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 能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压力和面积的关系,压强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公式。
3.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计算方法,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来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2. 使用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来验证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压强和浮力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压强与压力、面积的关系。
2. 探究: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浮力的产生原因。
3. 讲解: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c. 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压力计、面积板、液体、物体等。
2. 教学课件: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等。
3. 练习题库:选择合适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3. 第5-6课时:实验验证浮力的产生原因。
4. 第7-8课时:分析生活中的压强和浮力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2. 使学生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
4. 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5.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5.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力。
6. 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G排= ρ液V排g,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ρ液表示液体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7.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8.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
2. 教学难点: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现象和规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运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压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现象和规律。
4. 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基本知识。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P=F/S)及影响因素。
2. 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F浮=G排=ρ水V排g)及影响因素。
3. 物体的沉浮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物体的沉浮条件。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本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3.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如吹胀气球、水坝修建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引入:通过讨论轮船、密度计等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5. 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6.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应用及物体的沉浮条件。
8.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物体的沉浮条件1. 讲解物体的沉浮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2. 分析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液体密度、物体体积、物体形状等。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沉浮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七、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 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加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力、增大受力面积等。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复习课教案及习题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复习课教案及习题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5. 浮力的应用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大小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3. 提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吹气球,引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思考。
2. 复习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3.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放在不同高度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复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5. 提供一些浮力的应用实例,如船只的浮力原理,让学生分析并解释。
6. 进行一个浮力实验,如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7. 提供一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分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9. 总结和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10.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应用;(2)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熟练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浮力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感性认识;(2)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应用;(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2. 教学难点:(1)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3)浮力问题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验或生活中的实例,如覆杯实验、抽水机等,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2)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呼吸等;(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4)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如浮力计算、物体上浮和下沉的条件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或实验中的实例,如船的浮力、气压计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讲解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搜集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并解释涉及的物理现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探究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本质规律;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物理知识的重要性;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和应用。
2. 让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和应用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 浮力的大小计算4. 阿基米德原理5.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和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的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2. 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和应用(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演示大气压强的测量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
(3)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
2. 第二课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实验。
(3)引导学生运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第三课时:浮力的大小计算(1)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演示浮力实验。
(3)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计算实际问题。
4. 第四课时:阿基米德原理(1)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
(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3)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实际问题分析与解答(1)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每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3)教师总结,解答学生疑问。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吸管吸饮料等。
2. 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飞机飞行、潜水艇潜水等。
3. 让学生了解浮力在船舶、潜艇等领域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基本概念题。
我的密度、压强、浮力复习教案
【教案】“密度、压强和浮力”复习一、复习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复习,学生熟悉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公式及使用范围。
2、技能目标:通过复习,能熟练应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1、重点: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公式及使用范围。
2、难点:应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师生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手工制作的假金戒指,量筒。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2)设置《家有儿女》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到师生共同编《家有儿女》剧本,导入复习主题复习密度、压强和浮力(板书)。
(二)新课教学1、请你出招(幻灯3)一天早上刘星在街上碰到一老人,流着眼泪,说钱被偷了,无法回家,愿把自己金戒指以低价卖了。
刘星看那金灿灿的戒指,这么便宜,高兴得不得了,就买了。
回到家人身边,小雪说这有可能是假的,刘星不相信,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他鉴别一下吗?引导学生讨论,寻找方法。
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咬一下,测密度等。
2、小雪方案(幻灯4)小雪把戒指带到学校实验室,称一下发现戒指的质量为35克,戒指放入水中体积如图,试问:(1)读一读金戒指的体积是多少?(2)算一算金戒指的密度是多少?(3)说一说金戒指是纯金制的吗?(ρ金=19.3×103千克/米3)引导学生计算,末了教学写出计算公式。
强调:单位的统一,ρ=m/v 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3、意外发现(幻灯5)小雪在实验中发现另一个现象,戒指沉入了水中,那么水对它有力的作用吗?产生的是什么力?方向如何?大小为多少?(g=10牛/千克)由学生个别回答。
4、解惑有法(幻灯6)一旁的刘星也有一个疑惑,35克戒指在下沉过程中有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呢?(1)如有,重力是多少?(g=10牛/千克)(2)那么,戒指为什么会下沉呢?(3)你知道物体沉浮的条件吗?能举例说明沉浮条件的应用吗?引导学生计算,再讨论。
初三物理教案-压强浮力复习
初中物理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课程主题:压强浮力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熟悉压强浮力计算教学内容内容回顾例题如图l 所示,底面积为0.01m 2,重2N 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2kg 水,水深20cm 求:(1)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g 取10N/kg)变式训练1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底面积为0.01m 2,重为2N 的容器,容器内装有2kg 的水,水深15cm,求:(1)容器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g 取10N/kg)注意:对于液体压强的计算,要先用p=pgh 求得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然后再用F=pS 来计算压力;而对于固体压强而言,则应根据F=G 总=G 容+G 液求出压力之后,再根据p=F S算出压强;(1)当如图l 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压=G 液;(2)当如图2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压<G 液;(3)当如图3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压>G 液.变式训练2如图4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均相等的三只容器甲、乙、丙,容器内盛有等高的水,试比较:(1)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F甲、F乙、F丙和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关系;(2)桌面受到的压力F甲'、F乙'、F丙'和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关系.变式训练3如图5,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相等的三只容器甲、乙、丙,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试比较:(1)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F甲、F乙、F丙和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关系;(2)桌面受到的压力F甲'、F乙'、F丙',和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关系:变式训练4如图6甲,桌面上有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装有水(未装满),把容器倒置成乙图,试判断:(1)倒置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压强p甲与倒置后水对容器的压力F乙、压强p乙的大小关系;(2)倒置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压强p甲'与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乙,、压强p乙'的大小关系.液体的压强规律大量实验表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例l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确定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内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大气压的测量1.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公式p=________.(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3)实验步骤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排尽管内的空气,然后用蜡或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顶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用这个长度去除它的体积,得活塞的横截面积S=________.④由公式________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4)实验数据(5)误差分析①因为我们选取的注射器虽然密封性能很好,在实验前也尽可能地将空气推出了注射器,但是难免有空气留在注射器中,如图甲所示,此时留在注射器内的空气也必将对注射器的活塞有向外的作用力F''.此时我们测量出的力F'=F-F'',也就是说此时测出的力是小于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________.②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力f较大,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我们测出的拉力F'=F+f,也就是说此时测出的拉力大于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______.浮力称重法:即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得的重G',用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1.一个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示数为10N,然后把它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3.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应是()A.F1B.F2C.F3D.F4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2: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3: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1)铁块从①→②→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2)铁块从③→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填序号),该猜想______(正确/不正确).(3)铁块从④→⑤的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得出猜想________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1.文字表达: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学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例1体积为200cm3的实心铁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的.(g 取10N/kg)例3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时重78.4N,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称时重68.6N,则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多大?金属块的体积多大?金属块的密度多大?例4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如图甲所示,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B.如图乙所示,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如图丙所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如图丁所示,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热气球飞行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日趋普及,如图所示,现有一个体积为100m3的热气球静止在空中,若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那么,此时它所受的浮力是(g取10N/kg)()A.129N B.1290N C.12900N D.129000N4.把木球、铁球、铜球同时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球一定是木球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C.丙球一定是空心的D.丙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7.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求:(g取10N/kg)(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2)该金属块的体积.(3)该金属块的密度.8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为55g,放人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求:(g取10N/kg)(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2)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3)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利用转换法,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4.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5. 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浮力的产生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4)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压强的计算和理解;(2)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3)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兴趣;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3. 实验演示:进行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原理;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压强和浮力的理解;3. 收集生活中的压强和浮力现象,进行分析思考。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本质;2. 利用实验法和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原理;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采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区分压强和浮力的相关概念;5.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2)利用实验和实例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通过实验和实例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3)浮力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实例分析、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压强的概念、单位等;(2)提问:大气压强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 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1)介绍托里拆利的实验及其结论;(2)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学生动手实验,测量大气压强。
3. 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实验现象;(2)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量关系;(3)实例分析:飞机的升力、船的浮力等。
4. 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1)介绍阿基米德原理;(2)实验演示:浮力实验;(3)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
5. 学习浮力的计算方法:(1)讲解浮力计算公式:F浮= G排= ρ水V排g;(2)实例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3)学生练习:浮力计算题。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知识。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及其应用。
2. 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解释相关现象。
3. 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1.1 概念: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1.2 测量工具:气压计。
1.3 应用:水坝、吸管喝饮料、呼吸等。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1 实验现象:伯努利原理。
2.2 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 浮力3.1 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2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3 计算公式:F浮= G排= ρ液gV排。
4. 浮力应用4.1 物体浮沉条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上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悬浮;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下沉。
4.2 轮船、密度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及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应用。
2.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现象解释;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存在。
2. 课堂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及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实验现象。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教案“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1.1 设计意图1.1.1 引导学生回顾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等知识点,为复习打下基础。
1.1.2 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认识,提高复习效率。
1.1.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大气压强2.1.1 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1.2 计算公式:P = ρgh(ρ为大气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2.1.3 应用: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
2.2 流体压强2.2.1 定义:流体压强是指流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2.2 计算公式:P = ρv²/2(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2.2.3 应用:喷雾器、风扇等。
2.3.1 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3.2 计算公式:F浮= ρVg(ρ为流体密度,V为物体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2.3.3 应用:船舶、救生圈等。
三、教学内容3.1 大气压强3.1.1 实验演示: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管吸饮料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作用。
3.1.2 理论知识: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1.3 练习题目:设计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2 流体压强3.2.1 实验演示:通过喷雾器、风扇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流体压强的概念和作用。
3.2.2 理论知识:讲解流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3 练习题目:设计一些有关流体压强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3.1 实验演示:通过船舶、救生圈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用。
3.3.2 理论知识: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3 练习题目:设计一些有关浮力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
2. 掌握流体压强的特点,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气压计)和影响因素(温度、海拔)。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的应用(如喷雾器、吸管吸饮料)。
3. 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4.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大小计算。
2. 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特点和关系。
3. 运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
2. 第二课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的应用。
3. 第三课时: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
4. 第四课时: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的相关实验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物理实验器材,如气压计、喷雾器等,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3.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二课时)
教案:《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液体压强的特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能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固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并掌握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液体压强计、固体压强计、浮力计、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液体压强和浮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接着讲解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样通过示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讲解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通过示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0分钟)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实验演示(10分钟)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和浮力的实验演示。
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二课时1. 液体压强特点:计算方法:2. 固体压强计算方法:3. 浮力计算方法: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液体压强的特点。
2. 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重力为G,液体密度为ρ,物体体积为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压强、浮力》
【教学设计思路】
2012年初中物理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内容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把力学内容放在了八年级,把电学内容放在了九年级。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2013年6月人教版)密度、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复习课。
密度、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
学好密度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力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而有关密度计算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压强和浮力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压强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压强计算中包含有压力、受力面积、压强这三个量,对压强计算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学生在知道两个量时能够通过概念的理解或公式的变形计算出第三个。
浮力知识的内容综合性较高、能力要求也高。
在教学中,要注意复习力、二力平衡、密度及液体压强等有关知识;浮力计算中重点是掌握好浮力的三个公式及其相对应的适用条件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
本节复习课中另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量和单位符号, 凡是物理量的符号都是斜体的,凡是单位符号都是正体的;同一个字母可以分大小写,可以分正体和斜体大小写不同,正体斜体不同,就表示不同物理量或单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加强学生对不同物理量之间关联的认识与理解,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正确理解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物理意义。
2、通过训练更加熟练地掌握密度、压强和浮力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
3、熟练地掌握密度、压强和浮力相关计算题的正确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认识与理解各种物理量,包含对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认识与区分。
2、在对基本公式的认识过程中能熟练地转换公式,进行各种公式的变形。
3、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相关物理量的计算体验,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在课堂上的听讲、练习、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3.联系生活实际,以物理的视角审视世界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正确理解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学以致用。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压
强计算
复习,讲练结合。
【公式强化】
让学生回顾压强计算有关公式:
p固=F/S p液=ρ液gh F=p液S
【运用实例】
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
积为3×l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
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
平桌面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
⎽⎽⎽⎽⎽⎽N。
(忽略容器厚度,取g=10N / kg)
已知:m容器=0.3kg m水=0.6kg S=3×l0-3m2
h=15cm=0.15m g=10N / kg
求:P固P液
解:F=G=mg=(0.3Kg+0.6Kg)x10N / kg=9N
p固=F/S=9N÷(3×l0-3m2)=3×103Pa
p液=ρ液gh=1×103 kg/m3×10N / kg×0.15m
=1.5 ×103Pa
F=p液S=1.5×103Pa×3×l0-3m2=4.5N
【规律总结】
首先对已知条件要进行分析,分辨出固体
压强还是液体压强,固体压力还是液体压力,
从而选用不同公式;其次,受力面积一定是接
触面积而不是物体表面积;最后要注意单位,
面积:m2,深度:m,密度: kg/m3。
学生积极思考
并回答。
学生先按要求
将所有己知条件和
待求物理量用相应
的符号表示,即写
出已知、求。
然后
分析所求物理量与
已知条件的关联,
并写出相应公式进
行计算。
学生练习:
一个密度为
0.5×103 kg/m3、
边长为0.2m的实心
正方体放置在水
平地面上,该物体
的质量是
kg,它对地面的压
力大小是N,
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取g=10N/kg)
引导学生在进
行固体的压强和压
力计算时,应先计算
压力(水平面上受到
的压力等于物体的
重力即F=G=mg),
后计算压强p固=F/S。
在对液体的压强和
压力进行计算时,应
先计算压强p液=ρ液
gh,后计算压力F=p
液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