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建立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研究生教育的三个重要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而社会实践就是这三方面的一个结合点,古人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大学生只有在读书期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几年来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本文通过论述目前我国研究生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研究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并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一些做法,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1 研究生社会实践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实践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社会实践还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在组织结构、评价制度、工作落实等方面仍不够完善,学校发挥作用不充分,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系统、不规范、不持久,盲目性较大、针对性不强、目的不够明确。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本身和实践单位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上存在偏差。另外,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认识程度也不够。一些单位安排接受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热情不高,导致社会实践成了应付任务的行为;有些企事业单位一方面希望接受研究生团队来本单位实践,另一方面又怀疑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果导致

研究生接触不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1.2 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多数高校社会实践的形式基本相似,模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活动涉及面不广、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不能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主要表现为:高校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上存在欠缺。由于很多高校还没有真正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之中,导致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的教学安排相冲突,导致研究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时往往有后顾之忧,有时也得不到导师的支持,影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 做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1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优化对策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06年设置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学分以来,研究生院加强社会实践学分管理与规范,深入调研研究生需求,及时发现并总结学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指导意见,规范工作流程,为社会实践提供专向的经费保障,并利用培养机制改革的契机,健全三助管理与考核机制,探索岗位实习等有效途径,同时对学生社团的社会育人功能进行发掘,如研究生“科学之旅”志愿服务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校特别要求院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者、导师和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重视这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实践工作的研究,提高育人工作水平。此外,学校还要求学校相关部门及各院要多总结凝练硕士研究生社会实

践好的经验及做法,用于指导工作;多开展班集体交流,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总结典型经验,分享社会实践成果;多出社会实践调查精品报告,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

2.2 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支持,是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深化的基础。建立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综合基地,从制度上克服教学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断层等问题,使技能培养更具针对性。院系可与企业签订有关开展实践活动的协议,明确实践活动的项目情况、服务方式、后勤保障等具体内容和要求,规定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开发基地的资源功能,以取得人力、物力上的相互支持和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基地应兼具教学、科研、生产、育人的综合功能,在基地建设中,可以召集一些教师组成“技术支援团”或“智囊团”或者直接由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为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技术帮助或理论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项目“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就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校地、校企合作而首创的一项人才工程。这一创新之举,照顾到各方需求,体现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对江苏“科技镇长团”成员的选派工作高度重视。值得欣慰的是,挂职博士生在江苏服务期间,没有辜负学校和江苏各方寄予的厚望,充分发扬哈工大优良传统,在促进校地校企

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项目支持。

2.3 高校要拓宽实践视野丰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敞开思路,把实践活动切实放到社会需求和学生兴奋点的交融点上来,要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丰富内容要科学的界定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地位和作用,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开展社会实践,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实践活动应当体现时代主题。只有富有时代性、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研究生支教团”就是很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03年正式加入“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先后选拔派遣了9届支教团,共105名队员,其中68名队员先后在山西省浮山县支教,13名队员先后在西藏拉萨支教,18名队员在云南宁蒗县支教,6名队员在四川南溪县支教。这个项目的开展既支援了偏远地区基层教育,又让学生增长才干,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2.4 完善各项实践制度

完善各项实践制度,既能促使各种力量共同关心、支持社会实践活动,又能确保实践方案落到实处,更好地完成设定的实践目标,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要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管理,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专业人员和辅导教师双重指导方式开展社会实践,以及时总结、常抓不懈的理念坚持社会实践,

从而保障实践机制的长效性。

2.5 高校要提供经费保障,制定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评价制度

高校培养单位在年初经费预算中应对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所需经费予以单列,设立专项经费,由各学科专业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提出年度社会实践计划.加强经费使用开支的论证,明确经费使用范围、用途,并根据社会实践实施进程分批拨付,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意义,从时间上加以延伸,从内容上加以拓展,从意识上加以强化,力争实现社会实践的常态化。

2.6 注重发挥研究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研究生要自觉培养主体意识,自觉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科学方法观,主动把学校的单向性灌输变为对等性教育,积极与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者交换意见。明确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权限,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因此,只有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才能使教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强实效。

参考文献

[1]樊娟.走出去,撑起一片蓝天--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陆士桢.共青团十六大报告精神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3]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