度为例,一个健康的民主制度需要基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文化。

民主制度建设离不开思想意识的转变和诚信文化的塑造,而这些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政治教育中的学习主题。

在政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他们对民主制度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同时,透过学习一些著名的政治事件或人物,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这些事件或人物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有一定的帮助。

以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元素来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元素来加深对某些具体政治事件的理解。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文化课程了解到我国的宪法是和传统文化紧密关联的,从而可以更好地领会宪法中所代表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内涵。

再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文化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领悟到这些价值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在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掘文化价值和涵义,不仅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文化内涵和价值,也会促进他们对政治、文化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政治教育中文化元素的应用可以使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全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撷中华文化的芬芳——浅谈让民族传统文化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文章摘要:在“快餐文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以及“韩流”、“日流”、“过洋节”和“跨国界追星”在我国未成年人群体中越来越流行。

面对伴随着外国大片、卡通动漫、网络视屏等一起扑面而来的高强度的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文化根基薄弱、生活阅历浅和鉴别能力弱的未成年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追求高效率,对功利性心理的盲目崇尚,让“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迅捷便利的文化交流渠道,让各种外国文化蜂拥而至。

对于成年人来说,百花争鸣的各种文化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诸如唯美凄惨“韩剧文化”,潮流时尚“日流”,惊险刺激的“美国大片”,商机无限的“洋节日”。

这其中各种糟粕与精华共存,要想明辨其中是非,成年人也是模棱两可,更何况生活阅历浅和鉴别能力弱的未成年人,况且本民族文化根基薄弱,长此以往,未成年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人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本篇文章精选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如典故、成语、诗词、名人名句、民族舞蹈这5个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思品课堂前言:(调查的数据)在前不久的一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对西方的风情习俗以及相关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解的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品质缺乏领悟。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上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老师,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学生在上完政治课后,喜欢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受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一、经典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辞海》给予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经典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知识,精选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初中政治课堂(一)借用典故,抛砖引玉,让学生深受启迪典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离奇动人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借用典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立志成才》时,我借用了“人尽其材”这一典故:公孙龙在赵国时,时常对学生们说:“一个没有本领的人,我是不收他做学生的”。

有一天,一个衣衫破烂的年轻人前来拜师。

公孙龙问他有什么本事,年轻人回答说:“我能大声呼喊。

”旁边的学生们都笑了起来。

公孙龙环顾大家问道:“你们中有能大声呼喊的吗?”大家又哄的笑了起来,说没有。

公孙龙便对年轻人说:“好,我收你做学生”。

过了数日,赵王叫公孙龙去燕国做说客,当他们一行匆匆来到一条大河边时,只见河水茫茫,船却停在对岸。

大家没有办法,那个年轻人却不慌不忙把手拢成个话筒样,对着那边大声呼喊。

洪亮的声音传过去,船家听见了,很快把船划了过来。

”在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完这一典故后,我不失时机地问他们:“你心目中的人才是怎样的?”学生们马上议论起来。

随即我让学生概括“人才”的含义,接着我便及时总结:在当代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大量的。

只要你的一技之长是对国家有用的,并把它充分发挥的,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像公孙龙都能把“大声呼喊”作为他的优点并加以利用后受到别人的器重。

我相信我们班的学生肯定比公孙龙还有本事和长处。

讲到这里,我看到班里很多学生的眼睛顿时充满了光芒,充满了希望。

这个典故的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有些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二)运用成语故事,让学生通俗易懂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璀璨珠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蕴藏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内容。

许多成语,或是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或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或是丰富哲理的阐述。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一些成语故事,既能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通俗易懂。

比如我在上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七课《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第一框《了解社会自主自立》中“青少年待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个知识点时,我运用了一个成语《邯郸学步》。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燕国少年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的走路姿势太难看了,就去邯郸学别人走路的姿势,他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

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讲完这个成语故事,我随即就问“这个燕国少年为什么到最后爬着回去呢?”学生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

这样,我就很自然而然地启发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都能答出做什么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从而很顺利地过渡到我今天要讲的知识点“青少年待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见”。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让学生一下子明白知识点,既积累了知识,又加强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三)应用诗词,使教学富有诗意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唐诗、宋词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饮誉海内外。

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挖掘其内在的思想内涵,能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

如在学习九年级的“爱国主义”时,我选用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读着岳飞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我,包括我的学生都会热血沸腾,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国家强大对于我们老百姓的重要性。

或者选用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让学生欣赏这首诗并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国家,是因为有国才有家啊。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热情与激情,也让课堂增添了一份诗意。

(四)利用名言名句,使课堂教学新颖别致,让学生回味无穷在祖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名言名句,它们文字优美,思想新颖、寓意深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名言名句,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让学生回味无穷。

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二学期《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最后总结时,我选用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学生上完这节课,都有所启发,对于自己今后如何为国奉献也有了一份认识和思考。

还有在学习六年级的《集体主义》时,最后总结时我选用了雷锋的一段话作为本课的结尾。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要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不汇入江河永远也不能汹涌澎湃!”通过雷锋这段激昂的话,学生更能体会集体主义的重要性,也为课堂增添了几分韵味。

(五)巧用民族舞蹈,让学生感受民族的风采民族舞广泛流传于民间,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感染力强,不仅可以涵养性情,开阔视野,还可以增加道德修养,调动思维的参与。

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巧用舞蹈,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烘托课堂的气氛,还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例如,我在上七年级《让生命焕发光彩》时,我播放了舞蹈《千手观音》,这是由一群聋哑人用他们的坚强和信念演绎的一段美丽的舞蹈,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即使自己身体残缺,也可以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焕发出活力,这就是一种生命的舞蹈。

学生们看完这段舞蹈,不用老师多说,同学们平时遭遇到的挫折、失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只要生命存在,只要自己还活着,总有成功的一天。

一支支用生命、用坚强演绎的舞蹈,一次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善的启迪。

这种震撼像海边的大浪一样反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对生命更多的思考、对人生更多的感悟。

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流行音乐中的融入民族风,发扬传统文化也不啻是一个方式。

因为流行音乐的渲染力、普及性及流通度,是其它创作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能更好地传播古典传统的优秀内涵,让接受者比较不会抗拒。

推广或传播古典文化,应该多利用通俗文化的力量。

另外,运用相声、小品、漫画、歌曲、寓言故事、名家名著等传统文化艺术,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三、实践后的感知经典传统文化是浓缩的精华,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确定目标,修剪自己、提高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说得好,修养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而就业只是暂时的。

当然要想让我们经典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说来容易,做来难。

这需要一个政治老师长期地积累和不断地涉猎,将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积累素材上,也将会花很多的心思在备课上。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了当务之急。

思想品德课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行为的培养,更要让学生熟悉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树立经典文化意识,让课堂成为传承人类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树立危机意识,承担起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提升下一代人文素养的重任,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尽匹夫之责!参考文献:1.台湾省国立大师、台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财贵《经典诵读》。

2.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文出版社,1989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2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5、/keti/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12007年1月23日《文汇报》——“故宫里的星巴克”之争揭示了什么6、黄道祥《中学生道德教育缺点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