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戏曲各章思考题
安徽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思考题
![安徽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2b9ee6aeaad1f347933f04.png)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思考题元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窦娥冤》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4.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章《西厢记》1.崔张故事的意义何在?2.崔莺莺形象的内涵和价值何在?3.《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有何特点?4.《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各有何作用?5.背诵:《西厢记·长亭送别》之[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
第三章《琵琶记》1.《琵琶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艺术特色如何?2.《琵琶记》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作用?3.《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4.《糟糠自厌》的语言有何特点?5.背诵:《糟糠自厌》之《孝顺歌》前两支。
第四章元散曲选讲1.《天净沙·秋思》为何称为“秋思之祖”?2.《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的艺术特点如何?3.何谓代言体?《哨遍·高祖还乡》用代言体取得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4.《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5.背诵:《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
第七编明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三国志演义》1.《三国志演义》有哪些主要的思想倾向?2.《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3.《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的?4.《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有何特点?5.《三顾茅庐》一节的情节发展有何特点?第二章《水浒传》1.《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有哪些方面?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法上有何特点?3.《血溅鸳鸯楼》一节的细节描写有何特点?第三章明代诗文选讲1.《项脊轩志》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点?其抒情特点如何?2.《报刘一丈书》的题旨是什么?它的讽刺手法对表达主题起何作用?3.《别云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的对仗有何特点?4.《朝天子·咏喇叭》的表现手法有何特点?5.背诵:《别云间》,《朝天子·咏喇叭》。
古代文学史复习思考题
![古代文学史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dbc3eb172ded630b1cb618.png)
古代文学史复习思考题元代文学绪论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4.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第二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2.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3.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4.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第三章南戏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第四章元代诗文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第七编明代文学史明代文学绪论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第三章明代诗文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2.什么是话本?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区别是什么?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兴衰的原因何在?4.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是什么?第六章明代戏曲1.名词:明代传奇,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49f19e0912a216147929c8.png)
《元诗史》 杨镰
《元代文学文献学》 查洪德
《宋元学案》 《元西域人华化考》 陈垣撰 《杨维祯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 黄仁生 《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 查洪德 《元代杂剧史》 李修生 《元杂剧概论》 许金榜 《元代戏曲史稿》 黄卉 《元人杂剧概说》 青木正儿
17、元杂剧中有哪些是包公戏? 18、元代《水浒》戏有哪些? 19、董《西厢》与王《西厢》有什么区别
和联系? 20、《录鬼簿》是一部什么书? 21、何谓荆、刘、拜、杀? 22、如何评价元诗四大家? 23、何谓“铁崖体”? 24、南戏和杂剧体制上有何不同?
❖ 论述题 1、试述关汉卿杂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和成就 2、试分析崔莺莺、红娘、张生的人物形象 3、试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4、试比较《汉宫秋》与《梧桐雨》
❖ 研究生入学试题选:
1、关汉卿杂剧思想内容可分哪几类?举例简 要说明(辽宁大学)
2、举出元散曲主要作家三人并说出他们的代 表作品是什么?(陕西师大)
3、元代水浒戏评述(南开大学)
4、试比较《西厢记》、《牡丹亭》、《桃花 本体例(南开大学)
8、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有哪些版本?
《谇范叔》、《渑池会》 李好古:《张生煮海》 武汉臣:《老生儿》 《生金阁》 石君宝:《秋胡戏妻》、《曲江池》 李潜夫:《灰栏记》
郑光祖: 《倩女离魂》、 登楼》
梅香》、《王粲
乔吉:《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
杨梓:《敬德不伏老》、《豫让吞炭》、《霍 光鬼谏》
秦简夫:《东堂老》、《赵礼让肥》
纪君祥:《赵氏孤儿》 杨显之 :《潇湘雨》、《酷寒亭》 石子章:《竹坞听琴》 李文蔚:《燕青博鱼》 尚仲贤 :《柳毅传书》、《气英布》、《尉
迟恭》 戴善甫 :《风光好》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试题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b86bd93186bceb19e8bb88.png)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元明戏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元杂剧《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传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戏剧的分类中,一般分为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类。
3.元杂剧的创始人是_______ ,他与______ 、______ 、______ 被并称为“四大元曲家”。
4.杂剧剧本通常只在人物第一次出场时写明“旦扮某某某”或“末扮某某某”,以后则只标_________ ,不注________。
5.元杂剧中最优秀的悲剧是纪君祥作的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 把宋元南戏推向了艺术的高峰,被历代曲论家誉为“神品”或“绝唱”。
7.传奇之名源自唐人裴铏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 。
8.叶氏杂剧以北曲为主的多为历史剧和社会剧,其中_________ 和_______ 比较有名。
9.汤显祖的剧作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因剧中都有梦境描写,故合称“_______________”。
二、列举题(每题5分,共20分)1.列举“四大南戏”是哪四部南戏作品?2.列举明传奇的“江湖12角色”?3.列举明传奇的“四大声腔”?4.列举明中期的“三大传奇”的作者及剧作?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窦娥冤》第三折中哪些地方反映了窦娥彻底的反抗精神?2.分析评价《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性格特征?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元明戏曲)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莺莺传2.悲剧喜剧正剧3.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德辉4.角色人名5.赵氏孤儿6.琵琶记7.传奇8.骂座记易水寒9.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临川四梦“二、列举题(每题5分,共20分)1.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2.正生、贴生(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外、末、净、丑(中净)、小丑(小净)3.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4.李开先的宝剑记无名氏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三、分析题(每題20分,共40分)1.238页开始2.55页-56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思考题解析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思考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c18e2c0722192e4536f6e7.png)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思考题解析一、举例说明古代小说戏曲创作手法的异同。
1、叙事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
(2)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
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人物刻画的异同。
(1)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
(2)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等;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刻画多通过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
比如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对杜十娘体态、眉眼、脸庞等外貌描写,并通过人物心理、行为来塑造形象,而戏曲《西厢记》对于莺莺、红娘的外貌只字未提,人物心理也大都通过唱词来表达,至于行动,主要靠表演,尽管剧本中也有“科范”规定了演员的动作和表情,但那些文字十分简略,表演的随意性大,给导演和演员留下了自由发挥的余地。
3、情节安排手法的异同。
(1)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伏照应。
(2)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
如杜十娘沉江的情节惊心动魄(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六月飞雪的情节同样充满奇异(戏曲《窦娥冤》);崔宁因十五贯被斩是源于巧合误会(《错斩崔宁》),窦娥被以药死张驴儿父亲的罪名被斩,同样也是源于巧合误会。
(详见教材11页)二、举例说明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特征的异同。
1、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相同点:(1)通俗性。
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
(2)趣味性。
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语言的精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3495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7.png)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元明戏曲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独特的特点。
元明戏曲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物形象而著称于世,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元明戏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展现剧作家和演员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更可以体现出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就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展开探究,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元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元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荣,因此在元明戏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元明戏曲的人物形象塑造以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为主,注重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性格。
在元明戏曲中,有许多反映时代社会矛盾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不仅具有历史的文化真实性,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如《桃花扇》中的李太白、《长生殿》中的杨玉环等。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反映了元明时期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更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审视。
元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元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地方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区的文化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在元明戏曲中,不同地域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在戏曲中,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各地戏曲文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
在北京京剧中,武生、花旦、老生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注重于展现出京味儿和本地文化特色,而在越剧中,则更加注重于展现浙江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不仅为观众呈现了多样的民族风情,更使得元明戏曲的艺术魅力得到了更加丰富和丰富。
元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注重于艺术表现的传统特色。
元明时期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在元明戏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
在元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戏曲表演艺术的传统特色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如脸谱的运用、音乐的表现、服饰的搭配等。
元明清作品选新大纲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作品选新大纲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ff721a4a7302768e99391a.png)
第六编元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窦娥冤》【重点难点】窦娥形象,《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第一节《窦娥冤》一、题材溯源二、《窦娥冤》的戏剧冲突1.楔子:高利贷和童养媳事件,为全剧埋伏了悲剧的基因。
2.第一折:债权人和借债人之间的冲突,救命人和被救者之间的冲突,婆媳冲突,良家妇女和地痞流氓之间的冲突。
3.第二折:婆媳矛盾弱化,窦娥张驴儿的矛盾开始激化;选择“官了”,将冲突推进一步;桃杌与窦娥矛盾,暴露了元朝吏治的黑暗,司法不公正与弱民无助之间的矛盾冲突。
4.第三折,窦娥指天责地,形成窦娥和天地(代表着公正清明的日月鬼神)之间的冲突。
5.第四折,戏剧高潮回落,窦娥与父亲亦有冲突(观念的和误会的)。
最后以“雪冤”解扣。
三、窦娥的形象及其悲剧成因1.性格特征:(1)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
(2)善良质朴,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
2.悲剧成因:(1)高利贷的高压(2)地痞流氓的迫害(3)黑暗的吏治四、《窦娥冤》的悲剧审美风格1.三桩誓愿三桩誓愿的实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的迫切要求。
这一戏剧情节,使剧作充满悲剧审美品格,体现了剧作家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
2.鬼魂诉冤(可与哈姆雷特比较)诉冤是情节发展的动力,是全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鬼魂诉冤的对象都是它们的至亲,都在苦海中受熬煎又都必须在天明之前离开;都在不同程度上渲染了阴暗沉重的悲剧气氛,与作品的悲剧精神和谐一致并为之服务。
窦娥鬼魂是对主人公性格塑造的补充和加强,老王鬼魂是对主人公性格展示的铺垫和衬托。
第二节《救风尘》(可自学,视课时而定)【思考题】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4.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注:背诵篇目为期末考试的默写、解词内容。
元明清
![元明清](https://img.taocdn.com/s3/m/810ce7eaf705cc17552709f7.png)
第三十三章杂剧一、名词解释1、旦本、末本:元杂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
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
2、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的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3、曲状元:马致远所作杂剧在当时的名气极大,有“曲状元”之称。
二、论述题1、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何特色?参考答案:元代的杂剧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
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
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
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
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
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
2、元杂剧的发展情况如何?各阶段的代表作家有哪些?参考答案:元杂剧的发展以大德(1300年前后)为界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
前期的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这是元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后期的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已走向衰落。
3、关汉卿的杂剧从内容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类?各类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公案剧。
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二、婚姻爱情剧。
这又可分为两类:一为表现弱者反抗恶势力,代表作有《救风尘》、《望江亭》;一为表现一般的婚姻爱情,代表作为《拜月亭》、《调风月》。
其特点是肯定女性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
三、历史剧。
代表作为《单刀会》、《西蜀梦》。
这两部作品都是三国戏,塑造的是三国时蜀国关羽、张飞等人的形象。
这一类作品较多地反映了民间的英雄崇拜心理和价值观。
4、关汉卿杂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参考答案:关汉卿的剧作在内容上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层面和人物,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批判与憎恨;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受压迫的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史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史智慧树知到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5ae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1.png)
元杂剧《李逵负荆》里运用的喜剧手法主要是误会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7、判断题: 元杂剧剧本中表现动作的术语是“科二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8、判断题: 元杂剧里的道具被称为“砌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9、单选题: 夏庭芝写了一本介绍元杂剧演员的书是。 选项: A:《教坊记》 B:《录鬼簿》 C:《青楼集》 D:《黄粱梦》 答案:【《青楼集》】 10、单选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中主要的反派人物是。 选项:
B:错 答案:【错】 4、判断题: 《白兔记》的创作主旨是否是歌颂真挚不散的爱情。 选项: A:错 8:对 答案:【错】 5、判断题: 《杀狗记》是否属于明代高级文人创作的传奇作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6、单选题: 《拜月亭》的艺术特色不包括哪一项 选项: A:寓悲于喜 B:古朴自然 C:关目奇巧 D:文辞艳丽 答案:【文辞艳丽】 7、单选题: 《杀狗记》中探讨的是 选项: A:血亲关系 B:社会民生 C:婚姻关系
2、多选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塑造了()等多位正义之士的形象 选项: A:程婴 B:公孙杵臼 C:张生 D:李逵 答案:【程婴;公孙杵臼】 3、判断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结局是赵氏孤儿复仇成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4、判断题: 宋元时期勾栏外张贴的演出海报叫“花招儿工 选项: A:对 答案:【对】 5、单选题: 元杂剧《李逵负荆》里李逵要帮助的酒馆老板是() 选项: A:王林 B:张大公 C:王文举 D:裴少俊 答案:【王林】 6、判断题: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 史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史智慧树知 到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中国戏曲的起源。 选项: A:说唱 B:曲艺 C:歌舞 D:话剧 答案:【说唱;歌舞】 2、判断题: 优孟是中国戏曲中的最早的演员 选项: A:对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9f72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5.png)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
元明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物形象塑造具有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眼界开阔
元明戏曲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局限于历史传说,而是拓展到了各个社会阶层和人物类型,包括官场、百姓、贫富、古今等各种人物形象。
这使得元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生动,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和认知性。
二、人物性格鲜明
元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其性格特点鲜明,有的机智聪明,有的刚直直爽,有的狡猾奸诈,有的仁义气节。
这些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形象造型独特
元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造型独特,通过戏曲化的手法塑造出各类型人物的特定形象。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戴着一个红珠子,穿戴着锦衣玉带,形象富有贵族气质。
而《西厢记》中的张生,则是贫穷学子的形象,穿着朴素的草鞋和青布衣服,给人温和质朴的感觉。
这些形象的特征设计,更易使观众对人物形象产生观感上的感受和定位认知。
四、形象情感浓郁
元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的情感也极为丰富,有的充满爱情,有的充满兄弟情谊,有的充满父亲之爱。
这些情感浓郁的人物形象,更深入观众心底,在人物表演中展露出情感的具象化,从而调动观众的情感认知。
通过以上探究可以看出,元明戏曲的人物形象具有形象眼界开阔、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造型独特和形象情感浓郁等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在传达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元明戏曲重点解析
![元明戏曲重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bd44e4524de518964b7d68.png)
《元明戏曲》重点解析中央电大文法部隋慧娟(2005年01月07日)引言引言部分是对元明戏曲的概述、对教材体例的介绍。
关于引言,请大家简单了解这样一些知识:元明两代最重要的戏曲形式是杂剧、南戏和传奇;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杂剧本子是《元刊杂剧三十种》,最早的南戏本子是明嘉靖年间重写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第一章《元明杂剧创作综述》第一节元杂剧兴起的原因、创作分期及其他在这一节里,请大家了解以下内容:一、元杂剧繁荣的原因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这是元杂剧繁荣的物质基础。
宋金元时期,城市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城市。
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集中进行商业性演出的勾栏瓦肆,这为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文人地位的变化。
元代初期,科举考试曾经长期停开,这使得很多文人沉郁下僚,其中的很多人混迹勾栏,与艺人为伍,进行杂剧的创作甚至演出。
同时,元蒙入主中原之后,很多文人不屑仕于异族,于是放弃仕途,转而从事杂剧创作。
这也是促进杂剧创作的重要因素。
(3)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
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传奇发展的结果,而杂剧之所以在元代到达了高峰正是因为杂剧的形式已经进入成熟期。
二、元杂剧的创作分期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元杂剧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初、中、晚三个时期。
(1)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内心里都郁结着深沉的悲愤不平,而且都很熟悉戏曲的舞台演出。
作品真正具有悲剧精神,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等悲剧经典。
语言以本色为主,本色传统由此奠定。
(2)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
这一时期的杂剧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
在题材内容上,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有重要地位,如马致远的《陈抟高卧》、《任风子》等,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文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如郑光祖的《王粲登楼》。
《元明清戏曲专题》讲义
![《元明清戏曲专题》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715d9c549649b6648d747a0.png)
《元明清戏曲专题》讲义第一讲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及其民族特征一、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以往戏曲起源谱说(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引屈原《九歌》认为古代巫觋表演歌舞,即“后世戏剧之萌芽”。
(2)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认为“优伶戏文,自优孟抵掌孙叔敖,始滥觞。
”即源于春秋“优孟衣冠”。
(3)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认为戏剧始于南朝宫廷乐舞,“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
优伶实始于此。
”(4)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认为元杂剧演出体制与隋唐西域传入内地梵剧相似,故戏剧受印度梵剧影响,而梵剧又源出傀儡戏。
(5)孙楷节《傀儡戏考源》汉代傀儡戏哺育了后起戏曲艺术。
(6)日本青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谓认为戏剧起湖于原始民众歌舞。
(7)周贻白《中国戏曲史纲要》认为戏剧起源于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
(8)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认为宋金诸宫调,“实为元明以来杂剧传奇之鼻祖。
”(9)明王骥德《曲律》认为古优有白而无歌舞,诸宫调只一人说唱,故真正戏剧应始于元代。
(10)吴国钦《中国戏剧史漫话》认为最初的戏剧应是秦汉时《蚩尤戏》等角抵戏。
以上诸说,就萌芽因素而言,似皆有据;但戏曲起源决非单一因素。
(二)从表演上看中国戏曲的三大来源:甲、滑稽戏系列:先秦两汉俳优(男性一人,向帝王讽谏时事,如优孟、优旃)——汉魏六朝俳优(男性二人,一逗一捧,如东汉和帝令二优演石耽贪赃事,一说十六国石勒令演周延贪赃事)——唐五代参军戏(由参军、苍鹘二人发展到三、四人,由男优发展到女优,由单纯说白发展到歌舞穿插,甚至唐庄宗父子、徐知训君臣也扮演参军戏)——宋金杂剧(固定为五人:未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体制定型为四段:艳段、正杂剧二段、散段;内容已有简单的故事性;形式也兼容歌舞)——南宋末已产生永嘉杂剧《张协状元》,是今存最早的剧本。
滑稽戏对元杂剧的影响:1、戏谑调笑成为元杂剧中的插科打诨、讽刺喜剧的要素;2、参军、苍鹘、末泥、引戏、装孤分别演变为元杂剧中的副净、副末、正末、正旦、官员五种固定角色;3、四段体制演变为元杂剧中一本四折的固定结构。
智慧树知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2019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4c68da2f60ddccdb38a013.png)
6、评剧最早的称谓是
答案:平腔梆子戏
7、以下哪位人物是评剧的创始人之一
答案:成兆才
8、以下哪几位是电影《花为媒》的主演
答案:赵丽蓉、新凤霞、李忆兰
9、天津评剧院排演的《赵锦棠》是在哪出传统戏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答案:《朱痕记》、《牧羊卷》
10、1983年,由新凤霞等主演的评剧《花为媒》被拍摄成彩色戏曲片。
答案:《程婴救孤》
7、被誉为”豫剧皇后’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是: A.常香玉B.马金凤C.陈素真D.崔兰田
答案:陈素真
8、河南梆子早期的主奏乐器是板胡。
答案:错
9、豫东调是豫剧的母调。
答案:错
10、豫剧《花木兰》是陈宪章改编、常香玉主演的经典剧目。
答案:对
11、开封是戏剧史家公认的”中华戏剧之都’。
答案:对
答案:对
6、黄梅戏的第一次繁荣是在?
答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7、王少舫原是哪一个剧种的演员?
答案:京剧
8、《女驸马》的剧目产生于:
答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9、下面哪一个剧目不是黄梅戏的剧目?
答案:《易胆大》
10、下面哪一个地方不是黄梅戏的主要传播区域
答案:三亚
11、黄梅戏的产生与哪一个地方没有关系?
答案:安徽阜阳
答案:低牌子、昆腔、弹腔
4、湘剧弹腔曲调主要有南路、()、()、()等,相当于京剧的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
答案:反南路、北路、反北路
5、宋代,杂剧角色”木大’已扮演”假闫罗’在潭州演出。
答案:对
6、湘剧被拍摄成舞台艺术片的剧目有
答案:生死牌、拜月记、园丁之歌、李贞回乡
7、明代以前,湖南就能演出宋杂剧、南戏和元杂剧,对湘剧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见于记载的有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9cf6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d.png)
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特点元明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剧本和演出形式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元明戏曲中,人物形象塑造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将从角色类型、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和性格特点四个方面来探究元明戏曲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一、角色类型元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通常是故事的核心和主角,并且会有更加详细和丰富的形象塑造。
次要人物则常常担任配角的角色,形象较为简单。
主要人物可以分为英雄、美女、丑角、反派等不同类型。
每种角色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和性格特点。
二、外貌特征元明戏曲对于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描写非常细致,通过衣着、发型、面部特征等方面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在京剧中,英雄通常穿着鲜艳的戏服,头戴红缨冠,面部特征明亮、英俊,以展示其威武英勇的形象;美女通常穿着华丽的衣裳,头戴花冠,面容姣好,体态婀娜,以展示其婀娜多姿的形象;丑角则通常穿着奇装异服,头戴大红鼻子,面部特征夸张,以展示其滑稽可笑的形象。
三、言行举止元明戏曲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其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英雄通常言辞慷慨激昂,行动勇猛果断,以展示其正直勇敢的形象;美女通常言辞温婉娴雅,行动柔美动人,以展示其娴静美丽的形象;丑角则通常言辞诙谐幽默,行动滑稽可笑,以展示其滑稽搞笑的形象。
每个角色的言行举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既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又能够突出人物形象的特定性格特点。
四、性格特点元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注重性格特点的展现。
英雄通常是正直勇敢、忠诚和仁义的化身,他们通常不畏艰险,舍己为人,以保卫正义;美女通常是温柔婉约、聪明伶俐的化身,她们通常才情出众,智勇双全,以解救危机;丑角通常是滑稽可笑、机智灵活的化身,他们善于想象和模仿,以取乐和消除紧张。
元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和性格特点,以展现其独特的形象和特定的心理状态。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元明戏曲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元明戏曲](https://img.taocdn.com/s3/m/fff8f90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c.png)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元明戏曲
隋慧娟
【期刊名称】《当代电大》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 1 元明杂剧创作综述rn一般了解:元杂剧繁荣的原因元杂剧的创作分期及各期特点元杂剧剧本形式的特点明杂剧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元明杂剧创作主体的不同及其引起的元明杂剧的差异rn2 关汉卿
【总页数】3页(P73-74,77)
【作者】隋慧娟
【作者单位】中央电大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期末复习--唐诗宋词 [J], 隋慧娟
2.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明清小说 [J], 隋慧娟
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期末复习--《诗经》与楚辞 [J], 隋慧娟
4.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期末复习题 [J], 隋慧娟
5.元明戏曲的绚丽画卷——评《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 [J], 张弦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第一章元杂剧的体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5cebfb360cba1aa811da59.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乐音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时尚而变。” (胡祗遹) 蒙古族统治者的喜好和关注 文人参与杂剧的创作与演出。 元曲四大家。 社会经济的繁荣为艺术消费提供物质条件、 环境和观众。
山西侯马出土的金董氏墓戏台模型
山西洪峒县霍山明应王殿 忠都秀作场壁画
元代杂剧砖雕
元杂剧剧尾用两句或四句诗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作为全剧收场语并以末句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字眼作为本剧的简名这就是题目正名
第六编 元代文学
元代社会和 元代文学概况
元代社会概况
(一)民族压迫与融合 (二)文化的沟通 (三)都市的繁荣 (四)思想的活跃 (五)儒生的不幸遭际
元代文学概况
元代王朝起止:1271—1368年( 97年) 元代文学起止:1234—1368年(134年) 变化:俗文学兴盛;文学由抒情性转为叙事性 风格:自然本色为主 一、元代戏曲 : 包括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 二、元代散曲: 与北曲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三、元代诗歌 四、元代散文
四、复习思考题
1、杂剧 2、杂剧的体质特点 3、杂剧兴盛的表现及原因
第二节 元代杂剧的兴盛
1.元杂剧兴盛的表现 第一、作品数量多,名家辈出,名作如林。 剧目530多种,保存至今的有150种。 作家220多人。 第二、题材丰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 的社会生活。 第三、戏剧演出繁盛,名伶众多。 第四、元杂剧的发展分前后两期。 前期繁盛,后期衰弱。
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第一章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元杂剧释义 是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的、以 北曲演唱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综合了多门类艺术,体制完备, 角色齐全,剧本成熟,题材广泛。 大量采用口语和方言俗语,著名作 品如《窦娥冤》《西厢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戏曲各章思考题
元明戏曲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见幻灯片8)(以下只标幻灯片的序号)
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
(9)
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
(10)
4.简述不同时期明杂剧创作的特点。
(11)
5.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12)
元明戏曲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关汉卿《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元明戏曲》p18)、《蝴蝶梦》的故事情节(《元明戏曲》p20)、《调风月》的故事情节(《元明戏曲》p20-21)、《单刀会》的故事情节(《元明戏曲》p21)
2.试析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
(18)《元明戏曲》p18-20)
3.以剧本为例,试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关汉卿是一个文人,他以儒者的视野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审视历史,体会出现实的丑陋、历史的变幻,人性的弱点,以及卑微生命与命运的抗争。
而这一切使得他的剧本流露出一种儒者的悲思。
他的作品表露了鲜明的儒家思想,他以杂剧作为他抒情写志的工具,借助杂剧来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他以他所受的教育、
以他的意识观念来反映生活,捕捉问题,选择角度,通过剧本来剖析社会、剖析人生。
如《窦娥冤》通过窦娥这个弱者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愤怒;《蝴蝶梦》中通过对贤德继母的颂扬,表达了他对这种道德境界的肯定;《调风月》则通过对虚荣的侍女燕燕内心的挖掘,显示了他对人性的思索;而《单刀会》中则借关羽之口传达了一种正统的历史观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作为一个浪子文人,浪子的风流与儒者的情怀,在关汉卿身上交融在一起,使得他的剧本在市民性之外,也表现出一定的文人性。
)
4.试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7、19)
5.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位当行的剧作家?(20)
元明戏曲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
(25)
2.以第三折为例,分析《赵氏孤儿》是如何组织戏剧冲突的?(《元明戏曲》p34)
3.石君宝的《曲江池》与唐传奇《李娃传》的主题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一不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6)
元明戏曲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1.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
(30)
2.试结合作品分析马致远剧作在内容和曲辞上的特点。
(28)
3.如何理解马致远作品中的士人心态?(29)
元明戏曲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试分析《西厢记》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贡献。
(34)
2.试分析《西厢记》中张生和红娘的形象。
(《元明戏曲》p57-58;p60-61)
3.试以莺莺为例,分析《西厢记》试如何刻画爱情心理的。
(35)(《元明戏曲》p59-60)
4.“王西厢”对“董西厢”作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有何意义?(《元明戏曲》p57)
《元明戏曲》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朱有燉的作品贯穿着儒家道德伦理色彩?试结合作品简要论述。
(《元明戏曲》p71第9-16行;p73第二段-74第一段)
2、朱有燉的杂剧《曲江池》和石君宝的《曲江池》有什么异同?试简要分析。
(《元明戏曲》p72)
3、简要论述朱有燉剧作的艺术成就。
(39)
4、简述王九思和康海的杂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到价值。
(40)
5、试列举三部反映科举考试的杂剧剧目,并介绍其剧情。
(《元明戏曲》p86-87《不伏老》;p89第13-20行《似官述怀》;p90第9-17行《再来人》)
6、简述许潮剧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色。
(《元明戏曲》p93-96每段第一句)
7、简述《大雅堂乐府》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元明戏曲》p95第1、2行;倒数第2、3、4行;p98最后两段)
《元明戏曲》第七章复习思考题
1、试简单分析徐渭以《四声猿》命名其剧本原因。
(44)
2、简述《四声猿》的内容。
(《元明戏曲》p101)
3、试论阳明心学对徐渭戏曲理论和戏曲创作的影响。
(46)
4、试分析徐渭的《狂鼓史》。
(47)(《元明戏曲》p109-113)
《元明戏曲》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王骥德《男王后》的剧情极其社会价值。
(王骥德的《男王后》写江南人陈子高因为容貌美丽,被改换女装,立为王后,反映了晚明世风的放荡以及晚明文人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的特点。
)(《元明戏曲》p115-116)
2、简述吕天成《齐东绝倒》的内容极其思想价值。
(吕天成的《齐东绝倒》写舜父瞽瞍仗势杀人,皋陶搜捕瞽瞍,而舜却背着父亲逃去海滨的故事,借着对古圣先贤的戏谑嘲弄,表现了晚明人思维的活跃与敏锐,以及他们对传统的反思与挑战。
)(《元明戏曲》p117-118)
3、简析王衡的《郁轮袍》是如何批判科举制度的。
(王衡的《郁轮袍》通过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反思,表达了要在科考之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
)(《元明戏曲》p120-121)
4、简述徐复祚杂剧《一文钱》的内容。
(徐复祚的《一文钱》写了一个吝啬鬼卢至的故事,剧中通过帝释对卢至的点化以及帝释和释迦的宣讲佛法,使剧本带上了浓重的佛教色彩,体现了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元明戏曲》p129)
5、试分析自徵的《渔阳三弄》(49)(《元明戏曲》p131-134)
6、联系其理论主张,分析孟称舜《桃源三访》对爱情的刻画。
(孟称舜《桃源三访》是根据唐代孟棨《本事诗》中崔护谒浆的故事敷衍而成的,是他婉丽风格的代表作。
《桃源三访》用大段的抒情独唱构成剧本的主体,充分发挥思念之情。
剧中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重笔描摹,力求曲尽其情,一方面注意对感情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现,另一方面则是曲辞刻画的细腻深入。
使读者能够在浮想联翩中更深刻的体会人物的感情,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性。
)
7、试联系其戏曲理论,分析孟称舜的《花前一笑》和卓人月的《花舫缘》的异同。
(50)(《元明戏曲》p137-140)
《南戏与传奇》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南戏?现存的宋元南戏作品有那些?(《元明戏曲》p151;15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2、简述宋元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元明戏曲》p154-155)
3、简述南戏与传奇的差异。
(52)(《元明戏曲》p157)
4、简述传奇剧本体制的特点。
(《元明戏曲》p157)
5、为什么以嘉靖、隆庆之交作为传奇真正形成的时间?(《元明戏曲》p157)
《南戏与传奇》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何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54)
2、简述从《张协状元》到《错立身》和《小孙屠》的剧情。
(54)
3、简述从《张协状元》到《错立身》和《小孙屠》,南戏发生了哪些变化?(55)
4、结合作品,分析四大南戏所体现出的南戏的发展变化。
(56)
5、简析《小孙屠》中的李琼梅形象。
(《元明戏曲》p165-168)
6、简述南戏《拜月亭》的艺术成就。
(57)
7、试分析高明的《琵琶记》对宋代南戏《赵贞女》作了那些改编?这些改编有什么意义?(《元明戏曲》p173;174-175)
8、试述高明《琵琶记》对后世戏曲创作的影响。
(58)(《元明戏曲》p174)
《南戏与传奇》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以《伍伦全备记》和《香囊记》为例,分析明初南戏在哪些方面受了《琵琶记》的影响。
(《元明戏曲》p176;178)
2、简述《鸣凤记》在中国戏曲上的价值。
(《元明戏曲》p192)
3、简述《浣纱记》的剧情及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元明戏曲》p185-186;187)
4、试分析《鸣凤记》“灯前修本”和“夫妇死节”两个片断。
(《元明戏曲》p189-192)
《南戏与传奇》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1、汤显祖所追求的“情”有什么内涵?试析汤显祖是如何通过杜丽娘形象的塑造来体现自己对“情”的追求的。
(62)(导读p217-218)(《元明戏曲》p195)
2、试分析杜丽娘形象的时代意义。
(《元明戏曲》p199)
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两个女性形象。
(《元明戏曲》p198-199)
4、试述《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成就。
(《元明戏曲》p200-203)
5、试述汤显祖剧作对后世的影响。
(《元明戏曲》p208-212注意每段的第一句;p217)
6、汤显祖的《邯郸记》对唐传奇《枕中记》作了哪些改编?有什么意义?(63)
7、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65)(《元明戏曲》p220-222)
8、简述沈璟对中国戏曲理论的贡献。
(《元明戏曲》p218-219)
9、何谓“临川派”?何谓“吴江派”?何谓“汤沈之争”?(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他以其“临川四梦”确立了自己的不朽地位,其剧作对真情的歌颂,剧中曲折变幻的情节,优美、本色的文笔引起后起许多剧作家如阮大铖、吴炳、孟称舜的仰慕与追摹,故戏曲史上将他们称为“临川派”。
实际上它们并未成为一个真正的流派。
明代剧作家沈璟为苏州吴江人,他的戏剧理论重视声律,主张语言要通俗本色,他以其曲谱具体指导作家创作,并以其著作唤起了曲作家如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等对他的追随于对曲律的重视,史称他们为“吴江派”。
“汤沈之争”见《元明戏曲》p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