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合集下载

中国的环境保护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国的环境保护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国的环境保护挑战和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中国面临的环境保护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挑战1.1 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因素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成为城市居民的噩梦。

1.2 水污染水污染是中国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1.3 土壤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重金属等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还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破坏。

1.4 生态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森林砍伐、湿地开发、草原退化等问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生态平衡被打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解决方案2.1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政府应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同时,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环境犯罪行为,形成威慑效应。

2.2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中国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的情况。

同时,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4 增加环境保护投入中国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增加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5 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水平中国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乎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由
于长期以来的高速发展和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种
污染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有效治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一系列
综合对策。

首先,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增加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和执行力,确保法律不仅仅是一纸空文,而能够切实得到执行。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
经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和生活
碳排放量。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动
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第三,要采取科技手段,提升环保治理水平。

加大科研投入,不断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与应用,研发高效治理污染的技术装备,提高污染
治理效率和质量。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
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同时,要加强监督和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环保监督机制,加强对环
保工作的督查和评估,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切实履行环保责任。

同时,倡导公众参与环保事业,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
同建设美丽中国。

总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十分严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治理。

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优化产业结构、采取科技手段、加强监督和公众参与等措施,我们才能有效治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字数限制已达1580字】。

(完整版)环境保护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完整版)环境保护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完整版)环境保护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 环境保护重点分析1.1 大气污染治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大气污染治理。

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重点措施:-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对大气污染的处罚力度。

- 推动工业企业进行减排和治理设施的更新,加强监管,降低工业污染排放。

-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污染。

-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提倡绿色出行。

1.2 水体污染防治水体污染是另一大环境保护的重点。

主要的水体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等。

以下是一些重点措施:- 加强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 强化水体污染的监测和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行为。

-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倡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1.3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重点措施:-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 严格控制非法开发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 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环境保护难点分析2.1 多元化污染源治理难度大我国污染源众多、类型繁多,因此,治理难度较大。

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存在不同的治理技术和方法,需要针对性的措施。

2.2 监管和执法力度不足监管和执法力度的不足是环境保护的难点之一。

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遵守不够,环境执法的力度也不够大。

2.3 意识和行为惯难以改变一些地区和人群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惯相对落后,难以改变。

这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 环境保护解决措施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执行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环境污染者实施严厉的惩罚。

3.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监测、执法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环境污染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3.3 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养成环保的行为惯。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形象。

因此,深入探讨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我国许多城市饱受雾霾之苦,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超标,不仅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还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江河湖泊水质恶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型缺水。

地下水污染也不容忽视,修复难度极大。

(3)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使得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2、生态破坏加剧(1)森林资源减少:过度砍伐、森林火灾等原因导致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森林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2)草原退化:超载放牧、盲目开垦等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3)湿地萎缩:湿地的围垦、开发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湿地面积减少,生态调节功能下降。

3、资源短缺压力大(1)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短缺状况。

(2)能源短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相对不足。

能源的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给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

4、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1)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和不足,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2)监管执法不到位:环境监管部门存在人员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不力。

(3)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机制。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我们需采取一系列有效治理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关键。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等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实时掌握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和执行力度,使环境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强化污染治理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加大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环保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促进生态保护。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合理的补偿标准,鼓励和引导各相关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承担更多责任。

引导企业加大对环境的投入,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

支持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实施农村生态工程,加强农田环境保护。

第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技能。

鼓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设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加大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的力度,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增强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

加强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管工作,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提高政府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治理对策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施策。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推广清洁生产等技术手段、加大生态补偿和公众参与力度、加强环境教育和舆论监督,以及增强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我们才能有效地治理并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逐渐凸显。

然而,中国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来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相关的保护措施。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中国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的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以及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

例如,加强了对企业的环保监管,加大了对高污染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等。

二、水资源短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尤其是北方地区,在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水污染的影响下,水源越来越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例如,修建了许多水库和运河来调节水资源的分布,加强了水生态保护,推广了节水意识和技术等。

三、土壤污染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导致了大量的土壤污染。

为了修复土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强化了土地使用规划,加大了土壤修复工程的力度,推广了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控制了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等。

四、生态失衡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不少地区的生态失衡。

原本美丽的湖泊变成污水塘,森林被不合理的利用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等问题,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推动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等。

五、环境监管与法律法规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了环境监管体制的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环境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营造了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法治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许多工厂的工业污染、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能源方面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问题的爆发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严重的污染、退化和枯竭。

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安全和可持续的环境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有效治理对策。

I.现状1.空气污染: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由于工业化和车辆数量的增加,加之火力发电,燃煤、燃油的不合理利用,空气污染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2.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度,造成了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问题。

3.土壤质量恶化:由于化学物质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导致现在我国的土壤质量严重不足,已经超过了农业的发展需要。

II.治理对策1.建立环保意识:政府应该开展大规模的环保教育宣传,使更多的人懂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使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知道如何选择环保产品。

企业将环保纳入财务预算,并在设立科技部门的同时,向员工提供环保培训,强化环保意识。

2.制定环保法规: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法律保护系统,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

对违反规定的环境破坏行为实行严格惩罚,保护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权益。

3.加强环保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检查和监管,确保企业不会过度排放污染物质,也要在工业区和农村建立环保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污染情况,并及时采取行动防止进一步污染。

4.增强技术改造: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大力投资生态环保技术,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发展新能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的重污染产业。

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企业及公民都必须共同努力,铆足干劲,齐心协力,才能达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赢效果。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限制全面发展的重要瓶颈。

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本篇文档将从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主要污染源及其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1.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总体上面临着短缺的问题。

截至2019年底,全国耕地总面积185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37%。

可耕地总面积为309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0.62%,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地区则缺水严重。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水质不好,因为水污染重,导致水资源成为极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3.空气质量我国空气质量问题也愈发突出,其中PM2.5、PM10等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成为污染气体的主要成分。

由于排放量较大,使得我国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不断恶化,而户外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对空气质量不良的影响也逐渐加重。

二、主要污染源及危害1. 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

一些大型工业企业过度排放污染物,造成周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特别是金属加工、石化、建材等行业,对环境的破坏性最大,这些行业的工业废水、排放物在长期运营的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造成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的过度使用,污染了surrounding 的土壤和水体,同时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相比,在规模和分布上可能更为分散,但是影响不容忽视,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活污染生活污染源包括了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固体废物等,这些都会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些生态问题而加剧,城市垃圾问题十分突出,卫生处置混乱的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对策。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1. 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资源受到各种污染物的严重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据统计,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严重污染的城市数量居高不下。

2.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片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珍稀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3. 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资源的高度浪费,导致了资源供给的不足。

尤其是一些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短缺,已经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主要由环保部门和规划部门负责,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不够突出,治理效果不够显著。

1. 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循环经济。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

加大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种植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5.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促进多部门协同治理。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环保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疑难难题的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疑难难题的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疑难难题的解决方

1. 具体措施
- 提倡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可持续能源和资源,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促进工业
和交通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减少。

- 保护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 大力推广环保技术:投资研发环保技术,例如可再生能源、
废弃物处理等,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 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 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的调
控和保护,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

- 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例
如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等。

- 垃圾处理与回收:加强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与回收体系建设,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破坏修复:加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工作,
例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以上是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疑难难题的解决方法,通过采取
这些措施和方法,我们可以共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为了治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下面我将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阐述。

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等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许多城市的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我们必须加强工业和交通的污染治理。

一方面,对排放严重的工厂进行整治,引导其转型升级,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排放。

要优化交通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还需要加强对燃煤电厂和供热锅炉的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要治理水污染,首先要加强水污染源头的治理。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对其废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理,对于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强农田的管理,推广绿色种植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

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水质。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污染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随着化肥、农药、重金属污染等的大量使用,我国的土壤逐渐受到严重污染。

要治理土壤污染,首先要加强对土壤污染源头的治理。

对于农田土壤,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管理,推广绿色种植和有机农业,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对于工业废弃地和垃圾填埋场地,要加强清理和修复工作,防止土壤污染的蔓延。

要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也不够强大,导致一些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惠及子孙的伟大工程,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此,我们应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措施一、我国生态环境基本状况1、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和改善,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防治沙漠化,水土保持,国土整治,草原建设,及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等,并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问题:虽然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仍然面临严峻形势,问题依旧大于成绩。

目前我国环境总体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突出表现在:(1)、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生态恶化加剧,沿江湖泊、湿地等日益萎缩,水源涵养、调蓄洪峰等功能衰退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

(2)、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现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形势十分严重。

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和横断山脉地区。

(3)、土地沙漠化严重。

我国北方的沙漠、戈壁以及沙漠化地区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5.5%,目前有5900多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和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是世界上受沙漠化之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4)、森林资源锐减。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一、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点问题之一。

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等活动排放的废气,导致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引发雾霾等问题。

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工业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对排放超标的工厂进行处罚,并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3. 鼓励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

提倡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购买节能型电器等,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二、水体污染问题水体污染是另一个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都对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要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我们需要:1.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和水平,确保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对企业的排放行为进行监管,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罚款,以切实降低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3. 推广农田保育技术。

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防止农田水体的污染。

三、土地退化问题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质量的下降和资源的减少。

过度开发、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农业耕作等都是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

为解决土地退化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推广精细化农业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播种和施肥技术,减少土地的损耗。

2. 加强土地生态保护。

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乱砍滥伐和乱占耕地。

3. 提倡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保护土地资源。

四、可持续发展路径除了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外,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首先,空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和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工业化和汽车排放等原因,中国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导致了健康问题和环境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它制定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实施了污染物减排措施,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工业和交通部门的污染治理。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监测和检测系统,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以及推动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其次,水污染也是中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许多地区的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水污染治理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它实施了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其次,政府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采取了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措施,例如推广节水技术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控制,并推广了生态农业和绿色工业。

第三,土壤污染是中国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许多土地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了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它实施了土壤污染排放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

其次,政府加强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取了土壤修复和治理措施,例如采用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技术,以恢复受损的土壤功能。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控制,并推广了可持续土地利用和生态农业。

最后,生态环境破坏也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其次,政府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环保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环保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环保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中文摘要:我国的环保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水质污染、固体废物处理不当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强化政策法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生态补偿等。

此外,应注重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以提高环保效益。

最后,要坚持文化自信,加强环保教育,提升公民环保意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中文全文:我国环保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水质污染、固体废物处理不当等。

在这个背景下,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保力度,切实解决环保问题,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生态环境破坏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和农业活动不断加剧,导致了山水林田湖沼、草原和荒漠的颜色发生改变,环境恶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同时鼓励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建立起环保利益相关方的各种对话,形成一个相互沟通、互相倾听的环境规划、环境决策、环境治理、环境监督和环境评价的决策机制。

二、空气水质污染问题空气水质污染是我国环保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释放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支持,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利用更加清洁、节能的能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制定适当的政策。

三、固体废物处理不当问题固体废物处理不当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大问题。

很多地方存在垃圾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会引发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加强政策法规,优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环保化处理,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利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消费者回收机制,同时鼓励市民推广垃圾分类等做法。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上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水、空气、土壤等多个环境要素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些问题给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1. 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必须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的力度,制定严格的通用性规定和高质量的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环保法律体系,并加强环境法律和执法公正性建设。

2. 减少污染源,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采用生态友好型技术和经济适度型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3. 推广环保科技,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注重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加大绿色经济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宣传、公众参与、媒体宣传和法律规制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广泛开展环保教育和培训,提高环保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公众利益。

5.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跨区域性特点,因此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制定共同的政策与标准,互相借鉴学习;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加入环保组织和机制,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共同利益。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对策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探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之一。

高浓度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大气监测及数据共享,加大对重点城市和工业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力度,健全数据共享机制,使公众了解实时的空气质量状况;2. 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3. 强化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严重空气污染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整治力度。

二、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普及节水设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价格调控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 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和保护湿地、河流等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3. 发展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其中包括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和盗猎、物种外来入侵等问题。

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1.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加强对关键物种的保护和研究;2.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加大对非法狩猎和盗猎行为的打击力度;3. 积极开展物种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重要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加强对物种外来入侵的防治。

四、有效治理对策为了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对策。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治理对策:1. 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 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思考;3. 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挑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水污染问题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排放和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上。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导致农田和水域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和水质的恶化。

2. 空气污染问题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

工业排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也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3. 土壤退化问题土壤退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由于过度的耕作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

土壤的结构被破坏,肥力减弱,甚至出现酸碱度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破坏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起的。

过度的砍伐、过度的开发、过度的捕捞等行为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治理对策1. 加强立法和监管我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对企业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确保他们的生产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 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我国应该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保护环境资源。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摘要】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严峻,主要表现为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

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垃圾围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有效治理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加强责任落实,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大监督力度;公众也需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基础上,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保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有效治理对策, 政府责任, 公众参与,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主要问题分析, 可持续发展, 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合作.1. 引言1.1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严峻,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普遍存在。

主要问题分析包括环境污染源头、污染物排放途径、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有效治理对策包括加强监管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

政府责任加强是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环保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度。

公众参与提升也是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公众应当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能够建设起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让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上。

2. 正文2.1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空气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排放的废气污染日益严重,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断上升,导致雾霾频发,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各种大问题。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文章对目前我国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体制的不健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问题社会根源采取措施引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环境问题却一再为我们所忽视。

自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一眨眼35年过去了,我国的环保问题却并不尽人意,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中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善成为环保建设过程中的最大两个障碍。

1.我国的环境问题1.1我国环境的历史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大幅度增加; 国家环境重点保护区域、流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相当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局部地区甚至还在加剧。

在我国, 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2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1.2.1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它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线路和水利设施等受到严重威胁。

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1.2.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

大小兴安岭林区已经过量开采,南方某些林区的开采也已到了极限,森林资源日益枯竭。

我国森林密集地区包括东北、四川、海南等地,毁林速度惊人。

例如海南的热带雨林区,由于不合理的开荒种地、乱砍滥伐,热带雨林面积由1956年的86.6万公顷减至目前的24.5万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也由过去的26%降至7.2%。

据学者计算,如果四川境内的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每年可以通过大气环流向西北地区增送360亿立方米水份,这比南水北调或西线工程调水量大得多,也省钱得多。

1.2.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 厘米的肥土层,经济损失100亿元。

占国土面积38.2 %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黄河下游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

长江每年输入泥沙5亿吨,已超过黄河入海泥沙1/3。

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库容累计200亿立方米,相当于废弃库容1亿立方米的水库200座。

1.2.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是全国耕地的4倍、林地的3倍,在世界各国中排居第二。

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区域,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区。

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的发源均源于此。

由于该区域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现却成为水土流失多发区及沙尘暴发生区。

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面积正在缩减。

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草地建设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人为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

1.2.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

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

三是污染型缺水。

水资源在我国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

按国际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我国有18个省区、30%的国土、60%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按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需求量来衡量,全国有10个省区(市)、11%的国土面积、1/3以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据调查,全国有近1/4的人口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有2/3的人口饮用的是受次生污染的水。

1.2.6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的濒危物种中,我国占了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

2. 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2.1 法律不健全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环境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研究结果政策建议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法律不够与时俱进。

《环境法》自颁布以来至今已18年多了。

这么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给一些污染户们钻了空子却无法予以惩治。

同时法律中一些条款只是制定了基本原则,却不具备实施条件。

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尚有空白,立法的缺失,使人身健康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1]。

2.2 监管制度不完善在许多地方,往往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一些排污大户同时是利税大户,轻易便能轻易避开法律追究。

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

或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使得国家环境政策难于得到有效地执行。

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当地GDP而对其污染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2.3 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2]。

可是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却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4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2006年1月15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对外公布。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分[3]。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即在中国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

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3. 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1 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

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

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

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3.2 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3.3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

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

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繁衍生息都是在这个地球上进行的,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远古社会到现代化的今天带向现代化的城市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环境一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动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直是人类的目的,然而今天的环境却在此大前提下朝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发展着。

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并为改善现如今的环境问题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1)瞿为民,朱德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2)慈龙骏:《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林业科技管理》1997.2(3)杨朝飞:《中国自然保护问题及对策》,《环境保护》199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