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5月20日下午考试)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多媒体导入
1.激发兴趣
随着配乐渐渐显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身着紫色裙子的小女孩儿张开双臂坐在弯弯的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蓝蓝的天空和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好像在和小星星说话一般。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这位小女孩一起坐在月亮上,去仰望星空呢?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幅图片,小女孩坐在月亮之上,这两头尖尖的、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小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的船》这一篇课文,和小女孩一起坐在月亮之上,仰望星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下面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生自读课文,老师给予相应的指导。

3.认读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的、船、两、在、看、见、闪、星。

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生子,指生领读,齐读,猜词游戏,开火车读。

(2)生字。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课件出示:月、儿、头、里。

个人读,同桌互读,互相说记字办法,全班交流。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学习“月、儿、头、里”4个字。

指导: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

(2)学生练写。

学生先进行书空,然后在书本上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

学生互评再写字。

(三)深入研读
1.(配乐朗读课文)师讲述: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

(放音乐)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轻轻摆动,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

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

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

2.品词析句,在比较中体会美
问1:弯弯的月亮与小小的船有什么关联?(出示图片)
明确:相像。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问:在文章的第四行这里为什么要加个“只”(比较),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时间5分钟,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的结果,老师进行总结评价。

)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黑板出示)
明确:“只”说明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现在占据了小女孩的全部身心,小女孩的眼里现在只有星星和天空,足以展现出它们无与伦比的美丽。

(四)拓展延伸
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并加上动作。

(五)小结作业
1.总结:师生共同朗读全文。

2.作业:把自己想象中的最美的天空画出来,下节课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这节课你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计,本节课我采用了渗透式教学法和朗读法。

首先我谈一下朗读法。

本课作为一篇诗歌,朗读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在本课中不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在新课教学伊始,我就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课文。

具体说来,先是教师范读,范读后再从学生中找出读得较好的来读。

然后是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在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

这样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以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和丰富的情味。

在会意环节,我也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法感受意境。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阅读,找出文中的实景和虚景,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其次我谈一下渗透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后逐渐流行开来,它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不再直白的告诉学生死板的知识,而是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任务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来细细领悟和感受文章的意境。

《小小的船》是一篇画面感和意境感都很强的诗歌,特别适合来用渗透式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听音乐,并想象画面,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

2.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不仅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培养阅读的兴趣
我们要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

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让学生与书交朋友,激发阅读的兴趣
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

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同时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教师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

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语文《桥》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生活中见过桥么?你印象中的桥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

(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2.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

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4.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体现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

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

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1)巧妙的设置悬念。

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
(五)课后作业
1.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

2.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这篇小说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1)真:小说中那样一位把党员的职责和义务看得异常重要的村支书,一心秉守着党员的天职,坚守着党员在党旗下的承诺,舍小家舍己保大家的思想意识在当前社会存在着相当多一部分人士,一如一心为公的任长霞、无私奉献的丛飞、坚守承诺的守墓人……他们和老支书一样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用生命感动着我们,因此老支书这样的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善:作品刻画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村支书,其实是针对当前贪污腐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意在说明作为父母官就应该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包括牺牲个人的利益,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小说起到了引人向“善”的作用。

(3)美:小说展现出了无私的高尚品格美。

老汉为了百姓安危,甘愿牺牲自我,最终挽救了村民,树起了又一座丰碑;而小说以老太太给丈夫和儿子祭奠这样一种方式结局展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美。

2.小说中老汉安排小伙子最后一个走,你是否赞同老汉这样的安排?
【参考答案】
赞同他这样的安排。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在老支书的思想观念中,党员是必须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自己的儿子就更应该秉承自己的思想,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决定,更何况儿子同样身为党员。

当今社会里,许多共产党员、青年志愿者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美好青春乃至于自己的生命。

老汉这一形象应是当前社会这一现象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是值得讴歌和学习的。

小学语文《桥》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生活中见过桥么?你印象中的桥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

(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2.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

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4.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体现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

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

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1)巧妙的设置悬念。

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
(五)课后作业
1.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

2.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这篇小说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1)真:小说中那样一位把党员的职责和义务看得异常重要的村支书,一心秉守着党员的天职,坚守着党员在党旗下的承诺,舍小家舍己保大家的思想意识在当前社会存在着相当多一部分人士,一如一心为公的任长霞、无私奉献的丛飞、
坚守承诺的守墓人……他们和老支书一样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用生命感动着我们,因此老支书这样的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善:作品刻画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村支书,其实是针对当前贪污腐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意在说明作为父母官就应该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包括牺牲个人的利益,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小说起到了引人向“善”的作用。

(3)美:小说展现出了无私的高尚品格美。

老汉为了百姓安危,甘愿牺牲自我,最终挽救了村民,树起了又一座丰碑;而小说以老太太给丈夫和儿子祭奠这样一种方式结局展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美。

2.小说中老汉安排小伙子最后一个走,你是否赞同老汉这样的安排?
【参考答案】
赞同他这样的安排。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在老支书的思想观念中,党员是必须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自己的儿子就更应该秉承自己的思想,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决定,更何况儿子同样身为党员。

当今社会里,许多共产党员、青年志愿者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美好青春乃至于自己的生命。

老汉这一形象应是当前社会这一现象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是值得讴歌和学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