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热点地理事件:东非蝗灾与南极高温(附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请分析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东非地区受灾严重的原因。
(3)面临蝗灾,有人建议东非地区用无人机大范围喷洒化学农药灭蝗虫,也有人反对,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环境区域分布,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常变化,为蝗虫的孵化和繁殖、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向的季节变化,为蝗虫的大范围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强、聚群和飞行能力强。
砍伐森林等造成植物对CO2吸收的减少;
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增多。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倒灌。
(2)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2020热点地理事件:东非蝗灾与南极高温(附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热点一:东非蝗灾
【背景材料】
2019年年底至2020年初,起源于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沙漠蝗灾爆发,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是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5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据悉,蝗虫群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材料二:2018年来自印度洋的两次飓风(5月和10月),为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蝗虫提供了适宜的孵化、繁殖机会,随后蝗虫随风在西亚、东非、南亚不断迁移,给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1)分析图示时期的蝗灾波及东非、西亚和南亚地区等大范围的主要原因。
2020年2月2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构成严重威胁。
3.蝗灾的危害:蝗虫灾害,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业绝收、绝产;蝗虫灾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形成区域性生态灾难;蝗虫灾害,使本地区社会更加动荡,恶性社会事件增多。
4.蝗灾防治方法
(1)环境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
(2)药剂防治。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
(3)天敌防治。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
(2)东非地区属于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干早面积广,在地理位置上与西亚邻近,既有适宜蝗虫的生存繁殖的广大空间,又为迁徙提供了条件,东非国家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技术落后,蝗灾对农牧业的危害大,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差。
(3)赞成:根据材料可知,蝗灾造成的危害大,范围广,灾情严重,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节省劳动力,而且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大,成本低,见效快。
不赞成:东非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缺少无人机,又无力购买,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会污染空气、水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其它动物生存和人体健康。
热点二:南极高温
【背景材料】
几日前,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
这意味着,本应该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极,此时的温度甚至高过了中国很多的北方城市。除了南极,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的其他地方也遭受了“不正常的温暖”袭击。从挪威、瑞典,芬兰到俄罗斯,这些地区的平均温度均高于了平均水平约6ºC。
2.蝗灾的形成原因
(1)干旱: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蝗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2)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
(3)虫密过大: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020·四川高三)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蝗虫产卵需要土壤含水低到10%-20%,植被覆盖率低于50%,干旱情况下每平米达到20万-40万粒。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孵化,草本、庄稼、灌木等食物较广,生长速度快,主要天敌是鸟类和铁线虫。蝗虫是典型的从众的生物,单只蝗虫活动范围有限(最多十几米),一旦食物减少,就开始聚群,而且聚集的群体越壮大,飞行距离越远,群体飞行能力强,一次性飞行可高达8小时,范围达到150千米,如果顺风则更远。
【考点分析】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对水循环、工业、农业、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考点链接】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球正处于气温较高的间冰期
人为原因:人类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
【考点分析】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发生蝗灾地区的气候特征、蝗灾形成的原因、蝗虫的生长习性、蝗灾产生的危害、蝗灾的防治。
【考点链接】
1.蝗虫的生长习性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解析】(1)由材料可知,蝗虫产卵需要土壤含水低到10%-20%,植被覆盖率低于50%,干旱情况下每平米达到20万-40万粒,说明蝗虫适合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东非、西亚和南亚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常变化、受飓风的影响,风向的变化,为蝗虫的孵化、繁殖和大范围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一的介绍可知,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强、蝗虫是典型的从众的生物,而且聚集的群体越壮大,飞行距离越远,群体飞行能力强。
(2)东非地区干早面积广,与西亚邻近,为蝗虫的生存繁殖和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东非国家以农牧业为主,蝗灾产生的危害大;经济技术落后,抗灾、减灾能力弱。
(3)赞成:在干旱环境下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节省劳动力,效率高、范围大,成本低,效果好(或见效快)
不赞成:东非国家经济落后,无力购买无人机;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3)面临蝗灾,有人建议东非地区用无人机大范围喷洒化学农药灭蝗虫,也有人反对,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环境区域分布,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常变化,为蝗虫的孵化和繁殖、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向的季节变化,为蝗虫的大范围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强、聚群和飞行能力强。
砍伐森林等造成植物对CO2吸收的减少;
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增多。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倒灌。
(2)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2020热点地理事件:东非蝗灾与南极高温(附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热点一:东非蝗灾
【背景材料】
2019年年底至2020年初,起源于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沙漠蝗灾爆发,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是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5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据悉,蝗虫群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材料二:2018年来自印度洋的两次飓风(5月和10月),为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蝗虫提供了适宜的孵化、繁殖机会,随后蝗虫随风在西亚、东非、南亚不断迁移,给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1)分析图示时期的蝗灾波及东非、西亚和南亚地区等大范围的主要原因。
2020年2月2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构成严重威胁。
3.蝗灾的危害:蝗虫灾害,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业绝收、绝产;蝗虫灾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形成区域性生态灾难;蝗虫灾害,使本地区社会更加动荡,恶性社会事件增多。
4.蝗灾防治方法
(1)环境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
(2)药剂防治。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
(3)天敌防治。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
(2)东非地区属于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干早面积广,在地理位置上与西亚邻近,既有适宜蝗虫的生存繁殖的广大空间,又为迁徙提供了条件,东非国家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技术落后,蝗灾对农牧业的危害大,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差。
(3)赞成:根据材料可知,蝗灾造成的危害大,范围广,灾情严重,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节省劳动力,而且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大,成本低,见效快。
不赞成:东非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缺少无人机,又无力购买,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会污染空气、水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其它动物生存和人体健康。
热点二:南极高温
【背景材料】
几日前,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
这意味着,本应该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极,此时的温度甚至高过了中国很多的北方城市。除了南极,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的其他地方也遭受了“不正常的温暖”袭击。从挪威、瑞典,芬兰到俄罗斯,这些地区的平均温度均高于了平均水平约6ºC。
2.蝗灾的形成原因
(1)干旱: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蝗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2)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
(3)虫密过大: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020·四川高三)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蝗虫产卵需要土壤含水低到10%-20%,植被覆盖率低于50%,干旱情况下每平米达到20万-40万粒。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孵化,草本、庄稼、灌木等食物较广,生长速度快,主要天敌是鸟类和铁线虫。蝗虫是典型的从众的生物,单只蝗虫活动范围有限(最多十几米),一旦食物减少,就开始聚群,而且聚集的群体越壮大,飞行距离越远,群体飞行能力强,一次性飞行可高达8小时,范围达到150千米,如果顺风则更远。
【考点分析】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对水循环、工业、农业、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考点链接】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球正处于气温较高的间冰期
人为原因:人类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
【考点分析】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发生蝗灾地区的气候特征、蝗灾形成的原因、蝗虫的生长习性、蝗灾产生的危害、蝗灾的防治。
【考点链接】
1.蝗虫的生长习性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解析】(1)由材料可知,蝗虫产卵需要土壤含水低到10%-20%,植被覆盖率低于50%,干旱情况下每平米达到20万-40万粒,说明蝗虫适合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东非、西亚和南亚三个地区都有较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蝗虫的生存,气候异常变化、受飓风的影响,风向的变化,为蝗虫的孵化、繁殖和大范围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一的介绍可知,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强、蝗虫是典型的从众的生物,而且聚集的群体越壮大,飞行距离越远,群体飞行能力强。
(2)东非地区干早面积广,与西亚邻近,为蝗虫的生存繁殖和迁徙提供了有利条件;东非国家以农牧业为主,蝗灾产生的危害大;经济技术落后,抗灾、减灾能力弱。
(3)赞成:在干旱环境下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节省劳动力,效率高、范围大,成本低,效果好(或见效快)
不赞成:东非国家经济落后,无力购买无人机;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