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工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民间工艺与创意》课程标准

《民间工艺与创意》课程标准

《民间工艺与创意》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民间工艺方向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速写、民间绘画后续课程:乱针绣、留青竹刻、毕业设计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民间工艺与创意》课程是民间工美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能拓展训练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民间工艺原理,了解基本的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年画、木版画、木艺、刺绣、泥塑),掌握一定的绘画功底和设计造型能力,掌握民间工艺美术设计所具备的观察能力、创意能力和艺术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分阶段、分项目的教学模块,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觉、艺术设计思维和理念表达打下扎实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课程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速写等,引启后续课程乱针绣、留青竹刻、毕业设计等,为专业学习打下工艺基础,打开创意设计思路,是民间工美设计类学生在正式学习自己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内涵拓展型技能为宗旨,深入开发学生创新、创意、创造的思维能力,按照“以基础技能训练为导向,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线,以阶段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创意表达能力培养为宗旨”的设计思路,通过分阶段分项目训练,达到符合职业需求的工美基础技能要求。

民间工艺与创意的学习对学生的工艺知识的掌握、工艺与创意的结合运用、材料与工艺的综合运用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民间工美设计专业对工艺与创意有一定的要求,本课程就是要针对这些要求解决它们,完成理论与技能的基础课程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使学生掌握工艺基础知识及创意思路规律,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创意、创造的思维能力,符合民间工美设计专业的专业要求。

(二)具体目标(1)掌握创意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工艺原理,认识材料特性和造型规律(2)掌握工艺与创意的协调与对比、工艺与材料关系、观赏性与实用性培养(3)掌握艺术规律、造型规律、色彩规律、各种表现手法等知识技能(4)民间工艺与创意的手绘工具、手工具、材料、特性及技法(5)能够进行民间工艺调研与文创产品开发(6)提高学生的民间工艺实训能力和认识创意、表现创意的能力(7)认识和发现民间工艺的材质美,增强造型表现能力(8)能够进行民间工艺分析与表现(9)掌握现代创意设计理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0)能够把素描和色彩的形式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工艺作品设计意图中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民间工美专业: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工艺美术教学标准

工艺美术教学标准

工艺美术教学标准
工艺美术教学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工艺美术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技能,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是入学的基本要求。

3. 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

4. 职业范围:工艺美术专业的职业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壁画画稿、壁画制作、雕塑设计、雕塑制作、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装饰工程、精细木工、民间工艺制作、工艺品雕刻、金属摆件设计、金属摆件制作、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首饰设计以及陈设品设计与制作等。

5. 专业技能要求: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首饰制作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各种材料的性质和运用,以及软件制图设计方案等。

对于漆艺制品设计与制作方向,还需要熟悉材料特性,掌握各种肌理表现效果和漆料干结过程中的变异等技能。

请注意,工艺美术教学标准可能因不同学校和专业方向而有所不同,建议查看具体学校或专业的工艺美术教学标准,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舞实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学分:2实验学时:34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面对非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点、风格,以及把握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节奏和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学生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修养和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基本要求1、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服装、道具特点。

2、理解各民族民间的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能辨别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概括各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基本韵味,以及音乐特点。

3、掌握所开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手位、步伐、基本训练组合,以及所开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节奏和韵律。

三、主要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辅导、检查。

四、实验教学内容项目:藏族实验教学【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时】34学时【实验目的】就是要学生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风格,以及把握藏族舞蹈的基本节奏和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学生藏族舞蹈的艺术修养和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藏族舞蹈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实验内容摘要】藏族:1、踢踏:(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1)颤动律(2)步伐组合2、弦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1)曲伸动律(2)靠步、撩步、拖步综合组合。

【实验基本要求】(1)了解藏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藏族的服装、道具特点。

(2)理解藏族的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能辨别其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概括舞蹈的特点、基本韵味,以及音乐特点。

(3)掌握藏族的基本手位、步伐、基本训练组合。

通过藏族舞的训练,解决学生下肢的松弛及上身的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把握不同动作节奏的特点,并能完成动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音响、U盘、舞蹈教室五、考核方式考核类型:考试考核形式:操作六、主要参考资料1、《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赵铁春,田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42、《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材》韩萍,郭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4。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篇一人美科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重点:1、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总结色彩搭配的规律。

2、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难点(人美课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1、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热烈、豪放的情绪情感的。

2、指导学生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设计成具有民间形象的图案,并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加以装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民间美术实物等。

作业要求:完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画纸盘、陶片、石头片、陶罐)。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民间美术的作品欣赏组织教学:常规进行,并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带来民间工艺品的情况。

导入:提出问题:假期,有许多同学去外地旅游,除了饱览名山大川的景色之外、还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食品赠送亲友都已下肚,而那些工艺品都保留下来,并且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带给你无穷乐趣。

这些工艺品大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所以都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座的同学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或带回了哪些民间工艺品?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并请你介绍一下你为什么选中这一件艺术品,它有什么让你喜欢的地方?谁来介绍一下给大家?(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扎染等)师:这些工艺品的确非常漂亮,同学们真有眼光,同学们说这些民间美术品最漂亮的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色彩)好,今天我们就就同学没带来的这些艺术品来讲一讲民间美术。

授课: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陈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美术教案)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1.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民间艺术教学大纲一、导言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情感内涵。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与赏析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发展和特点;2. 掌握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概念与发展- 民间艺术的定义与内涵- 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与特点2. 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绘画与书法:山水画、工笔画、篆刻等- 雕塑与装饰:木雕、石雕、剪纸等- 音乐与舞蹈:戏曲、民歌、舞蹈等- 手工艺与制作技艺:刺绣、陶瓷、剪纸等3. 民间艺术的技巧与表现要素- 传统绘画技法与笔墨运用- 雕塑与装饰工艺的基本方法与工具运用- 音乐与舞蹈表演技巧与节奏感把握- 手工艺与制作技艺的基本步骤与工艺要求4. 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赏析- 针对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 - 培养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审美情感与鉴赏能力- 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赏析民间艺术作品5. 传统文化保护与民间艺术传承-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民间艺术的相关概念、发展和特点。

2. 示范演示:由教师进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演示,鼓励学生模仿和参与。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

4. 作品欣赏: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分析与赏析作品中的技巧与表现要素。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讨论与表现的积极性。

2. 作品创作与表演: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力。

《民间面塑》说课

《民间面塑》说课

《民间面塑》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十课《民间面塑》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民间面塑》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面塑造型生动质朴、夸张简练,色彩鲜艳的独特美感,体会作品蕴含的美好寓意,了解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体验夸张变形、装饰丰富的设计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热情,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根据“设计•应用”让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

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地区面塑形象生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造型风格。

掌握面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在设计制作中体现出具有民间气息的面塑。

2.能力目标:在欣赏感受、观察对比和动手操作中丰富学生对面塑的视觉、触觉体验。

在集体探究过程中,了解设计制作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3.情意目标:感受民间面塑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和进行设计表现的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和不同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面塑方法设计具有民间气息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是:设计的动物形象具有民间气息。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因此本课开始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九比较容易掌握和学习。

三、说“教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手工艺品设计教学大纲

手工艺品设计教学大纲

手工艺品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手工艺品设计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课程。

通过学习手工艺品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及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创意设计。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设计思维,提高设计技能,同时激发学生对手工艺品设计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手工艺品及其设计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其设计思维和创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让他们能够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作品;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完成设计项目。

三、课程内容1. 手工艺品设计基础知识- 手工艺品设计概念- 不同类型手工艺品的特点和应用- 材料与工具介绍2. 手工艺品设计技巧- 设计原理与方法- 草图和设计稿的制作- 创意灵感的激发与应用3. 手工艺品设计实践- 不同材料的处理与加工技术- 手工艺品制作的步骤与流程- 实际项目设计与制作4. 手工艺品设计展示与评价- 设计作品的展示技巧- 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 同学间的设计交流与分享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讲授手工艺品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设计理念。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展示评价:组织设计作品展示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设计作品:设计作品的质量与创意。

3. 定期考核:组织期中期末考核,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要求1. 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设计活动;2. 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和设计项目;3. 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尊重他人,注重团队合作。

七、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手工艺品设计相关教材;2. 设计工具:绘图工具、加工工具等;3. 设计材料:纸张、布料、竹木等。

《民俗学》课程标准

《民俗学》课程标准

《民俗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特别是结合家乡民俗事项,比照其他地方的民俗,进行乡土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家感情。

另外,对于民俗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和人生规划,做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民俗学知识和方法作多学科方向的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知民俗、懂民俗的基础上在市场营销实践当中将民俗知识运用得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程设计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就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需要,着重对学生传授民俗基本知识,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增强见闻并进行分析,理解民间文化的内涵,从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并在实际生活中传承和运用。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解读民间文化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民俗现象,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解读民间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内涵,从而增进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如掌握有关物质生产、生活的民俗,岁时节庆民俗,人生仪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学等知识。

掌握民俗学的概念、现状与发展,认知民俗现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民俗知识的能力。

通过学习民俗知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民俗资料,为文化创意与策划提供思路,利用民俗文化知识推陈出新,进行别具一格的策划。

同时运用民俗知识,举办各种具有民族特色文体活动,将民俗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创造经济效益。

(二)能力目标1.社会能力(1)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民俗学相关的知识(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寻找社会上的民俗活动积极参与五、教材使用与教学设备配置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其相关教学影像资料六、课程考试与评估最终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作业+阶段测试成绩+出勤+学习表现。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錾刻工艺》课程标准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錾刻工艺》课程标准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塞刻工艺》课程标准1.课程名称《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鎏刻工艺》2.适用专业首饰专业3.课程分析首饰专业方向依据行业企业现状与发展预期,手工艺学院办学特色以及首饰专业的发展阶段,结合行业岗位需求,将专业的目标定位为饰品行业培养营销企划型设计人才、创意型设计人才、实务型设计人才。

《鎏刻工艺》作为首饰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首饰的重要成型手段,由系列单元课程构成,它以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签刻工艺”为基础,扩展至认识中国金属首饰鎏刻工艺的传统。

学习塞刻工艺我们既要详实的了解并掌握工具、材料的制作方法,工艺操作技法,工艺制作程序,还要向传统首饰学习设计,了解传统首饰的题材,纹样的设计方法及历史沿革、地域民族的特色,这样才是全面系统的学习。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鎏刻工艺”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签刻工艺的一部分,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在传统工艺受到极大冲击的大环境下,它对传统有相当完整的保存。

《婆刻工艺》课程以工艺的教授为主要内容,在掌握一定工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作新的题材,活用工艺,真正做到传承和发展鎏刻工艺。

4.教学目标:本课程以塞刻工艺的工作程序为线索,分若干教学单元,使学生掌握工具制作、材料的备置,制作环节知识要点和详实的工艺技法要求。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塞刻工艺”的工具、材料,方法、程序相当部分依然坚守古老的手工传统,因时因地创造性的利用现有条件来工作,在一切以工具精尖为基础的工业时代,我们学习工艺的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向民间艺人学习灵活的手法,掌握工具的同时掌握原理。

在掌握一定工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创新题材,灵活运用工艺。

在工艺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塞刻工艺”的文化特色,并将学习扩展至整个中国鎏刻工艺传统。

5.内容标准:5.1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鎏刻工艺》的概述介绍《塞刻工艺》在传统首饰中运用及地位,及“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一签刻工艺”与中国传统首饰鎏刻工艺的关系,帮助学生对鎏刻工艺的学习建立一个初步的框架。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

《民间风筝一北莺》课程标准《民间风筝一一北莺》二、适用范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风筝爱好者三、课程定位《民间风筝一一北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搭建本门课程的主旨是依托“智慧职教”学习平台,对传统民间风筝尤其是北派风筝进行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北派风筝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风格流派、工艺大师、制作技艺与特点等,使学习者全面深入了解民间风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课程面向院校师生开放,也可适用于企业从业者和社会学习者学习。

风筝,古称“莺”,其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建设项目之一。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民间风筝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断代问题,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快速交融的大环境,古老的民间风筝不应被快速的现代化步伐遗忘在身后,因为和技术相比较,文化的延续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诉求的作品,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间风筝这种优秀古老的民族工艺得以更好的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这也是本门课程开设的宗旨。

四、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学习掌握民间风筝的工艺技能和艺术特色,同时,结合艺术专业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与制作能力的优势,灵活运用风筝的制作手法进行民间风筝再创作。

课程的建设对于学习者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了解、鉴赏民间风筝(北莺),进行风筝的再设计开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知识目标:6)了解民间风筝的历史由来、风格流派、传承脉络、社会影响、审美特征等基础知识;7)了解民间风筝一一北莺的人文背景、风格流派、艺术特色、工艺特点;8)了解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天津风筝的传承脉络、传承大师以及代表作;9)临摹北莺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北派风筝的造型、图案特点,尤其是造型的比例关系、传统图案的寓意与实际应用;10)掌握风筝制作流程,掌握民间风筝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技巧,重点是“扎糊绘”。

幼儿园传统文化传承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传承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传承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教案教案:幼儿园传统文化传承: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体验传统文化;3.提升幼儿观察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介绍和意义;2.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材料和工具;3.制作过程和技巧;4.制作完成后的展示和讲解。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教师播放相关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图片或视频,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讨论,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介绍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的意义和价值(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历史和背景,让他们了解传统手工艺品代表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是重要的文化符号。

3.材料和工具的准备(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制作手工艺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颜料、毛笔等,让幼儿对材料和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4.制作过程和技巧的示范(20分钟):教师首先选择一种适合幼儿制作的手工艺品,如剪纸、中国结等,然后向幼儿们展示制作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技巧和要点。

同时,鼓励幼儿们提问和互动,帮助他们理解制作过程。

5.幼儿制作(30分钟):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幼儿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动手实践制作手工艺品。

同时,鼓励幼儿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6.展示和讲解(10分钟):每位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展示和讲解。

每位幼儿都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材料以及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7.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们共同回顾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提问幼儿们对传统文化制作的手工艺品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1.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并在教学前进行试制,确保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时间,以保证每个环节的完成。

湖南民间传统艺术 课程标准

湖南民间传统艺术 课程标准

湖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标准
湖南民间传统艺术是一门涵盖湖南地区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技艺的课程。

其课程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学习湖南民间传统艺术,能够了解湖南地区
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技艺,认识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2.课程内容:涵盖湖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剪纸、刺绣、挑花、版
画、戏剧、舞蹈、音乐等。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各种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技艺、代表作品等。

3.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现场示范、实践操作、
互动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4.课程评价:通过考试、作品展示、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
果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技艺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课程标准可能因学校、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湖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幼儿园传统文化体验民俗手工艺品制作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体验民俗手工艺品制作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体验民俗手工艺品制作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传统文化体验:民俗手工艺品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a.相关民俗手工艺品的参考图片和实物(如剪纸、纸扎、折纸、面具等)。

b.制作民俗手工艺品所需的材料(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a.带领幼儿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等。

b.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手工艺品。

2.学习:a.向幼儿展示相关民俗手工艺品的图片和实物,解释其制作过程和表达的意义。

b.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了解各种民俗手工艺品的特点和形式。

3.实践:a.选择一种简单的民俗手工艺品,如剪纸或纸扎,向幼儿展示制作过程的步骤。

b.分发相关材料,并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手工艺品。

c.教师辅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4.创作:a.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供幼儿选择,鼓励他们设计和制作自己独特的民俗手工艺品。

b.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展示和分享:a.邀请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民俗手工艺品,并向其他幼儿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b.赞扬每个幼儿的努力和成果,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课堂延伸:1.利用家长自愿参与的机会,邀请一些家长来幼儿园展示和分享各自的民俗手工艺经验和技巧。

2.组织一次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展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观,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1.观察每个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收集和整理幼儿制作的民俗手工艺品作为评估的一部分。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幼儿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亲身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这样的体验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民族艺术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民族艺术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民族艺术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民族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民族艺术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丰富幼儿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一套适合幼儿园幼儿特点的民族艺术课程实施方案意义重大。

二、目标1. 培养幼儿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 提升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三、内容与活动安排1. 学习民族舞蹈活动:- 学习简单的传统舞蹈动作,如踢踏、转身等。

- 借助音乐,原创或模仿动物形象进行舞蹈表演。

- 观看本地区民间舞蹈表演,提高幼儿对舞蹈的整体感知和欣赏能力。

2. 探索传统绘画活动:- 使用国画笔、墨汁等材料,体验传统绘画的基本技巧。

- 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如梅花、竹子等。

- 参观美术馆,观看经典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学习民歌儿歌活动:- 学唱经典的中国民歌和儿歌。

- 制作简易乐器,伴奏唱歌活动。

- 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展览,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

4. 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 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剪影等。

- 制作传统民族服饰的简易模型,了解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邀请手工艺人或民间工艺师进行手工艺品制作示范,增加幼儿对手工艺的兴趣和理解。

四、评估与总结1. 定期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民族艺术课程中的表现和进展。

2. 通过观察,评估幼儿对民族艺术的兴趣程度和艺术实践能力。

3. 在班级展示或家长会上展示幼儿在民族艺术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并接受家长的评价与反馈。

4. 制定民族艺术课程实施方案的必要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方案的实施效果。

以上是幼儿园民族艺术课程实施方案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实施民族艺术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教案:传统工艺与手工艺术

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教案:传统工艺与手工艺术

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教案:传统工艺与手工艺术一、引言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工艺与手工艺术是民间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教案,探讨传统工艺与手工艺术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的定义和特点1. 传统工艺的定义和特点传统工艺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代代相传并得以保存的工艺技艺和产品。

它包括了陶瓷、纺织、雕刻、剪纸、剪纸等多种形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2. 手工艺艺术的定义和特点手工艺艺术是指以手工制作为主要方式的艺术形式,它注重个体的创作和艺术性的表现。

手工艺艺术可以包括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绘画、雕塑等形式,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和审美价值。

3. 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的联系与区别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区别之处。

传统工艺更注重技艺和技术的传承,侧重于实用性和文化传统的延续;而手工艺艺术更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侧重于审美和情感的表达。

然而,在实践中,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常常交融在一起,相互启迪、相互补充,为民间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能性。

三、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在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 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在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在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还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在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传统工艺与手工艺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民族工艺综合应用创作》教学大纲

《民族工艺综合应用创作》教学大纲

《民族工艺综合应用创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民族工艺综合应用创作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总学时:XX 学时总学分:XX 学分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民族工艺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通过对民族工艺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工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 掌握民族工艺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1. 民族工艺概述(1)了解民族工艺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民族工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 民族工艺的艺术特点(1)了解民族工艺的艺术特点。

(2)掌握民族工艺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

3. 民族工艺的综合应用创作(1)掌握民族工艺的综合应用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民族工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民族工艺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参与民族工艺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 XX%,终结性考核占 XX%。

2. 成绩评定: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终结性考核主要采用作品展示和答辩的方式进行。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教材:《民族工艺综合应用创作》,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XXX。

2.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民族工艺》,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XXX。

《大吴泥塑》课程标准

《大吴泥塑》课程标准

《大吴泥塑》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大吴泥塑》二、适用范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三、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与性质:《大吴泥塑》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其中理论与实践比例大约各占50%。

中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聚了古代先辈们的智慧和财富,传统民间艺术属于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民间艺术审美观”为理论支撑,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围绕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经典作品,传授装饰艺术形式美的基础理论知识,推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传播民族文化,展现装饰艺术发展美的历程。

通过学与教互动、看与做实践、知与行合一,拓宽眼界,提高修养,增强能力,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传承创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前导课程有《素描》、《色彩》和《艺术设计概论》,是学习后续课程《运动规律》、《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创作技巧》、《数字造型基础》、《数字动画基础》、《剪辑基础》等的重要基础。

四、课程目标让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对大吴泥塑技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

了解相关文化知识与工艺标准1.知识目标:了解大吴泥的基本概念、种类划分、人文背景(历史沿革,社会功能,文化内涵等)、审美特征等基础知识,拓展民族文化视野;2.能力目标:①能够认知传统民间泥塑造型特征,把民间泥艺术创作的审美原则和规律,能够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归纳和整理相关专业资料,并善于利用它们;②能够掌握赏析民间泥塑作品的基本方法;③能够临摹传统民间泥塑的造型、典型纹样,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具备一定的手绘表现能力;善于归纳总结传统装饰艺术审美特性和传统技艺的经验,并能以文字和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泥塑艺术文化内涵的体会和感悟;④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精华,能够将其运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之中。

3.素质目标:①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富于爱心;保持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民间工艺课程

民间工艺课程

民间工艺课程新型课程;1.软材料成型(国美)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线成型:1、自然线型2、编织(盘绕、钩棒针、经纬线编织)二、面成型:1、自然型2、包裹、捆扎、填充3、缝纫、拼贴、粘裱三、无形软材料成型重点:注重软材料的特性和特质,在塑型的练习过程中体验软材料成型的自身语言以及独特的成型手段。

主要课程:1、纤维造型基础(专业基础课)2、综合实验(专业基础课)3、软材料空间思维(专业课)4、纤维与软材料创作(专业课)5、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史(专业理论)2.课程名称: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各大院校的民间工艺课程安排2.广州美院课程工艺与设计素描、色彩、设计基础、摄影基础、图形设计、材料工艺设计、电脑软件、现代设计史、品牌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动画设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实习等。

3.西安美院课程装饰艺术系在原来专业基础上,设立了壁画、纤维、漆艺,金属、玻璃、民间、装置等七个艺术工作室,主要专业课有:绘画基础、图案临摹、装饰基础,装饰材料,中外民间装饰艺术技法,手工印染与制作,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丝网技术与制作,大型壁画设计与制作,漆画设计与制作,装饰雕塑设计与制作,陶艺设计与制作和电脑艺术设计等。

4.吉林农大民间工艺专业主干学科:艺术学、历史学、文学、民俗学、传统工艺学等。

主要课程:造型训练(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图案、剪纸、陶艺制作、玻璃艺术品制作、泥塑、民间工艺专业技法、装饰工艺专业技法、数码技术与设计等。

5.云南艺术学院民间工艺专业工作室设置:金属实验室,珠宝实验室,编制实验室,扎染实验室,皮雕实验室,木雕实验室、陶艺实验室课程表:专业设置还有剪纸、编织、陶艺基础、陶瓷造型6.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下设金属艺术、漆艺、纤维艺术和玻璃艺术四个工艺实验室。

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绘画、雕塑、专业艺术史、图案与装饰、构成、计算机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金属艺术、金属雕塑、漆画、漆艺、纤维艺术、壁毯、玻璃艺术、首饰艺术以及相关的选修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民间工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民族民间工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210173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学时:72学时(理论12学时;实训60学时)
学分:4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特色课程模块中的必修课程。

课程立足于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以民族民间工艺发展方向及相关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结构,结合实训项目,使学生能够对民族文化有所感悟,掌握民族民间工艺设计与制作的流程及方法。

二、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职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开展项目实训为主,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实训内容的过程中学会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研相结合。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民族民间工艺的现状,对民族生活有所感悟。

同时也能直观的感受到民族民间工艺的多种表现形式,以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对工艺的设计与制作找到科学的设计方法并准确的定位。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与特色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理论阐述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民族民间工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另一方面立足于当地的特色产业,让学生走进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的手工作坊。

发挥区域优势,体现地域特色教学。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本课程培养具备民间工艺设计专业理论基础,及制作民间工产品的技能。

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民族民间工艺发展现状
了解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流程
(2)技能目标
掌握田野调研的方法
训练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能力
掌握民族民间工艺设计与制作的流程与方法
实物制作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对民族生活的感悟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一)先修课程和预备知识
(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
(二)实践教学及课时安排(60课时):
(三)课程教学资源条件
1.教师:
教师要有艺术设计专业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产品设计方向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熟识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田野调研等实践经验的积累,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并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最新趋势,贴近社会需求。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2.教学设施:
为建设该专业,近年来学校设立了与民族民间工艺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及校内实训基地,现已建成校内实训室有民族民间工艺车间及陶艺实训室;在“织锦名村”曼暖点设立了傣族织锦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调研、课程实习或见习以及毕业实习等提供保障。

(四)知识拓展:
民族概论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设计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知识。

(五)选用教材
该课程属于特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材。

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自编特色讲义,以及时扩充知识内容,并丰富实训内容。

(六)考核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调研报告、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综合运用实训(特色民间工艺产品设计)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应注意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七)其他:(参考书目、试题库、实训指导)
《云南民族民间艺术》. 云南省群众艺术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傣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傣族简史编写组,1985.
《西双版纳概览》. 云南民族出版社.西双版纳州政府接待处,征鹏1993.
《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陈劲松张勇彭瑶编着云南大学出版社
《云南民族文化概说》施惟达段炳昌着云南大学出版社
《曼斗傣族慢轮制陶》张海超着云南人民出版社
《图说中国传统手工艺》宋兆麟编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董季群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五、编制说明
制定人:
审核人: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