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历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PPT课件
1977年河姆渡遗址第四、第三文 化层(距今7000-6000年)出土。
21
建筑技术
◇远古时候,人们“构木为巢”,或利用天然的洞穴 作为居所。
◇新石器时代已普遍建造住房。在地势高亢地区出现 了半地穴式和原始地面建筑,在湿热的沼泽地带则 出现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文化保存有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当时使用石 制工具的情况下,加工如此规整的榫卯构件,确是 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45
主要成果
▪纸 ▪ 农业和冶铁技术 ▪ 数学 ▪ 地质学 ▪ 医学
46
纸
▪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 纸 —用麻做的纸
▪ 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 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蔡侯纸”)。造纸术的 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 一次伟大革命。
47
农业和冶铁技术
▪ 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 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 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一千 多年。
范冲开,便将泥土围填外范,起到加固作用, 留有浇灌孔和通气孔。浇灌孔不止一个,多 孔浇灌可防止铜液很快冷隔。待溶液凝固, 打碎内外范和泥土,将器物取出; 2)打磨修整加工:器物脱范后,表面粗糙, 花纹不清晰,需要打磨修理加工
34
各种青铜器具
35
影响
▪ 青铜器的重要作用 1)经济:生产青铜器的能力意味着生存与发展的能
9
砍砸器
▪ 旧石器时代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出土 长13厘米、12厘米 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 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 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 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 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 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 等工作。
10
骨哨
▪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
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
22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次的计算机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D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 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右 图是“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 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我国航天 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 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 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 第一人
术
饿问题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
20世 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纪末
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计
算 1983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
机
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技 术
1993 巨型计算机“银河- Ⅱ
号
神舟十号飞船 (2013年)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
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
弹
196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PPT课件
他是谁? _邓__稼__先___
.
6
一、科研起步
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自力更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生”.
成立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4、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国防.医学.农业.
5、意义;
.
7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 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8
②全国科学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③科技体制改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三、推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1)文革中科技事业严重受挫——教训;
2)“文革”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
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
3、意义;
---鲜明特点;---理论概括;---理论基础;
.
22
.
25
四、走向世界
1、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3)科技规划的实施;
2、科技成就:
3、意义:
.
26
“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工作舱模型
.
27
10月12日上午9时,“神 舟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
.
28
聂海胜
神六
.
费俊龙
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B.D
B、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第一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9
三、推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提出的原因;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历程讲义(PPT 73张)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已经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 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 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 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出舱活动 的关键技术包括出舱外航天服、便携式环控生保 系统和载人机动装置的研制。空间交会对接的关 键技术是研制多种测量敏感器和先进的空间对接 机构。载人航天活动要求高可靠性,将按照计划 进度一步一步地走。随着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 不仅要送女航天员上去,还要把一些科学家、哲 学家送上去,也许有一天新闻记者也会被送到太 空。
第一阶段(1956年——1970年)
50年前的10月,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 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 50年代: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 60年代:做出“八年四弹”的决策:研究 人员用8年时间研制成功了中近程、中程、 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并衍生出 “长征一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80年代的成就
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 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 送入太空,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 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90年代:我国做出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 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 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 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 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 “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 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 试验系统等组成,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 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随着“神舟”四号发射 成功,“神舟”飞船已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载人飞 行已为时不远。
科学技术的发展PPT课件
——毛泽东
4
想一想: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 强了我过得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 国主义的和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 具有重要意义。
5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
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
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 作 一 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 目 不 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 标 为
3
合作探究:读材料分析,四人小组讨论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 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 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 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 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材料二: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 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多宝贵技术资料,科技人 员提心吊胆,朝不保夕,
苏联和东欧国家:“2000年科家学属也技受术牵进连步,综引合起纲很大要”
恐慌,使科研工作无法正
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常振进兴行政。策“
国际: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国内:中国与世界在高科技领域存在差距
21
四位”追梦“发起者
王 大 珩
(heng)
杨 嘉 墀
17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蒸汽时代”
18
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电气时代”
19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许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多科学家受到批判,被安
上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牛棚
西欧:“尤里卡”计划 ","造反派"抄家撕毁了许
4
想一想: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 强了我过得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 国主义的和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 具有重要意义。
5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
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
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 作 一 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 目 不 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 标 为
3
合作探究:读材料分析,四人小组讨论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 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 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 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 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材料二: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 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多宝贵技术资料,科技人 员提心吊胆,朝不保夕,
苏联和东欧国家:“2000年科家学属也技受术牵进连步,综引合起纲很大要”
恐慌,使科研工作无法正
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常振进兴行政。策“
国际: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国内:中国与世界在高科技领域存在差距
21
四位”追梦“发起者
王 大 珩
(heng)
杨 嘉 墀
17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蒸汽时代”
18
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电气时代”
19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许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多科学家受到批判,被安
上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牛棚
西欧:“尤里卡”计划 ","造反派"抄家撕毁了许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课件
03
CHAPTER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升级
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
经济增长
科技实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影响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国际竞争力
国际影响力
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
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铁路建设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始于19世纪中叶,如京张铁路、沪宁铁路等,这些铁路的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电力工业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接触并发展电力工业,如上海电力公司等,这些电力设施的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总结词
载人航天工程
高铁建设
移动支付
现代科技重大成果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见证,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结词
受制于人,落后挨打
详细描述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如闭关锁国、战争破坏等,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尽管在某些领域如铁路建设、电信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上中国结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升。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1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网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这些移动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HAPTER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升级
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
经济增长
科技实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影响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国际竞争力
国际影响力
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
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铁路建设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始于19世纪中叶,如京张铁路、沪宁铁路等,这些铁路的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电力工业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接触并发展电力工业,如上海电力公司等,这些电力设施的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总结词
载人航天工程
高铁建设
移动支付
现代科技重大成果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见证,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结词
受制于人,落后挨打
详细描述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如闭关锁国、战争破坏等,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尽管在某些领域如铁路建设、电信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上中国结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升。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1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网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这些移动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科技发展史
4、王叔和的《脉经》、黄埔謐的《针灸甲乙 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 学体系。
六、隋唐时期
赵州桥 大运河 金刚经
火药
七、宋元时期——古代科技发展最高潮
✓ 1、传统数学出现了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数书九章》、李冶《测圆海镜》和《 益古演段》、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和《日用算法》等、朱世杰《算学启蒙》和 《四元玉鉴》。
• 社会经济发展:到了宋代,土地所有权频繁发生转移,土地占有 制度的改革对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来讲,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 科举考试制度,尤其是贡举科举制度的日益成熟。反映在科学技 术方面,则是出身低微的人的一些发明创造事迹,有更多机会出 现在各种著作之中。
• 文化思想方面:号称北宋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有针对性地提倡“明体 达用之学”的思想,深受欢迎,影响甚大。特别是“分斋教学”的教 学方法,更是他教育革新思想的核心。
(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
❖ 1、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 2、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兴建,著名的有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和郑
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等。 ❖ 3、数学上确立了十进位制。 ❖ 4、在天文学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并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 ❖ 5、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扁鹊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
✓ 2、天文观测仪器比较齐备,多次进行了恒星观测和制作星图。宋代一共进行了18 次的历法改革,对各种测算方法和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元代则出现了郭 守敬、王恂等所编《授时历》。
✓ 3、 在传统医学方面,则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以张 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养阴派”。
六、隋唐时期
赵州桥 大运河 金刚经
火药
七、宋元时期——古代科技发展最高潮
✓ 1、传统数学出现了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数书九章》、李冶《测圆海镜》和《 益古演段》、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和《日用算法》等、朱世杰《算学启蒙》和 《四元玉鉴》。
• 社会经济发展:到了宋代,土地所有权频繁发生转移,土地占有 制度的改革对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来讲,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 科举考试制度,尤其是贡举科举制度的日益成熟。反映在科学技 术方面,则是出身低微的人的一些发明创造事迹,有更多机会出 现在各种著作之中。
• 文化思想方面:号称北宋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有针对性地提倡“明体 达用之学”的思想,深受欢迎,影响甚大。特别是“分斋教学”的教 学方法,更是他教育革新思想的核心。
(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
❖ 1、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 2、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兴建,著名的有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和郑
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等。 ❖ 3、数学上确立了十进位制。 ❖ 4、在天文学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并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 ❖ 5、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扁鹊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
✓ 2、天文观测仪器比较齐备,多次进行了恒星观测和制作星图。宋代一共进行了18 次的历法改革,对各种测算方法和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元代则出现了郭 守敬、王恂等所编《授时历》。
✓ 3、 在传统医学方面,则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以张 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养阴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课件
①1960,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中 心发射成功;
②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 时代。
③1975,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④1979,“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成 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 发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 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究过程
(1)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973,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二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20%。
(3)2001,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 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国际上把它当做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多次获 得国际大奖。
②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 时代。
③1975,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④1979,“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成 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 发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 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究过程
(1)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973,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二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20%。
(3)2001,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 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国际上把它当做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多次获 得国际大奖。
《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药自制一枚火精箭选pp腾t 飞了几十米
21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16日顺利返 回。
精选ppt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11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精选ppt
7
1975年,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精选ppt
1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1、诞生与发展: “南优二号”(1973年) “超级杂交稻”
察袁
水隆
况
稻 生
观
平 在
长田
情间
精选ppt
14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 “南优二号”(1973年) “超级杂交稻” 2、效益: 20C70年代中期—2001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 3、影响:
精选ppt
17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 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吗?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 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 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 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①1983年,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它的诞 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 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②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5)生物工程: ①2001年至2002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②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课堂巩固:
1、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 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D
2、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是在: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8年 D 1990年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2.主要成果
(1)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①国防: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
②和平利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科研。如秦山、大亚 湾核电站。
③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 国家之一。 (2)空间技术: ①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 的国家之一。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 发展; 2、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 重视科技人才。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
一、核技术与空间技术——从“两 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背景
材料年问28月题2探199日4究5,年苏一8月联6爆日炸,成美功国第在一日颗本原广子岛弹投。下1了98一4年颗和原1子98弹5年。初19,49
报纸刊登着两条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
材2用料.核美一武国器:敌攻赫视击中新鲁国中晓的国援夫,朝和部中队美国”面国“1临总95核4统年威,肯美胁尼、英迪等的国考较虑量用核
材料4能.4没打:“有1要破.这美有美个原苏苏东子西核争弹。.垄霸在”断今—,和天毛导的泽核世东致威界胁世上,界我们局要势不受紧人张家的欺负,就不
(2)成就
领域
成就
意义
核技术 导弹 空间技术
1.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增强国防能力 功。
2.和平利用核能:秦山核电站(1991) 为国民提供电力,
和大亚湾核电站(1994)
取得经济和社会效
益。
1.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2.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 程导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实力进一 步加强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神州五号”
世界第五,航天时 代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 成功 1964年10月 16日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
“我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 作。所有这一切都在 做准备,为了回到祖 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
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 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 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 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 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 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48张PPT)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资产阶 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仍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 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 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 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 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 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 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 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 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他是谁? _袁__隆__平___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3年转基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划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资产阶 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仍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 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 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 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 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 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 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 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 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他是谁? _袁__隆__平___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3年转基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划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中国科技发展史ppt课件
原子弹
奋 起
中近程地导弹
直 追
东方红一号
杂交水稻三峡水ຫໍສະໝຸດ 工程日人类基因组织计划
新 月
神州号系列
异
载人深潜器“蛟龙”
号
航母“辽宁”号
五、魏晋南北 朝
1、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这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 地理著作。
2、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 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 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学。
3、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系统地 总结了6世纪以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 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内容,是中国现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法,他被奉为“脉学之宗”。 ❖ 6、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并制成“司
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三、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体系形成
➢1、秦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 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 2、天文学地理学方面,西汉关 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 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能测定地 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地理学方 面形成了以《汉书*地理志》为 代表的疆域地理志体系。
✓ 2、天文观测仪器比较齐备,多次进行了恒星观测和制作星图。宋代一共进行了18 次的历法改革,对各种测算方法和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许多改进。在元代则出现了郭 守敬、王恂等所编《授时历》。
✓ 3、 在传统医学方面,则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 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 “养阴派”。
中国科技发展史
一、科学技术的萌芽
生产 工具 的制 作和 发展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击方法制造各种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我带了几双眼下 中国还不能生产的 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子关于 原子弹的知识献给 祖国。”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我在美国呆了二十 年,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年是工作,所有 这一切都在作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能为人民 做点事。”
2.遨游太空
飞船之路VS航天飞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
2012.6. 16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6.1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 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6.10.17神舟十一号也是中国第六艘载人飞船,与天 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1964.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返回
“龙芯”
2006年3月18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 CZ70流片成功。 “龙芯1号”、 “龙芯 2号” ,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对我国 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大国”
1978年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世界科技革命
(2)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的推广
积极帮助其他国家 发展超、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吴文俊合影。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我在美国呆了二十 年,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年是工作,所有 这一切都在作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能为人民 做点事。”
2.遨游太空
飞船之路VS航天飞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
2012.6. 16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6.1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 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6.10.17神舟十一号也是中国第六艘载人飞船,与天 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 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1964.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返回
“龙芯”
2006年3月18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 CZ70流片成功。 “龙芯1号”、 “龙芯 2号” ,打破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对我国 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有重要的 推动作用,对中国的CPU核心技术、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大国”
1978年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世界科技革命
(2)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的推广
积极帮助其他国家 发展超、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吴文俊合影。
科技强国课件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进 步 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
四大发明之火药
宋元 隋唐
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北宋
元代 战国
活字印刷术(毕昇)
转轮排字盘(王祯) 司南
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 普及
四大发明之指南针
宋元
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 力和技术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公元 前6世 纪-公元 前1世 纪 公元前 401年- 1001年 明清时 19世纪 1世纪- -1000 --1500 期 -400年 年 年
成就。
蒸汽机车
蒸汽机船
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 电力 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在生产 电气 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发展到_______时代。 许多发明得到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 的重 要性
时 间
中国 占比 50%
62%
71%
58%
30%以 0.4% 下
没有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 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攻占巴士底监狱。
的结晶,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宋元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 印刷术
开辟新航路
“光明来自东方!毫无疑问, 我们一切最初的科学知识来自 东方。”
——美国科学史家 乔治.萨顿
材料二:苹果手机利润 比例 利润 获利途径 比例 苹果 58.5 提供概念和 公司 % 设计 中国 1.8% 大陆 组装
● ●
总体水平有差距 创新能力需加强
中共十八大报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 到创新发展上来。
四大发明之火药
宋元 隋唐
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北宋
元代 战国
活字印刷术(毕昇)
转轮排字盘(王祯) 司南
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 普及
四大发明之指南针
宋元
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 力和技术
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公元 前6世 纪-公元 前1世 纪 公元前 401年- 1001年 明清时 19世纪 1世纪- -1000 --1500 期 -400年 年 年
成就。
蒸汽机车
蒸汽机船
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 电力 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在生产 电气 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发展到_______时代。 许多发明得到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 的重 要性
时 间
中国 占比 50%
62%
71%
58%
30%以 0.4% 下
没有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 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攻占巴士底监狱。
的结晶,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宋元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 印刷术
开辟新航路
“光明来自东方!毫无疑问, 我们一切最初的科学知识来自 东方。”
——美国科学史家 乔治.萨顿
材料二:苹果手机利润 比例 利润 获利途径 比例 苹果 58.5 提供概念和 公司 % 设计 中国 1.8% 大陆 组装
● ●
总体水平有差距 创新能力需加强
中共十八大报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 到创新发展上来。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
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
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 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
重庆市民庆祝我 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成功
25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两名宇航
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于10月17
日安全返回。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
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26
景海- 鹏
翟志刚
刘2伯7 明
-
30
课堂小结
新中国科技成就 取得成就的原因
两弹一星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机 “神舟”号飞船
国家的独立(保障)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钱学森
-
11
3、意义: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 垄断,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和国际威望,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导弹- 部队
12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中国和平 利用核能
-
13
《饥饿的女 孩》获1994 年普利策新 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 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 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内容研究目的:一方面是为学习服务 ,提升我们的学习兴趣,或许可以帮助我 们找到一些精神偶像;了解中国是如何由 一个完全封闭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经济 潮流中的。
3
主要内容
①原始社会 ②夏商周 ③春秋战国 ④秦汉时期 ⑤魏晋南北朝
⑥隋唐时期 ⑦宋元时期 ⑧明清时期 ⑨近现代
⑩建国以后
4
一、原始社会
9
砍砸器
▪ 旧石器时代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出土 长13厘米、12厘米 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 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 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 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 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 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 等工作。
10
骨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
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当代)
佃杰
2015.9.4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前言
▪ 本内容展示将以历史朝代为经,以重要学 科或科技成就的发展脉络为纬,综合概述 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进程和重大的科 技成就。
5
6
背景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中国上古文明及 科技发展的独特风貌和自成体系。
1)中国地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大单元,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连绵不断 、持续发展。 2)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 生活资源。 3)黄河、长江等江河孕育了文明,特别是农业文明。 4)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保证持续不断的生产活动和劳动经验的世代继承 ,为生活的改善、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出土的石镞
“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 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 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 器。” ——恩格斯
15
神农氏
原始农牧业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 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 利,以教 天下”;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 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作。”
元谋人和蓝田人已留下了用火的遗迹 。北京人使用火证据确凿。
火的保存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 项伟大发明,它使原始人类从蒙昧走 向文明。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磨擦生 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磨擦生火 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 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
13
采集与渔猎
▪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部落人口的增加,采集范围 扩大到植物根茎,挖掘利用了工具
还插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
用以调节声调。河姆渡遗址
出土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遗骨,
其中鹿科动物居多,仅鹿角
即有400多件,可知当时人
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鹿类。
河姆渡氏族获鹿丰厚,与骨
哨的使用关系甚大。猎人利 用骨哨模拟鹿的鸣叫,吸引 异性,伺机诱杀。
▪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长6~10厘米
11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
17
陶罐
▪ 这件陶罐是迄今在中国境内发现 的年代最早的成型陶器之一。陶 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 要标志之一,据此可以认定中国的 新石器时代起源于1万年以前,大 致与西亚的新石器时代的起源年 代相当。这种陶罐出土于仙人洞 的下层,当时人们还居住在洞穴之 内,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的各种 骨角器和打制、磨制的石器,反 映出当时的生产经济以渔猎和采 集为主。仙人洞下层出土的一些 陶片,全为夹粗砂红陶,火候低,陶 色不纯,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 系用手捏制成器,制陶技术 相当 原始。
7
主要成果
▪ 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 采集与渔猎技术 ▪ 原始农业技术 ▪ 原始工艺技术 ▪ 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8
石器
▪ 选择石料:(砾石)石英较多,少有燧石 ▪ 石核:生产石器的母石 ▪ 石器据用途的分类:打击或修理石器用的石
工具,如石锤与石钻;石工具:不规整的砍 砸器、带刃口的刮削器和一端尖锐的尖状器。 后又出现石制手斧、石球和石镞 ▪ 新石器时候标志性的磨制石器,晚期出现了 铲、斧、锛、凿、刀、镰、矛、镞、磨盘、 磨棒、纺轮、网坠等
新石器时代
1962年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 口径20厘米、高18厘米
18
纺织技术
▪ 嫘祖养蚕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并且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唯一这样的国家, 先民们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开始饲养家蚕 。
19
石纺轮
▪ 1972年河姆渡遗址 T251第三文化层(距今 6500-6000年)出土。 直径5.6cm、厚0.7cm、 孔径0.8cm。暗红色叶 腊石,质较软。器形呈扁 平圆饼形,中心有一从 上向下单面钻成的小圆 孔,整器磨制较精细, 为纺线工具。
神农尝百草; 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 神农氏耕而作陶; 神农氏也称炎帝,刀耕火种
16
原始手工艺技术-制陶
▪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也是这一 时期工艺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器物。
▪ 陶器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它既能改变物 体的性质,又能比较容易塑造便于使用的物体的形 状;既具有新的技术意义,又具有新的实用价值。 它使人们处理食物的方法除烧烤之外,增添了煮蒸 的方法,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水和液态食物便 于存放,陶制纺轮、陶刀、陶锉之类的工具则在生 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定居下来的农业生产必 不可少。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乳 白色,局部有褐色浸蚀。 体扁平,头像作侧视,以 阴线刻一橄榄形目,头顶 有一椭圆形发髻,鹰钩形鼻, 嘴微张,脑后有外凸的耳形脊。 玉人头饰 头下有颈,嘴角处有一个穿圆孔,可供佩系。陕 西神木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高4.5厘米
12
火的使用
古书中有“燧人氏”教民“钻燧取火 ,以化腥臊”的记载。
▪ 采集的食物也包括昆虫和软体动物,广西柳州的白 莲洞遗址
▪ 打猎,群体性活动,如鹿、羊、马、野猪等 ▪ 打猎用工具,如石球 ▪ 捕鱼,丁村遗址中的鱼骨,山顶洞人的鲩鱼眼上骨 ▪ 旧石器晚期开始使用弓箭,新石器时代常用鱼镖
14
弓箭的发明
在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 有石镞。
弓箭在火器发明以前,一直是 人们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20
骨针
▪ 长9.0-6.4cm。用较粗大的 兽骨裁成细条,然后磨制, 体形精细小巧。针尾扁平, 均有不太圆的针眼,针眼的 孔壁不甚光滑。大小形状与 今日缝麻袋的钢针相近,用 途也相似,是缝纫工具。骨 针后端针眼仅0.1cm,要求 缝纫用的线质量较高,不但 要细,而且要软而坚韧,从 侧面反映出当时纺织业的发 达。
3
主要内容
①原始社会 ②夏商周 ③春秋战国 ④秦汉时期 ⑤魏晋南北朝
⑥隋唐时期 ⑦宋元时期 ⑧明清时期 ⑨近现代
⑩建国以后
4
一、原始社会
9
砍砸器
▪ 旧石器时代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出土 长13厘米、12厘米 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 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 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 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 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 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 等工作。
10
骨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
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当代)
佃杰
2015.9.4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前言
▪ 本内容展示将以历史朝代为经,以重要学 科或科技成就的发展脉络为纬,综合概述 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进程和重大的科 技成就。
5
6
背景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中国上古文明及 科技发展的独特风貌和自成体系。
1)中国地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大单元,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连绵不断 、持续发展。 2)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 生活资源。 3)黄河、长江等江河孕育了文明,特别是农业文明。 4)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保证持续不断的生产活动和劳动经验的世代继承 ,为生活的改善、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出土的石镞
“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 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 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 器。” ——恩格斯
15
神农氏
原始农牧业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 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 利,以教 天下”;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 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作。”
元谋人和蓝田人已留下了用火的遗迹 。北京人使用火证据确凿。
火的保存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 项伟大发明,它使原始人类从蒙昧走 向文明。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磨擦生 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磨擦生火 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 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
13
采集与渔猎
▪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部落人口的增加,采集范围 扩大到植物根茎,挖掘利用了工具
还插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
用以调节声调。河姆渡遗址
出土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遗骨,
其中鹿科动物居多,仅鹿角
即有400多件,可知当时人
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鹿类。
河姆渡氏族获鹿丰厚,与骨
哨的使用关系甚大。猎人利 用骨哨模拟鹿的鸣叫,吸引 异性,伺机诱杀。
▪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长6~10厘米
11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
17
陶罐
▪ 这件陶罐是迄今在中国境内发现 的年代最早的成型陶器之一。陶 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 要标志之一,据此可以认定中国的 新石器时代起源于1万年以前,大 致与西亚的新石器时代的起源年 代相当。这种陶罐出土于仙人洞 的下层,当时人们还居住在洞穴之 内,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的各种 骨角器和打制、磨制的石器,反 映出当时的生产经济以渔猎和采 集为主。仙人洞下层出土的一些 陶片,全为夹粗砂红陶,火候低,陶 色不纯,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 系用手捏制成器,制陶技术 相当 原始。
7
主要成果
▪ 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 采集与渔猎技术 ▪ 原始农业技术 ▪ 原始工艺技术 ▪ 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8
石器
▪ 选择石料:(砾石)石英较多,少有燧石 ▪ 石核:生产石器的母石 ▪ 石器据用途的分类:打击或修理石器用的石
工具,如石锤与石钻;石工具:不规整的砍 砸器、带刃口的刮削器和一端尖锐的尖状器。 后又出现石制手斧、石球和石镞 ▪ 新石器时候标志性的磨制石器,晚期出现了 铲、斧、锛、凿、刀、镰、矛、镞、磨盘、 磨棒、纺轮、网坠等
新石器时代
1962年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 口径20厘米、高18厘米
18
纺织技术
▪ 嫘祖养蚕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并且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唯一这样的国家, 先民们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开始饲养家蚕 。
19
石纺轮
▪ 1972年河姆渡遗址 T251第三文化层(距今 6500-6000年)出土。 直径5.6cm、厚0.7cm、 孔径0.8cm。暗红色叶 腊石,质较软。器形呈扁 平圆饼形,中心有一从 上向下单面钻成的小圆 孔,整器磨制较精细, 为纺线工具。
神农尝百草; 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 神农氏耕而作陶; 神农氏也称炎帝,刀耕火种
16
原始手工艺技术-制陶
▪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也是这一 时期工艺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器物。
▪ 陶器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它既能改变物 体的性质,又能比较容易塑造便于使用的物体的形 状;既具有新的技术意义,又具有新的实用价值。 它使人们处理食物的方法除烧烤之外,增添了煮蒸 的方法,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水和液态食物便 于存放,陶制纺轮、陶刀、陶锉之类的工具则在生 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定居下来的农业生产必 不可少。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乳 白色,局部有褐色浸蚀。 体扁平,头像作侧视,以 阴线刻一橄榄形目,头顶 有一椭圆形发髻,鹰钩形鼻, 嘴微张,脑后有外凸的耳形脊。 玉人头饰 头下有颈,嘴角处有一个穿圆孔,可供佩系。陕 西神木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高4.5厘米
12
火的使用
古书中有“燧人氏”教民“钻燧取火 ,以化腥臊”的记载。
▪ 采集的食物也包括昆虫和软体动物,广西柳州的白 莲洞遗址
▪ 打猎,群体性活动,如鹿、羊、马、野猪等 ▪ 打猎用工具,如石球 ▪ 捕鱼,丁村遗址中的鱼骨,山顶洞人的鲩鱼眼上骨 ▪ 旧石器晚期开始使用弓箭,新石器时代常用鱼镖
14
弓箭的发明
在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 有石镞。
弓箭在火器发明以前,一直是 人们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20
骨针
▪ 长9.0-6.4cm。用较粗大的 兽骨裁成细条,然后磨制, 体形精细小巧。针尾扁平, 均有不太圆的针眼,针眼的 孔壁不甚光滑。大小形状与 今日缝麻袋的钢针相近,用 途也相似,是缝纫工具。骨 针后端针眼仅0.1cm,要求 缝纫用的线质量较高,不但 要细,而且要软而坚韧,从 侧面反映出当时纺织业的发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