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动与身 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能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提高运动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关注身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2. 教学难点: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关注身体健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运动员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比赛的过程,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速度、时间下的路程,让学生亲身体验速度、时间、路程的变化;(3)引导学生总结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得出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3. 解决实际问题(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每天跑步30分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求小明每天跑步的路程;(2)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如:运动后心跳加快、出汗等;(2)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短跑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3)引导学生总结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以及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2. 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3. 数据分析方法4. 健康运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方法,如何根据数据调整运动计划。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2. 测量工具:身高尺、体重秤、心率仪。
3. 数据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2. 新课讲解(15分钟)(1)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a. 运动对骨骼的影响: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骨骼更加坚硬。
b.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
c.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耐力。
d. 运动对体重的影响: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2)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a. 身高测量:使用身高尺,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身高。
b. 体重测量:使用体重秤,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体重。
c. 心率测量:使用心率仪,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心率。
3. 实践操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进行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测量。
测量完成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 数据分析(10分钟)(1)让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数据调整运动计划,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5. 健康运动的重要性(5分钟)讲解健康运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运动,记录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变化。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运动的常见形式和实物模型。
2.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和时间的概念。
3.能够计算运动的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4.理解身体活动对身体的影响和变化。
5.能够掌握不同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对身体的影响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运动及其常见形式和实物模型2.运动的描述方法和时间的概念3.运动的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4.身体活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5.不同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对身体的影响和变化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形状不同的小球,询问学生这些小球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及联想,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2.讲解(3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介绍运动的常见形式和实物模型。
2)通过动手操作,向学生展示描述运动的常见方法,以及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3)讲解身体活动对身体的影响和变化,并介绍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对身体的影响和变化。
3.练习(30分钟)1)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速度、时间、距离等关系的变化。
2)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体在不同强度和时间运动后的变化。
4.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老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5.课后拓展(自由探索)1)让学生回家继续观察身体在不同强度和时间下的变化。
2)老师可布置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探索运动与身体变化的更多关系,发掘身体的不同变化。
四、教学评估1.检查学生听课笔记和课堂练习。
2.记录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的观察记录以及对身体变化的描述。
3.布置的小组作业进行评分。
五、教学资源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2.小球等实物3.课堂实验器材六、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清晰易懂地表达知识点。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留出充分的实践时间并保证实验材料和装备充足。
4.鼓励学生多发现、多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
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身体变化》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运动中的身体变化,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运动规律。
本章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时间和速度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以及几何图形运动的规律,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运动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运动规律。
2.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通过观察、分析、操作、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状态,引出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运动员跑步的速度和时间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几何图形运动规律,然后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巩固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几何图形的运动规律。
第四单元 第7课时 运动与身体变化(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
第四单元第7课时运动与身体变化(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运动与身体变化的认知。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2. 运动与身体变化的数学关系3.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运动与身体变化的数学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运动与身体变化的数学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讲解运动对身高、体重、心肺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2)运动与身体变化的数学关系:讲解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定量关系,如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3)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益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4.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及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运动与身体变化相关的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环节的表现,以及案例分析的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运动与身体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运动与身体变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而清晰地表述身体活动与运动的关系;2.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计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3.能够了解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运动带来的影响。
教学内容1.身体、活动与运动的相关概念2.运动物体的速度计算3.身体变化对运动的影响教学重点1.运动物体的速度计算2.身体变化对运动的影响教学难点身体变化对运动的影响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概念1.安排学生坐在课桌前;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你们知道身体在运动中会有哪些变化吗?”步骤二、学生自学1.学生自行查阅《运动与身体变化》相关内容;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自行构思“运动物体的速度计算”相关问题。
步骤三、教师总结1.对步骤二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做相关解答;2.教师总结“运动物体的速度计算”的相关规律,并提供练习题。
步骤四、学生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检查;2.学生交流练习中的难点并互相帮助。
步骤五、教师引导1.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整理讲解笔记;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身体变化对运动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实验数据及操作指导。
步骤六、学生实践1.学生参与身体变化实验;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步骤七、教师总结1.教师总结学生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发现;2.教师总结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解答“运动物体的速度计算”问题;2.学生了解身体变化对运动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实验;3.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交有所提高。
教学资源1.《运动与身体变化》相关教材;2.速度计算练习题、身体变化实验材料。
总结以上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做出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将知识与实践结合。
同时,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掌握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运动与身体变化的了解和感受。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如运动对心率、呼吸、肌肉等方面的变化。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3)教师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运动实践,如跳绳、跑步等,记录运动前后的身体变化数据,如心率、呼吸等。
(2)学生分组整理、分析数据,探讨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3)学生分组展示实践成果,分享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过程和结论。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2.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3. 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掌握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运动与身体变化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运动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探究新知(1) 讲解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实际应用。
3. 实践应用(1) 设计一些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运动,观察并记录运动前后的身体变化,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4. 总结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运动对身体变化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与运动与身体变化相关的内容。
2. 观察并记录自己一周内的运动情况,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掌握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讲解。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运动与身体变化关系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需要设计一些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身体变化》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运动对身体变化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验证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实验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观察和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运动对身体的变化。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分析数据。
3.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运动器材(如跳绳、跑步机等),数据记录表,计时器。
2.学具:学生自带的运动器材,数据记录表,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运动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运动器材,并提出观察和实验的要求。
例如:“今天我们要观察运动对身体的变化,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材,进行观察和实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运动观察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例如:“请大家开始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记录身体的变化,如心跳、出汗情况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小组内交流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分析数据。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运动和身体的变化-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运动和身体的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的影响2.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3. 实际问题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2. 新课导入:讲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3. 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公式,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以及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并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时,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
3. 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广泛应用的知识点。
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运动和身体变化的关系,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掌握使用图表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运动的好处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运动和身体变化的关系,掌握使用图表进行比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做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团队合作中。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图表的比较2.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以下几种:•单项讲授:介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让学生理解运动的重要性。
•图表分析:通过分析图表,让学生了解运动和身体变化的关系,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全课讨论:让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合作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了解同学们的锻炼方式和频率,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知识讲解介绍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比如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健康、更强壮、有更好的心理素质等,让学生理解运动的重要性。
3.图表分析使用图表展示徒步、骑车、游泳、跑步等运动方式对人体的好处,然后让学生分析每种运动方式的好处和对身体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
4.团队合作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制作一个图表,记录下自己小组内每个人每周锻炼的时间和方式,然后将数据汇总,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小组内的锻炼情况。
5.小结和总结通过讨论课程中的问题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身体和锻炼状况的关系,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于运动和身体变化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小组内完成自己的团队图表,记录自己小组内每个人每周锻炼的时间和方式。
•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并鼓励身边同学一起加入到运动中。
六、板书设计运动方式好处徒步改善心血管系统骑车增强肌肉耐力游泳增强呼吸和心肺功能跑步增强心肺功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能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提高健康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灵活运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运动知识,如:路程、速度、时间等;(2)提出问题:运动与身体变化有什么关系?2. 探究新知(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如:心率、呼吸等;(3)小组讨论:如何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 实践应用(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3)开展运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
4. 总结延伸(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等;(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2. 制定一周的运动计划;3. 观察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了解了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运动与身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2. 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基本方法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基本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基本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如何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并收集数据。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能促进骨骼生长,使身高增加。
(2)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率。
(3)运动能消耗热量,影响体重。
3. 讲解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基本方法(1)测量身高:使用身高计,让学生了解测量身高的方法。
(2)测量体重:使用体重秤,让学生了解测量体重的方法。
(3)测量心率:使用心率计,让学生了解测量心率的方法。
4. 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测量身高、体重、心率等,并收集数据。
5.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收集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排序、求和、求平均等操作。
(3)分析数据: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数据,如绘制统计图、计算增长率等。
6.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的意识。
2.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2. 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3. 如何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健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健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如心率、呼吸、肌肉等方面的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如体重、体脂等。
(3)教师讲解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如运动强度、频率、时间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球等。
(2)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心率、呼吸等。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健康。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如何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健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运动实践,观察身体变化,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的体现。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感受身体变化。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运动时间和机会。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数学教案学科背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身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变化,从而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运动与身体变化这个主题,学生能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热爱体育锻炼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2.能够辨认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变化,掌握基本的力学概念;3.感受运动的乐趣,增强身体素质,了解体育锻炼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难点内容本教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了解身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变化;2.理解速度、距离、时间的基本概念;3.掌握物体移动轨迹和运动趋势的基本规律;4.学习分析图表,找出图表中隐藏的信息;5.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树立热爱体育锻炼的意识。
难点1.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数量关系,理解速度、距离、时间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找出隐藏的信息的能力;3.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的收集。
同时,通过图表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隐藏的信息。
教学过程和计划本教案涵盖八个课时,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探究速度概念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有趣的比赛活动:小组内的学生相互比较,看谁跑得最快;2.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速度和距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讨论;3.教师介绍“速度”和“距离”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分析物体运动轨迹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了解物体移动的轨迹;2.让学生了解物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物体运动轨迹的认识;3.教师介绍运动趋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课时:分析图表1.通过观察图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各项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2.教师介绍通过图表找出隐藏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尝试分析图表中的信息;3.让学生掌握通过图表分析运动的能力。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四章《运动与身体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掌握运动对身体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运动对身体变化的规律。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合理的运动计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例如,某同学在参加篮球比赛前后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是否对身体有变化?如果有,运动对身体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 新课导入:介绍运动与身体变化的关系,讲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规律。
以跑步、跳绳等运动为例,分析运动对身体各项指标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例如,某同学在参加篮球比赛前后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据变化。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例如,某同学想要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应该选择哪种运动?如何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运动与身体变化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规律2. 运动种类与身体指标的关系3. 设计合理的运动计划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
2. 设计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提高自己的某项身体指标。
答案: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发育,改善体型,提高免疫力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运动与身体变化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运动与身体变化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2. 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3. 数据分析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与应用,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身高计、体重秤、心率测量仪。
2. 教学课件:关于身体变化与运动的PPT。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操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运动前后的身体变化对比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运动前后,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运动会使我们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疲劳等,这些都是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2. 探究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1)教师出示一张身高、体重、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身高、体重、心率与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身高增加;运动可以消耗脂肪,控制体重;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使心率降低。
3. 学习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1)教师示范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互相测量身高、体重和心率。
(3)教师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和纠正。
4. 数据分析与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将测量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数据分析结果,如:身高、体重、心率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
(3)教师总结: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运动对身体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案标题:运动与身体变化——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2. 身体变化的量化方法3.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身体变化的量化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a.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使肌肉更加发达。
b. 运动对骨骼的影响: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骨骼更加健康。
c.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水平。
(2)身体变化的量化方法a. 身高、体重的测量:介绍如何正确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
b. 心率的测量:介绍如何测量心率,并了解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3)运动与健康的关系a. 运动对健康的好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提高心理健康等。
b. 运动的适宜强度与时长:介绍如何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与时长。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运动对身体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运动、身体变化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动与身 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过程;2.学习如何测量身体各部位的尺寸;3.掌握运动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单脚站立、直线行走、跑步等;4.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勤奋自律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了解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过程;2.掌握测量身体各部位尺寸的方法;3.学习运动员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理解肌肉变化的原理;2.学习测量身体各部位尺寸的注意事项;3.掌握运动员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1.让学生自由活动,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2.指导学生摸摸手臂、大腿、腰部等部位,感受在运动中肌肉的变化。
2.讲解(15分钟)1.讲解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过程;2.演示如何测量身体各部位的尺寸;3.简介运动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3.操作(30分钟)1.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尺寸,并记录到表格中;2.学生进行单脚站立、直线行走、跑步等运动。
4.讨论(10分钟)1.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中的体验;2.学生探讨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5.总结(5分钟)1.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五、教学评价1.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2.学生能够熟练地测量身体各部位的尺寸;3.学生掌握了运动员的基本技能;4.学生能够领会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六、板书设计主题运动与身体变化内容1.肌肉变化的原理;2.测量身体各部位尺寸的方法;3.运动员的基本技能。
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要涵盖肌肉变化、测量身体各部位尺寸和运动员的基本技能,想要让学生真正领会运动与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充分的实践操作。
在下一节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运动,如跳绳、打球等,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探讨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运动与身体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章,我们将深入研究图形的运动和身体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身体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变化,包括生长、发育和运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运动类型。
2. 掌握身体的变化,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身体的变化及其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身体变化图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判断图形的运动类型。
如:一个正方形向右平移5个格子,这是一个平移运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5. 身体变化讲解:展示身体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变化,包括生长、发育和运动等方面。
6.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判断身体的变化类型。
如:一个孩子从婴儿到成年的身高变化,这是一个生长变化。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身体的变化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移: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
旋转:物体上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的运动。
身体的变化:生长:从婴儿到成年的身高、体重等生理变化。
发育: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
运动:体育锻炼、日常活动等对身体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
1.通过收集、整理及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等活动,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人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了解人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亲自试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手表或秒表。
师:同学们都参加过体育活动,你们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说脉搏跳动会加快。
你知道什么是脉搏吗?知道脉搏在哪儿吗?
指名发言。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实验,了解运动前后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做实验。
先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的次数,再测出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1分钟脉搏的次数,最后测出休息2分钟后1分钟脉搏的次数。
姓名运动前/次运动后/次休息后/次
平均数
教师可以统一发口令开始做实验,然后各小组按自己的速度进行,一定要做好记录。
回到教室,进行计算和填写工作。
教师组织讨论:运动后,你的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几次变化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质疑:跑步运动会对脉搏产生影响,如果进行其他的运动项目,对脉搏有不同的影响
吗?
布置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两项不同的运动做实验,像上面那样,记录每次运动后每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求出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均数。
(“姓名”栏右面的两栏空格填上不同的运动名称)
姓名
平均数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1.向体育老师了解四年级学生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次数达到多少比较合适,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活动的。
2.设计并完成活动:测量你在不同运动前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记录下来制成统计表,与同学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略
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专题型实践活动。
在“提出问题”栏目里,从运动会使身上出汗、脉搏加快、呼吸加速等方面,选择脉搏加快作为研究的专题。
“实验讨论”栏目引导学生应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教材帮助学生设计了研究方案,让学生调查、处理数据,并利用统计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回答专题里的问题。
“引申反思”栏目除了走访体育老师,还要学生自行设计研究运动引起呼吸变化这个问题。
这次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更深的感受,能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统计”一词的由来
“统计”这个词语最早是在拉丁语里面出现的,不过那时候它的意思是说各种现象的状态。
后来意大利人在学习拉丁语的时候,把这个词吸收到意大利语里面。
在意大利语里,这个词又有了别的意思,人们用它来表示“国家”的概念。
再后来,统计在人们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多,人们就专门用一个词来表示这个意思。
于是“统计”这个词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