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3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辅导资料答案1

古代汉语(一)23春在线作业1答案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的史官谁所作()
[第一项A.]孔子
[第二项B.]老子
[第三项C.]左丘明
[第四项D.]刘向
[正确.选项]:C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中“池”的意思是()
[第一项A.]池塘
[第二项B.]游泳池
[第三项C.]护城河
[第四项D.]沟渠
[正确.选项]:C
3.“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中的“焉”字的词性是()
[第一项A.]语气词
[第二项B.]代词
[第三项C.]兼词
[第四项D.]词尾
[正确.选项]:C
4.“失其所与,不知。
”中的“与”的词性和意义是()
[第一项A.]连词,和
[第二项B.]名词,同类
[第三项C.]动词,同盟
[第四项D.]介词,用
[正确.选项]:C
5.“而臣衰,窃爱怜之”中“怜”的词义是()
[第一项A.]同情
[第二项B.]可怜
[第三项C.]怜惜
[第四项D.]喜爱
[正确.选项]:D
6.几个具有同一的音义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第一项A.]古今字
[第二项B.]异体字
[第三项C.]通假字
[第四项D.]繁简字。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
网院北语18秋《古代汉语(一)》作业_3(满分)

------------------------------------------------------------------------------------------------------------------------------ 单选题1(4分)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句中“因”的意思是()。
A: 介词,表通过B: 介词,表示由于C: 名词,表缘由D: 动词,表示依靠2(4分) : 下列属于五二句式的是哪项()A: 画栋朝飞南浦云B: 中天月色好谁看C: 况闻处处鬻男女D: 知是荔枝龙眼来3(4分) : “使人意奋神骇,心折骨惊”句中“心折骨惊”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倒置B: 代称C: 引经D: 隐喻4(4分)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作者是()。
A: 陆游B: 辛弃疾C: 苏轼D: 李白5(4分) : 真正的五言诗起源于哪里()A: 西汉的民谣B: 西汉的文人诗C: 东汉的民谣D: 东汉的文人诗6(4分) :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中的“故”和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故”所表示的意思一致()。
A: 此何故也B: 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之,故退之C: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D: 王室多故7(4分) : “凌余阵兮躐余行”中“凌”的意思是()。
A: 侵犯B: 背叛C: 谓D: 貌8(4分)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选自()。
A: 《卜居》B: 《渔父》C: 《诗经》D: 《国殇》9(4分)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倒置B: 代称C: 引经D: 夸饰10(4分) : 下列词语属双声兼叠韵的是()。
古代汉语课堂练习(上)

省略
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主语、谓 语、宾语等成分,需要结合上
下文理解。
倒装
古代汉语中存在倒装句,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增加了 句子的复杂性和理解难度。
虚词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非常频 繁,如之、者、所等,它们在 句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
01
02
03
单音节词
古代汉语中大多数词汇是 单音节词,即一个字代表 一个词。
古文修辞手法解析
比喻与象征
借代与夸张
解析古文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修辞手 法,让学生了解其表达效果和运用方 式。
解析古文中常见的借代和夸张修辞手 法,让学生了解其修辞特点和表达效 果。
对偶与排比
解析古文中常见的对偶和排比修辞手 法,让学生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效 果。
03 古代汉语翻译技巧
直译与意译
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结构,理解各段落之 间的逻辑关系,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词汇与语法点解析
文化背景介绍
针对文中的重点词汇、语法结构进行深入 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 代汉语的差异。
结合古文内容,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涵与意义 。
古文翻译练习
直译与意译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引导学生 掌握直译与意译的技巧, 既忠实原文又表达流畅。
韵律等,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古文诗歌的创作水平。
03
掌握古文诗歌的语言特点
古文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句式工整等,通过练习
掌握这些特点,可以提高古文诗歌的艺术价值。
05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
古文阅读理解练习
选取经典古文篇章
篇章结构分析
从《左传》、《战国策》等经典文献中选 取适合学生水平的篇章,确保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与时代背景的代表性。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8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6:39一、单选题1.(4分)“精”的本义是“精米”,引而申之有“精萃”、“精华”、“精锐”、“精良”、“精密” 等义。
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A. 并列式• B. 递进式• C. 综合式• D. 转折式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A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2.(4分)秦历的岁首是• A. 建亥元月• B. 建子元月• C. 建丑元月• D. 建寅元月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A第六章综合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结合上册文选部分作答)3.(4分)《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总数分别是• A. 214部540 部• B. 540部197 部• C. 54O部214 部• D. 240部514 部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C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4.(4分)“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句中“其”指• A. 曹操• B. 曹操的兵马• C. 那时• D. 那个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A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5.(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A. “记人”• B. “记言”• C. “记物”• D. “记事”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课收起解析D第六课《齐姜劝文公勿怀安》6.(4分)元朝人周德清的主要韵书著作是• A.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B. 《中原音韵》• C. 《平水新刊韵略》• D. 《广韵》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B第五章音韵第二节古音概述7.(4分)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 A. 本义• B. 比喻义• C. 引申义• D. 派生义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C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8.(4分)下列四个古汉语词,不可以作时间副词的是• A. 业• B. 甫• C. 再• D. 寻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C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9.(4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是• A. 近义词• B. 反义词• C. 同义词• D. 同根词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C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10.(4分)下列四句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A.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

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失其所与,不知。
”中的“与”的词性和意义是(). 连词,和. 名词,同类. 动词,同盟. 介词,用正确答案:2. 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文字. 书信. 语音. 词义正确答案:3. “四体二用说”里的“四体”指的是(). 四种造字法. 四种用字法. 四种假借法. 四种通假法正确答案:4. 下列句子中,没有名词做状语现象的是().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日饮食得无衰乎?. 鲁仲连义不帝秦. 左右以君贱之正确答案:5. 铸在青铜器(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是(). 甲骨文. 金文. 蝌蚪文. 诅楚文正确答案:6. 《战国策》属于史料汇编。
是国别体,它共多少篇(). 23. 33. 32. 42正确答案:7.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帝”的用法是(). 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8. “而母,婢也”是什么句式(). 叙述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判断句正确答案:9. “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正确答案:10. 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 “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正确答案: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六国古文. 金文. 籀文. 小篆正确答案:2.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假借. 转注. 指事. 象形正确答案:3. 关于《左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编年体. 历史著作. 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古文经学家认为是解释《春秋》正确答案:4. 关于《春秋左传注疏》,说法正确的是()()()() . 是《左传》的一个注本. 晋朝杜预注. 唐代孔颖达疏. 《十三经注疏》中收录正确答案:5. 下列句子中的“乎”字是介词的有()()()(). 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何为至今不杀乎. 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飞翔乎天地之间正确答案:6. 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夫战,勇气也. 百乘,显使也. 制,岩邑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正确答案: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有()()()() . 权使其士. 虏使其民. 日食饮得无衰乎. 鲁仲连义不帝秦正确答案:8. “者”字是助词的有()()()().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正确答案:9. 下面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有()()()(). 则吾乃梁人也.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彼吾君者,天子也。
古代汉语上学期练习册及答案

《古代汉语》上学期练习册姓名班级学号嘉兴学院文法学院2010年7月工具书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_____编著的《________》,宋代徐铉等校定。
全文分为____篇。
加目录和自叙共______篇,共_____卷,分为_____部首,共收______单字;重文字______个。
(许慎《说文解字》14 15 30 540 9353 1163)2.《》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尔雅》释诂释言释训)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_______的《》:(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4.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______著的《________》,而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宋陈彭年、邱雍等编的《_____》,它的全名叫《__________》,大致反映了_________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李登《声类》《广韵》《大宋重修广韵》中古时期)5.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_________》,其后,较为完善的有《___________》;(《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6.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_________》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目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史、子、集)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________、音序检字法、___________和四角号码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划检字法)8.古代工具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较为科学。
(譬况读若直音反切反切)9.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成就主要有《》、《》、以及《》、和王筠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试卷4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试卷4](https://img.taocdn.com/s3/m/ff9883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f.png)
古代汉语(一)-东北师范大学-23春在线作业1答案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的是()
[A.项]古今字
[B.项]异体字
[C.项]繁简字
[D.项]通假字
[正确选项]:C
第二题,“矫命以责赐诸民。
”中的“责”与“债”关系是()
[A.项]古今字
[B.项]异体字
[C.项]通假字
[D.项]繁简字
[正确选项]:A
第三题,“文倦于事,愦于忧”是什么句式()
[A.项]判断句
[B.项]被动句
[C.项]省略句
[D.项]主谓倒装句
[正确选项]:B
第四题,“群臣莫对”中“莫”的词性和词义是()
[A.项]副词,不
[B.项]副词,不要
[C.项]代词,没有谁
[D.项]名词,晚上
[正确选项]:C
第五题,“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项]象形
[B.项]指事
[C.项]形声
[D.项]会意
[正确选项]:B
第六题,“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中“先”“后”都是()
[A.项]使动用法
[B.项]意动用法
[C.项]为动用法
[D.项]为动用法。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3

*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一节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1.
(4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句中的“他”其义为
*A.第三人称代词
*B.指另外的人或事物
*C.复数他们
*D.虚指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
12.
(4分)"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而死"(柳宗元《蝜蝂传》) 用法是
*A.意动用法
解析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
2.
(4分)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
*B.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C.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
*D.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9.
(4分)《左传》又名《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国 别体史书。
*
*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一课一一第五课《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课一一第五课《左传》篇
10.
(4分)“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叠韵联绵词。迷惘直视的 样子
3.
(4分)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
*A.太后之色少解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100分)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97756b8ba58da0116c1749a9.png)
【奥鹏】-[南开大学]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无以,则王乎?D、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正确答案:A第2题,下列各组同义词中,属于侧重点不同的是:A、疾、病B、追、逐C、完、备D、皮、服正确答案:第3题,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正确答案:C第4题,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正确答案:A第5题,下列词语可用来自称的是:A、君B、足下C、吾子D、不才正确答案:D第6题,《辞源》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总数分别是A、214部; 540 部B、540部; 197部C、214部; 214部D、240部; 514部正确答案:C第7题,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A、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B、孟尝君不说。
C、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D、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正确答案:C第8题,下列属于由中性到贬义的是:A、锻炼B、爪牙C、谤D、走狗正确答案:C第9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禽”属于词义的缩小B、“谷”属于词义的扩大C、“理”属于词义的缩小D、“关”属于词义的缩小正确答案:A,B第10题,下列注音错误的是: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强,读qiáng。
B、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读zhǎng。
C、男有分,女有归。
分,读fèn。
D、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蜡,读là。
正确答案:D第11题,下列属于古今词义不同的是:A、高B、川C、走D、生正确答案:C第12题,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A、治始怡笞B、胡朔朗朝C、闷问闺闾D、颖颍顿颈正确答案:A第13题,“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缓急”和“卑鄙”分别是:A、偏义复词,单音词连用B、单音词连用,单音词连用C、单纯词,单纯词D、复合词,单纯词正确答案:A第14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中“免其君”的意思是:A、免掉他的国君B、赦免他的国君C、使他的国君免于难D、让国君赦免自己正确答案:C第15题,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是:A、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

古代汉语作业1 答案与评分参考一、简答。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六书:古人认为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3、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4、通假字:就是本字的替代字,即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5、通假与假借的主要区别。
有两点:(1)通假是“本无其字”,假借是“本有其字”;(2)通假是暂时借用,假借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占用。
6、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三个方面:词义程度的差异;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7、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几种情形?三种情形:(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
8、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2)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或用“繁衍派生”说)。
9、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断本义时,要注意那些事项?要注意:参照甲骨文、金文;参证古代文献;进行综合考察。
10、引申义和假借义的主要区别。
引申义:与本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联系。
二、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
20个词,每词1分,共20分。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形容:形体、毛色。
2、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天然的机理,指千里马具有的禀赋。
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国:国都。
4、多性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摔跟头,垮台。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兵:兵器。
6、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羹:带汁的肉食。
7、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
专利:垄断财货。
厌:满足。
8、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病:伤,受伤。
9、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难走的地方。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福师(2020-2021)《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一(3)答案

福师(2020-2021)《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一(3)答案
福师(2020-2021)《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一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字法,按所收字的字形,分为()部。
A540
B500
C240
D340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2、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睡:打盹—睡觉
B臭:气味—臭味
C恨:遗憾—仇恨
D涕:眼泪—鼻涕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3、“娘日归泥”是指()。
A两汉以前没有唇齿擦音节。
B两汉以前没有舌面前塞音。
C两汉以前没有舌尖后鼻音和擦音。
D两汉以前舌叶塞擦音与舌尖前塞擦音同类,舌面前塞擦音与舌尖中塞音同类。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4、六书是汉代人根据()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
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A小篆
B甲骨文
C金文
D楷书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
5、《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屈原
B赵岐
C王逸
D高诱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意动用法B、对动用法C、为动用法D、使动用法2、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于予与何诛!C、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段玉裁B、许慎C、班固D、戴震4、“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语气词B、代词C、兼词D、词尾5、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甘其食,美其服D、一狼洞其中6、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使动用法B、宾语前置C、词类活用D、意动用法10、“歌、謌”的关系是A、繁简字B、古今字C、通假字D、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3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3一、填空1、给汉字注音法有:反切法、直音法、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法。
2、P114;“反切注音”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反切字和被切字的字音关系是被切字的声母和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3、P120;异读字形成的原因是异读字是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
3、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
4、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
4、P127;汉字的讹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适用于甲义的音误用于乙义,另一种情况是误读了一个本来没有的音。
5、根据字的义项生成次序及生成关系,多义字的字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与假借义三类。
6、P147;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四种。
7、P146;字的假借义是一个字被借用而产生的意义。
8、P147;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四种。
(6题与8题重复)9、P149字义的分化与一般的引申的区别是字义分化是从一个义项同时分化出几个并列的不同义项,或者说是从原来的义项的义素中分化出独立的义项。
10、P152末行;字义的更替是指字的后起义排除了其原有的意义,使得这类字后来的意义与最初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同音字?同音字有几类,有什么作用?(教材P122---123)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
同音字又可分为基本同音字与完全同音字两类。
基本同音字是指声调不同,声母、韵母相同的字。
完全同音字则指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
同音字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区别同音词。
2、同音字可以用来注音。
3、同音字之间,有的还具有同义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同音字来解释字义。
4、可以利用同音字来探求词的同源关系。
5、同音字之间,还可以形成通假关系。
2、汉字误读出现讹音有几种情况?(教材P128--129)1、因声旁而误读。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3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交卷时间:2017-03-06 23:14:55一、单选题1.(4分)《史记》共多少篇• A. 一百二十• B. 三百三十• C. 一百三十• D. 二百三十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十六课收起解析C第二十六课《孙膑》2.(4分)《老子》共有章节• A. 八十一• B. 八十• C. 十八• D. 八十二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A第六章综合运用古代文化常识3.(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A. “记人”• B. “记言”• C. “记物”• D. “记事”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课收起解析D第六课《齐姜劝文公勿怀安》4.(4分)《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指哪种造字法•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D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5.(4分)下面不是通假字的有• A. 上——尚• B. 脩——修• C. 蜯——蚌• D. 翦——剪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C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6.(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 A. 今爾出於崖埃,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B. 晋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墙• C.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 D. 姜氏欲之,焉辟害?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A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7.(4分)《词诠》所收的汉字的排列方式是按照• A. 笔画顺序• B. 注音字母顺序• C. 三十六字母顺序• D. 拼音字母顺序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B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8.(4分)“吾仍见上,上甚聪明”(《后汉书·盖勋传》),句中“仍”可解为• A. 仍然• B. 频仍• C. 仍旧• D. 仍是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B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9.(4分)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 A. 古今字• B. 异体字• C. 假借字• D. 繁简字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一章收起解析D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10.(4分)“占小善者率以录”(韩愈《进学解》),句中“率”正确的理解是• A. 率领• B. 全部• C. 草率• D. 大都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D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11.(4分)与南宋人刘渊同时的金人王文郁的主要韵书著作是• A.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B. 《中原音韵》• C. 《平水新刊韵略》• D. 《广韵》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C第五章音韵第二节古音概述12.(4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句中“乃”表示• A. 肯定语气• B. 判断语气• C. 诧异语气• D. 测度语气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C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13.(4分)“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句中“日”的意思是• A. 每天• B. 一天天的• C. 往日• D. 今日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B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14.(4分)上古表示“速度快”的一组词是• A. 疾、速、捷• B. 迅、急• C. 快、速• D. 敏、快纠错得分: 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A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15.(4分)“不介马而驰之。
古代汉语练习册.doc

《古代汉语练习册》目录 0工具书 0[练习一] 0[练习二] 0词汇练习 (1)[练习一] (1)[练习二] (2)[练习三] (3)[练习四] (4)[练习五] (5)文字练习 (6)[练习一] (6)[练习二] (7)语法练习 (9)[练习一] (9)[练习二] (10)[练习三] (10)[练习四] (10)[练习五] (11)[练习六] (11)[练习七] (12)[练习八] (12)[练习九] (13)修辞练习 (13)*韵练习 (15)[练习一] (15)[练习二] (15)[练习三] (15)[练习四] (16)古书注解练习 (17)[练习一] (17)[练习二] (17)古书的句读练习 (18)[练习一] (18)[练习二] (19)[练习三] (19)[练习四] (21)诗词格律练习 (22)A.[诗律] (22)B.[词彳聿] (25)C.[曲律] (26)工具书部分参考答案 (28)[练习一] (28)[练习二] (28)词汇部分参考答案 (29)[练习一] (29)[练习二] (29)[练习三] (30)[为;习四] (30)[练习五] (30)文字部分参考答案 (31)[练习一] (31)[练习二] (31)语法部分参考答案 (31)[朗;习一] (31)[练习二] (32)[练习三] (33)[练习四] (33)[练习五] (33)[练习六] (34)[练习七] (34)[练习八] (34)[练习九] (35)修辞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35)音韵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36)[练习一] (36)[练习二] (36)[练习三] (37)[为;习四] (38)古书注解部分参考答案 (38)[练习一] (38)[练习二] (38)古书句读部分参考答案 (39)[练习一] (39)[练习二] (39)诗词格律部分参考答案 (39)A.[诗律] (39)B.[词律] (40)C.[曲律] (40)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
4.
(4分)至于“六书”的名称,在《周礼•保氏》和《汉书•艺文志》里就已出现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5.
(4分)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里非常少见的现象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
6.
解析第七课《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7.
(4分)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其”的词性是语气词,表反诘语气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
(4分)脩一一修通假字修行、培养
纠错
得分:4
3.
(4分)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
*A.太后之色少解
*B.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C.寡人之民不加多
*D.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
4.
(4分)下列同义词,属于所在部位不同的是
*A.牙齿
4B.题额
*C.元首
解析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
2.
(4分)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
*B.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C.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
*D.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忧”的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动词的一般用法
*C.为动用法
D.意动用法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9.
(4分)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
*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
(4分)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七十者衣帛食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D.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A.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B.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C.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列传》)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
二、判断
1.
(4分)《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昺疏
*D.肌肤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5.
(4分)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
交卷时间:2017-03-1109:45:50
一、单选题
1.
(4分)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 Danyu,Kehan
«B. Chanyu,Kehan
*C. Chanyu,Kehan
*D. Danyu,Kehan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B.使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D.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一节名词等活用为动词
(4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是
*A.近义词
B.反义词
«C.同义词
*D.同根词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14.
7.
(4分)
“节”的本义是“竹节”,引而申之有“骨节”、
“树节”、“时节”、“节度”、
“节制”
等义。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
A.并列式
B.递进式
■
C.综合式
■
D.转折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4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11.
(4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句中的“他”其义为
*A.第三人称代词
*B.指另外的人或事物
*C.复数他们
*D.虚指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
12.
(4分)"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而死"(柳宗元《蝜蝂传》) 用法是
*A.意动用法
知识点: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9.
(4分)《左传》又名《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国 别体史书。
*
*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一课一一第五课《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课一一第五课《左传》篇
10.
(4分)“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叠韵联绵词。迷惘直视的 样子
(4分)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15.
(4分)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
10.
(4分)《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赵注用的 注释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4C.谓之
*D.为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十二课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十二课《论语•子路从而后》
2.
(4分)197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起, 新编的字典辞书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4分)“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