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正义论背景
浅析罗尔斯正义论的形成背景
![浅析罗尔斯正义论的形成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7a927c1190c69ec3d5bb7541.png)
联 的军 事力 量 , 苏 联一跃 成为成 为了军 事上 的超级 强 国 , 并推 者的补偿 思想奠定 了基础 。
行 争夺世 界霸权 的积 极进攻策 略 。 美苏争 夺 1 的重 点在欧洲 ,
下都随着 美苏双方争 霸的神经扭 动 。罗尔斯看到这 种情况后 ,
的基础 。
近 代 以来 , 洛克、 卢梭 等启蒙 思想 家开 起 了古典 自由主义 观展开 了深刻 的批 判 。在传 统的 契约论理论 里 , 社会 的善并不 看 一个 人 根 据先 天 性 的 自然 条 件 知道 他 拥 有 什 么不 拥 有 什
S u mNo . 1 3 6 2 0 1 5 N 9 . 5
,
浅 析罗 尔斯 正 义论 的形 成 背 景
大 连理 工 大 学 马克 思 主 义 学 院( 1 1 6 0 2 4 )鼓 艳 军 熊 霞
[ 摘 要] 罗尔斯是 美 国著 名的政治 哲学家 , 提 出了正义二原 则一 自由优先 原则和 平等原 则 。除 罗尔斯正 义论本 人对 正 义思 想的 整理和 理
的正义 思想 , 打破 了西方政治哲 学万马齐 喑的冷 清局面 。
促使 他不得 不认 真思考 美国 的社会 问题 ,这 是他 写作 的现 实
罗 尔斯 正义 论 的形 成既 离不 开 当 时深 刻 的现实 背 景 , 也 基 础 。 离不 开欧洲 政治哲 学发达 的历史 背景 ,罗 尔斯本 人认 真思考 2 欧洲 哲 学 奠 定 的 历 史 背 景
能与 夺 中,
美 苏展开 了一场激烈 的斗争 。两 国实力 的此 消彼长 , 也 晃动着 对反理性 。他对 正义 分为 了不同 的层 次和不 同的类别 , 认 为正 整个 世界 的神经 。1 9 6 4年 , 勃列 日涅夫 上台之后 , 大力发 展苏 义 应该 是每个 人得 其应得 。这 为后来 的 罗尔斯 提 出最少受 益
第十讲 罗尔斯:《正义论》
![第十讲 罗尔斯:《正义论》](https://img.taocdn.com/s3/m/c5a2bef3172ded630b1cb678.png)
诉求道德直觉的论证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明显的 不应得的不平等的拒斥密切相关。 在罗尔斯看来,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的基本结构之所以成为正义的主要问题,是因为 它的影响十分深远且贯穿始终。生于不同地位的人们 有着不同的生活前景,这些生活前景部分是由政治体 制和经济体制所决定的,部分是由人们的自然禀赋等 偶然因素所决定的,而由此产生的不平等是特别深刻 的,这些不平等就成为正义原则最初的应用对象。基 于上述考虑,罗尔斯准备建构一种正义原则以消除自 然偶然因素和社会偶然因素对分配的影响。
“自由的平等”是“机会的公平平等”和 “效率原则”相结合的产物。就“自由的平 等”来说,它是指那些才能和能力处于同一 水平上、有着使用它们的同样愿望的人,应 当有同样的成功前景,不论他们在社会体系 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 自由的平等试图减少社会偶然因素对分配的 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采 取矫正措施。但是,社会偶然因素并不是决 定人们生活前景的唯一因素,人们的生活前 景还受到自然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自由的 平等仍存在缺陷:
在基于道德直觉的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了 “民主的平等”。罗尔斯的平等观与其建构 的正义观密切相关,因此在探讨罗尔斯的基 于道德直觉的关于平等观的论证之前,我们 应当首先明晰罗尔斯所提出的一般正义观和 两个正义原则。 就一般正义观而言,它的内容是“所有的 社会基本善(primary social goods) —— 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 —都应该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任何或所有 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处境最 不利者。”
第十讲 罗尔斯:《正义论》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美 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 家和政治学家。罗尔斯是20 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 一。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 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和哈佛大学任教。
罗尔斯《正义论》正义原则论文
![罗尔斯《正义论》正义原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f75d0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3.png)
罗尔斯《正义论》正义原则论文
罗尔斯《正义论》正义原则论文
摘要:《正义论》一书不仅深刻的表达了罗尔斯对于正义的理解和感悟,而且结合实际,加入了无知之幕的重要假想学说,在理论方面把正义概念、作用、原则、观点等以论述和比较的形式不断进行完善和阐明。
一、《正义论》的背景和内容
罗尔斯于1971年发表的巨著《正义论》,在西方社会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书一出很快就被誉为二次大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罗尔斯对正义理论进行了有史以来最系统、最精辟的分析,被称为当代正义理论集大成者。
①
二、关于正义的概念及作者的观点
正义,历来就是一众说纷纭、各执一端的价值观念。
在最早的文字记录中,正义指一般意义上的相当和正当,正义包括全部美德和完好的道德行为模式,后来正义逐渐与平等、慈善区分开来。
但正义概念依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思想家作出不同的界定,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正义就是社会中各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
亚里士多德相信平等就是正义,但正义又分为“数量相等”和“比值相等”,前者指平均的正义,即在平等的个人之间各人的所得在数目和容量上都相等,后者指分配的正义,即在不平等的个人之间根据各人的价值不等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休谟认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
穆勒断定正义是关于人类基本福利的一些道德规则,如此等等。
在当代世界,正义依然是人们争论的中心,。
简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简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270a383d0d233d4b14e69ea.png)
简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摘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英美政治哲学中的一种理论,是现代西方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变的一个突出表现。
当代正义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论证社会正义问题。
英国的卢卡斯、金斯堡,美国的罗尔斯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后者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至善主义和直觉主义等各种正义论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的古典正义理论感到不满。
他要创立一种优于功利主义的新的正义理论。
在理论创立过程中,罗尔斯吸收了多种哲学传统思想。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通常被概括为正义即公平的理论。
在他的理论推演中,各种原则的前提是社会契约的产生过程,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假设即“原始状态”。
关键词:罗尔斯正义理论罗尔斯提出正义理论,意在提供一种能替代而且是优于传统功利主义的对正义的系统解释。
通过概括洛克、卢梭和康德所代表的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试图使契约论基础上的正义理论上升到一种更高的抽象水平,并发展得能经受住“那些常常被认为对它是致命的明显攻击”。
认为这种契约论的观点最接近于人们所考虑的正义判断,并“构成一个民主社会的最恰当的道德基础”。
一、罗尔斯提出正义理论的背景和必要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二战以后产生世界性影响的重要政治哲学著作。
其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社会正义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政治统治合法性,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每个人生活前景及现实利益的重要基本问题。
罗尔斯的著作之所以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一敏感的时代课题,而且还因为他创造性的努力,把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还因为他创造性的努力,把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其理论涉及的“基本自由”、“机会均等”、“程序正义”、“弱者保护”等问题都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重大课题。
这些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也是突出问题。
显然,研究罗尔斯正义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罗尔斯酝酿和写作《正义论》的20年,美国社会正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对外,20世纪50年代卷入朝鲜战争,60年代再陷越战泥潭,还经受过古巴导弹危机的严峻考验。
《正义论》读书报告
![《正义论》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f38a58be1e650e53ea990f.png)
罗尔斯《正义论》读书报告一、时代背景及理论背景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其早年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联,罗尔斯自幼口吃非常严重,两个弟弟先后被他的百喉病传染而病逝,童年的不幸使他同情弱者,偏爱社会底层者,罗尔斯的正义观很大程度上是从最少受惠者的地位来看待社会不平等的,他希望通过某种补偿方式或者再分配的原则来使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平等的地位。
在青年时期他参军入伍并参与了太平洋对日作战,死亡的现实性使他更加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这些经历促使他想要建立一种合乎正义的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论思想的发源地。
《正义论》于1971年出版,自问世后,引起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强烈反响,罗尔斯写作《正义论》的五六十年代是美国最为动荡的年代,世界笼罩在美苏冷战的阴影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将美国拖入泥潭;国内麦卡锡领导的反共浪潮、争取民权运动、黑人斗争、国内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不安。
美国亟需一种伦理思想的指导来调整社会关系,而《正义论》所探讨的平等自由、公正机会、差别原则、分配份额、代际正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建议。
《正义论》的理论背景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对“正义”的思考。
正义思考的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对正义的思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这样描述正义,“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
第二阶段是近代启蒙运动时期洛克、霍布斯、卢梭、康德等哲学家对正义的激烈讨论。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就说到:“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第三个阶段就是罗尔斯对古典正义论的复兴和改进,通过进一步概括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罗尔斯提出了上升到更加抽象的“公平的正义”理论。
二、前两编主要内容分章概述在第一编“理论”部分,罗尔斯就提出“公平的正义”,他主要从原初状态出发,论证了处于无知之幕状态下的人们会选择通过两个正义原则建立社会基本结构,第一原则即自由平等原则,第二原则即机会均等及差别原则。
罗尔 正义论读书笔记
![罗尔 正义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cf57f553c1ec5da51e27007.png)
《正义论》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作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
《正义论》一书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调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政治理论。
二、主要内容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
罗尔斯认为:人们的不同生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的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是个人无法选择的。
因此,这些最初的不平等就成为正义原则的最初应用对象。
为此,罗尔斯通过进一步的概括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契约论,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而提出了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
在此,契约的目的是为了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公认的根本道德准则(正义准则)。
罗尔斯的正义论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理想部分,确立了那些在有利的环境下组织一个良好的社会的原则,即那些处理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自然限制和偶然因素的原则;第二部分即非理想部分,主要由解决现实中的不正义问题的原则构成。
罗尔斯的逻辑线索单个的人力量是弱小的,而结成一个合作体系则又有可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利益。
合作增益效应。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因合作而构成的社会体系会不利于维护其成员的利益,甚至出现合作损益效应,所以一个社会合作体系并非必然会产生好的效果。
显然,只有能够平等的维护每个人的利益的契约才能够为人们所共同认同。
因为合作体系是人们自愿结成的,并不存在强制关系,这之中的每个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所以一种损害某些人达到其目的的契约不会得到一致的认同。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原初状态对这个逻辑本身并无实质性的意义,只是起到了一个加强这个逻辑的作用。
试论罗尔斯正义理论及中国的借鉴
![试论罗尔斯正义理论及中国的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22ff692bb4daa58da0114ae5.png)
试论罗尔斯正义理论及中国的借鉴什么是正义,正义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正义,始终是人们的探索和追求。
不同时代对正义的主张有所不同。
在各种正义理论中,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引发人们的思考,推动了人类社会正义的思考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和境界。
对我国的转型期社会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罗尔斯正义理论产生的背景约翰罗尔斯(19221-2002),1921年生于美国马里兰州,是20世纪美国乃至西方斯衔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政治学、伦理学。
195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康乃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工作,1962年被哈佛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罗尔斯1951年发表了《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程序的纲要》,这是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起点。
1958年发表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把正义定义为“作为公平的正义”,为他的正义理论奠定了基本概念的基础。
此后他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论述里正义的法制基础、制度安排和分配正义方面的理论前提。
1971年出版第一部系统论述正义理论的专著《正义论》。
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义理论的产生,也和当时英美的学术氛围有莫很大关系。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外有朝鲜战争,内有麦卡锡掀起的反共浪潮等。
到六十年代,外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内有此起彼伏、如火如茶的争取民权运动,黑人抗暴斗争,校园学生运动,环保运动等,与经济高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的贫困现象也成为令人瞩目的问题。
这些都不是技术性的枝节问题,而是向西方自由民主政体及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根本挑战的大问题。
当时很多人认为,自由主义只是一种落伍而肤浅的意识形态,根本不足以应付时代的挑战。
可以说,美国社会处在一种危机之中,处在一个必须调整关系的关口,而罗尔斯正义理论所探讨的平等自由、公正机会、分配份额、差别原则和代际正义等问题,恰以一种理论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希望。
而且坚信自由主义传统仍有足够的理论资源来迎接时代的挑战,建构一个更为公正理想的社会。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e0c601b52acfc789ebc92c.png)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一:背景之一:了解古典正义理论Plato:灵魂与城邦的类比Aristotle: 广义的正义【合法性】和狭义的(分配)正义【按贡献平等分配】二:背景二:当代理论背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制度安排的标准是效用最大化其缺陷:人际差异不受尊重,可能伤害个体三:罗尔斯简介(1921-2002):主要著作《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其它作品四:公平的正义的基本理念:1、契约理论:虚拟的缔结正义原则;正义的主题:社会的制度安排;如何划分社会合作的利益与负担,分配权利与义务。
2、特征条件:原初状况(Original position)社会作为合作体系理性人【rational agent】假设匿名性:无知之幕:缔约者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无法从特定利益立场提出主张,有此得出的正义可谓“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
3、选项和选择的理由:两个主要选项:a. 功利主义;b.正义两原则缔约者的策略:最大最小化原则导致选择“正义两原则”。
五:正义两原则及其重要性1. 表述:第一原则【平等的自由原则】:每个人都应享有与人人享有的一种类似的自由权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全面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的平等权利。
第二原则【差异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既(a)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b)按照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使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其中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
2. 重要性:表达了现代政治的两大诉求:自由和平等,并安排了有理据的平衡。
六:一个康德式的诠释为何自由原则优先于(经济)平等?基于康德的自由观念。
注重“自由而平等的人”这一理念对自由原则及其优先性的辩护。
人是平等的,因为他们“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能力,能从事稳定的社会合作,并作为平等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人是自由的,因为他们“具有形成、修正和合理追求善观念的道德能力”并且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正当要求的自证根源(self-authenticating sources)。
对罗尔斯《正义论》的解读
![对罗尔斯《正义论》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88be4b1f121dd36a32d82b8.png)
对罗尔斯《正义论》的解读摘要: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从问世后就对西方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轰动,各国学者也纷纷开始研读这本经典著作。
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具有现实意义: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关键词:罗尔斯;《正义论》;正义原则正义一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百家争鸣、各执一词的观念,没有确切的定义或概念,许多哲学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著名的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认为正义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幸福感;休谟认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穆勒断定正义是关于人类基本福利的一些道德规则。
罗尔斯认为,正义的主题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就是主要的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1]。
一、罗尔斯《正义论》的写作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出现种种矛盾和冲突,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种族歧视、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等等,社会动荡不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凯恩斯主义”失效,受到人们的质疑,取而代之的是“新保守主义”的思潮,新保守主义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反国家主义”,即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他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和政策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进行了猛烈批评,认为现在的政府已经超载,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让市场经济自己运行。
二、罗尔斯写作《正义论》的理论前提和假设1.新社会契约论罗尔斯在书中提到:“我所要做的就是把以洛克、卢梭和康德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契约论加以归纳,并将它提到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上来。
”[2]传统社会契约论是17-18世纪近代西方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卢梭等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人从自然状态到国家的起源,他们的出发点是原始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即没有国家和法律的自然状态中,受“自然法”(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定的协议、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并非由人们的协议产生的自然法)支配,享有自然权利的人联合起来定立契约,成立国家,以便更好地实现自然权利。
试论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其社会制度建设意义
![试论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其社会制度建设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d6b83eea0116c175e0e4811.png)
试论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其社会制度建设意义论文摘要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念,他所强调的“平等的基本自由原则”、分配正义中的“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与“差异原则”以及正义制度对个体道德的诉求等内容对于加强社会的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文对两大正义原则的具体构成与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力求揭示出罗尔斯正义理论和正义原则在制度建设层面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论文关键词罗尔斯正义原则制度意义一、罗尔斯正义原则提出背景与挑战(一)自由主义理论的危机与挑战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根源。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正义论》酝酿和写作的年代(20世纪50-60年代),以自由主义为立国之本的美国正处于社会极度动荡与混乱的时期,该时代是自由主义受到最大挑战的时代。
美国社会当时正是处于一种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的社会背景之中,这些问题都对自由主义所标榜的自由民主政体及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
罗尔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他的正义理论,重点讨论自由平等、社会公平、分配正义的问题,这无疑是各种运动最关心的政治议题,也是罗尔斯本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深切的关注与回应。
(二)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功利主义所遵循的核心原理为“最大幸福原理”,按照约翰。
密尔的解释:“把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当作道德的基本信条所主张的是,行为的对错与他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
”豍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一再重申了他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由于功利主义是一种目的论,主张善(good)优先于正当(right),以追求最大幸福或最大福利作为最终目的,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就只具有一种衍生的工具性价值,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出于整体利益的考虑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它不会重视个体性差异,造成对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严重侵犯与剥夺,这也恰恰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所不能容忍的对个人权利与自由的蔑视。
罗尔斯《正义论》讲义
![罗尔斯《正义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afe5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4.png)
THANKS
社会保障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医疗保障,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公共服务
政府应该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水平。
04
个人责任与义务
道德人格与自由意志
道德人格
罗尔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不可侵犯 的道德人格,这种人格是自由而平等的, 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被视 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体现了康德的原则 “把人作为目的”。
罗尔斯认为,只有当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公平的机会时,社会才是公正的。这一原则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机会平等和公正 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重视差别原则的实现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强调,社会中的不平等应当有利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这一原则对于现实社会中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正义论》对全球政治与文化的贡献
罗尔斯《正义论》讲义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罗尔斯及其思想概述 • 正义原则及其优先性 • 社会制度与正义 • 个人责任与义务 •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批判 • 《正义论》的现实意义与影响
01
罗尔斯及其思想概述
罗尔斯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01
罗尔斯(John Rawls)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正义 论》在政治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02
罗尔斯出生于1921年,他在美国大学中接受教育,并逐渐成为美国政治哲学界 的领军人物。
03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罗尔斯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 并在197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
公平正义理论资料
![公平正义理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34cae9700abb68a982fb49.png)
公平正义理论框架一、案例二、罗尔斯《正义理论》三、中国社会公平正义观构建的问题及对策一、案例个人所得税1799年诞生于英国,作为以“劫富济贫”为立法初衷和主要功能开征的一个税种。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于1981年开征,规定了800元为个税起征点。
2011年,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一直持续至今。
调高起征点,能促使社会税赋朝向社会最不利者有利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但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却提出“个税改革勿带仇富心理,把富人的钱征了以后来补贴给穷人,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平衡财富,但是谁还愿意去赚钱呢?”我国税赋的主要群体是工薪阶层,而即使是贫苦大众,由于起征点低,也不得不缴纳一定数量的税,这真的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吗?无独有偶,2015年8月12日发生天津爆炸事件,许多明星和富人纷纷慷慨解囊,马云因没捐款,被网友逼捐。
个人所得的财富如何使用理应取决于个人,但当个人所得的财富被社会道德绑架之后,还是公平的体现吗?赞不赞同马云被网友逼捐,理由?二、罗尔斯《正义理论》正义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正如博登海默所言:“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当前,对正义问题剖析最深刻、影响最深远的属罗尔斯《正义理论》。
1. 罗尔斯“正义”概念提出的背景罗尔斯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哲学界,伦理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面临着种种矛盾,诸如陷入越战泥潭,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来化解冲突,这就为罗尔斯提出“正义”的概念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 罗尔斯“正义”概念的基本内容罗尔斯认为,罗尔斯认为正义的核心就是平等,在他看来“正义即公平”。
具体来说,“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利益的公平分配,说明正义的要义是公平,这种公平联系于人们所说的“公平游戏、公平竞争、公平交易”中的公平。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即使为了全社会利益也不能加以侵犯。
罗尔斯的正义论课件
![罗尔斯的正义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63a4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e.png)
01
罗尔斯的正义论为政治哲学提供 了重要的理论框架,为探讨公平、 正义、权利等问题提供了深入的 洞见。
02
罗尔斯的理论激发了对社会契约、 公平原则、权利优先等问题的新 思考,对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社会政策的启示
罗尔斯的正义论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 了指导原则,强调公平和权利保护, 有助于推动社会公正和福利。
罗尔斯正义论与中国语境
中国传统正义观念的借鉴
1 2 3
儒家正义观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 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公平、正义和道德伦理具 有重要启示。
道家正义观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法家正义观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主张以法律制度保 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建 设和治理具有启示作用。
中国现实问题的反思
社会公平问题
罗尔斯的正义论强调公平和正义,而 中国当前面临的社会公平问题,如城 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需要借鉴罗尔 斯的理论来寻求解决之道。
人权保障问题
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人权保障观念对于 中国的人权保障事业具有启示作用, 可以借鉴其理论来完善人权保障的法 律和制度。
中西正义观念的对话与融合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罗尔斯认为,原初状态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各种偏见和 利益冲突,理性地选择正义原则,从而实现社会的公 平和正义。
04
罗尔斯正义论的批评与回应
详细描述
罗尔斯的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如理性、自利和完全的信息。然而,在现 实世界中,这些条件往往不成立。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各不相同,而且往往 受到情绪、偏见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现实世界简化为罗尔斯的理论框架可能无
《正义论》解读ppt课件
![《正义论》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bcc4a67375a417876f8f10.png)
❖ 《目的篇》(第七章——第九章)——涉及理性、价值、目的、善等伦理价值 问题,特别是社会稳定性的伦理基础。
❖ 罗尔斯由此而设计了人们相互奉献福祉、公正、和谐、稳定的理想王国。全书 设计内容广泛,论述全面详尽。主要采用思辨的语言引经据典地阐述实质性的 理论问题,而不是像分析哲学那样较多的集中于语言与形式方面。
一、罗尔斯简介
❖ 约翰·罗尔斯(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美国政治哲学家、 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写过《正义论》 (A Theory of Justice(1971))、《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 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名著,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 政治哲学家之一。 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培养的许多学生现今都成了道 德和政治哲学的重要人物,如:纳格尔(Thomas Nagel)和科恩 (Joshua Cohen)等。
❖ 2.社会观
❖ 什么是罗尔斯对社会的理解?罗尔斯理解社会是一个为了相互利益的合 作冒险 。这种合作同时具有利益一致和利益冲突的特点。一方面,我们 活在一个自然及其它资源适度匮乏的世界中,彼此合作较独自生存,对 所有人都有更大的好处。另一方面,合作者却有不同的人生计划,对何 谓美好人生各有不同的理解。由于他们都重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总 希望从合作所得中多分一些。在这种正义环境之下,社会合作既有必要 亦有可能,但我们却需要一组正义原则,规定社会合作的模式及利益分 配的合理准则,并裁决人们各种相冲突的诉求。但我们得留意,正义环 境的出现,并不意味人人都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参与社会合作只为极 大化一己利益,并视得出的原则纯粹是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因为严格 来说,这样的原则并不是道德原则,而只是各方迫于现实而作的暂时妥 协而已 。罗尔斯认为,人们除了重视自己的利益,同时亦有正义感的能 力,能够作出道德判断并自愿遵从合理的道德原则。正义原则最重要是 体现一种公平的精神,得到自由平等的参与者的合理接受。所谓互惠必 须是在以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的结果,而非由现实社会中各方不平等 的位置来决定。因此,我们应视社会为一自由平等的个人之间的公平合 作体系。这种社会观是罗尔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
罗尔斯《正义论》简介
![罗尔斯《正义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777d08de53a580216fcfe72.png)
罗尔斯《正义论》及政治哲学一、罗尔斯与《正义论》罗尔斯(1920-2002),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哈佛大学从教。
1971年出版《正义论》,1993年出版《政治自由主义》。
《正义论》的重要性:西方政治哲学在20世纪前很繁荣。
从古代的帕拉图、亚里斯多德,到近代的霍布斯、洛克、黑格尔、马克思,到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在1873年出版《On Liberty》后,进入20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西方没有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
“英语世界的政治哲学已经死亡”。
原因有二。
一是两次大战及冷战后,意识形态取代了政治哲学,政治教条取代了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已经无暇去考虑政治上的是非和价值观的问题;二是科学主义的兴起,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制度的问题,政治价值、政治是非对错不再过问,只需要考虑用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政治管理就行了。
政治哲学已经不再有用。
1971年《正义论》的发表使这种状态得以改观,使整个政治哲学开始重新繁荣和发展。
美国当代最有名的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的评价:“在今天,任何人要讨论政治问题,你可以反对罗尔斯而讨论,但你不可能绕过他而讨论”。
这是20世纪唯一一部可以流传的政治哲学著作。
《正义论》是一部高度学院的著作,虽然不提供答案,但它对问题的陈述和追问,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很多政治家的政策。
二、普通人对“正义”的误区“天地之间有正义”、“人在做天在看”是普通人对正义的理解。
但天地间所有的演化和秩序,都是一种“实然”状态,而非“应然”状态。
《正义论》帮我们把“正义”这个概念正确地陈述出来。
它是一本哲学书,哲学强调提问和陈述问题,答案并不重要,哲学重问题而不重答案,重答案的是“学说”是“信仰”。
哲学不是“学说”和“信仰”,哲学是一种追问。
每个人都在思考“正义”这个事,但都没有能力像罗尔斯一样那么恰当和深刻地表述出来。
三、什么是政治哲学1.政治有哲学问题吗?物理学、数学没有是非,只有正确和错误。
罗尔斯正义论背景_OK
![罗尔斯正义论背景_OK](https://img.taocdn.com/s3/m/9b2a5f2058f5f61fb63666ad.png)
3.由於基本結構是政治正義觀的主題,它的界限最後
一定要劃出來,「正義即公平」的方法是這個界限
的確定,如果可能的話,至少是得到所謂重疊共識
(overlapping consensus)的允許。
25
2021/7/2
五、研究的限制
(一)只限於探討基本結構,而不處理結構內各種結社的 正義(local justice)問題。「正義即公平」不是一個全 面性學說,而是政治觀念,運用到政治和社會制度 的結構。
7
2021/7/2
JUSTICE AS FAIRNESS
8
Part 1: Fundamental Ideas
2021/7/2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一)實用角色:解決政治衝突,建立秩序 1.任何社會在歷史上對某些基本問題,都存在深刻 而且尖銳的衝突。
2.政治哲學關注的是那些深度爭議性問題,目的是 在衝突的根源上尋找哲學和道德上共同可以同意 的基礎;或者縮小差異。
3.合作的概念也包含每一個參與者的理性利益或 善,理性利益的概念表達的是:那些參與合作 者從他們自己利益的觀點想要追求的東西。
17
2021/7/2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四)合理的(reasonable)和理性的(rational) 1.這兩個概念在社會合作概念中是互補的。
2.合理人準備提出的原則,必須可以被所有人視為 公平合作條件。合理人也瞭解,他們重視這些原 則,即使在情況要求下有時候是以自己的利益作 為代價,只要他人也同樣重視它們。不提出這樣 的原則或不重視合作的公平條件,則是不合理的。
12
2021/7/2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四)第四個角色是前一個角色的變形 1.把政治哲學當成實際的烏托邦:探討可實踐政治 可能性的極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二)建構「正義即公平」的基本概念 1.核心組合概念:社會是作為從一代 至下一代社會合作的一個公平體系, 這是一個核心的組合性概念,羅爾 斯以此建構民主社會的正義觀,所 以是其正義觀中最基本的概念。
2.兩個伴隨的基本概念 (1)公民概念:公民是自由、平等人。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三)社會合作概念的三個特點 1.社會合作不同於只是社會的整合 活動。
2.合作的公平條件表達的是互惠 (reciprocity)的概念或相互性 (mutuality)。
3.合作的概念也包含每一個參與者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1・以契約論的方式建構一個適當的正 義觀,社會的基本結構是立約者達成 協議的思考對象。
2・契約論預設的是:正義原則是理性、 自由人欲提升其利益,在平等的最初 立場上願意接受的原則。
3・此一契約的原始處境,定義彼此結 合的基本條件,因此而形成的原則將 規範以後所有的其它協議。
JUSTICE AS FAIRNESS
(二)定位(orientation)的角色 1.有助於一個民族如何思考其整體的 政治和社會制度,以及這些制度的基 本的目標和目的,對照於從個體、家 庭和結社的成員角度,思考它們的目 標和目的。
2.任何文明社會的成員都需要一個觀 念,這可以使他們理解作為一個政治 身分成員的自己,以及這個身分如何
一(、三政)治調哲和學(r的ec四on個ci角lia色tion)的角色 1.政治哲學以指示我們理解社會制度 的方法,安撫我們對社會和歷史的挫 折。當我們從哲學觀點適度瞭解時, 這些制度是理性的,而且它們具有目 前的理性形式,是經由長期發展而成。
Part 1: Fundamental Ideas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一)實用角色:解決政治衝突,建立秩 序
1.任何社會在歷史上對某些基本問題, 都存在深刻而且尖銳的衝突。
2.政治哲學關注的是那些深度爭議性 問題,目的是在衝突的根源上尋找哲 學和道德上共同可以同意的基礎;或 者縮小差異。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2.民主社會不可能是一個社群 (community),社群指的是一群人肯定 相同的全面性或部分全面性學說,而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我們並不是自願進入這 個社會,在這點上我們是不自由的。
4.然而在什麼的意義下,一個民主政治 的公民可以是自由的?或者什麼是我 們自由的外在限制?解決的方法是: 把政治社會視為從一個世代到下個世 代的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而那些投 入合作的人,可以被視為自由平等公
1・正義觀念: (1)既存社會人們對於什麼是正義會有爭議。
(2)每一個人會認定某些原則才是適當的正義原則,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各自都有一個正義觀念。
二、建構正義理論的思路
2・正義概念
(1)不同的正義原則或正義觀的共 同點;
(2)正義的制度在賦予個人基本權 利和責任時,不能對人作任意的 區分,這是不同的正義觀都可以 接受的。正義觀的不同在於解釋 何謂任意區分。
3.一個人只是假裝提出或重視這些 原則,但時機有利於自己時則準備 違反它們,這是不合理的,但卻不 是不理性的。
4.普通常識認為合理的(但不是理 性的)是一個道德概念,涉及道德 感。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五)政治哲學的基本問題 1.正義原則的角色是詳述社會合作 的公平條件,這些原則細述主要政 治和社會制度指定的基本權利和責 任,它們也規範從社會合作所產生 的利益分配,以及指派維持社會合 作必要的勞務。
一、基本預設
(一)羅爾斯(John Rawls, 1921-2002) 生平
(二)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什麼? 1・源起:啟蒙和宗教戰爭 2・基本預設 (1)個人主義; (2)人的平等性; (3)價值多元。
二、建構正義理論的思路
(一)正義概念(concept of justice)和正義觀念 (conception of justice)的區別
(四)合理的(reasonable)和理性的 (rational)
1.這兩個概念在社會合作概念中是互 補的。
2.合理人準備提出的原則,必須可以 被所有人視為公平合作條件。合理 人也瞭解,他們重視這些原則,即 使在情況要求下有時候是以自己的 利益作為代價,只要他人也同樣重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3.在我們的社會條件下,合理多元 的事實限制了什麼是實踐上的可能 性。
4.合理多元事實是一個我們應該感 到遺憾的歷史宿命嗎?要證明它不 是,或它有很大的利益,將是我們 和我們的條件調和。
二、社會作為一個公平的合作體系
(一)「正義即公平」(justice as fairness) 的一個實用目標是:為民主制度提供 一個可接受的哲學和道德基礎,因此 可以說明自由和平等主張的問題如何 理解。
二(、二建)構三正種義程理論序的正思義路 1・完全程序正義(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1)存在一個獨立的標準決定什麼樣的 分配是公平的;這個標準的定義先於 程序。 (2)有可能設計一個程序實現這個結果。
2・不完全程序正義(im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一、政治哲學的四個角色
(四)第四個角色是前一個角色的變形 1.把政治哲學當成實際的烏托邦:探 討可實踐政治可能性的極限。
2.我們要問的是:在合理有利但可能 的歷史條件下,一個正義的民主社會 將是什麼樣子?在既有的正義情境下, 這樣的社會想要實現的理想和原則是 什麼?這些情境包括合理多元的事實, 這個情況是永恆的。
二、3建・構純正粹義程理序論正的義思(路pure procedural justice):
(1)對於什麼樣的分配是公平的, 並不存在一個獨立的標準。
(2)存在一個公平程序,根據這個 程序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正義。
(3)決定正義結果的這個程序,必 須實際被執行。
二、建構正義理論的思路
(三)方法論: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