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调整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调整问题研究
【摘要】经过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目前,我国商品价格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是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除统一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的国债市场利率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由市场决定以外,仍由中央银行集中管制。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融资难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这时就应该对企业投融资策略进行调整。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投融资;策略
一、市场利率化概述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国有企业仍然是预算软约束,这就可能造成利率在放开后大幅度上扬,会进一步增加不良贷款,威胁到银行体系的安全。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实际上只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还不能很好的反映市场信息,其风险评估与经营管理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其他金融机构不能真正在市场利率行程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不仅被排斥在银行信贷市场之外,而且还被排
斥在证券市场之外。
二、我国利率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利率改革继续深化的基础条件、传导机制与外部环境等尚有不完备之处,直接影响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较为单一,利率弹性较低,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传导与发挥。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尚不完善。作为资金需求方—企业,尚未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机制不规范,企业行为未完全市场化,预算软约束,对利率(尤其是贷款利率)信号反应不敏感,加之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三角债”严重,经济合同和信贷约束淡化,使利率的约束性几乎丧失。通过利率市场化,贯彻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完善投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利率市场化会迫使各级政府远离竞争性领域的投资活动,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大企业与小企业有公平的投融资机会。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放贷的过程中,收益与风险是对称的,这就提高了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利率市场化加强了对大企业和政府投资机构的风险约束,会淘汰一批不合格的投融资者,会进一步减少这些投资者投融资额,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
三、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虽然给企业的投融资带来很多的有利影响,但是同样
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利率上升而增加企业的投融资成本和可能给资本投
资者带来风险。由于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利率上升而增加企业的投融资成本这一部分的内容已经在本文的第二大部分我国利率市场
化的现状中已经阐述,故在此处主要对另一不利影响加以说明。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没有时滞只有预期,所有持有金融资产的投资者会因市场利率上升而卖出证券,从而导致证券价格进一步下跌,这对于我国还不成熟的股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由于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加大,股票和证券的价格变动将更加频繁,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投资者将承担更大的利率风险。同时,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投资者缺少可以选择的用以规避风险的金融风险衍生工具。再加上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使得投资者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样一来,利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最终都要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四、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1.企业对融资方面的调整
企业既是资金需求者,也是利率调整的对象。目前我国企业尚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与企业改革同步进行,以打造利率市场化的微观主体基础。另外,利率风险的根源在于市场主体对于利率未来走势预测不准或错误。为此,首先要重视和加强对金融政策、金融市场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占有,增强对利率变动的敏锐性,以及时把握动态,为利率预测奠定基础。
对于企业的融资,主要使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而我国现在的股票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受到严重行政管制,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上市标准较低,必须依托场外交易市场,另外高达80%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从而缩小了我国的融资渠道,并且也影响股票市场股权流动的有效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选择适合企业现有状况的股权融资策略,进行风险评估,选择合理的融资组合策略,从而来降低融资风险,增长融资收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非预期变化使得不论采取固定还是浮动利率融资,折现率的选择都充满风险。现在中央银行放宽了对票据利率贴现管制,大部分根据企业的资信状况、票据的风险程度等因素来自行商定贴现利率。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企业的一种支付方式,不是见票即付,必须需要承兑,而最长的承兑期限是6个月,因此与支票的见票即付相比可以起到延迟付款的作用,另外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又可以拿去贴现。另外银行承兑汇票的利率低于银行基准利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贴现市场的重视。
2.企业对投资方面的调整
利率代表着货币资金的价格,利率与企业的投资成本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企业要想取得较高的收益,降低投资成本,就必须要有一批专业的投资人员对各种投资产品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且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组合。另外,企业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专门的投资机构毕竟是有相关的
专业技能和投资经验,从而增大了投资成功的机会。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随时处于波动状态中,如在利率较高时选择了固定利率融资或在利率将要上升前选择了固定利率投资都会增大融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在投融资规模方面,如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减少或预测利率将要上升而多融资时,会使融资规模超出投资需求,如市场利率未如预期上升或缺乏资金利用渠道,可能就造成资金闲置,降低收益率;当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增加或预测利率将下降而减少融资时,则会造成融资规模低于投资需求,如利率未如预期降低,将增加融资成本甚至不能融到资金,从而造成投资项目难以为继。对于一般主体无法投资或者不能投资的领域,如公共产品的提供、大型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少数战略领域等。如果企业选择这些区域投资,就可以建立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投资收益的多少与企业的风险评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投资项目的风险高时,就会有比较高的收益,反之,则有较低的收益,所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对于各种投资方面进行专业、系统的风险评估,从而找到一个风险适中收益又比较高的投资方案。另外,对于项目决策者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项目决策者恶意、盲目投资就会致使企业的利益受损,从而企业要执行“谁决策谁负责”的投资理念。另外,企业需要对投资的风险程度、投资数额、投资期限等方面给予比较系统合理的约束,从而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大投资失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