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复习与思考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答: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是研究公共物品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如果已知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根据供求分析法得出公共物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于是公共物品的生产问题就会像私人物品一样迎刃而解。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从经济学的学习可知,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则不同。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像私人物品市场需求曲线那样通过水平相加求得,而是通过垂直相加求得,如图2—1所示,d1,d2,d3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可以用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2—1中的S曲线,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图中的均衡产量Q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产量,价格P等于边际成本。
图2-1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但是,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分析并没有实际应用意义。
因为,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立足于许多不可能存在的假设条件,其中假设条件之一是消费者能够准确地说明其对公共物品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而这一假设显然不符合事实。
事实上,公共物品的消费者说不出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而且都想免费搭车享用公共物品。
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是一个特殊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方式来决定,必须寻求决定公共物品提供的特殊方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学者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效益与成本的比较来选定和评估经济建设项目。
特别是在公共物品占社会产品的比重明显升高之后,又提出公共选择理论,探索通过改进政治决策来优化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财政学思考题
财政学思考题经济学双学位《财政学》复习思考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所谓财政指的就是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
2、公共财政:所谓“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是社会公众或者人民大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3、混合经济:所谓混合经济指的就是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的有机混合体。
二、思考题(要点)1、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P5①弥补市场失效②一视同仁服务③非市场营利性④法治化的财政2、简述公共部门的组成。
①政府。
②公共企业。
③非营业组织。
④国际组织。
3、简析混合经济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
P12在混合经济中,既有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直接作用于私人部门,引导和左右着市场竞争,通过市场价格去配置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又有非市场机制在起作用,即公共部门以计划方式与行政手段这个“看得见的手”,去安排和使用社会资源,并且还介入到社会分配公平和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
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帕累托效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2、帕累托改善:所谓“帕累托改善”,指的是在同样前提条件下,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些)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他人处境变差,则此时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
3、市场效率条件:在充分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在其市场交易活动中,通过市场价格和有关产品的购买数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偏好和欲望。
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市场自身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这样的标准:各种产品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4、市场失效: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
5、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不完全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
6、外溢性: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况。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非财政学专业)
财政学习题集及客观题答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1.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A.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B.人类生存需要和人类发展需要C.生活需要和建设需要D.政府需要和企业需要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的基本职责A.政府B.企业C.市场D.社会团体3.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排他性和非竞争性C.排他性和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4.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A.排他性B.分割性C.市场性D.社会性5.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即其边际成本(),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确定6.()是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A.收费B.税收C.罚款D.公债7.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是()A.垄断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D.产品供不应求二、判断题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是指全社会私人个别需要的数量集合。
2.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3.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5.社会公共需要无法通过市场满足,必须由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来满足。
6.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必须与之等价交换。
7.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的时候,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8.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9.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10.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
1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指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
12.经济学里所谓的“免费搭车”现象,是指消费者都不愿花购买公共物品,而是期望别人去购买,自己可以从中受益。
三、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3.公共需要4.非排他性5.非竞争性6.资源配置7.财政四、简答题1.试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doc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a、私人产品b、混合产品c、公共物品d、一般商品3、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a、收费公园b、高等教育c>国防设施d、高速公路4、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a、拉姆斯法则b、瓦格纳法则c、拉弗曲线d、菲利普斯曲线5、用来说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是()a、拉姆斯法则b、瓦格纳法则c、拉弗曲线d、菲利普斯曲线6、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经济建设费b、国防费c、社会文教费d、行政管理费7、在现代社会中,用来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a、税收b、国债c、国有资产收益d、各项收费8、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流转税b、收益税c>资源税・d、财产税9、反映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的是()a、税收年报b、国家决算c、国家预算d、预算外资金10、从预算的技术组织形式看,国家预算可分为()a、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b、分类分成c、统收统支d、分税制11、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a、社会产品b、社会产品价值c、剩余产品d、剩余产品价值12、政府对于社会成员“搭便车”行为的态度应该是()a、提倡“搭便车”b、允许“搭便车”c、将“搭便车”控制在一定范围d、杜绝“搭便车”13、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社会救济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商业保险14、在财政支出中,对价格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财政补贴d、税式支出15、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a、纳税人b、负税人c、扣缴义务人d、纳税担保人16、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建立于()a、1984 年b、1992 年c、1994 年d、1996 年17、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a、生产型增值税b、流通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二、多项选择题1、按照费用类别来分,财政支出具体可分为()a、经济建设支出b、行政经费支出c、国防经费支出d、社会文教支出e、转移性支出2、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的类别具体可分为()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教科文卫支出d、购买性支出e、转移性支出3、下列属于社会耗费性支出的类别是()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科教文卫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e>财政补贴4、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构成内容是()a、财产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e、生育保险5、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额课税的是()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e、个人所得税6、下列税种中属于收益额课税的是()a、增值税b、消费税c、农业税d、企业所得税e、个人所得税7、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形式的是()a>利润b、租金c、股利d、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e、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8、属于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形式的是()a、利润b、租金c、股利d、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e、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9、我日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a、生产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b、提供加工劳务的单位和个人c、混合销售的单位和个人d、提供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e、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1。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xx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xx”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2、错 预算外收入中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其数额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
3、对
4、错 采用收费还是税收应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没有一定之规
A、定额税 B、比例税
C、累进税 D、累退税
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8、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包括:()
A、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思考,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宜过大,目前过快的提升速度应适当加以调节,使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空间
7、对
8、对
9、错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10、对
三、不定项选择
1、ACD
2、AC
3、A
4、A
5、ABCD
6、AD
7、ABC
8、ABD
9、A
10、ABD
四、问答
1答: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的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的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也就是说,在这些支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体现了政府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我们将此类支出成为转移性支出,它体现了财政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财政学第2章财政职能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2章财政职能作业一、名词解释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市场失灵——指由于现实市场环境不满足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所需的前提条件,从而一些市场难于解决或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
外部性——指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
人们将有利的影响称为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将不利影响称为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
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政府失灵——指政府干预经济失当,不仅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反而限制和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和市场失灵加重,致使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失灵、决策失灵和管理失灵。
二、简述题1、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1、反对垄断,鼓励竞争通过政府干预创造有效竞争状态。
在经济实践中,政府可以采取下述手段控制或改变垄断状态,促进公平竞争:一是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案,防止单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垄断市场。
二是在垄断行业建立多个相互竞争的公共企业,或对垄断性企业进行分拆。
三是实行价格管制,防止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2、提供公共产品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能够通过税收等途径以比较低廉的成本获得供给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从而超越“私人资本”能力的有限性,并克服市场难以解决的“免费搭车”问题。
3、克服外部性克服外部性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政府克服外部性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界定和保护产权。
政府的作用将需要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在外部性与其生产者或相关者之间建立某种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把外部性纳入市场机制。
二是建立强制性价格补偿机制。
对生产负外部性的行为进行课税(又称庇古税)、罚款与收费,以此弥补负外部性产生的外部损失,并将外部损失内部化。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第1章导论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2.(1)规范分析。
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
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
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
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
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
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1.(1)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
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
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
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财政学第二章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1、实践说明,通过公共财政,各国政府不仅降低了“市场失灵”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危害性,而且最终可望完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2、公共财政所要履行的资源再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按一定经济标准把社会资源在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之间做合理分配。
()3、私人产品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竞争性消费和排他性消费。
所谓竞争性消费,是指消费者首先要支付既定的价格,才能取得对私人产品的所有权,进而才能消费此产品;所谓排他性消费,是指未获得该产品消费权的其他人,不能同时消费这一私人产品。
()4、发生在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免费搭车者”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属于个人非理性选择。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主动购买和生产公共产品属于非理性行为。
()5、公共产品产生的利益具有社会成员共享性,即具有技术上不可分割性特征,对公共产品的使用,只能是集体消费集体受益。
()6、自由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纯属“经济问题”,即使政府对此不进行任何干预,也不会导致发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7、只要政府推行的收入调节政策使发生在低收入者方面的经济效率改善程度,大于由此发生在高收入者方面的经济效率损失程度,就可以认为经济社会同时获得了提高收入平等化程度与改善经济效率的双重好处。
()8、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商业循环运动,不仅造成市场经济运行不稳定,而且中断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9、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稳定的各个具体目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0、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变化趋势,逆向改变其现行的开支政策和税收政策,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商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以维护宏观经济运行经常地处于低通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1、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为()。
财政学-习题作业-第二讲思考题答案
第二讲思考题1. 实证分析有哪些具体方法?答:分实证数据的取得与运用来讲:实证数据的取得主要有三种,一是文献检索,二是实地调研,三是可控实验。
文献检索是最基本的实证工具,其目的是将实证分析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实地调研或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直观的手段。
实地调研有很多具体形式,但主要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和走访两类。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研究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样本)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的种类很多: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自填式问卷调查中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中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按问题设计的方式则有三种基本类型:开放型、封闭型和混合型。
(2)走访调研:走访调研是研究者面对面地与受访者交谈,一般会有一个确定的主题,相对而言,走访调研的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其对象或样本也是经过某种标准筛选过的,与调查问卷比较强调特定样本的随机性相比,走访调研更加注重信息获取的有用性与集中性。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很难进行可控实验,即使可做实验,社会实验的成本往往非常高。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想办法进行了一些社会科学的实验,有两种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推行某一种政策,比如说增值税转型、最低工资制度、医疗保险等,在一定时期内对该区域内厂商、家庭或个人实行某一政策,由于地域的限制,政策的影响局限在可控范围内,对整个国家来说可以看作是个实验室,此所谓“试点” ,在这个实验室的有关经验与教训可以在总结与修正或在更大区域范围推广。
另外一种社会实验是模拟社会实验,它往往是模拟一种社会场景,还是由具体的个人根据这一社会场景做出自己的决策,这种实验与前一种的区别在于:除了计算或测算等需要的一些运行成本外它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成本。
财政学课后思考
? 7、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8、思考和总结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第二章 1、谈一下你对公共产品的认识,并举若干例子。 2 、为什么公共选择是非市场决策?公共选择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点? 3、存在投票悖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是什么? 5、你认为我国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前提条件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
第三章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4.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是什么? 5.“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 取的政策和措施。 从网上了解我国目前进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7. 7.从网上了解我国目前进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 7.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关注我国新一轮医改的模式选择与基本内容。 第五章 � � � � � � � �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是什么? 1.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是什么? 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什么? 2. 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什么? 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是什么? 3. 3.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是什么?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有哪些? 4. 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有哪些? 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 5. 5.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 试述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6. 6.试述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7. 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7.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8. 8.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复习思考题1.财政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基本特征:1.阶级性和公共性;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2.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内容与意义;中位选民定理;唐斯模型的描述、含义与局限垄断、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造成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干预失效,政府失灵表现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意义:民主制度要正常运行,要求人们的偏好实质上是一致的。
中位选民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位选民偏好的方案获胜。
唐斯模型:在代议制民主中,各个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
在代议制民主中: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而不是社会利益最大化,选民选举议员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3.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两个基本标准;林达尔模型公共产品是指能够供许多人同时消费的物品,并且人们消费这种物品的效果,以及生产这种物品的成本,并不因为享有它的人数规模发生变化而变化。
特征:1.非排他性,个人消费公共产品并不能排除他人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
两个基本标准:产品是否具有排他性,产品是否具有竞争性。
林达尔模型: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力的最佳水平。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导论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答案: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
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
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答案:(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
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其次,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
(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财政理论知识。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1. 简略的财政概念。
答: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2. 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1)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主要表现在竞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市场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
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等方面。
3. 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举例说明。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
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
4. 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答: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四、论述题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
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
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
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财政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课件PPT 蔡汉波 第二章
中等发达 30
发达国家 40
Expansion of expenditure : OECD
国别 澳 加 法 1960 21.4 28.9 34.6 1985 36.6 47 52.4 增长 15.2 18.1 17.8
GDP
西德
意 日
32.4
30.1 18.3
47.2
58.4 32.7
14.8
28.3 14.4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Chapter Two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涵义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含义Meaning 一、财政支出的内涵Connotation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 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 ● (一)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和政策的最直接反 映 ● (二)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二、财政支出的外延Extension ● (一)预算内支出 budget 即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 (二)预算外支出 extra budgetary 即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F
财政总支出占GDP 社会性支出占GDP 经济性支出占GDP
维持性支出占GDP
O
Y
在不同发展时期,政府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从而会使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变 化。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政府职能的变化。
■(二)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 Equivalent compensation ● 1、购买支出(purchase on goods and services) ● 2、转移支出(transfer payment) ■
西财《财政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第二章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哪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
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
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自有缺陷,一般统成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或从中分享好处。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的物品与劳务。
诸如国防、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保护等,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
市场垄断。
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规模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从而就会形成垄断。
不完全市场。
在现实的市场体系中,有些环节带有明显的残缺特征。
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以下市场领域: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互补市场。
不完全信息。
但从现实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
收入分配不公。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和影响,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也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等有所不同,使得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能完全取决于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
结果,经济效率越高,往往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
显然,这是市场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的。
宏观经济的失衡。
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关系中循环发展的。
2.什么是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其实现机制有哪些?资源配置是指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述第一部分财政收入一、填空题1、政府收费主要是,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
2、1997年以后,我国财政统计中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包含的项目有税收、企业亏损补贴(抵减收入)、和其他收入。
3、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为标准的。
4、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项目包括、、、和其他收入。
5.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 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二、判断题1、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2、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3、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4、如果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一般应采用税收形式。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6、1996年以来,我国预算外资金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处于持续增长中。
7、由于存在通货膨胀税效应,通货膨胀必然使财政收入实际上升。
8、农业部门以间接形式上缴的收入比直接上缴的收入多得多。
9、自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作用增强了,其中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逐渐超过工业部门。
10、我国企业收入曾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不定项选择1、关于税费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B、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税收代替收费2、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包括:()A、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B、提出最重要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C、要求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D、提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内收入3、收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B、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C、可完全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D、法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C、分配制度D、所有制结构5、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A、征收通货膨胀税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6、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让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A、定额税B、比例税C、累进税D、累退税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A、减税让利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8、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包括:()A、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思考,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宜过大,目前过快的提升速度应适当加以调节,使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空间B、实行全面的减税政策C、计划经济时期,一切取决于统一的计划,所以执行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方针;进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则应转向以支定收D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9对于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A、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加大B、导致了预算外及制度外资金迅速膨胀D、导致中央财政降低了预算内资金的调控能力C、使得部分财政职能被银行取代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使用费2、教育费附加3、部门结构4、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5、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6、税收7、经济发展水平二、判断1、错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或分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两类。
2、错预算外收入中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其数额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3、对4、错采用收费还是税收应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没有一定之规5、对6、错持续下降7、错从宏观上分析过多的货币量是由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两条渠道共同形成的,而且信用膨胀也可能是主要原因。
如果财政赤字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是所失大于所得,即财政收入实际下降8、对9、错仅次于工业部门10、对三、不定项选择1、ABC2、BC3、ABD4、ABC5、ABC6、C7、AC8、AD9、ABCD第二部分财政支出一、填空1、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类,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2、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财政支出统计方法是按分类的。
3、我国财政支出中常说的“两项贴补”指的是价格补贴和。
4、区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
5、购买性支出对生产有直接影响,对有间接性影响。
6、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耐用品的支出属于。
7、用以表明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的财政支出发展变化指标是。
8、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
二、判断1、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2、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5、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6、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 的增长。
7、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8、与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支出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应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等。
9、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与GDP增长率之比。
10、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三、不定项选择1、技术改造支出属于:A生产性支出 B 经常性支出 C 投资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2、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A基本建设支出 B 价格补贴支出 C 国家储蓄支出 D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3、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经济建设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行政管理费 D 积累性支出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A支付债务利息 B 基本建设投资 C 国家储备支出 D 购置交通工具支出5、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A环境治理 B 治理国土 C 能源开发 D 教育6、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 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 他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7、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政局是否稳定 B 政体结构 C 行政效率 D 宏观经济政策8、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 城市维修费 C 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 简易建筑支出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B 基本性支出由于其收益不在当期,应有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C 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D 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建设费10、一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A简单地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B 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C 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属于支出结构的优化。
D 我国财政支出亏损补贴比重下降,是支出结构优化的体现。
四、问答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不考)参考答案一、填空1、社会文教费2、支出用途3、企业亏损补贴4、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5、分配6、资本性支出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8、政治性因素二、判断1、错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补偿性支出2、对3、错付息是经常性支出,还本不是4、错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5、对6、错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而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7、对8、对9、错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10、对三、不定项选择1、ACD2、AC3、A4、A5、ABCD6、AD7、ABC8、ABD9、A10、ABD四、问答1答: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的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的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也就是说,在这些支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
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体现了政府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
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我们将此类支出成为转移性支出,它体现了财政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1)从对社会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来看: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事通过指出过程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在这里,财政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人手中,使资金使用权的转移。
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而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