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区建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 $ 月
第*期 (总第 +, 期)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0’ ?-(+, ) ?-(*
%-&./0’ -1 230/453&/ 2-66&/789 :0.9; </8979&9=
创建大社区是中国城市社区 发展与制度创新的战略选择
课题组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摘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吉林
!" 社区规模过于狭小,极大地制约着发展的空
间, 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吸纳政府和国内外资金支持, 束缚了社区组织的活力。北京市西城区划分为 !" 个 社区, 天津市西城区划分为 #$" 个社区, 南京市玄武 区划分为 %& 个社区。沈阳、 长春的每个社区居民人 口为 $’((— ——$(((( 人左右。城市社区人口规模最 多的是北京市西城区,每个社区人口为 # 万至 ) 万 人之间。大多数城市社区涵盖的人口规模为 !((( 至 社区的组织、 地域和人口规模狭小造成 %((( 人左右。 了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弊端:一是难以承担更多的 社会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的任务; 二是难以吸纳更多 的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事务;三是难 以整合、 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 形成资源共享; 四是 加重了地方政府管理负担,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和财力的浪费;五是难以吸纳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 参与社区的发展。
) , 男, 吉林省吉林市人,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教授, 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
A #+ A
(二) 中国城市社区存在的问题
的长远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必须从建立大社区的 组织管理制度入手, 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 二、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创建大社 区 大社区涵盖的区域较大, 居民人口众多, 社区内 社会团体组织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区位优势的特点。 美国纽约市社区董事会章程规定, 对社区 “实行规模 控制, 使每一管区人口不超过 #’ 万人” 。我国目前城 市社区规模比较小, 最大的是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 入住人口 ) 万, 远景目标是 $) 万人, 具有可行性。进 一步讲, 创建大社区绝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构想, 而 是从理论、 历史、 现实和未来发展出发的理性选择。 (一) 创建大社区是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要求 不断发展和扩大居民自治直接民主,吸引劳动 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是社会主 义国家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运用唯 物史观, 研究了剥削阶级国家的起源、 本质和演进的 历史趋势, 认为国家作为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的, 独立 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而与社会相对立,而要消除国家 与社会的矛盾, 只有在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 在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参与政治的民主制国家中, 国 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才能交还给社会。巴黎公社是 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马克思认为, 巴黎公社以劳动者的 “地方自治” 为基础, 实现了以 往国家 “迄今所吞食的一切权力归还给社会肌体” 的 这一历史性任务。他认为, 公社应当成为甚至最小村 落的政治形式,劳动者的地方自治是通过人民自己 来实现人民的管理。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 为我们今天大力发展城市基层民主,创建充分体现 城市居民自治的新型社区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 (二) 创建大社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把马克思的地方自治理论与当代中国社区发展 的实际结合起来,必须从本质上把握社区的内涵和 基本特征,这关系到如何确定社区发展的指导方针 和社区的长远发展。社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子系统, 是城市居民在聚居区内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系统、 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作为生活系统, 社区 不仅仅是松散的居民住宅区,而是以对居民群众的 系统服务及其互动参与链接起来的小社会;作为社 会关系系统, 社区以家庭间的社会关系为起点, 是人 与社会各层面的最频繁和最密切交往的人际关系网 络; 作为社会组织系统, 存在于社区范围内的一切社
!" 世纪 @"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的迅速崛
起, 揭开了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制度创新的序幕。 进入 !, 世纪, 同中国的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 社 会化、民主化发展同步的中国城市社区将进入新的 蓬勃发展时期。就总体而言, 同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 年来的城市化和五十多年城市社区发展积累的成熟 经验相比,中国城市社区则处于刚刚起步和发展不 平衡的时期。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起始阶段, 关系 到社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莫过于选择新的社区 发展理念, 实现制度创新。这个问题是制约社区长远 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 中国城市社区是从居委会组织发展而来的。上 个世纪 @" 年代初,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的市场化要求对公有制 经济实行战略性的调整和重组,使一大批人员从国 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分离出来, 由 “单位人” 转变为 “社会人” ,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 几亿农民 从土地中分离出来, 进入城镇第三产业, 使城镇人口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 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合作基础项目 [#!./0##! ] 张 纪 (!&+1* [作者简介] 和社会学研究。
迅速增加。因此, 市场化与城市化的迅速推进, 使原 有的居委会在组织规模、职能定位和活动方式上已 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基层社会化与民主化管理的客 观要求。!" 世纪 @" 年代初, 中国的城市社区应运而 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 截止 !"", 年底, 中 国县级以上城市对社区的规划与重组初步完成。按 照地域性和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各城市均由两 三个或更多个居委会所辖区组合为一个社区,命名 为 “社区居民委员会” , 从而成为政府主导、 社会各界 参与、 居民群众民主管理的城市基层新型组织形式。 中国城市社区由点到面历经十多年的发 展 , 虽 然时间比较短, 但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 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区组织领导和 管理体制,各大中城市创造了具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发展类型或模式,得到了各省市地方政府财政的大 力支持, 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 有 些社区初步纳入了地方政府 “十五” 发展规划之中, 社区理念也逐渐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得到了社会各 界的认同。尽管如此,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仍处于不成 熟的阶段, 组织领导体制、 管理体制、 自我发展还存 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 )*来自百度文库+
会组织团体、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都是社区活 动参与的主体, 是社区服务的对象, 而各组织团体、 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以社区发展为主线, 形成系统 化的组织互动网络。社区以居民生活为基础, 具有生 活性、 自治性、 社会性和各组织活动互动性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组织, 是以居民自治为基础, 各 组织团体共同参与活动,实现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 形式。 (三) 创建大社区, 实现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建立在较大地域活动空间内和涵盖较多居民人 口, 吸纳较多的社会组织团体参与社区的活动, 才能 最有效最充分地发挥社区地域、 人口、 资源和组织的 优势, 实现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从实现现代化社会 发展的目标来审视和创建大社区应有以下几项不可 或缺的指标:一是要有 !"# 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居 民, 并纳入社区管理体系之中; 二是城市管理的社会 化和现代化相辅相成, 互动发展, 从而要求对社区实 行动态式的社会化管理,并把社区规划纳入城市社 会化管理之中; 三是以社区为载体, 创建以居民民主 管理为基础, 集社区服务业、 社区商业物流、 社区文 化教育卫生、社区体育娱乐休闲和社区人居环境为 一体的现代城市生活体系。这三个目标客观上要求 整合现有的城市社区组织资源,发展涵盖居民人口 众多、 容纳社会团体组织、 建立生活基础设施更加完 备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休闲设施更加充裕及其辐射 管理更加系统化的城市社区, 也就是大社区。 三、创建大社区的实施方略 根据中国城市人口密集、 居民居住区相对集中、 居民区地域空间相对狭小和地域内分布的机关团体 组织众多等状况, 参照现有 “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 的 体制, 借鉴发达国家社区人口规模设置的成功经验, 重建中国城市大社区的目标应确立在县级以上中心 城市,创建以街道办事处辖属地为基础的,涵盖 $" 至 $! 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大社区, 即一街 (街道办事 处) 一区 (社区) 式的社区。 (一) 对现有社区进行大规模重组 重新审定城市规划, 按照规模适度、 方便管理、 反馈迅速、 便利通畅的原则, 把城市街路等基础设施 同自然、 人文景观等要素综合起来, 适度扩大街道办 事处管辖区域, 重新设定街道办事处辖属地, 使之扩 大到 $" 万人口规模以上。要以街道办事处划定的地 域范围为基准,对辖区内现有分布的若干小社区进 行组织合并,对原有社区的办公用房和相关设施进 行重新配置,建立一个街道办事处辖地内设置一个
社区的组织模式。为此, 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城市 管理体制, 建立 “两级政府、 两级管理” 的城市管理新 体制。在原有的 “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 的城市行政管 理体系中,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承担 着对城市基层社会综合行政管理的职能。而大社区 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的街道、 社区 层面把对城市基层的社会管理权力转移给社区, 由 社区组织独立行使基层社会的综合管理权,街道办 事处作为政府派出的机构在社区担任综合协调、 规 划指导和行政执法监督的职责。同时, 市区政府的各 职能部门在社区内统一设置工作站,同街道办事处 实行 “一门联动式” 办公, 行使社区层面的行政执法 职能, 从而在大社区内, 建立一个社区自治管理系统 与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相统一的工作平台,从而产生 共生机制。 (二) 创建大社区组织体系 创建大社区组织体系要切实做到政社分 开 、 政 事分开、 政企分开, 从而真正完成从政府主导型社区 组织向自治型社区组织的转变。地方政府把社区事 务真正交给社区组织来办,使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切 实转为战略决策、 规划设计、 监督制约、 财政支持、 政 策规范等 “务虚式” 的管理。 大社区组织的领导机构是建立大一统的社区党 的工作委员会 (党工委) 。社区党工委对街道—— —社 区层面的党建工作,对社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行总 的领导。 在社区党工委的领导下, 建立 “一个大会, 两个 机构” 议行统一的大社区组织体系。 “一个大会” , 即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由居民代表、 社区内各种社会团 体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代表等选择产生,是社区最 高的权威机构。 “两个机构” , 即社区办事机构和社区 监督机构。社区管委会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下设的 办事机构,行使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委托部署的社区 属地综合社会管理权。管委会成员由社区成员代表 大会选出的常委担任。社区管委会成员应列入国家 事业干部编制, 管委会的各职能部门, 可根据需要选 聘若干非专职的社区干部,其工资待遇可以通过地 方财政、 社会筹集、 管理服务费等多渠道解决。社区 评议委员会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下设的民主监督和 评议机构, 对管委会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检查、 评 议;对街道办事处和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站的工作提 出批评或建议,对社区服务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 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只有建立 “一个大会, 两个机 构” 议行统一的社区组织系统, 才能充分行使居民群 众的社会自治权, 使社区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区组织职能界定不清。社区组织是什么?人
们对此缺乏科学的明确定位。一些社区组织成为居 委会的翻版;同社区发展相衔接的法律法规建设严 重滞后, 迟迟不能提到人大立法日程上, 致使社区应 享有的责权利难以落实。
$" 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加重了地方城区
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 弱化了社区组织的整合功能。 从整体上说,中国城市社区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植 下成为履行城区政府行政职能的工具,因此造成事 实上的政社不分, 存在政府办社会, 社区自治职能不 到位的问题。 办公条件差、 待遇低, 并 %"社区工作者负担沉重、 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摊派任务。据长春市政协的调查, 社区组织每年要同上级各有关职能部门签订各种责 任书、 合同和达标书等几十份, 还要接受地方党委和 政府几十个职能部门的二十几项检查,占用了社区 工作者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搞得苦不堪言。据对大 连、 沈阳、 天津、 长春等地的调查, 多数社区组织的办 公用房达不到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社区工作者的 工资待遇, 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 普遍存在着远远低 于当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问题。此外, 大多数 城市的社区工作者没有退休养老金和医疗保障, 从 而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因而难以吸收高素质 的人才到社区组织中工作。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 原因是现在的社区组织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中国的 现代化、 城市化、 城市管理社会化与民主化对社区发 展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为社区
长春
!"##$$)
要] 中国现代化、 城市化、 民主化的迅速推进要求重新审视社区的发展问题。 然而, 中国城市社区的现状同创建未来社区
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存在着社区规模小, 组织职能界定不清, 社区组织整合功能弱化, 社区工作者负担沉重、 办公条件差、 待遇 低, 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摊派任务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创建一街 (街道办事处) 一区 (社区) 式的大社区, 具体地 说, 要对现有社区进行大规模重组, 创建大社区的组织体系, 建立大社区式管理新体制, 创建社会化、 系统化、 网络化的新型社区服 务体系, 推进大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 建立大社区自治的直接民主运行新体制。 [关 键 词] 城市; 大社区; 社区管理体制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中图分类号] %&!$’(
第*期 (总第 +, 期)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0’ ?-(+, ) ?-(*
%-&./0’ -1 230/453&/ 2-66&/789 :0.9; </8979&9=
创建大社区是中国城市社区 发展与制度创新的战略选择
课题组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摘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吉林
!" 社区规模过于狭小,极大地制约着发展的空
间, 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吸纳政府和国内外资金支持, 束缚了社区组织的活力。北京市西城区划分为 !" 个 社区, 天津市西城区划分为 #$" 个社区, 南京市玄武 区划分为 %& 个社区。沈阳、 长春的每个社区居民人 口为 $’((— ——$(((( 人左右。城市社区人口规模最 多的是北京市西城区,每个社区人口为 # 万至 ) 万 人之间。大多数城市社区涵盖的人口规模为 !((( 至 社区的组织、 地域和人口规模狭小造成 %((( 人左右。 了自身难以克服的许多弊端:一是难以承担更多的 社会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的任务; 二是难以吸纳更多 的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事务;三是难 以整合、 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 形成资源共享; 四是 加重了地方政府管理负担,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和财力的浪费;五是难以吸纳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 参与社区的发展。
) , 男, 吉林省吉林市人,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教授, 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
A #+ A
(二) 中国城市社区存在的问题
的长远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必须从建立大社区的 组织管理制度入手, 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 二、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创建大社 区 大社区涵盖的区域较大, 居民人口众多, 社区内 社会团体组织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区位优势的特点。 美国纽约市社区董事会章程规定, 对社区 “实行规模 控制, 使每一管区人口不超过 #’ 万人” 。我国目前城 市社区规模比较小, 最大的是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 入住人口 ) 万, 远景目标是 $) 万人, 具有可行性。进 一步讲, 创建大社区绝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构想, 而 是从理论、 历史、 现实和未来发展出发的理性选择。 (一) 创建大社区是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要求 不断发展和扩大居民自治直接民主,吸引劳动 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是社会主 义国家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运用唯 物史观, 研究了剥削阶级国家的起源、 本质和演进的 历史趋势, 认为国家作为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的, 独立 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而与社会相对立,而要消除国家 与社会的矛盾, 只有在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 在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参与政治的民主制国家中, 国 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才能交还给社会。巴黎公社是 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马克思认为, 巴黎公社以劳动者的 “地方自治” 为基础, 实现了以 往国家 “迄今所吞食的一切权力归还给社会肌体” 的 这一历史性任务。他认为, 公社应当成为甚至最小村 落的政治形式,劳动者的地方自治是通过人民自己 来实现人民的管理。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 为我们今天大力发展城市基层民主,创建充分体现 城市居民自治的新型社区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 (二) 创建大社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把马克思的地方自治理论与当代中国社区发展 的实际结合起来,必须从本质上把握社区的内涵和 基本特征,这关系到如何确定社区发展的指导方针 和社区的长远发展。社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子系统, 是城市居民在聚居区内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系统、 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作为生活系统, 社区 不仅仅是松散的居民住宅区,而是以对居民群众的 系统服务及其互动参与链接起来的小社会;作为社 会关系系统, 社区以家庭间的社会关系为起点, 是人 与社会各层面的最频繁和最密切交往的人际关系网 络; 作为社会组织系统, 存在于社区范围内的一切社
!" 世纪 @"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的迅速崛
起, 揭开了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制度创新的序幕。 进入 !, 世纪, 同中国的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 社 会化、民主化发展同步的中国城市社区将进入新的 蓬勃发展时期。就总体而言, 同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 年来的城市化和五十多年城市社区发展积累的成熟 经验相比,中国城市社区则处于刚刚起步和发展不 平衡的时期。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起始阶段, 关系 到社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莫过于选择新的社区 发展理念, 实现制度创新。这个问题是制约社区长远 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 中国城市社区是从居委会组织发展而来的。上 个世纪 @" 年代初,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的市场化要求对公有制 经济实行战略性的调整和重组,使一大批人员从国 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分离出来, 由 “单位人” 转变为 “社会人” ,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 几亿农民 从土地中分离出来, 进入城镇第三产业, 使城镇人口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 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合作基础项目 [#!./0##! ] 张 纪 (!&+1* [作者简介] 和社会学研究。
迅速增加。因此, 市场化与城市化的迅速推进, 使原 有的居委会在组织规模、职能定位和活动方式上已 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基层社会化与民主化管理的客 观要求。!" 世纪 @" 年代初, 中国的城市社区应运而 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 截止 !"", 年底, 中 国县级以上城市对社区的规划与重组初步完成。按 照地域性和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各城市均由两 三个或更多个居委会所辖区组合为一个社区,命名 为 “社区居民委员会” , 从而成为政府主导、 社会各界 参与、 居民群众民主管理的城市基层新型组织形式。 中国城市社区由点到面历经十多年的发 展 , 虽 然时间比较短, 但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 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区组织领导和 管理体制,各大中城市创造了具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发展类型或模式,得到了各省市地方政府财政的大 力支持, 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 有 些社区初步纳入了地方政府 “十五” 发展规划之中, 社区理念也逐渐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得到了社会各 界的认同。尽管如此,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仍处于不成 熟的阶段, 组织领导体制、 管理体制、 自我发展还存 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 )*来自百度文库+
会组织团体、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都是社区活 动参与的主体, 是社区服务的对象, 而各组织团体、 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以社区发展为主线, 形成系统 化的组织互动网络。社区以居民生活为基础, 具有生 活性、 自治性、 社会性和各组织活动互动性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组织, 是以居民自治为基础, 各 组织团体共同参与活动,实现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 形式。 (三) 创建大社区, 实现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建立在较大地域活动空间内和涵盖较多居民人 口, 吸纳较多的社会组织团体参与社区的活动, 才能 最有效最充分地发挥社区地域、 人口、 资源和组织的 优势, 实现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从实现现代化社会 发展的目标来审视和创建大社区应有以下几项不可 或缺的指标:一是要有 !"# 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居 民, 并纳入社区管理体系之中; 二是城市管理的社会 化和现代化相辅相成, 互动发展, 从而要求对社区实 行动态式的社会化管理,并把社区规划纳入城市社 会化管理之中; 三是以社区为载体, 创建以居民民主 管理为基础, 集社区服务业、 社区商业物流、 社区文 化教育卫生、社区体育娱乐休闲和社区人居环境为 一体的现代城市生活体系。这三个目标客观上要求 整合现有的城市社区组织资源,发展涵盖居民人口 众多、 容纳社会团体组织、 建立生活基础设施更加完 备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休闲设施更加充裕及其辐射 管理更加系统化的城市社区, 也就是大社区。 三、创建大社区的实施方略 根据中国城市人口密集、 居民居住区相对集中、 居民区地域空间相对狭小和地域内分布的机关团体 组织众多等状况, 参照现有 “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 的 体制, 借鉴发达国家社区人口规模设置的成功经验, 重建中国城市大社区的目标应确立在县级以上中心 城市,创建以街道办事处辖属地为基础的,涵盖 $" 至 $! 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大社区, 即一街 (街道办事 处) 一区 (社区) 式的社区。 (一) 对现有社区进行大规模重组 重新审定城市规划, 按照规模适度、 方便管理、 反馈迅速、 便利通畅的原则, 把城市街路等基础设施 同自然、 人文景观等要素综合起来, 适度扩大街道办 事处管辖区域, 重新设定街道办事处辖属地, 使之扩 大到 $" 万人口规模以上。要以街道办事处划定的地 域范围为基准,对辖区内现有分布的若干小社区进 行组织合并,对原有社区的办公用房和相关设施进 行重新配置,建立一个街道办事处辖地内设置一个
社区的组织模式。为此, 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城市 管理体制, 建立 “两级政府、 两级管理” 的城市管理新 体制。在原有的 “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 的城市行政管 理体系中,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承担 着对城市基层社会综合行政管理的职能。而大社区 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的街道、 社区 层面把对城市基层的社会管理权力转移给社区, 由 社区组织独立行使基层社会的综合管理权,街道办 事处作为政府派出的机构在社区担任综合协调、 规 划指导和行政执法监督的职责。同时, 市区政府的各 职能部门在社区内统一设置工作站,同街道办事处 实行 “一门联动式” 办公, 行使社区层面的行政执法 职能, 从而在大社区内, 建立一个社区自治管理系统 与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相统一的工作平台,从而产生 共生机制。 (二) 创建大社区组织体系 创建大社区组织体系要切实做到政社分 开 、 政 事分开、 政企分开, 从而真正完成从政府主导型社区 组织向自治型社区组织的转变。地方政府把社区事 务真正交给社区组织来办,使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切 实转为战略决策、 规划设计、 监督制约、 财政支持、 政 策规范等 “务虚式” 的管理。 大社区组织的领导机构是建立大一统的社区党 的工作委员会 (党工委) 。社区党工委对街道—— —社 区层面的党建工作,对社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行总 的领导。 在社区党工委的领导下, 建立 “一个大会, 两个 机构” 议行统一的大社区组织体系。 “一个大会” , 即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由居民代表、 社区内各种社会团 体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代表等选择产生,是社区最 高的权威机构。 “两个机构” , 即社区办事机构和社区 监督机构。社区管委会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下设的 办事机构,行使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委托部署的社区 属地综合社会管理权。管委会成员由社区成员代表 大会选出的常委担任。社区管委会成员应列入国家 事业干部编制, 管委会的各职能部门, 可根据需要选 聘若干非专职的社区干部,其工资待遇可以通过地 方财政、 社会筹集、 管理服务费等多渠道解决。社区 评议委员会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下设的民主监督和 评议机构, 对管委会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检查、 评 议;对街道办事处和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站的工作提 出批评或建议,对社区服务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 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只有建立 “一个大会, 两个机 构” 议行统一的社区组织系统, 才能充分行使居民群 众的社会自治权, 使社区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区组织职能界定不清。社区组织是什么?人
们对此缺乏科学的明确定位。一些社区组织成为居 委会的翻版;同社区发展相衔接的法律法规建设严 重滞后, 迟迟不能提到人大立法日程上, 致使社区应 享有的责权利难以落实。
$" 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加重了地方城区
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 弱化了社区组织的整合功能。 从整体上说,中国城市社区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植 下成为履行城区政府行政职能的工具,因此造成事 实上的政社不分, 存在政府办社会, 社区自治职能不 到位的问题。 办公条件差、 待遇低, 并 %"社区工作者负担沉重、 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摊派任务。据长春市政协的调查, 社区组织每年要同上级各有关职能部门签订各种责 任书、 合同和达标书等几十份, 还要接受地方党委和 政府几十个职能部门的二十几项检查,占用了社区 工作者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搞得苦不堪言。据对大 连、 沈阳、 天津、 长春等地的调查, 多数社区组织的办 公用房达不到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社区工作者的 工资待遇, 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 普遍存在着远远低 于当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问题。此外, 大多数 城市的社区工作者没有退休养老金和医疗保障, 从 而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因而难以吸收高素质 的人才到社区组织中工作。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 原因是现在的社区组织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中国的 现代化、 城市化、 城市管理社会化与民主化对社区发 展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为社区
长春
!"##$$)
要] 中国现代化、 城市化、 民主化的迅速推进要求重新审视社区的发展问题。 然而, 中国城市社区的现状同创建未来社区
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存在着社区规模小, 组织职能界定不清, 社区组织整合功能弱化, 社区工作者负担沉重、 办公条件差、 待遇 低, 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摊派任务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创建一街 (街道办事处) 一区 (社区) 式的大社区, 具体地 说, 要对现有社区进行大规模重组, 创建大社区的组织体系, 建立大社区式管理新体制, 创建社会化、 系统化、 网络化的新型社区服 务体系, 推进大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 建立大社区自治的直接民主运行新体制。 [关 键 词] 城市; 大社区; 社区管理体制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中图分类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