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 2015秋在线作业答案(DOC)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4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介词,表示对象。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为:介词,表示行为对象。
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为:介词,表示被动。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动词,变成。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助动词,表示被动。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助动词,表示被动。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
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于: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于: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助动词,表示被动。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被:动词,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
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夫:指示代词。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然:代词,这样。
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胡:疑问词,怎么能。
19.之二虫又何如?之:用作定语,指示、不称代,这。
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
所以: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与现代汉语中词性不同。
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与现代汉语中词性不同。
(二)或1、无定代词,与现代汉语中词性不同。
2、无定代词,与现代汉语中词性不同。
(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与现代汉语中词性不同。
2、指示代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词性不同。
3、判断词,正确,对,与现代汉语中词性相同。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 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 )、《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免费下载】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 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A、春B、朝C、孟D、鼎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

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中古()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两类。
A. 平声字
B. 上声字
C. 去声字
D. 入声字
正确答案:A
2. 汉字属于()体系的文字。
A. 表音
B. 表意
C. 表音兼表意
D. 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正确答案:B
3. 根据许慎的“六书”,“上”、“下”属于()。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正确答案:B
4. 所谓就是凭借对字形的分析来判定本字及其本义。
A. 因声求义
B. 因形求义
C. 据文证义
D. 借义推义
正确答案:B
5. 《切韵》的作者是()。
A. 陈彭年
B. 陆法言
C. 王仁昫
D. 孙愐
正确答案:B
6. ()是指行文中在几个意思相同的地方变化用字的一种表达方式。
A. 互文
B. 连文
C. 变文
D. 省文
正确答案:C
7.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 睡:打盹—睡觉
B. 臭:气味—臭味。
《古代汉语(2)》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10 分)1、以下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C)A 、《词诠》B 、《辞通》 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概要》2、汉字发源有各种传说,不属于发源传说的是(D)A 八卦说B 结绳说C 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依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C)A象形B指事C会心D形声4、依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A象形B指事C会心D形声5、以下四组字中,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A 丘皿行回B 人血象舟C 山雨目本D 果州考豆6、以下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 超街碧冈B 风瓣闻闽C 阁围屈觉D 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采集汉字最多的词典是()A 《康熙词典》B 《汉语大词典》C 《中华字海》 D《词源》8、以下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 见-现征-徵解-懈B 奉-俸景-影C 益-溢然-燃干-乾D 立-位县-悬9、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文-纹雕-凋)A 惠其中国,以绥四方。
B 祈父,予王之帮凶。
C 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 交通贵爵。
10、以下例句“问”字用其本意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题 1 分,共 15 分)1、以下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 、朝 C、孟 D、鼎 E、伐2、以下词语中,属于叠韵绵延词的是()()()()()A、炫黄 B、匍匐 C、披靡 D、辟易 E 、愤懑3、以下各句中,“就”用作本意的是()()()()()A、草创未就。
东师古代汉语(2)15秋在线作业

古代汉语(2)15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V 1. 下列词语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的是A. 披靡B. 瓠落C. 匍匐D. 布衣满分:3 分2. 疏通经注意义注解术语是A. 笺B. 注C. 传D. 义疏满分:3 分3. 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哪个时期的语音系统A. 隋唐B. 唐宋C. 宋元D. 明清满分:3 分4. “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文中义是()A. 地名B. 天上的池塘C. 天然形成的池D. 遥远的池满分:3 分5. 参差一词属于复音词中的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满分:3 分6.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 宾语前置B. 名词用作动词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满分:3 分7. 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A. 逍遥B. 飘飘C. 旋风D. 遥远满分:3 分8. “朝菌不知晦朔”。
其中“朔”的意思是()A. 夏历每月的最后一日B. 夏历每月的十五C. 夏历每月的最初一日D. 夏历每月的初十满分:3 分9.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中“夭阏”属于()A. 附音词B. 连绵词C. 合成词D. 词组满分:3 分10. “至使人有功当爵者,印劚郑 滩荒苡琛保 渲小氨帧钡拇室迨牵? )A. 损毁的B. 粗劣的C. 作弊的D. 隐蔽的满分:3 分1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其”的词性为()A. 指示代词B. 人称代词C. 副词D. 语气词满分:3 分12. 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这种词是A. 连绵词B. 合成词C. 叠音词D. 单纯词满分:3 分13. 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是A. 古用今废词B. 古今传承词C. 偏义复词D. 同义词满分:3 分14. 有苗属于复音词中的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满分:3 分15. 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D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2)15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
V
1. 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
A. 逍遥
B. 飘飘
C. 旋风
D. 遥远
满分:3 分
2. “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也”中“控”的文中义是()
A. 控制
B. 调控
C. 飞起
D. 落下
满分:3 分
3. 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
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
A. 古用今废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满分:3 分
4. “匠石运斤成风,” 其中“斤”的文中义是()
A. 斤两
B. 斧子
C. 重量
D. 武器
满分:3 分
5. 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
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A. 词义扩大
B. 词义缩小
C. 词义转移
D. 词义改变
满分:3 分
6.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其中“然”的意思是()
A. 燃烧
B. 这样
C. ……的样子
D. 认为……对
满分:3 分
7.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全书包括本纪()
A. 十二
B. 十
C. 八
D. 三十
满分:3 分
8. 《吕氏春秋》是什么时候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A. 战国末年
B. 春秋末年
C. 战国初年
D. 春秋初年
满分:3 分
9.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又称为
A. 传
B. 笺
C. 正义
D. 音义
满分:3 分
10.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其中“轨”的意思是()
A. 轨道
B. 道路
C. 法度
D. 遵循
满分:3 分
11. “我決而飞,抢榆枋”中“ 決”的词义是()
A. 迅速的样子
B. 飞的样子
C. 振翅的样子
D. 盘旋的样子
满分:3 分
12. 《逍遥遊》“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其中“夭阏”属于
A. 附音词
B. 连绵词
C. 合成词
D. 词组
满分:3 分
13. 下列注释术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
状态的形容词的是.
A. 读为
B. 之言
C. 貌
D. 谓
满分:3 分
14.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重”字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 宾语前置
B. 名词用作动词
C. 使动用法
D. 意动用法
满分:3 分
15. 近体诗押韵要依照
A. 切韵
B. 广韵
C. 唐韵
D. 平水韵
满分:3 分
16.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
其中“果然”的意思是()
A. 饱的样子
B. 的确
C. 真的燃烧
D. 认为……对
满分:3 分
17.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中“报”的文中义是()
A. 判决
B. 报答
C. 举报
D. 审问
满分:3 分
18. “之二虫又何知?” 中“之”的词义是()
A. 去往
B. 这
C. 的
D. 它们
满分:3 分
19.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和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其中“比”
的意义是()
A. 比较
B. 并列
C. 相接
D. 适合
满分:3 分
20. “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 其中“批”的意思是()
A. 批评
B. 排除
C. 击开
D. 批判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
V
1.
A. -
B. -
C. -
D. -
满分:2 分
2. 古代反切的原则是 .
A. 上字取声
B. 上字取声和调
C. 下字取韵和调
D. 下字取韵
满分:2 分
3. 下面各句子中的“然”字是代词的有
A.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B. 所渐者使之然也
C.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D.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满分:2 分
4.
A. -
B. -
C. -
D. -
满分:2 分
5.
A. -
B. -
C. -
D. -
满分:2 分
6.
A. -
B. -
C. -
D. -
满分:2 分
7. 五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声母分为唇音和
A. 舌音
B. 齿音
C. 牙音
D. 喉音
满分:2 分
8. 下列各同义词,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 饥、饿
B. 笑、哂
C. 杀、弑
D. 赐、予
满分:2 分
9. 下面句子里,有意动用法这一现象的是
A.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B. 小国寡民
C.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满分:2 分
10. 关于“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 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 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 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
V
1.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際”的本义是两房相合之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臭”的词义由“气味”到“秽气”属于词义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社稷之福,必不几矣”中的“社稷”是指土神与谷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中“文学”的古今词义是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社稷之福,必不几矣”中的“社稷”指土神和谷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读如、读若属于音韵术语,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其中“甲”的意思是兵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所谓“清”,就
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读为、读曰是音韵术语。
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