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外交的失败

合集下载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研究综述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赵雪 200902120222摘要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北京政府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规定的任务有四项。

结果,除了第四点得到较好的解决外,前二项更重要的内容都未能如愿。

坦白的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

本文就旨在综述一下造成这一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原因及影响一、关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一)、期望过高导致议案过分理想化。

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获悉将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起初所有的人都保持着相对清醒的头脑,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冷静的。

然而,至巴黎和会召开时,国人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思潮与中国代表团的心态不断演变,中国政府与中国代表团对和会上的行动纲领一再进行修改,所提出的议案越来越理想化,要求也在逐次提升,偏离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其议案的可行性也一再降低。

李玉在《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认为,中国人民上上下下对这次议会期望过高,以致产生幻想。

(二)、中国代表团“联美制日”的失策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鉴于美日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美制日”的方针。

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利用美日之间的矛盾以收回山东的权益以及其他的一些利益。

但是,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的实质缺乏清醒的认识。

国际争端冲突激烈时,强国一旦达成妥协意见,所牺牲的必然是弱国的正当权利。

美国是不可能因为中国与日本撕破脸皮的。

因此,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美国身上,就已注定了“联美制日”方针的必然失败。

近代史论文--国力与外交

近代史论文--国力与外交

国力与外交近代中国的外交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一直在被迫签订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不断地被帝国主义侵略,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中国外交上的软弱造成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的1919》这部影片中,中国首次以一个战胜国的姿态参与外交谈判,争取自己的利益,但残酷的现实却使其变成了奢望。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在和会上中国要求收回战败国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但这一要求最终遭到拒绝,并被日本窃取了胶东半岛的特权。

最后中国代表的拒绝签字宣告了中国这次外交活动的彻底失败,中国的利益被他国无情的剥夺了,消息传回国内,由此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当时,尽管中国代表的惊艳才华和坚决态度,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却不足以弥补国力上的弱小和落后。

国力不强,在外交中就没有发言权。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就是这次中国外交失败的最好概括。

而遍观近代中国外交历史,没有哪一次不是这样,中国的国力从弱小到强大,中国的外交也跟着从任人宰割进步到能为自己牟利的地步。

而强国与弱国的差别主要还是表现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几方面上。

在军事上,清朝的弱小致使其在外交谈判上毫无话语权,没有能力为自己争取利益,最终任人宰割。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清政府灭亡的七十多年里,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数十个,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基本上都是在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

清政府在军事上极其落后,在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时一击即溃,战争的失败,导致其统治的动摇,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只好向侵略者妥协,当然在这外交妥协谈判中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最终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自己的利益给他人。

只有在军事上强大了,别人才会重视你,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清朝灭亡后,民国建立,组建了新军,中国才有了在外交上说话的底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中国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部分被帝国主义侵占的利益,并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不算失败根据新史料研究发现,中国是为了要回山东才参与一战,北洋政府对战后和会有着长期准备,而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是中国外交的失败?北洋政府对巴黎和会到底有无准备?2014年8月6日,值一战百年之际,台湾历史学家唐启华做客腾讯思享会,为您讲述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巴黎和会主流舆论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理解有误唐启华(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一般认为中国跟一战的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中国受一战的影响很大,不只在内政方面,还有外交方面。

在100年前的今天(1914年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了关于一战的局外中立条规,有二十几条,第一条就是要求交战双方不得在中国的领土、领海和租借地,有任何的交战敌对行为。

中国与一战真正发生关系,就是从100年前的今天开始。

可惜我们对那一段历史的理解,多停留在过去宣传中的刻板印象上。

比如,北洋政府是一个卖国的、内战的、无能的政府;中国对一战没有贡献,对巴黎和会也没有准备;虽然中国是战胜国,但实际上待遇还不如战败国等等。

因为这样的刻板印象,所以在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继而让亲日派下了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也没有签字。

新史料为北洋政府正名到目前为止,关于一战与巴黎和会最好的一本书,还是80年前王芸生写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为什么后来者反而没有办法超越他?关键的因素在于当年英国外交部提供了档案给他看,他当时用了大批的外交档案,而这些档案很多现在都看不到。

有关巴黎和会的档案也特别不全,我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找了十几年都收不全,以为此生无望了,结果却在三年前无意之中意外地搜到了一份重要的史料。

2007年年底,在台湾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上线了一批新档案,放在外交档案03-13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那个档案我早就全看过了,但只用了前半部,2007年上线的是后半部。

新上线的这部分虽名为驻比利使馆保存档,但实际根本就是陆征祥档案,内容是民国元年到九年,陆征祥担任外交总长期间的总长室密档。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失败后的感想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失败后的感想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的感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加到协约国一边,中国不仅以大量粮食支援协约国,还派出十多万民工到欧洲战场上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缔结合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苏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合法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这一事件的爆发。

中国外交屡屡失败的原因

中国外交屡屡失败的原因

中国外交屡屡失败的原因
瀛台朗诵唐诗
三周前,有⼀个叫朱峰的教授,在凤凰卫视做评论嘉宾,当主持⼈问他中国的外交为什么如此被动时,他的说法令⼈⼤跌眼镜,“你让我说真话呢?还是说假话?反正在这⾥,能说的只有⼀条,那就是,中国的最⾼决策者缺乏反省机制。


换句话说就是,明明是不对的外交政策,因为没有⼈敢于重新思考和修正,仍然在那⾥继续贯彻执⾏。

你⽐如,动不动把美国⼤学⽣弄到中南海的瀛台,试图让他们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然⽽就在当天,奥巴马却在华盛顿对中国的⼈民币政策⼤加挞伐。

你整天跟⽇本⼈讲⽇中友谊,但⼀个钓鱼岛撞船事件却让以前所有的努⼒都完全归零,那么,你之前的“感情投资”⼜有什么⽤呢?
国与国之间,最讲究的是⽃争策略,⽽不是所谓的“友谊和善良”,因为⼈家已经动⼑⼦了,你动嘴⽪⼦⼜有什么⽤呢?。

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摘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于清政府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们,也打破了他们天朝上国的美梦。

洋务运动开始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外交思想逐步推行开来,这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状态,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中国政治体制,因此也暴露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鸦片战争外交洋务运动体制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

康乾以来,中国奉行闭关锁国,自上而下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先进,不需要和国外交往。

但当鸦片战争的大炮轰开了国门之后,统治阶级才发现天朝上国无非是一片幻影,我们早就落后于列强太多,尤其在科技水平上,与西方的距离不啻天壤之别。

当时的有识之士,包括清政府的核心人物们,不仅开始反思中国“器物”之落后的问题,也开始反思外交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人传统的外交观念中,华夏居于中心地位,只有华夏改变“夷人”,没有“夷人”改变华夏的。

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不仅占领了华夏的都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外国公使可以入驻北京等。

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让清政府大失颜面,但清政府仍旧采用传统的对待蛮夷的思维来对待西方列强国家。

这是西方列强完全不能接受的。

随着沿江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放,来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有些还到内地游历传教,因此若想要完全回避与外国人的交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背景下,洋务派的官员开始转变外交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外交政策,促使了中国近代外交政策开始逐步转变,与世界接轨。

一、洋务外交的背景晚清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碰撞的大环境之下,这是两种区域、两种文明的较量。

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改变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个转折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这一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在对待外国人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华夷”观念,通俗的说就是仍旧带有优越感。

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

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

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近年来,九一八事件在中国以及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九一八事变带给中国人民沉重的心理和物质负担。

然而,在面对这一事件时,中国政府的外交策略和处理方式却存在着失误,致使中国在国际关系中陷入被动局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政府在九一八事件后的外交较劲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被动局面。

当时,日本侵略者以各种手段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这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产生了严重威胁。

然而,中国政府在采取行动时显得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决策和坚定的立场,导致无力回击日本的侵略行为。

这种被动地位不仅让中国政府在九一八事件中失去了主动权,更为日本侵略者的后续行动埋下了伏笔。

其次,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失策加剧了被动局面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引起了包括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中国政府却未能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来争取支持和援助,使得中国面临着外部力量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冷漠态度和不作为。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外交层面上的诉求和行动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外交手段的运用存在明显的失误和不足,造成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此外,中国政府对内对外的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为外交失策和被动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在九一八事件中,中国政府未能做到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向国内外传递相关信息和对事件的处理措施,导致舆论的混乱和世界舆论对中国的误解。

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削弱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声誉,使中国更加陷入了外交的被动和困境。

最后,九一八事件对中国政府的外交机构的考验也显而易见。

在面对这一严重的国际安全事件时,中国政府的外交部门在应对措施和战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九一八事件后的外交斗争中,中国政府外交战线的弱点和不足进一步暴露出来,从而削弱了中国政府的外交谈判力和协商效果。

综上所述,九一八中国政府的外交失策与被动局面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

中国近代史 浅谈屈辱外交

中国近代史 浅谈屈辱外交

中国近代屈辱外交—从闭关锁国和当权者的软弱看其必然性近代中国外交总的来说是一段屈辱的外交,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到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不能收回山东的主权,甚至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在压力下失去外蒙古。

几十年来外加对于中国来说几乎就是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用大量的白银土地满足侵略者的贪婪,用屈辱的妥协证明当权者的胆小怕事。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封建时代世界绝对的霸主,到十九世纪的巨大肥肉,资本主义赶超中国只用了不到100年,从工业革命后,闭关锁国的中国开始慢慢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距离。

弱国无外交,十八世纪前接受各国进贡的大国,在各种事务上有绝对霸主地位的中国,开始失去了她的地位,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瓜分的肥肉,甚至弹丸之地的日本,也开始侵略它从前的主子。

这一切的原因要从闭关锁国开始说起。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清朝,作为一个封建主义国家,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达到了高峰,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完全满足了整个国家的需要,同时作为世界第一大封建主义国家,中国的地位达到是巅峰。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的当权者,从康熙开始就产生了一种思想,中国不需要和世界交流,即使交流对方也应该是附属国的身份,这种思想延续到了顺治时期。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大国几乎断绝了和世界的联系,就这样,在西方国家进行翻天覆地的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安于现状,自己自足,很少和别的国家联系,即使少数的西方国家尝试和中国进行贸易,也都没有成功。

于是清朝当权者的这种自大的行为,注定了近代中国外交的失败。

由于闭关锁国,中国失去了和资本主义世界抗争的能力,在他们尝试和中国进行外交的时候,中国的自大使得中国失去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当列强对贸易不满,开始侵占中国的时候,中国没有能力进行反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很耻辱的外交。

自大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必须条件之一。

除了自大,另一种性格也注定了中国近代必然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那便是胆小怕事,当权者软弱无能。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2019年是巴黎和会100周年。

历史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

那么为什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为什么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小编来说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详细过程和影响。

巴黎和会简介1919年,一战结束后,战胜各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代表与会。

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的主张,但英、法、美等国操纵着会议,他们无视中国的正义要求,悍然将青岛主权及山东权益交给日本。

国难当头,逐渐觉醒的中国青年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北京学生于5月4日英勇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科学、民主精神,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

使斗争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中国为什么拒绝签字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这次会议实际上是由英法美意四巨头掌控,想要重新划定世界秩序,德国在战前取得中国山东胶州湾的权益是中国和日本争执的问题点。

除了各国为了各自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进行分赃之外,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共产国际;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的殖民地。

苏维埃俄国虽然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但苏俄的问题始终牵扯着巴黎和会。

在反对社会主义俄国这一点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反对的方法上却存在不同意见。

法国主张采取硬的一手,福煦元帅提出要组织200万远征军去公开镇压革命,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

他说,美军参战较晚,士气极为旺盛。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谈不上失败。

而日本当时认为自己应当继承德国权益,理由便是自己出兵打下山东与胶济铁路,同时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所以中国必须承认这一点。

而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则凭借对国际法深厚的研究据理力争。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涵盖领域最多的运动,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速度。

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李玉
【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15)004
【摘要】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必然的,只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望值过高,因此失败感尤为显得强烈.其实,巴黎和会中国还是有收获的,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总页数】3页(P120-122)
【作者】李玉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9
【相关文献】
1.强大才是硬道理--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现实思考 [J], 吴正俊
2.浅析历史--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J], 仇傲灵
3.牢记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历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J], 高嘉诚
4.重评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 [J], 袁成毅
5.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2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J], 金卫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
,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 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 法却做主要送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 的北洋军阀政府都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 辱国的条约。 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 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影响下,中国代表团 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 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 但提案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了,对充满幻想的中国人 来说,失败感尤为强烈,但理性地分析一下,这 种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中国在和会上并不是一无 所获。
• 第一,中国代表团的目标之一,结束德、奥在华 政治经济特权的交涉取得成功
• 第二,中国代表团的斗争树立了中国人的良好的 形象,一批职业外交家走上历史舞台。在和会上, 中国代表团克服本国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内部的磨 擦、掣肘,为中国的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尽 管由于国力衰落而收效甚微,但赢得了国际舆论 的同情和支持,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
• 所以说巴黎和会中国还是有收获的,它的 积极成果应当肯定。从一定意义上说,它 是中国近代外交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发 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 1.弱国无外交,英美操控巴黎和会。 • 2.英美对日本绥靖,牺牲中国利益讨好日
本。 • 3.国内亲日派卖国贼暗中与日本妥协,对中
国外交代表团施压。
• 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关于战后和平的14 点声明,最令人鼓舞的两点是:一、废除 秘密外交;二、各国一律平等,尊重弱国 小国的权利。此论一出,不管威尔逊动机 如何,弱小国家欢欣鼓舞,中国人也相当 兴奋。
• 中国人以为,经此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 的中国,可以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争 得关税自主的权利,收回被日本占据的青 岛和胶济路,在世界上抬起头来做人。要 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实际贡献, 中国并不小。毕竟有几十万华工在欧洲战 场做苦力,挖战壕,修工事,运物资,抬 伤员,相当于中国派遣了一支几十万之众 的后勤部队。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张应帅 312101010342(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文津校区芜湖 24100)摘要: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们为了进一步地取得战后利益,在1919年于巴黎举行了巴黎和会。

表面上这是一场为了解决一战后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为了战争后国际和平发展的会议,实则这是一场一战后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被列强们一再欺压,最终爆发了五四运动,国人又一次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们。

关键词:弱国;利益链;爱国主义;反抗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没有得到战胜国所享有的权利,不仅如此,还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压迫欺凌。

这是中国国人所不能忍受的,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的道路,开始了为保护国土主权的抗争。

一,弱国无外交,在这场分赃会议中中国注定是鱼肉自从清末列强们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就开始了一场瓜分中国的行动。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封建主义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后清王朝灭亡,由孙中山领导的一场革命,使的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然而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依然处于一种国弱民贫的状态,整个国家依然处于一种旧伤未愈的状态。

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在这场全球的战争中,中国也参与了战斗,最终中国胜利了,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与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然而原本给中国代表团的五个席位到最后却减少到了两个。

最终由顾维钧为代表参与了这场会议,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1],在这场分赃会议中,列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牺牲中国,把原本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竟然无耻的交给日本。

日本居然也拿出所谓的“协议”,来证实自己在山东的权益。

虽然这些无理的的协议根本不可能成立,然而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注定成为牺牲品。

“落后就要挨打”[2],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剥削,和本国的不安定因素的困扰,使得中国一再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状况下,中国作为弱国,只能备受欺凌。

外交政策,成功,失败

外交政策,成功,失败

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指的是我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各方面关系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边界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内容: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成功例子: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联合国。

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宣告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1972年,中日建交。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世界局势的缓和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动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第三次建交高潮),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与祖国统一。

失败例子:邓小平主政外交韬光养晦,凡事不出头,这还好,起码对国家利益无帮助也无伤害。

但随着中国崛起,邓小平之后中国外交政策已改变,改变并非坏事,坏就坏在没有确立凡事以国家利益为准原则。

先看美国,美国不断推行他认可的民主价值观。

美国科索沃战争,打啊富汗打伊拉克打利比亚,但这些国人民并不仇恨美国,这是美国成功之处。

包括现在战火中叙利亚。

原因是美国打击国家都是独裁者统治国家!人民本来就已痛恨这些独裁者,倒让美国捡了个仁义之师美名!而中国在这些过程中多投反对票,科索沃,啊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内战到目前叙利亚内战,中国一律是投反对票,表面看中国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但实际结果却是两面不讨好,独裁政权是很难保住的。

独裁政权一倒,新政权就记恨着中国,是你中国拖慢了我们胜利步伐。

简论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简论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简论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与出路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格局朝着全球化、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面临的外交挑战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经济方面,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市场秩序不当,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

在政治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海疆局势紧张,导致我国的外交如履薄冰。

在文化方面,外国的意识形态不断扩张,向我国的传统文化袭击而来。

面临诸多的挑战,合理有效的外交战略显得举足轻重,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根据形势来调整外交策略,才能使我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外交挑战出路经济政治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际形势处于深刻的演变之中,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自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围绕着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成功地应对了国际体系转型带来的挑战。

[1]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问题上,都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新的面貌和新的思路沿着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正确轨道前进,与时俱进地调整外交战略。

一、经济方面(一)、国际状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及海洋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经济结构和分工体系。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进一步加速,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突出特点,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2]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的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围绕着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展开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愈加复杂。

(二)、挑战1、各国经济依赖性加深,经济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发达国家经济回升,但全面复苏的基础脆弱。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马芸芸[摘要]抗战时废约外交并非完美无缺,了无遗憾,它甚至还带有弱国外交的烙印,但综观整个废约交涉的得失,我们仍不妨说,其成就斐然。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不懈顽强御侮的历史报偿,而且是世界人民共同反抗暴政的意志在国家关系层面上的必然反映。

它不仅属于中国抗日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它还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属于全人类为民主和平而奋斗的人们。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废约外交[中图分类号)K2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06)03—0066—0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由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摆脱在旧的国际体系中的屈辱地位。

中国抗战时期的废除不平等条约外交,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之一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而凝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本文试就中国与美、英、法三大国的废约交涉问题略陈管见,以祈正于方家。

一、中美、中英新约的签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强与中国合作。

1941年12月,中荚英联合军事会议由蒋介石主持在重庆举行…。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两天后,根据阿卡迪亚会议(Arulia)决议,中国战区正式成立,蒋任总司令心】。

同时,美英加大x,J-华援助力度,中国与美英关系日益密切。

在此情势下,重庆国民政府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废约外交,抓住了战争给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提供的这一历史机遇。

中国自1842年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始,即步入条约体系时代,中华民族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将争取国际社会援华抗日作为外交重点,废约问题退居次要地位;并且,由于日本侵略矛头首先指向美英等西方大国利益集中的东部沿海各省和长江流域,故继续保留美英的治外法权和租界,有助于增加美英与日本的矛盾。

因此,国民政府并不急于废除治外法权等特权。

弱国无外交例子

弱国无外交例子

弱国无外交例子【篇一:弱国无外交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胜利一方的参战国,派顾维钧等出席巴黎和会.巴黎和会由美英法等列强操纵,尽管顾维钧才华出众,活动能力也强,很受法国的“老虎总理”克里蒙梭的赞赏,但是由于中国积贫积弱,在国际上势单力薄,列强决定把战败国德国所占中国山东的权利交给日本.这是“弱国无外交”的典型事例,【篇二:弱国无外交例子】学了六年外交,基本可说毫无建树,这个题目我曾写过一篇论文,也是在一段时间内认真关注过的,所以发上来,望得高人指点。

首先从“弱国无外交”这一概念来说。

在一般的学术性著作中,并不太用到“弱国无外交”这样的说法,所以在学术界没有一个对它规范的严谨的定义。

这个词一般见于一些时评文章或是口头讨论中,因此也没有人过分深究它的概念定义。

所以,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一般是从字面上直接来理解。

“弱国”即是那些力量弱小的国家。

“无外交”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外交无法实现,或者说很难以外交手段达到自己国家的目的。

从简单的概念分析中,不难看出“弱国无外交”一词在逻辑上的勉强。

外交作为主权国家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不仅包括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样政治性的事务,也包括保护本国公民和企业在国外的利益等事务性的工作。

从后一点来看,无论是强国弱国都必须有外交的存在。

而且无论外交政策实现与否,无论国家的目的达到与否,一国都必须保护本国国民和企业在国外的利益,外交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因此在这方面,“弱国无外交”这一说法是片面的。

而换个角度来说,那些所谓的弱国的外交就一定不能达到目的吗?从国际关系史中,不难找出范例。

战败国通过外交受益免灾的突出的例子是拿破仑战败后法国的外交。

在维也纳会议上,战败的法国,特别是其外相塔列朗巧妙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极力挑拨分化战胜国,与英奥秘密签订针对俄国的秘密同盟协定;另一方面,顺势提出所谓“正统原则”,力图恢复并保持法国的利益和地位,因而使法国作为战败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民族团结与外交斗争:鸦片战争中的中国外交

民族团结与外交斗争:鸦片战争中的中国外交

民族团结与外交斗争:鸦片战争中的中国外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外交斗争和民族团结带来了挑战和考验。

本文将从外交斗争和民族团结两个方面,探讨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外交和民族团结问题。

一、外交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重大冲突,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中国被迫进行了外交斗争,但结果却是非常悲惨的。

1. 内部矛盾导致外交失败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政治内部存在着内部矛盾和斗争,权力拥有者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国的外交策略缺乏统一性。

太平天国与清朝之间的战争,使得清朝对外交事务的关注度下降,维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使得清朝无法形成统一的态度和策略。

这些内部矛盾和分裂的态度,使得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外交斗争无法有效展开,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 态度软弱导致战争爆发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等国家向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对外贸易、领事权、治外法权等。

中国的态度非常软弱,几乎全部接受了这些国家的要求,使得这些国家逐渐强大,甚至不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时,英国等国家以贸易不平衡、对华商品价格抬高为由,开始向中国违法贩卖鸦片,挑衅事端因此产生。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仍然采取了和平手段与英国交涉,但英国极度嚣张,最终导致了战争爆发。

3. 借助国际支持扭转局势在战争爆发后,中国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手段。

一方面,清政府派遣使者出国,寻求国际支持;另一方面,清政府通过官方媒体,对外界传达关于自己的国际地位的观点。

然而,在战争爆发后的几次国际交涉中,中国面临沉重的失败。

这表明,单凭外交手段,中国难以扭转战争的劣势。

4. 吸取教训改变态度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认识到了自己外交失败的原因,并开始采取改革措施。

清政府先后组织外交使团出访,修订了各项制度,加强了外交管理,增强了对外交涉的自信心和实力。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今后的外交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民族团结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民族团结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一些有良知的中国人还是坚持了抗争。

浅析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浅析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浅析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作者:郑阳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为导火索而激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它不仅开创了现代中国外交史上敢于与列强抗争的先例,而且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更是首次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这些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工人阶级革命进程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

当德国投降的消息传入当时的中国的时候,所有的国人都欣喜若狂,每一个人都以身为战胜国人而骄傲自豪。

为了庆祝此次的胜利,北京很多学校都决定放假三天。

当时的《顺天时报》在报道上这样描述北京的民众“闻此佳音,笑逐颜开,鼓掌欢舞,遂纷纷高揭国旗,张灯结彩,五光十色,辉煌耀目,全城街市顿呈一种兴高采烈之景况。

” 中国人民之所以如此热烈的庆祝,主要是认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摆脱目前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使国家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所进步。

蔡元培也满怀信心的说:“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别用光明主义来代替他”。

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幕。

在此之前,很多的中国人都对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充满了十分美好的幻想,甚至还有人认为“于和平大会时稍晚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能与英、法、美并驾齐驱”。

巴黎和会似乎成了中国人在世界各国面前控诉自己所受艰难困苦和希望得到公正公平对待的一个平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公理一定会得到胜利。

为此,北京政府组织了多达52人的代表团前往巴黎参加会议,但事实上,实际列席最高會议的经常只有顾维钧和王正延二人,国人所期盼的公理也并没有站在中国一方。

论文中国近代外交史概况

论文中国近代外交史概况

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外交史概况(1895-1945)一.中国近代外交史概况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洋务运动即将步入正轨,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外交的失败
张应帅 312101010342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文津校区芜湖 24100)摘要: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们为了进一步地取得战后利益,在1919年于巴黎举行了巴黎和会。

表面上这是一场为了解决一战后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为了战争后国际和平发展的会议,实则这是一场一战后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被列强们一再欺压,最终爆发了五四运动,国人又一次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们。

关键词:弱国;利益链;爱国主义;反抗
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没有得到战胜国所享有的权利,不仅如此,还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压迫欺凌。

这是中国国人所不能忍受的,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的道路,开始了为保护国土主权的抗争。

一,弱国无外交,在这场分赃会议中中国注定是鱼肉
自从清末列强们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就开始了一场瓜分中国的行动。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从封建主义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后清王朝灭亡,由孙中山领导的一场革命,使的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然而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依然处于一种国弱民贫的状态,整个国家依然处于一种旧伤未愈的状态。

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在这场全球的战争中,中国也参与了战斗,最终中国胜利了,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与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然而原本给中国代
表团的五个席位到最后却减少到了两个。

最终由顾维钧为代表参与了这场会议,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1],在这场分赃会议中,列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牺牲中国,把原本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竟然无耻的交给日本。

日本居然也拿出所谓的“协议”,来证实自己在山东的权益。

虽然这些无理的的协议根本不可能成立,然而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注定成为牺牲品。

“落后就要挨打”[2],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剥削,和本国的不安定因素的困扰,使得中国一再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状况下,中国作为弱国,只能备受欺凌。

其实种种迹象归结起来,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太弱了,在列强面前,弱国是没有发言权的。

二,利益是驱动国与国之间合作的最好纽带
巴黎和会参加的国家有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个国家,作为瓜分国的主要头目英、美、法等,为了各自的利益都各怀鬼胎,“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3]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亚洲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最后,列强们全然不顾中国的利益,美国为了抑制苏联在亚洲势力,决定任由日本占领中国的领土,而其他国家同样为了各自的利益,完全不顾正义使得中国被人宰割。

利益是各国间合作的最好纽带,在这场分赃会议上,列强们纷纷看到了利益的光芒,相互找盟友争取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国作为昔日的盟友,在利益面前也只能是牺牲的工具。

日本占领山东是最
好的例子,这样既使得日本在中国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又可以是美国在亚洲可以通过日本来克制苏联,进而使得美国在今后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障。

利益链可以使得原本不亲密的国家变得亲密,同样也可以使原本同时盟友的国家分道扬镳。

在1919年,一战后的分赃会议上,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开始了重新洗牌,最终的归属也将是利益的归属。

在会议上中国同时又作为弱国,在这只能是被宰割的对象。

而列强联起手开始对中国进行瓜分,利益的驱动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微妙,作为利益的来源,也将采取不同的行动。

三,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奋强的支柱
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一些对华不公的条约公布。

强烈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在海外,留学生们华侨们纷纷游行以抗议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在国内,国人们也纷纷抗议,终于在1919年五月四日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这天中国的青年学生们纷纷上街聚在了北京天安门,同时一些广大群众、市民、工人等纷纷响应,一起上街开始了示威游行,工人通过罢工来威胁政府,渐渐的形成了一股全民的反帝国主义的浪潮,同时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

这场运动来的太快了,“北京中等以上之学生酝酿罢课已久,昨日起专门以上各学校已一律实行罢课,在西郊之清华学校及外人所办之汇文大学亦一致行动。

据调查所得,罢课者共有十八校,学生共三万六千人,此次举动极为迅速,故不免出人意外……”[4]在这场运动中,学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这也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通过这种全国性的方式,政府感到了压力,在这场爱国主义
运动中,爱国情感贯穿始终。

最终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同时中国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反对列强们的行动由此开始,在爱国主义的支撑下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运动,随着新民主主义的时代的到来,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四,中国的反列强抗争
巴黎和会以后,随着五四运动的进行,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面对着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中国同胞们开始进行了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5],日本以无耻的协议要求占领山东半岛,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容忍的。

中国的广大青年学生团结一起,中国的工人,商人团结一起,为共同抵御列强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面对着这些屈辱,中国人团结一心。

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大的宣传,共产主义的发展极大地引领人们对抗外敌。

中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跨越,在这里革命的浪潮愈加猛烈,中国的觉醒愈加的强烈,面对这样的局面“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6]。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当时的弱小,又说明了中国在长期的欺压中开始了反抗,面对种种不公平的条约,中国拒绝签署。

全民反抗的热情高涨,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代,也标志着中国迈向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陆征祥.陆征祥回忆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毛泽东.毛泽东语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丘吉尔.丘吉尔自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4]王锦源.京学界重行罢课[N].申报,1919-5-22(7).
[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高尔基.高尔基全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