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的研究j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留白”艺术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包含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学生与学生相互启发,合作探究的过程。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一节奏,填补了对话间隙留下的真空地带。
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因此,教学中留下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思考、探索中形成了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留白”的艺术,要为教学留有余地。学生在教师精心留下的“空白”中充分认识“自我”的价值,将自己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无疑,教学中的留白将极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王船山在《诗绎》中记到:“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书法作品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素养。欣赏王羲之的《丧乱帖》,你会被其灵动的线条,明快迅疾的节奏所陶醉,也会被其合理安排黑与白的关系所折服;立足齐白石小品画之前,虽只见画轴下角只有一个茶壶,画向右上方只有一只小蝴蝶,中间一大片则全是空白,但你在那大片的空白中感到茶烟袅袅上升之温馨,也会感到蝴蝶翩翩起舞之悠闲;品读沈从文《边城》,当你读至故事结局,作者虽未道明小翠的命运,但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白;聆听虞舞时的《韵》乐,先贤孔圣竟余觉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当我们欣赏任何艺术作品时,直接的对象则是作品的实处,同时往往会忽视作品的虚处。正所谓“虚实相生”。书画中有“疏处可当走马,密处自不透风”之说,更有“计白当黑”之论;音乐中有休止符延音伸意之技法;文学作品中有故意留白之构造。正是这些巧妙安排的空白托出实处的美伦美奂,也正是这精妙的留白带给欣赏者空灵松动的艺术享受。因此,作为大艺术门类的教学艺术同样也需要留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新课标指出课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整合,强调课文教学应该体现发展性与艺术性的合谐统一。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时,于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了一座智慧的阶梯,于理解与体验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因此,课堂留白不仅在教学中有独特的艺术功效,同时也是符合新课标提倡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的。
以往的教学,我们总是一味的强调教案的周全和按既定目标实施过程的完美,其实这恰恰是一种不周全和不完美。即使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学况的把握也不可能尽善尽美,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思考和挖掘甚至出乎教者意料之外,拉着缰绳牵着学生转的做法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和合理的审美趋向。所以《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发展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那么教师要给机会,给时间,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做学生思想的保姆。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个性和特长,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留白”艺术做初步的研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绽放异彩。
课题负责人:齐敏
课题组成员:吴敏曹宏贵周霞王丹萍
二.研究的目标
(一)运用教学“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运用教学“留白”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三)运用教学“留白”为阅读教学提供生长点。
(四)运用教学“留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运用教学“留白”转变教师的角色。
三.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将在阅读课堂教学环节中研究留白的方法与意义。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用自已积累的知识和独特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去“补白”,去跟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思想碰撞,从而对教学文本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一)导入新课后的留白——抛砖引玉,悬念迭起
一堂好的课,有个精彩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因此导入时“留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兴趣。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尚未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就随意地,一味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实际上是怂恿了学生疏于思考,随意质疑的不良行为。在导入新课后的留白既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这又是一个“存疑”,“筛疑”的过程,在头脑筛选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问题一个个明白了,从而留下急于解答,又难以解答的“真正的问题”。这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期达到的功效。例如:《柳树醒了》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散发着诗意,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刚出
示课题时,也许很多学生对于柳树“醒”了很难理解,柳树怎么会醒呢?一般在我们学生的思维中只有动物会醒,人会醒,植物是不会醒的。这时,我就让学生静静地欣赏一段有关春天的录像: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小花都渐渐地绽放了,小鸟唧唧喳喳地叫了……在感受春天的气息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柳树“醒”了,大自然的变化。其实,这段录像的观看,就是“留白”艺术的运用,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欲望,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板块过渡间的留白——承上启下,自主探索
在课堂上,教学内容转换时,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体会成功的愉悦。
例如:课题组成员吴敏老师在执教《圆明园》一课时,共设计了四个板块,即揭题导入,奠定基调;整体感知,敏化感悟;拓展背景,加深理解;情境写话,激荡感情。其中第二板块的教学结束前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留白。
该板块教学吴老师先让学生对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知道了什么,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着重感悟“不可估量”与“化为灰烬”中,积淀了沉重的历史辛酸感。然后让学生针对2-4自然段,领会圆明园宏伟的建筑与奇珍异宝,在诵读想象中充分领略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享受。而正当学生“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教师话锋一转,“但是,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举世闻名、化为灰烬这三个词语圈起来)这一切早已永远消失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宏伟建筑、化为灰烬这三个词语圈起来)这一切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珍贵文物、化为灰烬这三个词语圈起来)教师深情地诉说这一场人间灾难,愤慨地控诉英法强盗的罪行,把学生从人间天堂一下子带进了人间地狱。而之后足足停了10秒钟,这短暂而漫长的10秒钟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就在这10秒钟里,幼小的心灵被打碎了;就在这10秒里,学生对“化为灰烬”、“不可估量的损失”的体验更透彻了,更深刻了。学生的情感被带到了更高的高度,此时孩子的心湖是冷涩的,辛酸的,冰凉的。就在10秒钟里,这股冰凉苦涩的泉水通透他们全身每个细胞。
在这里,教师没有继续激情引领,而是让学生静静品味这种人生体验。正所谓“大弦嘈嘈如急雨”,教师激情澎湃地引领,撕心裂肺地一圈,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因而对文本的成语也更深一层。因此此时的留白恰恰能起到一种“小弦切切如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