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合集下载

北语20春《古代汉语(专)》作业1答案

北语20春《古代汉语(专)》作业1答案
答案:正确
2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答案:错误
2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答案:错误
23.“其可再乎”表示感叹语气。
答案:错误
24.“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可以翻译成:“没有怨恨,没有恩德,不知道拿什么报答”
答案:错误
25.“虽然,必告不谷。”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答案:错误
20春《古代汉语(专)》作业1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8道试题,共32分)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介词“于”的用法是( )。
A.引进处所
B.引进比较对象
C.引进原因
D.引进主动者
答案:B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鼻涕
答案:B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9.下列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非我也,岁也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答案:AB
10.下列句子中的“报”,当“判决罪人”讲的是。
A.辟报故不穷审
B.报而罪之
C.睚眦之怨必报
D.欲求报其父仇
答案:正确
17.“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8.“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中的两个使字,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答案:正确
19.“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中的“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是分数表示法。( )。

北语19春《古代汉语》作业1234满分答案

北语19春《古代汉语》作业1234满分答案

北语19春《古代汉语》作业1234满分答案19春《古代汉语》作业1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A.诸侯之币重,XXX病之B.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正确答案:A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A.鼻涕和眼泪B.眼泪C.眼泪和鼻涕D.鼻涕正确答案:B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正确答案:D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第一句为首联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C.第六、七、八句称尾联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精确谜底:D以下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B.往之女家C.XXX以其君霸D.师之所为,XXX精确谜底:A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载”的意思是。

()。

A.开始B.栽种C.和煦D.记载正确答案:A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A.双兔傍地走B.XXX败,XXX出走于外C.XXX而还走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正确答案:B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词义扩大B.词义减少C.词义转移D.词义稳定正确答案:B下列句子中的“号”,当“名称”讲的是()。

A.XXX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B.何不号于国中C.事业不同,名声异号D.赐号称王正确答案:CD选出XXX的作品()。

A.XXX,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我见XXX妩媚、见我应如是D.凭谁问、XXX老矣,尚能饭否?正确答案:AB五言律诗的平仄花式有()。

A.仄起平收B.仄起仄收C.平起平收D.平起仄收正确答案:ABCD下列各字属于会意字的是()。

A.政B.采C.伐D.秉精确谜底:BCD指出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

A.志——誌B.遁——遯C.煙——烟D.敛——殓正确答案:BCXXX是“春秋五霸”之一T.对F.错正确答案:AXXX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古代汉语作业1 答案与评分参考一、简答。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六书:古人认为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3、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4、通假字:就是本字的替代字,即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5、通假与假借的主要区别。

有两点:(1)通假是“本无其字”,假借是“本有其字”;(2)通假是暂时借用,假借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占用。

6、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三个方面:词义程度的差异;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7、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几种情形?三种情形:(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

8、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2)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或用“繁衍派生”说)。

9、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断本义时,要注意那些事项?要注意:参照甲骨文、金文;参证古代文献;进行综合考察。

10、引申义和假借义的主要区别。

引申义:与本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联系。

二、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

20个词,每词1分,共20分。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形容:形体、毛色。

2、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天然的机理,指千里马具有的禀赋。

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国:国都。

4、多性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摔跟头,垮台。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兵:兵器。

6、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羹:带汁的肉食。

7、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

专利:垄断财货。

厌:满足。

8、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病:伤,受伤。

9、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难走的地方。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

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参考答案古代汉语专题作业参考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古代汉语专题作业(2)答案一、填空。

1、“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

“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

名称的次序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3、“四体二用说”是清代着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书之体”,转注、假借二者是“所以用文字者”,后人概括为“四体二用说”。

4、陈梦家“三书说”的名目是每个字皆具有三个属性,即“形”、“音”、“意”。

5、表意字就是通过字形表示字的意义的字。

6、合体象形是由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

这个字一部分是固有字,另一部分则象物形。

7、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而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

8、指事字的根本特点是用一个字符来象征一种意义所构成的。

9、会意字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符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整字。

10、根据造字所用部件形体的特点,会意字可以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类。

11、按会意字表示整字意义的方式,会意可以分字形会意和字义会意两类。

12、会意字与指事字的区别是指事字是独体字,即由一个字符构成的字,而会意字则是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符构成的字。

13、表音字是用字表示语音,通过语音表达字义的字,“六书”中称为假借字。

14、假借字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意思无法用形体表达,就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的字。

15、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16、意声字是字形既表意又表音的字,也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

17、字形的内部功能是指字的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

18、字形结构是指整字内部的各级部件在组成整字时的组合方式。

19、字形构成包含的要素有构成整字的部件和部件构成整字的方式。

20、汉字字形的构件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材料,特点是独立性和稳定性。

古代汉语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2

古代汉语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2

古代汉语专题一、文章分析1.汉字的作用题干: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你对汉字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汉字的作用”的理解。

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不空谈。

2.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汉字是国家事务管理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汉字为中国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汉字被用来著书立说;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2.古文店铺牌匾上图是某市一家店面的牌匾,使用了古文字体。

请根据所学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这五个字形的字体类别,并写出对应的简体字形;2.在图书馆、书店查询专书《说文解字》或在线查询“说文解字”,列出对这五个古文字形的结构分析;3.结合招牌的字形含义,分析说明该店铺销售何种货物。

参考答案:1.该店铺牌匾的五个古文字为小篆字体,对应的简体字为“百草善成堂”。

2.根据《说文解字》相关解释,可以得知各字的形体类别。

分别为:百:会意字,十十也。

从一白。

数,十百为一贯。

草:形声字,从艸、早声。

草斗,栎实也。

善:会意字,善,吉也。

从誩,从羊。

成:形声字,就也。

从戊、丁聲。

堂:形声字,殿也。

从土、尚聲。

3.根据“百草善成堂”字义,结合古代有“神农氏辨药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可以推测出该店铺销售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货物。

3.“守株待兔”解析从学龄前时期,我们就会接触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

知其然,应知其所以然。

观察上述两幅图画,请问:1.你认为哪幅图画表达成语含义更为准确?为什么?2.查询《说文解字》或者在线查询“汉典网”,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朱”造字时的字形;用六书理论解释“朱”用了哪种造字法。

3.请概括说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区别。

参考答案:1.图2更准确。

一是从古代汉语汉字知识来看,“守株待兔”的“株”字,本义是树桩子,它由义符“木”和“朱”组成,“朱”又可以看作“朱”的声符。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汉语专题(2)》作业1(文字部分)一、填空(30分)1、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小篆。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7、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的。

8、甲骨主要出现在河南安阳,那里是殷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10、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字体不规范。

11、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正反两方面设问,称为对贞。

12、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孙诒主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

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工具方面有孙海波的《甲骨文编》,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

13、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商代后期,两周则大为流行14、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1)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2)从笔势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笔画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3)与甲骨文比,金文的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起甲骨文来少得多了,偏旁的位置也是如此,尽管金文还有变换偏旁的位置的,但比起甲骨文来显著地减少了。

15、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字体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3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1、(殷商后期的)甲骨文2、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3、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4、小篆5、《汉书·艺文志》6、三①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②从小篆变为隶书;③从隶书变为楷书7、1899 王懿荣8、河南安阳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成的遗址9、叙辞(占卜的日期和占卜的人)、命辞(占卜的事)、占辞(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验辞(事后应验的情况)10、①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②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有若干个不同的形体、偏旁可以不同11、对贞12、著录甲骨文的书考释甲骨文的书于省悟《甲骨文字诂林》郭沫若、互选后主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编》徐中舒《殷墟卜辞综述》13、商代后期两周14、①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②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石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③形体不规范;④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较少。

15、①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知识。

②在字形以外,加花鸟虫之类的饰品。

16、古文字①草体或俗体流行;②文字异形。

17、西周文字18、春秋战国之交(秦悼公、厉公之世)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文字惠文后元至武王之际19、秦隶(古隶)汉隶(今隶)战国末期秦国篆书西汉武帝、昭帝东汉20、正书真书汉隶草体东汉后期今隶21、《周礼》班固《汉书·艺文志》许慎22、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3、戴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讲解学习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讲解学习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在完成文字教材《绪论》章节以及对应的网络课程端第一讲、第二讲的学习后,来完成形考任务一。

1 .汉字学萌芽时期指的是Oo【正确答案】先秦2 .汉字学创建于O时期。

【正确答案】东汉3 .()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正确答案】《周礼》4 .汉代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做“。

【正确答案】小学5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出自扬雄()。

【正确答案】《扬子云集》6 .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O是汉代汉字学取得的最大成就。

【正确答案】《说文解字》7 .提出“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等说法的是Oo【正确答案】《左传》8 .提出“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等说法的是()。

【正确答案】《韩非子》9 .写出了汉字学经典著作《仓颉篇》的是()。

【正确答案】李斯10 .有史以来第一部汉字学专著指的是OO【正确答案】《说文解字》I1唐()注《汉书》日:“小学谓之文字之学也。

”【正确答案】颜师古12 .宋晁公武著有()是研究汉字学的重要著作。

13 .提出形音义互求方法的是O代著名学者段玉裁。

【正确答案】清代14 .著名学者O认为研究汉字的学问、训诂等“小学”应改为“语言文字之学”。

【正确答案】章太炎15 .陆法言关于文字学的代表著作是Oo【正确答案】《切韵》16 .古文字学是以O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正确答案】古文字17 .一般认为,是O在1889年发现了甲骨文。

【正确答案】王懿荣18 .1903年,刘鹦选拓1058片甲骨文变成O,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

【正确答案】《铁云荻龟》19 .20世纪40-60年间,在甲骨文著录方面贡献最大的专家是O o【正确答案】胡厚宜20 .中华书局出版的()是目前最全的甲骨文著录。

【正确答案】《甲骨文合集》21 .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古代汉语有何特点?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人民的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字音:古代汉语的字音与现代汉语存在区别,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

例如,古代汉语的一些辅音在后来的发展中发生了变化,而且声调的使用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 词汇:古代汉语的词汇比较繁琐,有很多古老的词汇,有些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 语法: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句式多为主谓宾的结构,没有现代汉语中的复杂的修饰成分。

- 文化影响:古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

2.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介绍各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上古汉语(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上古汉语是古代汉语的最早阶段,受到古代中国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影响。

其特点是字音较古老,词汇较繁琐,语法结构相对简单。

-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至公元14世纪):中古汉语是古代汉语的中期阶段,受到佛教经典翻译和外来语言的影响。

在中古汉语中,字音发生了一些变化,词汇增加了一些外来词,语法结构相对复杂。

- 近古汉语(公元15世纪至20世纪初):近古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后期阶段,受到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近古汉语的字音和词汇已经比较接近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也趋向于现代汉语。

3.古代汉语中的“四声”指的是什么?它们分别如何发音?古代汉语中的“四声”指的是声调,用来区分词义。

它们分别是平声(第一声)、上声(第二声)、去声(第三声)和入声(第四声)。

•平声:发音平坦,声调平稳。

例如,“父”、“山”。

•上声:发音上扬,声调上升。

例如,“母”、“上”。

•去声:发音下降,声调下降。

例如,“地”、“后”。

•入声:发音浊,声调降低。

例如,“穷”、“心”。

二、分析题1.根据以下句子,分析并解释古代汉语中的“按语法词类分类”的特点。

在古代汉语中,按语法词类分类是将词语按照其在句子中的功能和用法进行分类。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2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2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2网考题库及答案在完成第三讲一第六讲的学习后,来完成形考任务二。

1.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

【正确答案】郑众、班固、许慎2.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O o【正确答案】《周礼•地官•保氏》3.古琴,又名琴,在形制上因缚弦七根,人们称为“七弦琴"。

那么从字源上讲,“琴”字是?)O【正确答案】象形字4.下列都是象形字的有()。

【正确答案】毛、贝、禾5.“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正确答案】祖先牌位6.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Oo【正确答案】目甘伐哀7.根据“四书”分析,“戒”字的构造类型是OO【正确答案】会意8.下列各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是O o【正确答案】友从看逐9.从汉字造字法来看,“上、寸、甘”三个字都是Oo【正确答案】指事字10.下列不是指事字的是Oo【正确答案】龟I1下列三组字中造字法与另两组不同的是Oo【正确答案】从林看12.下列字①体②木③本④沐其构字特点依次是O013.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Oo【正确答案】豪,形声字,从高省,豕声14.选出一组不是左形右声或者左声右形的字Oo【正确答案】修腾颖旗15.选出一组是上形下声的字()。

【正确答案】露、花、岗、笠16.下列都是形声字的有()。

【正确答案】题颖问17.下列各组字,全是假借字关系的是Oo【正确答案】禽擒;然燃18.下列各组汉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是Oo【正确答案】鱼上牧材19.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正确答案】假借20.许慎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指()。

【正确答案】转注21.下列汉字的古字形都是象形字的有()。

【正确答案】白龙牙【正确答案】目水竹22.下列各组汉字,全属于会意字的是Oo【正确答案】鸣炙秉相【正确答案】好即戒武23.下列各组字的古字形,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有O o 【正确答案】末然人牧24.下列哪组字都属于会意字?Oo①闪②闩③闯④闲⑤间⑥闹⑦闾⑧阁【正确答案】①©⑤【正确答案】①©⑦2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o【正确答案】毛、瓜、竹是象形字【正确答案】出、武、采是会意字26.从造字法角度看,跟“束”不同类的有Oo 【正确答案】成【正确答案】歪【正确答案】姥27.下列都是指事字的是Oo【正确答案】朱甘本末【正确答案】刃系卒日【正确答案】母亦夫天28.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Oo 【正确答案】I【正确答案】行【正确答案】彳【正确答案】走29.下面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2021年国开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形考作业1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形考作业1答案

2021《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形考作业 1答案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作业 1(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 分。

)一、“棠棣之花”——影视作品化用古诗词题干:上图出自影视剧《汉武大帝》,汉景帝刘启为拉拢梁王刘武,借用了《诗经》诗句以表手足之情。

《诗经.小雅.鹿鸣》的原文是:“棠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请根据所学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查阅工具书,分析《诗经》中的“鄂”与剧中的“萼”分别属于何种关系?参考答案:1.“鄂”与“萼”两字声音相近,两者属于通假关系,“鄂”是通假字,“萼”是本字,《诗经》中的“鄂”临时被借用来表示“萼”字。

2.根据古汉语知识和影视剧情,翻译“棠棣之花,萼胚依依”。

参考答案:2.棠棣花开繁茂,它的花萼与花胚紧紧依存,相互依靠,用以比喻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

影视剧中汉景帝的一番话,表示希望一母同胞的弟弟刘武与自己,像棠棣之花一样,紧紧依靠、勠力同心。

3.根据古汉语知识,分析“手足之情,莫如兄弟”存在什么问题,并加以修改。

参考答案:3.该说法存在问题。

“手足”在古代本就是专指兄弟关系,而剧中汉景帝所说的“手足之情,莫如兄弟”语句重复,不符合逻辑关系。

修改意见:根据《诗经.小雅.鹿鸣》中“棠棣之花,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的原义,我们可以改为“凡今之人,莫如手足”,或直接套用《诗经》原句。

二、古文店铺牌匾题干:上图是某市一家店面的牌匾,使用了古文字体。

请根据所学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这五个字形的字体类别,并写出对应的简体字形;参考答案:1.该店铺牌匾的五个古文字为小篆字体,对应的简体字为“百草善成堂”。

2.根据六书的说法来分析这五个古文字形的结构;参考答案:根据《说文解字》相关解释,可以得知各字的形体类别,分别为:百:会意字,十十也。

从一白。

数,十百为一贯。

草:形声字,从艸、早声。

草斗,栎实也。

善:会意字,善,吉也。

从誩,从羊。

北语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2答案

北语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2答案
正确答案:A
6.“耻,辱”这对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在于()。
A.侧重的方面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法功能不同
D.性状情态不同
正确答案:C
7.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此句中的通假字是___。
A.弃
B.仪
C.首
D.上
正确答案:D
8.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水岭是()。
A.明清小说
B.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
正确答案:B
9.“王齐国,子万民”中的“子”属于()。
A.动词
B.动词使动用法
C.名词
D.名词意动用法
正确答案:D
10.“不知夫公子王孙”中的“公子”最早指()。
A.官宦人家的小儿子
B.诸侯的儿子
C.有钱人家的儿子
D.泛指成年人
正确答案:B
1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梅膺祚
B.许慎
C.陈彭年
D.丘雍
正确答案:B
12.“日食饮得无衰乎”中的“衰”指的是
A.衰老
B.衰败
C.减少
D.衰落
正确答案:C
13.“父母闻之,清宫道中”的“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今专指“宫殿”,这种变化属于()。
A.词义范围的扩大
B.词义范围的转移
C.词义范围的缩小
D.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正确答案:C
14.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2
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100分。)
1.“封书谢孟尝君曰”句中“书”的意思是()。
A.写字
B.信
C.尚书的专称
D.书写
正确答案:B
2.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

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2、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

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

4、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6、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7、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8、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9、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

10、随体诘诎: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

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

诘诎:屈曲,曲折。

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

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

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

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二、简答1、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表达汉语词义的。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古代汉语作业二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二答案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把全句译成现汉。

1、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列子•说符》“衣冠”,名词用如动词,是“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之意。

“衣冠”用在谓语部分连动式结构中连词“而”的前面,“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表示一先一后的动作行为。

译:从前齐国有个人,想要得到金子,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市上去。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目”名词用如动词,是“以目示意”的意思。

它前面受副词“数”(屡次)修饰,后面有名词“项王”作它的宾语。

译:范增屡次向项王递眼色,举起所佩玉玦向他暗示了多次。

3、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老”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后有代词“之”作它的宾语,是“以……为老”之意。

译:当时赵充国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老了。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韩非子•说林下》“小”、“大”,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不可小”、“不可大”,意即“不可使(之)小”、“不可使(之)大”。

2、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臣”、“友”,名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意即“使(之)为臣”、“使之为友”。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和动词,并说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1、[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儿”,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

意即“象小孩似的啼哭”。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韩非子•喻老》“还”,动词用作状语,表示“走”的方式。

“还走”,意即回过身跑了。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父”,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父事朱家”,意即“把朱家当作父亲一般来奉事。

”4、[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生”动词作状语,表示“得”的方式。

北语18秋《古代汉语》(一)作业2

北语18秋《古代汉语》(一)作业2

------------------------------------------------------------------------------------------------------------------------------ (单选题) 1: 下列句子中的“家”字,和今天的“家庭”意义一样的是A: 恶能治国家B: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C: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 千市之邑,百乘之家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的是()。

A: 姜氏何厌之有B: 其是之谓乎C: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D: 敢问何谓也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词类活用D: 词类借用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敢不供给”中“敢”的意思是()。

A: 勇敢B: 敢于C: 岂敢D: 那里正确答案:(单选题) 5: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句中“辞”的意思是()。

A: 言语B: 口供C: 告别D: 推辞正确答案:(单选题) 6: “今齐闵王益弱”中的“益”所表示的意思是()。

A: 益处B: 收益C: 更加D: 受益正确答案:(单选题) 7: 下列各句中,介词“以”的意思是“凭着、依靠”的是()。

A: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侯,位列侯B: 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C: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D: 武以始元年春至京师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孰可以代之?此句是典型的什么句型?()。

A: 判断句B: 否定句C: 叙述句D: 疑问句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下列句子中,“是”作为系词表示判断的一句是A: 是社稷之臣也B: 此是何种也C: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D: 是炎帝之女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A: 耻和辱B: 恭和敬C: 杀和弑D: 饥和饿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振困穷”中的“振”的意思是A: 振动B: 救济C: 帮助D: 排挤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寡人是徵”属于()。

20秋《古代汉语(专)》作业1

20秋《古代汉语(专)》作业1

20秋《古代汉语(专)》作业1
下列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往之女家
C:管仲以其君霸
D: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答案:A
“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答案:C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句中“朝”的用法是( )。

A:动词使动用法
B:名词使动用法
C:名词意动用法
D:名词用如动词
答案:A
“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答案:C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众若眉而
B:间益逐鸟
C:初齿网休
D:牧采取射
答案:D
“驱而之薛”中的“之”可以理解为( )。

A:指示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

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

主要特点是文字的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

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

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有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汉字学的创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汉字学萌芽于先秦,创建于东汉。

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系辞下传》中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

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这个时期的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

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爱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

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许慎创造了“部首”。

部首就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

《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

他用540个部首统摄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了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建构了一种优秀的范式。

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答:许慎的“六书”说,是关于个体汉字构造的理论,其提出的540个部首,虽然也具有整体系统理论的色彩,但未能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构建起全部汉字的系统结构。

而郑樵、戴侗等人在许慎的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

这种理论有两个观点:第一汉子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通过不同组合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

第二字与字的产生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次第相生的,即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另一些字是在这些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意义:这种理论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从而把汉字结构理论推向了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高度。

古人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汉字系统,比现代学者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汉字早了七百多年,这在汉字学史乃至语言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富盛名是什么?答:从唐代起,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多达数百种,流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南唐末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宋初徐铉的《校订说文解字》;明赵宦光的《说文长笺》;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清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

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富盛名。

5、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

答:宋戴侗的《六书故》是一部研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对《说文解字》部首进行了改进,并将之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

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解字》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有关部首在表义功能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解字》部首中分析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

《六书故》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汉字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那些新的变化?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字经历了汉字改革运动。

汉字改革运动始于甲午战争之后,前后延续了将近百年。

这一阶段的文字改革作了两件事:探索拼音化道路与汉字简化。

汉字改革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主要有卢赣章、王照、劳乃宣。

7、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

答:古文字学是医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所谓古文字,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发端于金石学。

金石学形成于宋代,它虽然涉及古文字,但主要研究金石,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古文字学才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汉字学中一门新的学科分支。

古文字学集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姚孝遂的《甲甲骨文字诂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商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开估研究所的殷商金文集成释文》;《睡虎地秦墓竹筒》;高明编纂的《古陶文汇编》。

8、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的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答:刻划记号,指古代刻划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

从古籍记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看,刻划记号是汉学的直接来源之一,刻划记号有多种,书契即是其中之一。

另外还包括陶器符号。

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在烧制陶器时,往往在上面刻划或绘制一些具有某种意义的符号,当今的学术界称之为“陶器刻划符号”。

这种符号也是汉字的源头之一。

9、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答:六国文字,也称东土文字,与秦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春秋时期,六国文字出现了地方化的趋势,到了战国时期,地方化的趋势更加突出。

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异形,即同一个字,各国的写法各不相同;第二,文字的书写风格由西周时的浑厚凝重趋向华丽纤巧,有的变为美术性的文字。

六国文字的出现,虽然并未脱离汉字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字汉字字形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给各地的交流造成了困难。

10、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那几种趋势?答:古文字从商到秦,历经1400余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纵观这一阶段的变化,呈现出这样几种趋势:第一,逐渐向意音文字发展。

具体表现为表音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逐渐减少,而形声字逐渐增多。

第二,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地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

第三,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

第四,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三、翻译下列古文。

1、译:往古的时侯,伏牺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

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

(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

2、译:《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六书」。

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即属此例。

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属此例。

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属此例。

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二字即属此例。

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即属此例。

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

3、译:表情与语言,表达了心中所想的东西,愤愤告诉其他人所想的,莫过于是语言。

迷盖天下之事,记载的久远,能够映照记载古今之事,莫过于是书法。

所以语言,是心声的表现;书法,是心画的表现。

4、译: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虽说是两个独立的艺术体系,但绘画中的线条随物象而变化,书法中的线条随“字象”而变化,而书法是从表象脱离出来,绘画是从意象中脱离出来;绘画复杂,而汉字精炼。

凡是象形物体都可以入画,不能入画就可以用书法描述。

然而书法虽少但是却变化多端,所以绘画虽然复杂占用大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少;而书法虽然简单只占用少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却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