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家庭 “爱心妈妈”朱慈念的临时家庭和她的23个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时家庭“爱心妈妈”朱慈念的临时家庭和她的23个孩

1956年出生的朱慈念中学毕业后,于1974年下放到江西九江瑞昌的赛湖农场,她在那里一干就是20年。那个时候在农场医院当医生的丈夫王林忠正是被她的善良和勤劳所吸引,1981年他们终于喜结良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被选为“爱心家庭”先后与23个孩子组成了临时家庭。这些被遗弃的孩子来自派出所、收容所、儿童医院等地。在三年多时间里,孩子们在这个特殊家庭里是一种什么生活状况?临时父母又是怎么照顾这些孩子们的?

2008年7月9日,我们对朱慈念进行了采访。

幸运当选“爱心妈妈”

2004年下半年,南昌市的一家媒体刊登了一则招聘“爱心妈妈”的广告,广告的发布单位是南昌市社会福利院。这项活动得到了美国一家名为浩德的慈善机构的支持。浩德是一家全球性的慈善机构,目前在全世界17个国家建立了类似的家庭慈善组织,目的是收养那些被遗弃的孩子。

广告上虽然指明是招聘“爱心妈妈”,但实际上丈夫也要参与其中。为了这个临时家庭的完整性,丈夫在这个家庭里需要起到父亲的作用,与“爱心妈妈”有所区别的是,丈夫不能像妻子一样每月能领到500元的报酬。他也不需要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这个家庭里去,他

可以到社会上选择其他职业。这样一来,“爱心妈妈”的面试对象实际上就是“爱心父母”。广告登出不久,立即有50多对中年夫妇前来面试。

朱慈念和她的先生王林忠就是当年参加面试的50多对夫妇之一。当主考官问及为什么要来参加“爱心妈妈”的应聘时,50多对夫妇就有50多种回答,而朱慈念说得很实在,她说:“我的女儿上大学去了,家里没有孩子,心里空落落的。”现场面试的一名主考官是来自美国的一名社工,听了她的回答,他脸上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富有社工经验的美国主考官显然对朱慈念的回答比较满意,而南昌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了他的担忧,因为朱慈念缺了两颗门牙,他说:“她的形象,孩子们会喜欢吗?”美国社工回答说:“我们是在选有爱心的妈妈,而不是在选美。我看这位女士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她很喜欢孩子,她一定能行。”朱慈念日后的表现证明了这名美国社工的预言是对的。

就这样朱慈念夫妇和其他5对夫妇顺利地通过了面试,为南昌市社会福利院临时组建了5个临时家庭。之后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对他们进行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训,直到2005年下半年才正式上岗,他们组成的临时家庭就设在社会福利院。现在这张用英文签名的上岗证书正挂在每户爱心家庭的客厅里。

临时家庭不一样的家

这些临时家庭的房子结构都是三室一厅,最小的房间也有十多平方米。而客厅显得特别大,不会少于三十平方米。朱慈念说:“客厅大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在室内有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朱慈念夫妇住在最小的房间里,两间大的房间留给了孩子们。两个大一点的孩子住了一间,其中一间最大的房间里住了四个孩子,这个房间里有两张上下两层的双人床。床的对面是一个大的衣柜。这样的衣柜每个房间都有。爱心家庭里的卫生间和厨房都很宽敞,

整体式厨房里家具的颜色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粉红色。

对于这里的工作环境,朱慈念夫妇感到很满意,用她的话说:“至少够得上中等富足家庭的生活水平。”记者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这里外,朱慈念在外面是不是还有自己的家。她回答说:“是的,我在外面还有两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都装修好了。但我和丈夫每天必须二十四小时住在这里,一个星期只有一天休息。这一天我们可以离开这里,社会福利院会安排一个临时妈妈来接替我们,为孩子做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

“爱心家庭”的陈设与普通家庭不同的是,这里每家每户都像村委会一样,在客厅的正中央张挂着“爱心家庭父母职责”、“爱心家庭家规”等等规章制度之类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有五六件,大小一样,整整齐齐挂满了客厅正面的墙壁。

接待第一批孩子

尽管朱慈念夫妇在此之前已经对他们将要领养的孩子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在他们接到第一批孩子时,仍然感到很吃惊。6个孩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生理缺陷,其中一个叫“洪子怡”的女孩患有血管瘤,外观上看上去十分吓人。“洪子怡”的名字是由福利院的人取的,“洪”是代表南昌的意思。这个女孩因为得了这个吓人的病而遭父母遗弃,谁也不知道她原来叫什么名字。洪子怡被送来的时候才两岁,她并不知道自己命运的不幸,只知道表达病痛给她带来的不适,又哭又闹的她让朱慈念夫妇忙得手忙脚乱。尽管如此,他们还得腾出手来照顾其他5个同样让他们不能省心的孩子。

尽管有在赛湖农场二十年摸爬滚打吃过不少苦和累的经历,但朱慈念却经不起这几个孩子的折腾,她的体重一下就瘦了五六公斤。实在吃不消的朱慈念动过打退堂鼓的念头,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她又和孩子们建立起了感情,她不忍心离开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她咬着

牙坚持了下来。前面提到的洪子怡硬是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病情得到了缓解,小子怡的脸上慢慢有了正常孩子的天真烂漫的笑容。这对朱慈念来说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啊!她说她一生都未曾有过这样的成就感。

第一批她带过的孩子中有一名叫“杜冬花”的女孩子如今读卫校去了。杜冬花现在仍然视“爱心家庭”为自己的家,她永远也忘不了几年来对她无微不至照顾的朱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一口一声“妈妈”,遇到什么开心的或不高兴的事情都要给妈妈说。朱慈念说,杜冬花在她的心目中和自己的亲生女儿没有什么两样。她就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对方的体内流淌,这份亲情今生今世都是难以割舍的!

“爱心妈妈”的不舍

如果爱心家庭出去的孩子都能有杜冬花那样的结果,那爱心妈妈就不存在所谓的痛苦了。事实上,爱心家庭的孩子大部分到了一定的时候是要被人领养的。2006年9月18日,在爱心家庭呆了一年多的洪子怡被一个美国人领养走了。朱慈念对这一行为有一种本能的抵制,但这无济于事。因为“爱心家庭”建立之初就有相关的规定,这种对孩子有利的领养活动是不可抗拒的。这一年多来,朱慈念在洪子怡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突然之间被人领养走,这就像在挖她的心。为此她病倒了,躺在床上三天起不来。

这个时候,丈夫临时充当了爱心妈妈的角色,除了照顾孩子们外,还要开导朱慈念。他对妻子说:“你想想看,孩子到了美国后,不仅可以治好她的血管瘤,还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条件也好多了,她在那里有多幸福啊。你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吗?”丈夫的开导使朱慈念心里好受了一些。她想想事情也确实如此,孩子有了好的出路应该高兴才是,可一想到和自己曾经朝夕相处过的孩子从此再也见不到了,她还是觉得非常难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